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倾情奉献: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二节 复式记账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是由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即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的。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最终是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到账簿中去的,账簿是有具体化的格式的,我们先看张图片: 

实际工作中的T形账户: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是,科目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资产类科目期末如有余额,应该在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式,也是计算其期末余额的公式: 
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决定了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正好相反,其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同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式,也是计算其期末余额的公式: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成本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一致,其内部关系也相同。即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损益类会计科目包括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收入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费用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因素。 
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基本相同,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相反,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类似。 
(1)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费用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2)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收入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上述各类账户的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以及账户余额的方向,可以归纳成以下表格(表中均为一般情况)。 
    
        
            | 账户 | 借方 | 贷方 | 余额 | 
        
            | 资产类账户 | ↑ | ↓ | 借 | 
        
            | 权益类账户(负债+所有者权益) | ↓ | ↑ | 贷 | 
        
            | 成本类账户 | ↑ | ↓ | 借 | 
        
            | 收入类账户 | ↓ | ↑ | × | 
        
            | 费用类账户 | ↑ | ↓ | × | 
    
 
注:权益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与联系,权益包括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两大部分,因此考生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权益与所有者权益。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所谓记账规则,就是指记录经济交易或事项时所应遵循的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当发生经济交易或事项时,企业必须按照相同的金额,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多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入一个或几个会计科目的贷方,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必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