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7.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 )
8.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日内。( )
9.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后,如果左右平衡就可以肯定记账没有错误。( )
10.在实际会计核算中,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的方法来完成试算平衡的。( )
11.构成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其价值在领用时,记入企业的“销售费用”账户。( )
12.随同产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在领用时,应借记“生产成本”。( )
1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月末余额只能在借方。( )
14.包装物在出租或出借时,需将包装物的价值,从“库存未用包装物”明细账转入“出租包装物”或“出借包装物”明细账。( )
15.“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登记节约差异额。( )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货币是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2.B【解析】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但如果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或金额。即资产计价时从低,负债估计时从高;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如果有合理的基础可以估计时,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3.D【解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1)真实性;(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3)有用性;(4)一致性;(5)可比性;(6)及时性}(7)清晰性;(8)权责发生制;(9)配比性;(10)实际成本(历史成本);(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12)谨慎性;(13)重要性。
4.B【解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C【解析】投资人或债权人投入企业的资金即构成了企业的经济资源(即资产)。
6.B【解析】管理费用增加记借方,库存现金减少记贷方。
7.D【解析】“实收资本”账户期末有余额。
8.C【解析】销售货物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C【解析】核算职能、监督职能属于会计的基本职能。
10.D【解析】在用的机器设备应计提折旧。
11.A【解析】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折旧方法。
12.D【解析】选项A、B、C都是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接受捐赠现金资产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
13.B【解析】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14.B【解析】该固定资产第一年的折旧率=5÷(1+2+3+4+5)×100%=33.33%。
15.D【解析】应收的各种赔款通过“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
16.C【解析】收入、利得均属于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收入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来源于非目常活动。费用、损失均属于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费用产生于日常活动,损失产生于非日常活动。
17.A【解析】企业某车间核定备用金定额,用现金支付,此时应借记“其他应收款 一备用金”,贷记“库存现金”。
18.D【解析】重记、漏记和借贷方向相反等错误都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公式查出来。
19.A【解析】企业采用非定额制管理备用金,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小李外出预借差旅费,以现金付讫,则应借记“其他应收款一小李”,贷记“库存现金”。
20.A【解析】企业收回某公司所欠货款现金500元,应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应收账款”。
21.A【解析】企业收回职工还回的借款,应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其他应收款”。
22.A【解析】现金短缺核查后原因不明,则应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23.D【解析】“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表示实际多支付的工资数。
24.A【解析】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准备发放工资,此时应借记“库存现金”,贷记“银行存款”。
25.B【解析】企业自主决定提取的盈余公积是任意盈余公积。
26.A【解析】由企业自主决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的用途一致。
27.D【解析】会计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28.C【解析】“待摊费用”的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或支付的数额,贷方登记费用的摊销额。
29.A【解析】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即得出固定资产净值=200000-20000=180000(元)。
30.D【解析】计划成本的计价没有实际成本准确。
31.A【解析】企业应设置“包装物”账户核算包装物的收发、增减等情况。
32.A【解析】出库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收回出租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计提的包装物摊销额均在“包装物”的贷方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