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2016年01月经济基础理论知识点-宏观经济(3)
2016-01-21 15:07: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6年大学生村官考大部分省份考公共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 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下面^91考试网大学生村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法律知识要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总需求

凯尔斯定律:在短期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在短期中,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只能引起国民收入或总产出的相应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

在短期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即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净出口,即

Y=AD=C+I+G+NX

上式就是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的公式,也被称为收入恒等式。

期中,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为内生变量,也被称为是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二)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是指与总需求相等时的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总收入恰好与总支出相等时的总产出或国民收入。

表现在图形上,即AD线与45度线相交的点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才是均衡产出。

存货变动机制:如果实际国民收入大于均衡国民收入,这时经济中一定存在着需求不足或供给过剩,这就意味着实际存货水平大于正常存货水平,即非正常存货大于0,此时,厂商就会减少产量;反之,若实际国民收入小于国民收入,这时经济中存在过度需求或供给不足,厂商的实际存货水平下于正常存货水平,即非正常存货小于0,这意味着厂商的产品供不应求,厂商就会增加产量,从而增加总产出。

(三)消费函数

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始终是影响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消费函数:如果把消费需求看成是收入的函数,可以一般地表示为C=f(Y)。如果把收入之外的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也考虑在内,并假定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就可以得出消费函数:

C=C0+cY

C0称为自发消费或自主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入所引致的消费变动量。

平均消费倾向:消费与国民收入的比率。

(四)储蓄函数

储蓄也是收入的函数。S=-C0+(1-c)Y

其中,C0为自发消费,是一个负值,表示当收入为零时,消费者不得不动用过去的储蓄用于消费,故当前的储蓄为负。

1-c为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入所引致的储蓄的变动量,称为边际储蓄倾向。

可见,边际储蓄倾向等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

(五)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产出公式:总收入等于自主消费与投资二者相加后除以边际储蓄倾向。

可见,均衡国民收入与自发消费和投资需求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

注意掌握简单的计算。

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投资等于储蓄

结论:均衡产出的多少既取决于自发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大小,也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因此,当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时,也可以提高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或降低边际储蓄倾向。反之,当经济出现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可以通过抑制消费和投资以及降低边际消费倾向或提高边际储蓄倾向的方法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六)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

其他条件不变,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税收的增加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反之亦然。

因此,当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时,要增加国民收入,刺激经济增长,就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的方法;反之则相反。

(七)投资乘数

乘数是指经济中作为自变量的总需求中的任何一种需求发生变动时,作为因变量的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动幅度。

投资乘数:是指变动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其计算公式表现为边际储蓄倾向(或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八)其他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变动一个单位的政府购买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其计算公式同投资乘数

税收乘数:变动一个单位的税收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其计算公式表示为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比率(负值)。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公式同税收乘数(正值)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在实行平衡预算时,即政府支出和税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其结果为1。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意味着政府如果实行平衡预算,就不可能试图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办法使国民收入实现多倍的增长,因此也就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如果政府试图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法刺激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实行赤字预算,而不能实行平衡预算。

(九)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的功能:交易媒介、储藏手段、核算单位和延期支付手段。

货币:是指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通货以及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通常用M1表示。也称为交易货币。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即银行储蓄帐户上的存款、由证券交易经纪人经营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帐户存款、有商业银行经营的货币市场存款帐户中的存款等)。

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处于交易动机,即为应付日常的交易活动所持有的货币数量。一般看作是收入的函数。

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也被称为谨慎性需求,是指人们处于谨慎动机,即为应付经济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所持有的货币数量。从全社会看,它仍看作是收入的函数,二者正相关。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指处于投机动机,准备在有利的实际买卖有价证券以获得更高收益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它是利率的减函数

实际上,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就是人们想利用利率水平和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投机而牟取收益所持有的货币数量。

货币需求函数L=kY-hi

其中,k是L对Y的敏感稀疏,即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国民收入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变动量;h是L对i的敏感系数,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表示利率变动一个百分点所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变动量。

凯恩斯陷阱:表示当利率下降到很低水平时,货币需求会趋向无穷大。

(十)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函数

1、货币供给的概念

货币供给: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通货和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的个人和厂商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通货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即M1;广义的货币供给除包含M1外,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货币供给有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之分。如果对货币供给进行了价格调整,即为实际货币供给。

2、货币供给的决定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名义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无关,因此是一个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如果货币当局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了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曲线向后平移,货币存量增加;反之,如果货币当局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减少了货币供给,货币存量减少。

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或通货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及存款准备金之和;货币乘数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基础货币所导致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货币乘数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

货币乘数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的条件是:(1)商业银行不存在超额准备金;(2)银行客户应将其一切货币收入都存入活期存款帐户

结论: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货币供给量越少;反之亦然。

(十一)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

利率:在经济学中,利率被视为货币的价格或借入货币的价格。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也称货币利率,它所衡量的是每一元借出货币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货币收益;实际利率是在名义利率的基础上根据通货膨胀影响矫正过的利率,通常把它定义为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此时利率称为均衡利率。

货币市场的供求机制:如果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均衡利率,货币供给量就会大于货币需求量,这时,货币供大于求的压力会迫使利率水平下降;反之,如果市场利率水平低于均衡利率,货币需求量会大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不应求的压力又会使利率水平上升。最终,货币市场的供求机制会迫使市场利率趋向于均衡利率。

(十二)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1、投资函数:如果把非利率因素对投资影响视为常数,并假定投资与利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就得到投资函数I=I0-bi

其中,b是利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数量,称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或投资的利率弹性。

2、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利率水平越低,投资需求越大,总需求就越大,因此,总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国民收入增多;反之,利率水平越高,投资需求越小,从而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就减少。因此,利率是影响国民收入和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杠杆。

当经济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不景气,失业增多,货币当局就可以通过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的办法来增加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反之,当经济中出现过度需求,从而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则可以用提高利率的方法抑制投资需求,进而抑制经济过快增长,降低通货膨胀率。

只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条件下的利率才是均衡利率。



Tags:村官考试 选聘高校毕业生 到村任职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1月经济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