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2016年09月公基:成语故事中的哲学道理
2016-09-13 12:07: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导语】从近几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情况来看,很多哲学部分的考题都结合了中国古典成语故事、谚语或俗语来考,这就要求广大村官考生对我国古典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功底,否则,哲学学得再好,看不懂成语或古文也是做不对题的。91考试网的专家对此通过题目进行讲解。

【例题】下面与“牵牛要牵牛鼻子”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

①纲举目张 ②蛇打七寸 ③集腋成裘 ④分清主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91考试网解析:题干中“牵牛要牵牛鼻子”意思是牵制牛可以抓它的好多个部位,但最主要的是牛鼻子,在“多个当中选一个”体现的哲理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①“纲举目张”,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一条大绳子提起来,其他的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多个当中选一个体现了抓主要矛盾。②“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要抓住主要环节,体现了抓主要矛盾。③“集腋成裘”,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少,但聚集起来却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④“分清主流”是指两个当中选一个,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①②与题干哲学寓意相符。故本题答案为A。

【考点】政治 哲学 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

从这道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考生们对“纲举目张”、“蛇打七寸”、“集腋成裘”等这些最基本但耳熟能详的成语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话是很容易失分的。下面^91考试网专家就把一些常考的成语、谚语或俗语等体现的哲学道理进行总结,以方便大家理解和记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巧的主妇如果没有米也是做不饭的,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尊重规律为前提。

2.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物质的发展。

3.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同掩耳盗铃。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即因人而异,体现了认识的主体性。

5.画蛇添足——给蛇多加一只脚,为多此一举。说明错误的意识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不是对客观事物如实的反映,而是歪曲的反映。

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常流动的水不发臭,常转动的门轴不遭虫蛀。体现了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7.无风不起浪——要想起浪花必须得先有风的吹动,风吹是因,起浪是果,体现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因果联系。

 



Tags:村官考试 选聘高校毕业生 到村任职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行测备考:理数题备考方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