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答案解析』购入机器设备,货款未付,引起资产、负债同时增加。 【例题·判断题】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 ) [答疑编号4022030110] 『正确答案』√ 第二节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按记账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特点: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 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符号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 在我国明确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例题·多选题】关于复式记账法,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有( ) A.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依据 B.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C.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 D.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二字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用来表示债权和债务的增减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借”、“贷”两字已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含义,而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借”和“贷”。 它们是账户的两个部分,分别代表左方和右方,即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左借右贷),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账户。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分。一切账户均需设借方和贷方以记录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其中,借方登记在左方,贷方登记在右方。 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或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或减,只有当其与具体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加或减少。例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正好相反,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会有余额。一般情况下,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注:等号左边的要素,账户的左方记增加; 等号右边的要素,账户的右方记增加。 1.资产类 (1)借加、贷减,余额在增加方即借方。 例如:库存现金期初1 000,增加5 000,减少4 000,期末余额2 000。 借方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借末余额,即:1 000+5 000-4 000=2 000 (2)计算公式: 【例题·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6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A.借方4 000元 B.贷方8 000元 C.借方5 000元 D.贷方5 000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2 000+8 000-6 000=4 000元(借方)。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 (1)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 (2)计算公式: (3)丁字账 应付账款期初余额2 000,增加8 000,减少7 000,期末余额3 000。 【例题·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3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 A.借方1000元 B.借方3000元 C.贷方1000元 D.贷方3000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 000+5 000-3 000=3 000元(贷方)。 【例题·单选题】某单位“预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50万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900万元,期末余额为60万元,则本期借方发生额为( )。 A.990万元 B.810万元 C.1110万元 D.69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预收账款本期借方发生额=900+150-60=990(万元)。 【例题·单选题】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 )计算。 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 3.成本类 成本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成本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提示】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一般情况下有余额,制造费用一般无余额。 4.损益类 (1)收入类 收入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收入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借方,期末本期发生的收入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本年利润),期末无余额。 ①贷加、借减,期末一般无余额。 ②丁字账 【例题·判断题】收入类账户的增加额记在账户的贷方,减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平时的余额记在账户的贷方,期末结账后一般无余额。( ) 『正确答案』√ (2)费用类会计账户的结构 费用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费用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末本期发生的费用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费用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本年利润),期末一般无余额。 (1)借加、贷减,期末一般无余额。 (2)丁字账 账户结构总结: 第一,对每一个账户来说,期初余额只可能在账户的一方:借方或贷方。 第二,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同,说明账户的性质未变;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则说明账户的性质已发生改变。 例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期初尚未收回的账款。如果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仍在借方,则反映期末尚未收回的账款,仍为资产性质的账户; 如果期末余额出现在贷方,说明本期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预收账款,变成负债性质的账户了。 第三,对于收入、费用类账户,由于这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期末结账时都要转入本年利润类账户,所以一般无期初、期末余额。 【例题·多选题】负债类账户的记账规则是( )。 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减少记借方 D.减少记贷方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例题·多选题】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 A.资产的增加 B.负债的减少 C.收入的减少 D.费用的减少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账户借方登记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 【例题·单选题】费用类账户贷方登记的是期末结转入( )账户的数额。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 本年利润 D.主营业务收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费用类账户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中。 【例题·多选题】下列账户中,期末余额应在贷方的是( )。 A.预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收账款 D.应付账款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选项BC属于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是的( ) A.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C.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D.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录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必须记录另一个账户或几个账户的贷方;记录一个账户的贷方,同时必须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记入借方的金额与记入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 【例3-12】企业使用银行存款50 000元购买固定资产 【例3-10】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60 000元存入银行。 【例3-11】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80 000元。 提醒:业务中的借贷表示的内容不一定是一加一减,也可能是同加或同减。 (1)经济业务引起等式一方要素内部发生变化时,借贷的内容是一增一减。如上例12。 (2)经济业务引起等式两方要素同时发生变化时,借贷的内容同增或同减。如上例10,例11。 (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按照复式记账法的要求,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如:提现500元。 (1)格式: 第一,按照国际惯例,每一会计分录都是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为了便于识别,每一会计分录都是借方在左,贷方在右。或者说,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 (2)编制: 【例3-10】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60 000元存入银行。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实收资本 60 000 【例3-11】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80 000元。 『正确答案』 借:应付账款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例3-12】企业使用银行存款50 000元购买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 借:固定资产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3)分录三要素: ①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②记账方向的符号,即借方或贷方; ③记录的金额。 (4)分类: 一贷多借: 借:银行存款 2 000 借:库存现金 100 贷:短期借款 2 100 一借多贷: 借:银行存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3 400 多借多贷: 借:银行存款 23 000 借:应收账款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3 400 2.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科目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相互对照关系。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科目和“贷”记科目之间的联系,称为会计科目(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会计科目(账户)称为对应科目(账户)。 【例题·多选题】经济业务发生后,一般可以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A.多借多贷 B.一借多贷 C.多借一贷 D.一借一贷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会计分录的内容包括( )。 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B.账户名称 C.经济业务发生额 D.应借应贷方向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经济业务内容摘要属于记账凭证的内容。 【例题·多选题】关于会计分录,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有( )。 A.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的符号、金额 B.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为简单会计分录 C.一借多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