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它不存在任何污染,可以大量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欧洲风能协会2005年6月30日发布的《风力12》报告,到2020年,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预计可以达到l250百万千瓦,风力发电可占到全世界用电总量的20%。这个数字意味着全球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将减少110亿吨。从这个角度讲,风电的俗称"绿电",确也名副其实。
如果说"绿电"的概念还只是停留在环保的层面,对风能的另一个特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是可以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的。同油、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风能资源丰富且不受储量的限制,特别是在当今油价飞涨、全球性能源危机凸显的时代,这一特点更显出其独特的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把风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地位。据透露,欧盟的风电产业政策已经出台,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风电产业配套政策甚至已经做到了2050年。
在风电发展的20多年里,价格偏高一直使它饱受反对者的抨击。另外,风电还存在着性能、市场不稳定等因素。目前,风力发电在各国电力来源中所占比例很低,即使在比例最高的丹麦,也不过占到20%,德国大约是6%,美国只有1%。至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0.14%,至今也没有跨过产业化这道坎儿。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还不够成熟,它的产业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和应用,的确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这样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能源战略安全的能源方式,除了政府的鼓励引导、专家和业界的努力,目前更需要人们的耐心和信心。
4.1.对风能发电优势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风能发电既不污染空气,又无安全隐患
B.从环保的角度看,风能发电是完美的能源利用方式
C.风能发电可以大量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D.风能不受储量限制,因此,有些国家从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对风能加以开发利用
4.2.下列对造成“风力发电在各国电力来源中所占比例很低”的原因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各国还没能将风力发电产业化
B.风力发电因价格偏高而受到反对者的抨击
C.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与市场还不够成熟
D.各国人民对风力发电还缺乏耐心和信心
4.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世界风力发电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丹麦
B.风能发电是目前惟一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能源战略安全的能源方式
C.欧盟出台风电产业政策,是他们千方百计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的结果
D.当风力发电占到全世界发电量l2%时,全球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110亿吨
作为世界工业文明的肇始者,英国正在推进一场全方位的绿色文明革命,以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天气是英国乐此不疲的恒久话题。然而,这一谈资延续至今,已经增加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英国百姓的热门话题。”在民间通讯工作的安娜小姐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英国南部一个小镇发生了洪水,不少人看过新闻后就说:看哪,这就是气候变暖的结果!安娜指着英国版图说:你看,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多年之后,北极冰雪融化的巨大水流将把墨西哥湾暖流向南推移,英国的温度也将是一个挑战。而且,发生改变——这对于目前完全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来说,无疑将是一个挑战。而且,发生改变的还不止是这样,海平面上升导致的陆地减少将更为可怕。与普通民众相比,政府的认识就更为超前和清醒。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的环保官员萨曼先生告诉我们,早在布莱尔首相上台之初,就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与态度顽固的美国相比,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令人称许。萨曼先生认为,在气候变化方面,发达国家的确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应该比发展中国家提前采取行动。为此,英国财政部在今年2月发布的《能源白皮书》中,将其经济定性为“低碳经济”,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左右,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目前水平降低60%。据悉,明年英国将担任欧盟及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布莱尔首相已经表态:应对气候变化是他担任轮值主席后所要开展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其实,在英国,环境并不是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的专利,而是财政、交通、建筑等许多部门“人人有份儿”。作为一个市场经济非常完善的国家,英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除了实行明确的政策导向外,还非常看重税收调节的作用。于2001年实施的环境税就是个成功的范例。这一全球首创的新税种是这样运作的:凡是非居民的用能单位每消耗一度电,就必须上缴l5便士的气候税,1年的总税金在10亿英磅左右。与此同时,财政部出台了环境税减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与财政部核定每年的减排目标,凡是如期完成任务的,就可减免80%的环境税。目前加入这一协定的已经有44个行业企业,基本都能实现自己的减排目标。为鼓励更多的企业提高能效、减少气体排放,财政部还面向大企业设立了上亿英镑的减排基金和针对小企业的碳基金。只要是与财政部签定减排协议的企业,都可申请一定数量的无息贷款,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实践证明,上述措施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与财政部签订协议的企业越来越多,许多企业还超额完成了减排任务。
5.1.安娜认为气候变化对英国造成的最大的危害是( )。
A.气温变化
B.陆地减少
C.粮食减产
D.降雨量的变化
5.2.关于环境税,下面说法正确的( )。
A.是英国独有的税种
B.针对所有能源用户
C.达到要求的可减少税率
D.所收税金要用于环境的治理
5.3.英国财政部要向一些企业提供无息贷款的原因是( )。
A.一种税收返还政策
B.让这些企业提高减排的能力
C.补偿这些企业因减排造成的损失
D.奖励这些企业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5.4.下面符合这段话意思的一项( )。
A.英国的粮食生产不能再自给自足
B.北极的冰雪融化会让英国气温升高
C.布莱尔政府的首要工作是应对气候变化
D.预计2050年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现在的40%
5.5.这段话谈论的主题是( )。
A.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更多的责任
B.英国未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C.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及人类的对策
D.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答案解析见下页
为您提供参考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D
解析: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选项D虽然说139人感染H5N1病毒,71人死亡,但是它没有指出死亡的人是否服用了“达菲”,因而不能证明“达菲”对这种病毒的药效降低,故D项不能作为结论依据。选项A、B、C均可作为支持“达菲”对抗击H5N1 型禽流感病毒正在失去效力的依据,因为患者均服用“达菲”但很多人没有起到治疗效果,正好说明“达菲”对这种病毒的药效降低。
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 C
解析: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选项C,文中只是提到“达菲”必须在感染病毒后48小时内服用才会有效,并必须连续服用多天,疗效才明显。并没有直接反驳“达菲”需要谨慎保存、妥善使用的意思。
选项A、B、D均可在文中找到依据。文中第一句话“医生们……‘达菲’失效。”选项A得证;第三段“世卫组织……只是早晚问题。”选项B得证;第四段最后一句“其中两种旧药……”、第五段最后一句“但在……”、第七段第一句“但乐感请也有……”表明选项D得证。故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 B
解析: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中列举了多种治疗禽流感药物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定位第四段第二句,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制中,可推出加快研究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是整个科学界的当务之急,B项符合文意。
选项A在文中并没有提到,只是说研究“达菲”对抗禽流感正在失去效力,但并没有指出这种研究有助于人类尽快寻找取代“达菲”对付禽流感的新药。选项C没有依据,文中只介绍了注射式的乐感清的研究动向,但没有论证效果如何。D项过于绝对,新药“帕拉米韦”尚在实验中。
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A
解析: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鸡尾酒疗法的正确理解是,像鸡尾酒一样,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方能有效,选项A为正确答案。
选项B属于偷梁换柱,就“鸡尾酒”疗法并非是用鸡尾酒治疗;选项C,文中只是说可以把利巴韦林加入到“鸡尾酒疗法”中,并没有说它是这种疗法的典型代表药物;选项D,曲解了鸡尾酒疗法的定义,鸡尾酒疗法并不是在各种药物之中选择一种最新的药物。故正确答案为A。
2.1.答案: B
解析:由材料的第1、2段对相声、小品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得出最后的结论:艺术不要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文章最后一段)。故选B。
2.2.答案: B
解析:由材料第4段的第2、3行“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可知,追求艺术享受和有益的教诲是符合题意。故选B。
2.3.答案: A
解析:题干中B项内容与文中“那些显得有些粗俗,仅仅为了逗得观众一乐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是相吻合的。c项内容与文中“相声明显竞争不过小品”“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相吻合。D项表现了“人文关怀”,即思想性的重要,与文意吻合。只有A项在文中找不到相应的内容。故选A。
2.4.答案: D
解析:由材料第7段“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中,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可得出“强心剂”意为“哲理”。故选D。
2.5.答案: D
解析:材料第6段一开始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艺术应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是一种错觉。接下来具体论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人们心中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决不排斥真、善、美的教诲”,需要传播科学、弘扬真理、启迪人生的智慧。故选D。
3.1.答案: D
解析: 通过第二个空入手,能在孩子们中间游荡的只能是幽灵,因此排掉B、C选项,最后一个空说到肆意切割,因此只能是橡皮泥,而砧板是不可以切割的。要切割的是砧板上的肉。
3.2.答案: C
解析: 看清设问,寻找特点。只有C项属于特征。
3.3.答案: B
解析: 填空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既是主句,苏霍姆林斯基开始则是例子之后的内容均是在解释第一句话。所以要对整个文段进行把握和理解。可知文段都在指价值的取向。因此选择B选项。
3.4.答案: A
解析: 首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论述,第三段解决问题。属于总分总结构。
3.5.答案: D
解析: 第四选项中错误的就是归谬法,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所以就是错误的。
4.1.答案: B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通过材料中“在环保主义者眼中,风能发电堪称是近乎完美的能源利用方式”可知,风能发电近乎完美,但并非最完美,上文也提到,风力发电会影响到鸟类的生存。所以B的选项表述是不准确的,当选。
通过原文“风能资源丰富且不受储量的限制……也正是因为如此,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把风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地位”可知D选项表述正确。
根据原文“它不存在任何污染,可以大量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可知A、C表述是正确的。
本题易错选A项,考生可能会受到原文中“风力发电则会影响到鸟类的生存”这句话的影响,认为风力发电会威胁到鸟类,因此A项中说它“又无安全隐患”是不正确的。实际上,风力发电无安全隐患是针对人类而言的,因此A项说法是正确的。
故正确答案为B。
4.2.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定位原文,引文出现在材料倒数第二自然段。后两个自然段表述的都是“风力发电占比例很低”的原因。
通过原文“在风电发展的20多年里,价格偏高一直使它饱受反对者的抨击“可知B选项正确;
通过原文“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还不够成熟”可知C选项正确;
通过原文“目前更需要人们的耐心和信心”可知D选项正确。
A项是风能发电的现状而非原因,同“所占比例很低一样”,是一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