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广西会计资格证考试《财经法规》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二)
2013-04-20 09:50: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经济业务的处理结果是公正的。即最终结果是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处理。 
3.保持独立性 
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评价必须独立进行职业判断,做到客观、公平、理智、诚实。 
注册会计师保持其独立性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回避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审计事项,实现形式上的独立。具体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重点提示】注意独立性主要是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尤其要注意形式独立和实质独立的关系。
五、坚持准则  
(一)坚持准则的含义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这里所说的“准则”,不仅指会计准则,而且包括会计法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重点提示】此处容易考判断题。 
会计人员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业务时,应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 
(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1.熟悉准则 
熟悉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是遵循准则、坚持准则的前提。 
2.遵循准则 
遵循准则即执行准则。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监督时要自觉地严格遵守各项准则、自律在先,同时也要求他人遵守准则,将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事项和经济行为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相对照,先做出是否合法合规的判断,对不合法的经济业务不予受理。 
3.坚持准则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单位、部门以及个人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人员坚持准则,不仅是对法律负责,对国家、社会公众负责,也是对单位负责人负责。 
【重点提示】重点掌握坚持准则。当发生道德冲突时,一定要以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重,顶住压力,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义  
提高技能,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活动。  
会计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不同岗位、不同级次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重点提示】此处容易考多选题。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只有具备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才能不断进取,才会主动地求职、求学,勤学苦练,精益求精。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只有具有锲而不舍的“勤学”精神,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才能推动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的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的需要。同时,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提高职业技能。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  
参与管理,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参与管理就是要求会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向单位领导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地参与市场调研和预测,参与决策方案的制订和选择,参与决策的执行、检查和监督,为领导者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活动,当好助手和参谋。  
【重点提示】注意参与管理是会计人员“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好参谋,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  
(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娴熟的业务、精湛的技能是会计人员参与管理的前提。会计人员只有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深刻领会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才能有效地参与管理;会计人员只有业务娴熟,并具有精湛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参与管理,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和管理情况,掌握单位的生产经营能力、技术设备条件、产品市场及资源状况等情况,结合财会工作的综合信息优势,积极参与预测。根据预测情况,运用专门的财务会计方法。从生产、销售、成本、利润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拟订可行性方案,参与优化决策。对计划、预算的执行,要充分利用会计工作的优势,积极协助,参与监控,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八、强化服务  
(一)强化服务的含义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强化服务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内容各有侧重,其服务效果的表现也不同。(1)强化单位会计人员的服务就是真实、客观地记账、算账和报账,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领导者反映经营活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2)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就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正确评价委托单位的经济财务状况,为社会公众及信息使用者服好务。  
(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1.强化服务意识  
会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不论是为经济主体服务,还是为社会公众服务,都要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只有树立了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能,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提高服务质量  
质量上乘,并非无原则地满足服务主体的需要,而是在坚持原则、坚持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用户或服务主体的需要。服务不仅要文明,还要讲质量,更要不断创新。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促使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职能,而对其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它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一环。要广泛宣传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常识,使广大会计人员懂得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它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有何重要影响。
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开展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育。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是指通过开展对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的讨论,给会计人员以启发和警示。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会计人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岗前职业道德教育。
岗前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对将要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进行的道德教育。包括会计专业学历教育及获取会计从业资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职业观念、职业情感及职业规范等方面。
(1)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即对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高等院校应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也应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学习和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理论、规范。培养他们的会计情感和会计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2)获取会计从业资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即对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进入会计职业前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根据现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规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岗前教育的一项必学内容,使会计人员不仅熟悉而且逐渐认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指引和约束自身的行为。
2.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
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是对已进入会计职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始终。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1.概念。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依照职业道德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活动。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最终是在会计人员自我修养中得到升华,自我修养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职能和社会作用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
2.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客观的、外在的、强制性。无论是职业道德规范,还是职业道德教育,都表现为客观的、外在的、强制性的道德要求,它以职业义务为核心,表现为一定的应该负担的职业道德责任,并往往以政府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性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作为后盾,体现出道德作用的他律性,这种他律教育灌输,是职业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阶段,在职业道德建设初期,这种遵守和服从是必要的,也有其合理性。因而应用也最为普遍。
3.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必要性。教育他律并不必然使这种外在要求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在要求,也难以让人们自觉地产生符合道德要求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它应该向以职业良心为特征的自律型职业道德发展。
4.他律向自律转换的途径。实施这种转换的途径,就是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职业道德习惯,使其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始终。
【重点提示】注意掌握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的他律性,职业道德修养的自律性以及转化的必要性。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环节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修养。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不可或缺,形成一个完整的修养过程。
1.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提高对所从事职业的社会道德价值的认知,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会计职业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概念的把握;第二,对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
2.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是指会计人员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在处理职业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我们平时所说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幸福感等等,都是职业道德情感。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就不可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
3.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指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规范。它使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正确性真诚信服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有意识地表现为某种道德行为。由于道德信念往往以动机的形式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为坚定性和一贯性,成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它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
4.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会计职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修养,在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都属于道德意识修养的范围。会计职业道德的修养不仅包括道德意识方面的修养,也包括道德行为方面的修养。
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调节下所采取的行为,当这些行为反复持久、习以为常以后,就会形成职业习惯。
【重点提示】注意这四个环节的关系。
(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不断地进行“内省”
通俗地讲,“内省”就是内心的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家机关会计证《财经法规》第一.. 下一篇广西会计资格证考试《财经法规》..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