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偶遇抽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调查者到某个地方,遇到哪种情况就选择哪种情况为样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调查者到某个地方,遇到哪种情况就选择哪种情况为样本,直到满足规定的数目为止的方法。
2、名词解释 犯罪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一定时空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犯罪事实和犯罪人情况的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一定时空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犯罪事实和犯罪人情况的总和。它包括犯罪状态、犯罪特点和犯罪规律三个层次。
3、名词解释 犯罪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广义的犯罪原因包括犯罪的直接原因、犯罪条件及与犯罪相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广义的犯罪原因包括犯罪的直接原因、犯罪条件及与犯罪相关的因素。狭义的犯罪原因只指直接引起犯罪产生的现象。
4、问答题 简述犯罪人的年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犯罪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时期
2.不同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犯罪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时期
2.不同年龄的人犯罪类型倾向不同
3.犯罪人的年龄存在着区域差异
4.犯罪人初犯年龄与再犯关系密切
5、名词解释 贪婪型被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贪图钱财或贪得无厌地压榨他人的被害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贪图钱财或贪得无厌地压榨他人的被害人。
6、名词解释 会控制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方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社会控制是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方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社会控制是犯罪控制的关键。
7、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农村犯罪特点的是()
A、暴力现象突出,恶性大案严重
B、赌博、卖淫、封建迷信等犯罪突出
C、强奸犯罪销声匿迹
D、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猖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名词解释 分类抽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标准首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分成若干类,每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标准首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分成若干类,每类称为一层,然后在各类中按一定比例抽取样本。
9、名词解释 预防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有助于防止犯罪的措施,包括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有助于防止犯罪的措施,包括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10、名词解释 基本范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基本的类型或基本范围的概念,是各知识领域中的最基本要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基本的类型或基本范围的概念,是各知识领域中的最基本要素,它们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
11、名词解释 结构的系统性、层次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包含在犯罪原因中的各种因素是有系统、按层次、有机排列组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包含在犯罪原因中的各种因素是有系统、按层次、有机排列组合成一体的,而不是杂乱的堆砌。
12、名词解释 因素的复杂性、综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构成犯罪原因的因素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少量的,他不仅多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构成犯罪原因的因素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少量的,他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十分复杂。
13、名词解释 社会标签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方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标签论认为越轨和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方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标签论认为越轨和犯罪都是社会贴标签的结果
14、单项选择题 越轨是一种()
A、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无被害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规则的行为
D、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多项选择题 综合治理的必要性是()
A、和青少年犯罪的增长有关
B、和警力不足有关
C、和改造罪犯有关
D、和法制不建全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简述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来源:91 题库网 本题答案:(1)社会标定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社会标定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社会评定,将某些社会行为评定为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
(2)社会谴责,社会谴责是通过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对越轨犯罪行为进行强烈批评、指斥和反对的一种制裁活动;
(3)社会惩罚用强制手段,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犯罪人进行某种剥夺,造成犯罪人物质上、精神上的某种损害或限制犯罪者的人身自由。
17、名词解释 犯罪原因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引起犯罪发生的原因,由多种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引起犯罪发生的原因,由多种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序动态体系。
18、名词解释 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被害人在犯罪被害过程中易被犯罪人选择为侵害对象,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被害人在犯罪被害过程中易被犯罪人选择为侵害对象,引发犯罪人实施加害行为的诱因、条件和相关因素。
19、单项选择题 中国历史上主张死刑的是()
A、孔子
B、朱熹
C、墨家和法家
D、儒家和道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简述犯罪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科学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1、多项选择题 如何实行青少年的综合治理()
A、要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B、要建立和健全家庭与学校两道防线
C、要加强对青少年小群体的指导
D、要注意安置曾有犯罪行为但已经改造好的青少年犯罪分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名词解释 犯罪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可能引起犯罪行为产生的一切基本要素,包括犯罪人的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可能引起犯罪行为产生的一切基本要素,包括犯罪人的素质、不良环境、不良情绪,等等。
23、名词解释 明数(官方统计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实际发生并被纳入统计的犯罪数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实际发生并被纳入统计的犯罪数量。
24、名词解释 政治手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党委和政府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党委和政府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25、名词解释 激情犯罪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因陷于极度不安或因情绪紧张、冲动而导致实施犯罪行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因陷于极度不安或因情绪紧张、冲动而导致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6、问答题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犯罪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
1.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犯罪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
1.犯罪现象及其社会特征:
2.犯罪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人类社会对犯罪现象的影响;
4.社会变化与犯罪
27、名词解释 潜在被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尚未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但已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尚未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但已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处于被害临界状态的人。
28、多项选择题 托夫勒的“三次浪潮”是()
A、机械化
B、农业化
C、工业化
D、信息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多项选择题 西方犯罪社会学理论中的冲突理论内部又分为()
A、民族冲突论
B、群体冲突论
C、阶级冲突论
D、文化冲突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问答题 简述西方犯罪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社会结构解体论,社会失范论,不同社会交往论,标签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社会结构解体论,社会失范论,不同社会交往论,标签论,冲突论,社会控制论。
31、多项选择题 犯罪控制的具体途径()
A、由公检法机关实施的控制
B、围绕人的控制
C、围绕物的控制
D、对犯罪情境的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2、名词解释 罪行相适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与刑罚之间要相称,犯罪与刑罚之间必须有天一个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与刑罚之间要相称,犯罪与刑罚之间必须有天一个适当的比例。
33、名词解释 疏忽型被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受到犯罪行为损害或可能遭受损害的原因是由自身粗心大意而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受到犯罪行为损害或可能遭受损害的原因是由自身粗心大意而导致被害的人。
34、名词解释 政治腐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是国家政治体系在国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是国家政治体系在国家权力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制弊端和功能缺陷。
35、问答题 简述市场经济对犯罪产生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目的的两重性和激烈的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目的的两重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引起社会犯罪的增长;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发展,社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导致犯罪的“机会”不断增多;
3、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重利意识和金钱意识。金钱成为人们衡量自己价值是否得到实现的唯一尺度,因而导致整个社会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盛行,培养了大量社会犯罪的行为主体。
36、单项选择题 犯罪者的主观犯罪意识和犯罪动机是()
A、完全是个人造成的
B、完全是社会造成的
C、是社会环境与个人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D、主要是家庭造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问答题 简述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区别: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共同的特征。
联系: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区别: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共同的特征。
联系:两者之间是一只能够知识和原理的借用关系。
38、问答题 简述社会基本制度对犯罪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决定了罪与非罪的标准,决定了犯罪的范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决定了罪与非罪的标准,决定了犯罪的范围。
39、名词解释 惯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一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一直保持均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一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一直保持均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40、单项选择题 提出著名的“犯罪饱和理论”的是()
A、边沁
B、贝卡利亚
C、菲力
D、龙脖罗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50-55年人民政权初建和巩固阶段。犯罪特点:初期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50-55年人民政权初建和巩固阶段。犯罪特点:初期犯罪率高,治安形势严峻,反革命政治犯罪突出,普通刑事犯罪常常同反革命犯罪交织在一起,经治理渐渐趋缓,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在治理中渐渐扫除。
42、问答题 简述边沁的犯罪预防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通过良好的立法预防犯罪
2.通过刑罚的适用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通过良好的立法预防犯罪
2.通过刑罚的适用性预防犯罪
3.运用多种制裁措施预防犯罪
4.通过预测个人行为倾向预防犯罪
43、问答题 简述犯罪社会学派的进一步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斯特的犯罪社会学研究;塔尔德的犯罪社会学研究;芝加哥学派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斯特的犯罪社会学研究;塔尔德的犯罪社会学研究;芝加哥学派的犯罪社会学研究。
44、单项选择题 中国历史上反对死刑的两个人物是()
A、墨子和韩非
B、孔子和朱熹
C、朱熹和墨子
D、管仲和墨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名词解释 犯罪社会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引起犯罪的各种具体社会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引起犯罪的各种具体社会现象。
46、名词解释 犯罪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单人犯罪、合伙犯罪、集团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单人犯罪、合伙犯罪、集团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
47、名词解释 犯罪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产生的各种具有社会性质的刺激、诱发因素,包括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产生的各种具有社会性质的刺激、诱发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人口的、社会管理的等方面的刺激、诱发因素。
48、问答题 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唯物观、辩证观、系统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唯物观、辩证观、系统观。
49、多项选择题 社会制裁的原则包括()
A、罪刑对等
B、刑罚效力
C、文明与人道
D、不冤枉一个好人和不放掉一个坏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名词解释 功能性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相对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而言的,是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即功能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相对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而言的,是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即功能的角度延伸出来的对犯罪行为的界定。
51、名词解释 被害人的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后常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后常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52、名词解释 犯罪原因的等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由于构成犯罪原因系统的各种因素,在对犯罪结果的影响中所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由于构成犯罪原因系统的各种因素,在对犯罪结果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力度和范围不同,从而形成的组类层次的差别。
53、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确立市场经济后的犯罪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社会转型期犯罪数量大幅增长,社会损失严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社会转型期犯罪数量大幅增长,社会损失严重
2.权力资本化犯罪突出
3.公有财产已成为掠夺的对象
4.群体性犯罪增多
5.犯罪组织活动公开化,一度控制着部分区域
6.犯罪运作的市场化
7.犯罪手段更加残忍,丧失人性
8.犯罪人员初犯年龄低,流动人口犯罪突出,职业犯罪比重上升
54、名词解释 本能异化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我国学者从人性角度探讨犯罪本源的一种理论,认为犯罪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我国学者从人性角度探讨犯罪本源的一种理论,认为犯罪的本源取决于人类依从本能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历史性冲突,即犯罪根源于人的生物本能与社会理性的冲突之中。
55、多项选择题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
A、过分溺爱
B、简单粗暴
C、教唆示范
D、“胡萝卜加大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问答题 简述消除和转移犯罪动力是遏制和消除犯罪的根本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消除犯罪的内驱力是治本的措施
2.消除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消除犯罪的内驱力是治本的措施
2.消除犯罪的外诱力是消除犯罪内驱力的保障措施
3.提高全体社会成员道德素质是遏制犯罪内驱力形成基本方法
4.加强社会控制,完善以法律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提高社会对犯罪控制力的重要手段
57、问答题 简述龙勃罗俊在犯罪原因的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遗传因素影响犯罪
2.社会因素影响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遗传因素影响犯罪
2.社会因素影响犯罪
3.自然气候因素影响犯罪
58、问答题 文化对犯罪的一般影响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影响犯罪观;
②影响犯罪的惩罚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影响犯罪观;
②影响犯罪的惩罚观;
③影响犯罪的类型和手段
59、名词解释 分段抽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按单位数量划分的,与等距抽样基本相同,只是每段距离不等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按单位数量划分的,与等距抽样基本相同,只是每段距离不等而已。
60、名词解释 良好家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家庭成员思想健康,行为表现好,道德水平高能遵守国家法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家庭成员思想健康,行为表现好,道德水平高能遵守国家法纪。
61、名词解释 流动型被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没有固定的职业或稳定的生活来源,居无定所得被害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没有固定的职业或稳定的生活来源,居无定所得被害人。
62、单项选择题 犯罪社会学历史上第一本“犯罪社会学”是谁完成的()
A、管仲
B、孔子
C、菲利
D、迪尔凯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单项选择题 “待罪化”是指()
A、犯罪行为等待被定罪
B、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国家运用刑罚手段对某些行为加以严厉禁止
C、越轨行为等待被定罪
D、越轨行为确定为犯罪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问答题 简述天生犯罪人的特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头部异常;其他身体及生理异常;精神异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头部异常;其他身体及生理异常;精神异常。
来源:91题库网 91ExaM.net 65、问答题 试述社会制裁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
①罪刑对等;
②刑罚效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
①罪刑对等;
②刑罚效力;
③文明与人道;
(2)
①第二原则是对第一原则的补充;
②第三原则是对第一与第二的补充
66、名词解释 邻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俗话所说的左邻右舍,是由于居住地点的彼此靠近而形成的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俗话所说的左邻右舍,是由于居住地点的彼此靠近而形成的社会群体。
67、多项选择题 在我国实施“综合治理”的原因是()
A、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
B、警力不足
C、为改造罪犯
D、为加强党的领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名词解释 社会危害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的作用、功能的性质特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的作用、功能的性质特点。
69、名词解释 犯罪根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行为中具有普遍性,在犯罪历史上具有初始性、在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行为中具有普遍性,在犯罪历史上具有初始性、在犯罪原因中具有本源性的致罪因素。
70、名词解释 犯罪的相关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距犯罪原因较远的但与犯罪原因又有关的犯罪因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距犯罪原因较远的但与犯罪原因又有关的犯罪因素。
71、名词解释 间接被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没有遭到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单因为与直接被害人有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没有遭到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单因为与直接被害人有某种利害关系而使其利益遭受损害的被害人。
72、名词解释 犯罪的起伏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起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起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
73、名词解释 堕落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被害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自甘堕落为犯罪人的转换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被害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自甘堕落为犯罪人的转换形式。
74、名词解释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
75、名词解释 社会惩罚的彻底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惩罚的要求之一,是为了法网恢恢,不要有漏网之鱼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是惩罚的要求之一,是为了法网恢恢,不要有漏网之鱼
76、问答题 简述工作单位与犯罪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为职权犯罪提供了便利;单位内部人际关系不畅引发犯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为职权犯罪提供了便利;单位内部人际关系不畅引发犯罪。
77、多项选择题 工作单位具有如下特点()
A、人际关系的可置换性
B、人们在工作单位的活动必须服从工作单位的总体目标
C、人际关系的片面性
D、人际关系的唯一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多项选择题 西方学者的犯罪亚文化理论有()
A、少年犯罪区域论
B、差异交往论
C、团伙亚文化论
D、失范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问答题 简述龙勃罗俊的犯罪对策学说四部分构成。
点击查 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防卫理论;对犯罪人鉴定和识别;对刑罚制度的改革建议;其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防卫理论;对犯罪人鉴定和识别;对刑罚制度的改革建议;其他预防犯罪建议。
80、名词解释 社会制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实施限制,制约和惩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实施限制,制约和惩处。
81、名词解释 暗数(黑数、影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的犯罪数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虽已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予记载的犯罪数量。
82、多项选择题 我国学者关于我国犯罪原因的新理论主要有()
A、矛盾冲突论
B、社会控制弱化论
C、综合动因论
D、犯罪区域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名词解释 等距抽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研究 总体中,每隔相等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抽样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研究总体中,每隔相等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抽样方法。
84、名词解释 季节变动型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以一年为周期,按月、季编制时间数列,呈现随季节变换,每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以一年为周期,按月、季编制时间数列,呈现随季节变换,每年反复有规则波动的变动形态。
85、问答题 简述犯罪动力发生的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惯性原理
2.加速原理
3.内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惯性原理
2.加速原理
3.内动力原理
4.引力原理
86、名词解释 犯罪研究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可以用以研究犯罪现象、原因及其预防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可以用以研究犯罪现象、原因及其预防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87、名词解释 犯罪被害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诱发或强化犯罪行为发生的被害人自身的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诱发或强化犯罪行为发生的被害人自身的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被害条件的统一体。
88、名词解释 挫折型被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正在经历或经历过重大失败、打击,尚未从失败和打击的痛苦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正在经历或经历过重大失败、打击,尚未从失败和打击的痛苦以及压力中摆脱出来而遭受犯罪行为损害或可能遭受损害的人。
89、问答题 简述犯罪的社会控制体系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主体系统:规范系统:手段系统:目标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括主体系统:规范系统:手段系统:目标系统。
90、单项选择题 “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的观点是由()
A、苏格拉底提出
B、墨子提出
C、马克思、恩格斯提出
D、亚里士多德提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问答题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观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法学观点
2.社会学观点
3.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法学观点
2.社会学观点
3.社会法学观点
4.生物学观点
5.独立的综合学科的观点
92、问答题 简述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确定选题阶段
2.制定研究计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确定选题阶段
2.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阶段
4.对资料的处理、分析、总结阶段
5.提出研究成果
93、单项选择题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研究犯罪与心理因素关系的有很多,影响较大的有()
A、标签学派和行为学派
B、心理分析学派和亚文化学派
C、亚文化学派和冲突学派
D、心理分析学派、行为学派和心理生物学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名词解释 犯罪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犯罪学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犯罪学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犯罪的对策的科学。
95、多项选择题 社会制裁的三个要求是()
A、准确性
B、及时性
C、彻底性
D、严厉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问答题 犯罪学的价值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认识犯罪
2.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治、刑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认识犯罪
2.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治、刑事法律提供依据
3.为预防犯罪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4.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
97、多项选择题 家庭结构缺陷是指()
A、婚姻关系不完整
B、亲子关系不完整
C、单亲家庭
D、未婚同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多项选择题 失业容易引发犯罪的原因有()
A、失业容易造成贫困
B、失业下岗以后的个人生活环境容易引发犯罪
C、一些下岗人员本身是平时表现不好的人
D、失业使人更易致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名词解释 犯罪动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犯罪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指犯罪数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犯罪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指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结构的方面的变化。
100、问答题 简述对犯罪原因研究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有利于从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犯罪现象,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有利于从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犯罪现象,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
2.研究犯罪原因是搞好犯罪预防的基础
3.研究犯罪原因可以为犯罪人的改造与矫治提供充分的依据
4.全面、准确地研究犯罪原因,是促进犯罪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会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社会学:犯罪社会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