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简评厘金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晚清政府开征的货物流通税和交易,征收形式主要有两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晚清政府开征的货物流通税和交易,征收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活厘或行厘,抽之于行商,属通过税性质;
二是板厘或坐厘,抽之于坐商,属交易税或落地税性质。税课征对象:有盐厘、洋药厘、土药厘、百货厘四种,百货厘为收入大宗。弊端:提高了商品成本和价格,严重阻碍了商品流通;2、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3、加速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4、官吏敲诈勒索,营私舞弊,侵蚀税款;5、成为地方拥兵自重的经济基础。
2、名词解释 徭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对劳动人身的强制性课征。包括<1>力役:即强制人民从事劳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对劳动人身的强制性课征。包括<1>力役:即强制人民从事劳役活动。包括“作田役”即跟随诸侯、大夫从事狩猎,“比追胥”即追捕盗贼,以及筑城、押送俘虏、巡逻以及运送官物。<2>兵役:包括兵役和军赋。军赋是与田制想结合的一种征调军事需要的人力、物力的办法。<3>杂役
3、填空题 对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益分配,两税法实行三分制,即划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上供、送使、留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上供、送使、留州
4、填空题 《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代
5、问答题 简述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本精神
(1)赋役合并、正杂统筹。将明初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本精神
(1)赋役合并、正杂统筹。将明初以来分别征收的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把以前向地方索取的土贡方物、上缴京库的岁需及本地存留的费用,都并入一条鞭法内编成总数来征收。
(2)对役法的改革,将差役中的力差全部改为交纳代役银。官府所需力役从所收税款中出钱雇募,不得无偿征调。在农业赋役制度上,无偿征发劳动力的徭役制度被募役制代替。
(3)课征对象是田亩。对人税转为对物税,由“丁、产从户”,改为计亩征银。
(4)纳税形态——赋役改为征银,以银折收。
(5)课征方式——官收官解。“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历史意义:1、赋役合一,标志着我国沿袭了近二千年的赋役平行制向近代租税制转化;2、以银代役,对人税转为对物税,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为工商业发展提供较多的劳动力;3、在清查土地和丁产的基础上实施,扩大了负担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均平税负的作用;官收官解,减少了胥吏营私舞弊的现象。4、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1)拓展了货币税的课征范围,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2)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减少了对商人的剥削,刺激商人积累资本、扩大商业经营,在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6、名词解释 专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国家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国家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垄断,利用专制垄断的销售价格,获取高额财政收入的一种办法,有公益专卖(如轻重法、平籴法)与财政专卖(如官山海)之分。
7、填空题 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租用调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租用调制
8、名词解释 工商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属于流通领域里征收的交易税,即按照市场上买卖成交额所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属于流通领域里征收的交易税,即按照市场上买卖成交额所课征的税,具有交易税、营业税的性质。分为两种:一是官府对居住在都市商业区、有市籍的商贾,按照商品交易总额定期或不定期课税。二是凡到都市商业区域或集市做买卖的行商,官府按买卖成交额,即时课征。
9、填空题 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10、多项选择题 流转税是以()为征税对象按流转额征收的各种税的总称。
A.物品
B.商品
C.非商品
D.劳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多项选择题 养老金储备主要来自().
A.个人缴费
B.雇佣单位缴费
C.政府拨款
D.贷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
A.主要方式
B.辅助方式
C.基本方式
D.次要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填空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万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万年
14、问答题 简述秦国商鞅变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rdq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3、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4、实行人头税。
5、划一度量衡。
6、均平田税,统一税率计算税额,所有田税一律纳粟,不得用其他实物或货币代替。
这一时期改革变法各国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变法使封建制度得到确立。由奴隶制引起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各国变法后,社会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5、问答题 简述明中期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本精神
1、合并赋役,恢复以土地资产为主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本精神
1、合并赋役,恢复以土地资产为主要课税对象;
2、赋役合并后,官府所需力役,由其出钱雇人应役,不得无偿征调;
3、计亩征粮,除规定部分地区征收粮米以供京师食用外,其余一律折收银钱。
4、课征方式是官收官解。
简言之,即赋役合一,化繁为简,按亩征税,以银缴纳,官收官解。
历史意义:
1、合并赋役,标志着赋役平行征收转向近代租税制。
2、计亩征银,以银代役,由对人征税改变为对物征税,由交纳实物和亲自服徭役转变为以货币交纳。
3、扩大负担面,起到均赋均役的作用。
4、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6、名词解释 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土贡,后发展为赋、贡纳,盛行于夏代。即分配给每人土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土贡,后发展为赋、贡纳,盛行于夏代。即分配给每人土地,耕作者根据土地所产向贡领主缴纳租额。夏代的贡法,是一种定额课征制,以数年收成平均常量的十分之一为定额,以后不管丰年或歉年,都要按这个定额征收。
17、名词解释 宫市、和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官府无偿或以低于成本价值向平民强行掠夺财物的行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官府无偿或以低于成本价值向平民强行掠夺财物的行为。
18、填空题 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方田均税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方田均税法
19、判断题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应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只有掌握财政收入的(),才能正确地确定财政收入。
A.最高界限
B.合理数量界限
C.客观最低界限
D.a或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中,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左右。
A.15%
B.20%
C.10%
D.30%
点击查看答案
www.91exAm.org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名词解释 授田制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也称班禄制或授田制俸禄或井田制俸(禄)。三代时期采取的以土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也称班禄制或授田制俸禄或井田制俸(禄)。三代时期采取的以土地作为贵族和职官爵禄与官俸的制度。俸禄制度采取等级制。
23、单项选择题 政府投资和()为财政支出。
A.企业投资
B.个人投资
C.居民个人消费
D.社会公共消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问答题 简析晚清中国公债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经济上的掠夺性:①借款的利息高;②折扣大;③利用操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经济上的掠夺性:①借款的利息高;②折扣大;③利用操纵汇价的涨落及银价下跌的形式,对中国进行勒索;
2政治上的奴役性:①外债多由赔款转化而来;②外债由外国人指定用途;③限制向他国借款,不许提前偿还;④一般由中国关税、盐税以及百货厘金等作担保;⑤如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债权国有权到通商口岸直接征税。
25、单项选择题 我国流转税以()为主导税种。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主体
B.以消费税和营业税并重为主体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税收分配有助于实现公平、平等,按能力负税的原则
D.有多种税种为配合发挥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名词解释 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借的意思,盛行于商代。指把定量土地分为九块,周围八块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借的意思,盛行于商代。指把定量土地分为九块,周围八块为私田,由八家自己耕种,收入归各家,不收税;中间一块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即借民力以耕田,公田收入全部上缴。
28、填空题 唐代的赋役制度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租、调、役、杂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租、调、役、杂徭
29、名词解释 更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成年男子每年要为官府服役一个月,服役地点一般为本郡县,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成年男子每年要为官府服役一个月,服役地点一般为本郡县,主要从事各种苦役及较大型的工程项目,如修筑城垣,宫殿陵墓等,或到郡县衙门听差,期满止役轮流更换。
30、填空题 据文献记载,在()时期,为了保障公共事务的发展,统治者要求臣服部落和被保护的小部落贡献财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舜、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舜、禹
31、填空题 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商
32、多项选择题 财政补贴的方式有().
A.实补
B.明补
C.虚补
D.暗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单项选择题 国家财政属于()。
A.交换范畴
B.生产范畴
C.分配范畴
D.消费范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问答题 简述楚国吴起变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三世而收其爵禄”:封君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三世而收其爵禄”:封君传至第三代就不再沿袭。2、精简官吏、削减官俸。3、整顿吏治。
35、问答题 试述先秦时期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启示演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夏商周三代实行宗法分封制,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名义上属天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夏商周三代实行宗法分封制,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名义上属天子所有,天子通过授土授民,封赐给诸侯王。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演变
1、由“有封有建”的王朝诸侯分级管理体制向“有封无建”的统一集权的方向发展;战国时,各诸侯国都建立了以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诸侯国之间各自为政,诸侯国的财政有集权的倾向。
2、国家财政与王室财政的分离;春秋时期王室财政瑜国家财政仍然混为一体,这种体制到战国晚期才逐渐分离开来。
3、上计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上计的内容非常详细,通过上计制度,为国君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官员及财政管理办法和手段,加强了正在形成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4、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政的监督。秦汉时期派遣史掌监财政及地方各郡,就是由战国时期这项制度演化发展而来的。
启示: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进步;改革的目的要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财力分配要用于公共需要;财政税收反作用社会发展变化的能量有时候是十分强大的;进步的财政税收改革必然会侵犯社会某些阶层的既得利益,因而激烈的改革往往会遭到激烈的反抗。
36、判断题 会计人员在调动工作或者离职时,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可以不办理交接手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填空题 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口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口赋
38、问答题 简述桑弘羊财税改革及其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汉建立之后,在“黄老”思想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汉建立之后,在“黄老”思想的支配下,一直实行无为而治、不干预经济的政策,致使那些有势力的诸侯迅速以商致富。他们或者肆意兼并,欺夺百姓,致使百姓失去产业,流离失所,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或者图谋不轨,蠢蠢欲动,企图推翻汉 朝政权。
国家专营思想。国家统一发行货币、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方针政策。事实证明,这一政策对巩固国家政权、对实现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是非常必要的,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末并重思想。满足上下各个阶层的需求,如果无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无人从事商业工作,货物流通就会断绝。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则粮食就会减少,货物流通受到影响,国家财政就会发生危机。
富国与富民思想。桑弘羊实行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措施,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通过盐铁专卖而获得利益和通过均输得到财富,其目的都是为了调控物价,巩固和加强了中央财力,以控制诸侯。
后世对桑弘羊思想与措施也评价不一,有人称其为聚敛之臣,以兴利为能事。但他的思想与措施为社会的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桑弘羊理财,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就无法实现,开疆扩土的大业就不能成功。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值得后世借鉴的。如富国与富民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依旧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中。
39、单项选择题 &nbs来源:91exam .orgp;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来衡量的。
A.gnp
B.实物
C.货币
D.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名词解释 募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宋至明代中期徭役制度的特殊形式—&mdas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宋至明代中期徭役制度的特殊形式——职役。职役,又称差役,是封建国家以司职名义差派的徭役。以宋代最为突出,征调实行差役法。
41、名词解释 均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官府衙门对居民征发的一种经常性差役,因其以丁为单位,根据丁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官府衙门对居民征发的一种经常性差役,因其以丁为单位,根据丁力资产的厚薄,以定差役的轻重,由里甲编第均平应役,故称均徭。
42、填空题 宋朝的田赋按土地的性质不同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公田之赋、民田这赋、城郭之赋、杂变之赋、丁口之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公田之赋、民田这赋、城郭之赋、杂变之赋、丁口之赋
43、名词解释 土地王有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国家主权的抽象的所有权,表示王代表国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国家主权的抽象的所有权,表示王代表国家对于整个领土和臣民的主权。
44、名词解释 军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封建社会以前,君主向人民独立征发的军役和军需品,含有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封建社会以前,君主向人民独立征发的军役和军需品,含有力役和实物两项内容。赋,为军事目的向所属臣民征发的军役、军需品,又称兵赋或兵车之赋。夏商周三代实行兵农合一,以井田制为单位征发军赋,又称井田制赋。
45、问答题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用法令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自由买卖;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用法令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自由买卖;
2、均平田税,訾粟而税;
3、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
4、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政策;
5、鼓励分居立业,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业,规定成年男子必须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否则加倍课赋;
6、实行按人口征收军赋的制度,即人头税,史称“口赋”。
7、划一度量衡。
46、填空题 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47、填空题 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贡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贡法
48、单项选择题 国家通过财政对()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将()配置到社会公共需要的各个方面,使其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A.国民生产总值;各种生产要素
B.一部分社会产品;一部分资源
C.社会总产品;各类资源
D.国民收入;一部分生产要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单项选择题 国际收入政策的运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它是信誉的重要依据。
A.gdp
B.gnp
C.国力
D.国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单项选择题 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其有效运行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是国家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环节。
A.财政宏观调控
B.财务宏观调控
C.商品宏观调控
D.生产资料宏观调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单项选择题 按国债的偿还期限来划分,国债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国债三类。一般的划分标准为()以上到期为长期国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判断题 军人的转业安置费、复员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名词解释 均输、平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实际上是官府对商品运销和京师物价的一种控制措施,属于官营商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实际上是官府对商品运销和京师物价的一种控制措施,属于官营商业性质。均输指调剂运输,平准指平抑物价,始行于汉代。
54、问答题 简述楚国改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书土田、量入修赋”:按土地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书土田、量入修赋”:按土地收入制定相应数额税收。
以上春秋时期改革的目的多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兵员补给,但由此使土地开始私有化,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建立。但改革很不彻底,奴隶主在政治领域仍享有特权。
55、名词解释 口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口钱,是课于未成年人(7~14岁,武帝时改起3岁)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口钱,是课于未成年人(7~14岁,武帝时改起3岁)的人头税,每人每年20钱“以食天子”,汉武帝后增为23钱,用以补充军费开支。
56、填空题 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官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官营
57、单项选择题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计划。
A.财政 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收支
D.经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8、单项选择题 ()是由“过度需求”引起的。
A.经济危机
B.经济增长
C.通货膨胀
D.滞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9、问答题 夏、商、周时期的财政有那些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奴隶创造的农业和畜牧业收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奴隶创造的农业和畜牧业收入;
2、财政征收形式是租税合一,以实物交纳;
3、分田制禄,井田制赋;
4、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不分;
5、“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原则;
6、分官任职的理财结构;
7、实行财政任务与吏治奖惩相结合的上计制度-预算、决算制度的萌芽。
60、单项选择题 ()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预算收入
D.预算支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问答题 晚清中国财政半殖民地化的表现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量的举借外债,这一时期的外债占清政府收入比重比较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量的举借外债,这一时期的外债占清政府收入比重比较小,基本上是随借随还,虽然这一时期外债已用关税做担保,但此时外债还没有完全具备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的作用。甲午战争后,对外借款急剧增加,四是此时期的西方列强已由单纯的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经济落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经济上的掠夺性:①借款的利息高;②折扣大;③利用操纵汇价的涨落及银价下跌的形式,对中国进行勒索;
政治上的奴役性:①外债多由赔款转化而来;②外债由外国人指定用途;③限制向他国借款,不许提前偿还;④一般由中国关税、盐税以及百货厘金等作担保;⑤如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债权国有权到通商口岸直接征税。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外国人控制了中国海关;债务收入也开始渗入晚清财政。
62、多项选择题 流转税有利于().
A.纳税人依法纳税
B.国家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
C.国家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D.国家调整与纳税人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填空题 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清朝()实施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康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康熙
64、多项选择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和配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组合方式有().
A.双紧政策
B.双松政策
C.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组合
D.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组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填空题 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债、内债、税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债、内债、税收
66、单项选择题 ()是实现税收职能作用的首要前提,决定着税制作用的广度和深度。
A.税率
B.税制结构
C.税法体系
D.税收要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单项选择题 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多动症的特征的是()
A.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
B.注意力不集中
C.活动过多
D.学习困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A项属于儿童过度焦虑反应的特征。
68、单项选择题 预算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关系。
A.生产
B.消费
C.分配
D.经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名词解释 子口半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咸丰年间外商在九江浔关交纳的一种茶税。中英鸦片战争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咸丰年间外商在九江浔关交纳的一种茶税。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由集中广州,改移上海、福州,很快上海成为中国主要茶叶出口口岸。在增开商埠的同时,外商还取得了在我国内地开厂设栈收购贩运等很多权利。他们从上海邻近的宁波、汉口、九江等茶叶集散地购买茶叶,然后运抵上海集中出口。这些有关地区的关卡称“子口”。
70、单项选择题 用人单位的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职工工资的()。
A.6%;2%
B.2%;6%
C.5%;2%
D.6%;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填空题 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2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义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义仓
72、填空题 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
73、单项选择题 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国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组织管理者,国债的偿还以国家财政收入作担保。因此,国债具有()的特点。
91eXaM.org
A.信誉高
B.灵活性
C.有偿性
D.可转让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单项选择题 ()是指通过国家预算筹集和分配国家一部分财政资金而形成的关系。
A.财政管理体制关系
B.预算关系
C.税收关系
D.财政监督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名词解释 田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来源:91考试 网案:又称“田租”“租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田租”“租禾”,是以土地为对象的征税,是中国旧时历代政府对拥有土地的人所课征的土地税,被列为国家正供,是国家财政收入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76、问答题 从历史上工商税收制度的发展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工商税又叫市税或市租,属于流通领域里征收的交易税,即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工商税又叫市税或市租,属于流通领域里征收的交易税,即按照市场上买卖成交额所课征的税,具有交易税、营业税的性质。启示:中国历史上工商税收的发展,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为工商税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统治者,在工商税税种创新及征收手段的探索上费尽心机,推动了工商税收的发展,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没有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因此封建国家的工商税收基本作用就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77、单项选择题 财政收入划分以()为主要形式。
A.税种
B.收费
C.利润上缴
D.发行债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单项选择题 我国失业保险的对象是()。
A.城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B.农村待业人员
C.城镇待业人员
D.毕业大学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单项选择题 经过几十年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中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
A.政府宏观调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市场微观放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填空题 古代收益税(或财产税)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车船税、贳货、牲畜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车船税、贳货、牲畜税
81、名词解释 职分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与官吏作为俸禄的土地。施行于西晋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与官吏作为俸禄的土地。施行于西晋至明初,其间亦曾称为菜田、禄田、职公田、职分田等。职田是国家掌握的公田,不属官吏私人所有,只以收获物或部分收获物充作俸禄的一部分,官吏离任时要把职田移交给下一任。这种土地严禁买卖,也不得换易。
82、填空题 西周的关市之征主要有()两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津税、关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津税、关税
83、问答题 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有哪些特点?西周时期的财政有哪些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奴隶的创造
2、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奴隶的创造
2、财政征收形式为租贡税合一的实物交纳
3、分田制禄,井田制赋
4、在管理体制上,一是公私财政不分,即国家财政同皇室财政不分;二是实行地方分权、分级的管理
5、“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的原则
6、分官理财的任职结构
7、实行财政任务与吏治奖惩的上计制度
84、填空题 ()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禹
85、判断题 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填空题 清初官吏的报酬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正俸、养廉俸、恩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正俸、养廉俸、恩俸
87、名词解释 户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在封邑之地按户征收的赋税,属人头税性质。封邑内民户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在封邑之地按户征收的赋税,属人头税性质。封邑内民户除缴纳田租外,还纳户赋,每户每年200钱,作为封君列侯的“私奉养”。
88、单项选择题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监督职能的含义不包括()。
A.包含在分配过程中,保证分配职能正确实现的监督
B.体现在日常财政管理工作中的监督
C.体现在财政收支业务活动中的监督
D.确保国家财政资金取之合理,用之得当的监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名词解释 上计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报告所辖政区的经济、财政情况,以便中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报告所辖政区的经济、财政情况,以便中央掌握有关情况,并据以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稽查的制度。它是中央集权制下中央控制、管理地方政府的重要手段。“这一制度,作为中央集权制下一项重要的财政管理制度,为后世所沿用、发展。
90、名词解释 戍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屯戍一年,如果边境无事,官府只需选送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屯戍一年,如果边境无事,官府只需选送少数人前往戍边即可,其他不需要戍边的人必须强制性缴纳代役金,即以税代役。
91、问答题 简述国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阶级的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包括:
1、生产力的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包括: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
2、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
3、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92、填空题 田赋征收的基础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地计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地计量
93、问答题 简述先秦时期管仲财税改革及其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管仲的财税思想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实行按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管仲的财税思想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实行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旳实物税制,打破井田制的限制,承认土地制度的变化,这一措施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国家农业的发展;实行了专卖制度,通过国家财政干预经济以增加国家收入;对不同的行业实行不同的说率,采取了轻税的措施,在田税方面实行极差税率,在商业方面减免工商税收,促进国内商业发展,实行单一的关卡税率;强化法制,完善制度,保证财政收入;把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结合起来,提高了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大力宣传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观众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理财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财税思想对现在有很多借鉴意义。分等征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生产积极性;国家财政干预经济运用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中可调节市场经济,弥补市场缺陷;采取轻税的措施,可以唤起经济活力。管仲思想对现世的借鉴虽有可取之处,但也一定要取其精华。
94、名词解释 土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各国诸侯和平民,按规定向天子献纳土产、珍宝等,不完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各国诸侯和平民,按规定向天子献纳土产、珍宝等,不完全是自愿,具有强制性。西周的贡有两种<1>邦国之贡诸侯在其领土内,向所属臣民征贡,将其中一部分缴纳于天子。<2>万民之贡实是各诸侯国奴隶主通过向居民征集,然后将其一部分缴纳给天子,以待公用。
95、名词解释 算缗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缗钱税,是向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作坊主征收的财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缗钱税,是向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作坊主征收的财产税,前两者税率6%,后者税率3%。
96、名词解释 匣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货物实行人量抽厘。
97、单项选择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在()有效。
A.香港
B.澳门
C.保税区
D.西藏自治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填空题 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田赋附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田赋附加
99、填空题 两汉时期田租以()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十税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十税一
100、名词解释 复进口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货装船出口时,征出口正税,运到卸货口岸时,再征复进口半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货装船出口时,征出口正税,运到卸货口岸时,再征复进口半税,税率等于进口正税之半。税则上未列名货物,按价值百征2.5。土货若在3个月内复出口到外国,如确系原包原货未被拆换,海关即将所交进口半税发还,发给存票向海关银行换取现金,或抵缴日后应交之税。倘逾期未运出口,或原货已被拆换在该口岸销售,则不发还原纳进口关税。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财税史》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