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客观公正”是指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失,但不是中庸。在会计职业中,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客观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正要求会计准则不偏不倚、一视同仁。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摈弃单位、个人私利,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客观公正,不只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职业境界。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是会计工作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当会计人员有了端正的态度和知识技能基础之后,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并做出客观的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人员记账、算账、报账和进行财产清查,需要熟悉并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进行业务处理。总之,只有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才能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编制会计报表时不能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过去的“书记成本、厂长利润”,现在的“技术处理”,都是与客观公正原则相违背的。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为了帮助公司取得上市资格,为了公司能增股、配股、“圈钱”,不惜血本弄虚作假,表现出“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极具隐蔽性。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不能因关系亲疏而异,做到“经手万贯、一尘不染”,“糖弹打不中,美酒泼不进”。
2.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贯穿于会计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即指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经济业务时,或需要进行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如会计人员在办理有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业务时,应依法纳税,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少交税款。二是最终结果公正,是指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结果是公正的。例如,某人因公出差丢失了报销用的车票,业务处理时,不能因为无报销凭证就不报销,也不能随意报销,而要求出差人员办理各种合法合理的证明手续后,才能报销,即最终结果是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处理。不报销或随意报销,都是不客观公正的。再如,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既不违背实事,也不夸大实事,才能算是客观公正。总之,会计核算过程的客观公正和最终结果的客观公正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客观公正的会计核算过程作为保证,结果的客观公正就难以保证;没有客观公正的结果,业务操作过程的客观公正就没有意义。
3.如实反映
如实反映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如实反映和披露单位经济业务事项。
例5—12】(单选题)( )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A.遵纪守法
B.诚实守信
C.坚持准则
D.客观公正
答案】D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公正是平等、公平、正直,没有偏失。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编辑推荐:
题库】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手机题库免费下载
课程】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精讲直播课 |零基础学员通关
关注】2016年会计从业报名专题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班
Wealth is the test of a man's character. 财富是对一个人品格的试金石.
What may be done at any time is done at no time. 随时可做的事,往往没时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