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1年8月教学设计素材八篇(word版)
2021-09-02 01:32: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教学设计》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目录

第一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二篇: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三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四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五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我们习惯说严父慈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用了一位父亲和母亲对儿子作品的评价语做题目的文章,你能猜得出哪句话是母亲的评价,哪句话是父亲的评价吗?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来读一下。我们看一下你猜得是不是正确呢?

快速读文、读通读懂

1.通过查字典读通课文,充分读书。

2.想一想为什么对于同一诗,作者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3.在语境中体会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句评价的语气,试着同位之间读一读。

4.用铅笔在课文空白处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以及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1.指名读文,检查是否真的读通,把重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注意语气和语速。

2.小声读文,思考自己提出的不懂的问题,看是否能够解决,整理自己的感想。

3.小组内交流,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自己对文章的看法,看能否提出新的问题。老师巡视参与讨论。

4.在班级上提出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一块儿商讨解决。

整理笔记、反思收获

1.抄写字词

2.整理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参与探讨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和留在下节课讨论的问题以及其它收获。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上节课,认识了一位慈母和一位严父以及他们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就上节课未曾解决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检查生字、复述故事

1.抽两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生字。

2.指一名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深入字句、体会真情

1.简单说一下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出自什么样的目的呢?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为什么说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会是出于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呢?重点

体会作者成年后的思考。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3.画出表现表现父母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慈母和严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样子。

4.模仿父母的语气,同位之间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

做出假设、加深理解

1.假设仅仅有母亲慈爱的鼓励,作者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说说你的理由。

2.假设仅仅又父亲严厉的批评,作者又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说说你的理由。

联系自身、理解父母

说说自己是否曾经得到过父母和老师眼里的批评或过分的鼓励?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学过此文之后,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通读全文、品味深情

通过对字词的品析和自身的联系,学生应该对文中父母不同的评价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带着对这对父母的崇敬齐读全文。

布置作业

课后写一篇读后感,可引用文中对父母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的语段。(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刘飞)

第二篇: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十九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我们先来复习两个词——(板书:精彩、糟糕)(读)

生:精彩,糟糕。

师:它们是一对——()

师:语言是有感情的,词也有感情,带着感情来读这两个词。

生:(神采飞扬地)精彩,(垂头丧气地)糟糕。

师:好多了。加上个修饰成分——极了、透了,你发现有什么变化? (板书:极了、透了)再来读

师:有什么变化?

生:程度加深了。

生: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了。

生:一个形容非常好一个形容非常差。

师:对,下面大家带着感情、带着动作和表情再来读

学生兴致盎然地读??

师:(补充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你们知道题目为什么加引号吗? 生:是引用文中人物说的话,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父亲说的。(板书:母亲、父亲)

师:这两句评语都是对谁说的?(巴蒂)

师:那为什么父母会对他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4自然段,找出父母是怎样说的,用﹏﹏画出来,巴蒂有什么反应,用__画出来。

师:大家来看精彩极了是妈妈对巴迪的评价,请从书上找到妈妈对巴迪说的话。

生读话。

师: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妈妈怎么对巴迪说的话。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注意看话前面的提示语,妈妈兴奋地说,该怎么读?

生:再读——(感情丰富多了)

师:再看后面,妈妈的评价雨点般砸来,为什么把母亲的赞扬比作雨点?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赞扬如同雨点般砸来?

指导朗读。

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这是妈妈对巴迪语言的赞扬。妈妈的赞扬还有别的体现吗?

生再读课文。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圈画。

生:妈妈再次拥抱巴迪。

师:再次说明什么?

生:不是第一次。

师:课文中哪里有体现?

生:她搂住了我。

师:巴迪听了妈妈雨点般的赞扬有点发烧,烧得还不轻呢。(众笑)请看一下巴迪还有哪些发烧的表现?

生读书。

师:不要忙着举手,要思考之后再举手。

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勾画圈点。

生深入读书。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生: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师:除了这些发烧症状还有哪些?

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师: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

生:等不及了,心情很急切。

师:很准确,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巴迪等不及了?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师:这么短的句子是很少见的,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

生:我感觉时间很长。

师:该怎么读?请大家来读读。

生齐读: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把等待的时间读出来了,也读出了迫不及待的心情。)

师:哪个词还能看出巴迪觉得时间过得慢?

生:终于。

师:对,从终于这个词也能感觉得到时间过得漫长。终于等到爸爸回家,爸爸的评价是什么?

生齐:糟糕透了

师:爸爸是怎么说的?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爸爸有什么样的动作?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

生:扔。

师:巴迪是什么样的表现?

生读书: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师:父亲的评价的确给正在发烧的巴迪浇了一盆冷水!犹如当头棒喝、晴天霹雳啊??

众生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小巴迪到底还是小,表扬几句就美得不得了,批评了又受不了。 师:巴迪实在是受不了了,都有哪些表现?请抓住关键词读一读。

生读第14自然段。

生:冲、跑、扑、痛哭。

师:动作表现人物感情多么丰富啊。指板书:动作。

师:这首诗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评价呢?

巴迪的这首诗写得到底怎么样呢?请大家来裁决一下。

生:写得很糟糕。

师:何以见得?

生读: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

师:几年后成长的巴迪又是如何对待父母不同的评价的呢?文章中是怎么讲述的?

生读书思考后答:8岁时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赞扬,爸爸的不认可是批评。等他到12岁的时候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对自己的鼓励,根据爸爸的评价自己可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这个时候的巴迪还没有完全长大。

师:你分析得很透彻,看来你读书很用心。

(投影: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师:长大成人的巴迪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成功的巴迪与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巴迪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读书解决问题。

生:读默读16自然段。边勾画边思考。

师:谁来说一下。

生:成熟后的巴迪清楚地认识到慈祥的母亲的评价给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严厉的父亲的评价给他警告以免误入歧途。

师:灵感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词典了。灵感就是突然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想法。

师:你很会学习!那歧途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不清楚。

师:途是路的意思?歧途呢?

生:错误的路!

师:是的,不管是母亲慈祥还是父亲严厉都出自对自己的——

生:爱(板书)。

师: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什么被爱的方式请谈一谈。

生:(略)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巴迪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对他鼓励的妈妈,还有一个给他警告的爸爸,所以才能让他的生活的帆船没有被刮倒。假设你的生活中缺少一股风你会怎么

样?

生:如果我的生活中都是鼓励表扬那么我会在心里警告自己。

生:如果我的周围都是批评,那么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还有很多优点,只是还没有发现。众生笑。

师:你是一个很善于自我调节的孩子。生活中不可能时时都有这样的风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

师:让我们在捧起书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大爱无形,无论哪种方式,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你们一定要谨慎地把握好生活的小船。祝你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得意洋洋痛哭

母亲父亲

鼓励严厉

第三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9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1、看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加引号,这是人物的语言)

2、为了一件什么事而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巴迪在童年时写了一首诗,但是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默读)两部分,第一部分(1-14)第二部分(15-17

二、 学习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1、自由读1-14自然段,一共写了三个人的表现,抓住重点语句,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所谓重点语段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2、学生自由划书,教师巡堂。

1)学生汇报母亲的语言:

a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我体会到母亲在夸奖自己的孩子,母亲很高兴,很惊异。

b、请你带着体会来读一读这句话。(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c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

d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

2)学生汇报的语句。

a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什么叫得意洋洋?还从什么地方知道我得意洋洋?1

b、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一圈花边??父亲的位置上。(认真,想得到爸爸的赞扬)什么叫誊写

c、我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面对爸爸的宣判)

d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知道巴迪很伤心)

e、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我知道巴迪很失望,当头一棒,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很伤心)

3、请你再读这段话(14自然段)。满以为认真誊写一遍会得到爸爸的赞赏,可是希望越大,失望就更大啊!带着感情来读这段话。

4)巴迪为什么那么伤心呢?学生汇报父亲的句子

a

b

c 5自然段(父亲被桌面的诗吸引了) 10自然段(冷淡,不欣赏,批评) 13自然段(语气很重,很伤巴迪的心)把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

4、分角色朗读:指一名男生当爸爸,一名当妈妈,一名当巴迪,其余当旁白。再集体试读。

5、母亲说巴迪的诗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呢? 学生自由汇报。

师:学得真棒!同学们分析的对,母亲的赞扬不是对诗,而是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诗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激励和鼓舞。父亲的评价是针对这首诗的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评价。其实,几年后作者长成少年时,就对自己的第一首诗有了正确的认识,这回他是怎样评价的呢?快看课文,找到答案。(学生看书)

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巴迪在七八岁期间写了一首诗,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几年后作者长成少年时,就对自己的第一首诗有了正确的认识,这回他是怎样评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84页自由读15自然段

2、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15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我认识到父亲当年所说的是正确的,母亲依然鼓励我写作,父亲对我的作品的评价已经好些了。)

2)理解一如既往的意思。

小结:少年时代的我认识到自己七八岁写的诗确实是一首糟糕透了的诗,在此期间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写作,我根据爸爸的批语进行修改。

3)再读15自然段。

3、学习1617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617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句子的?

2)学生汇报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随机出示投影。

3)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理解这些句子的?教师巡堂检查。

4)教师指投影1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的幸运?哪个是重点词?幸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越来越觉得自己当初是那么幸运?这句话要联系下文来理解。(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常常鼓励我使我满怀信心前进,使我获得写作的灵感和创作的源泉。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常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3-4个学生)

5)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说说为什么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当初是那么幸运?

6)小结:正因为我有一个慈祥的妈妈,她常常鼓励、支持(学生回答,教师顺应板书)使我一直坚持写作,还获得许多写作的灵感和源泉。但是仅有妈妈的鼓励和支持,行吗?(不行)为什么?(引入歧途)(变得骄傲,或变得沾沾自喜),所以这时候需要爸爸的批评、鞭策(学生回答,教师顺应板书)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7)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认识到爱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精彩极了,这是慈祥的、鼓励式的爱;另一种是糟糕透了,这是严厉的、批评式的爱。每次这样想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特别的幸运,对父母亲心存感激,谁能把这种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相应板书:慈爱严爱)

8)齐读第16自然段

a、继续汇报含义深刻的句子

出示句子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交织是什么意思?这两种声音指的是什么?

b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两股风指的又是什么?谨慎什么意思?生活的小船指的又是什么?)

9)假如作者被妈妈的精彩极了刮倒了会怎样?被爸爸的糟糕透了刮倒又会怎样?

c“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1)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指的是什么?(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小结: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十分高兴,我感到同学们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是啊,我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父母的爱更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再次感受爱的力量吧!

2)齐读课文的第17自然段。

4、课外延伸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指板书说慈爱和严爱,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匣子,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呆会在全班交流一下。

1、学生自由交流。

1

2 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总结: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要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

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倾覆。

3 配乐再读课文1617自然段。

附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母亲父亲

鼓励、支持批评、鞭策

慈爱严爱

第四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张振芳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儿子的爱。

3.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9精彩极了糟糕透了》(齐读课题)

2.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吗?(预习了)好,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能读准确吗?(正音:兴奋)

3.词语预习的不错。对于同样的一首小诗,巴迪的母亲和父亲对他的评价一样吗? 板块一: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母亲对巴迪的评价

1.生默读1—14小节,找出母亲对巴迪的评价。

1:汇报。

2.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道: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2:再读母亲的话。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2:母亲很兴奋。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3:我从亮亮的一词体会到母亲的兴奋。

师:说的真好,你通过母亲的神态体会到了她的心情。

4:我从一词也可以看出母亲很兴奋。

师:哦,你从这个动词也感受到了母亲的兴奋。嚷着是什么样的?(声音很大,特别兴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你能像母亲一样嚷着吗?

5:我从母亲的语言,真是你写的吗?听出了母亲很自豪。

(母亲为什么会那么兴奋呀?)

师:是呀,儿子才七八岁居然就能写诗了!

师:我们一起来兴奋地嚷着好吗。老师来读旁白。

生:齐读。

师: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雨点般的赞扬是怎么样的?

1

2

师:听了这么多赞扬,会怎么样?

1: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2:满怀信心。

生:有点骄傲。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巴迪这样的心情的?请同学们大声朗读2—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做上批注。

1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

2:整个下午我都怀着??

3: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4.得意而又有点骄傲的巴迪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1:他会想:父亲一定会表扬我的。

2??

3??

版块二:体会父亲对巴迪的评价

1.巴迪已经等得迫不及待了,可父亲回来后却说——

生:读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盼呀盼,终于把父亲盼回来了,他却这样说。此时的巴迪心里会怎样? 1:难过。

2:失望。

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巴迪伤心失望的句子。谁能来读一读,要是能读出巴迪的心情就更好了。

师:父亲的一句糟糕透了让我从兴奋的顶峰跌入了伤心的深渊。父亲没有认真读巴迪的诗吧?

生:不是。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师:那是父亲不爱巴迪吗?

1:不是,害怕我会骄傲。

2:给我提醒和警告。

3:希望巴迪提高。

2.渐渐地,巴迪已经长大了。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是哪些力量使巴迪获得了成功呢?

生:一个作家,应该说??

师: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好吗?

生:齐读——

师:读到这才真正明白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生齐:爱。

师:在巴迪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只听到母亲的精彩极了,结果会怎样?

生:骄傲、自满、得意扬扬

师:如果只有父亲的糟糕透了,结果会怎样?

生:不自信

师:所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这两种声音来平衡。

版块三:小练笔

巴迪的成长离不开严厉的父爱和慈祥的母爱,我们的成长也同样离不开父母的爱,学了这篇课文,你是否理解了父母对你的爱,你最想对你的父母说什么?请同学们拿出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五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设计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利川市谋道小学

五年级三班 郑太平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并积累自己感受深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怎样逐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深入品读感悟,体会作者逐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具准备:

重点语句字幕投影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受到过表扬吗?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呀?遭到过批评吗?心情如何? 从刚才的交流中,老师看出大家都喜欢表扬。

一、对比体会,引入课题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组词语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你有什么发现?什么情况下用精彩极了,什么情况下用糟糕透了再读加上再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课文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预习收获。

二、大家说说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前引号和后引号的内容是小巴迪对他写的诗的评价)

三、品读童年部分,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

1、课件出示:请大家自由读1——14自然段,画出巴迪第一次写诗时,父母对他的评价。

(品读母亲句)我们先来看看母亲对巴迪的评价。

a:先读句子。

b:出示

课件出示句子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出示母亲的话,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出什么?从哪里看出的?眼睛亮亮的,兴奋地 (用惊讶的语气去读)

c:用心读一读,看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d:带着你的感受读,多指名几个学生读,(教师机智评价,如:我听出了妈妈的自豪;我听出了妈妈的高兴;我听出了妈妈的激动、惊喜------等) e:多层次引导点拨:巴迪的母亲只赞扬了他一句吗?(不)从哪里看出? f:品读比喻句,以读带过

母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鼓励(板书)

2:转换角色:假如你就是小巴迪,请问(走到学生身边)得到妈妈这么高的评价,小巴迪你感觉怎么样?你感觉怎么样?(多问几个小巴迪)

母亲的爱,慈祥的爱,关心的爱,善良的爱,平和的爱,温柔的爱------ 小结:巴迪在得到妈妈高度表扬后,他还盼望得到谁的表扬?(想得到父亲的表扬)从哪里可以看出?

5)小结:母亲的赞扬如雨点般落在我身上,使得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既自豪又信心满怀,怀着这样的心情,巴迪在等待着父亲的回来。

3、课件出示句子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1)范读,你发现这句话的标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2)简简单单23个字,却整整用了5个句号,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急切的盼望着父亲的回来)大家带着这种心情读。

3)一人轮读一句 (提示:句号比逗号停顿的时间要长)

4)小结:是啊,七八岁的巴迪毕竟是个孩子,想得到家长的表扬,这是孩子的天性,(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想一想,考试考好了或在学校里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时,回到家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呀?)

然而,父亲回来看到巴迪的诗,却这样说:

课件出示句子

1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如果你就是巴迪的父亲,你会怎么来说这句话?态度要强硬(朗读评价) 你从中读出什么?(严厉,警告,批评)板书

2)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在这里,是一个怎样的动作?我们来做一下这个扔的动作。

3)我们看完一样东西一般的动作是什么?放。为什么这里要用扔? 小结:是呀,一个动作传递一种态度,一种感情。

4)父亲这一扔,扔掉了什么?

从表面看——透过现象看本质,父亲仅仅扔掉了诗吗?把巴迪的自信、信心扔掉了。 满怀希望的小巴迪现在的心情怎么样?此时此刻他会想写什么呢?

5)此时,你觉得父亲的语言合适吗?

6)你觉得父亲的批评像一样刺伤了小巴迪的心呀?你能受得了吗? 是的,这多么令人难以接受呀。

课件出示(齐读句子)我再也受不了了??失声痛哭起来。

5、巴迪就这样气走了,可是在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真是太神奇中,同一首诗,两个人有完全不同的评价。

面对父亲如此的评价,小巴迪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地伤害,失声痛哭,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放弃。长大后的巴迪成了美国大名鼎鼎的作家。他又会怎样来理解父母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呢?

6、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请大家读一读1617两个自然段,看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

课件出示:小巴迪一天天长大了,他对父母的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吗?

7、师:读懂了哪些句子,谈理解。

课件出示: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父亲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力量或警示作用。

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鼓励,又有父亲的提醒与警告。当初他写第一首诗的时候,他知道父亲的评价对他的作用吗?

课件出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 - - - - 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两股风指什么?(鼓励的作用和批评与提醒)生活的小船指什么?(成长过程)

这两股风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本文来源91考试网:wWw.91exam.org)提醒自己不要骄傲。

所以课件出示: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让我们带着对这对父母的崇敬齐读这句话。

四、拓展延伸

巴迪后来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

课件出示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温柔的呵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五、总结

爱有许多种,他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我们今天学了课文,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他们的爱成就了今天的巴迪。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的看待父母的爱。老师更希望你们把父母的爱化为实际行动,用你们的进步和成功来回报父母吧! 作业:

1、积累本课的词语。

2、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3、推荐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4、课外阅读意大利作家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访问此文后还关注了以下内容: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既说明1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参与式教学设计.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2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篇: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第二篇:《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3)第三篇:6.《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第四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教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4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

教材内容

教材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大小,分析数据和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百分数寻找,认知的过程,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应用黄爱华老师视频课例)

1创造情景,引用课题

找出含有百分数的生活用具 ,大家观察, 然后开始上课。。

师:生活中百分数多不多?大家容易找么?

反问 百分数在生活中间到底有什么好处?

同学们你们觉得面对百分数这三个字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或者说你们还想知道关于百分数的什么?

学生:百分数到底是什么?即使百分数的意义(好处)

在什么情况下用百分数?

怎么用百分数?————百分数怎么用

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

师: 太好啦!我们有要研究的问题1 意义2 应用(用途) 3百分数有什么好处4区别

那么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4个问题

接下来是我来讲给你听还是你们自己解决?

学生:我们自己来

师:我觉得可以因为大家生活当中见过,而且我们也开始找过 我们在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 思考 观察研究不如我们带着昨天的寻找经历 和我们今天的体会和刚才的几个问题同学们开始研究:

学生开始研究 老师随堂指导

来吧!未必我们不能解决

3-5分钟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

1方便比较

2百分数和分数差不多

3有什么问题有必要重点研究的?

探究知新

百分数的意义

首先大家想不想把意义研究一下:

课件出题3杯糖水那个最甜

1 只有形态

你能确定那个最甜么?如果要知道那个最甜 你有什么办法?或者你需要知道什么数据?

2给出3杯水的含有多少糖

7克糖139

这个数据足以说明那个最甜么?

3再给出糖水的质量

205025

接下来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吧

该怎么算呢?

学生:现在要比的是?糖 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板书第一杯7/2014/509/25

这样不容易比较吧

所以老师我想了一个办法可以把他们都通分到一百

35/10026/10018/100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比比那杯是最甜的?!

怎么就是最甜的呢?为什么你就说这杯水最甜呢?

糖所占的比例 那个最高

这三个分数大家都能看得懂么、。这几个百分数的意义大家能说的出来不/ 大家说一说

师:第一个分数是什么意义?把一杯糖水看做10035份是糖

学生:第二杯。。。。。

第三位。。。。。

这三个分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大家观察这3个分母相同都是100都是把糖水看做一百份然后糖占糖水的比率吧

都是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听得不懂不 再强调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百分之几吧?

板书他表示是倍数关系,书上也可以叫百分率 或者百分比

强调百分数的意义。。大家一起读一遍

最好的好处就是 便于我们比较比的是那个率吧!

在什么情况下用

在分析数据 统计数据比较数据的时候经常用这个比吧

二百分数的用途和写法

师:一起看老师这里的

这里的意思你能看懂不

1一杯混和饮料

这个饮料百分数表示谁和谁的比较的结果?

一瓶混合饮料60%是苹果汁40%是葡萄汁

这两个百分数分别表示谁和谁比?

学生讨论及回答这个百分数的意义

2羊毛衫 的标签100%的羊毛

我觉得和你妈妈讨论 她应该很感兴趣

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百分之百的纯羊毛

3青岛啤酒的酒精度3.4%

酒鬼酒的酒精度38%

茅台酒的酒精度52%

这是我找的一看到这个数据 大家以为我喜欢我喝酒?

不管我啊?我是在酒瓶的标签上找来的?

这个酒精度是什么意思?干嘛要看啊?看了起什么作用?

如果我不能喝酒你建议我喝什么酒?

就喝青岛啤酒?为什么喝青岛啤酒啊?

为什么酒精浓度低

把青岛啤酒分成100份。,。这里面有3.4份是酒精

茅台的酒精度超过一半啦。。回去后和你老爸说说吧,

应该少喝了。。但是也不是说上面的青岛啤酒就可以多喝啦。。

最好到要少喝。。偶尔喝一点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现在拿到这个数据 不是回去喝酒 而是要回去和你爸爸妈妈 叔叔伯伯谈 怎么谈呢?你要告诉他什么呢?把道理讲给他们听

如果把这瓶酒分成一百分其中有52份是纯酒精,你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4奥运会即将开幕

在亚运会上看到了一张图

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

圆形百分数图

中国队40%的金牌

如果是几个数据也许我很快就忘记了。。

但是这张图和这几个百分数我还是记住了

百分数真有用

把一个那么复杂的问题 那么多数字变得简单了

这就是我们数学的作用 数学的魅力

也就是因为这个 。人们就会发明创造 出了这个百分数!

1,2,3都解决了。

现在我们处理一个异同

1写法不一样吧?35%

接下来同学写她写的怎么样?26%36%然后看书写的怎么样

先写百分号 再写数字 读法不同 写法不用还有意义不用

表示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而我们平常所学的分数却可以用来表示比如我有1 70/100

还有我们百分数里有小数吧?如果把小数去掉 那么不是一千分之403啦!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小数分母保持不变?

观察板书?

有什么值得改进的?

有什么新想法?

百分数有用 有十分数么?有千分数么?

十分数其实也有是商场中我们经常经历了比如打折?

写出3个分数75/10051/10081/100 可以表达成百分数么?

然后再写出前面的条件

5读百分数 板书12 然后大家各自读

1%18%0.05%89%100%125% 50%7.5%300%请每个人读一个你最喜欢的数

300%你为什么喜欢

如果我布置了作业是5道题你们完成了的话可以说百分百完成了

如果要是有人完成了百分之三百,那么他完成了多少道题啊?

100%给人一种完美的感觉吧?

所以我想今天 咱们班58个人今天都学好了这个百分数么?

如果是所有人都听懂了 应该是百分数多少?

6出示百分数 我国耕地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7%

我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2%

面对这个分数?我们是什么想法?我国耕地面积足够我们的人口么?

我们现在想下如果是千分号 我们该怎么写现在我请人上来写看他心目中的千分号是怎么样的?

写了20多个 想法分别评价

如果你们就用你们这个去在生活中用 那个可以用?

那么现在我们来统一一下大家的想法?

你们觉得那个最好?都觉得自己的最好啊?

现在我电脑里面有一个大家看不看

南京市的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32%

3.课后研究

为什么这里要用千分数呢?

这个我问题我们先不讲 当做大家周末的作业 大家回去 帮我找找看 为什么我们要用千分数

第二篇:《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3)《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

(1)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提问: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

师:这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怎么读写百分数,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还要来复习有关知识。

提问:这两道题的结果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导入新课:由上面两道题可以看出,分数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两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请你们看看下面题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

()讲授新课

(投影)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提问:第一问怎么列式解答?

提问: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做?

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几,也表示三好生和年级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习。(出示投影)

(1)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

(2)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900本,有故事书450本,故事书占文艺书的几分之几?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请你们想一想,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分组讨论)

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

4.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同点:形式不一样。)

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例如:

(板书)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例如:

17%?读作百分之十七;

0.03% 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三;

15.2% 读作百分之十五点二。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讨论)

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情况。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以分数后面既可以有计量单位,也可以没有计量单位;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没有计量单位。

()巩固练习

1.第125做一做,在书上做,然后订正。

2.第126页第12题,做在练习本上。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2)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

(3)()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 )( )40%。如果书是100页,看了( )页;书是200页,看了( )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 )%没修。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因为有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可让学生讨论后解答。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

师: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布置作业

()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引用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的百分数的例子,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对分数意义的复习,引出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做了铺垫。同时初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教案通过对分数、百分数的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练习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百分数意义的练习,达到了在知识点的关键处或难点处进行重点练习的目的。在教案中列举了一部分生活中使用百分数的例子,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学会使用百分数。

第三篇:6.《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高官乡许村中心校赵伟亮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7—78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3、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复习

1、什么叫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我们学过分数,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2、口答:

3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83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二)导入百分数的课题

同学们,在生产、工作中和生活中到处都有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百分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学生回答时教师一边写出分数)。

1、播放第一副图视频(调查统计)

问:在这个近视情况调查中你找到百分数了吗?

生答:

2、在近视情况找到了百分数,那在学校生活中有没有百分数呢?我们继续看看(播放第二副图视频学校生活)

问: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百分数了吗?

生答:(刚才这位女老师说的60%和男老师说的65%)。

3、好,在我们学校生活中也有百分数,那在生产中呢?(播放第三副图视频生产中)

同学们,这位阿姨说合格率是98%,这个98%??(让学生齐答:百分数)

4、同学们再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播放第四副图视频日常生活中)

师:和同桌说一说这个视频的百分数在哪里?

同学们,你们找到百分数了吗,和同桌说一说。

1:学生的近视率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小学生有18%,初中生有49%,高中生有642%

2:咱们学校有60%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我们班差不多达到65% 3: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

4:这瓶水的蛋白质含量≥1.0%,果汁含量≥15%

5:这件毛衣的羊毛含量是50%,腈纶含量是50%

随着学生的介绍老师将其中的百分数表示出来。

二、探究新知

幻灯出示课本77页第一幅图。

1、百分数的含义

师:根据图上的百分数讲解,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百分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呢?谁能说一说?

师:看来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课后可以再找一找百分数。

师:那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是义呢?到底怎么写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

(教师展示幻灯片)

比如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小学生有18%是什么含义?

预设

生1:18%表示每100个小学生就有18个小学生近视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2:把所有小学生分成100份,近视的人数占了18

3: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占所有小学生的18%

(教师展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占所有小学生的18%中数字18表示的是什么?%表示的是什么?

生:这里的18表示的是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表示的是全市所有小学生。 师:请你按照这种方法理解一下这幅图中剩下的两个百分数的含义。

1:每100个初中生就有49个初中生近视,也就是说近视的初中生人数占所有初中生人数的49%

2:近视的高中生占所有高中生人数的64.2%

师:那理解了这组百分数的含义,你有什么看法?

生:学生们的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越来越严重,

师:看来我们平时要怎样做才能有效的保护眼睛?

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让学生针对每个图说说每个百分数的意思,教师边板书:

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8%,就是说小学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的 初中生的近视率为49%,就是说小学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的 。高中生的近视率为64.2%,就是说小学生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的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边展示ppt

师:剩下的这些资料中你还能理解哪些百分数?请你给你的同桌说说 抽生展示

:1: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的含义是:这批产品中合格的产品占所有产品的98%

2:我们学校有60%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中的60%意思是:学校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

3:我们班差不多达到65%的含义是:我们班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65%

3: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的含义是:这批产品中合格的产品占所有产品的98%

4:这瓶饮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占整瓶饮料的1.0%

师:“≥”是什么意思

:有可能多于1.0%

4:果汁的含量占整瓶饮料的15%或多于15%

5:在这件毛衣中羊毛的含量占了整件毛衣的50%,腈纶的含量占了这件毛衣的50%

师:占了50%也就是什么意思呢?

生:也就是在这件毛衣中一半是羊毛,一半是腈纶

学生说教师一边选部分(灵活)板书:

60%表示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是全校人数的

98%表示合格的产品数占所有产品数的

50%表示羊毛占这件衣服的

师:上面我们列举的这些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学生说时教师展示幻灯)

师: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教师继续展示幻灯)

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数后面加上百分号“%” 来表示。你们会写百分数了吗?

教师示范写“%”和百分数的写法。

板书:

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

2、幻灯展示写百分数。

3、幻灯展示读百分数。

4、幻灯展示填写分数与百分数。

5、幻灯展示拓展练习。

6、幻灯展示分数与和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拓展应用

课本上的练习。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我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它和原来学的分数是有区别的。

师:百分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课后同学们继续探索更多的关于百分数的知识!

师:最后老师送给你们爱迪生曾经说过的的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出示课件:(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教学反思:

这节课《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属于一节概念课。我运用让学生充分感知材料——进行类比——进行结构化比较——举证、质疑,让学生自主学习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沟通百分数与分数意义的联系和区别,同时理解百分数作为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分数形式在生活中的价值。这节课不足的是:问题设计过小,不敢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不够大。这节课大致就可以设计4个问题:

1、生活中同学们见过百分数吗?2、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呢?3、百分数和比、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4、百分数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将在不停的探索中丰富自己教学能力,让以后教学中的遗憾尽量少一些。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教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情感目标: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些分数你们见过吗?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

327459

31: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三份。分数单位是。 442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五份,取其中的二份。分数单位是,它有2 55这样的分数单位。

71:把单位“1”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七份。分数单位是,它有7 99这样的分数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分数

二、新课

1、出示图片

这些数你们见过吗?(课本97的图片)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数?

你能给图片上这些数取个名字吗?

学生回答:百分数

教师:对!像18%49%64.2%98%......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你知道这些百分数所代表的意义吗?(图片上的百分数)

18%:小学生近视人数是小学生总人数的18%

49%:初中生近视人数是初中生总人数的49%

64.2%:高中生近视人数是高中生总人数的64.2%

60%

......

你能说出刚才那些百分数的共同点吗?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吗?后项是多少? 60后项是100 100

?? 35 后项是100 100

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百分数的读法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那么百分数的读法你知道吗? 教师: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学生练习读)

教师: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学生总结出: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注意:读百分数的分母时,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只能读成百分之练习,读出你看到的分数。

4、百分数的写法

你们自己先试着写写百分数,看看百分数应该怎么写?(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学生: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练习

5、下面的正方形表示“1”,涂色部分先用分数表示,再用百分数表示。

6、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下面我们来看看百分数与我们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先思考,百分数与普通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a.百分数的分母是100,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一切不为0的自然数。

b.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百分数为能带计量单位。

c.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通常要写成最简分数;用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能约分的也不能约分。

d.分数与百分数的书写形式也不同。

e.分数与百分数表示的意义不同。

练习

下面哪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课件上课,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要在学习数学知识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堂上采用师生一问一答,学生学的很轻松,从课后的作业上反应出学生掌握得比较好。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4教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7-79页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4.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兴(本站 推荐wWw.91exam.org)趣、学习数学的激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关心

时事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有关百分数的纸条或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

1.选一选(多媒体出示果汁饮料图)

师:这里有三种橙汁,从营养的角度考虑,老师应选哪一种果汁?为什么?

师:30%55%100%这三个数是什么数?(百分数)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呢?你能把你收集的百分数告诉大家吗?(指名3位回答后,小组互相说。)

2.引题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百分数在我们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应用广泛,那么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索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果汁含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拉近了1

师生之间的距离;从交流收集信息,让学生充分感受百分数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究新知

1.结合实例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1 对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课件出示表格)。

调查对象 近视人数 被调查人数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181004910064100

师:看了这个统计表,你认为哪个年级的近视情况好些?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以红色出示近视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

调查对象 近视人数 被调查人数近视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

小学生1810018/100

初中生4910049/100

高中生6410064/100

师:根据调查结果,你想说些什么?(保护眼睛,进行思想教育)

:象这些分数我们还可以写成百分数的的形式。(课件把18/10049/10064/100换成18%49%64%,师板书18%49%64%

师:那么18%49%64%分别表示什么呢?(指名回答,师板书: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对比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1)说主题图中百分数的意义(出示主题图)。

师:教材也收集了一些数学信息,请你找出来,并选择一条你喜欢的信息向大家说说它表示什么?(指名说,电脑用红色线圈起百分数)

课件根据学生的选择出示相对应的图,学生回答后出示表示的意义。

2)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点呢?

师:那么百分数表示什么呢?谁来说说?(生说师板书,学生把书中意义画出来) 小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师:你是如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说出:

百分数是一种数;

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的数;

看到一个百分数必须想它是表示哪两个量的关系等。

3)学生小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标有百分数的标签或纸条等,并互相说说自己收集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师:大家拿出收集的百分数,在组内互相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老师巡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

【设计意图: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我采用具体的事例,让学生经过比较,感知百分数的意义与作用,结合教材收集的信息,比较归纳百分数的意义,最后用意义说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又到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4)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

师: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请你们结合板书与自己收集的百分数,在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老师小结。(整数、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优点,以前分数的分子不可以是小数,现在百分数可以,方便多了,使学生喜欢上百分数。】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师:为什么学习了分数还要学习百分数呢?百分数与分数完全一样吗?请大家看这两组数据:(2组数据分2次出示)

a.第一车间产品合格数占产品总数的1/3

b.第二车间产品合格数占产品总数的19/50

师:哪个车间产品合格好些?

当出示第一组数据时,学生一时很难判断,这时不急于说方法,接着出示第二组数据,学生就能很快说出哪个车间的产品好些。

a.第一车间产品合格数占产品总数的33.3%

b.第二车间产品合格数占产品总数的38%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生一起小结:分数和百分数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但百分数的分母是固定的数100能较直观地描述一组数据,便于比较。

区别

师:在上面的这些事例中,你知道人们为什么选择用百分数而不用分数了吗? 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哪一个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为什么?(生答后电脑显示答案)

a.六(2)班女生占全班的1/3

b.上学期学生体育达标率是35%

c.一根电线长2/5米。

d.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70%

小结:

师:分数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有单位名称,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可见百分数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同学看屏幕:(出示表格)(生齐读)

【设计意图:运用具体的例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辨析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认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辨析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2.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1)写法

师:如何写百分数呢?请大家看书,同桌说说是怎么写的。把有关句子画出来,并齐读。

生说后师小结: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百分号的两个小圆圈要写得小些,以免与数字混淆。师边说边范写,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百分数。

2)读法

学生自学教材,互相读,指名读。

师:通过自学,你会读百分数吗?它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相同吗?

生说后师小结:百分数读法与分数读法相同,读百分数时读成百分之几,而不是读成一百分之几。生互相读做一做。

【设计意图:学生对百分数的读写已有一定的认识,采用自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百分数,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三、应用与反馈

1.写百分数比赛。

规则:时间30秒,写出屏幕上的十个百分数后,还可以任意多写几个,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师:你能用百分数的知识,描述你完成的情况吗?(我完成了100%、我完成了110%等)

2.完成练习十八第3题。

学生涂后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说一说涂了多少格。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发展个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到,相同的百分数可以用不同的设计表示,提高学生的兴趣,展示学生的不同的设计,培养培养创新思维。】

3.完成练习十八第4题。

让学生找出百分数,并读出或写出来。

师:读了这组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其实不是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的,在贫困地区,有的孩子还不能上学,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同时多参与希望工程的捐赠活动,让不能上学的孩子早日上学,老师也希望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能达到100%

4.游戏:妙解成语。

规则:请5名学生上讲台,各拿一张成语卡片,当讲台的学生拿出成语卡片时,手拿相对应的百分数卡片的同学就站起来。(每个学生的手上都有卡片)

海底捞针事倍功半十拿九稳百发百中事半功倍

【设计意图:5道练习是从生活中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建立百分数的概念。形式多样、活泼的练习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整合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了百分数后你有什么想法? 师: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你们100%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出示:天才=1%的灵感+99%的汉水)

【设计意图:全课结束时,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最后说的一句话余韵悠长,饱含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更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

访问此文后还关注了以下内容: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说课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3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第二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第三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第四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第五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发现文中的精彩之处,借助课文回答问题。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特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9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含义以及好处。

4、感悟课文的语言,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书后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感受到儿童的勃勃生机。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感受儿童的生机勃勃。

教学准备:音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幻灯投影

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设悬念

1、播放《春天在哪里》(生跟唱)

2、同学们,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唱蝶舞的春天已经来了,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哪些诗句热情赞美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3、学生背古诗交流。

4、如果来到一个地方春游,你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春天

5、、古代一位诗人写道:“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幻灯片)

指名读。

交流:谁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师指点“”是明白、知道的意思。“”指挑选

6、有一位有名的作家把这句诗反过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幻灯),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意思。“”是挑选的意思。

读题质疑(幻灯):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是谁“只拣儿童多处行”“只拣儿童多处行”干什么?什么地方儿童多?儿童怎么个多法?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师过渡: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第17课: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大家学完后,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课文,解疑问,理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生字,做到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划出有关的句子。

三、交流自学,梳理线索

1 读词语(幻灯片)

2 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3 是谁只拣儿童多处行?简介冰心。(幻灯)

4 文中写了哪些地方的儿童很多? 课文可以分成几大块?

(颐和园门口 知春亭畔 玉澜堂) (板书)

5 课文哪些地方写出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

读句子:“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挤进??”“我们站了一会儿,沿着湖边的栏杆向玉兰堂走,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在玉澜堂跟孩子们对话”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随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三、抓主线,划句子,读中悟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儿童多的语句。

2、指名交流,朗读感悟:

1)重点指导 “??成千盈百的孩子,??小天使。”

a、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儿童多:“散戏似的”“成千盈百”“”“一群接着一群”

b、除了写出儿童多,还表现出孩子的什么特点?儿童活泼:“飞涌”“小天使”

c、带着自己的感悟美美地读。交流感悟哪里写得妙。(联想合理,比喻恰当。课文的文字是活的,它有声音(“闹嚷嚷”)、有色彩(“大红门”)、有动作(“飞涌”),更重要的是它有感情,儿童就是“小天使”

“小天使”在你们的想象中是什么?(有着洁白的翅膀、天真、活泼、圣洁、可爱?? 是呀!偌大的颐和园就像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魔术匣子,从中飞涌出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天使。多么美丽的图画,多么美妙的场景,多么可爱的孩子??再来读一读这一节。

2)其他句子:

“我们本想??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

指名读,说出感悟。(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好像成了儿童的乐园,他们自由快乐,尽情说笑,兴奋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不知疲倦,欢畅活泼。)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

(领学生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辅助学生体会)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

“撞个满怀”是怎样的?指导学生进行表演,体会孩子们的有礼貌。

(在学生谈完体会后就让学生读一读)

3、师小结:

1)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海洋,儿童的乐园。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是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下面就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把你体会最深的一段话好好读一读。

2)自由朗读后指名读

四、感受真情,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随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了许多充满活力的儿童,冰心奶奶找到春天了吗?

2、你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什么?

3、配乐阅读冰心的文章《小橘灯》,感受冰心对少年儿童真挚的爱。板书:

17、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多 生气勃勃

第二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小组成员:孙荣颖尹国华张丽秀卢佳佳

一、教材分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篇散文, 作者冰心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从香山归来,在颐和园巧遇一群儿童的情景,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赞美了充满活力的儿童。

二、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天真活泼,能大胆思考问题,能自主、合作学习书 本知识,对春游中的生活更感兴趣。

三、 教学过程

(一) 揭题解题,激疑导入

首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汪楫的《田间》这首诗,冰心把这 首诗改了一下,谁能说出这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二) 初读课文,量清层次

1 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2 再读课文,读正确、流畅,理清文章脉络,冰心“只拣 儿童多处行”到了哪些地方?并在文中找出来。

(地点转换是本文的线索,抓住线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 力,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精读品味,深入探究

1. 朗读课文,根据地址转换,表达作者怎样感情?

2. 找出表示声音、色彩、动作的词,想象“小天使”在你们的 想象中是么样子的?

3.老师指导学法,读课文-画句子-找词语-谈体会(充分发挥

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合作方式,探究教材中作者与儿童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儿童的活动力)

4. 指名读5-7节,体会借花喻人的写法:花儿盛开-春光烂漫- 儿童更旺。(师生合作,找出比喻句,理解作者由花及人的写法,由此,联想起“花儿和儿童一样”咱们儿童欢畅活泼,生命力旺盛,“快乐”充满人间)

.5.设问作答,分角色朗读第9

师生合作:(1)感悟出:儿童多的地方春光最饱满,儿童多处就是春天,春天在儿童升上,他们是祖国的春天,解决文后练习题的第3题。

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四、总结课文,深化感悟

默读课文,回归整体,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感悟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 玉兰堂

儿童多儿童充满青春活力花开正旺借花喻人

儿童多处就是春

第三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一、课文简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第一单元“春光无限”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引导学生感悟春光美,体会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成千盈百、座无隙地、涌流、解数”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9自然段。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出示春天的画面)你积累了哪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学生集体背诵交流。

2、诗人人叶绍翁从一只出墙的红杏身上找到了春天,贺知章从柳树身上感受(来自好范 文网:wWw.91exam.org)到了春风的气息。你会去哪儿寻找春天?(学生简单交流)

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猜诗意。

(板书课题)

4、学生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寻找春天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评析:播放音乐能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背诵有关春的诗歌既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又引入到要学习的课文情境上。课题是文眼,由课题入手质疑直奔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初读感悟、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本课要注意的字词。相机指导“”的读音;“”的书写以及“成千盈百”“解数”的意思。

3、分段朗读。按照“我们”的游览路线梳理文章脉络及大体意思。

【评析: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字词教学以检查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的能力,先让他们交流本课的重点词语,老师有针对性的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指导,相得益彰。】

三、品词析句、探究体验。

(一)学习1——4自然段,体会“多处行”

1、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反映儿童多的语句画下来。

3、学生根据课文中找到的词句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无数、坐满、一群一群、喷发、撞个满怀”等词句体会朗读。

4、小组内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评价。

5、从“儿童多处”你还能读出了什么?

学生畅谈体会。

预设一:儿童多处春光特别美;

预设二:儿童多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预设三:冰心奶奶特别爱儿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体会。

【评析: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通过品词析句探究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进而将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重要的是要发挥好点拨、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二)学习5——6自然段,感悟春光美。

1、儿童多处春光如此让人心醉!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春的美丽?快来读读课文,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课件出示: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说说你的体会?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把你的体会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 课件:展现海棠树图。指导朗读。指导策略:读得让听得同学眼睛一亮。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他哪儿读得让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读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

小结: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课件出示: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

【评析:多种形式的朗读配合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学生充分领略冰心笔下那

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光,以及作者对春光的赞美之情。】

(三)交流探究体验,感悟花儿和儿童的特点。

1、看着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沐浴着迷人的春光,想想冰心奶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出示海棠儿童图)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寻找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冰心奶奶的心声。(出示第8自然段)

2、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感悟花和儿童相通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

(四)回顾全文、解决问题。

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个问题现在你解决了吗? 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和春天的生物一样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引读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

进行句式变换。(指导读出双重否定句的语气)。

【评析:无论是最初的浏览课文,还是反复读文,勾画书写,都能使学生沉浸在文本中,为围绕之前的提问展开师生对话,通过带着问题探究学习,学生对文本有了新的体验,体味了作者情感,此时再回到开课伊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上,主要问题的解决便水到渠成,自然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四、 总结延伸、拓展升华。

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了烂漫的春天,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对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出示冰心简介,适当拓展)

结束语: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花儿旺,儿童多处春光好,儿童多处欢乐多,儿童多处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我们都不虚此行!而且你们的活力给老师带来了欢乐!

一、回顾复习。

1、交流上节课自己的收获。

2、听写生字词语。

3、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二、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1、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2、集体交流,相机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学习比喻句体会其好处及“以花喻人”

讨论解决: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有用许多笔墨写花儿?初步感知以花喻人的写作手法。

【评析: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习作奠定基础。】

三、走近冰心、升华情感。

1、根据课后查阅的资料进一步交流对冰心的了解。

2、阅读冰心作品:

1)回顾已经学过的冰心诗歌《雨后》;

2)阅读《纸船》(课件出示)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母爱。

小结:“给世界爱和美”“‘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儿童、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作品的主题。

3、再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冰心文章中对儿童浓浓的爱意,升华情感。

四、拓展阅读、感悟春光。

1、课件出示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2、交流阅读感受。

3、完成《同步探究》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课文的学习只是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阅读积累才是更重要的目的,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春光无限”。】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

推荐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寄小读者》,写写阅读感受。

六、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多处春光美儿童多处就是春

儿童多处生机勃勃、给人欢乐冰心爱儿童

第四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一、课文简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第一单元“春光无限”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引导学生感悟春光美,体会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成千盈百、座无隙地、涌流、解数”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9自然段。

3、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4、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5、通过品词析句、想象阅读、探究体验等方法感受春光无限、儿童的活泼生机和冰心对儿童的喜爱。

情感目标:

6、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冰心奶奶对充满活力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出示春天的画面)你积累了哪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学生集体背诵交流。

2、诗人人叶绍翁从一只出墙的红杏身上找到了春天,贺知章从柳树身上感受到了春风的气息。你会去哪儿寻找春天?(学生简单交流)

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猜诗意。

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在她62岁那一年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天的呢? (板书课题)

4、学生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寻找春天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设计意图:播放音乐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背诵有关春的诗歌既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又引入到要学习的课文上。课题是文眼由课题入手质疑直奔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二、初读感悟、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本课要注意的字词。相机指导“”的读音;“”的书写以及“成千盈百”“解数”的意思。

3、分段朗读。按照“我们”的游览路线梳理文章脉络及大体意思。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字词教学以检查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让他们交流本课的重点词语,老师有针对性的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指导。】

三、品词析句、探究体验。

(一)学习1——4自然段,体会“多处行”

1、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反映儿童多的语句画下来。

3、学生根据课文中找到的词句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无数、坐满、一群一群、喷发、撞个满怀”等词句体会朗读。

4、小组内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评价。

5、从“儿童多处”你还能读出了什么?

学生畅谈体会。

预设一:儿童多处春光特别美;

预设二:儿童多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预设三:冰心奶奶特别爱儿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体会。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通过品词析句探究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进而将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学习5——6自然段,感悟春光美。

1、儿童多处春光如此让人心醉!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春的美丽?快来读读课文,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课件出示: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说说你的体会?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把你的体会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课件:展现海棠树图。指导朗读。指导策略:读得让听得同学眼睛一亮。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他哪儿读得让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读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

小结: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课件出示: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配合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较好的感悟冰心笔下那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

(三)交流探究体验,感悟花儿和儿童的特点。

1、看着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沐浴着迷人的春光,想想冰心奶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出示海棠儿童图)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寻找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冰心奶奶的心声。(出示第8自然段)

2、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感悟花和儿童相通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

(四)回顾全文、解决问题。

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个问题现在你解决了吗?

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和春天的生物一样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引读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

进行句式变换。(指导读出双重否定句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与文本对话、带着问题探究学习,学生对文本有了新的体验,此时再回到开课伊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上,问题的解决便水到渠成,也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四、 总结延伸、拓展升华。

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了烂漫的春天,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对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出示冰心简介,适当拓展)

结束语: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花儿旺,儿童多处春光好,儿童多处欢乐多,儿童多处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我们都不虚此行!而且你们的活力给老师带来了欢乐!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交流上节课自己的收获。

2、听写生字词语。

3、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二、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1、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2、集体交流,相机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学习比喻句体会其好处及“以花喻人”

讨论解决: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有用许多笔墨写花儿?初步感知以花喻人的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习作奠定基础。】

三、走近冰心、升华情感。

1、根据课后查阅的资料进一步交流对冰心的了解。

2、阅读冰心作品:

1)回顾已经学过的冰心诗歌《雨后》;

2)阅读《纸船》(课件出示)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母爱。

小结:“给世界爱和美”“‘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儿童、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

心作品的主题。

3、再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冰心文章中对儿童浓浓的爱意,升华情感。

四、拓展阅读、感悟春光。

1、课件出示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2、交流阅读感受。

3、完成《同步探究》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课文的学习只是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阅读积累才是更重要的目的,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春光无限”。】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册》。

2 推荐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寄小读者》,写写阅读感受。

六、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儿童多处春光美儿童多处就是春

儿童多处生机勃勃、给人欢乐冰心爱儿童

第五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材分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篇散文,作者冰心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从香山归来,在颐和园巧遇一群儿童的情景,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赞美了充满活力的儿童。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天真活泼,能大胆思考问题,能自主、合作学习书本知识,对春游中的生活更感兴趣。

设计理念:

1、以地点转换为线索,引领学生诵读、变通、品味儿童和花儿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冰心奶奶独到的艺术眼光。

2、精读品味,倡导自学、自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关键的词语以及我和孩子的对话来认真品味美好春光。

3、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3、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58节,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生机勃勃。 教学准备:

计算机字幕:老师质疑问题。清代诗人汪楫的《田间》原句诗。 教学过程:

1

一、揭题解题,激疑导入

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美丽春光召唤着我们,我们多么想出去找一找春天啊!

(学生各抒己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屏幕:出示清代诗人汪楫的《田间》冰心把诗句改了一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课题,理解“”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用这样的导入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量清层次

1、默读课言语,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2、再读课文,读正确、流畅,理清文章脉胳: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到了哪些地方?在文中画出来,相机板书:

颐和园→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地点转换是本文的线索,抓住线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精读品味,深入探究

1、朗读课文,根据地点转换,表达作者怎样感情?

(学生找对象:通过阅读,抓住细节,关键词句,理解内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到游踪地点,画出表示儿童多的关键词语,完成文后练习41题。

3、找出表示声音、色彩、动作的词,想象“小天使”在你们的想象中是什么样的?

(鼓励学生画关键词,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自学的空间,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4、来到知春亭畔,老师指导学法,读课文—画句子→找词语→谈体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合作方式,探究教材中作者与儿童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儿童的活力。)

儿童不仅是天使,而且是春花。

5、指名读57节,走进玉澜堂的院落,体会借花喻人的写法:花儿盛开→春光烂熳→儿童更旺。(师生合作,找出比喻句,理解作者由花及人的写法,由此,联想起“花儿和儿童一样”赞美儿童欢畅活泼,生命力旺盛,“快乐”充满人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6、分角色读7节,体会作者对孩子们的由衷喜爱。

(要求读重树大、花多、花艳的语句,读出动感,读出力度) ..........

7、设问作答,分角色读第9节:

师生合作:感悟出:儿童多的地方春光最饱满,儿童多处就是春天,春天在儿童身上,他们是祖国的春天,解决文后的练习四的第3题。

(分角色朗读,虽然寥寥两句,却与开头的点题入文互相呼应,同时使得儿童与春天同在的意旨得以升华。)

“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四、总结课文,深化感悟

默读课文,回归整体,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感悟进行交流。

五、作业设计:“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样?

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知春亭畔→湖面湖边→玉澜堂

↓↘↙↓

儿童多儿童充满青春活力

儿童多处就是春六、教学评价:

1、这节课教师大胆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教材,课上学生畅所

欲言,各抒已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2、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中出现了一次次小高潮。

3、美中不足的是教师过渡语言不够生劝,该点到的细节还欠缺,另外,对学生的评价缺少个性化。

教学流程图:

揭题解题激疑导入

↓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

精读品味深入探究

↓

总结课文深化感悟

向你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支维波《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3课《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东台梁垛镇小学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4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多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目录

第一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第二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0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第三篇:纸船与风筝教学反思第四篇:纸船和风筝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五篇:纸船和风筝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理解运用

3. 能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4.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对友谊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故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复习我会读

二.感悟故事

(一)体会建立友谊后的喜悦

1.了解故事背景

1)师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师画图、贴画)。

2)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区别漂和飘

1)纸船是怎样来到小熊家门口的?那风筝又是怎样来到松鼠家门口呢?生自由读第二、第四段,指生回答。

出示: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2)男女生分句读。

(点红飘呀飘漂呀漂

这里出现了两个piaopiao,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的发言点拨:漂呀漂怎么用?这个飘呀飘又怎么使用呢?)

3.体会松鼠和小熊乐坏了的心情

1)指导学生看图(小熊乐得??

2)指生读第三自然段。齐读第三自然段。

3)不光是小熊乐坏了,拿到风筝的松鼠也乐坏了。(指图)他乐得??指生回

答。

4)指生读第五段。齐读第五段。

5)男女赛读第三、第五段。

(二)体会失去友谊后的难过。

1.(配乐)师范读第七段。(去板画)

2.生自由读八、九段

3.交流读后感受。指生读第八、九段。(师评价)

4.松鼠、小熊你们都吵架了为什么还每天扎风筝?每天都折纸船呢?指生回答。

5.追问:既然想和好,松鼠你为什么不把纸船放到小溪里呀?小熊你为什么不把风筝放飞呀?指生回答。

6.全班带着感受再读。

(三)体会重归于好的快乐

1.指生朗读第十段。(师指导朗读)

2.师引读十一段。

3.指名读。齐读。

三.升华故事

1.此时此刻纸船和风筝一定带着小熊和松鼠很多很多的心里话 小熊会说??松鼠会说??

2.师总结。

3.出示:珍惜友谊的名言。朗读。

四.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0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20、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91考试网-范文:WWw.91exam.org)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8个字。

2、能根据图意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3、通过看图和学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20纸船和风筝】。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课文中有答案,请你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幸福愿意风筝漂流山顶山脚快乐屋顶门口草莓纸船吵架)

这些词你们都认识吗?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

漂流的还可以读什么?

学了生字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小声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出示: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什么?

小熊从家门前的小溪里拿起一艘纸船,看到里面的松果,他乐坏了。

2、【出示:第二幅图】图上画了什么?

在山坡上,小松鼠收到了一只风筝,他看到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也十分高兴。

【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画了什么?

小松鼠看到了天上飞着的风筝,把一只只折好的纸船放进了小溪里。

四、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幸福)我们来写一写,怎样写才好看?【出示:动态笔顺】

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出示:示字旁】

示字旁和什么偏旁很像?【出示:衣字旁】

衣字旁和衣服有关,示字旁和祝福、祈福有关,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出示:动态笔顺】。

写到田字格是左边窄右边宽,拿出笔来写一写。

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图片:小熊松鼠纸船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读过一个童话故事【出示:纸船和风筝】,你们还想听吗?

老师再给大家讲讲这个小故事!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播放课文朗读】

我发现你们已经被这个小故事打动了。那你们一定知道这个小故事讲的是什

么?谁能主动地说一说?(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刚开始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它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又使他们和好。)文中的两个小动物你们喜欢吗?

今天这两个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快瞧,这个是谁呀?(出示:小熊的图片)快点跟它打声招呼!

快看!这又是谁呀?(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跟它打声招呼吧!

看来大家很喜欢它们,今天给你们一次机会:扮演他们,怎么样?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哪个小动物就来扮演它。

我来看一看,你们进入角色了吗?

我来采访你们一下:

你是谁呀?

看来大家都进入角色了。(出示:图画)这是谁的家?你为什么把家安在这儿?

二、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纸船和风筝怎样使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自己读读课文第3——7自然段,一会请你们谈一谈。

先请这只小松鼠谈一谈,你是怎样与小熊交上好朋友的?(我一个人住在山顶上没什么意思,听说山下有一只小熊,我就折了一只纸船,上面写了祝你快乐!并且把我最爱吃的松果一起送给它。我想小松鼠看了一定会很高兴,愿意跟我交朋友。)

(出示:图片)快瞧,这就是小松鼠折的那只纸船,它是怎样到小熊的家门口的呢?拿出你们的小手,演示演示!

你为什么这样演示?(因为我从课文中漂呀漂一词能看出来,小船在小溪上漂流时应是很轻很慢的。)

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手演示的速度很快,下面我们拿出小手再来体会体会。你们体会得很好,谁能把你们体会的感觉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出示:第三自然段】

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眼前仿佛真的看见一只小纸船在小溪上漂呀漂!小熊,有人祝你快乐了,你的快乐是什么呀?

小松鼠希望你每天都获得这样快乐,你的心情如何呀?

哪只小熊比他更高兴?

看来你高兴的程度比他还要深。文中有一个词形容你现在的心情,是哪一

个?(出示:乐坏了!)

【出示:第四自然段】你们就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看一看哪只小熊真的乐坏了。

谁来读读?

老师觉得你像一只比较开心的小熊,而不是一只乐坏了的小熊。谁愿意再试一试?

接下来我该请小熊再来谈一谈,怎样和小松鼠交上好朋友?(看到小松鼠的纸条和松果之后,我想总应该有个礼尚往来呀!(众笑)本来我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小松鼠,但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于是我就扎了一只风筝,上面写上祝你幸福,并且把我最爱吃的水果——草莓送给了他。)

【出示:风筝】这就是小熊扎的那只风筝,它又是怎样飘到山上去的呢?【出示:第五自然段】

谁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朗读得真好!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出示:飘呀飘漂呀漂),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们从字形和字义上进行了区别,会运用这两个词吗?谁先来说一说漂呀漂怎么用?

这个飘呀飘怎么使用呢?

你们看我们祖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带有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带有风字旁的字与风有关。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你们可以找一找,读一读,用一用。

小松鼠快看,有一只风筝向你飞来,怎么办?

小松鼠也乐坏了,谁来读一读,看看哪只小松鼠坏了?【出示:第七自然段】就这样纸船和风筝使它们成为好朋友,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它们俩竟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天空中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吵架之后两个小动物的心情怎么样呢?就请大家读一读【出示: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我要到一只小熊家进行采访:

小熊,请你实话实说,你与小松鼠吵架之后心情怎么样?

我听说你在家还扎了风筝,这是怎么回事?

你扎的风筝,到底放没放?

我再到一只小松鼠家去采访:

小松鼠,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它们俩谁也没有放纸船和风筝。两天过去了,它们还是这样。一连好几天过去??小松鼠,你想放风筝吗?

如果让你再等几天放,行不行?

那好,你就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小松鼠想和好的那段话。【出示:第十一自然段】

小熊,你愿意与它和好吗?

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出示:风筝图片)

我有个问题:文中的小熊为什么到了傍晚才给小松鼠放风筝?

这是一只富有生活经验的小熊。

多么感人的小故事呀!大家体会得很好!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小动物说吗?

三、文情延伸,生命涌动

我相信小松鼠和小熊听了你们的话之后,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启迪。此时此刻,你们自己有什么打算吗?

老师真心地希望你们手中的卡片能变成纸船和风筝,传递着你们的友谊和谅解。愿你们在生活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愿这个动人的小故事,永远珍藏在你们的心底。

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松鼠----------------小熊

成为朋友

第三篇:纸船与风筝教学反思《纸船与风筝》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教学这篇课文,我反复琢磨了许多遍。如何设计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还是吃得比较透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很好,这可能得益于趣味性设计(如摘苹果放进纸船、苹果给老师、同学们说悄悄话),让孩子们以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语言文字,问题的设计等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我的情感投入深深的影响了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和小熊、松鼠一起同欢乐共痛苦。尤其是学习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的部分,孩子们都读哭了。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真正走进了文本。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得多,但还是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读的高潮掀起处不是很多。教学中如果一节语文课能时不时掀起朗读高潮,那才叫精彩!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力争做到。

3、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麻城小学二(3)班谢瑞泽

第四篇:纸船和风筝教案及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4、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文章。

教学难点: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贴图、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听儿歌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读一首儿歌,要认真听,一会回答老师的提问。

友谊桥

吵过嘴,快和好, 什么桥,童话桥,

你道歉,我检讨。 风吹雨打永不老。

握握手,笑一笑, 什么桥,友谊桥,

心中搭起一座桥。 从小到老永不倒。

2、提问:儿歌老师读完了,谁来告诉老师,儿歌告诉我们,如果和朋友吵了架,应当做些什么?(快和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这首儿歌有关的课文。

板书;纸船和风筝 ,齐读课题(注意风筝是个轻声词。)

二、复习生词。(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爱动脑,下面老师就要和同学们玩猜字谜的游戏,注意谜底就是这篇课文中的八个生字,好吗?)

1、复习生字(学生猜对一个就出示一个。)

1)我说你猜。坏莓吵

2)看动作猜。扎抓

3)谁记得还剩下的三个生字是:幸

4)齐读。

(师:看来,你们个个都能称得上是识字高手啦!)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刚才,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把小熊和松鼠请来了,

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学了课文,我们知道松鼠的家住在_____,小熊的家住在______,一条小溪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人物、板画场景:小熊和松鼠、小溪和高山)

2、学习第2——6自然段。

过渡:(师指板书说)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师: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

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师: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a、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师:哪里直接写出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就提示:有一个词直接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b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

c、生活中,有没有让你乐坏了的事?(提示说完整话)

d、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师: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这样高兴?

!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他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e、男女生赛读。(看看谁最能把小熊开心快乐的样子表现出来。)师:小熊很高兴,小松鼠呢?让我们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f、个别读第五自然段(评价、指导)。

g、齐读第五自然段。

3)区别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你是否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a、自读。

b、指名说。

c、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如漂流”“漂泊。飘而这个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如飘落”“飘动等。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d、表演读。(个别表演读、加上动作齐读。)

4)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3.学习第七自然段。

就在他们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中时,(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有一天,他们俩却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句式训练:小熊很_____,松鼠也很_____.。(课文中,小熊、松鼠的心情除了用难过,还能用上什么词?伤心孤独”“后悔失落。)

2)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生: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生: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师: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个读,齐读。(提示:可以联系平时你要是想买什么礼物时是怎样向爸爸妈妈央求的?)

指导朗读第十一自然段

1)师: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又重新成了好朋友,他们高兴吗?(板书:高兴得哭了。)

2)(板贴风筝和纸船)想想松鼠为什么哭了?

3)句式训练: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句式:因为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

b、让我们带着激动与兴奋一块再来读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3)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1: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4)想对曾经和自己发生过矛盾的同学或朋友说点什么吗?

大家说得太好了,只要大家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

呵护友谊,就一定能羸得友谊!

最后送上一句友谊格言:

若不能原谅彼此的小缺点便不能让友谊长存。

--(法)拉布吕耶尔

五、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长听。

2、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友谊的格言。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 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可能得益于复习环节的趣味性设计、音乐的适时运用和感人的情境的设置吧!但由于借班上课对学生陌生,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想对曾经和自己发生过矛盾的同学朋友说点什么?学生有点显得无话可说。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发展。教学开始,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采用板画的形式,创设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情境。这样,不仅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文的积极性。

二、注重朗读指导,营造书声琅琅的课堂。

低段语文教学中朗诵训练是重点,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心情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我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平时有没有让自己乐坏了的事?做个乐坏了的样子,让大家瞧睢。之后,提出情感的要求,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在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老师读,给老师提出朗读的意见和要求,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

三、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积极倡导新教改的大潮中,我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不但体现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

在复习环节为了避免枯燥的生字复现,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特点,设计了猜字谜游戏,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同时还理解了字义。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教学中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之后又通过演读,加深对两个字的理解。

学习完课文,我进行语文训练,出示小熊看到了许多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样呢?让学生补充完整,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现,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的目的。

第五篇:纸船和风筝《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临沂高都小学刘庆晓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符合低段教学要求,字词学习落实到位。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而且,当学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时更是容易被搅得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在教学时,这两个字虽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我将区分这两个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孩子们因为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马上发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有的说:我发现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字。有的说:我发现第一个和水有关,第而个和风有关。于是我随机结合具体的语境,出示句子: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还有的说:是多音字,我也随机出示课前设想好的这个多音字,象这样的随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词语,还有很多,我不再举例说明。

2、充分利用简笔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课时,孩子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山脚和山顶,我便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孩子们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很好。

3、入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a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b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

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拓展延伸,互送祝福,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成功

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伙伴,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班上有个小朋友不小心右手骨折了,是另外一个孩子不小心撞的,撞了他的孩子是这么说的:彭博坤,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撞了你,给你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我希望你的手赶快好起来,那么你就能和我们一起玩啦!多么诚挚的道歉,多么另人感动的祝福。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很多环节没能充分展开。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面对低年级孩子,语速我也应该适当放慢。

本网推荐访问其他文章:

纸船和风筝

纸船和风筝公开课反思

纸船和风筝课件电路

《风筝》优质课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

《多变的文字》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多变的文字》说课稿

《多变的文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多变的文字》是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像处理的第九课。本单元主要是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的方法。前三课的内容包括初步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图层的含义及操作要领,学会使用工具箱。本课则是在此基础上,掌握变形文字的制作方法,学习文字蒙版工具图层样式的使用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文字特效。同时,本课衔接后面的滤镜效果的使用、图像处理的综合运用这些内容,为进一步制作精美的多媒体作品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1.教学面向的是初一的学生,图像处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学习其他软件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图片处理经验,对于本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

2.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能初步设计简单的海报。本课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是文字蒙版工具,需要进行尝试、交流、巩固训练;在图层样式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随意选择图层样式,而没有关注文字本身的需求与美观,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蒙版的概念,学会变形文字的制作方法,掌握文字蒙版工具图层样式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自主探究,以及老师的提示进行学习。

3.情感与态度

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话和交流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

学生可以体验到用Photoshop制作精美文字带来的乐趣,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变形文字的制作方法,学习文字蒙版工具及图层样式的使用方法。

难点:学生掌握文字蒙版工具的操作步骤,学会选择适当的图层样式美化文

二、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任务驱动法、操作演示法、分层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教师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尝试操作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内化新知,掌握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四、说教学准备

(一)教学资料

PPT教学演示文件、两张电子贺卡作品以及保护绿色家园海报素材。

(二)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管理软件以及Photoshop软件。

五、说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运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意识到精美的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教学演示文件

1.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2

1.教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用贺卡传递美好的祝福,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你们是否注意到贺卡上一些精美、绚丽的文字呢?现在就请大家欣赏一下老师做的两张电子贺卡。

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有特殊效果的文字和一张没有特殊效果文字的生日贺卡,提问:你觉得哪张生日贺卡设计的比较好?为什么?

3.教师: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制作精美的文字呢?

1.学生欣赏教师给出的两张贺卡。

2.学生比较两张贺卡,思考教师的问题,有学生觉得第一张比较好,设计的比较简洁,有学生觉得第二张好,字体有立体感设计的比较新颖、独特,有个性。

3.学生做出回应。

2.交流互动,

探索新知

12

1.教师下发Photoshop素材,让学生自主学习书本43文字蒙版工具的内容,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1.学生根据书本43页的内容进行尝试。

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操作,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通过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文字蒙版工具的用。

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蒙版这一概念的理解。

ppt教学演示文件及

Photoshop素材

2.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过程并说出具体步骤。

2.一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步骤,其他学生举手帮助完成操作。

Photoshop素材

3.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操作,并在一旁指导学生完成操作。

3.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与同伴交流以及教师的帮助完成操作。

ppt教学演示文件

4.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学习刚才的内容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新的概念?

4.学生回答蒙版

ppt教学演示文件

5.教师:那同学们想一想,蒙版是什么?

5.学生结合书本的知识链接以及自己的理解回答蒙版的具体概念。

13

6.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据书本44图层样式的内容,并根据具体步骤进行操作。

6.学生根据书本44页的内容进行尝试。

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形成对图层样式的个性化设置,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ppt教学演示文件

7.教师请学生上台进行演示并说出操作方法。

7.一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步骤。

Photoshop素材

8.教师让学生尝试对投影内投影的参数进行设置。

8.学生进行投影内投影效果的参数设置。

9.教师问学生:同学们,除了书本上介绍的投影内投影效果,你还发现其他哪些效果?

9.学生回答教师问题,说出外发光内发光斜面和浮雕等效果。

ppt教学演示文件

10.教师让学生试着应用图层样式中的的每一种效果,并设置恰当的参数,应用后看看字体会有什么变化。

10.学生进行图层样式中各种效果的应用以及各参数的设置。

11.教师提问:学习了文字蒙版工具图层样式,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的设计技巧?

11.学生思考教师的问题并回答:巧妙应用文字的变形效果,适当设置图层样式的参数,多种特殊效果的组合应用。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归纳总结的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知识运用,

拓展提高

6

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为海报拟定一条标语,并设计制作漂亮精美的文字,设计时填写个人作品设计记录表

2.教师下发保护绿色家园的海报素材。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海报标语的设计与制作,并填写作品设计记录表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及自主创作的空间,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ppt教学演示文件及

保护绿色家园海报素材

4.作品欣赏,

总结深化

5

1.教师请部分学生展示作品,讲述用到哪些工具,哪些特殊效果,并请学生互相评价作品。

1.学生展示个人作品,讲述用到的工具、特殊效果,并互相评价各自设计的海报标语。

让学生通过交流、评价认识到自身作品的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实现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ppt教学演示文件

2.教师提问: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收获:学会制作变形文字,学会使用文字蒙版工具,学会设置图层样式。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致的回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整体框架。

5.作业布置

2

教师布置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运用Photoshop文字蒙版工具图层样式等功能,为我们学校的海报设计制作绚烂的标题文字。

学生记录

六、板书设计

 第九课 多变的文字

一、文字蒙版工具

二、图层样式

三、设计技巧

1.巧用变形

2.图层样式的参数设置

3.多种特殊效果的组合应用

作品设计记录表

1.你设计的标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简洁明了)

2.你用到的Photoshop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用的特殊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设计记录表

1.你设计的标语是: (要求简洁明了)

2.你用到的Photoshop工具是:

3.你应用的特殊效果是: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6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精选多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目录

第一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第二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第三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思路第四篇: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第五篇:作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重难点:识字,朗读背诵课文,联系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 导语:小朋友,之前我们学习许多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你能说一说吗?(生答)

2 课件出示有关秋天四字词语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相对应的说出词语。

3 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小朋友们想读一读吗? 相机板书秋天的图画。

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多种形式朗读)

2 读一读,认一认。

1)先让学生来比赛读生字,出示带有生字的水果,看谁读得准,读得多。

2)学生拼小红花,认识词语。

(出示布景:一个花芯,还需要很多花瓣才可以拼成一朵小红花)

师:小红花不仅要有花芯,还要有花瓣,你们想拼一拼吗?不过呀,要拼好这个小红花可不容易,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每个花瓣上面都有一个本课的词语,谁把词语读准了,全部过关了,才可以拼成小红花,最后这个小红花就属于你了。

3、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4、电脑范读课文,学生找一找文章里写了课文图片中哪几种事物。

5、过渡: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劳动,都有了收获,你们想有更大的收获吗?学习了课文,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精读课文,欣赏秋天

1、我们再来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读,然后读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

2、学习练读

3、检查、欣赏、指导朗读 ,并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注词语搭配。

(学生读一句,课件出示相应句子和画面)

课件演示:出示第一句话及山野画面。

(提示:你喜欢不喜欢秋天,用喜悦、兴奋的语气和同学传一传这个消息)

课件演示:出示第二句话及梨树、苹果、稻海、高梁画面,配合图片并一个景物一个景物的来讲解。

(提示:这些果子可爱吗?表演动作、指读、范读、齐读、分

组读)

课件演示:出示第三句话

(提示:这是个什么句子?谁会读?)

课件演示:先出示大雁飞行的画面,再出示第四句话。(提示:看,快些往天上看,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赞美、自豪的语气。)

4、想一想:勤劳的人们指哪些人。

5、师生配合读。小朋友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看课件上的图和文,师生配合读)

6、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背出来。

四、练习训练,歌颂秋天

1、此时,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会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

2、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3、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黑板中间写出秋天的图画几个字。

第二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秋天的图画》是本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表现自然景物为主。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描绘出的山水画,它表现大自然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通过看图和诵读课文,让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喜悦。教学本课,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秋天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大雁排成‘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迷人的秋天姗姗而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又是美丽的季节。老师带你们走进秋天去看看吧!(播放彩图:美丽的秋天)你们看到了什么?

2.课文对秋天的描写更加精彩,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先认真观看课文插图。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为了渲染秋天的美丽迷人,课始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把丰收的热闹景象与人们喜悦的心情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秋天的图画有了鲜明的视觉印象,为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4.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播放课件,生字为红色),感受秋天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生字,了解秋天山野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高粱举起的火把??大雁排成字形,好像在赞美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迷人的彩图,为后面学习生字,精读课文,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巧记生字

1.用课件出示课文全部生字(带拼音):图、梨、笼、颊、浪、粱、燃、勤(劳)。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巧记生字真有趣。

1)猜谜识字:花园四角方,冬字站中间,神笔来画画,秋天一幅画(图);青竹竿,十多节,头上顶着红结结(高粱)。

2)偏旁归类识字:a.笼:竹字头,龙下身,两字合,红灯笼;b.浪:洒水泼水三点水,

石头激起浪花花,稻海掀起金波浪;c.燃:火苗点起会燃烧,燃烧火焰冲云霄。d.颊:左边夹,右边页,苹果露出红脸颊。

3.有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他们找出来。

4.再次出现生字(无拼音),读一读,看谁都认识。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意图:通过读生字、猜谜识字、归类识字等形式,巧妙地熟记8个生字,为后面精读课文扫清障碍。)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相关问题。

1)仔细看图,思考:秋天山川田野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的?(山野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金黄红红金色火把分别写了梨、苹果、稻子和高粱的颜色,这四句话既有观察:粮食、水果的样子,又有想象: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从而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山野的美丽。)

2.指导学生朗朗上口地读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1)哪一句是问句,是怎样回答的?

2)从回答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到了哪些景物?

(蓝天;大雁排成一个大大的字。)

3)大雁排成字去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去南方?

4)哪一句是作者通过观察、想象做出的描绘?

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3.学生分别戴梨、苹果、稻子、高粱、大雁头饰,边表演边读(或背诵)课文,感悟秋天的美丽。(学生评议谁表演得好)

4.看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再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或背诵)课文。朗读要表达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5.课堂小练笔(课件出示)。

山野就是_____的图画。梨树挂起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的波浪,高粱举起_____的火把。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_____作出了回答,它们_____一个大大的_____字,好像在说——_____的人们画出_____的图画。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看插图、观看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小表演、小练笔,一方面欣赏语言美,另一方面感受秋天美丽迷人,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带给人们的丰收喜悦。)

五、延伸课堂,实践体验

1.通过我会读,我会画,我会做,把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秋天的美,用笔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2.观察秋天,制作秋天的礼物:采集野果,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写一段话来描写秋天的景物。

4.把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采集的野果,写的习作、日记、诗歌,在班级举办我爱秋天的展览

第三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思路《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思路

朗读本课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与赞美的情感。首先是学生充分地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个人读、齐读。一要读正确,二要读流利,进而做到熟读成诵。

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在此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与带给人们的喜悦。教师的朗读指导,可利用范读激发情感,要避免机械抽象的技巧指导。朗读要求:边读边想象。听老师范读或自己读,能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体会课文中问句所表达的语气。在朗读中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这一要求最好先在小组内实践,可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美读。教师再范读,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描绘出秋天山野那一幅披金挂红的美丽图画。想读的学生可以小声跟读,也可以在教师范读后,再美美地读,还可做动作配合读,要充分地读。

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练习背诵。

第四篇: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1》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秋天,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思考:读完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认生字。(1-2-3-4-1-2-3-4……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重点字音:梨、劳、浪、笼是边音,勤、燃是前鼻音。

三、巩固字形字义,趣味识字

1.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提示:编字谜、加偏旁、换偏旁、做动作。

2.组词语理解字义。

3.识字游戏——我说你猜、我说你找。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3.配乐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全班齐读生字。

二、再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

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合作,完成两个任务。

1)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2)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4.小组比赛读,看谁读得更美,更有感情。师指导朗读,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

5.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3.点拨读,

4.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5.学生选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三、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四、指导写字

通过观看书法课堂视频,学生自行观察汉字书写规则。重点指

导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五、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第五篇:作文秋(更多请搜索www.91exam.org)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秋天的图画

一、回忆导入

1、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回忆一下学习了哪些课文?

2、总结写作方法。

(1)《古诗两首》以古诗寄托了情怀

(2)《风筝》描述了发生在秋天的趣事

(3)《秋天的雨》拟人的修辞手法

(4)《听听,秋天的声音》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还有排比句。

二、欣赏美丽的图片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多么美丽的秋天,说想来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1、说一说你眼中的秋天

2、看图的要求:要有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到远。从天空到地面或者从地面到天空。

(引导学生从天气、果树、人物活动等方面来说)

3、欣赏图片

用什么去感受秋天的快乐?

(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动手、动脚等。)

出示枫树:红的像一团团火。(抓住枫叶颜色的特点)

菊花: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也是颜色)

银杏树,那片片树叶好像一把把扇子,扇去了夏天的酷暑,为我

们带来了凉爽。(抓住银杏形状的特点)

桂花:我们可以抓住桂花的香味,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沁人

心脾。(抓住桂花花香的特点)

4、出示一望无际金色的稻田

(1)你看到了什么?(一望无际的稻田)

(2)远远望去像什么?(金色的海洋)

(3)从整体看,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我们再从局部看那一株株稻穗呢?(稻穗弯下了腰,因为他们成熟了,沉甸甸的,)

他观察得多仔细呀!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随机板书:景、人)

三、欣赏例文

1、说好词好句

秋风红叶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五谷丰登红叶似火硕果累累金秋十月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去淡大雁南飞山河壮美瓜果飘香 春花秋月春华秋实叶落知秋秋水伊人天高气清秋风萧萧 秋风瑟瑟 霜天红叶 金桂飘香稻谷飘香秋风习习秋雨绵绵图1:盈盈的秋水从大山中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唱着秋的赞歌。

2:田野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南瓜成熟了,他们懒洋洋躺在那里享

受着太阳浴。

3:那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4:夕阳西下,游人醉了,西湖也醉了。

5:秋风给落叶带上翅膀,乐得蛐蛐唱,蚱蜢跳。

2、例文欣赏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几个地方的景色?重点写了哪个部分?

秋景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一眨眼,大地披上了金色的衣裳。(点出了秋天的色彩)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麦子香味四飘。那亩亩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近看,麦子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地里的人忙极了,唱一曲呀收获的歌,收了麦子,收了高粱啊,收了玉米,收大豆啊??”悠扬的歌声道出了农家秋收的喜悦。(写出了秋天的味、形、声)

你悄悄地走来,带来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那边的山,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飘飘悠悠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一伙在半空中盘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褐色。你看,它多像一个顽皮的小孩,瞧那边的山上,高粱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得像燃烧的火焰。(动静结合的手法,把景物的特点描述的栩栩如生)这一黄一红的连成一

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甚至都忘了再过几天,寒冬就要来临了。(拟人,比喻用得多贴切,想象多丰富)

秋,你悄悄地走来,带来了美丽的秋光美景,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听,锣鼓喧天,好热闹,忙了一年的人们脸上露出了内心压抑不住的喜悦: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秋天是令人喜悦的)

我迷恋着秋!秋——绚丽多彩的时节,果实收获的时节,欣欣向荣的时节。(总结了秋的特点)

2、再读一读,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用笔画一画,再读一读,品品这些句子好在哪?这样文章就能做到有详有略。

四、习作要求

1、写作时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写的时候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写完后读一读,并修改。

2、小结: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难怪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

以上范文来自91exam.org,请关注其他相关文章: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作文设计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7

进行心情环保 共创温馨家园心理活动方案-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学设计优秀范文8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注意问题

第二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注意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注意问题

根据初中学生特点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趣味性。数学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我们要在引入新课环节下工夫,创设有趣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反感程度,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情景引入可以让学生表演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品、讲故事、说笑话、听歌曲等等。

其次是活动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能充分发挥主人的作用,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要参与课堂就要动起来,动脑思考、动手做、动口说,千万不能让学生一动不动坐到下课。合作学习使学生较好地动脑、动口,多练习、折一折、画一画充分动手操作,我的原则课堂上不能让学生闲着。

最后是老师的主导性。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组织大家都动起来,指导每一个同学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精练清楚。

第二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要求教师组织数学教学,要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在数学的熏陶中自觉的应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学设计应从实际出发。问题素材应是生活中的原型,不要编造一些生冷硬抽象的问题,而是要让学生感到比较熟悉、比较形象,易理解,有实用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的兴趣,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学有所用。

如教学“有理数的意义”,我的设计思路是:(1)从自然数的减法入手,提出问题:大家的掌握的数不够用了!(2)提供一两个实例,指出负数的实际存在及意义,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负数并探究其表示的实际意义。(3)体验有理数。如果设定向南为正,一步长为单位1,先据动作说出有理数,再根据有理数做出动作。(4)比较“向南5”“向北5”之异同,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初中数学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能领会掌握。但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探索、经历、交流来获取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猜一猜”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轻松地来获取知识。

改革传统的教案书写方式,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节,在《华师大版》的新教材中是作为阅读材料的。从定理的推导到应用都比较简单。但是它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根据它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又可以为今后研究不等式,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二次曲线等奠定基础,并且用它可以解决许多其它综合性问题。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运用。

教学关键: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其逆定理使用条件的透彻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对b?4ac的作用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b?4ac作用,它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总结。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学生对分类讨论、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已经有所接触。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22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对教材的分析,以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技能:

1、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产生的过程;

2、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

3、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

2、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教学策略: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为了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设计,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和体验获取知识过程的时间,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体如下:

五、教学流程: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者:南康市三益中学张建 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

课题名称:完全平方公式(1

一、 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类项的定义。

合并同类项法则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请收藏91考试网 WwW.91exam.org)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x+y)2 =______________; (-y-x)2 =_______________;

(2x+3)2 =_____________; (3a-2)2 =_______________;

(2x+3y)2 =____________; (4x-5y)2 =______________;

 

(0.5m+n)2 =___________;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b-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3x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p34随堂练习p36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332222222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

一、 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对前一节具体方程组的讨论,归纳出“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消元思想,引导学生从解方程组的过程中认识、体会消元思想。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

消元思想的概念。

代入消元法的定义。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通过对方程组中未知数系数的观察,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思路,找出较简单的解方程组的方法,充分理解应用代入消元法求解方程组。

三、 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三)数学思考: 通过对方程组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从而促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培养观察能力和体会化归的思想。

(四)解决问题: 通过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及选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解方程组,培养运算能力。

(五)情感与态度: 通过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五、 教学难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1、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教材“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内容共含四课时。本节是其中的第一课时,需40分钟完成。

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同学们,首先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根据上一节课内容,我们可以设两个未知数:胜x场,负y场,可以

?x?y?22列出方程组??2x?y?40,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我们运用上一学

期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只设一个未知数:胜x场,可列一元一次方程2x?(22?x)?40

引导学生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

〈二〉、分析问题适当给予学生一点提示,例如从设未知数表示数量关系的角度或从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上观察

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数量关系及结构特点

感觉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有点相似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y?22?x

2[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消元思想:

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

3[教师归纳] 而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代入消元法:

上面的解法,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三〉、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1、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

12x?

23x?y?3 y?1?0

2、例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3x?8y?14.?

3、例2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按瓶计算)比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分析:问题中包含两个条件:

大瓶数小瓶数=25

大瓶所装消毒液+小瓶所装消毒液=总生产量。

可设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x大瓶和y小瓶。根据大、小瓶数的比以及消毒液分装量与总生产量的数量关系,得

?5x?2y

??500x?250y?22500000解出未知数

〈四〉、[学生小结]

在运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充分理解消元思想

(2) 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

〈五〉[作业]p98随堂练习p103 习题1 2

七、课后反思

通过对本节的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总结,让学生体会在解方程组中的程序化思想,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化归思想,为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铺垫。

访问其他精彩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如何写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awniixu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110010110000浅谈综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教学设计》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1年8月表态发言优秀模板八篇(..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