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并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重点提示】要重点把握财政部门在会计行政管理中的四项职能,容易考多项选择题。
【例题1•单项选择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行使会计工作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是( )。
A.税务部门 B.财政部门 C.审计部门 D.金融主管部门
【答案】B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于l988年,是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组织。
(二)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创建于1980年,是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以及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会计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单位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等。
(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
【重点提示】单位会计工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单位负责人。必须牢记。
【知识链接】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的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并不是说单位负责人要事必躬亲、直接代替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更主要的是应根据《会计法》认真组织好、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保证会计机构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例题2•判断题】因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最终责任,所以会计人员对本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没有责任。( )
【答案】×
【针对196267提问】
(二)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
第三节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的反映。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整个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心,它往往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核算过程主要包括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一、总体要求
(一)会计核算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对会计核算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
【知识链接】实际发生的事项是单位在生产经营或者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
(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知识链接】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评价经营业绩、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所谓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所谓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即篡改事实;所谓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指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或直接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的数据,使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以误导、欺骗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行为。
【重点提示】一定要注意伪造和变造的区别。伪造是无中生有,而变造是在真实会计资料上进行改造。
【例题1•单项选择题】A单位会计王某采用涂改手段,将金额为10000元的购货发票改为40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有关规定,该行为属于( )。
A.伪造会计凭证 B.变造会计凭证 C.伪造会计账簿 D.变造会计账簿
【答案】B
【例题2•判断题】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 )
【答案】√
【例题3•判断题】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 )
【答案】√
二、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环节。
(一)原始凭证
【知识链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由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一种原始凭据。它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原始凭证应包括如下内容:原始凭证名称;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制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员的姓名;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名称;经济业务事项的数量、单价和金额;经办经济业务事项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等等。
【例题4•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的是( )。
A.结算凭证 B.记账凭证 C.领料单 D.入库单
【答案】B
1.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办理需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原始凭证通常由经济业务事项经办人员取得或填制。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当期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办人员应及时将原始凭证送交会计机构,原则上最迟不应超过一个会计结算期。
【重点提示】掌握住原始凭证由经办人员取得或填制,要及时提交,原则上最迟不应超过一个会计结算期。
2.原始凭证的审核。《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审核原始凭证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l)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法定职责审核原始凭证。(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3)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重点提示】注意掌握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与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的区别以及会计人员的不同处理方法。
【例题5•判断题】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有权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
【答案】√
3.原始凭证错误的更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原始凭证错误的更正做出了具体规定,其内容包括:(1)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2)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3)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4)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重点提示】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切记!
【例题6•单选题】下列关于对外来发票出现错误金额的处理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的是( )。
A.退回原出具单位,并由原出具单位重新开发票
B.退回原出具单位,并由原出具单位划线更正并加盖公章
C.接受单位直接更正,并要求原出具单位说明情况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D.接受单位直接更正,并说明情况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答案】A
【例题7•判断题】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如果是大写金额有错误,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如果是小写金额有错误,可采取划线更正法更正。( )
【答案】×
【例题8•单选题】下列关于原始凭证更改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修改
B.原始凭证有错误的不得修改,必须由原出具单位重开
C.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必须由原出具单位重开
D.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可以直接在错误处更正,但必须由原出具单位加盖印章
【答案】C
(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
【例题9•单选题】对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进行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是指( )。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销货凭证 D.购货凭证
【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一是记账凭证编制必须以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二是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重点提示】记账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例题10•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 )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A.经办人签字 B.领导批准 C.金额无误 D.经过审核无误
【答案】D
第四节 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指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之分,其中,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重点提示】一定要掌握我国“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例题1•多选题】会计监督体系包括( )。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B.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C.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D.新闻媒体监督
【答案】ABC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任务主要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单位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规定。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重点提示】注意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在主体和对象上的区别。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重点)
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具体要求是:
第一,经济业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