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倾情奉献: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本章要点]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1.利益的相关性——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 
  当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会计职业道德不允许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但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 
  2.发展的相对稳定性。 
  3.广泛的社会性。 
  二、会计职业道德功能 
  (一)指导功能 
  (二)评价功能 
  (三)教化功能 
  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一)二者的联系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1.两者根本目的一致 
  2.两者作用上相互补充、协调 
  会计行为不可能都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的行为,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 
  3.两者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会计法律制度中含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也包含会计法律制度的某些条款。 
  4.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5.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 
  (二)二者的区别 
  1.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会计职业道德则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表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具体、明确,形成正式的文字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更高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点击进入安徽会计从业《财经法规》学习指导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