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简述陆相湖泊风成波浪动力学主要影响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陆相湖泊中,湖浪和湖流是湖泊的两种水动力。湖泊中的波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陆相湖泊中,湖浪和湖流是湖泊的两种水动力。湖泊中的波浪包括:风成波浪、上涌和假潮,以风成浪为最重要,风成波浪受到的影响因素为:
(1)湖盆的大小和形状:湖盆通过一定吹程来大体上控制波浪的能量。很大的湖,其波浪作用与浅海相似。较小的湖,波浪的能量较低,故岸滩不发育。长而狭窄的湖盆中,波浪作用通常是向盆地的两端。波浪的搁浅及折射对沿岸流有重要的影响,故水深是远滨发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宽阔的浅湖中,决不会发育典型的远滨条件;
(2)地形和气候:湖面气候条件,尤其是暴风和大风受到湖盆周围地形的强烈影响。深切谷、峡湾湖、裂谷湖和火山口湖,往往有猛烈的地方性风暴。极强的风吹过湖面整个长度,即使吹程不大,风成波浪也可以强烈影响岸线侵蚀和沉积物的搬运和堆积。
(3)湖泊的方位:湖泊对于主风向的方位,与风吹水面的幅度密切有关,风驱动波浪,并且引发了湖水循环,从而制约沉积物的散布。
2、填空题 物料在单螺杆挤出机中的输送是依靠物料与机筒的(),而双螺杆挤出机则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摩擦力;正向输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摩擦力;正向输送
3、问答题 沉积岩石学的经济和科学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科学意义
沉积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科学意义
沉积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沉积岩是记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录地球历史、过程、作用机理、古气候、古生物、古环境等的信息库,沉积岩石学是揭示地球历史、演化过程、地质作用过程,特别是外营力作用过程和古气候、古生物、古环境的重要手段。
4、名词解释 加积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旋回性不明,反映物源供给和盆地沉降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旋回性不明,反映物源供给和盆地沉降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5、名词解释 碳酸钙补偿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补偿原理:指一个盆地的沉降速度与补偿速度之间的相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补偿原理:指一个盆地的沉降速度与补偿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6、名词解释 震积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地震灾变引起的,能记录地震灾变事件的岩层叫做震积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地震灾变引起的,能记录地震灾变事件的岩层叫做震积岩。震积岩是灾变事件岩的典型代表。一些厚度巨大的浊积岩常被认为是地震浊积岩。
7、问答题 试述当代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碳酸盐岩石学和沉积学的研究现状碳酸盐岩石学和沉积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碳酸盐岩石学和沉积学的研究现状碳酸盐岩石学和沉积学重大的进展是以Folk(1959,1962)关于碳酸盐岩中异化颗粒和异化沉积观点以及石灰岩的重新分类方案的提出,加上以后Dunham(1962)和Armstrong(1974)等人做了大量碳酸盐古代和现代沉积的研究工作,使碳酸盐岩石学和沉积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所谓“全新”,仅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碳酸盐岩石学和沉积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①“异常化学颗粒”(或“异化颗粒”)和“异常化学石灰岩”的观点和分类系统打破了碳酸盐岩是单一成因的“化学岩”的传统观点。
②能量观点的定量标志的引入为碳酸盐岩的分类及沉积环境分析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定量依据。Pluenley,etal.(1962)首先把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的能量大小进行了定量划分。
③碳酸盐岩的分类开始主要依据结构组分为基础的结构一成因分类,使碳酸盐岩岩类学和岩石成因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在这一方面,Folk(1959,1962)和Dunham(1962)分类的意义最大,其影响也最深远。
④许多全新的白云石及白云岩生成机理的观点或学说问世了。如潮上盐坪的毛细管浓缩白云化作用或蒸发泵白云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海水与淡水的混合白云化作用、调整白云化作用、各种Mg/Ca比值和各类盐度的 91eXAm.org水体(包括淡水)中的白云化作用以及其它白云化作用等。
⑤对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⑥由于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的环境模式有了深入的研究,对古代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分析更加深入了。在出现一系列的全新的碳酸盐沉积环境的概念、模式、术语系统以及分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新的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也出现了。在这一方面,Show(1964),Irwin(1965),Laporte(1967,1969),Young,etal.(1972),Armstrong(1974)等人做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起了重要的开拓作用。
⑦出现了专门研究和鉴别碳酸盐岩中的生物化石碎片的科学——化石岩石学。在这一方面,Majewake(1969)和Horowitz,etal.(1972)等的专著,起了奠基作用。
⑧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大为改善,许多新的先进的研究手段已被引进碳酸盐岩岩石学和沉积学中。wolf,etal.(1967)的《沉积碳酸盐的研究和分析方法》是一篇很重要的专题论文。
⑨深水海洋碳酸盐沉积的研究在近20年内有很大的进展。CookandEnos(1977)主编的《深水碳酸盐沉积环境》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
⑩冯增昭(1982,1992)所倡导的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单因素综合作图方法推进了我国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定量化。
总体而言,碳酸盐岩岩石学和沉积学的研究现状有三个特征,即其研究领域已经从现代碳酸盐到古代碳酸盐岩、从碳酸盐岩类学到碳酸盐岩石学、从浅水碳酸盐(岩)到深水碳酸盐(岩)。
8、名词解释 牛轭湖亚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交错层理,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交错层理,粘土岩中发育水平层理,常含有淡水软体动物化石和植物残骸,岩体呈透镜状。——粘土沉积、水平层理。
9、名词解释 泥石流沉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泥石流是指陆地上的一种高密度和高粘度、呈可塑性状态的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泥石流是指陆地上的一种高密度和高粘度、呈可塑性状态的流体,其碎屑颗粒由基质支撑,并在重力作用下呈块体搬运,称为泥石流,或碎屑流。
泥石流产生的主要条件:
①坡度陡,植被不发育;
②源区能供应大量的泥质和碎屑物质;
③季节性的洪水短期内使水量剧增。因此,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带泥石流沉积更为发育。
泥石流沉积特征:分选极差,砾、砂、泥混杂,砾石多呈棱角状至次棱角状。沉积构造多呈块状,、长条形砾石可直立于沉积物内。泥流沉积物主要由砂、粉砂、泥质组成。一般不含4mm以上的粗粒沉积物,分选仍很差,表面可发育龟裂。
10、名词解释 简述岛弧型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地貌单元划分及各单元的沉积作用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活动大陆边缘又称主动大陆边缘,与会聚型板块边界有关,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活动大陆边缘又称主动大陆边缘,与会聚型板块边界有关,是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俯冲消减的地带。岛弧型活动大陆边缘(或称沟-弧-盆体系型或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从大洋向大陆方向依次为海沟、弧—沟间隙(包括混杂堆积带和弧前盆地)、火山岛弧、弧后(盆地)区。各单元的沉积作用特征如下:
(1)海沟:海沟以大洋壳为基底,是大洋板块俯冲的位置。海沟长而窄,延伸方向与岛弧平行,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宽达数十至百公里,深度为6000m左右。海沟的沉积物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由板块俯冲带来的深海平原沉积物;二是在海沟形成的深海沉积物,包括远洋钙质沉积、硅质沉积、深海红粘土、火山灰沉积以及在海沟形成的浊流沉积。
(2)混杂堆积:混杂堆积(又称俯冲杂岩或消减杂岩)是由板块俯冲形成的,由已变形的深海平原沉积物、海沟沉积物及洋壳碎块等组成的构造岩带。其原始层序完全被破坏,由外来岩块、原地岩块和基质三部分构成,并广泛遭受剪切变形。
(3)弧前盆地地貌复杂,沉积相空间变化大,可以出现三角洲相、滨岸相、陆架相、陆坡相以及浊积相。弧前盆地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岩浆弧,源区不仅有火山岩,而且有经隆起和剥蚀作用暴露出来的深成岩和变质岩。由于物源很近,且供应量大,因而弧前盆地的沉积以碎屑为主,其中浊积岩是最主要的。其物源主要来自岛弧,碎屑成分是不成熟或极不成熟的,有大量的火山碎屑、岩屑砂和长石砂。
(4)岩浆弧:岩浆弧的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弧边部的海盆和因强烈断裂而形成的弧内盆地中,弧内盆地通常平行于弧的走向延伸,以断层为界的张裂盆地,其沉积物主要来自岩浆弧,沉积相的类型可能包括有从陆相层到深水浊积岩等一系列类型。
(5)弧后(盆地)区:指岩浆弧与大陆边缘之间(大陆与岛弧之间)的广阔地带的边缘海盆。沉积物分别来自两侧,广阔而稳定的大陆供给大量比较成熟的碎屑物质,岩浆弧则供给大量火山碎屑特别是凝灰质物质。因而,盆地两则的沉积物特征不同,靠大陆一侧是在陆壳或过渡壳基底上发育的成分成熟度较高的沉积,与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相似;在靠岩浆弧一侧是在过渡壳和洋壳基底上形成的沉积物的成分成熟度较低。
11、名词解释 长石砂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长石含量较高是本类砂岩的特点,可由25%到100%;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长石含量较高是本类砂岩的特点,可由25%到100%;但实际上长石含量高于75%的极为罕见。重矿物一般比石英砂岩类的含量高,可达1%以上,成分较复杂,既有稳定组分,如锆石、金红石、电气石、柘榴石和磁铁矿等,还常见稳定性差的矿物,如磷灰石、榍石、绿帘石和电气石。
长石砂岩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岩成分,首先要富含长石的母岩、构造条件和气候条件。
12、名词解释 沉积动力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动力学是利用物理力学的知识来解释沉积构造的形成以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动力学是利用物理力学的知识来解释沉积构造的形成以及描述沉积物的运动状态,为重塑古沉积环境提供当时的水动力条件信息。
13、名词解释 河流弯曲度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
14、名词解释 陆缘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沉没的大陆边缘,从滨岸带外缘缓缓地向海倾斜,一般延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沉没的大陆边缘,从滨岸带外缘缓缓地向海倾斜,一般延伸到坡度突然增大(100一250米)水深处。如果陆架的坡折不明显,则陆架被人为地限于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水海域。
15、名词解释 退积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呈正旋回序列,即扇端叠置在扇中之上,扇中叠置在扇根之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呈正旋回序列,即扇端叠置在扇中之上,扇中叠置在扇根之上。
16、问答题 简述进积型河控三角洲沉积序列及其主要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进积型河控三角洲的形成是不断地从陆地向海盆方向推进,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进积型河控三角洲的形成是不断地从陆地向海盆方向推进,形成总体向上变粗(的反旋回)沉积序列:
主体是:三角洲平原的较粗粒分支流河道沉积和细粒的沼泽沉积;三角洲前缘沙和粉沙沉积;前三角洲泥。现自下而上描述如下:
第6层: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炭质泥岩或煤层。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含大量植根和植屑化石,属沼泽沉积。
第5层: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砂岩。含炭化植茎和泥砾,为分支流河道沉积。
第4层: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的泥岩和泥质粉砂岩。透镜状层理,含半咸水生物化石和介壳碎屑,属分支间湾沉积。
第3层:由较纯净的砂岩和粉砂岩组成。楔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浪成波痕、水流波痕。含丰富的生物碎屑,属分流河口沙坝沉积。
第2层:泥岩、粉砂岩、极细砂岩互层。水平层理、波状交错层理、潜穴、生物扰动构造。含植屑和炭屑,为远沙坝沉积。
第1层:暗色水平层理和块状层理的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生物扰动构造,含化石少,属前三角洲沉积。其下伏地层为正常浅海的大陆架泥岩沉积,含较多海生生物化石,并具有强烈的生物扰动构造。
17、名词解释 旋卷层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未变形层之间的一个沉积层内的纹层具有显著的褶曲或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未变形层之间的一个沉积层内的纹层具有显著的褶曲或复杂揉皱的一种构造,是软沉积物在同生期产生的一种变形构造。它通常在细砂岩或粉砂岩等细粒沉积物中发育良好。沉积物的液化可能是形成旋卷层理的最重要因素。旋卷层理主要见于沉积物堆积角超过休止角的斜坡环境。
18、填空题 口径不大的各种瓶、壶、桶和儿童玩具等选用()生产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空吹塑成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空吹塑成型
19、名词解释 河床亚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碎屑粒度是河流相中最粗的,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彩。缺少动植物化石,仅见破碎的植物枝、干等残体,岩体形态多呈透镜状,底部具明显的冲刷面。
a:河床滞留沉积:粒度粗,砾石为主,砂、粉砂极少;砾石成分复杂,叠瓦状排列
b:边滩:由于河流侧向加积作用而形成,成分成熟度偏低,主要为槽状、板状及位置不定的平行层理
c:废弃河道
20、名词解释 进积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呈反旋回序列,即扇根叠置在扇中之上,扇中叠置在扇端之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呈反旋回序列,即扇根叠置在扇中之上,扇中叠置在扇端之上。
21、问答题 试述曲流河(蛇曲河)的微相划分及其沉积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河道沉积:包括河床沉积和边滩沉积。
A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河道沉积:包括河床沉积和边滩沉积。
A.河床沉积:由粗砾岩和底部河床滞留砾岩组成,砾石呈叠瓦状定向排列,最大扁平面倾向河流上游,砾石成分一般较复杂;以粗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为主,中细粒砂岩较少;向上颗粒逐渐变细过渡为边滩沉积。呈透镜状产出,底界与下伏地层之间为一个明显的侵蚀面。
B.边滩沉积:下部(靠近河心),沉积较粗的颗粒(以砂粒为主);上部离河心较远,沉积较细物质。成分成熟度较低(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粒度变化范围很大,可以由分选不好的砂、粉砂和泥等混合而成。层理非常发育,主要以大中型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为主,在较细的沉积物中也常出现各种中型交错层理。在垂向上,一般自下而上由大型交错层理逐渐变为小型交错层理。
(2)河漫滩沉积
沉积的岩石有泥岩、粉砂岩以及薄层泥质灰岩。层理一般不发育,有时见水平层理。在气候干燥地区,可见泥裂构造和钙质及铁质结核。在潮湿条件下,植物生长茂盛,进一步可发展成沼泽,形成大量有机物质堆积,甚至出现泥岩或煤层。
(3)堤岸沉积包括天然堤和决口扇沉积。
A.天然堤沉积物质比边滩细,主要是粉砂岩和泥岩,二者常呈薄互层,其中粉砂岩层一般厚几十厘米,泥岩层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
B.决口扇是是一种舌状沙体,呈透镜状,厚度不大,从十几厘米到几米,由细砂和部分粉砂级物质组成。此外尚见各种小型交错层理,常见冲刷构造以及植物或其它生物化石。
(4)牛轭湖沉积平面上牛轭形,沉积物小范围分布。主要是洪水期带来的细粒物质,如粉砂和泥质等。
22、名词解释 生物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造礁生物的生长形成的海底建隆,具有格架的珊瑚礁有: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造礁生物的生长形成的海底建隆,具有格架的珊瑚礁有:岸礁、堡礁和环礁,不同的类型代表不同的演变过程。
23、问答题 何谓典型相模式,作为典型相模式应具有哪四种作用?并列举3个目前已比较公认的沉积相模式(相层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相序递变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相序递变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事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典型相模式”。作为典型相模式应具有下面四个方面的作用:
(1)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
(2)从进一步的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
(3)对于新的研究区来讲,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
(4)对于所代表的环境和系统的水动力学解释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
目前比较公认的沉积相模式有:曲流河、冲积扇、三角洲、湖泊、滨岸
24、名词解释 现实主义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实主义原则的涵义为: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地质作用,也曾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实主义原则的涵义为: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地质作用,也曾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和强度在整个地质时期发生过,古代的地质事件可以用今天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作用加以解释。
25、名词解释 沉积地球化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以沉积物和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沉积&mdas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以沉积物和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所含元素及同位素迁移、聚集以及分布规律的科学。可以为沉积学研究提供古环境的信息,它在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目前已经广泛使用某些元素、元素含量及比值来判断海相和陆相、氧化与还原、水盆深度、盐度和离岸距离等沉积条件;利用氧、硫、锶、钡的稳定的同位素的分馏特点研究沉积物源、古水温、氧化还原条件、沉积旋回性质,确定海岸线位置和海平面升降;利用硫同位素分馏特点分析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的开放与封闭系统等。
26、问答题 碎屑搬运、沉积与粒径、水流流速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牵引流:碎屑颗粒的搬运力是由流体的流动所产生的推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牵引流:碎屑颗粒的搬运力是由流体的流动所产生的推力
2重力流:碎屑颗粒的搬运力是自身的重力
3层流:是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4紊流:是一种充满漩涡的流体,流体质点运动轨迹极不规则
5缓流、急流和佛罗德数(Fr)
流水把处于静止状态的碎屑物质开始搬运走所需要的流速叫做开始搬运流速;开始搬运流速要大于业已处于搬运状态的碎屑物质所需的流速,即继续搬运流速或沉积临界流速。开始搬运流速>继续搬运流速
砾级颗粒:难搬运,易沉积
砂级颗粒:易搬运,易沉积
粉砂和泥:难搬运,难沉积
27、名词解释 曲流沙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边滩沉积是曲流河中最主要的沉积单元之一,又称&ldq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边滩沉积是曲流河中最主要的沉积单元之一,又称“点沙坝”或“内弯坝”,是河流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曲流河具有强烈的螺旋状单向环流,其横向分量在接近水表面处指向凹岸,在接近底部处指向凸岸。随曲流河弯曲,螺旋的方向也发生改变。因此,在弯曲河道的两侧和底部,其剪切力具有强烈的不对称性。由于水面流速大于接近河床处的流速,因此最大剪切力接近凹岸。高剪切力导致凹岸的侧向侵蚀,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则流向凸岸并堆积下来。这样,在河流凸岸沉积成砂质的新月型沙坝)。
28、名词解释 原生沉积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陆源碎屑沉积物沉积时到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由物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陆源碎屑沉积物沉积时到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由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在沉积物内部或者沉积物与流体界面处所形成的构造,既包含了沉积过程中产生的并受沉积条件所控制的沉积构造(如波痕、层理等),也包含了沉积物沉积之后到固结之前由同生作用和准同生变形作用所形成的沉积构造(如滑塌构造、负载构造等)。
29、名词解释 次生沉积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沉积物固结之后由压实作用、成岩作用等所产生的沉积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沉积物固结之后由压实作用、成岩作用等所产生的沉积构造(如成岩结核等)。
30、名词解释 底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流水在搬运沉积物的过程中,在非粘性沉积物表面流动留下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流水在搬运沉积物的过程中,在非粘性沉积物表面流动留下的痕迹。
31、问答题 机械分异作用和化学分异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母岩风化产物及其它来源的沉积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母岩风化产物及其它来源的沉积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沉积场所依次沉积下来,这种现象称作沉积分异作用。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母岩风化的溶解物质,在沉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会发生分异,而这种分异作用是受化学原理支配的,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顺序,首先沉淀氧化物→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各分异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彼此重叠的。
32、名词解释 筛积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筛积物:是指冲积扇物源区不提供砂、粉砂和粘土物质,而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筛积物:是指冲积扇物源区不提供砂、粉砂和粘土物质,而是以砾石为主,砾石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使后期流水从砾石层孔隙中完全渗漏到地下,从而形成舌状的砾石层堆积。因为水是从砾石层中渗掉,而不是从上面流走,所以它们就象筛子一样,只允许水渗走,使粗粒物质堆积下来,故称为筛状沉积物,简称筛积物。
筛积物形成条件:独特的物源条件,即源区主要为节理发育的坚硬岩石(如石英岩),以便提供大量的砾石块。
筛积物特征:主要由棱角状至次棱角状的单成分砾石组成,分选中等到较好,砾石间充填物较少,主要是分选好的砂级碎屑,无明显的成层界线,块状构造。
筛积物沉积的分布不如其它水携沉积物普遍,只是局部的堆积。在古代冲积扇沉积中可能由于胶结作用和发生沉积作用充填其孔隙空间,而变得致密坚硬。
33、名词解释 最大洪泛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层序中湖侵达到最大限度时所对应的界面。它是海侵体系域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层序中湖侵达到最大限度时所对应的界面。它是海侵体系域与高水位体系域之间的地层界面。
34、名词解释 叠瓦状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扁平砾石在水流作用下向同一方向倾斜排列的现象。砾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扁平砾石在水流作用下向同一方向倾斜排列的现象。砾石叠瓦形式最常见的是迎流叠瓦。在河流环境中,这种构造常见。叠瓦状砾石的倾角一般为15•~30•,扁平砾石的最长轴平行于水流方向的叠瓦状构造通常发育于山间湍急河流的沉积中。
35、名词解释 河道沉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冲积扇常被暂时性(间歇性)辫状河流切割,当洪水再次到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冲积扇常被暂时性(间歇性)辫状河流切割,当洪水再次到来时,所携带的沉积物在这些暂时性河床中沉积,形成辫状河道沉积物,又称河道充填沉积或河床充填沉积
沉积特征:由砾石和砂组成,分选较差,碎屑支撑、可见不明显的板状交错层理,或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具叠瓦状构造。和明显的冲刷—充填构造,河道沉积的底部一般是呈凸凹不平或呈下凹状,与侧翼或下伏沉积物呈冲刷侵蚀接触关系,并且向周围常常过渡为泥石流或漫流沉积。
36、问答题 简述典型浊积岩的垂向序列(鲍玛序列)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完整的鲍玛序列是由六个段组成,自下而上出现的顺序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完整的鲍玛序列是由六个段组成,自下而上出现的顺序如下。
A段―底部递变层段:主要由砂组成,底部含砾石。一般具有正向递变层理,底面上有冲刷-充填构造及印模构造,
A段厚度较大。
B段―下平行纹层段:与A段粒级递变过渡,一般由中、细砂组成,具平行层理。
C段―流水波纹层段:以粉砂为主,有细砂和泥质。具有小型流水成因的砂纹层理及变形层理,厚度一般较薄。
D段―上水平纹层段:由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组成,具水平纹层。
E段―泥岩段:为块状泥岩。
F段―深水页岩段:为远洋深水沉积的页岩或泥灰岩等,F段已不属浊流沉积,但它是判断深水浊流沉积的重要标志。
37、名词解释 包卷层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夹于未变形层之间的一个沉积层内的纹层具有显著的盘回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夹于未变形层之间的一个沉积层内的纹层具有显著的盘回褶曲或复杂揉皱的一种构造。其褶曲形态以“宽向斜,窄背斜”为特征。与滑塌构造不同的是旋卷纹层的纹层虽然强烈褶皱但仍非常连续,无断层、滑动及角砾化现象,而且仅限于一个层内,不涉及上下层。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沉积物的液化作用和液化层的侧向流动的结果。
38、名词解释 生物软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软泥为粒度介于粉砂级和泥质级之间的沉积物。其分布最为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软泥为粒度介于粉砂级和泥质级之间的沉积物。其分布最为广泛。生物软泥含有丰富的(常占50%以上)超微生物骨骼,主要是浮游生物骨骼,其余为泥质、粉砂物质。按成分分为钙质软泥和硅质软泥。
39、名词解释 岩屑砂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含有丰富的岩屑。石英含量在75%以下。常见的重矿物有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含有丰富的岩屑。石英含量在75%以下。常见的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角闪石、绿帘石、斜黝帘石、榍石和柘榴石等。
岩屑砂岩分布也较广,估计占全部砂岩的1/5到1/4。岩屑砂岩的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基本类似,需要有利于不稳定物质产生和沉积的条件。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强烈的物理风化和近源快速堆积,才可使大量母岩的崩解产物得以保存。
40、名词解释 层序地层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沉积学和测井、地震地层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沉积学和测井、地震地层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目前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模式都起源于海相地层,对于更为复杂的陆相地层是不完全适用的,我国的地质工作者认识到这一点,并在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领域走在了国外的学者的前面。
41、名词解释 沉积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研究沉积物、沉积过程、沉积岩和沉积环境的科学叫做沉积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研究沉积物、沉积过程、沉积岩和沉积环境的科学叫做沉积学。
42、名词解释 杂砂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砂岩一般呈暗灰色或黑色,但取决于其沉积环境。常具递变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砂岩一般呈暗灰色或黑色,但取决于其沉积环境。常具递变层理和底面印模构造,一般与泥岩或板岩呈韵律互层。磨圆度和分选性均不好,颗粒一般具尖锐棱角状,碎屑大小包括砂或细砾以至细小质点的所有粒级。颗粒之间为粘土杂基所填塞,以致较大颗粒显然被泥质所隔开而呈杂基支撑。杂砂岩多与重力流沉积。
43、名词解释 石英砂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最突出特征是石英碎屑占90%以上,含有少量长石和燧石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最突出特征是石英碎屑占90%以上,含有少量长石和燧石等岩屑。重矿物含量极少,往往不超过千分之几,且多为稳定组分,通常由极圆的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等组成,有时有钛铁矿及其衍生的白钛石,发育多种类型交错层理。
基于分选性最好、磨圆度最高、石英最富集、重矿物最少的特征,对这种砂岩的成因,多数人认为它不可能直接来源于花岗岩的风化,而是来自于先前存在的砂岩。也就是说,它们是长期、多次再沉积的结果。
44、问答题 简述碳酸盐岩沉积学的发展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纵观国内外海相地层的沉积、成岩研究现状,可知碳酸盐岩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纵观国内外海相地层的沉积、成岩研究现状,可知碳酸盐岩沉积学的发展趋势大致有如下沉积一成岩过程的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等5个方面。
(1)古海洋沉积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特征研究:
①古海洋各相带无机沉积物的化学标志——同位素、微量元素等特征的提取与标识;
②古海洋各相带有机沉积物的生物化石及生物化学标志——有机化学组分特征的提取与标识;
③海相地层沉积相带中有机物质的类型及富集规律。
(2)地质时期中海相地层中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及成岩模式研究:
①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成岩事件和序列;
②地质时期中海相储盖层所经受的温度、压力及水介质条件;
③海相地层成岩模式及有利储盖层分布特点。
(3)古海洋沉积物沉积一成岩过程模拟:
①古海洋碳酸盐沉积过程物理一化学条件模拟;
②古海洋陆源碎屑沉积物下降流、压实流和热循环对流成岩过程模拟
③古海洋碳酸盐沉积物白云岩化成岩过程模拟。
(4)现代海洋环境沉积一成岩物理、化学过程研究:
①现代海洋环境物理、化学条件与沉积物特征、分布;
②现代海洋环境与沉积物同生期成岩特征;
③现代和古代海洋环境沉积一成岩特征对比。
(5)复杂地质条件下海相地层中成岩和成烃、成藏事件的耦合关系研究:
①成岩矿物中烃类包裹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②成岩与成烃过程的相互影响,进而对海相地层微观结构的改造;
③成岩作用与成烃、成藏的时空配置关系。
45、问答题 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序列?不同造岩矿物风化稳定性及其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极易迁移元素:Cl、Br、I、S
2易迁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极易迁移元素:Cl、Br、I、S
2易迁移元素:K、Na、Ca、Mg
3可迁移元素:Si(硅酸盐)、P、Mn
4难迁移元素:Fe、Al、Ti
5极难迁移元素:SiO2(石英)
1极易风化的矿物:卤化物、硫酸盐、硫化物
2易风化矿物:碳酸盐、铁镁硅酸盐
3可风化矿物:长石、白云母
4难风化矿物:石英
46、名词解释 洪水沉积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山区,阵发行的、瞬间的、短暂的洪水事件中,洪水携带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山区,阵发行的、瞬间的、短暂的洪水事件中,洪水携带的大量的砂砾、泥等碎屑物质在山口附近快速堆积下来,形成了大小混杂的堆积物,称为洪水沉积作用。
47、名词解释 原生孔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是粒间孔隙,即碎屑颗粒原始格架间的孔隙。它往往或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是粒间孔隙,即碎屑颗粒原始格架间的孔隙。它往往或多或少被后期成岩过程所形成的胶结物充填,真正的原生孔隙在沉积岩中很难全部保留。
48、名词解释 瓦尔特相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瓦尔特相律的基本含意是:在连续的地层剖面中,垂向上几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瓦尔特相律的基本含意是:在连续的地层剖面中,垂向上几种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相互出现的次序,与它们在横向上所出现的相带顺序是一致的。
49、问答题 论述曲流河沉积的垂向沉积相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河床沉积(河道滞留沉积):由粗砾岩和底部河床滞留砾岩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河床沉积(河道滞留沉积):由粗砾岩和底部河床滞留砾岩组成。可发育平行层理。
边滩沉积:是河床侧向迁移作用的产物。在边滩下部(靠近河心),沉积较粗的颗粒(以砂粒为主);上部离河心较远,沉积较细物质。层理主要以大中型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为主,在较细的沉积物中出现各种中型交错层理。一般自下而上由大型交错层理逐渐变为小型交错层理。
河漫滩沉积:主要是泥岩、粉砂岩以及薄层泥质灰岩。层理一般不发育或水平层理。在气候干燥地区,可见泥裂、钙质结核;在潮湿条件下,可发育沼泽,形成泥炭或煤层。
A.以陆源碎屑岩为主。从下到上依次为砾岩、砂岩和泥岩。岩性变化频繁,极不稳定,上部偶见薄层泥质灰岩。
B.沉积构造向上变小,交错层理类型由大型变到小型,向上逐渐出现波状交错层理和爬升波状层理,夹有水平层理,发育泥裂、雨痕等。
C.有泥炭和煤,常见植物化石和植物根,少量淡水软体动物,如腹足类和双壳类等。
50、名词解释 河漫亚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平面上位于堤岸亚相外侧,分布面积广泛,垂向上位于河床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平面上位于堤岸亚相外侧,分布面积广泛,垂向上位于河床或堤岸亚相之上,属河流顶层沉积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和粘土岩,层理主要为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a:河漫滩:岩性很细(粉砂岩、粘土岩)构造为波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及干裂
b:河漫沼泽/河漫湖泊:泥岩、泥炭或煤、水平层理
51、名词解释 测井沉积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连续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岩心刻度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连续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岩心刻度测井”指导下从测井曲线上识别岩性、沉积构造、沉积体几何形状等信息,它使沉积学从地面露头研究转向井下。测井曲线的连续性和较好的可比性使沉积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并且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精度。测井沉积学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解释、沉积相划分和地层倾角解释。
另外还包括沉积盆地分析、储层沉积学和环境磁学以及事件沉积学等一些新的学科的出现,这些都大大的加速了沉积学的研究和运用。
52、问答题 成岩作用、同生阶段、准同生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岩作用:当沉积物形成(风化、搬运、沉积作用)以后,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成岩作用:当沉积物形成(风化、搬运、沉积作用)以后,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及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或抬升至地表遭受风化剥蚀之前的全过程。称为成岩作用或沉积后作用。
同生阶段:沉积物沉积后,孔隙水与原始沉积环境水体充分沟通
准同生阶段:同生阶段后,由与沉积环境水介质基本相同初始孔隙水到水介质特征完全改变。
53、名词解释 碎屑残留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指母岩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在风化作用的第一阶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指母岩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在风化作用的第一阶段,这种碎屑残留物质最发育;到第四阶段,这种物质就很少了,只有那些风化稳定性最高极难风化的石英才可能幸存下来。这种物质在初始阶段大部残留在母岩区,后来将可能为各种营力搬运走。
54、问答题 简述无障壁陆源碎屑海岸(滨海)环境的亚环境划分及其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海岸砂丘:指海平面之上的海滩砂经风的改造作用而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海岸砂丘:指海平面之上的海滩砂经风的改造作用而形成的沙丘带,位于特大风暴潮以上,基本是风成作用。
沉积物(成分、结构):成分单一,主要由石英组成,缺乏泥级物质和生物化石。石英砂分选极好,以细到中砂为主。石英砂表面常发育因颗粒撞击而形成的碟形坑,表面多呈毛玻璃状。
海岸砂丘是海滩砂经风的改造而成,所以分选好,圆度高,中粒砂数量增加,重矿物相对集中。
沉积构造:风成砂丘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砂丘内部常有大量弯曲的侵蚀面。沙丘之间常有植被生长,植物腐烂后可形成泥碳层和根系层的透镜状夹层。
(2)后滨:海岸沙丘带下界与平均高潮线之间,特大风暴和异常高潮时才能被水淹没,受到波浪和弱水流的作用。
沉积物:主要是砂,常有生物介壳,有时可以由风暴浪带来大量介壳堆积形成介壳层。在浅的洼地中可发育纹层泥和藻席。由于蒸发作用,可发育盐壳。沉积物中常发育动物潜穴和足迹,但一般不易保存下来。主要发育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常发育有海滩砂脊和海沼砂岭。
(3)前滨: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是海滩下部逐渐向海倾斜的平缓斜坡地带。前滨带的发育与海岸地形和潮汐作用有关。前滨带以波浪的冲洗作用为特征,沉积物主要是纯净的中、粗石英砂,有时有丰富的生物碎片,重矿物可局部富集。沉积物分选和磨圆极好。平行层理和冲洗交错层理。海滩沉积中常见的四种交错层理。常发育对称或不对称浪成波浪、逆行砂丘和暴露构造。生物化石贫乏,多见生物碎片。生物潜穴和扰动构造发育,一般为垂直潜穴和U形潜穴。
(4)临滨:平均低潮线与正常浪基面之间,总是在水下。主要是砂质沉积。与前滨相比,也存在一个或多个与海岸线平行的不对称沿岸砂坝。上部以大型楔状或板状交错层理为主,下部为以水平层理为主。沉积颗粒变细,生物扰动程度增强。向下逐渐过渡为过渡带的细粒沉积。
55、问答题 牵引流和重力流的异同?重力流的主要类型、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物重力流是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物重力流是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简称
重力流,也有人称其为块体流或沉积物密度流。它是不符合内摩擦定律的非牛顿流体。
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状态,在重力及诱发因素作用下沿斜坡发生流动的一种非牛顿流体。
碎屑流是一种砾、砂、泥和水相混合的高密度流体,泥和水混合组成的杂基支撑着砂、砾使之呈悬浮状态被搬运。基质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碎屑流的流动能力是基质强度和密度的函数:密度愈大,能搬运的颗粒愈粗。按碎屑颗粒大小可分为泥石流和泥流两类。
颗粒流是一种由无凝聚力颗粒(主要是砂、砾)所组成的重力流。由于颗粒的相互碰撞所产生的向上支撑应力,阻止了颗粒从流动中沉积下来。这种应力足以大到支撑砾石,在组构上呈现砾石分散地“漂浮”在砂粒中。岩崩以及砂丘崩落面的崩落作用就属于颗粒流。
液化沉积物流,当沉积作用很缓慢时,沉积物重量全由固态颗粒支撑,这时孔隙压力等于流体静压力,颗粒与流体处于平衡状态;当快速堆积时,碎屑重量可传递给孔隙间流体,使孔隙间流体压力超过静压力,即产生超孔隙压力,使流体向上流动能支撑颗粒呈悬浮状态,沉积物强度就减弱到零,即沉积物发生“液化”。此外,突然的震动导致沉积物原来组构的破坏,也可引起超孔隙压力。
56、名词解释 纹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细层(laminae),是组成层理的最小单位,其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细层(laminae),是组成层理的最小单位,其厚度极小,以毫米计。是相同水动力条件下同时形成的。
57、填空题 ()是指单位时间内挤出机口模挤出的塑料质量或长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挤出速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挤出速率
58、名词解释 溶解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指母岩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被溶解的成分,如Cl、S、C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指母岩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被溶解的成分,如Cl、S、Ca、Na、Mg、K、Si、Fe、Al、P等。这些物质大都呈真溶液或胶体溶液状态顺水流走,转移至远离母岩区的湖泊或海洋中去。
59、名词解释 层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系丛,是由成分、结构和产状上相同的许多细层组成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系丛,是由成分、结构和产状上相同的许多细层组成的,是在同一环境的相同水动力条件下不同时间形成的细层组成的。
60、名词解释 逆行沙丘交错层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它是由逆行沙丘迁移产生的倾斜纹层组成的交错单元。其内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它是由逆行沙丘迁移产生的倾斜纹层组成的交错单元。其内部纹层通常十分模糊,倾角一般小于10°。它们的倾向取决于逆行沙丘是逆流迁移还是顺流迁移。逆行沙丘交错层理通常只出现在水浅流急上部水流机制的环境中,如海滩、湖滨以及河流的天然堤和曲流沙坝中。
61、名词解释 简述着眼全球变化的沉积学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沉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沉积学领域内已经建立了一套公认的理论和方法,但是研究工作仅仅局限在较小地区的沉积作用模式,而且主要是研究正常的沉积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随着一些新的地学领域的开拓,沉积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沉积学必须研究全球变化的各种问题,要从整个地壳演化的角度来认识沉积作用的规律和各种沉积现象。因此全球沉积地质问题、缺氧事件等一系列新的问题被提出来,并成为沉积学的研究热点。
62、问答题 造岩矿物风化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点 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与结晶温度有关
2与组成矿物元素的迁移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与结晶温度有关
2与组成矿物元素的迁移能力有关
3与矿物晶体结构和键能有关
63、名词解释 网状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呈弯曲多河道的特点,河道窄而深,顺流而下呈现网状,以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呈弯曲多河道的特点,河道窄而深,顺流而下呈现网状,以悬浮负载为主,沉积厚度与河宽变化成比例,其河道间是由细粒物质和泥炭沉积组成的占河流沉积总面积的65%~90%的泛滥平原或湿地。
64、问答题 碎屑岩和灰岩的哪些组分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异化颗粒简称异化粒,又称粒屑(grainedclast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异化颗粒简称异化粒,又称粒屑(grainedclast)。即异常化学颗粒。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之一。指在沉积盆地中形成的一种非正常化学沉淀的碳酸盐颗粒。这些颗粒既可以是机械破碎作用形成的,也可以是生物作用形成的,也可以是化学凝聚作用形成的。它们的直径下限是003或005毫米。异化颗粒包括:
①内碎屑;
②球粒(团粒);
③包粒(包括鲕粒、豆粒、生物包壳颗粒);
④骨粒或骨屑;
⑤核形石及凝块石
白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白色而纯净的生物泥晶灰岩,形成于深海一半海环境,由微米级微体生物化石堆积而成,以西欧和北美的部分上白垩统的白垩最为特征。
白垩成分很纯,碳酸钙即方解石达90%以上。白垩大部分由颗石藻组成,含量高达80%,其余有软体动物、棘皮类、苔藓虫和有孔虫的碎屑,还含有多剌的钙球。手摸有粗糙感,遇稀盐酸剧烈起泡。
白垩是富含低镁方解石的生物软泥,很少含文石质因而一般重结晶及胶结作用不明显,常疏松多孔,孔隙度可达36~65%。
65、填空题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成如下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阶段;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搬运和沉积阶段;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阶段;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搬运和沉积阶段;沉积后作用阶段
66、名 www.91eXam.org词解释 科里奥利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球旋转过程中会对地球上的物体施加的作用力称为科里奥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球旋转过程中会对地球上的物体施加的作用力称为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以及海洋温盐差导致的温盐循环是等深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
67、名词解释 火山碎屑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一些高粘度的富含挥发组分的岩浆,在强烈的爆炸后,大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一些高粘度的富含挥发组分的岩浆,在强烈的爆炸后,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熔岩碎屑呈密度很高的混有气体的高温碎屑流,在重力作用下,迅速地沿着山坡流动而形成的。
68、名词解释 简述河控三角洲的沉积序列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种亚环境: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种亚环境: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
(1)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支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湖泊和分支间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支流河道砂沉积与沼泽的泥炭或褐煤沉积。
A.分支流河道沉积:具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即以砂质沉积为主,向上逐渐变细。下部为中—细粒砂,含泥砾、植物干茎等;上部粉砂、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等。砂质层具有槽状、板状、波状交错层理,其规模向上变小。其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接触。
B.天然堤沉积:以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水平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发育。水流波痕、植屑、植茎、植根和潜穴等较常见,有时见有雨痕和干裂等暴露成因的构造。
C.决口扇沉积:单向水流的交错层理砂岩,呈透镜状沙体夹在分支间湾细粒粉砂质、泥质和沼泽沉积物之间。
D.沼泽沉积:岩性为暗色有机质泥岩、泥炭或褐煤沉积。块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E.分支间湾沉积:泥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和细砂岩。水平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偶见海相化石。
(2)三角洲前缘
三角洲前缘可分为:分支流河口沙坝、远沙坝、前缘席状沙、水下分支流河道和水下堤等。
A.分支流河口沙坝沉积:河流带来的泥砂在河口处沉积而成。主要由砂和粉砂组成,分选较好,质较纯净。楔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水流波痕和浪成波痕等。
B.远沙坝沉积:远沙坝位于河口沙坝前较远的部位。沉积物较河口沙坝细,主要由粉砂和少量粘土组成。水平层理为主,亦有波状交错层理和脉状—波状—透镜状复合层理。
C.前缘席状砂沉积:由河口沙坝经海水冲刷作用使之再行分布于其侧翼而形成的薄而面积大的砂层。这种砂层分选好,质较纯净,可成为极好的储集层。常见平行层理和水流线理。
(3)前三角洲
三角洲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地区。主要由暗灰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主要为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含广盐度的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等。
69、名词解释 同生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沉积物刚刚形成以后而且尚与上覆水体相接触时的变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沉积物刚刚形成以后而且尚与上覆水体相接触时的变化。
70、名词解释 沉积后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泛指沉积作用以后到沉积岩的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泛指沉积作用以后到沉积岩的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和作用。
71、名词解释 萨勃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波斯湾海岸的一片荒芜低平的盐碱地。现在用来代表干旱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波斯湾海岸的一片荒芜低平的盐碱地。现在用来代表干旱气候条件下有盐壳的盐坪、盐沼和盐碱滩沉积环境。对潮上带的盐坪称海岸萨布哈,大陆内干旱盆地形成的盐碱滩,干盐湖则称为大陆萨布哈。靠陆方向为结核状硬石膏层、碳酸盐和石英砂、肠状石膏层。向海方向则为块状的石膏软泥沉积。
72、问答题 碎屑的搬运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受力状态:
向下的力:重力(G)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受力状态:
向下的力:重力(G)
向上的力:浮力(F),压力差(p)
向前的力:流体流动推力(P),重力分力(d),惯性力(C)
向后的力:摩擦力(f),惯性力(C)
搬运方式:(1)滚动搬运(2)跳跃搬运(3)悬浮搬运
73、问答题 试概述沉积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方面和代表性著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学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1)初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学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1830—1894,这一个阶段主要侧重于古生物地层、煤和生物的研究.Lyell于1830年推 出了著作《地层学原理》,提出了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1850年Sorby首次使用偏光显微镜研究岩石,并且指出“利用所有偏振光手段是绝对必要的”,拉开了对岩石学进行微观研 究的序幕;1894年,Walther写的《作为地质历史的地质学导论》其中提出了“相序”的概念。
(2)专业化阶段:1894—1931,开始使用显微镜研究重矿物,1914年Gilbert首先用各种粒径的砂和不同的水流强度进行了水槽的实验;1930年,Friedmen和Sanders推出了《沉积学原理》一书;Wenthworth提出了2mm作为砂的粒级的上限;SEPM创刊了《沉积岩石学杂志》。
(3)迅速发展阶段:1931—1950,随着热差分析、X-衍射等新的技术在沉积学领域的运用,沉积学研究区域半定量化;1940年Halbouty研究了墨西哥湾物源、海水进退、古海岸线变化、地层尖灭和油气远景;1945年,Krumbein将统计学应用到沉积学中,1949年,Pettiohn编写了《沉积岩》。
(4)现代阶段:1950-今,最大的特点是与沉积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大量出现,如层序地层学、资源沉积学、环境沉积学、大地构造沉积学、事件沉积学、全球旋回沉积学、大陆动力沉积学、实验沉积学、和储层沉积学等等,反映沉积学开始由理论研究领域转向实用领域、由局部转向全球。20世纪50年代初现了浊流(重力流)理论,1961年鲍玛建立了浊积岩层序---鲍玛序列。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板块的角度进行沉积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至今,上述各种交叉学科开始出现。
沉积学的发展表现了以下的几个特点:概念的转变、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理论的逐步完善、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等等。
74、名词解释 磨圆碎屑颗粒圆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圆的程度。它与颗粒的形状关系较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圆的程度。它与颗粒的形状关系较小,只与棱的尖锐程度关系密切
75、问答题 简述碎屑颗粒在牵引流介质中的搬运方式及其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搬运方式的划分,按载荷方式,颗粒在牵引流中以床沙载荷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搬运方式的划分,按载荷方式,颗粒在牵引流中以床沙载荷和悬移载荷方式。
床沙载荷:指颗粒在流体下部(在床面上)作滚动、滑动和跳跃状态被搬运。有两群颗粒,较粗的颗粒(砾、较粗砂)在水床面上呈滑动或滚动搬运(基本上不离开床面);较细的颗粒(较细砂、粉砂)呈跳跃搬运(只离床面(2-3)d(粒径)高度以内的颗粒)。悬移载荷:细小颗粒不与床面接触,在流体上部,总是呈悬浮状态被搬运。
搬运方式的划分,按颗粒与流体的力学关系,有3种搬运方式:滚动、跳跃、悬浮。A.滚动搬运:颗粒停留在床面上,水力作用于颗粒向上游的一面,因为底部有摩擦阻力,所以作用于其顶部的流水比其下部的流水速度更快,推力更大,故颗粒趋向于滚动。B.跳跃搬运:碎屑颗粒顺流一边跳跃一边向前(时沉时浮),称跳跃搬运。引起颗粒跳跃的条件是:
①底部不平,使颗粒碰撞底部障碍物或其它颗粒而激发的向上弹跳力;
②主要由流速引起的顺流推力;
③水流引起的上举力(浮力)。C.悬浮搬运:颗粒(细粒)被水流带起,在长期内很难下沉(低能、静水),呈悬浮状态搬运。
76、问答题 简述当前我国沉积学的研究热点和下步发展方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加强现代沉积方面的研究工作。
(2)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加强现代沉积方面的研究工作。
(2)我国在白云岩、硅岩、蒸发岩等岩类学和岩石学的研究上与国外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应尽快缩小这一差距。
(3)沉积后作用(主要是成岩作用)的研究是当前沉积学领域中的热点之一。虽然我们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尚未发现有关这一领域的系统专著出版,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4)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也是当今沉积学研究的热点。
(5)应尽快发展沉积地球化学尤其是无机地球化学的研究。
(6)我们在各种模拟试验方面的工作还相当落后,还需要花很大的气力才能赶上国外当前的水平。
(7)盆地分析是近年来石油地质理论新兴的研究领域。
(8)“活动论”研究学派与“传统”的或“固定论”的古地理或岩相古地理研究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9)全球沉积学成为一股研究热潮。
(10)促进社会发展的资源沉积学和环境沉积学等,是沉积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77、问答题 试从碎屑岩的原始物质来源、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等方面阐述碎屑岩的形成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沉积物的原始物质来源
最主要的原始物质是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沉积物的原始物质来源
最主要的原始物质是母岩风化产物、其次是生物源物质、火山物质和深层卤水,还有部分宇宙源物质。
②搬运和沉积作用
正常的沉积物搬运和沉积作用遵循沉积分异原理(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主要受物理原理支配,发生粒度、成分和形状等方面的变化。
溶解物质分为胶体溶液物质和真溶液物质。前者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主要受带有电荷的胶体质点的相互排斥力或吸引力控制;后者则主要受控于溶解度。
③沉积后作用
沉积后作用或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进入有效埋藏阶段,到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以前或因构造运动再次抬升到地表槽受风化作用以前所发生的一切作用,可划分为同生作用、成岩作用、风化-表生作用等阶段。狭义的成岩作用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和矿物的多形转变、溶解作用等。
78、名词解释 沉积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沉积岩不同特征组分的空间排列所显示的岩石宏观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沉积岩不同特征组分的空间排列所显示的岩石宏观特征。按其形成的时间,又可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
79、名词解释 四扇一沟沉积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沉积学者赵澄林等将中国东部盆地下第三系碎屑岩中的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沉积学者赵澄林等将中国东部盆地下第三系碎屑岩中的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底扇相和非扇沟道浊积岩相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对比,简称“四扇一沟”沉积相。
80、名词解释 胶结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碎屑岩中,碎屑颗粒和真隙物间的关系称为胶结类型或支撑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碎屑岩中,碎屑颗粒和真隙物间的关系称为胶结类型或支撑类型。
81、名词解释 蒙脱石粘土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质纯的膨润土外观呈白色、粉红、浅灰、淡黄色等,被杂质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质纯的膨润土外观呈白色、粉红、浅灰、淡黄色等,被杂质污染时可呈灰绿色、深棕色。致密块状或土状,有油腻感,具吸水性、膨胀性,吸水后体积可膨胀8~15倍。可塑性、粘结性强,具较强的阳离子交换性能。
82、问答题 简述生物成因的构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生物在沉积物内部或表层活动时,常把原来的构造加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生物在沉积物内部或表层活动时,常把原来的构造加以破坏或变形,而留下它们活动的痕迹,这些构造称为生物成因构造。
(1)痕迹构造(生物痕迹构造)
定义:由生物活动产生于沉积物表面或内部具一定形态的各种痕迹。如潜穴(虫孔)、足迹、爬痕等。
分类:痕迹化石的形态主要受动物习性的控制。包括:停息痕迹、爬行痕迹、觅食痕迹、摄食构造、穴居构造。
(2)生物扰动构造
定义: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是不具有确定形态的生物搅动现象,它们可以发育良好的层理被破坏识别出来,通常称为生物扰动构造。
特征:斑点构造一般是生物扰动的良好标志。
(3)植物根呈炭化残余或枝叉状矿化出现在陆相地层中,陆相的可靠标志。
产状:煤系地地层特别常见。亦常被铁、钙的碳酸盐所交代。植物根印痕对识别淡水和微咸水环境是有价值的。
83、名词解释 障壁海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海岸地区与广海陆棚之间存在障壁地形使海域隔绝或部分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海岸地区与广海陆棚之间存在障壁地形使海域隔绝或部分隔绝,近岸海水处于局限流通或半局限流通状态。这里的波浪作用不十分明显,主要受潮汐作用的影响,水动力能量一般较弱,海水的盐度也不正常。
84、名词解释 沉积物重力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含有大量悬浮物质并以较高速度向下流动的水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含有大量悬浮物质并以较高速度向下流动的水体。
85、问答题 白云岩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原生沉淀作用是指直接从溶液中化学沉淀的白云石,实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原生沉淀作用是指直接从溶液中化学沉淀的白云石,实例是澳大利亚南部考龙泻湖中的白云石。
澳大利亚南部考龙泻湖中的白云石是在水很咸、pH很高、植物很茂盛的条件下形成的。通过光合作用,植物从水中吸取CO2,从而使水的pH值增高,这就促使白云石沉淀。
二,毛细管浓缩作用潮上带蒸发使海水变成了盐水。盐水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是石膏,石膏沉淀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Ca比率提高,正常海水的Mg/Ca比率约为3:1到4:1,而干热地区潮上地带表层沉积物的粒间水其Mg/Cz比率可达20∶1,甚至更高。这种高镁的粒间盐水经常与文石颗粒相接触,使文石被白云石交代
三,回流渗透作用在潮上地带(由毛细管浓缩作用)形成的高镁粒间盐水,当对表层沉积物的白云化基本完成后,多余的高镁盐水在地表就无“用武之地”了,它必然会向下回流、泻湖表层形成的高镁粒间盐水向下回流,当高镁盐水穿过下面的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岩时,就会使它们白云化从而形成白云岩或部分白云化的石灰岩。
四,混合白云化作用指在有大气淡水供给,又有海水加入的半咸水带中,当混入海水5~30%时,不需要高镁盐水,Mg/Ca比在3∶1或更低,白云石已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而方解石不饱和。因此使方解石等矿物被白云石交代,其石灰岩或碳酸钙沉积物便会发生白云化作用。
86、名词解释 事件沉积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相对于正常沉积作用而言,指事件性的非牵引流沉积作用。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相对于正常沉积作用而言,指事件性的非牵引流沉积作用。目前已发现的事件沉积作用主要有重力流沉积作用、风暴流沉积作用、地震震积作用等。
87、名词解释 等深流沉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大洋温盐旋回驱动的大洋的底流,沿着大陆坡的等深线流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大洋温盐旋回驱动的大洋的底流,沿着大陆坡的等深线流动的这样一种洋流叫做等深流,它可以搬运大量的细粒沉积物形成沉积物漂流,这种沉积作用叫做等深流沉积。
88、名词解释 波痕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波痕指数是波痕的波长与波高之比(L/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波痕指数是波痕的波长与波高之比(L/H)。
89、名词解释 高岭石粘土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高岭石粘土岩常具隐晶质结构,毡状构造和定向构造,经成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高岭石粘土岩常具隐晶质结构,毡状构造和定向构造,经成岩后生变化可呈现显晶质粗晶结构、呈书页状或蠕虫状。
90、名词解释 等深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大洋底部有一种沿大陆坡等深线方向流动的深部洋流,称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大洋底部有一种沿大陆坡等深线方向流动的深部洋流,称为等深流。它是一种由地球旋转而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及温盐循环驱动的底流,流速低,主要见于大西洋西部的陆隆上。
91、问答题 沉积岩完整定义和内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质及少量宇宙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及沉积后成岩作用所形成的一类岩石。
92、名词解释 分选碎屑颗粒的分选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
93、名词解释 河流的“二元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94、问答题 简述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的异同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相同:形成时都有相应沙泥供应,且沉积和保存较为有利的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相同:形成时都有相应沙泥供应,且沉积和保存较为有利的条件
不同:脉状层理形成于强水动力条件,砂的供应、沉积、保存比泥有利,主要分布于波谷;透镜状层理形成于弱水动力条件,泥的供应、沉积、保存比砂有利,波状层理是介于 上面两种层理的过渡类型,它是沙泥供应、沉积、保存都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形成,往往是强、弱水动力条件交替进行,其砂层和泥层交替连续出现。
95、问答题 简述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被动大陆边缘是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被动大陆边缘是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它缺失海沟俯冲带,位于板块的内部,被动地随着板块而移动,故无强烈的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
被动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麓组成。
陆架上,在不同环境可接受陆源沉积(特别是三角洲沉积)或含丰富生物碎屑碳酸盐岩沉积。生物碎屑碳酸盐岩沉积主要见于热带和温带;寒带海域不利于碳酸盐岩的沉积,而是硅藻土较为常见。陆架上还有少量自生矿物沉积,如海绿石、磷钙石等。由于陆架多处于波浪、潮流活动的高能环境,故以砂质沉积多见。
陆坡上,与陆源沉积作用有关的营力主要有:①浊流,大部分浊流沉积沿海底峡谷被带过大陆坡,输往大陆麓,可能有部分浊流沉积停留在陆坡上;②滑塌和滑坡,其发生常与斜坡过陡或沉积物堆积过快有关,也可能受到风暴浪、海啸、地震、火山等触发而引起。
陆麓上,除浊流、滑塌和滑坡带来大量沉积物外,等深流也相当活跃。等深流具连续作用性质,常沿大陆麓活动。等深流可搬运粘土和粉砂,偶而还有细砂,也可以把携带的沉积物搬运至另一地区停积下来。这样,陆麓上既有浊流和滑塌沉积,也包含分选良好的细粒的等深流沉积。向大洋一侧,逐渐过渡为深海平原。
96、名词解释 大地构造沉积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何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构造运动对沉积作用的影响以及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何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构造运动对沉积作用的影响以及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盆地的特点,使大地构造沉积学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地构造沉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前陆及断陷式湖盆中幕式沉积作用与板块周期活动的关系;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沉积盆地古地理、沉积环境和相、沉积过程、充填形式、层序地层格架及海平面变化;重建基于板块理论沉积岩石学方法和标准;对相关矿产进行评价和预测。
97、问答题 沉积岩石学完整定义和内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包括沉积矿产、现代沉积物)的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包括沉积矿产、现代沉积物)的特征、分类、成因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科学。
98、名词解释 河道分岔参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每个平均蛇曲波长中河道砂坝的数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每个平均蛇曲波长中河道砂坝的数目。
99、名词解释 热气地浪沉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火山爆发初期,大量热蒸汽携带了火山碎屑以床砂载荷的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火山爆发初期,大量热蒸汽携带了火山碎屑以床砂载荷的形式进行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具有大规模的低角度交错层理。
100、问答题 阐述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的特征和各自的形成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平层理是细粒沉积物的层理类型,由彼此平行的纹层组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平层理是细粒沉积物的层理类型,由彼此平行的纹层组成,纹层呈水平状,厚度1-2mm,纹层可因粒度变化和有机质含量不同或颜色差别而显示出来,是低能或静水环境的标志之一。分布环境主要为湖泊、河滩、潮坪、泻湖、浅海、半深海、浊流等。
平行层理是由强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相互平行的、水平或近水平的、由中粗砂岩、砾岩组成的层理,一般认为是在水流能力比形成大型交错层理更强的高流态条件下的平坦底床上形成的,其特点是颗粒粗,伴生剥离线理,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形成环境主要为河流、海滩、浊流等环境。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沉积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