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2015大学生村官申论备考指导:文章写作中经典故事选用标准
2015-04-22 17:07: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一直以来是广大考生的软肋。要写出一篇好的申论文章,赢得考官亲睐,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与技巧。申论文章写作中,考生最喜爱的莫过于例证法,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写作技巧,但考生往往在最容易操作的环节上出了问题。下面,91考试网就为广大考生进行详细讲解。

^91考试网专家研究发现,考生在申论写作中选用经典故事时存在三种问题:虚假,即选用经典故事为自己临时编造;错误,即选用经典故事与所持论点无关甚至意思相反;生硬,所选用经典故事与观点的行文组合上不够妥帖,出现单纯堆砌例子或长篇累牍讲故事。

鉴于上述广大考生在运用经典故事进行文章论证时容易犯的“三大毛病”,^91考试网专家“对症下药”,给出下述三个使用经典故事需要严格遵守的标准,以防止广大考生“故疾旧犯”。

标准一:信

所 谓信就是真实,即考生所举的经典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最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因为只有真实的例子,考生们在写作的时候才能自然地写出来。同时,大家耳熟能详 的经典故事,能够让阅卷人不需要花费时间去仔细阅读的所举例子。比如论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赢得民心的必要前提”时,可运用的例子有北宋的包拯为官清 廉、执法严明,或是明朝海瑞一生清明、两袖清风、孜孜为民,或是焦裕禄一心为民、鞠躬尽瘁。但如果考生选用西汉赵广汉、黄霸、唐朝徐有功等人的例子,就有 些生僻,可能会导致由于阅卷人不熟悉而误认为是考生胡编乱造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文章得分。另外随意捏造故事容易露出破绽,得不偿失。

标准二:达

所 谓达就是准确、贴切,即所选用的经典故事与所要论证的论点是相符的。相信同学们头脑中都有几个印象深刻的经典故事,比如韩信胯下受辱、唐太宗喜于纳谏、项 羽破釜沉舟、贝多芬失聪失明而不向命运低头等。申论文章写作时,考生思维紧张,同时想使用经典故事凑满字数,会不假思索地把这些例子写上去,但是这些例子 并不适合所有的主题。使用不能说明文章论点的经典故事不仅不能使文章增色,反而会因为论证不贴切而被扣分。所以考生在写作时,一定不能随意使用经典故事, 要选取和自己的论点相符的,从而深化文章论点。

标准三:雅

所谓雅就是别致自然,即在叙述 所选用经典故事时,能够将故事简练地与论点穿插论述,这一点对广大考生来说较难把握。在运用经典故事时,考生容易出现讲故事、论据重点不突出的毛病,使得 文章论证啰嗦赘余。例如在论证“选贤任能是国强民富的有效保证”时,考生们往往会使用唐太宗善于纳谏的例子。在引用时,考生会将时间、人物、事件、甚至经 过叙述一遍,这样的话就会使得论证不突出。对于此类经典历史故事,只需要用其重点便可以。即唐太宗善于听取魏征纳谏,任用“房谋杜断”,才开创出大唐贞观 之治。其实在论证上述论点时,还可以进行经典故事的对比论证。如:汉高祖刘邦文用张良、陈平,武任韩信、周勃,君臣同心,选贤任能,为西汉两百年基业奠定 基础;唐太宗善于听取魏征纳谏,任用“房谋杜断”,开创出大唐贞观之治;相反,东汉冲、桓之时,亲小人,远贤人,终致军阀割据,百姓涂炭;明熹宗任用阉 宦,残害忠良,最终尽失民心,断送国运。如此运用经典故事,能让文章更显气势,同时也让阅卷人眼前一亮。

例证法中经典故事的运用,是申论文章写作中最易操作,使用得当能够给文章增添更多亮点的方法。选调生考试网建议各位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经典故事,并且要准确把握经典故事所蕴含的内涵与意义,在此两者基础上按照上述标准进行练习书写,如此方能在考试时运用自如。

 


What is it that characterizes your personality? ----An unswerving aim. 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目标始终如一
Be slow in choosing a friend, slower in changing. 选择朋友要慢,换朋友更要慢.
Tags:村官考试 选聘高校毕业生 到村任职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大学生村官行测备考指导:定.. 下一篇2015大学生村官申论备考指导:6大..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