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测定总磷时,下例()组物质均会产生干扰,是测定结果偏低?
A.亚砷酸盐、Cr(Ⅲ)、Cu(Ⅱ)、亚硝酸盐
B.砷酸盐、Cr(Ⅵ)、Cu(Ⅱ)、硝酸盐
C.砷酸盐、Cr(Ⅵ)、Cu(Ⅱ)、亚硝酸盐
D.亚砷酸盐、Cr(Ⅲ)、Cu(Ⅱ)、硝酸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名词解释 生物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藻类、细菌等微小生物在水中也具有胶体性质,带有电荷,可以发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藻类、细菌等微小生物在水中也具有胶体性质,带有电荷,可以发生凝聚。
3、填空题 有毒有机物的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有();()、水解、结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氧化、还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氧化、还原
4、名词解释 一次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由污染物排放出来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由污染物排放出来的。
5、名词解释 腐殖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时,不易被分解的部分与微生物分泌物相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时,不易被分解的部分与微生物分泌物相结合形成一种无定形胶态复合物称为腐殖质。
6、填空题 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化学烟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化学烟雾
7、名词解释 干沉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8、名词解释 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电介质促成的胶体颗粒的聚集,包括:压缩双电层凝聚、专属吸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电介质促成的胶体颗粒的聚集,包括:压缩双电层凝聚、专属吸附凝聚、胶体相互凝聚。
9、名词解释 压缩双电层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水中电解质浓度增大而离子强度升高,压缩扩散层,使颗粒相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水中电解质浓度增大而离子强度升高,压缩扩散层,使颗粒相互吸引结合凝聚。
10、名词解释 自由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11、名词解释 优先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
12、名词解释 电动力学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
13、名词解释 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14、问答题 试述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主要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过程包括
(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过程包括
(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程
a吸附催化水解
b光降解
(2)有机农药的生物降解
15、名词解释 水环境化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研究化学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反应机制、迁移转化、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研究化学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反应机制、迁移转化、归趋的规律与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6、名词解释 酸性降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湿沉降)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湿沉降)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常见的是酸雨。
17、问答题 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因素有
(1)盐浓度
(2)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因素有
(1)盐浓度
(2)氧化还原条件
(3)pH值
(4)水中配位剂含量
(5)生物化学过程
18、名词解释 碎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自由基碎裂生成一个稳定的分子和一个新的自由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自由基碎裂生成一个稳定的分子和一个新的自由基。
19、名词解释 颗粒层吸附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溶液透过颗粒层过滤时,由于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水中胶体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溶液透过颗粒层过滤时,由于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水中胶体颗粒相互接近而发生凝聚或絮凝。
20、名词解释 根际(rhizospher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围绕在植物根周围的土壤环境,一般称作根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围绕在植物根周围的土壤环境,一般称作根际。
21、问答题 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并分别加以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现代分析技术难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现代分析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它们的含量。因此,只能利用它们共同的特点,用一些指标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常见的指标有: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
22、名词解释 全过程控制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通过改变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路线,使不生成有害的中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通过改变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路线,使不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和副产品,实现废物或排放物的内部循环,达到污染最小量化并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也就是当前政府和学术界都非常提倡的“循环经济”模式。
23、填空题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氧化反应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光解、敏化光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光解、敏化光解
24、问答题 讨论水体颗粒的分配、吸附、絮凝作用的特征与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配作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配作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作用,而且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线性的,与表面吸附位无关,只与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相关,因而放出的吸附热量小。
吸附作用: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活干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其吸附等温线是非线性的,并且存在着竞争吸附,同时,在吸附过程中往往要放出大量的热来补偿反应中熵的损失。
絮凝作用:胶体颗粒的聚集叫凝聚或絮凝作用。主要涉及双电层的库仑作用力、多分子范德华力、水化膜阻力及空间位阻等作用。一般自然界颗粒聚集主要为异体絮凝作用,作用方式和机制很复杂。
区别:相互作用对象不同,涉及环境化学机理不同,产生效果不同,即它们涉及的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也有不同之处。
在目前的环境化学研究中,絮体也可以作为一种颗粒物而发生吸附或分配作用。
25、名词解释 多氯联苯(PCB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
26、名词解释 专属吸附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胶体颗粒专属吸附异电的离子化合态,降低表面电位,即产生电中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胶体颗粒专属吸附异电的离子化合态,降低表面电位,即产生电中和现象使颗粒脱稳而凝聚。
27、名词解释 自由大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摩擦层顶以上的气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摩擦层顶以上的气层。
28、名词解释 “边对面”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黏土矿物颗粒形状呈板状,其板面荷负电,边缘荷正电,各颗粒的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黏土矿物颗粒形状呈板状,其板面荷负电,边缘荷正电,各颗粒的边与面之间可由静电引力结合,而且是可逆性,所以生成松散的絮凝体。
29、问答题 简述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汞的甲基化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汞的甲基化作用。
辅酶为甲基钴氨素,此辅酶把负甲基离子传递给汞离子形成甲基汞,本身变为水合钴氨素,后者由于其中的钴被辅酶FADH2还原,并失去水而转变为五个氮配位的一价钴氨素,最后,辅酶甲基四叶氢酸将正甲基离子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并从其一价钴上取得二个电子,以负甲基离子与之络合,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汞的甲基化能够顺利进行。
30、填空题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80%~9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80%~90%
31、名词解释 不对称合成(asymmetrical synthesi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反应,其中底物分子整体中的非手性部分经过反应试剂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反应,其中底物分子整体中的非手性部分经过反应试剂作用,不等量地生成立体异构体产物的手性单元。也就是说,不对称合成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将潜手性单元转化为手性单元,使得产生不等量的立体异构产物。
32、名词解释 二次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臭氧、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臭氧、硫酸盐颗粒物等。
33、填空题 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甲基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甲基汞
34、名词解释 自由基的活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一种自由基和其他作用物反应的难易程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一种自由基和其他作用物反应的难易程度。
35、问答题 简要说明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及大气温度升高的原因,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是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温室效益产生的机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吸收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温室效益产生的机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吸收了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将能量截面于大气中,使地球温度升高
大气温度升高的原因:
(1)过度利用化石燃料
(2)植被大量减少
京都议定书的目标:限制CO2的排放,特别是发达国家CO2的排放,以控制大气温度升高
36、名词解释 生长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微生物代谢时,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微生物代谢时, 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成所需的碳,该有机物被降解这种现象叫生长代谢
37、名词解释 温室气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38、名词解释 硫酸烟雾型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伦敦型烟雾,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伦敦型烟雾,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来源:91题库网 91exam.net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39、名词解释 富集因子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用于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富集程度,判断和评价颗粒物中元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用于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富集程度,判断和评价颗粒物中元素的天然来源、人为来源。
40、名词解释 加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自由基对不饱和体系的加成,生成一个新的饱和的自由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自由基对不饱和体系的加成,生成一个新的饱和的自由基。
41、名词解释 悬浮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多在100um以下,尤以10um以下最多。
42、名词解释 光量子产率(quantum yiel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子被活化后,它可能进行光反应,也可能通过光辐射的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子被活化后,它可能进行光反应,也可能通过光辐射的形式进行“去活化”再回到基态,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占吸收总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Φ)。
43、名词解释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度的、密度为1g/立方厘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度的、密度为1g/立方厘米的球体直径。
44、名词解释 离子交换吸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
45、填空题 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的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0um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0um
46、填空题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被动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吞或胞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膜孔过滤、被动扩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膜孔过滤、被动扩散
47、填空题 环境问题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工业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工业化
48、名词解释 对映体(enantiomer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一个化合物的分子既无对称中心又无对称面,它定会存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一个化合物的分子既无对称中心又无对称面,它定会存在一对或几对互为镜像关系而又不重叠的异构体,这样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而这种关系的异构体被称作对映体。
49、单项选择题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
A.Γ﹥0
B.Γ=0
C.Γ﹤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名词解释 有机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或有机物质吸附在其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或有机物质吸附在其他颗粒物上形成的颗粒物。
51、名词解释 螯合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不止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如甘氨酸、乙二胺是二齿的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不止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如甘氨酸、乙二胺是二齿的配体;二乙基三胺是三齿的配体;乙二胺四乙酸根是六齿的配体;它们与中心原子形成环状配合物,称为螯合物。
52、问答题 简要回答河流中的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河流泥沙中主要有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其中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河流泥沙中主要有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其中粒径小于50μm的占82%;研究表明,泥沙的粒径越小,比表面越大,吸附重金属的量也越大;当重金属浓度不变时,随着河流泥沙量增大,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大;河流泥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弗莱特利希等温线;
(2)泥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大;河水pH8.3左右,重金属离子在此条件下有不同程度的水解、沉淀、配合和被悬浮物吸附,控制了河水中可溶性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3)泥沙中有机质含量随季节而变化,悬浮物中有机质大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泥沙中重金属的吸附量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重金属在河水、悬浮物、沉积物中的分配比是:悬浮物大于沉积物,而沉积物和悬浮物远远大于河水中重金属含量。
由此可见,河流中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很大的影响。
53、单项选择题 当客户双向外汇宝资金专户或双向黄金宝资金专户中的双向宝资金充足率降至()以下时,银行系统将限制资金自双向宝资金专户转出至签约账户。
A.0.5
B.1
C.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名词解释 总悬浮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多在100um以下,尤以10um以下最多。
55、填空题 pE值低表示环境为()性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碳
56、名词解释 降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10um的粒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10um的粒子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这部分颗粒物称为降尘。
57、填空题 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腐黑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腐黑物
58、名词解释 环境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59、名词解释 光化学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子、原子、自由基、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子、原子、自由基、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60、填空题 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存在形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存在形态
61、名词解释 环境物理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如: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如: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62、填空题 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极限溶解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极限溶解氧
63、填空题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配、水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配、水解
64、问答题 试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体,使水中氮磷等营养物增多。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体,使水中氮磷等营养物增多。引起藻类繁殖,由于死藻在分解时消耗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65、单项选择题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As
B.Hg
C.Pb
D.Cr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填空题 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矿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矿物质
67、名词解释 共代谢(cometabolis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68、名词解释 化学计量空燃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燃烧完全时,即无过量的氧气时,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燃烧完全时,即无过量的氧气时,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化学计量混合物,此时的空燃比称为化学计量空燃比。
69、名词解释 EKMA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用一臭氧等体积分数曲线模式(OZIPP)做出一系列臭氧等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用一臭氧等体积分数曲线模式(OZIPP)做出一系列臭氧等体积分数曲线,再来用等体积分数曲线来制定对策服务的方法。
70、名词解释 单分子自由基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不包括其他作用物的反应,这一类反应是由于开始生成的自由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不包括其他作用物的反应,这一类反应是由于开始生成的自由基不稳定的结果。
71、填空题 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而干沉降只有10%~2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80%~9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80%~90%
72、填空题 气团的稳定性与()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密度层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密度层结
73、单项选择题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Cd
B.Hg
C.Pb
D.A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填空题 盐基饱和度为100%的土壤,其潜性酸度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0
75、名词解释 总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甲基橙碱度,在测定已知体积水样总碱度时,可用一个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甲基橙碱度,在测定已知体积水样总碱度时,可用一个强酸标准溶液滴定,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PH4.3),停止滴定,此时所得的结果称为总碱度。
76、名词解释 “贫”燃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中空气的量多于化学计量的量,则称此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中空气的量多于化学计量的量,则称此混合物为“贫”燃料。
77、名词解释 可吸入粒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Dp≤10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Dp≤10um.
78、单项选择题 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0.80,气pEo为()。
A.13.55
B.13.35
C.13.05
D.12.8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名词解释 湿沉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它是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它是去除大气颗粒物、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80、名词解释 爱根核模(Aitken nuclei mol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Whitby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Whitby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 型的粒度模,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即爱根(Aitken)核模(Dp<0.05)、积聚模(0.05<Dp<2)和粗粒子模(Dp>2)。爱根核模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81、名词解释 化学吸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涉及特殊的化学相互作用的吸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涉及特殊的化学相互作用的吸着。
82、名词解释 聚合物黏结架桥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胶体颗粒吸附高分子电解质而凝聚,属于专属吸附类型,主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胶体颗粒吸附高分子电解质而凝聚,属于专属吸附类型,主要是异电中和作用,另即使负电胶体颗粒也可吸附非离子型高分子/弱阴离子型高分子,也是异体凝聚作用,而聚合物具有链状分子,也可同时吸附在若干个胶体微粒上,在微粒间架桥黏结,使它们聚集成团。
83、名词解释 不可逆吸附(irreversible sorp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质含量及结构,决定着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从而决定其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质含量及结构,决定着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从而决定其微生物降解的生物可利用性,进入到有机质致密的刚来源:91题库网性结构中的污染物很难再返回到土壤颗粒表面或土壤溶液中,被微生物所利用,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可逆吸附。
84、填空题 水中异养生物利用()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养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养生物
85、填空题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
86、名词解释 光化学烟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洛杉矶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洛杉矶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87、填空题 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溶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溶解
88、名词解释 专属吸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吸附过程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还有加强的憎水键、氢键、范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吸附过程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还有加强的憎水键、氢键、范德华力等作用。
89、填空题 次生矿物由()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理
90、单项选择题 在一封闭的碳酸体系中加入重碳酸盐,其中,()不发生变化。
A.总碱度
B.pH
C.酚酞碱度
D.苛性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名词解释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它能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或两相间界面的张力,具有良好的乳化或破乳;润湿、渗透或反润湿;分散或凝聚;起泡、稳泡和增加溶解力等作用。
92、填空题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离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
93、名词解释 同向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水流速率梯度的剪切作用下,颗粒产生不同的速率而发生碰撞和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水流速率梯度的剪切作用下,颗粒产生不同的速率而发生碰撞和絮凝。
94、名词解释 二次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颗粒物。
95、名词解释 环境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96、填空题 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Cd
97、名词解释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成中心离子和配体,当解离达到平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成中心离子和配体,当解离达到平衡时,解离程度的大小。
98、名词解释 强化生物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为修复工程一般采用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用工程化手段来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为修复工程一般采用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用工程化手段来加速生物修复的进程,这种在受控条件的生物修复又称强化生物修复或工程化的生物修复。
99、名词解释 絮团卷扫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已经发生凝聚或絮凝的聚集体絮团物,在运动中以其巨大表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已经发生凝聚或絮凝的聚集体絮团物,在运动中以其巨大表面吸附卷带胶体微粒,生成更大絮团,使体系失稳而沉降 91eXa M.net。
100、单项选择题 根据Whittby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u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膜。
A.0.05
B.0.1
C.1
D.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环境化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