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5年最新考点训练:
(一)预决算监督的含义
预决算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各级政府和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乃至决算等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实施的监察和督导,它属于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
(二)预决算监督的原则
1.依法监督
2.以事实为依据
3.监督与服务相结合
4.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5.一般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
6.道德教育与法纪制裁相结合
(三)预决算监督方法
预决算监督的方法一般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
1.事前监督
具体表现为:在年度财政总预算、企业财务收支计划、基本建设财务收支计划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之前,对这些计划的编制、审核、批准过程进行的监督。
2.日常监督
日常监督是指在财政总预算、单位预算以及各项财政收支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
3.事后监督
事后监督是指在预算、财务事项发生后,通过定期执行情况的检查进行的监督。
(四)预决算监督体系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1.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监督,即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
2.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即非国家机关的监督则指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和多种途径广泛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公共预决算实施的一种监督。
点击进入论坛参与答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