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以强制的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
A.非法搜查罪
B.非法拘禁罪
C.强迫职工劳动罪
D.侮辱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 下列犯罪,告诉才处理的有()。
A.诽谤罪,情节一般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情节一般
C.虐待罪,情节一般
D.遗弃罪,情节一般
E.重婚罪,情节一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多项选择题 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犯罪主体有()。
A.监狱管理人员
B.拘留所监管人员
C.看守所监管人员
D.司法工作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多项选择题 犯罪主体只能由司法工作人员构成的是()。
A.刑讯逼供罪
B.诽谤罪
C.报复陷害罪
D.私放在押人员罪
E.虐待被监管人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多项选择题 破坏选举在客观上使用 的非法手段有()。
A.诱惑
B.贿赂
C.暴力
D.威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甲对乙与自己妻子有奸情心中愤恨,一天,甲在路上碰见乙,恰逢无人,甲以石头砸乙,恰好打中太阳穴,导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过失伤害罪
B.故意伤害罪
C.故意伤害致死罪
D.故意杀人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多项选择题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的对象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侵犯的客体不同
D.犯罪目的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问答题
王某,男,32岁,出租车司机。
王某于1997年10月20日晚上0时,载一外企文秘小姐蔡某回家。途中,王某见蔡年轻漂亮,遂生歹念,将车开到僻静处停下,在车内用暴力奸污了蔡某。蔡在奋力反抗中,将王的脸抓破。王某认为这是给他犯罪留下罪证,惟恐罪行暴露,即决定杀人灭口。于是王某揪住蔡某头发,将蔡的头部猛撞车壁数下后,蔡某昏死过去,王某以为蔡某已经死亡,遂将蔡某弃于一荒野后,驾车逃逸。蔡某后被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应怎样处罚?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某构成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未遂。
理由:王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某构成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未遂。
理由:王某出于奸淫的目的,在违背女青年蔡某意志的情况下,使用暴力实施了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完成强奸以后,为了灭口,实施了非法剥夺蔡某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将蔡某杀死,属于犯罪未遂,系实行终了的未遂。
9、单项选择题 侮辱罪与诽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手段不同
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对象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高某系无业青年,经常在街头闲逛,1996年9月高某身带一把三棱刮刀与其友刘某闲逛,遇见张、赵、马三人,高某请其中张、赵喝酒,但未叫马某,马某不满,与高某发生口角,推拉中马某打了高两拳,高随意掏出刮刀由上而下对马的左肋骨刺一刀,伤及 心脏,当场死亡。
【问题】高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高某犯的是(间接)故意杀人罪。
因为他在主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高某犯的是(间接)故意杀人罪。
因为他在主观上对马的死亡持放任态度,并不是过失。高某并没有杀死马的直接故意,但是其明知自己用锋利的三棱利刀猛刺对方胸部,有可能使其死亡,却听之任之,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因而是(间接)故意杀人。
11、单项选择题 虐待罪中,告诉才处理的指()。
A.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
B.虐待家庭成员致人重伤、死亡的
C.虐待家庭成员
D.虐待家庭中的成年成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导致其死亡的,应当()。
A.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B.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D.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转炉冶炼主要靠氧化()的热量实现升温任务的。
A.吹氧助燃
B.C、Si、Mn等
C.煤炭
D.燃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问答题
农民孙鹏与张海伦于1990年12月自由恋爱结婚。1992年6月,孙鹏应聘到村办企业当采购员,与单位的会计胡红勾搭成奸。同年7月,孙鹏在外省一家乡镇企业联系业务时,该乡镇企业表示愿以高薪聘请孙鹏担任采购员,孙鹏提出带家属一道工作,该企业表示同意。双方签订了聘用合同。后来孙鹏便以家属的名义把胡红接来上班,双方以夫妻相待,共同生活。
孙妻张海伦见其夫多日不归,四处找寻,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孙鹏。张海伦对孙鹏苦苦相劝,希望他与胡红断绝关系,回家与自己共同生活,但孙鹏始终不为所动,并表示决不回家与其共同生活。张海伦劝夫回家不成,便回乡和胡红的丈夫赵忠商议对策。赵忠说:“既然他们有心一起过,我们俩也一起过。”张海伦表示同意。一周以后,张海伦便搬至赵家,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生一子。孙鹏、胡红曾几次一道回乡,对张海伦、赵忠共同生活未提出任何异议,四方相安无事。就这样两对夫妻互换成婚已成事实。周围群众无人不知此事,都未提出任何意见。
【问题】对孙鹏、胡红、张海伦、赵忠互换成婚的行为如何定性,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孙、胡、张、赵四人都构成了重婚罪。
因为: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孙、胡、张、赵四人都构成了重婚罪。
因为:所谓重婚罪,是指行为人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犯重婚罪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一种是虽无配偶但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孙、胡、张、赵四人的行为具备了重婚罪的要件。
1、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社会主义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破坏当事人一方或以方现实的婚姻关系。孙、胡各自有配偶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这显然侵犯了我国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张、赵与孙、胡互为配偶,在各自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张、赵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形成事实上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的非法婚姻关系,这显然也侵犯了我国一夫一妻的社会主义婚姻制度。
2、重婚罪的主体有两种。一种是有配偶,在婚姻关系未依法解除之前,又与他人结婚的人:另一种是本人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孙、胡、张、赵均有配偶,他(她)们在婚姻关系还没有依法解除之前,孙与胡、张与赵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可见,孙、胡、张、赵四人符合重婚罪的主体条件。
3、重婚罪在客观上必须有重婚行为。这种重婚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符合本罪的主体资格,与他人登记结婚:一种是符合本罪的主体资格,虽未与他人登记结婚,但公开地长期以夫妻关系在一起生活,形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孙与胡、张与赵,相互交换,分别以夫妻名义长期在一起生活,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婚姻关系。
4、重婚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具体表现是自己有配偶又故意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对方有配偶仍与之结婚。至于行为人出于何种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构成。孙、胡、张、赵四人的换婚行为已经说明他(她)们公开的长期以夫妻名义同居是故意的。
因此,孙、胡、张、赵四人的换婚行为,己具备了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对他(她)们应定为重婚罪。
15、多项选择题 犯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可以适用死刑的情节有()。
A.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B.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C.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D.二人以上轮奸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被告人:汪某,男40岁,曾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94年刑满释放。
被告人:韩某,男,30岁,因犯盗窃罪于1997年11月25日被第二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期三年,1997年12月0日,送回其原户籍所在乡镇 考察。
被告人:高某,男,32岁。
1999年4月的一天,被告人汪某在街上闲逛之际认识来该市找临时工的一农村青年妇女卢某。汪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卢某骗至一无人处将其强行奸淫后,以3000元卖给了被告人韩某。韩某得手后觉得自己目前正在被有关机关监督考察,心想还是规矩点好,但又不甘心人财两空,于是又将卢某偷偷送给邻村的单身汉高某做老婆,并向其索要了“酬金”4000元。卢某坚决不愿做高某的老婆,高某便将其锁在一间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不给吃喝。一日,卢某伺机逃跑,被高某抓回来并当着村里一些乡邻的面强行剥光其上衣威胁说如果胆敢再逃,将剥光其下身衣服,让其无脸见人。事后,高某觉得仍不解气和放心,又将卢某暴打一顿致其小腿骨折。某日晚,高某趁卢某熟睡之机,悄悄溜进房屋,强行与卢某发生了性关系。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侦破此案,并立即前往高某所在村庄来解救卢某。高某听到消息,马上叫来其堂兄和朋友高甲、高乙、高丙、高丁、赵某、陈某等八人各拿锄头、铁棍把持高某的大门,阻挠前来解救的公安人员,在公安机关增派人力和周围群众的积极努力下,卢某终于被救出,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不久顺利返回家乡。
【问题】
1.汪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2.汪某是否构成累犯?在量刑时依法应考虑哪些情节?
3.韩某盗窃罪的刑罚执行应当如何计算?
4.韩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对韩某如何处罚?
5.高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如何处罚?
6.在上述汪某、韩某、高某所犯之罪中法定最高刑是什么?对高某能否适用这一刑罚?为什么?
7.高某帮忙的高甲等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如何定性?若不构成犯罪,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汪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
2、构成累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汪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
2、构成累犯,因为前罪在1997年新刑法实施前执行完毕,后罪在1997年刑法实施后发生,时间间隔为5年,构成累犯。量刑时首选应定拐卖妇女罪,强奸行为不应单独定罪,但成为拐卖妇女罪的从重处罚情节;其次,考虑汪某构成累犯,拐卖妇女罪应从重处罚。
3、韩某的缓刑考验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故应从1997年11月25日起计算,至2000年11月24日止为其刑罚执行期。
4、韩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由于其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依法院撤销缓刑,将盗窃罪3年有期徒刑与拐卖妇女罪并罚。
5、高某的行为构成收卖被拐卖妇女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应当六罪并罚。
6、法定最高刑为死刑(拐卖妇女罪),对高某不能适用这一刑罚。因为高所犯的六个罪中,只有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的法定刑有可能是死刑,而就高某的具体犯罪而论,其所犯的这两个罪均不能适用死刑,数罪并罚也不能升格为死刑。
7、高甲等人的行为应构成犯罪,应定性为聚众阻碍解救被收卖的妇女罪。
17、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罪中,侵 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的有()。
A.暴力取证罪
B.诬告陷害罪
C.刑讯逼供罪
D.报复陷害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甲、乙两人共同贪污公款5000元,甲分得赃款3000元,乙分得赃款2000元,在共同贪污中,甲是主犯且情节严重,乙是从犯。在本案中对甲处罚的数额依据是()。
A.5000元
B.3000元
C.3000元,但从重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多项选择题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的行为主要有()。
A.隐匿
B.毁弃
C.焚毁
D.非法开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犯罪主体为()。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邮电工作人员
D.任何公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是报复陷害罪的直接客体的是()。
A.公民的控告权
B.公民的批评监督权
C.公民的隐私权
D.公民的申诉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多项选择题 破坏军人婚姻罪与重婚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
B.犯罪行为有所不同
C.犯罪主体不同
D.罪过形式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问答题
任某,男,23岁,工人。
1998年10月20日,任某在骑车下班路上,见饭店女职业李某在路旁走,任某将李某的手提包(内装人民币1万元)夺走骑车就跑。李某大声呼喊,群众进行拦截,任加快车速逃跑,当任某逃到某一路口时,被女民警占某拦截。任某骑快车向占某身上猛撞,占被撞倒,头部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任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并请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任某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
任某实施抢夺李某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任某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
任某实施抢夺李某手提包(内装1万元人民币)犯罪时,为抗拒群众和女民警占某的追捕、拦截而当场对占某使用暴力,致使占某重伤后引起死亡,符合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即由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
24、单项选择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
A.行为犯
B.结果犯
C.举动犯
D.危险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梁某在回家的途中,看见妇女刁某走过来,即拍着刁的肩膀说:“走,我们睡觉去(指发生两性关系)。”刁骂道:“你不要脸,我要告你。”梁某即走开,未再纠缠。在本案中,梁的行为属()。
A.强奸妇女罪犯罪中止
B.强奸妇女罪犯罪未遂
C.侮辱妇女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甲从人贩子处花钱买来一名被拐的妇女乙,甲欲与乙结婚,但遭到乙的极力反抗。为迫使乙就范,甲将乙关在自己家的地下室达一个月之久。甲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处 罚
B.牵连犯,按非法拘禁罪处罚
C.分别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非法拘禁罪定罪,数罪并罚。
D.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定罪,但从重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某铁矿企业根据当地规定,按5元/吨计提维简费,主要用于铁矿的开拓延深、技术改造等支出。2013年前企业将计提的维简费支出均计入当期销售成本直接在所得税前予以扣除。截止2014年初,企业还有上年已经计提但没有实际使用的维简费15万元,2014年当年预提维简费800万元,2014年实际发生的属于收益性的维简费支出为280万元;2014年6月20日,使用当年计提的维简费500万元购入矿井开拓延伸用设备,当月投入使用,按规定折旧年限为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2014年全年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的维简费支出为()万元。
A.800
B.765
C.780
D.31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从2013年开始企业预提的维简费,不得在当期税前扣除。但企业实际发生的维简费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作为当期费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同时,对以前年度预提并已经在所得税税前列支的尚未使用的维简费,应首先抵减2014年实际发生的维简费。所以该铁矿企业2014年可税前扣除的维简费支出=(280-15)+500÷5×(6÷12)=315(万元)
28、问答题
被告人王某,男,24岁,工人。
被告人陈某,男,30岁,农民。
1994年10月6日,被告人王某欲筹措一笔资金做螃蟹生意,找到其内弟陈某借钱。陈说:“我没那么多钱,但同村张某因做预制板生意,手中定有大笔现金,只是怕不愿外借。”王某随说:“我有一个办法,让他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陈问什么办法,王随后说出绑架张某读小学的孩子的想法,并让陈某提供张子的相貌外部特征与放学路线,王某于第2天在张子放学路上将其挟持到等候的吉普车上,陈某驾车到县城,然后,王、陈2人将张子关进一间无人居住的地下室内。王写信给张。称:“张老板,本人因急需一笔款项,烦请帮助1万元。有诚意将货于××日送到××处,我保证贵子安全。”
【问题】本案被告王、陈2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绑架勒索罪?绑架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是一起典型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
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是一起典型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与抢劫罪有如下区别:(1)取得财物的对象不同、绑架罪的行为人是向被绑架者特殊关系的第三人或单位索取财物;抢劫罪的行为人则直接劫取被害人财物;(2)取得财物的方式不同。绑架罪取财的方式是间接的,行为人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或带口信等方式要挟第三人或单位交付财物,且行为人实施绑架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抢劫罪则是通过实施暴力、威胁、麻醉等方式当场直接掠取被害人的财物。
另外,绑架罪在主观方面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勒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绑架所勒索的是被害人所欠行为人的合法债务,则应定为非法拘禁罪。就本案而言,王、陈二人用暴力将张子绑架,向张索要1万元赎身钱,其主观方面符合绑架罪特征。
29、多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构成强奸罪的有()。
A.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在拐卖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
B.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将妇女出卖后,又以暴力违背妇女意志进行强奸的
C.收买被拐卖妇女,以胁迫手段强行发生性关系的
D.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威胁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
E. 与不满十四周岁幼女发生性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法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法学: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