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1年8月教育教学方案范文材料八篇(复制版)
2021-09-03 06:03: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教育教学方案》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育教学方案优秀范文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教育教学方案-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标签:标题]

[标签:内容]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育教学方案优秀范文2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选多篇)-教育教学方案-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有理数加法》教案

《有理数加法》教案

通榆县第十中学——杜建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关键:通过实例引入,循序渐进,加强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发现法、归纳法、与师生轰动紧密结合.

四、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情境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输球为,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

(+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

(1)(+4)+(+3)(2)(-4)+(-3)(3)(+4)+(-3)(4)(+3)+(-4)

(5)(+4)+(-4)(6)(-3)+0(7)0+(+2)(8)0+0

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的符号,再计算的绝对值.

2(教科书的例1

解:(1(-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1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2)(-4.7+3.9 (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4.7-3.9 (和取负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0.8

3(教科书的例2)教师在算出红队的净胜球数后,学生自己算黄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与第2

(1)(-0.9)+(+1.5) (2)(+2.7)+(-3) (3)(-1.1)+(-2.9)

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

(五)作业设计

1.计算:

(1)(-10)+(+6)(2)(+12)+(-4)(3)(-5)+(-7)(4)(+6)+(+9)

(5)67+(-73)(6)(-84)+(-59)(7)-33+48(8)(-56)+37

2.计算:

(1)(-0.9)+(-2.7) (2)3.8+(-8.4)(3)(-0.5)+3(4)3.29+1.78

(5)7+(-3.04)(6)(-2.9)+(-0.31)(7)(-9.18)+6.18 (8)(-0.78)+0

3.用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六)板书设计

1.3.1有理数加法

一、加法法则二、例123

1

2

3

第二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课题:2. 4.1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索,能归纳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渗透分类思想。

3.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计算;

难点:异号两数如何相加的法则。

【学习过程】

一、 预习自学:

1.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挣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2.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赔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3.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赔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4.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挣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5.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赔5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6.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挣0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请你列式计算,并引导学生对前面的七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探讨: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小组讨论展示)

二、 教师点拨

知识点一:引导学生对前面的七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

同号两数相加: (+5)+(+3)= ______(-5)+(-3)= ______

异号两数相加:(+5)+(-3)= ______(-5)+(+3)= ______

(+5)+(-5)=______

一数与零相加: (-5)+0=______

知识点二:探讨: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

结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例题精讲;1(学生自学,教师示范。注意解题步骤)

四、课堂练习;36页随堂练习与习题2.41.2.3(小组展示交流)

五、当堂检测;

1.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下列算是的意义,并计算出结果:

-2+-3);(-3+2

2.有理数加法法则:

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取绝对值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3.计算:(+15+-7);(-39+-21);

-37+22;(-3++3

第三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与作业设计

丰城一中

131有理数的加法(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 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

3 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知识讲解]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一、负数+负数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6.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2)+(-4=6.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就是如图1所示:

二、负数+正数

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 那么两次运动后 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2米,写成算式就是

—2+4=2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就是如图2所示:

探究

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一)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

(二)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

(三)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米。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

3+—5= —2

5+—5= 0

—5+5= 0

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

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5米。写成算式就是

5+0=5或(—5+0= —5

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三、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例题

1 计算(-3)+(-9);(2)(-4·7)+

分析:解此题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 (-3)+(-9= (3+9)= 12:

(2) (-4·7)+3·9=(4·73·9)= 0·8.

2足球循环赛中,

红队胜黄队4 1,黄队胜蓝队1 0,蓝队胜红队1 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 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

+4+—2=+4—2=2

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

+2+—4= —4—2= ();蓝队共进()球,失()球,净胜球数为

()=()。

五、课堂练习1.填空:

1)(-3+(-5=;(23+(-5=

35+(-3=;(47+(-7=

58+(-1=;(6)(-8)+1 =

7)(-6+0 =;(80+(-2 =

2.计算:

1)(-13+(-18);(220+(-14);

31.7 + 2.8 ;(42.3 + (-3.1);

121+(-);(61+(-1.5); 332

127)(-3.04+ 6 ;(8+(-). 235)(-

3.想一想,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个加数吗?请你举例说明.

4. 23页练习 12

课堂练习答案

1.(1)-8 2)-2 32 40 57 6)-7

7)-6 8)-2.

2.(1)-31 27 34.5 4)-0.7 5)-1

60 72.96 8)-1. 6

3.不一定,例如两个负数的和小于这两个加数.

课外作业:第311.

课外选做题

1.判断题:

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2.当a = 1.6b = 2.4时,求a+ba+(-b)的值.

3.已知│a│= 8│b│= 2.

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

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

课外选做题答案

1.(1)对;(2)错;(3)错;(4)错.

2a+ba+(-b)的值分别为0.8、-4.

3.(1)当ab同号时,a+b的值为10或-10

有理数的加法(1

【目标预览】

知识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数学思考:1、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解决问题: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计算; 难点:异号两数如何相加的法则。

【情景设计】

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进球个数与失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进球为,失球为。比如,进3个球记为正数:+3,失2个球记为负数:-2。它们的和为净胜球数:(+3+-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情况如下:

(1)红队进了3个球,失了2个球,那么净胜球数是:(+3)+(-2)

(2)蓝队进了1个球,失了1个球,那么净胜球数是:(+1)+(-1)

这里,就需要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下面,我们利用数轴一起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规律。

【探求新知】

一个物体作左右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可以记作多少?向左运动5m呢?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呢? 利用数轴演示(如图1),把原点假设为运动起点。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是:5+3=8

利用数轴依次讨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算式的答案: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呢?

3)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呢?

4)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呢?

5)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呢?

6)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呢?

7)如果物体第一分钟向右(或向左)运动5m,第二分钟原地不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呢?

总结:依次可得

2)(-5+-3=-8

35+-3=2

43+-5=-2

55+-5=0

6)(-5+5=0

75+0=5或(-5+0=-5

观察上述7个算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范例精析】

1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1)(+4)+(+7)(2)(-4)+(-7)

(3)(+4)+(-7)(4)(+9)+(-4)

(5)(+4)+(-4)(6)(+9)+(-2)

(7)(-9)+(+2)(8)(-9)+0

(9)0+(+2)(10)0+0

学生逐题口答后,教师小结: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的符号,再计算的绝对值.

解:(1)(-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3 足球循环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解:我们规定进球为,失球为。它们的和为净胜球数。

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2

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 -2

蓝队共进1球,失1球,净胜球数为(+1+-1=0

【一试身手】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

(1)(-0.9)+(+1.5)(2)(+2.7)+(-3) (3)(-1.1)+(-2.9)

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

【总结陈词】

1、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

2、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的符号,计算的绝对值两件事。

【实战操练】

1.计算:

(1)(-10)+(+6)(2)(+12)+(-4)(3)(-5)+(-7)

(4)(+6)+(+9)(5)67+(-73)(6)(-84)+(-59)

(7)33+48(8)(-56)+37

2.计算:

(1)(-0.9)+(-2.7)(2)3.8+(-8.4)

(3)(-0.5)+3(4)3.29+1.78

(5)7+(-3.04)(6)(-2.9)+(-0.31)

(7)(-9.18)+6.18(8)4.23+(-6.77)(9)(-0.78)+0

3.计算:

4*.用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5*.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b|表示ab的和:

(1)a0b0(2) a0b0

(3)a0b0|a||b|(4)a0b0|a||b|.

更多资料请访问http://www.maths.name

第四篇: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法

1 .3.1有理数的加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其运用。

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学时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

2、猜一猜: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这两条运算律仍然适用吗?

3(1)计算30+(-20)=__________=______-20+30=___________=_____

(2)[8+(-5)]+(-4)=_______=______ 8+[(-5)+(-4)]=_______=______

二、讲授新课

教师:你会用文字表述加法的两条运算律吗?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这两条运算律吗?

(学生回答省略)

师生共同归纳: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讲解例3

教师:例3中是怎样使计算简化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请两位同学起来回答)

三、巩固知识

教师:例4中用了两种方法,比较两种解法,哪种方法比较好?解法2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

师生共同得出:解法2比较好,因为它的运算量比较小。解法2中使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其运用,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类比思想,需要注意的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与小学学习的运算律相同,运用加法运算律的目的为了简化运算。解题技巧是将正数分别相加,再把负数分别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相加。

五、布置作业

第五篇: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教案

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

授课教师: 李彤(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中学)

教材: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一、学情及学习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基于规则为主的新授课型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在引入负数的基础上,将数的范围扩展到有理数范围内的加、减法运算。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出发,创设情境,通过分析生活情境中的事理和观察温度计刻度的操作,得到了一些有理数减法的算式,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并应用所学的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整节课的设计流程和总体思路可以用下图表示: 生活情境,动手操作------有理数减法算式-------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减法的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事例,提炼其中的数学算式,并从中归纳有理数减

法法则;经历将法则应用于解题的这一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由实际情境提炼数学算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这

一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导航作用。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与运用

教学难点:从实际情境到数学算式,从数学算式到法则的提炼,在法则的总结中体现化归

的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方法:观察探究、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

在课前让学生玩有理数加法中的扑克牌游戏。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天气预报,有没有注意到里面有温差之说呢?

有效性分析:通过设计温差这一问题情境,进而顺利的进入课题,并从列算式角度加以认识,得到一些有理数减法算式,为后面的化归思想方法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做好素材和算式上的准备。

2.建构活动

活动1:计算温差

师:有理数加减3_百度文库

1:利用温度计的刻度直观得到算式 5 + 3 = 8

2:利用日温差的定义可得到算式:5 -(-3= 8

师: 比较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 3)变3

活动2:通过举例子验证刚才的变化过程,加深对有理数减法算式的理解。

有理数加减3_百度文库

有效性分析:从生活情境中,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式,为下面观察算式特点,总结运算方法做好准备。这种由算式到法则的过程,使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令算式更有实际背景和说服力,为有理数减法运算法则的提炼和数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数学化认识

5 -(-3=5 + 3 3)-(-5=(-3+ 5

3-(-5 =3 +5(-3)-5=(-3+ (-5

:综合上面算式的共同特点即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我们就得到了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概念_百度知道

有效性分析:化归的思想和方法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节课的数学化过程正是通过观察已有的算式来发现和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在教学中渗透了化归思想。此外,在化归为加法运算时,进一步复习加法法则,强化了有理数的减法与小学学的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即小学的减法是有理数减法中的一种特例,即减数比被减数小,;当减数比被减数大时,小学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解决了。

4. 基础性训练

1计算下列各题

0-(-228.5-(-1.5+4)-16

(?1

2)?1

415-(-7+2)-(+8)

基础练习 1.课本p 32234

2. 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3)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

有效性分析:基础性训练中安排了典型例题,着重训练学生利用刚学过的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的正确性和熟练度,并规范了计算题目的格式,在格式中进一步熟悉法则,正确运用法则,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减法的一般步骤是(1)变符号;(2)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5. 拓展延伸

[原创] 巧用扑克牌进行有理数简单运算练习 - 初中数学论坛 - 中学数学教育论坛 - 人教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有效性分析:通过扑克牌的两个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有理数减法运算法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寓教于乐,在活动中通过小组带动班上所有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活动中更加明确运算法则,做到熟练而准确地运用法则,感受并思考: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一定比两个减数小吗?的问题,以区别于学生在小学中熟知的减法运算,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老师较快的给出法(本站 推荐WWw.91exam.org)则,用较多的时间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的掌握法则;另一类是适当的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的适当压缩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本节课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后,再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变为学生讲,教师听,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与教师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丰富教学内容,求的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育教学方案优秀范文3

一次函数教案-教育教学方案-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标签:标题]

[标签:内容]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育教学方案优秀范文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精选多篇)-教育教学方案-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精选多篇)

目录

第一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第二篇:微型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第三篇: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第四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活动第五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题集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陶武凤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在动手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让学生在推导和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形成一定探究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在动手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让学生在推导和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形成一定探究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平行四边形教具和学具、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新知识,同学们有信心吗?

师:看到同学们精神饱满的样子,老师也有信心。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师:首先老师想考考大家,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t1:你们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t2: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图形吗?

t3:(出示课件2)请同学们观察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t4:哪个花坛面积大?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出示课件3

师小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宽)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探究建模

(一)数格子法 (出示课件4

1、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看大屏,请同学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数数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注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t1:谁来汇报一下你数的结果?

2、师小结:刚才,我们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有方格让我们去数呢?(不是)所以说数方格的方法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能像长方形一样有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更好了,对不对?

那么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看大屏幕,继续观察这两个图形,并且完成第80页下方的表格。

t2:通过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呢?

3、师小结:是的,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t3:根据你的发现,请同学们做个大胆的猜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师板书学生的猜测)

(二)转化法

1、用画图的方法验证猜想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邻边之积)

学生画图,同桌交流,教师演示。

师小结:可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邻边之积的猜测是不对的。

2、用平移的方法验证猜想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学生剪拼,同桌讨论,课件演示。(出示课件5

t1: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t2:再看看,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t3 那么,现在同学们知不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t4:有没有不同的验证方法呢?(出示课件6

师小结:其实,我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都能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因为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三)整理结论

1、师:我们一起读一下我们发现的结论。

刚才同学们不仅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两个猜想,并且用了转化的方法,真是了不起。

2、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自己看书学习81页倒数第2自然段的内容。

3、师:你学到了些什么?

4、师:如果用表示s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师:有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同学们就可以用它来计算了。t5:现在同学们能知道这两个花坛哪个的面积大了吗?(出示课件7

师小结: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我们鼓掌奖励自己吧!

师:下面老师再出几个题考考大家,敢挑战吗?

三、解释应用

1、计算平行四边形车位面积。(出示课件8

t6 要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t7(教师画图,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不对应)你能计算书这个平行四边想的面积吗?

2、选择条件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课件9

3、终极挑战。(出示课件10

4、奖励题。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出示课件11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第二篇:微型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行四边形的面积》微型课教案一六镇中心小学邓湘国五年级数学2014/12/4

设计理念: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亲身体验,把充足的时间让给学生思考操作探究。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转化变形、联系比较、迁移推理、回顾总结、实践应用等数学活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感悟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图形转化思维能力。并通过运用面积公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设计意图:

1 课堂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利用旧知为新知作铺垫。再开门见山地抛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们会求吗?这样过渡衔接自然。

2 自学课本:让学生自学课本80页内容,教师提出要求,不足一格的算半格。让学生数方格,让学生参与学习,发现其规律。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 合作探究:重视操作试验,发展合作能力。本节课教学我充分让学生合作参与学习,让学生剪拼,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去主动探求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我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的关系,高与宽的关系,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样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4 优化练习:练习设计的优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的练习有坡度又注重变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我设计的这一课是一堂快乐的课,是一堂健康的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且真正让学生由让我学变为了主动的我要学的愉悦心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并能正确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同学们好!(出示教具,这是一个长方形框架)。它是什么图形? 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真让教师高兴。

师:它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的记性可真好,回答的很棒!(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宽)

师:如果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这样拉,(教师演示)同学们看看,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师:对了,你们观察真仔细。

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吧。(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自学课本,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你认为哪个花坛大呢?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师:9号同学你这么快想到了,你很聪明,请坐。

师:其实人们早就学会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花坛的面积大小。

师:(大屏幕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师:请你们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自己认真数一数,并把你的结论填在表中。师:同学们数的真仔细,请4号、17号、30号同学把你们填好的表格贴在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大家填写的表格和老师填写的是一样的吗?请看大屏幕,是这样填写的请举手,好, 同学们填得很正确。(课件出示表格)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从这个表中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师:大家的发现和老师的发现是一样的,你们真厉害呀!

师:刚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操场这么大,用数方格的方法好不好呢?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太麻烦而且得到的数据也不准确,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吗?谁猜一猜。

师: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那谁说的对呢?下面我们还是动手操作实验来揭晓答案吧。

三、合作探究,迁移创造。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剪一剪, 拼一拼,将你们手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看哪个小组拼的快。

师:各小组展示你们拼出的图形。(学生演示:这是第一小组的拼法,这是第四小组的拼法很特别唷。)第四小组讲一下你们的拼法。

师:老师很佩服你们的钻研劲儿!希望继续努力!

师:下面我以第一小组的拼法为例,再一次演示一下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请第一小组派代表来作解说。 (师课件演示剪拼过程,学生说过程。)(4号同学说:这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是它的底,我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四边形的右侧,这样平行四边形就转换成了长方

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用底乘邻边来求面积是错误的。)

师:你说得可真好,都可以做小老师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师:好,现在老师把4号同学说的用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师板书)请同学齐读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该怎样写?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字母公式。

师:这里老师要强调一点,就是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一定要把它的底和底相对应的高相乘,记住了吗?师:究竟这个公式是否正确?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把导入时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方格纸上,用(在好范 网搜索更多的文章:WwW.91exam.org)实物投影仪显示)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的面积。(先让学生明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再列式计算。)

师: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我们数方格得出的结果一样吗?(一样)。这证明我们所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正确的。

四、应用巩固,提升认识。

师:我们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公式,看谁会运用这个公式。现在同学们把书翻到81页, 独立完成例1

师:老师看大家做的都很好。

师:你们今天进步可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要加油啊!

师:下面你们想挑战智慧岛吗!看大屏幕

师:第一关这是课本第82页第1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师:做题时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师:同学们做完了吗?谁愿意来汇报?

师:你的做题速度真快。其他同学和他的做法一样吗?

师:第二关这是课本第82页第3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师:谁先通过了这一关,请你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师:第三关可有一点难度了唷,有信心吗?这个题可以和同学互相探讨。师:时间到,哪些同学做好了这个思考题,请你来讲一讲,你讲的很透彻,你聪明的智慧真是令老师佩服。

五、全课总结,情感升华。

师:这节课大家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的合作非常愉快,做题的质量很高,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大家的收获真多呀!同学们面对着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能利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以后我们还要用这把转化的金钥匙继续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

师: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 ×

ⅱⅱ

平行四边形面积= ×

s = ah

第三篇: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掌握4~6学段空间与图形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前导学。通过复习三年级,四年级的内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积极的投入的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来。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到底哪个花坛的面积大,要计算哪块土地的面积最大,请同学们帮助解决。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能够计算出其中长方形草地的面积,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体现出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些方法,展开其中的割补法,通过转化找关系推导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交流,自己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环节: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课后练习和一些变式的习题。

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第四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

让学生做应用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作业:

自编一道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富有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

总结内容主要让学生清楚: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4=24(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是24平方米。

第四篇:《平行四边形面积》活动我在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的活动

第一种动手操作。数学操作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比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通过把多种剪拼法,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后拼成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面积大小没变,只是改变了形状,形状变了,但面积没变。所以只要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就能求出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明操作的合理性,完成证明过程。在剪拼纸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互相协作,可以了解数学价值,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种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往往是用来验证、证明数学定理的正确性。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感受解决同一个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知道学习不能完全依赖教师与课本,还可以利用合作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第三种实际测量。实际测量是一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促进数学教学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中,组织学生汇报,原来长方形的高就是现在长方形的宽,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现在长方形的长,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第四种统计归纳。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科学观察,正确统计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平行四边形h=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底a=长方形宽a,长方形面积=a*b,平行四边形面积=a*h

在数学课堂中灵活运用数学活动,能让学生处于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之中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德,所以我们应当适当地在数学课堂上灵活运用数学活动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第五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题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厘米,高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4、一块平行四边形木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千克,这块木板重()千克

5、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6、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向日葵地, 已知高是28, 底比高的2倍还多8, 这块向日葵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块平行四边地,底长150m,80m,这块地有多少公顷?在这块地里共收小麦768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8、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边长18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20厘米,另一条底边是15厘米,求这个底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欢迎阅读其他范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育教学方案优秀范文5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上册,教案,语文)-教育教学方案-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标签:标题]

[标签:内容]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育教学方案优秀范文6

语文教案(精选多篇)-教育教学方案-教学资源_0
[标签:标题]

语文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语文教案基本格式

教学目的;

1,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本篇课文应把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天下观,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应达到的目标) 3,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4,学习方法(怎样落实独立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必须解决的题目,难点是学生感到难以解决的题目)

三、教学方法:(首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课时安排:(预备用几个课时)

五、教学媒体:(什物,图片,生字卡,图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ci课件等)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感知性阶段

1 导入新课

2 介绍笔者及期间背景

3 明确学习目标

4 泛读课文

5 团体感知课文内容

6 小结教学内容

7 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

附:板书设计图

第二课时

(二)理解性阶段

1,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2,感悟文章的语言

3,理清文章的思路

4.明确文章的结构

5,提取文章的精要

6,概况文章的写法

(三)实践性阶段

1,团体学生训练并加以评讲

2,布置作业及预习内容

附:板书设计图

教案(教学方案)即预设的教学实施计划。编写教案必须以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为基础。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也叫做总貌)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等项目。

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

教案的写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实际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种种的便于施教的写法。新教师宜按规范格式写详案。教案的呈现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但内容是一样的。

按照教学规范,不论什么课型,上课前都应编写教案。下面主要介绍阅读课教案的基本项目和写法(作文课教案主要在教学过程和内容部分有区别)。

课题(居中书写)

——即所教课文的题目,如社戏。一般不须注明课文作者姓名。

教学目标:

——即通过本篇课文教学,期望学生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结果。教学目标要具体,忌浮泛。一般说来,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可省略)、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如某教师拟设的《背影》阅读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深沉的父子之情。

2、体会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特色。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常以省略主语的无主句表述。但是,省去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学重点和难点:

——针对不同情况,重、难点可分述亦可合一;与教学目标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但

往往与目标有较密切的联系。重、难点的陈述角度(隐含的主语)也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

——本课题教学所用的主要方法。宜用规范表述,如讲读法。运用多种方法的,列述其主要者,如讲读法,辅以讨论法。不必展开说明。

教学时数:

——本课题教学的计划时数。如“2课时

预习内容和要求:

——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具体要求,未安排预习则无此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在预习内容前增列教具等项目。

第二篇:语文教案基本格式

语文教案基本格式

教案(教学方案)即预设的教学实施计划。编写教案必须以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为基础。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也叫做总貌)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等项目。

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

教案的写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实际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种种的便于施教的写法。新教师宜按规范格式写详案。教案的呈现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但内容是一样的。

按照教学规范,不论什么课型,上课前都应编写教案。下面主要介绍阅读课教案的基本项目和写法(作文课教案主要在教学过程和内容部分有区别)。

课题(居中书写)

——即所教课文的题目,如社戏。一般不须注明课文作者姓名。

教学目标:

——即通过本篇课文教学,期望学生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结果。教学目标要具体,忌浮泛。一般说来,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可省略)、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如某教师拟设的《背影》阅读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深沉的父子之情。

2、体会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特色。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常以省略主语的无主句表述。但是,省去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学重点和难点:

——针对不同情况,重、难点可分述亦可合一;与教学目标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但往往与目标有较密切的联系。重、难点的陈述角度(隐含的主语)也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

——本课题教学所用的主要方法。宜用规范表述,如讲读法。运用多种方法的,列述其主要者,如讲读法,辅以讨论法。不必展开说明。

教学时数:

——本课题教学的计划时数。如“2课时

预习内容和要求:

——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具体要求,未安排预习则无此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在预习内容前增列教具等项目。

接下去是分案。分案部分的页面可分为两个区域:在右侧留出13宽的纵向空间,作为板书内容栏,列出伴随教学进程出现的板书内容。

第三篇:语文教案范文

  以下是(更多请关注wWw.91exam.org)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2、正确、流利地读文,理清课文层次,理解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幻想与现实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童话世界里,通过与同龄人小女孩交流,加深体验,并把感受写在旁批处。

 2、和同学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了解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穷苦人受苦受难的根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生活的美好,珍惜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产生的合理想象,感受不同时代的同龄人命运的悲惨引导学生区别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珍惜社会主义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教学手段】

 多媒体、安徒生资料及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并指导书写。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学习方法。

 3、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初步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苦。

 二教学手段

 《安徒生童话全集》及有关资料图片、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语揭题

 1、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一书)那么你们了解安徒生吗?说说对他的了解。91考试网范文网[chazidian.com]

 2、提供丹麦时代背景,学生简介安徒生。

 3、安徒生所写的这些童话中,你们都读过哪些篇呢?

 4、学生介绍自己所读过的安徒生作品。

 过渡: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安徒生最出色的童话作品之一《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并齐读)

 ()交流、探讨学法

 1、今天老师要用这一篇课文检查一下你们学习语文的水平,那么老师问问你们初读课文都应该做些什么?

 2、通过与学生探讨得出:

 1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

 2借助工具书,学会预习;

 3读课文时画出生字新词,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理解它们,然后把有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正确;

 4学不懂的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5把自己读书的体会在旁批处写一写;

 小结:以上都是学习课文的好方法,请同学们按照你们所说的开始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谈收获

 1、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并加以点拨生字的音、形、意。

 区别字形:僵——;——;——;——;

 1正音解词:“”在本课读“ài”表示伤感和惋惜;“āi”音表示答应之意。

 2指名范读,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看,指导正确书写。

 2、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1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出示课件:

 “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3课文写作顺序:

 (故事的发展顺序,先写了小女孩买火柴,再写小女孩擦火柴,最后写小女孩冻死在墙角的事。)

 3、交流阅读中存在的共同疑点。

 为什么在大年夜,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

 过渡:我们都有着同样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1-9自然段,想一想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习1-9自然段

 1、围绕“为什么在大年夜,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来交流讨论。

 1 “这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正在下雪,天气冷得可怕”

 2 “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

 3 “雪花落在她金黄色的头发上,看上去是那么美丽,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第四篇:语文教案

有关错别字的教案

教学目标:

规范中学生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写作错别字现象

教学重点:

提高对于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

教学难点: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开始给大家讲讲几则由于错别字闹的笑话。

《法制报》上刊登过这么一件真事:一个人到商店买斧子,他让营业员开票报销。营业员开的是,买爹头一把,单价五元。他一看很生气,不过没说什么,只说同志,斧子的斧写错了。营业员一看忙说对不起对不起,重开。那人一看票上开的是买爷头一把,单价五元。他这时忍无可忍了,拿起那把斧子,砸烂了柜台。打起官司了。 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写成。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一老板要请客,写了要买两只鸡、一只兔的帖子叫仆人去办理。可是仆人只买了一只鸡回来。他很生气地说:还有一只鸡呢?兔子怎么没有买回来?仆人说:你帖子上不是写‘鸡两只,免一只’吗!

小王同意戒烟,他把保证书交给女朋友小李,小李没看完就气走了。原来信是这样写的:从今天起,我再也不买烟了,决定开始借烟,一定借,借到底……”

二、引子解释

皇帝写的错别字。曲院风荷还是麯院风荷

曲院改成曲院,后人颇以为康熙错题,众议纷纭。乾隆有憾于兹,乃于康熙景名碑后题诗,竭力为乃祖辩诬:九里松旁曲院风,荷花开时映波红。莫惊笔误传新谤,恶旨崇情大禹同。

近些年来,社会用语不规范现象很严重,各种媒体、出版物的错别字特别多,用词不当现象也相当严重。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使用语言刻意创新,崇尚鲜活,追求表现力,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与此同时,语言的变异削弱了人们的规范意识。时至今日,这种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现在每天翻开报纸,不经心地读,就能发现五六处文字错误;如果精心地挑,用字、遣词、造句出错,标点符号乱点等硬伤不说,用典出笑话,表达不明的情况,真是比比皆是。由此可见,现下语言使用不规范现象亟待引起重视,人人都应当把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纯洁而斗争当作自己的职责。

三、课堂活动步骤

1)看图找错。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片和另外八例招牌文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说出正确写法。教师最后确定答案,进行说明。

2)身边举例。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平时在街头看到的错别字现象。要尽可能多找出一些例子,教师也可以补充例子。

3)归类分析。分析乱造简化字、滥用外文字、生造网络字这三种错别字现象。让学生尽可能多举一些例子。教师要讲解造成这些错别字的原因,强调正确使用汉字。

四、相关知识补充

其他常见错别字的例子。如精品装潢写成精品装璜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排档写成排挡菠萝包写成波萝包空调写成空条男鞋写成高粱写成高梁垃圾写成拉圾欢度春节写成欢渡春节豆腐写成豆付插座写成扦座等。

2.2补充课堂活动

报刊扫描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找出报刊杂志上出现的一些错别字,使学生了解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帮助学生避免写错别字。

(1)哪些字写错了(补充练习)

2)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a.误用声旁相同的别字

比如例有两个读音:“qióng \ gǒng”,读qióng时,有两个意思:蝗虫蟋蟀读音“qióng”,意思是脚步声。作者本意当是聆听时代的脚步声,也就是跫音,而不会是蟋蟀或蝗虫的叫声(蛩音)。

再如例脉搏指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的冲击而引起动脉的跳动,因为是和人体有关的,所以人们往往容易把两个字都写成旁,却不知旁的指的是胳膊、肩膊。脉搏之所以从,因为指的是有节奏地跳动,即搏动的意思。

对这一类的错别字,需要认真分辨形旁。通过形旁分辨它们的意义差异,就可以找出和避免写错。例也是这种情况,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说明原因。

b.误用和混淆同音词

比如例恋战一般形容在战斗中企图取得更大战果,不愿退出。恋栈是说马舍不得离开马棚,比喻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两词同音,稍有疏忽就容易写错。

再如例搔痒是用手挠痒,动词,形旁从;文中所言搔痒应为瘙痒,是一种皮肤病症,,音“sāo”,形旁从之误。 对这一类的错别字,也需要仔细分辨形旁。例和例也是类似的情况,请同学们查查字典找出错别字,看看错在什么地方。

c.不了解成语或典故的意义和用法

比如例克敌致胜应为克敌制胜克敌制胜出自《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水浒传》第二十回有: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成语克敌制胜的意思就是打败敌人,取得胜利。制、致二字音同义近,极易用错。但二字毕竟有别。成语一经形成,是不宜随意更改的。

五、高考指导在高考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试题中,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四点:形近字致误;音同或音近致误;音形都接近致误;音同义近致误。要避免重蹈以上误区,并准确解答字形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据义定形,即根据词语意义来确定答案应是诸多同音字或形近字中的哪个字。如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中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是融合之意);凋蔽应为凋敝为破旧衰败之意)。

第二,利用汉语的构词规律来分析错别字。汉语构词有一个规律,一个词常常是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如貌合神离中的相对,相反,在这里若将写作就讲不通了。

第三,平时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搞清楚某些成语、的来源、出处,遵照成语的一些固定写法。如再接再厉,是磨砺(引申为奋勉”“

)的意思,但成语沿用古字(的本字,二者在这一意义上为古今字),不能写作,更不能写作。总之,解答字形题最关键的是靠平时学习中对错别字的辨析能力,至于做题的技巧主要就是细心,细心,再细心,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并坚持综合判断,努力提高准确率。

六、课后练习

第五篇:语文教案

西城中心小学:张秋菊

oo四年三月三十日

6.胖乎乎的小手学习目标:

认识,等到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帮助长辈的

愿望和行为.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猜谜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出一则谜语考考你们: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画还会算,天天干活不说话.()

揭题引文

1,看手:请学生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2,画手:请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轮廓.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胖乎乎的小手》,请大家一起读一遍.

兰兰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为什么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用熟悉的符号把难读的生字划出,多读几遍.

学生提出难读的生字词.如后鼻音的生字:

小小播音员带读带拼音的字词.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小手,你能以最快的速度在课文中找出爸爸,妈妈和姥姥表扬兰兰的话吗请用直线将它划出来.

(1)学生汇报三句话.

(2)出示句子,指名读.

(3)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

,生字识记

1,在这三句话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五个生字,谁能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学习小组一起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讨论结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4,齐读生字.

,书写指导

看着

1,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课外实践活动

1,用自己的小手做一套本课生字的卡片.

2,用自己的小手为家长做一件事.

第二课时

游戏巩固生字

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手制作了精美的生字卡片,今天我们就用这些卡片来一个游戏吧.(教师出示音节,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

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新授字)这是老师要求大家回家预习的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的(学生介绍识字方法)

2,(出示词语)这几个字娃娃非常调皮,它们找到好朋友后把帽子也摘掉了,你还能认出它来吗(认读词语,再认生字)

创设情境,指导分角色朗读

1,课文插图,联系课文说话.

全家指哪些人

这张画指哪张画

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谁来扮演爸爸,妈妈,奶奶,读读他们的话

2,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可以加上动作.

3,全班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评价.(先夸一夸,再帮一帮)

4,引导学生想一想:平时奶奶,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5,交流:奶奶,爸爸,妈妈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赞美.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6,教师叙述,请学生表演.

7,学生表演读.

,说话训练

1,兰兰的小手这么能干,小朋友们平时有没有帮爸爸,妈妈,老师或同学做过什么呢两位同学互相说说.

来告诉大家你帮助别人做过什么呢

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发展思维,扩展想象

1,出示文中学习伙伴的提示,想一想: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2,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手,你们将来又会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呢

,写字教学

1,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下面的凶字框不能写得太高,”的第七笔是平撇.)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小组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5,评价(多种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提高书写的质量)

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互评.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育教学方案优秀范文7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与人的一生(教案)-教育教学方案-教学资源_0
[标签:标题]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与人的一生(教案)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与人的一生(教案)

【教学对象】 0—3岁抚养人【讲课内容】 第一讲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第二讲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智力能力开发 第三讲 父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讲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讲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教学目的】是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早期家庭教育重要性及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指导家长在了解早期家庭教育特点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做好早期家庭教育。

【教学难点】 指导家长反思自己对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误区。

【教学方法】 家长、教师谈话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 PPT、早期教育教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个话题:0-3岁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家庭逐渐认识到,婴幼儿的早期教养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全民族的未来,越来越受到各个家庭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但很多家长对0-3岁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又很困惑和迷茫。举例说明:庄稼要丰收,高楼要坚实等说明无论要做成某件事,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引出--要做身心健康的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引用说明: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并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的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让家长了解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二、新授课:提出问题,举例分析1、什么是早期家庭教育 早期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针对婴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在家庭内部有意识地对孕产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子女进行的教育。早期教育是比正常教育时间提早一点实施的教育,家庭是早期教育重要场所。也就是说:早期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2、早期家庭教育的特点(1)家庭教育早期性 新生儿从呱呱落地开始,首先接触到的是家庭成员,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仍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家庭是婴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婴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孩子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在这期间,婴幼儿从父母那里获取自身生理、生活方面的需要,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认识外部世界,从父母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态度中形成对人类社会的最初印象。在智力潜能的发展上,早期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很大,它先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婴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举例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我国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早期家庭教育之重要;再举个反面案例:说明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2)家庭教育的全面性早期家庭教育内容全面。教育内容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良好习惯的培养,丰富感性知识,全面的生活技能等。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到3岁前,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孩子几乎所有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庭的教育。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婴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这种早期家庭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全面的影响和示范。(3)家庭教育的渗透性 早期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着家庭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她们越来越趋向自觉的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即使不重视早期家庭教育的父母,他们对其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举例)

以上这些特点说明了早期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3、早期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 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好坏,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成就。早期教育主要是让婴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在西方流行一种早教银行论指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像是住他们的神经银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收益越大)。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学教授本杰明·布鲁姆在90年代,用了五年的时间,对120名最有成就的各个领域的人才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发现他们成才的最主要因素是:他们的父母几乎都起了关键作用。4、如何重视早期家庭教育(1)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作为家长,首先要懂得爱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温馨、关爱的家庭环境中,这会使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更自信。家长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很重要,他们不仅是抚育者,也是保健者、研究者和反思者。要让婴幼儿在自由中孕育创造,在尊重中培育自信,在关爱中感受幸福,在和谐中健康成长。(举例)(2)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 对于婴幼儿的早期需要,尽可能地给予理解、尊重和满足,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很多人常常以爱的名义把自己认为对的、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却不知这也是伤害。尊重他们就不要以俯视来看待他们,让我们蹲下来,以平等的心尊重婴幼儿的兴趣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举例)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 3)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举例子、情景演绎、分析)

根据规律这个词很重要。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重要性了。在座各位有许多都给孩子买学步车了吧?为什么买呢?因为我们对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聪明,希望他们比别的小朋友发展更快。所以我们就很着急地想让孩子学步,认为孩子早些会走就代表着孩子聪明,早些会走就代表了孩子身体健壮。但是,根据儿童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宝宝学走路在11个月之后最好。我们提前用学步车让宝宝学走路,会带来很多弊端。

 首先,频用学步车损伤孩子的平衡能力(分析)。

   另外,过早使用学步车,也剥夺孩子的爬行能力。三翻六坐九爬爬,婴儿一岁前的爬行对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计表明,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胆小、内向、手脚笨拙、爱哭等症状,这是儿童大脑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不协调所致,医学上称为感觉统和失调

  感觉统和失调的儿童90%以上在婴儿期不会爬或爬行时间短,而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和失调的最佳手段。

  再次,依赖学步车影响孩子的腿形发育。(“X”“O”型腿、足关节变形,形成趾外翻,甚至扁平足)

 三、结束:引用名人语: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安南

 

第二讲: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智力能力开发【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家长认识到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婴幼儿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的训练方式,促进各种潜能的发展。【教学重点】了解婴幼儿期大脑发育进程特点及指导家长在这期间如何培养孩子各种潜能的发展。【教学难点】指导家长善于抓住孩子各敏感期的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家长、教师谈话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PPT、早期教育教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以名人对话引题) 许多父母都已经认识到,婴幼儿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能够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开发,还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和教育打下基础。(众多家长在孩子刚刚会说话时就教他们唱儿歌、背诗等,进行早期教育,希望早日开发智力。其实,这还不算早,在孩子处于婴儿期,只知道吃和睡的时候就应该进行智力开发了)。有一段非常有名的对话,是我们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与一名妇人的对话:

一位母亲问达尔文:我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孩子?

达尔文:你的孩子多大了?

母亲:我的孩子还小,才两岁半。

达尔文叹气说道:你的教育已经晚了两年半了。

(母亲很不解两岁半以前的孩子根本就什么都不懂,只要让宝宝吃好,睡好不就行了吗?教了那么多他什么都不懂,长大了自然不就懂了吗?)其实孩子的教育是从他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二、新授课:1、以科研举例说明:0—3岁是智力能力开发的黄金期” 0—3岁是婴幼儿脑重量的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脑重量图)到3岁的时候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呢?无数神经元突触等待着被连接,从而形成意识。(以美国一名神经学教授研究爱婴斯坦的神经元为例,证明3岁前是孩子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可塑性也是最强的。)

在这期间是否对孩子进行语言、运动、社会交往等各种能力的早期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名婴幼儿进行跟踪观察来举例说明)。2、提出问题,故事启发、对话互动交流(1)什么是敏感期 人的潜能发展只存在于生命过程中某一特定时期,也就是03岁阶段。在这个时期,大脑发展、言语发展、感觉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形成(人格培养)都是敏感期(即关键期),只有在此时期,以适合于婴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方法施以适宜的教育和训练,才能使婴儿获得最佳发展。(提问与互动----)敏感期又称为机会之窗。(2)九大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文化敏感期、对细小事物感兴趣敏感期、阅读敏感期、书写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以众所周知的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证明如果我们错过某个时期的敏感期,孩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就算是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弥补不了)3、怎样注重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智力潜能的开发孩子虽然小,但是并不表示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学不了。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注重:1)训练婴幼儿的动作技能 可以训练孩子手脚和协调自己身体的能力和前庭平衡系统,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胆量。如:在房间的地上放一条带子,让孩子沿着带子走。(2 )经常带孩子接触自然环境经常提供孩子广泛地、多方面地、积极地接触人和事物,使孩子的空间知觉得到发展,认识范围得以扩大,为思维活动的形成准备条件。例举到大自然里去学习,促进了他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3)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阅读有益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可以在智力、感情、身体上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词汇和概念,并填饱孩子的大脑,刺激大脑的发育。(4)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有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法,让他们在自然的学习游戏中无拘无束。给他们尽可能多的鼓励与帮助,让他们在每个游戏里尽情发挥。(以事例说明,科学研究表明:早期的学习不仅不会损害大脑,相反,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那种担心早期教育会引起大脑超负荷而损伤大脑,影响健康的论调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有个别的神童早夭,是一种偶然的事情,从中根本寻找不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与此相反,倒是有大量的事例表明早慧的神童平均寿命高于一般人。) 三、结束语: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却是社会的大事。我们家长要把养育孩子当成是一项事业的高度来做,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真正感受到教育好孩子是体现出自己的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

 

 第三讲 父母在早期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家长知道父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了解母婴关系发展过程及建立父母婴亲子关系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抗分离焦虑症的办法【教学方法】家长、教师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PPT、早期教育教案【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忙于工作,因此有很多宝宝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领。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固然是很放心的,但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因此,不管工作多忙,父母们也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担起教育宝宝的重担。

 二、新授课:

1、提出问题 、互动交流,母婴亲子关系

 (1) 母婴亲子关系 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是婴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还是婴儿的第一教师。因此,母亲是婴儿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重要的人

 母亲情绪是影响婴儿情绪、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母亲是婴儿接触最早、最多、最直接、最经常的刺激源,对于没有意识,而具有先天适应环境和模仿本能的婴儿的学习,主要是环境濡染和熏陶。而情绪是非常容易相互影响和感染的,处于教育地位的母亲,其情绪的好坏不仅影响亲子态度、亲子应答、教养方式、育儿知识的掌握运用,同时直接感染婴儿的情绪,直接影响婴儿学习和模仿的积极性,也影响母婴亲子关系的建立。

2)了解母婴关系发展的过程

人在出生后的几年内,亲子关系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阶段共生期

出生后至3个月或6个月以内, 在这个阶段,婴儿与母亲是一体的,共生的。婴儿在心理上没有能力区分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人,而是把自己与母亲感受为一体的。比如,吃奶的时候,婴儿的口唇和妈妈的乳头是无法进行区分的。所以,mamma(儿语)有多重的含义:乳头(口唇触觉)、乳汁(味觉)、妈妈(整体认知)、美少女(替代:刚开始乳房发育的青春期少女)。

 母婴关系的心理意义:

 如果这时候,婴儿得到了妈妈的悉心呵护,孩子就更多地感受到幸福;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悉心呵护,而是受到冷落或拒绝,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孤僻而悲凉。

 母亲的悉心照养,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全能感或者说无所不能感

 在这一阶段,如果母婴关系发展得不好,孩子内心就会是一个孤独而悲凉的内心世界,以至成年后,仍然难以相信生活是幸福的,因为他最早就没有感受过吃着妈妈的奶酣睡过去的幸福。这样的孩子,如果后来的母婴关系停滞在这里,就可能形成孤僻、冷漠的人格特点(举例说明)。

  第二阶段依恋与分离阶段

出生后6个月至18个月或36个月,这一阶段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分离焦虑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随着孩子心理的发展,他逐步有能力区分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与妈妈的关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并最终以产生自我意识而完成这一发展阶段。其语言标志表现为会使用“I”这样的主格人称代词。(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不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心理访谈栏目的嘉宾杨凤池就接过一个个案进行说明

什么是分离焦虑——由于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且自己还不能独立生存,婴儿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怕妈妈一去不复返,怕自己遭到遗弃、痛苦、死亡。这种因为害怕遭到遗弃、与妈妈分离而形成的焦虑,叫做分离焦虑

 婴儿对抗分离焦虑有几种常用的办法:

 依恋与控制。即控制妈妈,不让她离开。为了增强控制能力,就要努力使自己更加独立。控制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依恋,可努力控制的结果却是增加了婴儿的独立性。婴儿与妈妈之间的相互控制与被控制可以理解为相互施虐与受虐。

 内射妈妈。虽然妈妈随时可能会离开自己,但如果婴儿先前有了一个好妈妈的感受,在真实的妈妈不在眼前的时候,会在内心通过经验和记忆,再现并保持一个好妈妈的形象来陪伴自己,让自己感到安全。

 向妈妈认同:虽然有好妈妈在心中,但婴儿还是会越来越清楚地知道妈妈不在眼前的事实。而且,在妈妈离开后,看到了自己的弱小,也看到了妈妈的强大。于是孩子就会想让自己将来也变得跟妈妈一样强大,向妈妈认同,把自己幻想得如妈妈一样强大(理想化)。

 在分离与依恋的过程中,进行着母婴间的人际关系互动。在这样的人际互动中,如果妈妈继续很好地呵护婴儿,婴儿的分离焦虑就会逐渐减轻,就会逐渐有勇气离开妈妈而独立生存,婴儿自己独处而不哭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举例)

母婴关系不良,会容易导致下面这些健康问题的发生: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妈妈不能持续稳定地给孩子喂奶,婴儿会出现焦虑情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奶(伴随有消化液的分泌,消化道准备进食的生理反应,消化液的头期分泌),什么时候吃不到奶(消化道不反应,或者是反应了也是白反应)。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在心理上出现焦虑矛盾型依恋的人格特点,不善言语、忧郁不决、敏感多疑等。

 恶劣心境。如果孩子在共生期曾经得到了较好的养育,但是,在依恋阶段却突然失去了妈妈或者失去了妈妈的爱,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后来又没有受到良好养育的话,其长大后,这样的抑郁情绪经常出现并表现为恶劣心境

 自恋性人格障碍。如果孩子内心仍然有好妈妈的经验记忆,曾经尝到过母爱的甜头,他就会对好妈妈有着无穷无尽的渴求,会在内心极端化的幻想一个绝对好的理想的妈妈,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永无休止地寻找他内心理想的好妈妈,而且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弱小感,会把自己幻想得十分可爱、美丽,对赞美会有无穷无尽的渴求。同时,由于未完成自己与母亲的分离,所以,他内心也无法清楚地区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外界,否认自己与他人是两个人,而是会把他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强求和过度控制(self-object)。这样就表现为自恋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如果在婴幼儿依恋阶段,当婴幼儿在心理上还没有形成区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能力,其心理就断乳割裂时期,婴儿将不能完成以后的心理整合,不能从幻想走向现实,就会深深感到自己是弱小的、不安全的,并继续保持内心的割裂状态,且倾向于把割裂极端化,如追求绝对强大,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无所不能超人巨人,然而与此同时,婴幼儿总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弱小感、无力感,所以时刻担心会有危险发生。当婴幼儿无法实现自己做超人巨人的理想时,就会感到挫败、沮丧。其心理主要特点是割裂的防御机制,情绪经常摆动于激动兴奋和沮丧抑郁之间,时常会伴有一些盲目的冲动如酒药滥用、赌博、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他心中的口号经常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不能成为盖世无双的英雄,勿宁死!这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主要心理特点。

 第三阶段俄底浦斯期3-5

由于我们的主题是关于婴儿期宝宝的,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小结:母婴关系是重要的。良好的母婴关系奠定了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基础。不良的母婴关系是后来婴幼儿发生众多心理问题的前提和条件。好妈妈是婴幼儿内心的安全岛。婴儿阶段对爱的幸福体验,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人今后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理健康资源。

 3)如何建立健康的母婴关系

 母亲要把养育孩子当成是一项事业的高度来做,真正感受到教育好孩子是体现出自己的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

 要从心底喜欢孩子,不能把自己的好恶当作对孩子好坏的尺度,孩子听自己的话,就对孩子好,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就对孩子不耐烦,甚至大叫大喊。

 真正细致地观察孩子,能够理解孩子所发出的非言语信号,及时给予孩子相应的应答。

 母婴关系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化而自然调整,根据孩子的长大逐渐调整与孩子的关系。

 孩子的爸爸要支持母婴关系,使对养育投入很多的母亲不产生内疚感,也不要嫉妒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使孩子能够感受到任何时候母亲都是喜欢自己的,就算不喜欢,也只是自己所做的事,这样,孩子才会对母亲形成安全依恋,常常微笑和手舞足蹈,不排斥、不粘人。

母亲的育子困惑能通过方便的途径得到倾诉、交流和解答。

4)了解母亲态度与孩子性格

使年轻妈妈们认识到不仅打心眼里爱孩子,并且懂得如何爱孩子,能够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

母亲态度是支配性的,孩子的性格是服从、无主动性、消极、依赖、温和的;

 母亲的态度是照顾过甚的,孩子的性格是幼稚、领带神经质、被动、胆怯的;

 母亲的态度是保护型的,孩子的性格是缺乏社会性的、欠深思的,亲切的、非神经质的,情绪是安定的;

 母亲的态度是溺爱的,孩子的性格是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的;

 母亲的态度是忽视的,孩子的性格是社会性的,冷酷、攻击的,情绪不安定,但创造力强;

 母亲的态度是拒绝的,孩子的性格是神经质的、反社会的、粗鲁的、冷淡的,企图引起人们的注意;

 母亲的态度是残酷的,孩子的性格是执拗的、冷酷的、神经质的、逃避的、独立的;

 母亲的态度是民主的,孩子的性格是独立的、直爽的、协作的、亲切的、社会的、创造的;

 母亲的态度是专制的,孩子的性格是依赖的、反抗的、情绪不安、以我为中心、大胆的。

 2、以问答、情景演译方式交流父婴亲子关系

1)提出片面的认识问题:认为养育孩子是母亲的职责。以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说明父亲在早期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父婴关系建立

父亲是婴儿游戏的伙伴。婴幼儿出生后,母亲承担着照料、抚育婴幼儿的任务,父亲则更多地和婴幼儿玩耍。不少父亲抱起婴幼儿,把孩子举得高高,放下,再举过头顶,通过身体运动和孩予接触。父亲常常逗得婴幼儿咯咯大笑,帮助婴儿四肢活动,锻炼身体。父亲与孩子的游戏,动作幅度大,并且带有刺激性。而母亲与婴儿游戏更多是语言性、教导性的,父亲对婴儿动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情景演译)。

 父亲是诱导婴儿积极情感的源泉。父亲创设的游戏具多样化和重复性,能诱发婴幼儿兴趣,使婴幼儿感到高度的兴奋和快乐,游戏过程导致婴幼儿情绪愉快、性格活泼,婴幼儿和父亲在游戏中建立起感情,使父亲成为婴幼儿依恋的对象,并且产生安全感。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显示出勇敢、坚毅、强悍、意志坚强等特征,有更大的生命激情。

父婴交往使婴儿主动、自信和积极进取。父亲常为婴幼儿提供直接探索的机会,让婴幼儿更广泛地认识自然、社会,学到更广阔的知识。

 3)父婴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以美国医学专家海兹员灵顿研究指出:孩子缺少父爱会阻碍认知发展,父母离异而缺少父爱的孩子,其认知能力和完整家庭孩子差异明显。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智商更高。研究人员还发现,父亲对女孩的影响大于对男孩的影晌,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女孩长大后数学成绩更佳。相比之下,常与母亲在一起的孩子,其优势主耍表现在对新事物的兴趣上,更擅长于社交。总之,父婴交往不仅影响孩子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与父亲接触少的婴儿,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于与父亲接触多的婴儿。

 4)父婴关系具有母婴关系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为人之父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父亲工作再忙,任务再重,每天必须抽12小时与孩子交往,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同时父亲要在孩子有进步时多表扬,多鼓励。平时多抱抱婴儿,多亲吻、抚摸婴儿,使他有更多的安全感。在孩子小时候,父亲的形象是异常高大的,就像百科全书一样,什么都知道。如果孩子问到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父亲要有耐心,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由于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爸爸们一定要以身作则,示范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使孩子成为体质健壮、智力发达、情绪愉块、活泼开朗的新一代。

三、结束语: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父母不能再靠经验来教孩子,应该学习怎样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做个优秀的父母。我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来结束:“要是不系统进行教育学的教育,不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的话,无论什么样成功的教育工作都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第四讲:早期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教学目的】通过讲座使家长了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对策。【教学重点】认识到独生子女的问题,本质上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问题。【教学难点】指导家长对隔代教育利与弊分析。 【教学方法】家长、教师谈话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PPT、早期教育教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伴随着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带来的是巨大的商业市场,市场上有关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教育用具、教育书籍五花八门,让家长们不知道选择哪一种才是正确的,致使许多家长对婴幼儿的教育不知所措,以至于陷入误区。早期家庭教育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如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隔代教育利与弊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二、新授课

1、提出问题、案例分析

(1)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四世同堂已趋减少,核心家庭日趋渐多,“421”型之家常见。独生子女在婴幼儿期,与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其天性和童心完全处于一个水平线上。由于是独生,所以独生子女也就成了家庭成员中的核心,是父母双方共同倾注感情的焦点,是人生的唯一依靠,独生子女这一特殊位置与生长环境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教育的特殊性。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的环境使在其性格、品德、习惯、心理素质等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上也反应了一些新的问题,所谓独生子女的问题,本质上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问题。目前出现的问题在家庭、在社会而不在独生子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养态度

溺爱性教育 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行为特点。 由于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顺从孩子,为着孩子,父母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由此,渐渐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唯我为我,难与同伴相处,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胆小、不合群的性格特点,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社会适应能力差。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父母的娇惯中滋生。

神童教育 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把自已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承担其不应该承担或超越了他的承担极限的东西。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父母为其设计的模子里成长,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进入学校后,同样接受程序化的教学,这能有创新的一代吗。

  错误思想

 不少父母认为,要使孩子健康就要多增加营养,于是就给孩子增加了各种营养,让孩子增强体质,很少有父母会去劝说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有一些孩子虽然长的白胖,可身体素质很差,懂不懂就伤风感冒,甚至由于营养过剩导致了大量肥胖儿的出现,给孩子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举例)。

智能中心教育 道德教育的匮乏。超限度的施教,忽视情感陶冶与人格培养,忽视道德教育。这样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现象。同时一俊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品德的矫正。因此出现因高压而导致弑父杀母,违法犯罪的事件多有发生。一时社会呼吁关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2)如何解决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端正父母的教育态度 家长对独生子女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首先要端正父母的教育态度,在儿童生活的早期,有的性格特征经显露。在这个早期阶段,抓紧教育,就能够塑造出优良的性格品质。在此期间,让父母认识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自己肩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责。从而,端正教育态度,不溺爱孩子。父母必须为孩子做好榜样。(以卓娅的母亲话:教育是在每一件琐事上,在你的每一个举动上,每一个脸色上,每一句话上,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连你怎样休息,怎样工作,怎样和朋友谈话,怎样和不和的人谈话,你在健康时是怎样的,在病中是怎样,在悲伤时怎样——这一切你们的孩子是都会注意到的,他是在这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说明只有父母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事事处处为子女做出榜样,才能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教育独生子女光有榜样和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所以建议父母要学点儿童教育心理学,卫生学等有关知识,它将有助于合理安排独生子女的生活,丰富他们的世界,使独生子女从小接受健康、优美、合理正确的多种多样的知识。

 加强独生子女的教育

 爱子之心人人皆有,父母盼子成龙是当今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关心的大事,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有的家长不从孩子的自身发展规律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而是进行智力上的填鸭式教育。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注意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不要超越孩子的实际水平。要根据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心理现象及年龄特点由潜浅入深,循序渐进,启迪孩子的思维、观察、想象等能力,从小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举例)。父母不要对独生子女过度的教育限制,过分地照料。

  重视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在独生子女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向婴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需要顺应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行为特点,采取循序的、正面的、一贯的教育措施,特别是现在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传播社会影响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婴幼儿接受社会行为的影响也随之提高,家长要帮助孩子逐步懂得好与坏,鼓励孩子做好事,同时也要培养独生子女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依照一定的道德认识去评定别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情绪体验,培养孩子的道德感情要结合年龄特点从身边做起。如:教孩子尊敬长辈,作父母的必须尊敬老人,经常引导孩子尊敬老人,让孩子给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给予鼓励,这样建立了孩子的正确道德情感。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推动下,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意志。  

2、提出问题,隔代教育

1)什么是隔代教育

 隔代家庭或祖孙家庭,是指小孩因种种原因无法与父母亲同住,只得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由祖父母代为照顾子女及负担教养责任的家庭。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2)隔代教育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以民调数据图显示,我国城镇有近五成多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王极盛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那么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何在呢:

  3)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原因一:祖辈家长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原因二: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原因三: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原因四:祖辈家长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然而,由于祖辈家长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4)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孩子该不该由老人来带,各位家长意见不一,大部分家长认为隔代教育可能更容易宠坏孩子,那么隔代教育有什么利与弊呢,下面我给大家读一篇小学男生的作文《爷爷是我的保护伞》---

管教问题

祖父母在对孩子的抚养上比较注重身体和生活上的照顾,容易忽略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通常采取简单的、直接满足的方式,而忽视了在引导孩子获得满足的过程中,让孩子探索、学习和经受锻炼。 

隔代教育情境一:

  要吃饭了,宝宝刚拿起勺子,姥姥赶紧夺过来:别弄洒了,姥姥喂你!孩子要喝水,他想自己到饮水机那里接水。姥姥赶紧叫着:哎哟宝贝,小心烫着你的手,来让姥姥帮你倒。倒好了会接着说:水太热了,姥姥帮你吹吹,冷一下再喝!好了,现在可以喝了,来,姥姥端着你喝!

矫正情境:吃饭的时候,妈妈会让孩子自己来吃,即使洒到桌子上流到衣服上也没关系!喝水的时候,孩子:妈妈,我渴了,要喝水。妈妈:你的小杯子在柜子里,喝水自己去倒吧。分清热水和凉水,不要被热水烫了!等热水凉一些再喝。唔,真棒!现在妈妈也渴了,宝宝能帮妈妈倒水喝吗?宝宝:可以哦!妈妈:哇,宝贝你真棒!

隔代教育情境二:

   宝宝在看动画片,老人歪在沙发上假寐。宝宝:姥姥,你看大雄飞起来了啊!为什么他坐在那个上面就可以飞呢?姥姥:哦,他会开飞机吧!宝宝:不是啦,不是飞机啦!姥姥:快看吧,看完跟姥姥睡一会儿去!

  矫正情境:宝宝:爸爸,那个一闪一闪的东西是什么? 爸爸:是火箭在夜空中飞行吧,啊,不!这个是宇宙飞船呢!宝宝想知道什么是宇宙飞船吗?爸爸给你讲啊……

  很明显,老人容易事事包办,孩子很难发展自我能力,另外对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容易缺乏活力。而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并且可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以及激发孩子的活力和好奇心。

语言沟通问题

3岁以前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期间。许多祖父母根本没有语言教育的意识,觉得孩子只要能说话就是正常的,他们一直用方言和孩子说话,从来不教孩子普通话。此阶段孩子如果没有接触到规范的语言,将会影响他们语言的发展。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更好的语言以及智力上的刺激。也会有耐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语言能力。

扬长避短好处多

老年人带孩子的确有一定的好处。有人曾经总结出隔代教育的三大优点:一是对孙辈的发育成长有利,很多神童就是因得到知识经验丰富的祖辈的超前引导才脱颖而出的;二是对子辈有利,子辈忙于工作,孩子由祖辈接去教养,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志于事业;三是对祖辈有利,不仅可以减少孤寂,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还可以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提供机会。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对帮助老人保持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大有裨益。

老人带孩子也可以增加亲子的亲密度。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差异并不完全以年龄为界限。老人的观念未落伍,年轻人的观念未必现代,因此,两代人完全可以扬长避短、相辅相成。

5)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

 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环境和时代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宝宝,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承担必要的责任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当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宝宝虽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父母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父母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要经常与祖辈父母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教育教学方案优秀范文8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精选多篇)-教育教学方案-教学资源
[标签:标题]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精选多篇)

目录

第一篇: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小数》教案设计第四篇: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五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范研室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把教案设计视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五环节是毋庸置疑的。就数学教案设计而言,新课程改革给教案设计带来了新理念。数学教师的同感: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同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教师追求备课的品位高,教学效果就是好,学生就倍感愉悦,教师课堂就操作自如,得心应手。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巧妙提炼,对教学方法精心筛选;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认识规律潜心探索和教学管理、评价的科学运用。然而,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方法革故鼎新,百家争鸣,是否让已经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师生交往气氛经久不淡,能否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位一体课程目标扎实有效地落实在学生身心之中,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案设计要与时俱进,与教材与学生同步发展,要求教师要摸索出一套思路清、结构合理、方法明、易接受、效率高的设计经验。现以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北师版)部分章节内容为例,谈点认识。

一、新课程改革的教案设计要体现内容设置的创新性、系统性、完美性、灵活性和独特性,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要求所体现的。

1、创新性

数学教学内容不同于其它学科内容,教学设计创新是最易实现的。一方面,新课程内容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真实情景的有机组合和体现。要求通过师生交往让学生了解或掌握这些事物的外在特征变化规律和内容性质的发展趋势,从而形成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技能,创造性地为生产、生活服务。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的教案设计要创造性地利用教学资源,把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些硬件与师生的思维、精神、心理状态及知识的内涵等软件融为一体,展示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思路,体现校本课程内容,使学生的认知媒介贴近生活,符合自己的意愿,更有效的使用体验课程(指被师生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另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群随时变化、个性强的少年儿童,教师的教案设计必须以此为出发点,随时调整教学活动策略,做到与时俱进,力求超凡脱俗。如在《比例尺》一课中,要设计到要把较小的物体扩大后画在纸上,这样的比例尺会有什么特点?这是学生创新学习中可能会提到、探究的问题,这样就做到常备常新,常教常新,以新求发展,以新求高效。

2、系统性

教案设计的系统性不仅是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需求,更是知识结构、教学环节的特点所在。它包括知识内容系统性、课堂环节系统性、学生认知系统性和学习常规系统性。做到这四性的统一,是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交往从呆板、单调的局面脱胎的保证。在《正比例意义》教案目标设计中,两种目标在系统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实施的环节具有网络特点。目标(一):学生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通过学生观察、交流、推理和归纳等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目标(二):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据此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例。初步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措施:教师在创设情境后分别出示1”2”,(也可是类似的问题)借助知识的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自由研讨,交流汇报,质疑问题和学生总结。这两上例题的目标就较好实现,这样设计就体现了条理性、务实性和全面性,既让学生主动参与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完美性

教案设计相对完美,不仅给教师课堂教学增添靓点,而且能激活学生的美感。在设计的各环

节因素中,内容与形式、语言与板书、情节与节奏和过程与结果的相对完美,是优质教案的一大特征。在《整理与复习》一课的板书,笔者认为这样设计较好较完美。4、灵活性优质教案设计的重要标志是它的灵活性。无论哪种形式的备课,教师都要在各环节中准备2-3套方案,以多变应不变(复杂的内容和交往应对不变的目标),以多变应不变(复杂的内容和交往应对复杂个性的学生)。主要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上下功夫,在教材与学生的交往的关键上下功夫,在决策上下功夫,在教师自身的优劣上下功夫。寻求设计的最佳形式和效果。

5、独特性

教学设计的独特性是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充分展现,它是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方式。由于教师的知识能力、体验和感受的差异,存在着教学观、教师观和教材观的不同界定,对有独特的教案设计很难定位。但新课改对教师的行为作了明确的阐述: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这是教的职责;对学生的引导,这是教的本质。笔者认为,教学设计的独特性体现在教师的个性上,也就是以的方式去(帮反思、帮设计、帮发现、帮营造、帮评价)学生参与各种交往,以超谷的思维和措施去(启迪、激励、唤醒)学生质疑解难,让教师的个性特征渗透在师生交往的各个环节。

二、新课程改革的数学教案设计,还应体现在教学的各环节与教材特点、学生认识规律、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的高度协调上。即创设问题情境要紧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要有科学有力的评价机制;学生自主探究抓住教学重点、难点;交流汇报要激发个性特征;讲解、概括要择遇难无援之机;拓展运用要与学生的认知范围相一致。这是数学创新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的根本所在。

1、新课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和资源,教师要以较强的感召力和完美的艺术品位为学生创设优良健康的活动环境,即:对这些素材和资源再造,努力使教师、学生和教材互动、互惠、形成精神和思维的创新。大量的案例证明,创设情境越接近教学内容,师生越省时省力,各种关系越融洽,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的设计是: 师:出示一个装有多种立体图形的漆桶,请同学把这们按学过的和没学过的形体分开。 生:开始操作,其它同学翘首观望,视目以待,用多种感官评判着这位同学的一举一动。 师:像茶叶盒、小漆桶这类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立体图形。

如果说刚开始像看精彩魔术表演,那么后来通过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新的数学问题(圆柱体)已经被学生所认识。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课改提出的新要求。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观察、思考、比较接触的事物、从中找出问题,做到这四个学会。教师在这里要给同学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机会和时间,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找窍门、找话茬、找疑点,发表看法和想法。这时若教师的言行过急,是不科学的。尤为一提的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予以合情理的评价,激发学生能发现问题,会发现问题,会解决问题,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望,让质疑向纵深发展。对教师来说要千方百计创造学生形成大脑风暴的条件,组织和帮助学生在自由、和谐、民主、合作的氛围中筛选出重要的问题。

3、自主探究是最不易达到最佳效果的一步。如何设计呢?如《圆柱的认识》一课,设计是:摸一摸圆柱体是由一个曲面和两个相同的圆形组成,且上下粗细均匀。量一量,圆柱两圆面之间的距离。想一想两圆面之间的垂线有几条?剪开后的三个图是什么形状?这些形状各部分名称与圆柱各部分名称有哪些联系?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体现了自主创新学习,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师生活动的价值高,效果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自主探究方式。

4、展示学生个性特征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教学设计的创新若不体现这一点,则是一种庸俗的设计。学生总想把自我发现和小组讲座的成果(数学问题),毫不吝啬地向

他人展现,试图得到同伴的认可,这是新理念下的学生观。作为与学生同等地位的教师,在教案设计时不得有任何侵犯学生权利的言行,理应设计如何组织好学生倾听,引导好学生质疑,建造好展示内心世界的平台,点燃创新火花,成为学生思想和精神的医生。例如《圆柱的认识》设计是:师: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长方形)一定吗?学生再次活动(部分同学可能会剪成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

5、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并没有忽视教师的讲解,是它的权重相应的减少了。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讲的时空被学生活动替代的越来越多。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案设计时,必须把握什么时间讲、讲什么,这一要务。在《圆柱表面积计算》教学设计中,学生已对三种圆柱(无底面、一个底面、两个底面)表面积计算方法掌握了,但学生仍有得到一种公式要求所有圆柱表面积的欲望,这时就可以讲解:在求圆柱的表面积时,要根据给定体形组成部分,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像烟筒、挑水用的铁皮水桶和装汽油的大铁桶,它们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就各不一样。

6、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它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我们在这一环节里,最有效的设计是把知识放置到学生耳濡目染的日常事物上,把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熟悉的实物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这个事物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学生就要全身心地投入,把数学问题带回到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

湖北当阳干溪中小学张琴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规律的现象,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现象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同伴合作,自己动手,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展现聪明才智,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能找出图形或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并创造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规律和无规律图形两组,红色圆形、黄色三角形、蓝色正方形各10个。

教学流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图形?

1)先出示没有规律的一组(2)再出示有规律的一组。

师:为什么你们第一组猜不到,而第二组能够猜到?

2、板书课题:找规律

(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首先让学生猜没有规律的图形,学生猜不准,接着让学生猜有顺序的图形(即有规律),学生一片高兴,这样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对比猜测中意会,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二、探究中发现规律

1、师:(指着有规律一组的图形)那这组有什么规律呢?

生:都是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再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你是从形状上来观察的。如果给它们分分组的话,分到哪里好?

(教师边说边板书:111111111

2、小结:小朋友真厉害,发现了这组图形不仅在形状、颜色上有规律,而且在数量上也是有规律的。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不满足于学生作浅层的规律描述,而是不断地促使学生对同一个生活原型,即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案进行观察和提炼,从不同角度获取里面隐含着的数学信息和规律,并加以符号化,使学生对这组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感官描述(具体的形状、颜色)----文字表述(它们都是一种一个的)----符号表达(数学语言)"的不断数学化的过程,因而使并非具有鲜明数学特色的内容的教学过程具有了浓厚的数学味。)

3、师:如果给你一些,你能摆出其他的规律吗?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再小组进行交流。 1小组合作摆规律。

2展示学生作品:○○□□□○○□□□○○□□□

师:说说它的规律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从形状、颜色、数量上表达规律。)

师:谁能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上面的规律?

(生上台表演)

师:看来动作中也有规律。

(依次展示其他小组的学生作品,学生互相间评价,提问和介绍摆的规律。)

(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拼摆出规律的图案。这样,学生

的思维就能更好的发散,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这个环节体现了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

4、解密码:老师这儿有一组有规律的密码,它的开头是13,你猜接下来是什么?(学生动手写下来。)

113579……

2131313……

31361015……

41371321……

513471118……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说说其中的规律。

(设计"解密码"这一环节,很自然地将学生从具体图形中发现规律,升华到数字排列的规律,这是一个从具体图形抽象到数的过程,促使他们完成对知识的理性概括。)

三、在创造中理解规律

师:图形有规律,动作有规律,数字的排列也有规律,那你还能创造出一些规律吗?你可以用笔写下规律,也可以用水彩笔画规律,也可以用动作或声音表示规律,看看谁创造的规律多一些、美一些?

1: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

2:abcabcabcabc……

3:快乐快乐快乐……

……

(让学生用动作、声音或画画等等来创造规律,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有展示的空间,让孩子们意识到规律是在图画、声音、动作、颜色等多方面存在的,是很奇妙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

四、在生活中寻找规律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

(课件演示:家具装饰、古文物、少数民族的服饰(请继续关注好 范文网:WWw.91exam.org)、项链、跳舞的小朋友……学生被眼前的美丽图案吸引住,不时发出""的声音。)

师:美吗?为什么会美?

师:看来规律不仅可以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图形或数字是什么,还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我们生活中就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美丽,生活中还藏着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期待小朋友更多地发现。

(本课的教学没有停留于寻找规律和创设规律上,而是适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的思维磨炼。) 板书设计:

找规律

○□○○□○

○□○□○□

111111111

○○□□□○○□□□○○□□□

123123123……

13579……

131313……

1361015……

1371321……

13471118…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小数》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

教案设计

王红珍

2014.3.27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零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1、小数的含义。

2、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小数。

1、出示商品标价牌。

师:昨天老师到超市了解了一些商品的价格:

(大屏幕上出示商品和价格牌。)

书包:45元彩笔:3.50元文具盒:12 橡皮擦:0.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80

2、区别整数和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表示价格的数分成两类?该怎样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将商品价格分成两类:

书包:45元彩笔:3.50

文具盒:12元橡皮擦:0.50 日记本:3元铅笔:0.80

师:为什么要这样分?这两组数有什么区别?

(左边这一组数是整数,右边这一组数中间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46.5023.1514.06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 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你会读小数吗?

(多让一些学生试读以上商品价格,教师适时的引导、评 价。)

3、刚才,这些小数我们都是怎么读的?

(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并汇报,教师引导,全班总结出:读小数时,先看小数点的位置,再将小数点前面的数用整数读出(读出数位),小数点读作:,最后将小数点后面的数直接逐个读出(不读数位)。

3 老师还发现了这样一些小数,你们会读吗?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其它一些小数让学生先在同桌内 读读,再请学生汇报。)

5、你能找到你身边的小数吗?

6、你们会写小数吗?

(请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教师出示的小数,并请三个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评价。)

七点一八写作:7.18

十四点零九写作:14.09

二十点三零写作:20.30

7、你觉得写小数应该怎么写?

(先让同学充分发言,再引导全班总结出: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8、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 教师出示88页情境图,请学生读一读图中所标出 的一些食物的价格。

2 提问:哪些同学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并请学生写在书上。) 角分

5 . 98598

0 . 8585

2 . 6026

三、教学例一

1、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小数,那到底怎样的数可以

用小数来表示呢?下面我们用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来探究一下。

2、出示例1情景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多少分米?用 分数表示是1/10 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同桌讨论,并请同学汇报。)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教师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 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写在课本上。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零几或者零点几几。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米和1.30米都是对的。(因为30 米也就是3分米。)

6、学生类推

完成课本第89做一做,请同学汇报,全班订正。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四、课堂练习(机动)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 说说你在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数?小数该怎么读?小数该怎么写?

六、作业

1、寻找身边的小数。

2、《数学练习册》认识小数相关练习。

七、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角分表示五元九角八分5 . 98读作:五点九八

1分米是 1/10 ,还可以写成0.1. 整小小

数数数

点部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1.1/100

第四篇: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一的第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白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用具:

米尺、标价牌、磁铁、小黑板(书中表格、练习)

教学过程:

一、引出小数: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

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

橡皮0.15元小刀1.5

(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标价牌)

2、区分整数和小数。

师: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指名一学生上黑板分)

书包48元圆珠笔3.50

文具盒15元铅笔0.20

日记本3元橡皮0.15

小刀1.5

师:左边的这组数48153,都是我们学过的,它们都是整数,你还能举出整数的例子么?

3、引出课题:认识小数

师:右边的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师: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

生:都有个小圆点。

师:对了,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一起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

师:别看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它的家了。

二、认识小数:

1、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啊,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2、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能把它们转化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么?

(指名学生回答,是在小黑板上写)

3.50=35

0.20=2

0.15=15

1.5=15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等号的左右两边,发现了什么?

1: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23.50元和1.5元同样可以转化为几元几角,为什么一个小数部分第二位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呢?

师:你真会想啊,这个0可以去掉,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但是小数的意义和数位是不同的。现在明白了么?

生:明白了。

4、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5、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2:饮料上也有。

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最高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6、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师用手在米尺上比划一分米,问学生:大家瞧,这是多少长?

1:一分米。

210厘米。

师:十厘米也等于1分米。把米尺怎么分才可得到一分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分,每分就是1分米。

师:恩,对极了。那你会用分数来表示一分米是多少米么?

生:1分米=1/10米。

师:这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的分数的知识,今天,老师告诉大家,1分米还可以是0.1米。那你知道3分米是多少米么?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

生:3/10米,0.3米。

师:6分米呢?8分米呢?

2)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师在米尺上比划1厘米,问:这又是多少长呢?

生:1厘米长。

师:把米尺怎么分才能得到一厘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厘米。

师:用分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1/100米。

师:那用小数会表示么?

生:0.01米。

师:真是聪明,那3厘米呢?6厘米呢?。。。。。。(可多举几个例子,多叫几个同学回答。) 师:那么18厘米你会转化么?

生:18/100米,0.18米。

师:打开课本89页,完成其中的填空。(完成后校对)

3)巩固练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师:上学期征订校服的时候,服装厂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量了身高:

胡址珊128厘米杨昆140厘米仇鑫12分米

你能把它们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么?(指名上黑板写)

完成后校对。

三、巩固联系。

1、填单位名称。

8.64=8()6()4()2.83=2()8()3()

2、填适当的数。

0.23=()/()米=()米

0.76=()/()米=()米

3.19=()米()厘米=()厘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中的第一题。

板书:认识小数

元角分1分米=1/10=0.1

3. 5 0元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3分米=3/10=0.3

0. 2 0元一个数字-----一位小数1厘米=1/100=0.01

0. 1 5元两个小数-----两位小数3厘米=3/100=0.03

1.518厘米=18/100=0.18

反思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人教板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虽然是第一次学习这个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对小数有一定地了解,会认识部分小数,只需要再稍微讲解一下。我把课的重点放在了理解小数的含义上,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分数和小数的含义。

一,从生活入手,学生学的顺其自然。

超市是学生常去的地方,对于物品所标明的价格,学生也是比较熟悉的。从生活中的数学入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从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入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初次学习小数并不感觉陌生,将教学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化。

二,在用形象支撑学生对小数的感知过程后,预防思维定势的产生。

教材遵循着用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为支撑的原则,设计了先通过商品价格来认识小数每一位,又通过长度单位间的化聚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最后再结合自己的身高说明怎样用小数的三个环节。以往教学中,部分学生常常形成只能用小数表示价格和长度的思维定势,因此在最后的练习中我收集了一些小数的其他用途并展示给学生,有效的防止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定势。

第五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的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的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

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百分率的知识,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 提问:你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课前布置同学们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积余下来的钱存到银行里吗?(明确:人们把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这叫做存款或者储蓄。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 关于储蓄方面地知识你还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

根据学生交流地情况摘其要点板书:

利息本金利率

多媒体出示告诉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了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书上第5页利率表)

师:你从这张利率表上能获得哪些信息?说说年利率2.52%的含义。你认为利息与什么有关?怎样求利息?(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读题后明确,二年期的利率应该就是表格中对应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师: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列式求利息吗?(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

2.教学试一试

1)亮亮实际能拿到这么多利息吗?为什么?(请了解利息税的同学解释)

教师再说明:这里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应得利息。但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从199911月开始,储蓄所得的利息应缴纳20%的利息税,由储蓄机构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实际得到的利息,即税后利息,也叫实得利息。购买国家债券、教育储蓄不缴纳利息税。

这里的20%是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计算器计算亮亮实得利息是多少元?(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小结:一般我们从银行取出来的都是税后利息,所以在多数计算中最后要将利息税减掉。

3)引申:如果问题问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内容。(明确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税后利息)

这个问题由你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应得利息怎样求?实得利息怎样求?(学生列式解答)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的百分之几?(组织学生讨论)

2.做练习二的第5题。

提醒学生教育储蓄不需缴纳营业税。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理财——我能行

谈话:你们对家中的存款情况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当然该保密的就不要说了。(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题目(同时出示利率表)

1)张明家有5000元计划存入银行三年,张明的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还是存定期一年,然后连本带息再转存合算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投资?请你设计一个理财方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意识地养成勤俭节约,计划消费的习惯,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其价值。

五、布置作业(两道实践题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银行去储蓄,从实践中认识储蓄)

1.到银行存压岁钱;

2.找一份存折或存单,看懂上面的每一栏,并从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时间,能计算到期后这份存折(存单)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文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时《认识小数》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优化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2014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整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的教案设计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教育教学方案》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1年8月合同范本模板文章八篇(..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