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5年7月理工论文优秀素材八篇(汇总版)
2025-07-03 03:59: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理工论文优秀范文1

《酒店冷热源设计多种节能技术综合应用》-理工论文-免费论文
[标签:标题]

《酒店冷热源设计多种节能技术综合应用》

多种节能技术在酒店冷热源综合应用

海南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陈玮吉

要:对比分析部分热回收型冷水机组和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的不同特点。针对某酒店的建筑特性、使用特点和冷热负荷需求,联合设计改酒店的冷热源供应系统——合理搭配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及锅炉系统,使冷热源供应系统达到最佳配比,尽量保证各机组能长时间在最佳效率状态下运行,即能达到酒店五星级服务的设计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冷水机组和锅炉设备的装机容量,同时做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并在对比经济性的基础上得出设备选型结论。

关键词:酒店 全热回收型机组 锅炉 冷热源组合 节能

AbstractAnalyzing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al heat recovery chillers and Full heat recovery chillers.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oling and heating load, we combining designed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source supply system of this hotel .With the best load ratio of the full heat recovery chillerscentrifugal chillers and boilers systems, we can not on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five-star hotel service, but also to minimize the capacity of chiller and boiler equipments at the same time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emissions.

KeywordsHotel Full heat recovery chillers boiler cooling and heating resource

1 洗衣房负荷特点

2、洗衣房热水量

在酒店、医院等公共建筑的暖通设计工作中,通常空调冷源系统的冷凝热都排放到室外环境中,而建筑的采暖、生活热水、蒸汽又全部需要消耗燃料获取。因此,如何有效合理的利用冷凝器散热于采暖和生活热水以节约能耗,同时又不影响其制冷效果,一直是暖通节能设计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然而,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的建筑,其冷、热源的需求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着重介绍三亚某五星级度假酒店的冷热源系统联合设计的设备选型:采用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回收冷凝器热量来加热生活热水,通过仔细分析耗冷量及耗热量的数值,合理搭配离心式冷水机组及锅炉系统,使冷热源达到最佳配比,尽量保证各机组在最佳效率下运行,并达到酒店五星级服务的设计要求。

2 全热回收型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冷水机组的热回收形式包括两种:部分热回收型和全热回收型。

部分热回收是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增加部分热回收换热器,利用制冷剂从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汽冷却到饱和冷凝温度时的冷却显热。一般为总的冷凝热的1520%左右。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热回收换热器有冷凝器的预冷器作用,提高冷却效果;基本不用改变原有控制系统;热回收量有限,仅为过热冷却显热量;仅在制冷时候才能有热回收,在不制冷时,不能单热回收[1]

全热回收型区别于热回收型的是:把热回收器与冷凝器复合在一起,热回收水路和冷却水路独立但都与同一制冷剂回路进行热交换,单个水路均满足冷凝冷却要求,故可实现100%的热回收,从水路上看是两个相当于并联的水盘管,分别接至储热水箱和冷却塔,从制冷剂回路来看就是一个冷凝器[2]

全热回收型机组的特点是:制冷+全部热回收时机组综合能效COP高达8~10。对冷凝器的热回收量更高。一机多用,可降低投资、减少运行成本、减少污染。系统共有3个工作模式,分别为:

1)与常规机组一样的制冷模式:冷却水流向,冷冻水流向

2)以全热回收模式运行,在供热的同时提供空调冷冻水。冷却水流向,冷冻水流向

3)以热泵的形式运行,单独供热,蒸发器的冷水通过冷却塔吸热。热水流向,冷水流向

管路间的切换均可通过电动密闭阀实现自动远程控制。

3 工程概况

本酒店位于三亚海棠湾,属于五星级休闲度假型酒店,建筑面积108279.15平方米。客房总数740间,主要包括:客房区、公共区(会议、餐饮、大堂等)及后勤区。游客人数年分布呈现明显的峰谷特点:在春节、国庆等长假期间,游客数量达到高峰,入住率一般在80%以上,在其他时间则保持在60%以下。酒店对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的要求都属比较高端。

4 冷热源设计要求

4.1冷源需求特点

酒店满负荷运行,逐时计算的最大冷负荷为2140RT。而其在几种常见经营状态下的冷负荷情况如表1所示:该酒店在下述几种运营状态下,冷负荷占最大计算负荷的比例值有:13%21%67%80%89%100%这几种。

1 冷负荷综合分析表

入住率100%

高峰期

宴会厅、会议室等部分不开时

夜间

室外温度

25℃

客房部分负荷(KW

4102

4102

1603

2666

公共及后勤部分负荷(KW

3609

2581

0

2346

合计(KW

7527

6683

1603

5012

占最大负荷比例

100%

89%

21%

67%

入住率60%

高峰期

宴会厅、会议室等部分不开时

夜间

室外温度

25℃

客房部分负荷(KW

2461

2461

962

2666

公共及后勤部分负荷(KW

3609

2581

0

2346

合计(KW

6070

5042

962

5012

占最大负荷比例

80%

67%

13%

67%

注:经过调查,公共及后勤部分的冷负荷通常不随入住率变化而变化。

由表1分析可知:宴会厅、会议室为酒店不长久运行的区域,这部分冷负荷占最大设计值的11%。酒店入住率最高的时候通常为春节,室外温度25℃左右,需要长时间运行区域,如客房、后勤区及公共区的总冷负荷日间只达到最大设计值的67%,夜间达到13%。在夏季时候,入住率平均达到60%,此时冷负荷日间通常维持在最大设计值的67%,而夜间仅为21%

由图二分析,可知在凌晨到黎明时段,酒店总冷负荷约占最大冷负荷的21%

因此冷冻机组在选型时,需要保证在67%21%区间,机组能高效运行,方能取得最佳的节能效果。

2.2热源需求特点

因该酒店地处热带海滨,常年需要空调。不设计采暖系统,热源主要用于生活热水。

根据设计要求,生活热水设计供水温度为60℃,主要用于客房区及公共区。其中,客房区热水采用与冷水同源的闭式供水系统,公共区热水采用开式供水系统。

根据给排水专业计算,入住率为100%时,最大小时耗热量2698KW,折合蒸汽量3.86 t/h,其中客房部分热量为2.2 t/h。入住率为60%时,最大小时耗热量1618.8KW,最大小时耗蒸汽量2.32 t/h,其中客房部分热量为1.32t/h

根据相关专业提资,厨房需要最大蒸汽量1.9t/h,洗衣房用蒸汽量2.55t/h;合计4.45 t/h

5 设备选型

5.1方案概述

酒店冷源为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和水冷式离心机组,并联运行;生活热水热源选用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作为生活热水的常用热源,利用洗衣房的蒸汽锅炉作为备用热源。

酒店通常在全热回收模式下运行。可在为酒店空调提供冷冻水的同时,将产生生活热水储存在热水箱中。当热水箱温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自动切换到制冷状态,制冷产生的热量由冷却塔散发。

5.2冷水机组选型

选用水冷式离心机组及2台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共同制冷。离心机组制冷量750RT,螺杆机单独制冷时冷量400RT,全热回收状态下冷量300RT。如表2所示。

2:冷冻站机组选型

机组型号

机组工况

冷凝器温度

制冷量(RT

制热量(kw

提供冷量比例(取整)

数量

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

热泵

50

300

1466

15%

2

制冷

40

400

20%

离心机

制冷

40

750

35%

2

根据表2数据,并结合表1分析:

1、当螺杆机单独制冷时,系统提供总冷量为2300RT,超过最大计算负荷7.5%;而热泵状态下运行时,系统提供总冷量为2100RT,基本满足酒店最大冷负荷需求。

2、春节期间,开启1台离心机组及2台全热回收机组(全热回收模式),提供的制冷量为最大设计值的65%,即可满足日间的主要空调要求。同时可提供2932KW的热量,完全满足酒店生活热水热量需求。夜间仅开启1台全热回收机组(全热回收模式),即可满足空调要求, 并能满足客房部分的生活热水热量需求。

3、在夏季平均入住率60%时,开启1台离心机组及2台全热回收机组,一台为全热回收模式,一台为制冷模式,可提供的制冷量为最大设计值的70%,即可满足日间主要的空调要求。同时可提供1466KW的热量,也基本能满足酒店生活热水热量需求。夜间仅开启1台全热回收机组(制冷模式),即可满足空调要求。

4、上述两种模式为酒店主要的运行模式。在其他运行时候,机组可灵活搭配,使机组大部分时间能接近满负荷运行,以保证机组的运行效率。

5.3 热源选型

如果单独按照热量计算,需要最大供热量为8.31t/h。需要采用三台锅炉,额定蒸汽量为12 t/h24 t/h。方能满足其中一台检修时,其他两台能至少能满足最大蒸汽用量的60%

现采用了全热回收型机组后,生活热水可完全由冷冻站提供。锅炉选型可大大降低。采用三台锅炉,每台额定蒸汽量为2 t/h。基本满足酒店需求。这样也减少了锅炉设备的投资,减小了锅炉房的面积。

锅炉系统还需设计汽——水换热系统,以便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充分保障酒店客人的生活热水需求。同时锅炉采用油气两用,也保证了锅炉在其中一种燃料暂缺时的热量供应。这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酒店服务品质。

6 运行成本分析

6.1 常规方案——方案一:水冷式冷水机组加燃气锅炉系统方案

此方案为酒店冷热源常见设计方案。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作为空调冷源,机组为变频式,并联运行,根据表1数据,按20%40%40%的比例关系选择冷水机组;采用燃气锅炉制备生活热水,根据表2数据,选用2台热水锅炉。燃气锅炉和冷水机组的选型详见表3

3 方案一冷热源机组配比

机组型号

制冷量(kw

制热量(kw

电功率(kw

天然气耗量(Nm3/h

数量

离心式冷水机组

3059

530

2

螺杆式冷水机组

1582

299

1

燃气锅炉

1400

140

2

6.2设计方案——方案二: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加水冷式离心机组系统方案

设备选型见表2。机组运行的耗电量如表4所示。

6.3两种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4 方案二冷热源机组配比

机组型号

机组工况

冷凝温度

电功率(kw

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

热泵

50

303

制冷

40

250

离心机

制冷

40

485

根据表1的数据,每天酒店所需总热量:6.54 MJ。选用全热回收机组时,同时还可以利用的冷量为:5.0 MJ

现以此数据为依据,计算两种方案分别耗能量及运行费费用(根据海南当地能源收费标准,电费按0.8/度计算;天然气费用按3.73/m3计算,天然气燃烧值按36MJ/Nm3计算,不考虑系统热损失)。

日耗电量计算公式:

N=Ne×Q/(3600Qe)

其中,Ne—制冷机组额定电功率,见表3,表4

Q—每天制冷量,5.0×107 kJ

Qe—制冷机组额定制冷量表3,表4

日消耗天然气量计算公式:

N= Qr / 36

其中,Qr—每天制热量,6.54×107 MJ

计算两种方案年耗费用差时,空调时间按每年10个月计算,该酒店年平均入住率按50%计算。

6 两种方案运行费用比较

平均日耗能量

方案一

方案二

制冷量(MJ)

6.54

6.54

制热量(MJ)

5.0

5.0

耗电量(KWh)

2406.4

3754.8

电费(元)

1925.1

3003.8

消耗天然气量(Nm)

1816.7

0

消耗天然气费用(元)

6776.3

0

日耗总费用(元)

8701.4

3003.8

两种方案日耗费用差(元)

5697.6

两种方案年耗费用差(万元)

171

注:空调年运行时间按300天计算。

综上计算可得,如果该酒店满负荷运行,由于可同时利用冷量及热量,采用方案二每天可节省5697.6元。 每年节省171万元。按平均入住率60%计算,每年可节省103万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7 结论

冷热源设计不能单从冷源或者热源角度考虑,而尽量使二者达到较好的配置,最大程度达到节能效果:虽然单从冷水机组角度考虑,存在设备超配问题,但是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基本保持在热泵运行状态,从冷、热源综合角度考虑,仍然是节能的。

在满足冷热量需求下,采用全热回收型水源热泵机组加水冷式离心机组系统的冷热源方案,虽然比水冷式冷水机组加燃气锅炉系统初投资高,但是每年运行成本节省的费用可观,因而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在系统选型中更具有优势。根据实际调研,该酒店投入运行1年多后收回了投资。

参考文献:克莱门特官方网站关于部分部分热回收型机组和全热回收型机组的说明。

 

[1] 本段节选自克莱门特官方网站的相关介绍。

[2] 本段节选自克莱门特官方网站的相关介绍。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理工论文优秀范文2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理工论文-免费论文
[标签:标题]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

摘要:无功补偿对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配电网规模巨大,负荷情况复杂,使用环境条件差,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案和补偿技术意义重大,补偿工程也有很多问题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本文重点分析、比较了配电网常用无功补偿方案的特点,由于无功补偿对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无功补偿是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关注的问题。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案和补偿容量,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保证电网的电压质量,提高发输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有功网损和减少发电费用。

我国配电网的规模巨大,因此配电网无功补偿对降损节能,改善电压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当前人们关注的电网无功补偿问题,重点分析、比较了配电网常用无功补偿方案特点。

[关键词]:配电网 无功补偿 补偿方案 无功优化

1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比较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有变电站集中补偿、配电变低压补偿、配电线路固定补偿和用电设备分散补偿。

1 变电站集中补偿

变电站集中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平衡输电网的无功功率,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终端变电所的母线电压,补偿变电站主变压器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这些补偿装置一般集中接在变电站10KV母线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但这种补偿方案对10KV配电网的降损不起作用。

为实现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通常采用并联电容器组和有载调压抽头协调调节。但大量的实际应用表明,投切过于频繁会影响电容器开关和分接头的使用寿命,增大运行维护工作量,通常在实际中要限制抽头调节和电容器组操作次数。采用电力电子开关控制成本比较高、开关自身功率损耗也很大,因此变电站高压电压/无功控制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和研究。

鉴于变电站无功补偿对提高高压电网功率因数,维持变电所母线电压和平衡系统无功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负荷的增长安排、设计好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运行中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补偿效果最好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电容器组投切开关的操作次数为最少。

2 配电变低压补偿

配电变低压补偿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补偿方法。由于用户的日负荷变化大,通常采用微机控制、跟踪负荷波动分组投切电容器补偿,总补偿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功率因数,实惠无功就地平衡,降低配电网损耗和改善用户电压质量。配变低压无功补偿的优点是补偿后功率因数高,降损节能效果好。但由于配电变压器的数量多、安装地点分散,因此补偿工程的投资圈套,运行维护工作量大,也因此要求厂家要尽可能降低装置的成本,提高装置的可靠性。采用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的冲击电流大, 影响电容器和接触的使用寿命; 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能解决接触器投切电容器存在的问题,但明显缺点是装置存晶闸管功率损耗,需要安装风扇和散热器来通风与散热,而散热器会增大装置的体积,风扇则影响装置的可靠性。低压补偿装置安装地点分散、数量大,运行维护是补偿工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另外,配电系统负荷情况复杂,系统可能存在谐波、三相不平衡,以及防止出现过补偿等问题。

3 )配电线路固定补偿

大量配电变压器要消耗无功,很多公用变压器没有安装低压补偿装置,造成的很大无功缺额需要变电站或发电厂承担,大量的无功沿线传输使得配电网损居高难下,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线路补偿既通过在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容器实现无功补偿。由于线路补偿远离变电站,因此存在保护难配置、控制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受安装环境限制等问题。因此,线路补偿的补偿点不宜过多;控制方式应从简,一般不采用分组投切控制;补偿容量也不宜过大,避免出现过补偿现象;保护也要从简,可采用熔断器和避雷器作为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线路补偿主要是提供线路和公用变压器需要的无功,工程问题关键是选择补偿地点和补偿容量,线路补偿具有投资小、回收快、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适用于功率因数低、负荷重的长线路。线路补偿一般采用固定补偿,因此存在适合能力差,重载情况下补偿度不足等问题。自动投切线路补偿仍是需研究的课题。

4 用电设备随机补偿

10KV以下电网的无功消耗总量中,变压器消耗占30%左右,低压用电设备消耗占65%以上。由此可见,在低压用电设备上实施无功补偿十分必要。从理论计算和实践中证明,低压设备无功补偿的经济效果最佳,综合性能最强,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节能措施。感应电动机是消耗无功最多的低压用电设备,故对于油田推油机、矿山提升机、港口卸船机等厂矿企业的较大容量电动机,应该实施就地无功补偿,即随机补偿。与前三种补偿方式相比,随机补偿更能体现以下优点:

a) 线损率可减少20%

b) 线损率可减少改善电压质量,减小电压损失,进而改善用电设备启动和运行条件;

c)释放系统能量,提高线路供电能力。

由于随机补偿的投资大,确定补偿容量需要进行计算,以及管理体制、重视不够和应用不方便等原因,目前随机补偿的应用情况和效果都不理想。因此,对随机补偿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节能意识,同时应针对不同用电设备的特点和需要,开发研制体积小、造价低、易安装、免维护的智能型用电设备无功补偿装置。

根据以上常用无功补偿方案的分析、讨论,我们可归纳、整理出四种补偿方案的特点和基本性能如表 1 所示。

1 四种无功补偿方法的特点比较

补偿方式

变电站集中补偿

配电变低压补偿

配电线路固定补偿

用电设备随机补偿

补偿对象

变电站无功需求

配电变无功需求

配电线路无功基荷

用电设备无功需求

降损范围

主变压器及输电网

配电变及输配电网

配电线路及输电网

整个输配电系统网

调压效果

较好

较好

较好

最好

单位投资

较大

较大

较小

较大

设备利用率

较高

较高

很高

较低

维护方便性

方便

较方便

方便

不方便

『参考文献』

[1]赵登福,司哲,杨靖等,新型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的研制[J],电网技术。

 [2]刘连光,林峰,姚宝琪,机电一体开关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开发和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

 [3]张勇军,任震,廖美英等,10kV长线路杆上无功优化补偿[J],中国电力。  

 [4]曹光祖,应系统地重视分散和终端无功补偿[J],低压电器。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讲话致辞》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理工论文》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范文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复制完整版《理工论文》范文,全网20万篇优秀素材范文持续更新、一网打尽!免除会员朋友东奔西跑找材料的后顾之忧!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5年7月请假条模板范文八篇(汇..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