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2017年05月大学生村官行测技巧:推理题如何“秒杀”迷惑项
2017-05-02 17:39: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很多考生在做大学生村官行测可能性推理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某一个选项上面不停的进行纠结,到底这个选项是否能够削弱或者加强,比较了半天,结果发现答案告知是迷惑性选项,不须考虑。于是本来不迷惑的考生就开始迷惑了,那么接下来^91考试网专家就其中的一个常见的迷惑性选项——诉诸权威,与大家分享一下。

何为诉诸权威呢?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用权威来证明对错。我们首先来看一道题。

【例1】一般认为,一个人80岁和他在30岁相比,理解和记忆能力都显著减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0岁的老人和30岁的年轻人在玩麻将时所表现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没有明显差别。因此,认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目前30岁的年轻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高于50年前的同龄人

B.上述调查的对象都是退休或在职的大学教师

C.上述调查由权威部门策划和实施

D.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120岁

【^91考试网解析】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加强型的题目,我们来看一下具体题干的论述,题干就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得出一个具体的结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这句话比较长,成分比较多,我们简化一下,应该就是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不会显著减退。那我们在加强的过程中要每个选项着重的来进行分析,大家来看一下这里面的C项,上述调查由权威部门策划和实施。这个选项可不可以加强,能不能达到不减退的目的?有考生说可以,那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调查是由权威部门来做的,所以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不过权威部门做的就一定是对的是吗?举个例子,多吃西红柿能够提高人的记忆力,这个是谁说的呢?是由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尼古拉斯老王说的,那这就一定能提高是吗?这不一定吧,这东西能不能提高跟谁说的关系不大吧?你主要得证明他们俩确实有关连的,而这个关联性不是通过你的身份进行佐证的。所以,这个选项并不能进行加强的。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什么是“诉诸权威”,下个定义就应该是:

用论证者自身或别人在某一领域的权威优势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一个命题的真理性。论据与论题之间只具有心理上的相关性,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

直白一点就是只利用某个人“大咖”的身份,于是认为这个命题是对的或者错的,而是否有真正的联系呢?也不一定有,只是心理上觉得可以。这就是诉诸权威。而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诉诸权威的形式多以“权威人士、专家学者、权威机构”等形式出现,不过有时候也会有隐晦一点的表达,比如“某大型公司的负责人说”等等。

这个时候有的考生就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已经理解了,于是认为以后遇到这种“权威”就可以直接排除了,不过要是这么想的话那就太简单了。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带“权威”的选项都不能选。

为什么呢?比如,若有个题目的结论是:人是由非洲古猿进化而来的。而有个选项这么表达:生物学家詹姆斯用大量的数据和试验证明了非洲古猿就是人类的祖先。大家会发现这个选项中具体谈到了权威专家的得到结论的论证过程了,论证很充分,而且是存在着逻辑上的相关性的,那么这就是可以选择的,而要是只想利用权威身份来论证,并没有逻辑相关性,则是不可行的。

那我们回到开始的那道题当中,具体的结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不会显著减退。C项上述调查由权威部门策划和实施,很明显只是利用了权威身份而已,并没有存在论证过程,没有相应的逻辑相关性,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诉诸权威了,不过要是改一下,把这个选项改成:上述调查由权威部门经过大量的试验与大量的调查所得出的,要是如此的话就证明这个论证实际是有逻辑相关性的,而不是心理上的认可了,就可以进行加强了。

^91考试网专家提醒大家,以后在遇到这种题目的时候还是要认真地进行分析的,看选项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最终辨析到底能不能进行削弱加强。



Tags:村官考试 选聘高校毕业生 到村任职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7年05月大学生村官公基知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