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 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 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 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 ”即可。 
	        经济论文优秀范文6 郑州市旅游产业经济影响研究-经济论文-免费论文 
 
 
 
 
 
[标签:标题] 
 
 
郑州市旅游产业经济影响研究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部分  旅游业的界定及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 
1.1 旅游的涵义  2 
1.2 旅游业    3
1.3 旅游业行业分类  4 
第二部分  郑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7 
2.1 旅游资源情况  7 
2.2 旅游业发展情况  7 
2.3 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情况  9 
2.4 旅游星级宾馆发展情况  9 
2.5 旅行社经营情况  10 
第三部分  郑州市旅游业增加值测算  11 
3.1 测算目的  11 
3.2 测算旅游业增加值的理论  12 
3.3 旅游业增加值的构成与测算方法  13 
3.4 测算过程  16 
3.5 旅游业增加值测算结果  26 
第四部分  郑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研究  28 
4.1 发展旅游业的作用  28 
4.2 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  30 
4.3 郑州市游产业的影响力研究  32 
第五部分  结论及政策建议  36 
5.1 结论  36 
5.2 政策建议  36 
参考文献  39 
  
前  言 
郑州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依中岳嵩山,北濒黄河,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已日益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高增长、高就业、高创汇、高增值的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由于旅游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其范围的界定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成熟通用的定义。本课题围绕 “ 吃、住、行、游、购、娱 ” 这旅游六大要素,以第三产业中的相关行业为主,把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和一般相关的部门进行归并,形成一个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旅游产业的国民经济行业概念。在产业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旅行社财务状况调查、景区景点经营情况调查及其范围内工商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全面清查、旅行社营业成本构成抽样调查和其他相关行业的财务状况调查,摸清我市旅游产业的 “ 家底 ” ,了解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进行旅游产业增加值测算及其对郑州经济影响的研究,客观反映我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  旅游产业的界定及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1 旅游的涵义 
“ 旅游 ” 从字意上来讲, “ 旅 ” 是外出,旅行,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 “ 游 ” 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 “ 行 ” ,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旅游产业的兴起,便出现了对旅游含义不同的理解。 
法国学者让 • 梅特森说: “ 旅游是一种消遣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或文化教养。 ” 
《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一书给旅游的定义是: “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一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 
著名学者于光远说: “ 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 
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 旅游 ” 是以经济形式表现出的内容广泛的人类社会地域活动,它不只是游览、购物、花钱、享受,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寻幽探奇、博览风采、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度假休养、医疗疗养、文化交流和人民往来等。 ”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接受瑞士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于 1942 年出版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一书说: “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活动。 ” 
以上这些对旅游的定义,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都是把旅游的各种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论述,都要涉及到旅游的各种要素。归纳之,不外乎是:离家外出,是暂时居留而不是永久居留;旅游的动机主要是观光、娱乐和求知,而不是为了赚钱;旅游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活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统计定义, “ 旅游 ” 指 “ 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 。  并特别提出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 “ 休闲、娱乐、度假 ” 、 “ 探亲访友 ” 、 “ 商务、专业访问 ” 、 “ 健康医疗 ” 、 “ 宗教 / 朝拜 ” 、 “ 其他 ” 。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定义,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 12 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所以,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环境并停留在一个或多个地方,连续不超过一年时间,以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为目的的活动。旅游包括了吃、行、住、游、购、娱六个要素,旅游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六个要素实现的过程。旅游六要素本质上组成了旅游产业的基本框架和产业链。 
1.2 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概念的提出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 
日本学者土井厚认为: “ 旅游产业就是在旅行者和交通、住宿及其他相关单位中间,通过办理签证、中间联络、代理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办理手续,此外利用本企业的交通工具、住宿设施,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 ” 。 
美国旅游学者唐纳德 • 兰德伯格认为: “ 旅游产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旅游关联到旅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他各种事物 ” 。 
山东大学副教授王晨光认为: “ 旅游产业就是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由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及两地之间的连接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结合,组成了旅游生产和服务的有机整体 ” 。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黄安民认为: “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 。 
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一个集合性经济体系,它利用旅游资源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与利用有关的组织,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因此,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以旅游者的需求为中心,连接相关的各个行业,提供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者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经济综合体。 
1.3 旅游产业行业分类 
旅游产业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购物娱乐、节庆活动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它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行社、娱乐等部门与行业,是一个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样性服务而涉及多个行业的复合型经济体。因此,那些为旅游活动提供旅游商品的行业均是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根据旅游者主要活动的清单,旅游商品主要包括: 
1 、旅馆与住宿 
2 、铁路客运 
3 、公共汽车等地方客运 
4 、出租车 
5 、水上客运 
6 、航空客运(国内、外) 
7 、其他运输工具出租 
8 、餐饮服务 
9 、商业服务(零售业) 
10 、消遣文化娱乐(电影、剧场、音乐) 
11 、游览观光(旅游景点) 
12 、运动项目及参与运动 
13 、组织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 
从服务于旅游者的特色来看,旅游产业主要属于第三产业,是各服务部门为境内、境外的旅游者提供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邮电通讯、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各种服务的集合。因此,我们认为,旅游产业的行业界定应紧紧围绕 “ 吃、住、行、游、购、娱 ” 这六大要素,以第三产业中的相关行业为主,把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和一般相关的部门进行归并,形成一个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旅游产业的概念。根据国家统计局修订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 ),具体行业名称及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如下:   
铁路运输业 
51 
道路运输业 
52 
城市公共交通业 
53 
水上运输业 
54 
航空运输业 
55 
邮政业 
59 
电信 
601 
零售业 
65 
住宿业 
66 
餐饮业 
67 
保险业 
70 
旅行社 
748 
野生动植物保护 
8012 
游览景区管理 
813 
居民服务业 
82 
文物及文化保护 
904 
博物馆 
905 
烈士陵园、纪念馆 
906 
娱乐业 
92 
第二部分  郑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濒黄河,西依嵩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河南旅游的第一目的地和第一客源地。 
2.1 旅游资源情况 
郑州历史源远流长,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拥有国家和省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35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8 处 44 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8 处。截止 2011 年底,全市共有 A 级景区 27 家,其中 :AAAAA 级旅游景区 1 家、 AAAA 级景区 7 家、 AAA 级景区 16 家、 AA 级景区 3 家。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和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康百万庄园、轩辕黄帝故里、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温泉、滑雪、演艺、都市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新型业态,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1999 年,郑州市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2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郑州市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了丰富,景区品味和档次得到了提升,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温泉、滑雪、演艺等旅游新型业态不断壮大。新型业态发展加快,旅游消费形成了新热点。《禅宗少林 • 音乐大典》、《大宋 • 东京梦华》等旅游演艺节目的档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影响力扩大。发挥少林寺武术馆功夫表演团在国内外演出优势,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发展层次。 
2011 年,全市旅游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589.88 亿元,同比增长 15.7%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 580.2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5.9% ;接待入境游客 38.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0% ;外汇收入 1.476 亿美元(折合 9.5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3%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 5425.7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1% 。 
2011 年在建的重大旅游项目 36 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 1119.35 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 159.73 亿元, 2011 年全年累计完成投资 33.38 亿元。 
2.2.1 入境旅游 
2011 年,入境游客中外国游客占 86.8% ,港澳台游客占 13.2% 。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和荷兰成为郑州的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地。全市星级宾馆饭店接待入境旅游者达 32.9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4 %。来我市旅游的入境游客停留天数为 3.4 天,人均每天消费 165.77 美元。 
2.2.2 国内旅游 
2011 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 5425.7 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国内游客 1864.1 万人次,占全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的 34.4% , “ 一日游 ” 游客 3561.6 万人次,占 65.6% 。调查显示,过夜国内游客在郑州市人均停留 3.41 天。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580.2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5.9% 。国内游客在郑州市旅游人均花费为 708.8 元,不同国内游客在郑州市的旅游花费差别很大, “ 一日游 ” 国内游客在郑州市内人均花费仅 286.09 元。 
2.3 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情况 
全市现有旅游景区(点) 87 家,其中 A 级以上 27 家。 2011 年 27 家 A 级景区(点)共接待旅游者 1687.6 万人次,同比增长 9.5% ,其中境外游客 23.3 万人次,同比增长 5.0% 。实现营业收入 6.34 亿元,同比增长 17.5% ,其中门票收入 3.34 亿元,同比增长 13.2% 。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和名品。在 A 级以上景区中, 5A 级景区嵩山少林寺景区在接待总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上均名列第一,分别达到 261.4 万人次、 1.94 亿元和 1.88 亿元。列接待总人数二、三位的是丰乐农庄 · 丰乐葵园风景区和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接待总人数分别为 235 万人次和 195.3 万人次,列门票收入二、三位的是黄河风景名胜区和巩义市康百万庄园,门票收入分别为 3037 万元和 1007 万元。 
2.4 旅游星级宾馆发展情况 
2011 年底全市共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 99 家,其中五星级 5 家,四星级 20 家,三星级 54 家,二星级 20 家。 2011 年全市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拥有资产 64.72 亿元,营业收入完成 26.55 亿元,实现利税 1.66 亿元,实现增加值 8.39 亿元。全市 99 家星级宾馆饭店中近半数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 48.2 %,平均床位出租率为 66.0 %。郑州裕达国贸酒店有限公司成为营业额最大的酒店, 2011 年营业收入达 1.86 亿元。郑州承誉德大酒店有限公司成为盈利状况最好的酒店, 2011 年利润总额为 660.0 万元(见表 1 )。 
表 1 2011 年郑州市星级宾馆饭店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星级类别 
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利税总额 
其中:利润 
增加值 
合计 
647175 
265496 
16558 
-1294 
83906 
五星 
212130 
55548 
3475 
-510 
17900 
四星 
201877 
103086 
9544 
2378 
35260 
三星 
210343 
93250 
2795 
-3016 
27010 
二星 
22826 
13612 
744 
-146 
3736 
2.5 旅行社经营情况 
2011 年底全市共有旅游社 220 家,比上年增加 5 家,实现营业收入 21.74 亿元,同比增长 20.8% ;拥有资产 8.69 亿元,同比增长 38.6% ;实现利润 5526 万元,同比增长 20.4% ;创造增加值 2.17 亿元,同比增长 17.4% ;旅行社从业人数达 4815 人,同比增长 31.7% 。全市登记备案旅游车辆 793 辆,比上年增加 2 辆。 2011 年,企业规模最大的旅行社是河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其资产总计达到 20265 万元;业务最大的是河南中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其营业收入 21964 万元;经营效益最好的是河南中原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其实现利润 101 万元。 
第三部分  郑州市旅游产业经济总量测算 
3.1 测算目的 
旅游经济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并相应涉及众多行业和企业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经济部门。首先,旅游活动的构成内容除包括人们通常说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主要方面的需求外,还包括通讯、医疗、洗理、修补、入出境等方面的需求,几乎囊括了人类消费需求的各个方面。第二,旅游活动既涉及自然方面的事物和因素,又涉及社会方面的事物和因素。在社会方面,既有文化的内容,又有经济、社会乃至意识形态的内容。第三,旅游需求使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许多部门和行业为其提供服务。这里,既有经济部门,也有非经济部门,经济部门有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邮政业、电信业、零售业、住宿业等,非经济部门有文教、卫生、公安、海关等。因此,旅游经济是一种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是第三产业的先导性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旅游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而且相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带动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正是旅游经济的综合性带动功能,不仅促进国民经济现有部门、现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旅游业能够兴一业而旺百业,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产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传统反映旅游产业的诸种指标,如旅游综合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旅游人数、海外旅游者人数等,统计覆盖范围过窄,难以反映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无法据以分析旅游产业的构成、效益及发展的真实水平,不能满足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的需要。为了研究郑州市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郑州市统计局和旅游局组织了有关人员专门成立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专题调查、专家访问等多种方式,并在掌握现有经济和社会发展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测算了 2011 年旅游产业经济总量(增加值),为从宏观上定量分析研究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作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信息咨询创造了条件。 
3.2 测算旅游产业增加值的理论 
3.2.1 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概念 
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凡是涉及旅游产业范围内所消费的全部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就构成旅游总收入,将其定义为旅游总产出;而旅游总收入中的实物产品及生产服务产品所消费(耗)的中间产品和服务,并不是旅游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而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其它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价值,属于旅游总收入中的转移价值,称之为中间投入;从旅游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的转移价值(即中间投入)后,剩余部分就是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新增价值(增加值)。即旅游产业增加值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包括这些所有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提供服务而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3.2.2 旅游产业增加值与现有 GDP 的关系 
必须明确 “ 旅游产业增加值 ” 不是对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破坏和重构,而是在 GDP 核算的基础上,独立于现有的核算体系,按照旅游产业的特点,利用现有核算资料进行的再次核算。由于旅游产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行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消费涉及相关的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邮电通信及其他行业中,而这些行业既包括了旅游者消费部分,也包括非旅游者消费的部分,为了正确客观地反映和计算旅游产业增加值,就必须从上述行业中剥离出旅游者消费的部分,并纳入旅游产业增加值中。因此,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核算,不会增加或减少现有 GDP 数量,而仅仅是在现有 GDP 基础上的重新分配和结构调整。 
3.3 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构成与测算方法 
3.3.1 有关行业的选择 
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服务行业。在前述中,我们已根据旅游产业的涵义,结合国家统计局修订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旅游产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进行了分类定义,给出了比较好进行核算的行业定义。 
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归指各类交通运输业中的客运部分以及行李托运、搬运、寄存等为旅客服务的活动。   
邮政业、电信指行业中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 
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单位)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 
保险业指保险企业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如旅游意外险、航空保险等。 
旅行社指为社会各界提供商务、组团和散客旅游的服务。包括向顾客提供咨询、旅游计划和建议、日程安排、食宿和交通等服务,还包括导游活动。 
居民服务业指在宾馆、饭店或娱乐场所常设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理发、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洗染服务、摄影扩印服务。 
野生动植物保护指动物园、放养式动物园(如野生动物园)、鸟园、动物世界、海洋馆、水族馆、海底世界、观赏动物的饲养等为旅游者服务的部分。 
游览景区管理指指为游人提供休闲、观光、游玩、度假的各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和其他景观的服务活动。 
文物及文化保护指对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活动;对我国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民俗等非物质遗产的文化保护和管理活动。 
博物馆指收藏、研究、展示文物和标本的博物馆的活动,以及展示人类文化、艺术、科技、文明的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科技馆、天文馆等管理活动。 
烈士陵园、纪念馆指提供瞻仰、参观等活动。 
娱乐业指配有娱乐设施的娱乐活动及以娱乐为主的活动。 
3.3.2 有关指标的选样 
本次测算是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指标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案》中的指标,并结合测算中易取得的指标进行筛选,选取了与旅游产业的 “ 吃、住、行、游、购、娱 ” 及其他构成要素中与旅游收入和旅游经济效益有关的财务、统计指标。通过这些主要指标数据调查、统计、分析,以此作为我们进行测算的基础。指标的选择本着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满足测算需要即可,指标宜少不宜多,计算方法宜简不宜繁;二是应有可比性;三是在所计算的范围内,能收集到的有关的财务、统计数据;四是计算结果应符合实际情况。 
3.3.3 有关方法的选择 
生产总值(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考虑到计算时的复杂性,结合实际情况,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分为两种,计算公式分别为: 
生产法:增加值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收入法: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 生产税净额; 
本次测算时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使用了生产法和收入法。为了尽可能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法,并结合郑州市测算出的各行业增加值数据,我们在对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时,将对不同的行业或部门采取不同的方法测算其增加值。 
3.4 测算过程 
3.4.1 交通运输业   
1 .铁路运输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铁路运输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铁路运输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铁路运输业增加值 × 旅游者铁路客运支出费用 ÷ 铁路运输业总产出 
=612392×392151÷1170601 
=205151 (万元) 
式中:   
铁路运输业总产出、铁路运输业增加值,根据铁路运输部门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铁路客运支出费用,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以及郑州服务业单位统计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火车交通费用支出取得。 
2 .道路运输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道路运输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道路运输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道路客运业增加值 × 旅游者道路客运支出费用 ÷ 道路运输业总产出 
=1699606×316091÷3776902 
=142241 (万元) 
式中: 
道路运输业总产出、道路客运业增加值,根据市交通局、市有关公路运输部门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道路客运支出费用,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汽车交通费用支出取得。 
3 .城市公共交通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城市公共交通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市内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车行业。 
旅游业增加值=城市公共交通业增加值 × 旅游者市内交通费 ÷ 城市公共交通业总产出 
= 138420×141575÷241444 
= 81165 (万元) 
城市公共交通业总产出、城市公共交通业增加值,根据市交通委及市有关道路运输部门、企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市内交通费,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市内交通费支出取得。 
4 .航空运输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航空运输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航空客运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航空运输业增加值 × 旅游者飞机交通费用 ÷ 航空运输业总产出 
= 77560×456132÷472839 
= 74821 (万元) 
航空运输业总产出、航空运输业增加值,根据航空运输企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飞机交通费用,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飞机交通费用支出取得。 
3.4.2 邮政业、电信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邮政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邮政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邮政业增加值 + 电信增加值) × 旅游者邮电费用支出 ÷ (邮政业总产出 + 电信总产出) 
= ( 47825+746485 ) ×79027÷ ( 95649+928970 ) 
=61264 (万元) 
式中:   
邮政业总产出、电信总产出、邮政业增加值、电信增加值,根据邮政部门和电信、联通、移动、网通、铁通等电信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邮电费用支出,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邮电费用支出取得。 
3.4.3 零售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购物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零售业增加值 × 旅游者购物消费支出 ÷ 零售业销售额 
=1750517×3815946÷14684371 
=454897 (万元) 
式中:   
零售业销售额、零售业增加值,根据限额以上商业零售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限额以下企业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资料,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 
旅游者购物消费支出,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郑州景区(点)及周边单位经营情况调查资料及零售业抽样调查、居民消费支出调查,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及其他消费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购物费用支出取得。 
3.4.4 住宿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住宿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住宿业增加值 × 旅游者住宿消费支出 ÷ 住宿业营业收入 
=217704×532780÷573975 
=202079 (万元) 
式中:   
住宿业增加值、住宿业营业收入,根据饭店、宾馆等住宿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住宿消费支出,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住宿费用支出取得。 
3.4.5 餐饮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餐饮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餐饮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餐饮业增加值 × 旅游者餐饮费用 ÷ 餐饮业营业额 
=1345685×700259÷3378095 
=278952 (万元) 
式中:   
餐饮业营业额、餐饮业增加值,根据限额以上酒店、宾馆等餐饮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以及限额以下餐饮企业抽样调查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餐饮消费,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餐饮费用支出取得。 
3.4.6 保险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保险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保险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保险业增加值 × 旅游者保险费用缴纳额 ÷ 保费收入 
=112078×1258÷256623 
=549 (万元) 
式中:   
保险业增加值,保费收入,根据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保险费用缴纳额由航空险、旅游险等构成,根据对保险企业的调查,取得旅游者保险费用缴纳额资料。 
3.4.7 旅行社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旅行社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旅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旅行社行业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8523 + 2223 + 4060 + 6936 
=21742 (万元) 
旅行社增加值,根据旅行社企业的财务统计报表,采用收入法计算出旅行社行业增加值。旅行社行业增加值全部属于旅游增加值。 
3.4.8 游览景区管理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游览景区管理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游览景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游览景区管理行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 28717 + 2486 + 36887 + 27196 
= 95286 (万元) 
游览景区管理行业的增加值,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出游览景区管理行业增加值。游览景区管理行业增加值全部属于旅游增加值。 
3.4.9 野生动植物保护、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上述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这几个行业都属于旅游行业,它们的增加值均为旅游增加值,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关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取得。 
1 .野生动植物保护行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行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 1495 + 59 + 24 
= 1578 (万元) 
2 .文物及文化保护行业 
文物及文化保护行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 3339 + 2 + 181 + 225 
= 3747 (万元) 
3 .博物馆 
博物馆行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 4508 + 15 + 1709 + 14 
= 6246 (万元) 
4 .烈士陵园、纪念馆 
烈士陵园、纪念馆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 1348 + 59 
= 1407 (万元) 
3.4.10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提供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增加值 × 旅游者文化体育与娱乐消费支出 ÷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营业收入 
=282223×213935÷530315 
=113852 (万元) 
式中:   
文化体育与娱乐营业收入、娱乐业增加值,根据娱乐企业会计报表中有关资料和税收收入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旅游者文化体育与娱乐消费支出,通过旅游部门进行的郑州市 “2011 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 ” 和 “2011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 ,取得游客在郑州市旅游花费及构成情况,分析计算旅游者文化体育与娱乐费用支出取得。 
3.4.11 其他涉及旅游服务行业 
1 .旅行社代旅游者支付的消费形成的旅游业增加值 
在参加旅行社组团出游和单位组织的游客的旅游消费中,有一部分住宿、餐饮、交通、文化娱乐费用是以团费形式出现,由旅行社代为支付给相应企业的。 
旅游业增加值 = 相关费用支出 × 相关行业的增加值率 
=23965×37.93%+19829×39.84%+61466×45.22%+678×53.30% 
=45146 (万元) 
旅行社相关费用支出根据对旅行社的典型调查和旅行社企业财务指标统计调查取得。 
2 .农林牧渔业中涉及旅游的增加值 
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交叉的产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风俗民情、人文景观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农业生产形态。 
旅游业增加值=旅游农业收入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率 
=151138×55.92% 
=84516 (万元) 
旅游农业收入根据郑州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农业专项调查资料推算取得。 
3 .医疗卫生服务 
旅游业增加值指反映医疗卫生在一定时期内为旅游者(就医疗养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旅游业增加值=医疗卫生增加值 × 医疗卫生旅游者收入 ÷ 医疗卫生总收入 
=700904×693724÷1489956 
=326341 (万元) 
医疗卫生增加值、医疗卫生总收入根据卫生医疗企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有关资料和税收收入资料,采用收入法计算。 
医疗卫生旅游者收入根据郑州居民消费支出调查和郑州市重点服务业调查取得。 
4 .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其他一些相关行业,涉及居民服务业中的洗染、美容美发、社会福利保障、银行、公安、海关等等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因为涉及行业众多,无法分行业进行测算,我们参考了国内相关城市的资料,经课题组成员多次讨论,确定了其他相关行业中旅游业的增加值。 
旅游业增加值= 216904 (万元) 
3.5 旅游业增加值测算结果 
全市旅游业增加值等于以上各行业增加值之和,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于旅游业增加值除以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反映为: 
全市旅游经济增加值= ∑ 因旅游带来的各行业增加值 
根据计算, 2011 年郑州市旅游业经济总量(增加值)为 241.79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86%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12.25% (见表 2 )。在旅游产业构成的六要素方面, “ 吃 ” 的贡献占总量的 11.9 %, “ 住 ” 的贡献占总量的 8.7 %, “ 行 ” 的贡献占总量的 22.0 %, “ 游 ” 的贡献占总量的 4.5 %, “ 购 ” 的贡献占总量的 18.8 %, “ 娱 ” 的贡献占总量的 4.7 %。 
表 2 2011 年郑州市旅游业分行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行业名称 
增加值(万元) 
结构(%) 
铁路运输业 
205151  
8.5% 
道路运输业 
142241  
5.9% 
城市公共交通业 
81165  
3.4% 
航空运输业 
74821  
3.1% 
邮政业与电信 
61264  
2.5% 
零售业 
454897  
18.8% 
住宿业 
202079  
8.4% 
餐饮业 
278952  
11.5% 
保险业 
549  
0.0% 
旅行社 
21742  
0.9% 
游览景区管理 
95286  
3.9% 
野生动植物保护 
1578  
0.1% 
文物及文化保护 
3747  
0.2% 
博物馆 
6246  
0.3% 
烈士陵园、纪念馆 
1407  
0.1%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113852  
4.7% 
其他涉及旅游服务行业 
672907  
27.8% 
其中:农林牧渔业 
84516  
3.5% 
医疗卫生 
326341  
13.5% 
旅游业增加值 
2417884  
100.0% 
第四部分  郑州市旅游产业经济影响研究 
旅游的影响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了解和认识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相互效应,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大多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设施的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带动经济的增长;我国的情况更是如此。旅游在经济方面巨大的积极影响,是现代旅游得以迅速发展和大众化的最主要原因。 
4.1 发展旅游产业的作用 
4.1.1 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支柱型产业,其社会性、综合性很强。旅游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型产业,作为一种 “ 无烟工业 ” ,其高附加值日益令人瞩目。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加强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4.1.2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旅游经济包括旅游食宿、交通、购物、邮电通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辅助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宣传与景区文化教育多个部分,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开放而又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力。旅游产业的扩展与收缩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涉及旅游 “ 吃、住、行、游、购、娱 ” 六大要素等直接经济部门;波及金融、保险、通讯、安全、卫生、医疗、海关等服务部门;影响到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七十个行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体国力的增强,整体国力的增强又再次正向作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4.1.3 拉动社会总需求 
旅游产业已成为一个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要素之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旅游,把不同形式的消费统一到一个过程中来,把单点的消费活动变成群体的规模消费,使个人可支配收入更多地流入到国民经济的循环体系中来,促进社会产品由生产到价值实现的飞跃,加快从供给到需求的转化过程。这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一种促进经济健康繁荣的重要力量。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消费,很大程度是进行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旅游产业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特殊的功能。 
4.1.4 促进对外开放 
旅游本身是一种开放行为,旅游产业特别是国际旅游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旅游环境反映出良好的开放环境。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直接扩大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对外贸易,吸引游客和外商投资开发;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和氛围,提高整个城市的开放程度。 
4.1.5 加快城市化进程 
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的产业,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旅游产品不是购物商品,无法到市场上直接交易出售,决定了旅游促销必须整体组织,打响城市品牌。因此,旅游就是知名度经济,旅游促销就是城市推销。通过各种旅游促销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旅游产业发展在市场需求、客源扩张、资金融汇、景区开发、产品进入诸多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城市化进程中,旅游又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1.6 市场前景广阔 
旅游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旅游需求本身是最终需求,旅游消费可多次重复,即便是一次性消费的观光性旅游产品由于其不可替代性,也对结构调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旅游产品本身的不可替代性,不仅不会造成产业结构雷同,反而有利于各地形成特色,互相竞争,共同发展。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 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00 美元,社会将进入旅游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000 美元,社会将进入休闲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000 美元,社会将进入度假阶段 ” 。我国人均 GDP 已突破 3000 美元,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而这个市场的形成又带动了相关产业,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扩展与收缩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特别是对第三产业的乘数效应。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产业直接收入每增加 1 元,商业、饮食、交通等第三产业产值就增加 4.3 元。 
4.2 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 
旅游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估旅游经济影响的方法与模型也数量众多。评价旅游经济影响 ,  则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标准 ,
 收集被评价对象的相关信息 ,  这更适合于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 
4.2.1 乘数效应 
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第一个时期是以利用 “ 乘数原理 ” 为主要分析工具的简单数学模型时期。凯恩斯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的所谓 “ 乘数原理 ” ,本来是考察投资增量与国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数关系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乘数原理应用于旅游研究时,变为考察旅游收入的增量和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考察旅游就业的增量和国民就业增量的倍数关系。在 1996 匡林关于乘数理论的几个问题中有所论述。但是乘数关注的是这一变化的最初原因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而实际过程并不在它的研究视野之内。因而学者又进一步设计出其它模型。 
4.2.2 投入 — 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I/O ,
Input/Output )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解决乘数研究无法回答的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过程问题,且有广泛的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研究表明了中国旅游产业产业关联具有广泛的波及影响作用、相对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等特点。但是投入产出分析还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它假设: “ 技术系数 ” 的不变倾向,即在同一张分析表中,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的各种投入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即将投入增加一倍,则产出可以增加一倍。投入产出分析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它相对重视 GDP 受益于旅游经济的影响,但是对旅游行业本身受到的影响分析不够,这就可能夸大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正面效应。 
4.2.3 旅游卫星账户 
目前旅游卫星账户( TSA .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 )已经逐渐成为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最重要的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加拿大在 1994 年于世界上首次开发出综合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与 I/O 分析比较, TSA 的优势比较明显。它也关注旅游消费的类型和数量,并通过小规模的抽样调查,将旅游需求与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即旅游供给)联系在一起。 TSA 弥补了 I/O 所缺失的细节性的旅游产业信息。然而我国目前还采用的是自行制定的国民经济统计账户体系,要利用 TSA 框架分析旅游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影响 , 还存在着产业分类、指标含义、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对接问题。 
4.2.4 一般均衡模型 
旅游 CGE 模型的建立在实际应用当中必须依托于一个完整的国民核算体系,因此澳大利亚、美国等一些拥有旅游卫星账户、 SAM (国民社会核算矩阵)账户的国家及地区应用该模型较为广泛。 CGE 模型揭示了部门间的相互联系 ,
 而且反映出产出的价格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的政策变化对投入价格变化的间接影响 ,  是国外旅游经济影响测度的研究热点之一。宋涛、牛亚菲在 2008 年《旅游学刊》发表国外基于 CGE 模型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中有详细的总结分析。但这个模型在国内并没有太多应用。 
4.3 郑州市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研究 
结合郑州国民经济统计和旅游产业统计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4.3.1 旅游产业剥离系数 
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是指含游客消费的服务行业提供的增加值中旅游者消费部分所占的比重。根据旅游产业分行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和郑州市 2011 年度国民经济核算情况,分别计算和旅游产业相关的各行业的剥离系数。(见表 3 ) 
表 3  郑州市旅游产业剥离系数 
旅游相关行业 
剥离系数 
交通运输业   
0.186 
零售业   
0.260 
住宿业   
0.970 
餐饮业   
0.213 
邮政业与电信   
0.077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0.274 
保险业   
0.005 
其他涉及旅游服务行业   
0.196 
这些数据表明在各旅游相关行业中  ,以旅游途径为来源带来的增加值在各个行业总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从高到底分别是住宿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邮政业与电信业、其他涉及旅游服务和保险业,这一系数也反映了旅游产业对相关行业的拉动和辐射能力的强弱程度。 
4.3.2 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即产业关联,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前向和后向两个方面,并分别由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量。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该系数大于 1 ,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 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的平均值 ) ,反之亦然。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提供的产值量。感应度系数大于 1 ,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 即各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的平均值 ) ,反之亦然。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国民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 
根据 2007 年投入产出调查结果计算得到旅游相关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见表 4 )。 
表 4  旅游相关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 
行业部门 
感应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 
铁路运输业 
1.491168  
0.820138  
道路运输业 
3.947241  
0.798877  
城市公共交通业 
0.566144  
0.846450  
航空运输业 
0.548087  
1.061673  
邮政业与电信 
0.751634  
0.642469  
零售业 
3.016221  
0.708585  
住宿业 
0.732461  
0.890898  
餐饮业 
3.719502  
0.927672  
保险业 
0.648880  
0.976320  
旅游业 
0.363502  
0.959761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0.391387  
0.785451  
其他涉及旅游服务 
0.371225  
0.843768  
旅游产业 
2.088735 
0.853758 
以各相关行业部门的旅游产出在整个旅游行业产出中的比重作为权数,加权求和可得到旅游产业的综合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测算结果表明,郑州旅游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 2.0887 ,说明旅游产业的感应程度很高,对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很高,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旅游产业的发展才有基础,同时经济越发展对旅游的需求程度越大,这种需求远远大于社会平均需求。郑州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 0.8537 ,说明旅游特征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波及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将旅游特征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比较,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小于其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旅游产业是一个因经济增长而快速发展的产业。 
第五部分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将旅游产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标 GB/T4754-2002 )进行定义,有利于充分利用现行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核算方法,测算旅游产业的增加值,便于比较。研究表明,郑州市 2011 年旅游产业增加值总量达到 241.79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86% ,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12.25% 。郑州旅游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 2.0887 ,影响力系数为 0.8537 。旅游单位(旅游社、景区景点等)每创造一个单位的增加值,就会分别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娱乐等部门形成 2 ~ 5 个单位的增加值。 
旅游业是 “ 战略性支柱产业 ” ,其不仅是一个比重日趋增长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基础,而且是产业关联性很强的、对国民经济有较大辐射和波及作用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部门发展的产业,具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条件。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强政府引导 
旅游产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旅游景观、酒店住宿、旅游交通、文化娱乐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以求整体效应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目前世界形成了一个总体的态势,即 “ 政府主导型 ” 的旅游发展模式。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更新观念,着重做好旅游整体规划,强化宏观管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防止职能交叉,政出多门,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数量没质量等问题。加大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力度,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做好政策扶持,鼓励相关企业单位做大做强。 
5.2.2 推进相关行业发展 
发展好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业等旅游产业的上游产业 ,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过程中要为旅游产业和其相关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努力营造二者协调发展的氛围,促进郑州市的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达到相得益彰、双赢的发展局面。 
5.2.3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旅游项目 
加强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加大旅游投资,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收入比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达程度和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突出自身优势,开发研制出具有地方特色、科技含量高的旅游商品,以激发游客的购物欲望,扩大旅游商品销售,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5.2.4 加强旅游统计监测 
发展旅游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统计监测是进行旅游发展规划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统计工作,科学地、动态地对旅游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对适应旅游发展新形势,及时、客观、准确的反映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推动我市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 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案 .2011 
2. 国家统计局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 GB/T4754-2002 ) . 
3. 唐伟昌 , 王民宣 , 王丽波 . 宁波市旅游产业对生产总值贡献的测算 . 《宁波经济丛刊》 .2005(03) 
4. 浙江省旅游局 . 浙江省旅游产业统计及对国民经济贡献课题研究 .2002.3 
5. 林梅 . 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分析 .2007 
6. 北京市统计局 . 北京旅游附属账户编制理论与实践 . 北京统计信息网 . 
7. 邹炜 , 李兴绪 . 云南旅游产业增加值及影响力研究 .** 大学学报 .2008.19(2). 
8. 郑州市旅游局 .2011 年郑州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 . 
9. 郑州市旅游局 .2011 郑州市入境游客花费情况调查报告 . 
10. 郑州市旅游局 . 郑州市 “ 十二五 ”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 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 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 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 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 ”即可。 
	        经济论文优秀范文7 基层审计机关投资审计风险防控措施探讨-经济论文-免费论文 
 
 
 
 
 
[标签:标题] 
 
 
基层审计机关投资审计风险防控措施探讨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往往投资大、周期长、过程复杂、涉及面广并且造价结果不确定,决定其审计具有专业技术性强、方法复杂、内容广泛和要求高等特征,相应也决定其风险客观存在并且风险较大。如何控制、规避、化解审计风险,是能否提高审计质量,维护审计权威的关键因素所在。 
一、投资审计风险及其特征 
关于审计风险,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 25 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 ” 。《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 47 号认为: “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 ”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 号 ——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 。以上三个定义,虽然对误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如国际审计准则界定为 “ 实质上 ”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界定为 “ 重大 ” ,而美国审计准则界定为 “ 无意 ” 行为,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 
因此,投资审计风险是持续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时效性等特征。投资审计风险的特征,是由审计的本质、审计业务和工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投资审计风险的分类 
由于建设工程和审计客体的复杂性以及审计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决定了工程投资审计系统必然成为人为的、动态的、开放的、有效的系统,因此工程投资审计风险种类很多,按其风险来源可分为: 
1. 来自地方政府的风险。当前,虽然区县审计机关已全面实施省级审计机关人财物直管,但基层审计机关仍是当地政府的组成部门,并未 “ 完全独立 ” 。因此,在安排和实施审计项目,特别是投资审计项目时,或多或少会有来自地方政府的指令。同时,基层审计机关时常 “ 被成为项目管理单位 ” ,形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事实,造成审计风险。 
2. 来自业主的风险。由于业主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经济、法律责任不清或缺乏控制风险的能力,导致其往往不遵循客观规律,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缺乏严肃性,宏观管理不力,投资先天不足等。 
3. 来自承包商的风险。虽然承包商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以获取工程利润为目的,但有些承包商素质低,投标时不诚实,缺乏商业道德和合作诚意,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给工程投资审计制造陷阱、设置障碍。 
4. 来自监理的风险。监理作为第三方,受业主的委托,代表业主对施工质量、安全、造价和进度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但在现阶段,实际由于监理队伍不稳定,监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工程监理活动并不能严格地遵守法律法规,也不能完全按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去进行,给投资审计带来了较高的风险。 
5. 来自勘察、设计单位的风险。勘察、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最关键的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第一道关。但往往由于勘察设计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设计过于保守或勘察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导致边施工边修改设计,造成返工等。 
6. 来自审计人员自身的风险。一是投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职业素质及判断能力,能保持必要的技术和职业关注,如果审计人员经验不够或者责任心稍差,在审计过程中敷衍了事,就发现不了应发现的问题。二是由于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个别审计人员受种种利害关系的影响,不能坚持原则或故意不认真履行审计职责,致使违规、违纪行为或有关事项的真实状况没有被完全揭示出来,从而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风险。三是对外聘中介机构和外聘专业人员不能有效控制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在目前区县审计机关投资审计力量普遍较弱的情况下还很突出。 
三、防控投资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1. 强化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机关能否发挥监督职责作用的关键。我国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审计经费受被审计的财政部门的制约,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审计机关难以严格依法进行独立审计的体制基础。在审计机关审查政府投资支出时,审计机关处于既要审查政府又要听命于政府的 “ 两难 ” 境地,弱化了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虽然当前已实施基层审计机关体制改革,对于强化审计的独立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投资管理体制、审计经费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基层审计机关(包括省级审计机关)对地方政府仍有 “ 依赖 ” 。相对而言,法国政府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大。审计法院属于准司法机关,所有审计行为均按精密的司法程序办理,审计法官独立行使审计职权,独立决定该项审计的全过程。在最终判决审计报告时,采取 “ 以领导和成员权力相等为首要原则 ” 的集体裁决方式,有权出席的法官,无论其行政职务高低,一律享有同等的一票表决权,有效防止行政干预和主观随意性。我国可参照法国的审计体制,在条件成熟时,可建立 “ 审计法院 ” 以强化审计的独立性。但从现实的考虑,强化投资审计的独立性,还是要严格贯彻执行《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意见》(审投发〔 2017 〕 30 号),做到尽职尽责,到位而不越位,坚持在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不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和管理活动。同时,充分解决基层审计机关的经费问题,割断审计机关与地方政府在经费供应上的联系脐带,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2. 建立投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投资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公众了解政府投资项目的相关情况,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消除因信息不对称,造成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上的不平等所导致的投资效率低下,投资风险潜在化等问题,从而对政府投资决策者、执行者形成有效的监督。投资信息的披露应充分有效,应贯穿项目决策、招投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和事后审计等全过程,重点在决策和审计阶段。 
3. 创新投资审计技术手段。受限于自身审计力量,基层审计机关一般采用购买社会中介服务的方式开展投资审计, “ 机关 + 中介 ” 的模式虽然较好的解决了审计力量问题,但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管理风险。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立项目库科学制订审计计划,规范操作流程实现审计程序化,预置事项实现审计标准化,实施 “ 留痕管理 ” 限制个人权力,运用数据分析提高审计效率。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既能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又能防控审计风险。 
4. 培育审计业人力资本。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许多技术领域,与这些技术领域相关的决策不仅对项目质量有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影响项目成本。在面对技术复杂的工程审计评价时,基层审计机关往往力不从心。这就要求审计机关通过存量盘活(强化在职审计人员培训)与优化增量(引进复合型技术人员)两条途径,来培训审计业 “ 人力资本 ” ,以适应审计业务技术化、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5. 确立政府投资审计重点。为了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强化对投资项目的审计是极为重要的。 
( 1 )强化投资项目的资本审计。为强化投资主体的风险约束机制,我国实行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资本金往往不能按照合理工期的要求及时到位,影响整体投资资金到位率的提高,使得建设项目不得不 “ 建建停停 ” ,造成 “ 边筹资、边设计、边施工 ” 。资本金到位率的严重滞后往往错过市场供求有利时机,难以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必须强化对项目资本金的审计,防止因资金缺乏使项目在开工之前就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 2 )加强投资项目的概(预)算审计。要控制基本建设的造价,关键在于编制单位工程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因此,加强对工程概(预)算审计就具有重大的意义。工程概(预)算审计工作量大,一般采取抽查法进行审计,可挑选工程量大、造价高的单位工程重点抽查,以点带面,以求事半功倍。为使审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可在工程量大的单位工程进行分类分层抽样审查,对照样本问题,再以不同方法推断整体,以期达到预期审计目的。 
投资审计风险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是从建设项目的确立开始即已产生的,并将伴随整个建设过程的,因此审计风险的防控需要有健全的体制机制,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需要有多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有技术手段的创新发展,需要有人力资本的不断投入,它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工程。(谭清泉)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 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 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 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 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 ”即可。 
	        经济论文优秀范文8 “旅游立县”就要做到软硬兼施-经济论文-免费论文 
 
 
 
 
 
[标签:标题] 
 
 
“ 旅游立县 ” 就要做到软硬兼施 
“ 旅游立县 ” 就要做到软硬兼施 
*** 县位于河北省东端,秦皇岛市市境西北部,与辽宁接壤,东南临渤海。地处进京出关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四季分明。正是因为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才使 *** 县的旅游业得以兴旺发达, *** 县政府在 2011 年工作指导思想中也明确提出了 “ 旅游立县 ” 的发展战略,抓好旅游业的发展对 *** 县的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想发展好旅游业,就要清楚地知道当地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地方特色、游客喜好、目前存在的优劣势,就要做到软硬兼施,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建设、旅游环境保护、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各方面统筹兼顾,做到硬件、软件都到位,坚持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 
*** 县东南临渤海,旅游业是以南戴河旅游区为中心的海滨观光带,北部靠山,旅游业则主要是以祖山、天马山、背牛顶、乱石峪、板厂峪、龙潭峡景区及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和古长城旅游为代表的山地文化观光休闲带。由此看来, *** 县在旅游业上可谓占尽了地理优势,因此, “ 旅游立县 ” 战略的提出则是顺天应民的,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 *** 县的旅游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相关部门去协调解决。 
第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项目单一。以南戴河旅游景区为例,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的娱乐设施更新换代慢,与一般娱乐场的娱乐设施没有太大差异,体现不出独特性。另外,中心内供游客休息、乘凉的地方少,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景区周边场所、设施建设与景区建设不够协调,达不到互相促进的效果。以板厂峪景区为例,板厂峪周边全是农户,缺少山货贩卖店、农家乐、宾馆等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制约整个景区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体系,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就会使当地的旅游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当地经济收入。 
第三,旅游交通不够发达,无法形成旅游交通网。 *** 县许多景区位于乡村,地处偏远,交通路线不完善,路面状况差,旅游车数量少、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对落后。俗话说得好, “ 要兴旅,先修路 ” ,没有一个结构合理、道路通畅、运输安全快捷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就会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景区环境差,环保工作不到位。我县好多旅游景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脏、乱、差的情况,旅客随手扔的垃圾随处可见,这就严重地破坏了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游客的好心情大打折扣。 
第五,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服务意识薄弱,质量低下。一些位于乡村的景区往往没有专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这就使得外来游客初来乍到,一片迷茫,无法对景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更别谈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体验了。还有些景区,虽然有导游等相关服务人员,但大多素质低下,服务态度差,专业水平低,无法给游客提供满意的向导和服务,如果这些软件的东西不达标也会使旅游业发展受到制约。 
针对上述问题,我想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资,发展特色旅游。要想搞好旅游业,就得建好相关的旅游设施,包括饭店、旅馆、娱乐厅、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箱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都要全面,满足游客全方面的需求。另外,要想拉回头客,使游客流连忘返,就要深入发掘当地的特色,搞特色旅游。比如南戴河集发观光区,就是以农家饭、果蔬采摘为主展开的农家特色旅游,只有抓住自己的特点,与众不同,才有可能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回忆,让游客有下次再来的欲望。 
第二,改善景区周边环境,完善景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一个景区只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旅游体系,周边配套设施、建筑齐全,才能给游客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才能达到景区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相促进。 
第三,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资,建立科学、立体的旅游交通网。充分发挥铁路和干线公路的客运优势,加快支线、专线公路建设,平整路面,清除路障,增加旅游专车,科学规划旅游路线,发展各个景区之间的互联交通网,实现旅游交通的无缝对接。 
第四,加大环保力度,全面整治景区环境。在景区周边和景区里都要完善公共厕所和垃圾箱的建设,并设警示牌,以提醒游人不要随手乱扔垃圾,注意环保,并安排专门清洁人员在不影响游客观光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对景区卫生进行打扫。 
第五,招揽专业旅游人才,定期进行管理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人员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整体水平,因此,要想给游客留下个好印象服务员的形象至关重要。景区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管理培训,使服务人员保持统一着装,并加大对服务态度和服务素质的训练,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服务人员能对景区有熟悉的认识,能对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相当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给游客提供一流的服务,才能让外来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以上是我对 *** 县旅游业发展的一些认识和建议,希望能为我县旅游经济发展献出一分薄力。最后,作为一名公务员,作为 *** 县 *** 镇经济发展办的科员,我一定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学习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法律、法规,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各项决策和命令,潜心研究 *** 县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专心业务学习,争取为 *** 县未来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 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 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 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 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 ”即可。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 即可复制完整版《经济论文》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 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