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5年最新考点训练:
第一章 总 论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合理)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结算账目、制会计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主要意义在于: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这里的会计年度我国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所谓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月度、季度、半年度。
【例题·判断题】在我国,会计年度一般采用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年度我国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
【例题·单选题】基于会计分期假设运用的特殊会计方法包括应收、应付和( )等。
A.收入、支出
B.预收、预付
C.投入、产出
D.购入、售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