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天津会计从业《财经法规》第五章考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一
2015-04-05 21:28: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5年最新考点训练: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1.概念。爱岗敬业就是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并为做好本职工作锲而不舍、尽职尽责。

2.爱岗与敬业的关系。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只有正确认识会计本质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克服“懒”、“惰”、“拖”的不良习惯和作风。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会计工作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没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可能出偏差。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忠于职守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认真地执行岗位规范,而且要求会计人员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忠实地履行岗位职责。尽职尽责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表现出的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瑕、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精髓。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总之,会计人员应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得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是会计的本质属性,也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只有会计信息能够如实反映主体的客观经济活动,会计才具有生命和发展的空间,才能进一步去显现它的监督职能和更好地为决策服务。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会计人员应依法保守单位秘密,这也是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秘密主要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类。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诚实守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维护职业信誉。

第一,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客户时应谨慎;

第二,注意评估自身是否具备业务能力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第三,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执业准则实施审计,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应当保持职业谨慎态度;

第四,按时按质完成委托业务。

【重点】第四项要求主要针对注册会计师。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廉洁是指不收受贿赂、不**钱财。自律是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

【重点】“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打铁需要自身硬”。是“廉洁自律”职业道德的生动写照。

(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廉洁自律的基础。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公私分明,是指严格划分公私界限。不贪不占,是指会计人员不贪、不占、不收礼、不同流合污。

四、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对于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客观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真实性,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二是可靠性,即会计核算要准确,记录要可靠,凭证要合法。

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失,但不是中庸。对于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公正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度要公正。任何一个主体都能平等地运用会计准则、制度,而不会因某一特定主体的运用较其他主体的运用获得更大的优势。二是执行会计准则、制度的人,即公司、企业单位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应公正地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即在履行会计职能时,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相关利益各方。三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鉴证时应以超然独立的姿态,进行公平公正的判断和评价,出具客观、适当的审计意见。

客观是公正的基础。公正是客观的反映。要达到公正,仅仅做到客观是不够的,公正不仅仅是指诚实、真实、可靠,还包括在真实、可靠中做出公正选择。

【重点】注意诚实守信和客观公正的区别。两者存在交叉。但是,诚实守信强调不弄虚作假。而客观公正则侧重于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作出公平合理的判断。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依法办事是会计工作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会计人员记账、算账、报账和进行财产清查,需要熟悉并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业务处理;注册会计师开展独立审计时,应依据《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审计活动。总之,只有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才能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客观公正贯穿于会计活动的整个过程:(1)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在具体进行业务处理时,或需要进行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不偏不倚。(2)是最终结果公正,即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结果是公正的。即最终结果是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处理。

3.保持独立性

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评价必须独立进行职业判断,做到客观、公平、理智、诚实。

注册会计师保持其独立性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回避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审计事项,实现形式上的独立。具体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重点】注意独立性主要是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尤其要注意形式独立和实质独立的关系。

点击进入论坛参与答案讨论>>



Tags:会计从业资格 财经法规 辅导 考点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天津会计从业《财经法规》第五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