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p;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71.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40亿份,但履约率只有50%多一点。这反映出我国市场交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2003年中央B类)
A.价格问题; B.决策问题; C.信用问题; D.资金问题。
72.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2002年中央B类)
A.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B.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C.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D.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力。
73.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2005年浙江)
A.在资本流通中的周转速度不同; B.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不同;
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和价值转变方式。
74.根据通货膨胀原理,假如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是成本推动,如果没有( )的伴随,将会出现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2005年浙江)
A.需求增长; B.需求减少; C.供给增长; D.供给减少。
75.完全垄断市场常存在于( )。(2005年浙江)
A.农产品市场; B.日用工业品市场;
C.汽车、钢铁、石油等行业; D.公用事业部门。
76.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2005年浙江)
A.财政政策是主要手段或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
B.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财政收入或支出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C.财政政策是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引起一国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使总产出成倍数地放大或缩小;
D.当一国的民间需求过旺时,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77.商品交换的数量比例最终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 )决定的。
A.劳动量;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价值量; D.劳动生产率。
78.流通中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
A.自发调节资源配置; B.刺激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C.形成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 D.形成等价交换。
79.从商品流通形式上看,( )是流通媒介。
A.货币; B.商品; C.货币资本; D.流通资本。
80.资本总公式从形式上看,同( )发生了矛盾。
A.资本积累规律; B.资本占有规律性;
C.价值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
81.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 )。
A.剩余价值; B.资本积累;
C.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D.科技进步的速率。
8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 B.产业后备军;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转化为资本。
83.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是( )。
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C.资本积累; D.产业后备军。
84.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B.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下降;′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资本家占用的利润量绝对地减少。
85.生产资本的职能是( )。
A.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B.生产剩余价值;
C.实现剩余价值; D.分配剩余价值。
8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A.剩余价值的递增; B.固定资本的更新;
C.生产社会化; D.生产资料私有制。
87.“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 )。
A. 个别企业生产的无组织性和社会主义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8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B. 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是行政手段;
C.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8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