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倾情奉献: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也是经济业务按管理要求归类后的名称。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一)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二)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基础。
(三)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四)会计科目是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基础。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三)会计科目按照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照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四、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要根据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及有关规定进行选择,符合合法性要求,如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核算内容、账务处理程序及账户余额等应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不得擅自改变,以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会计主体在能够提供统一会计信息的前提下,各会计主体应根据本单位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删减或者增补会计科目。
五、会计科目编号
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对会计科目编号是为了便于确定会计科目类别和位置,便于查阅和书写,便于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点击进入重庆会计从业《会计基础》学习指导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