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5年最新考点训练: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三、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等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设计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一)基本会计等式
1.会计等式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权益
2.会计等式的含义。
(1)该等式反映了企业任何一个时点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来源,无论在什么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应该保持上述恒等关系。
(2)该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
3.会计等式的意义。
该等式表明在同一时点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四、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可靠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点击进入论坛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