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工业企业一般经济业务核算举例(二)
2013-03-24 19:00: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科目代码1403,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材料验收入库而增加时,借记本科目;材料因领用等原因而减少时,贷记本科目;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企业应当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例14]假设上例A企业(一般纳税人)所购入的材料验收入库。

  分析:材料验收入库,则在途材料(资产)减少,而库存材料(资产)增加。故应编制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甲10000

  贷:在途物资—甲10000

  注意:购入的材料全部验收入库并结转后,“在途材料”科目余额应为零。

  二、固定资产购建业务

  “固定资产”,资产类科目,科目代码1601,核算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原价。企业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当企业因购入或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可直接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时,借记本科目;因处置而减少固定资产时,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例15]企业购入办公用设备,价款20000元,运费500元,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分析:企业购入设备,则企业“固定资产”增加;同时,款项未付,但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则企业负债增加,记入“应付票据”科目。故应编制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20500

  贷:应付票据20500

  若购入的设备需要安装后才能使用,则购入的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设备及安装成本,待安装完毕,设备可投入使用后,再将全部成本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例16]假设上例中购入的设备需要安装,安装费用为500元,以存款支付。

  分析:购入的设备因需要安装,故先记入“在建工程”;发生安装费用时,则“在建工程”成本增加,同时,银行存款减少;待安装完工时,则将“在建工程”借方发生额合计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故应编制分录如下:

  购入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20500

  贷:应付票据20500

  发生安装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500

  贷:银行存款500

  安装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21000

  贷:在建工程21000

  注意:工程完工并结转后,“在建工程”科目余额应为零。

 

第三节 产品生产业务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主要涉及材料的领用、薪酬的确认与支付、生产费用的摊销与分配、生产设备等定资产的折旧、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入库等内容。

  “生产成本”,成本类科目,科目代码5001,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企业应当按照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当企业发生各项直接的生产费用时,即生产成本增加,应借记本科目;因产品完工入库,在产品减少时,应将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结转入“库存商品”科目;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的成本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尚未收获的农产品成本。

  [例17]车间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一批,材料成本20000元。

  分析:材料从仓库领出,则库存的“原材料”减少;同时,投入车间的在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故企业应编制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2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20000

  “制造费用”,成本类科目,科目代码5101,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职工薪酬、物料消耗、水电支出、停工损失等,可按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当企业产品生产间接费用发生或增加时,借记本科目;期末,将产品生产的间接费用在受益产品间分配并结转入“生产成本”科目时,贷记本科目;除季节性的生产性企业外,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例18]车间领用生产物料,物料成本20000元。

  分析:物料从仓库领出,则库存的“原材料”减少;同时,投入车间在产品生产的间接成本增加。故企业应编制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2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20000

  “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科目,科目代码2211,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当企业计算确认应付的职工薪酬时,贷记本科目;当企业实际支付职工薪酬时,借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例19]企业期末计算确认当期应付给生产人员的薪酬为50000元,其中A产品直接生产人员薪酬20000元,B产品直接生产人员薪酬16000元,车间间接生产人员薪酬14000元。

  分析:企业计算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时,一方面表明企业产品生产费用增加,另一方面表明企业应付给职工的本薪增加。故应编制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20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16000

  借:制造费用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00000

  [例20]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生产人员薪酬,同时代扣职工个人所得税1000元。

  分析: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职工薪酬,一方面引起企业银行存款减少,同时减少了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另外,企业代扣了职工的个人所得税,故“应交税费”相应增加。故应编制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0000

  贷:银行存款49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000

  此外,企业管理部门人员、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费用,应分别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累计折旧”,资产类科目,科目代码1602,用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企业应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近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贷记本科目;待固定资产等原因而注销固定资产原价的同时,转销相应的累计折旧,借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例21]企业当月计提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共计20000元。

  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是在固定资产用于产品生产过程而发生的价值损耗,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方面表明企业所有在产品应承担的间接生产费用增加,另一方面表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减少。故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20000

  贷:累计折旧20000

  月末,企业应将本月累计发生的“制造费用”在不用的产品间进行分配,并将其转入相应的产品“生产成本”科目中去。间接生产费用的具体分配依据一般有产品数量、生产工时、产品体积、产品质量等。

  [例22]假设企业当月累计发生的间接生产费用(由A产品和B产品共同承担)共计50000元,其中,A产品应承担60%,其余由B产品成本。月末,企业将上述间接生产费用分别转入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科目。

  分析:将间接生产费用分配转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则“制造费用”因分配结转而减少,“生产成本”因转入分配的“制造费用”而增加。故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00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20000

  贷:制造费用50000

  “库存商品”,资产类科目,科目代码1405,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也通过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企业产品完工入库时,借记本科目;因出售等原因而减少库存商品时,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例23]月末,企业完工A产品一批,验收入库,该批完工产品生产成本共计40000元。

  分析:产品完工入库,一方面表明库存商品增加,另一方面表明车间的在产品因完工而减少。故应编制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A产品40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40000

 

 

第四节 产品销售业务

  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主要用途是用于销售。企业通过产品销售最终实现收入,获得相应的货款或债权。获得销售收入的代价就是转让的商品所有权,即企业将库存商品转让给了客户,这种为取得销售收入而让渡的商品生产成本就构成了收入的代价就产生了企业的一项费用。企业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就形成了企业的利润,并用于股东的分配或留存于企业继续用于生产经营。企业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其他的相关费用,如销售税金、销售运杂费、产品广告费、销售机构的办公费等。

  “主营业务收入”:损益类(收入)科目,科目代码6001, 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形成的收入, 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企业确认实现营业收入时,贷记本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时应借记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例24]A企业(小规模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率6%)将一批产品售出,售价(价税合计)106000元,收到款项。

  分析:企业将产品售出,款项也已收到,表明企业营业收入增加、存款增加;另外,作为小规模纳税企业,应按收入的一定比率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即在企业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还应同时确认一笔负债(应交税费)。故A企业应计算该笔业务应缴纳的增值税并编制分录如下:

  应缴纳的增值税=106000÷(1+6%)×6%=6000元,主营业务收入=106000-6000=100000元。

  借:银行存款10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6000

  “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类(费用)科目,科目代码6401,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企业确认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时,借记本科目;期末,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时,贷记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例25]假设上例中所售出库存商品的生产成本为60000元。

  分析:企业为获得收入,将库存商品的所有权出让、并交会付了商品,表明企业库存商品减少、主营业务成本增加。故A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0

  贷:库存商品60000

  [例26]A企业(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率17%)将一批产品售出,售价(不含税)10000元,收到购货方开出的承兑商业汇票。

  分析:一般纳税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不仅要向客户收取货款,还应按适用的税率计算并代收增值税。所以,企业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还应确认一笔负债(应交税费)。故A企业应计算该笔业务应缴纳的增值税并编制分录如下:

  应缴纳的增值税=10000×17%=1700元,应收票据=10000+1700=11700元

  借:应收票据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700

  “其他业务收入”:损益类(收入)科目,科目代码6051,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可按其他业务收入种类进行明细核算。企业确认实现其他业务收入时,贷记本科目;期末,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时,借记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例27]A企业(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率17%)将一批原材料售出,售价(不含税)100000元,收到购货方货款。

  分析:企业通材料销售业务,取得了货款及代收的税款、并实现一笔其他业务收入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 下一篇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