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2016年07月村官考试《行测》预测题(7.13)
2016-07-13 12:15: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5题。

“乡贤”是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在传统时代,他们被认同为乡土社会里德行高尚,且于乡里公共事务有所贡献的人。通常来说,乡贤与乡绅即乡村绅士的概念具有较多的重合性。

“士大夫居乡者为绅”,具有功名身份、学品、学衔和官职而退居乡里者,是乡贤阶层的基本构成。他们拥有高于平民的身份地位,退居乡村后成为乡村社区里具有社会一文化威权的阶层。乡贤在家世方面得有一个值得乡人景仰羡慕的经历,清白而没有劣迹。其中乡绅们照例有一份丰厚的财产,属于耕读之家。其家族对地方社会有所贡献,尤其在维持地方风习,主持节令庙会,救助孤寡贫弱,推动地方公益事业方面赢得乡里声望。功名身份、官位职衔之外,乡贤有一定的年资,拥有乡族长老资历。此外,借助功名身份和官职形成社会网络资源,乡贤可以为乡村社区争得更多的利益,并保障乡里免受差役吏胥扰害。明清以来,虽然平民乡贤所占的分量渐有增长,但总体上乡绅仍然是构成乡贤的主体力量。

乡贤的地位是通过取得功名、学品和官职而获得的。传统时代的身份等级制度是赋予他们拥有独特地位的制度性基础。科举制度下,乡土绅士的身份具有双重性质,即“士”,读书求功名者,“仕”,为官或准备为官者。士为“四民之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绅士是整个封建官僚或国家机器的社会基础。科举制度以其具有外显标志和社会文化内容的“功名”身份,把社会力量的绅士同政治力量的官僚紧密结合在一起。

乡绅作为一个居于乡村领袖地位和享有特权的社会集团,在维系正常社会秩序的官、绅、民三种力量中,使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也更为多样。一般说来,乡绅大都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和热心支持者。乡村社区兴办学务,修建各种社学、义学、族学甚至私塾,基本上都由乡绅们掌控。属于乡村社区的公共财产、经济事业,通常官府并不直接参与管理,大多“以其事委诸绅士”。由此,乡绅们“垄断了一县公产的经济命脉”。地方的社仓、义仓以及族产、学产等公共财产,一向委诸乡绅们管理。作为乡村社会中坚势力,乡绅们也是地方各项公共事务的主持和掌控力量,举凡道路修筑、桥梁构建、学宫营造,甚至寺庙修缮……____________是跨县区的大型水利工程,__________由官员出面协调,“__________无论这些工程由官或由绅指导,在执行中总是绅士承担主要负担”。乡绅们是政府在地方社会上的代理人,所谓“地方公事,官不能离绅士而有为”。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绅或乡贤始终是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

1.关于乡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乡贤大多是平民

B.乡贤的主体力量是乡绅

C.乡贤可以为乡村社区争得更多的利益

D.乡贤的家世经历值得乡人景仰羡慕

2.乡绅在乡土社区从事的地方社会活动一般主要有哪几大项?( )

①兴办学务 ②组织社会网络 ③集合社区资源

④管理地方公产 ⑤主持掌控公共事务 ⑥读书求功名

A.①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

3.文章说乡贤与乡绅的概念有较多的重合性,根据本文,下列不属于该“重合性”的是( )。

A.家产丰厚,属于耕读之家 B.德行高尚,赢得乡里声望

C.是乡村领袖,主导古代基层社会运转 D.具有“士”与“仕’’双重身份

4.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

A.如果 就 所以 B.如果 即使 那么

C.即使 虽然 但是 D.虽然 但是 那么

5.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A.乡贤与乡绅

B.乡贤: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

C.乡绅如何主导古代基层社会运转

D.乡贤的构成

答案解析见下页

1.A [解析]由文章第二段中“他们拥有高于平民的身份地位”及“明清以来,虽然平民乡贤所占的分量渐有增长,但总体上乡绅仍然是构成乡贤的主体力量”可知A项说法错误。其余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A。

2.B [解析]通读文章,不难看出乡绅在乡土社区从事的地方社会活动主要内容在第四段。其中,“乡绅大都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和热心支持者……基本上都由乡绅们掌控”讲的是地方学务方面,“属于乡村社区的公共财产、经济事业,通常官府并不直接参与管理……一向委诸乡绅们管理”讲的是地方公产方面,“作为乡村社会中坚势力……在执行中总是绅士承担主要负担’”讲的是地方公共事务方面。因此,对应的选项是①④⑤,选B。

3.A [解析]由第二段末句可知,总体上乡绅是构成乡贤的主体力量,乡贤的特点自然也是乡绅的特点,故“重合性”应该是乡贤的特点。A项只是乡绅的特点,乡贤中还有平民,不具备这个特点;B项是文章首句乡贤的定义中的内容,是乡贤、乡绅的共有特点;C项是最后一段的同义表达,是乡贤、乡绅的共同特点。D项可由第三段中“乡贤的地位是通过取得功名、学品和官职而获得的……科举制度下,乡土绅士的身份具有双重性质,即‘士’,读书求功名者,‘仕’,为官或准备为官者”得出,也是乡贤、乡绅的共同特点。故本题选A。

4.C[解析]横线所在句子之前的内容讲的是乡绅在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主持和掌控活动。通过前后文可知,乡绅在跨县区的大型水利工程中也有影响力,又由“甚至”一词可知,前后文应该是递进关系,只有“即使”能有此表达效果。代入C项,符合语境。故本题选C。

5.B[解析]由文意知本文主体是乡贤,乡贤包含乡绅,是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A项较空泛,相比A项,B项更合适;C项主体是“乡绅”,不全面;D项,乡贤的构成只是文章一部分,且不是主要部分。故本题选B。

 

 



Tags:村官考试 选聘高校毕业生 到村任职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7月村官考试行测全卷预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