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可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膜调节因子是()
A.S蛋白
B.H因子
C.DAF
D.MCP
E.HRF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HRF可以阻止同种细胞MAC形成。
2、单项选择题 下列疾病中,可导致血清补体水平测定升高的是()
A.严重肝病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心肌梗死
E.革兰阴性菌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心肌梗死时,血清补体水平常见升高。
3、单项选择题 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激活物,下列物质应除外的是()
A.细菌内毒素
B.CER
C.CRP和CER
D.CRP
E.甘露聚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由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和经典途径相同的C3与C5转化酶,激活补体级联酶促反应的活化途径。MBL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为表面含有甘露糖基、岩藻糖和N-氨基半乳糖的病原微生物。
4、单项选择题 MBL激活途径发生在()
A.感染刚刚形成
B.抗体产生之后
C.脂多糖的激活
D.感染早期的急性期反应
E.感染恢复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简称MBI途径。此途径开始于急性期蛋白与病原体的结合,而不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考点:补体系统的活化
5、单项选择题 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
A.C1
B.C2
C.C3
D.CA
E.C9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经典途径是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的激活途径。补体识别的亚单位为C1。考点:补体系统的活化
6、单项选择题 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必须有下述哪种无机离子参与()
A.Ca2+
B.Mg2+
C.Cu2+
D.Fe3+
E.Fe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C1多聚体复合物形成时,必须有Ca的参与。考点:补体的合成与代谢
7、单项选择题 溶血反应主要是用来检测()
A.总补体活性
B.溶血性疾病的不完全抗体
C.红细胞的脆性
D.待测抗原或抗体
E.溶血素滴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溶血法主要是根据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导致细胞溶解。
8、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方法()
A.溶血法
B.速率散射比浊法
C.火箭电泳法
D.单向免疫扩散法
E.ELISA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测定方法分为免疫溶血法及免疫化学法。免疫化学法分为单向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9、单项选择题 补体结合试验中采用方阵法进行滴定时,应如何确定抗原和抗体的效价()
A.抗原与抗体都呈强阳性反应的最低稀释度
B.抗原与抗体都呈强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
C.抗原与抗体都呈弱阳性反应的最低稀释度
D.抗原与抗体都呈弱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
E.抗原与抗体都呈阳性反应的抗原最高稀释度及抗体最低稀释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下列补体成分中参与吞噬调理作用的是()
A.C1q
B.C1
C.C3b+C4b
D.C5
E.C1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有C3b、C4b受体,能与带有补体成分的免疫复合物结合,促进对免疫复合物的吞噬作用。
11、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为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
A.细胞溶解及杀菌
B.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C.中和病毒
D.对免疫复合物的调理
E.促抗体生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补体具有溶细胞作用,可以溶解细胞、抗菌、溶解有包膜的病毒;对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
12、单项选择题 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
A.血凝
B.血凝抑制
C.溶血
D.不溶血
E.沉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补体结合试验原理:补体结合试验是用免疫溶血机制作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验。如先加入反应系统和补体,若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抗体(或抗原),则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后可结合补体,再加入指示系统(SRBC与相应溶血素),由于反应中无游离的补体,不出现溶血,为该试验阳性;反之,为阴性。考点:补体结合试验
13、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经典激活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激活物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B.C1q分子必须与Ig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C.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
D.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E.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是IC激活C1q,进而使C1r构象改变而活化。活化的C1r使C1s裂解,形成活化的C1复合物。该复合物使C4裂解成C4a和C4b,C4b使得C2裂解为C2a和C2b,并与C2a结合为C4b2a,就是CP的C3转化酶。C4b2a使C3裂解为C3a和C3b,并结合为C4b2a3b,形成CP的C5转化酶。该酶裂解C5,生成C5a和C5b,C5b和C6、C7生成C5b67,再和C8结合生成C5b678并嵌入靶细胞的细胞膜,继而C9插入生成环形孔道就是所谓的攻膜复合物MAC,使靶细胞破裂死亡。因此活化顺序为C142356789。
14、单项选择题 补体总活性的测定试验中常用来作为终点指标的是()
A.100%溶血
B.50%溶血
C.40%溶血
D.20%溶血
E.10%溶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能合成大多数补体的细胞主要是()
A.肝细胞和巨噬细胞
B.骨髓细胞和胸腺细胞
C.骨髓细胞和B细胞
D.胸腺细胞和B细胞
E.T细胞和B细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大部分补体由肝细胞合成;在炎症病灶中,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来源。
16、单项选择题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是指()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SRBC与相应溶血素
E.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结合试验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验。其中反应系统(抗原与抗体)与指示系统(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争夺补体系统。
17、单项选择题 Raji细胞技术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是由于()
A.Raji细胞表面Fc受体可与Ig结合的性质
B.Raji细胞表面有大量补体受体,这些补体受体与结合补体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结合
C.Raji细胞可作为指示系统表现溶血现象
D.Raji细胞培养容易,性能稳定
E.操作简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Raji细胞试验Raji细胞是从Burkin淋巴瘤患者分离的一种B细胞株,表面有大量C1q、C3b和C3d受体,但无表面免疫球蛋白;因此Raji细胞能与带有补体的免疫复合物结合。先在塑料管中加入一定量的Raji,再加入待检血清,充分作用后离心洗涤;最后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洗涤后细胞表面显现荧光为试验阳性;但荧光法只能做定性检测。或加入同位素标记的抗人IgG,离心洗涤后检测沉淀细胞的放射活性;以热聚合IgG作参考标准,可绘制出CIC含量与放射活性的标准曲线,从而求得待测标本中CIC的含量。Raji细胞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方法简单、不受DNA与内毒素的影响;但Raji细胞表面还有Fc受体,因此被检血清中的游离IgG通过Fc段与Raji细胞结合,造成假阳性。在待检标本中有抗淋巴细胞抗体时也可导致假阳性。再则,维持Raji细胞的培养较困难,培养条件的变化可改变Raji细胞表面受体的数目及亲和性,影响检测敏感性。
18、单项选择题 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的参与()
A.C1q
B.B因子
C.C3
D.C4
E.C567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补体系统的激活,不论经典途径还是替代途径均有C的参与。
19、单项选择题 CH50法测定总补体活性的报告方式是()
A.U/ml
B.补体血清用量(ml)
C.补体血清稀释度
D.OD值
E.g/d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由抗体介导的补体途径是()
A.经典途径
B.MBL途径
C.旁路途径
D.第二途径
E.以上均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补体经典途径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方式。
21、单项选择题 C5a的生物学活性是()
A.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成
B.趋化作用
C.促C3转化酶形成
D.调理作用
E.促CT酯酶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
A.C3a
B.C5a
C.C4a
D.C4b
E.C3b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趋化性是将细胞吸引至炎症区,C5a同时具有过敏毒素和趋化活性,而C3a和C4a无趋化性。考点: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
23、单项选择题 在总补体活性测定时,所测定的是()
A.红细胞与补体结合的能力
B.补体溶解红细胞的活性
C.未标记抗原A
D.溶血素与补体结合的能力
E.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补体总活性测定原理: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外水分渗入,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
24、单项选择题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C3a和C5a合成过量
B.C1抑制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
C.病人IgE水平过高
D.C2、C4水平常在正常范围内
E.常因吸入过敏原导致症状突然发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系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多见于成年早期。其病因是患者血清中C脂酶抑制因子(一种α球蛋白)减少或功能缺损,以致C过度活化,C及C的裂解失控,所生成的补体激肽增多,以致使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水肿。
25、单项选择题 下列继发性补体降低的情况,属于补体合成不足的是()
A.SLE
B.冷球蛋白血症
C.肝脏疾病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移植排斥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肝脏疾病或营养不良属于补体合成不足,其余选项为补体消耗过多引起。
26、单项选择题 组成人类补体系统的球蛋白组数为()
A.9组
B.11组
C.12组
D.13组
E.15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
A.C1q
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H因子可以促进C3b的裂解。
28、单项选择题 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的固有成分是()
A.D因子、B因子
B.C3、C5
C.C4、C2
D.C5、C6
E.B因子、C8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C4、C2的活化是在经典途径中形成C转化酶。
29、单项选择题 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不包括()
A.激活细胞因子作用
B.溶细胞作用
C.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D.炎症介质作用
E.中和与溶解蛋白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包括:溶细胞作用;免疫复合物的清除;炎症介质作用;中和与溶解蛋白作用。激活细胞因子作用为干扰答案。
30、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各组分的有序的连锁反应
B.不同的片段或片段复合物可在细胞表面固定
C.C42、C423、C5b、C567可在被激活的原始部位就地形成复合物,也可移动至其他部位
D.C4是共同参与成分
E.活化中的各部分或片段的复合物具有酶活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成分具有酶的活性,三个活化途径中C3是汇合点。
31、单项选择题 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开始于()
A.C1的活化
B.C2的活化
C.C3的活化
D.C4的活化
E.C5的活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补体活化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它与经典途径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越过C1、C4和C2,直接激活C3,然后完成C5~C9的过程。
32、单项选择题 血清补体水平不发生显著变化通常见于()
A.类风湿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D.接触性皮炎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接触性皮炎属于Ⅳ型超敏反应,无补体、抗体参与。选项A、B、C、E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有补体参与。
33、单项选择题 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
A.C1~C9
B.C3~C9
C.C5~C9
D.C3,C5~9
E.C3~C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单项选择题 CHso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
A.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B.引起10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C.引起5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D.引起10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E.以上均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50%溶血试验即求得能使50%致敏羊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最小量血清,然后计算出每毫升血清中补体含量。
35、单项选择题 一般情况下补体结合试验只是用来检测()
A.总补体活性
B.溶血性疾病的不完全抗体
C.红细胞的脆性
D.待测抗原或抗体
E.溶血素滴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结合试验是经典途径的抗原抗体反应之一,是用免 疫溶血机制作为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的实验
36、单项选择题 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的酶前状态存在
B.多数补体分子属于γ球蛋白
C.补体固有成分对热稳定
D.补体的含量因抗原刺激而增加
E.补体各成分均由肝细胞合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补体的大多数组分都是糖蛋白,且多属于β球蛋白,补体的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如加热、机械振荡、酸碱、乙醇等均可使其失活;补体系统的各组分在体液中通常以非活性状态、类似酶原的形式存在,当受到一定因素激活,才表现出生物活性。考点:补体的理化性质
37、单项选择题 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
A.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B.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C.红细胞和溶血素
D.加热灭活的病人血清
E.特异性抗原和抗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考点:补体结合试验
38、单项选择题 激活补体系统必须有()
A.C1s、C1r
B.B因子和D因子
C.C4和C2
D.C3、C5~C9
E.D因子和P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单项选择题 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A.50%溶血试验比100%溶血试验简单
B.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C.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可节约时间
D.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为节省成本
E.以上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40、单项选择题 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
A.促C3转化酶形成
B.趋化作用
C.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成
D.调理作用
E.促CT酯酶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单项选择题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
B.通过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
C.由细胞因子引起
D.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
E.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单项选择题 由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表面从而启动补体的激活途径是()
A.经典途径
B.替代途径
C.MBL途径
D.终末途径
E.唯一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补体激活途径有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和MBL途径,其中替代途径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表面从而启动补体的激活。
43、单项选择题 以下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的是()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溶血素
E.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单项选择题 目前开展的补体相关试验不包括()
A.华氏反应
B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HLA分型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
C.抗原抗体检测的脂质体免疫试验
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E.以上均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是血吸虫感染的检测方法,与补体不相关。
45、单项选择题 大多数补体为()
A.M蛋白
B.α-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γ-球蛋白
E.δ-球蛋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单项选择题 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
A.TCR
B.BCR
C.补体
D.抗体
E.NK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补体是天然免疫应答分子。
47、单项选择题 补体大多数为()
A.α球蛋白
B.β球蛋白
C.γ球蛋白
D.ε球蛋白
E.M蛋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补体大多数是B球蛋白。
48、单项选择题 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原因是()
A.分子结构简单
B.Fc段无补体结合点
C.Fab段结构与补体相差甚远
D.VH无补体结合点
E.VL无补体结合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原因Fc段无补体结合点。
49、单项选择题 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与下列哪项作用无关()
A.过敏毒素产生
B.膜攻击复合物形成
C.C3裂解为C3a和C3b
D.C4裂解为C4a和C4b
E.C5裂解为C5a和C5b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旁路激活途径与经典激活途径不同之处在于激活是越过了C1、C4、C2三种成分,直接激活C3继而完成C5至C9各成分的连锁反应。
50、单项选择题 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是()
A.C3b
B.C2a
C.C5a
D.C4b
E.iC3b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C3a、C4a、C5a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因子。
51、单项选择题 CD分子与下列哪一项作用无关()
A.补体攻膜复合体的形成
B.T、B细胞的活化
C.免疫应答
D.AIDS发生
E.EB病毒对B细胞的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单项选择题 下列补体组分中参与吞噬调理作用的是()
A.C1q
B.C1
C.C3b+C4b
D.C5
E.C1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补体在活化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对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共价结合到免疫复合物上,然后通过补体的吞噬调理作用、免疫黏附作用、免疫复合物抑制作用等清除免疫复合物。考点: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
53、单项选择题 补体成分灭活的标准温度和时间是()
A.0℃,24h
B.4℃,2h
C.37℃,30min
D.56℃,30min
E.100℃,15mi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如加热、机械振荡、酸碱、乙醇等均可使其失活;在0~10℃下活性只保持3~4d,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加热至56℃30min可使血清中绝大部分补体组分丧失活性,称为灭活或灭能。考点:补体的理化性质
54、单项选择题 补体具备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A.细胞溶解及杀菌
B.中和病毒
C.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D.对免疫复合物的调理
E.促进抗体生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单项选择题 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
A.IgM
B.IgG3
C.IgA
D.IgG1
E.Ig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经典途径是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此外非特异性凝集的免疫球蛋白也 可以激活,IgE为单体结构,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56、单项选择题 梅毒确诊试验为()
A.RPR
B.USR
C.TRUST
D.FTA-ABS
E.VDR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WHO推荐:用VDRL、RPR法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查的过筛试验,出现阳性者用FTA-ABS、MHATP、ELISA、免疫印迹试验等做确证试验。考点:补体测定的应用
57、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溶血素
E.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补体结合试验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三个系统:反应系统(抗原与抗体)、指示系统(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补体系统(补体)。
58、单项选择题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激活的始动分子是()
A.C1r
B.C1s
C.C1q
D.Df
E.C5aR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C1q分子有6个能与免疫球蛋白分子上的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部位。当两个以上的结合部位与免疫球蛋白分子结合时,即C1q桥联免疫球蛋白之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各成分IgG为单体,只有当其与抗原结合时,才能使两个以上的IgG分子相互靠拢。
59、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补体检测的方法是()
A.补体总活性测定
B.C3,C4检测
C.B因子检测
D.补体结合试验
E.以上均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结合试验并非用于补体的检测,而是利用补体的溶细胞作用进行抗原抗体检测。
60、单项选择题 补体结合试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新鲜豚鼠血清作为补体
B.补体、SRBC和溶血素应预先定量
C.出现溶血反应即为反应阴性
D.不出现溶血反应即为反应阳性
E.待测定系统中的抗原与抗体相对应,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出现溶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补体结合试验中,如果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的抗体(或抗原),则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后可结合补体,再加入指示系统(SRBC,与相应溶血素),因反应中无游离的补体而不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如待测系统中不存在待检的抗体或(抗原),则在液体中仍有游离的补体存在,当加入指示剂时会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阴性。考点:补体结合试验
61、单项选择题 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C3a。
62、单项选择题 CH50主要检测补体哪条途径的溶血活性()
A.经典途径
B.MBL途径
C.旁路途径
D.第二途径
E.以上均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CH50主要检测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
63、单项选择题 补体是()
A.豚鼠血清中一种耐热的蛋白质
B.由四种成分组成
C.经免疫接种可以增加
D.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E.一组性质稳定的糖蛋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不耐热,性质不稳定,由30多种成分组成。
64、单项选择题 关于补体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补体大多为糖蛋白,属于β球蛋白
B.正常血清中补体各组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C含量最高
C.补体的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D.补体在56℃加热30分钟能灭活
E.补体蛋白通常以活化蛋白前体存在于体液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正常血清中C含量最高。
65、单项选择题 能够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M
C.IgG
D.IgA聚合物
E.Ig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旁路激活途径又称替代激活途径,指由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参与,直接由微生物、内毒素、IgG、IgA聚合物或外源异物激活C,形成C与C转化酶,最后参与共同末端通路的C、C、C、C、C、C。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补体检测及应用》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