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
A.发生肿瘤
B.抵抗力下降
C.常见病增多
D.发生畸形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
A.按一定顺序进行
B.最短的时间
C.最经济的办法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问答题 实验动物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选择合适的试验动物对于得到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具有正要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选择合适的试验动物对于得到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具有正要的意义。选择实验动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的正确选择:物种,品系,微生物控制,个体
4、单项选择题 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问答题 微核试验的原理和其检测的终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理: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理: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丢失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胞质中,单独形成的次核,因其比主核小,故称微核。
检测的终点:(1)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损伤(2)纺锤丝的损伤。
7、名词解释 靶位点(targetsite)
点击 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污染物达到某一浓度,并足以引发一系列有害生物效应的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污染物达到某一浓度,并足以引发一系列有害生物效应的部位。
8、问答题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及意义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竖直直线,人体或实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易感性完全相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竖直直线,人体或实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易感性完全相同;②S形曲线,人体或实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的易感性成正态分布;③非对称S形,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易感性成偏态分布。
9、名词解释 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10、名词解释 受体学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的蛋白质,与外来化合物结合,进而引发一系列识别、换能和放大过程,最后导致生物学效应。
11、名词解释 急性毒作用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阀剂量的比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阀剂量的比值。
12、名词解释 一室模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毒物进入机体后立即均匀的分布到所有的组织器官,并迅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毒物进入机体后立即均匀的分布到所有的组织器官,并迅速达到平衡时,可将机体视为一室模型。
13、名词解释 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14、名词解释 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代谢产物采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代谢产物采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间接致癌物在代谢活化前也称为前致癌物,在活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称终致癌物。
15、名词解释 参考剂量(RfD)和参考浓度(Rf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日平均暴露剂量或浓度的估计值,人群终生暴于该水平,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日平均暴露剂量或浓度的估计值,人群终生暴于该水平,预期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的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以忽略。
16、单项选择题 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动物种属
B.性别
C.年龄
D.生理状态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代谢活化是指()。
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
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
E.MFO具有两重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两种动物是()
A.大鼠和小鼠
B.大鼠和家兔
C.大鼠和狗
D.狗和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名词解释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直接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直接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21、问答题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群调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群调查
22、名词解释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23、名词解释 无损害作用(non-adverseeffec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后,不引起机体在形态、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后,不引起机体在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功能容量的降低和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害,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一般是可逆的,当停止接触化学物后,不能检出机体维持体内稳态能力的降低,也不能是机体对其他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强的现象。
24、单项选择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
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
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
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
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名词解释 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01或MLC,LC01)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6、名词解释 分布(distribu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流或淋巴液后,随体循环分散到全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流或淋巴液后,随体循环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
27、名词解释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8、名词解释 形态 作用(morphologic effec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肉眼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其中有许多改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肉眼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其中有许多改变是不可逆,如坏死、肿瘤等通常是不可逆的和严重的。
29、名词解释 毒物(toxica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机体时,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 答案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机体时,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累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合物。
30、名词解释 农药残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和有毒代谢物,降解产物,杂质的总称。
31、问答题 简述DNA损伤修复与致突变作用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NA损伤修复机制关系到生物体清楚大部分因环境因素诱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DNA损伤修复机制关系到生物体清楚大部分因环境因素诱导儿产生的DNA损伤,有些损伤不能被修复或被错误修复,可固定称为突变。突变的产生不仅与DNA受损的情况有关,DNA损伤修也是决定突变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
32、单项选择题 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名词解释 微核(micronucleu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染色体损伤有关,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染色体损伤有关,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因此主核小,故称微核。
34、名词解释 环境毒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35、问答题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结果对受试物毒性评价提供了什么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亚急性毒性试验可为慢性实验观察指标以及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亚急性毒性试验可为慢性实验观察指标以及实验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慢性毒性试验,可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制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提供毒理学依据。
36、单项选择题 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肝
B.肾
C.肺
D.小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单项选择题 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名词解释 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E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对照机体比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39、名词解释 代谢饱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毒物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基质可能被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毒物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物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成为代谢饱和
40、问答题 自由基具有什么特点?自由基反应包含哪几个阶段?哪些污染物的毒性主要与自由基反应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由基的特点是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性,因为半衰期极短(一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由基的特点是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性,因为半衰期极短(一般以微秒计);自由基所带电荷可以是负电荷或正电荷,也可以不带任何电荷而呈中性;自由基很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结合成稳定的分子或者产生新的自由基。自由基反应包括引发、增长和终止三个阶段。硝基胺基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喹啉。CCl4等污染物的毒性主要与自由基反应有关。
41、问答题 土壤的生态毒理诊断应注重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需要进一步筛选更敏感的指示物种,以提高现有指标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需要进一步筛选更敏感的指示物种,以提高现有指标的诊断敏感性;
(2)需要从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寻找敏感指标以提高由污染引起的种群和群落变化的整体诊断能力;
(3)需要进行生态毒性反应机理研究,从生理水平阐明发生毒害作用的原因;
(4)需要建立国家及国际诊断标准,以便用统一的标准判定和比较诊断结果;
(5)需要建立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及诊断等级,以便有利于诊断指标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42、名词解释 畸形(malform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发育生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发育生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
43、问答题 何谓水的自净作用?并叙述水体污染形成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水体污染形成的原因: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一旦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恶化,达到了影响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
44、问答题 微生物对化学物质的降解与转化有哪些特点,使其在环境污染处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
(2)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
(3)具有多种降解酶;
(4)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
(5)具有巨大降解能力;
(6)具有共代谢作用。
45、问答题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有何异同和联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of polluti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污染物的转化(transformation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往往是相互依赖和伴随进行的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迁移为转化提供了环境条件,而转化又为迁移提供了新的理化特征等物质基础,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46、问答题 毒理学研究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体外实验、体内试验、人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体外实验、体内试验、人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
47、单项选择题 化学毒物引起突变类型不包括()
A.基因突变
B.癌变
C.染色体畸变
D.染色体数目异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问答题 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选择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及代谢特点与人类接近的物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选择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及代谢特点与人类接近的物种;选择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选择易于饲养和实验操作的物种;选择经济并易于获得的物种。
49、名词解释 I相反应(phase I biotransform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经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使外源化学物暴露或产生极性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经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使外源化学物暴露或产生极性基团如-OH、-NH2、-SH、-COOH等,水溶性增高并成为适合于Ⅱ相反应的底物。
50、名词解释 应用剂量(applieddos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51、名词解释 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生成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剂、氧化还原剂。
52、填空题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以()和催化氧化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化学氧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化学氧化
53、问答题 外援化学物质可能在与皮肤的直接接触过程中引起局部的毒性效应主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皮肤原发性刺激
②皮肤变态反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皮肤原发性刺激
②皮肤变态反应
③光刺激反应和光变态反应
④皮肤癌
⑤皮肤色素异常
⑥对皮肤附件的损害有些化学物可引起毛发脱落、痤疮、汗腺损害等
54、单项选择题 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A.LD50
B.LD0
C.LD01
D.LD1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名词解释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长期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长期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
56、问答题 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非共价结合、共价结合、去氢反应、电子转移、酶促反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非共价结合、共价结合、去氢反应、电子转移、酶促反应
57、单项选择题 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
A.CH3Cl
B.CH2Cl2
C.CHCl3
D.CCl4
E.CCl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8、问答题 简述几种常用的检测LD50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霍恩氏法,简化寇氏法,直接回归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霍恩氏法,简化寇氏法,直接回归法。
59、问答题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剂量分组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亚慢性可参考急性毒性的有关参数,如以急性毒性的阔剂量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亚慢性可参考急性毒性的有关参数,如以急性毒性的阔剂量为亚慢性实验的最高剂量,或以受试物LD50的1/20-1/5为最高剂量。慢性可以选择亚慢性的NOAEL或其1/5-1/2为最高剂量,1/50-1/10为中剂量组,1/100为低剂量组。
60、问答题 研究致畸性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胚胎毒性和母体毒性?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胚胎毒性与母体毒性均指环境化学物对整个生殖繁殖过程的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胚胎毒性与母体毒性均指环境化学物对整个生殖繁殖过程的毒性作用,使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靶部位的具体表现。
61、问答题 金属在环境中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金属元素是地壳岩石中的天然组成成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金属元素是地壳岩石中的天然组成成分。
62、单项选择题 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A.设备简单
B.操作方便
C.消耗受试物少
D.有使用价值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单项选择题 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
A.无着丝粒断片
B.染色体缺失
C.环状染色体
D.微核
E.微小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问答题 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②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③代谢前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吸收,两者降低的曲线有不同;④排泄基本一致。
65、问答题 为什么要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简述其前提和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前提:①所研究的反应是由化学物接触引起的;②反应的强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前提:①所研究的反应是由化学物接触引起的;②反应的强度与剂量有关;③要有定量测定毒性的方法和准确表示毒性大小的手段
意义:①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②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③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④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⑤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66、名词解释 半减期(half lif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67、名词解释 化学致癌作用(chenmical carcinogenesi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68、名词解释 湾区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湾区的角环在代谢活化过程中,对致癌反应起着关键性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湾区的角环在代谢活化过程中,对致癌反应起着关键性作用,其最终致癌形式为湾区环氧化合物。湾区正碳离子稳定性愈高,致癌性愈强。
69、单项选择题 关于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D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
B.D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嘧啶,称为颠换
C.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
D.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嘧啶,称为转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问答题 简述监测和评价中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91EXAm.or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体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可作为污染物危害监测和鉴定的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体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可作为污染物危害监测和鉴定的重要指标;是定性污染物与暴露后果相联系的重要参考;
②生物标志物能应用于确定暴露一反应,暴露一效应关系和危险度的估计;
③生物效应分子生物标志物,细胞结构/功能改变标志物有助于污染物对机体损伤机制的研究;
④易感性生物标志物,对发现污染易感个体和制定保护易感人群的卫生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71、问答题 简述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化作用、甲基化作用、谷胱甘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化作用、甲基化作用、谷胱甘肽(GSH)结合氨基酸结合
72、多项选择题 采用水准仪测量滩地断面时,操作内容包括()。
A.在拟测断面上选设测点
B.测水平角
C.测得各测点高程
D.丈量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E.根据高程和水平距离绘制断面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名词解释 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ictivedose)/靶剂量(targetdos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74、单项选择题 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问答题 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致死剂量,半数效应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致死剂量,半数效应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
76、问答题 简述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评价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实验动物
②染毒途径
③染毒期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实验动物
②染毒途径
③染毒期限
④剂量分组
⑤观察指标
⑥观察结果
77、问答题 什么叫生物防治技术?与传统的化学合成农药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生物如鸟类、青蛙、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生物如鸟类、青蛙、昆虫等对有害生物进行调节、控制,对作物虫害进行以虫治虫,微生物治虫,使用其它真菌杀虫剂等。与传统化学合成农药相比,生物防治技术具有成本较低,对环境污染小,有效控制害虫的同时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
78、问答题 什么是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主要有那些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联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79、名词解释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80、名词解释 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81、名词解释 吸收(abosorp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
82、名词解释 损伤蓄积(damage accumul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化学物在长期接触后,机体内虽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化学物在长期接触后,机体内虽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性作用,称之为损伤蓄积。
83、名词解释 最大非致死量或浓度(LD0或LC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84、名词解释 自由基学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进入生物体内的污染物,可以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各种自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进入生物体内的污染物,可以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各种自由基中间体,导致脂质过氧化等反应,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和死亡。
85、名词解释 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称为协同作用。
86、问答题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87、名词解释 最高允许浓度(MA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某一环境污染物可在环境中存在而不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某一环境污染物可在环境中存在而不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的浓度
88、名词解释 危险性(risk)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也称危险度,是指某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能引起机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也称危险度,是指某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发生中毒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89、名词解释 替代法(alternative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数量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90、问答题 如何判断蓄积毒性的强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蓄积系数法:以生物效应为指标,用经验系数(K)评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蓄积系数法:以生物效应为指标,用经验系数(K)评价蓄积作用的方法,即将多次染毒与一次染毒所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比较。
2、20天蓄积试验法:观察停药后7天的死亡情况:1/20LD50剂量组无死亡,则蓄积性不明显;1/20LD50剂量组有死亡,且有剂量反应关系,则有较强的蓄积性。
3、生物半减期法:生物半减期是指一种外来化合物在体内消除到原有浓度(或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因此,生物半减期越长的物质,其蓄积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
91、单项选择题 完整的毒理学评价可划分四个阶段的实验研究,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第一阶段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B.第二阶段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
C.第三阶段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
D.第四阶段是进行人群接试验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名词解释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它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它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
93、名词解释 增强作用(potentiation effec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一种化学物本身无毒性,但与另一种有毒物质同时存在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一种化学物本身无毒性,但与另一种有毒物质同时存在时可使该危害物的毒性增加。
94、名词解释 现代毒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95、名词解释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诱发肿瘤的化学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诱发肿瘤的化学物质。
96、名词解释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97、问答题 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阀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阀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目前,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器官毒性)和致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目前,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器官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有阀值的(非零阀值),而遗传毒性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是否存在阀值尚没有定论,通常认为是无阀值(零阀值)。
98、名词解释 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
99、问答题 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实验三者在实验设计方面有何区别和内在联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区别,剂量大小不同,观察指标不同,观察时间不同,选择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区别,剂量大小不同,观察指标不同,观察时间不同,选择动物不同。联系,染毒途径相同,剂量分组相同
100、问答题 环境毒理学中的一般毒性研究采用的主要染毒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经口染毒:常用的方式有:灌胃、喂饲和吞咽胶囊等。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经口染毒:常用的方式有:灌胃、喂饲和吞咽胶囊等。
②经呼吸道染毒:吸入染毒可分为静式吸入染毒和动式吸入染毒。
③经皮肤染毒:液态、气态和粉尘状外源化学物都有可能与皮肤接触。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环境毒理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