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满汉全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2、问答题 孔孟食道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孔孟食道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孔孟食道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孔孟食道同时是孔、孟二人对其先优秀饮食文化传统和其时饮食文化优秀成果的总结,它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的主体食文化思想观念,而且是其后二千余年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体思想与观念。
3、名词解释 杜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酿酒发明家,应当是女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酿酒发明家,应当是女性。
4、名词解释 酒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酒道源于上古时代形成的酒礼,体现敬、欢、宜的精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酒道源于上古时代形成的酒礼,体现敬、欢、宜的精神,根本要求是“中和”,即孔子所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
5、单项选择题 传统名菜“松鼠鳜鱼”是典型的()
A.淮扬菜
B.鲁菜
C.粤菜
D.川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宴席是()
A.红楼宴
B.孔府宴
C.谭府宴
D.满汉全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问答题 试论中国历史上庶民大众饮食思想的类型及其社会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类型有:果腹知足、备荒防饥、节俭持家、安贫自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类型有:果腹知足、备荒防饥、节俭持家、安贫自慰、“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庶民大众的这些思想,首先是他们因循长久、无法改变的饮食生活现实所决定的。它们反映的既是历史上社会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也是历史上庶民大众食生活物质条件的自然。其次,这些思想同时是庶民大众维系艰难食生活的理念支撑和思想武器,他们既无法改变命运,就只好以尽可能积极的心态接受生活现实。
8、单项选择题 历史本来面目“满汉全席”筵式的膳品特色是()。
A、满族传统饮食
B、山珍海味
C、满点汉菜
D、满族贵族喜爱的中国传统名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渠道有多种,主要有六大类型: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渠道有多种,主要有六大类型:一、张骞出使西域为代表的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二、玄奘西行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三、贡使与商人为主体的文化与商业性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四、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政府大规模的海上交流;五、传教士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作用;六、华侨对饮食文化的外传作用。
10、单项选择题 “面条”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主食品之一,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人吃面条已经有()的悠久历史了。
A、4000年左右
B、3000年以上
C、2200多年
D、1500年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名词解释 饮食民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
12、名词解释 查干伊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蒙语“白食”,鲜奶、酸奶、奶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蒙语“白食”,鲜奶、酸奶、奶酒、奶茶、奶干、奶酪、奶豆腐、奶皮子、奶点心等各种奶品。
13、单项选择题 ()的《诏群臣》中有一句话:“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
A、汉武帝刘彻
B、魏文帝曹丕
C、宋高宗赵构
D、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在敬酒方式中,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被称为()
A.文敬
B.回敬
C.互敬
D.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问答题 请说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轨迹,若从纵横贯通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轨迹,若从纵横贯通的历史大时空来考察,则明显地存在着食物原料选择的广泛性,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区域风格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区域间文化交流的通融性等五大特性。这五大特性,广泛涉及食物原料生产、加工、利用,饮食思想、习惯、心理,肴馔制作工艺特点、传统,文化风格的历史成因 、区域分野,区域间食文化的交互作用等民族食生活、食文化的诸多领域,是中华民族历史食文化民族性的突出风格与历史性特征。
16、名词解释 合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新婚夫妇洞房中的共饮合欢酒礼,破一匏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新婚夫妇洞房中的共饮合欢酒礼,破一匏瓜为二杯,一线连两端,取夫妇一体、同甘共苦之意;现代婚礼中的“交杯酒”是其遗俗。
17、单项选择题 中国()时的“食医”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问答题 试论袁枚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袁枚是中国饮食史上最杰出的食学理论家、美食品鉴家,他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袁枚是中国饮食史上最杰出的食学理论家、美食品鉴家,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十点:
一、袁枚是中国饮食史上的第一号人物,是赢得了海内外饮食文化界和餐饮界普遍认同的中国古代食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饮食理论家和最著名的美食家。
二、袁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声明饮食是堂皇正大学问的人。他认为:“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三、袁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饮食作为安身立命、宜人济世学术毕生研究并取得了无与伦比成就的人。他历时约半个世纪撰成的中国历史上的食学代表作《随园食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至今仍非常重大。《随园食单》被海内外食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食经”,但它的价值却不仅是食学的,它的思想哲学和语言文学价值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四、袁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厨师立传的人。一篇深寓哲理、醇情实义、文采飞扬的《厨者王小余传》,使一个身居封建社会最低层、默默无闻的厨子成了为当代中国二千五百万事厨者脍炙人口、心仪崇敬的历史名人。
五、袁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美味鉴评家。“随身文史同商榷,到处羹汤教品题”是袁枚得到社会承认职业美味鉴评家身份经历的形象生动证明。
六、袁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文明饮食系统思想的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明确提出“戒耳餐”、“戒目食”、“戒暴殄”、“戒纵酒”、“戒强让”,“戒落套”,以及他反对吸烟等一系列文明饮食的观念和主张,如此系统、全面、深刻、鲜明、独到的论述饮食文明,并将中国古代饮食文明认识提高到历史高度的,袁枚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
七、袁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力倡导科学饮食的人。袁枚在文明饮食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和良好的饮食行为规范。他在“洗刷须知”、“色臭须知”、“洁净须知”、“本分须知”等有关节目中提出了系统的科学饮食主张。他明确反对以奢为贵、以奇为珍的错误观念和不良习尚。
八、袁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公开宣称自己“好味”的人。自从孔子树立了简食薄食的榜样形象,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更加上孟子的“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的观点,“君子远庖厨”就成了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的定型心态,耻言个人食事成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社会主导意识。袁枚的公然倡言“好味”,其用意显然是在挑战,是对来自上层社会责难压迫的无畏反击,是向踞有二千多年牢固统治地位的食禁锢主流意识的主动出击,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声打破数千年牢固人生食事禁忌的革命呐喊。随后是他将食事作为大雅学问历半个多世纪之久的郑重而卓有成效的研究。人生食事正是在袁枚手里变成了庄重的学术。
九、袁枚是中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国历史上第一个将“鲜 味”认定为基本味型的人。袁枚对美味追求的一个突出特点,袁枚食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他对“鲜味”的独到理解。
十、袁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人生食事提高到享乐艺术高度的人。在以饮食文化为世所誉的漫漫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只有袁枚这样超凡入圣的“奇才”,才可能达到如此既天马行空又优悠然神仙般的食生活境界。
19、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有“国菜”的美誉。
A、鱼翅
B、海参
C、豆腐
D、鲍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来源:91exam .org暂无解析
20、名词解释 《茶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著者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系统的茶学思想和完备的茶道程序,对中国和世界饮茶风气与茶学发展影响重大深远。
21、问答题 怎样理解史前人类酿酒事务由女性垄断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品发酵事务由女性专门负责,是人类史前文明的一般规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品发酵事务由女性专门负责,是人类史前文明的一般规律,与史前时代的生殖崇拜、女性崇拜有关,成熟女性的月事、泌乳现象具有神秘的启示意义。
22、填空题 曾撰有《菜羹赋》,把吃素食与安贫乐道、好仁不杀及向大自然回归联系起来并极力提倡的古人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苏东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苏东坡
23、填空题 我国菜肴在烹调过程中所使用的味型主要有基本型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复合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复合型
24、名词解释 李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代传统酒人的最高文化类型“酒圣”——因酒成事的典型,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代传统酒人的最高文化类型“酒圣”——因酒成事的典型,其酒德、饮行、风藻均属传统酒人上乘,凭借酒力解放思想、激发才气,成就卓绝的诗歌创作。
25、单项选择题 阐述禁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的原因时说“因为它们确是不洁的”的经典是()
A.《道德经》
B.《古兰经》
C.《华严经》
D.《金刚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相传,豆腐的发明者是西汉的()
A.刘荣
B.刘彻
C.刘秀
D.刘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名词解释 角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粽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食,是定形于3000年以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粽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食,是定形于3000年以上的文化积淀最厚重、最具艺术性的特型食品,源于上古祈农传统,定型于屈原纪念风俗。
28、问答题 你怎样理解“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见先秦元典《礼记•礼运》,本意应当是:人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见先秦元典《礼记•礼运》,本意应当是:人类礼制的最初规范,是形成于上古人类祭祀鬼神活动时对各种牺牲食品的准备与使用的理解与规定之中的。
29、名词解释 袁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袁枚清代中叶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初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袁枚清代中叶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初三日(1716.3.25)、逝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1798.1.3),著名诗人、文学家,中国古代食学的集大成者,有“食圣”之誉。所著《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食学著作的典范。
30、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酒人”的基本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酒人是一切爱酒、嗜酒者的统称。中国传统酒人是指历史上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酒人是一切爱酒、嗜酒者的统称。中国传统酒人是指历史上的文化酒人,即有学养的酒文化人。若依酒德、饮行、风藻而论,历代酒人似可粗略区分为雅清、俗浊、恶污三大等级九种类型:上等是“雅”、“清”,即嗜酒为雅事,饮而神志清明,内分为上上品酒圣、上中品酒仙(逸)、上下品酒贤(董);中等为“俗”、“浊”,即耽于酒而沉俗流、气味平泛庸浊,内分为中上品酒痴、中中品酒颠(狂)、中下品酒荒;下等是“恶”、“污”,即酗酒无行、伤风败德,沉溺于恶秽,内分为下上品酒徒、下中品酒鬼(疯、头、魔头、糟头等)、下下品酒贼。
31、名词解释 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新石器时代出现并普遍流行的陶质煮食器,基本型制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新石器时代出现并普遍流行的陶质煮食器,基本型制特征是三袋足,鼎是其后来的演变器型。
32、单项选择题 从菜肴的名称上体现出菜肴首创人的是()
A.天女散花
B.贵妃醉酒
C.麻婆豆腐
D.文昌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填空题 ()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孙中山先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孙中山先生
34、名词解释 食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后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后和世子的膳事营养。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35、单项选择题 鲁菜的代表名菜是()
A.大煮干丝
B.宫保鸡丁
C.鼎湖上素
D.九转大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问答题 中国历史上酒圣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酒圣”是中国传统酒人的最高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酒圣”是中国传统酒人的最高代表,典型代表人物是李白。他们借助于酒而缓解精神压力、解放思想、释放感情、激发才艺,酒成了他们超越世俗、升华思想的催化剂。饮酒生活完善了他们的人格修养,形成了他们的魅力风格。酒使他们实现了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成就了伟大的业绩;酒又帮助他们超越了自我,成了中华学人不阿权贵,率直坦荡,成名立业的楷模,成了民族历史上士子文人的自况形象。他们饮酒不迷性,醉酒不违德,相反更见情操之伟岸、品格之清隽,更助事业之成就。
37、名词解释 茶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儒学传统君子完美人格修养对茶的比德思想,是传统茶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儒学传统君子完美人格修养对茶的比德思想,是传统茶人对茶与茶事的道德和哲学认识的升华,主要理解为:诚、清、真——“茶德三昧”,即:诚—诚厚、诚明、诚信、诚敬;清—清真、清俭、清正、清明;真—真情、真性、悟真、归真。
38、单项选择题 ()说过中国历史上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A、韩非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问答题 试述中国谷物酒的起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研究方法和认识角度的不同,中国学术界关于谷物酿酒起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研究方法和认识角度的不同,中国学术界关于谷物酿酒起源尚未有比较一致的说法。若从史前人类娱鬼神的祭祀需要和相应的物质条件与有关因素来考察,则中国谷物酿酒的时间不会迟于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初期。
40、问答题 简述中国年节文化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多元复合。多元复合首先体现在参加者不仅人数众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多元复合。多元复合首先体现在参加者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涉及到社会各层面。其次体现在文化活动的多种功能上,往往融合了农事、娱乐、饮食、交际、信仰等多种功能。
(2)崇祖好祀。中国人有崇祖好祀的传统,每逢年节,人们特意烹制专门的美味佳肴,以示对祖先神灵的虔诚祭祀。
(3)讲求功利。人们在节日中的饮食活动无不透着趋利避害的功利性。如过年吃年糕,寓年年高,吃鱼,寓年年有余等。
(4)异乎寻常。古代中国普通居民的饮食水平是相当低下的,节日饮食则相对充裕得多。
(5)区域差异。中国古代民间年节的饮食文化活动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
(6)功能显著。传统节日有显著的社会功能,人们通过宴饮以及一系列节日活动加强亲族间的联系,调节人际关系,以及其他社会性意义。
41、问答题 怎样认识“七夕”节庆重新热起的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七夕节,又名七夕、乞巧节等,本源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故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七夕节,又名七夕、乞巧节等,本源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民间有妇女乞求智巧之事,故名。七夕节的主要饮食活动是在农历七月初七日晚,家家陈瓜果食品,焚香于庭以祭祀牵牛、织女二星。相当长时间以来,七夕节在大陆地区已经被人们淡忘。但近年来由台北等一些城市酒店业的率导“中国情人节”的营销活动,使这一中华传统节日又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七夕节已经开始再次被炎黄子孙所心仪,开始重新回到民族大众(首先是青年群体)的现实生活中来。
42、问答题 请说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饮食养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本味论:注重原料的天然物性,讲求食物的自然美味与味性变化的科学合理性。
孔孟食道: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 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43、名词解释 果腹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44、名词解释 仪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史传说夏禹时期的女性酿酒师,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中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史传说夏禹时期的女性酿酒师,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酿酒师,事见《战国策》等先秦典籍。
45、单项选择题 中国历史上有“天下第一家”之称的衍圣公府位于()。
A、北京
B、曲阜
C、衢州
D、西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问答题 “满汉全席”的相对稳定模式和不可或缺的品种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满汉全席”的相对稳定模式是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满汉全席”的相对稳定模式是指燕翅加烧烤的基本格局。不可或缺的品种是指烤猪、烤鸭、烤排子和燕窝、鱼翅、海参等所谓“海八珍”类肴品。
47、填空题 公元7世纪中叶,()(581~682)所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千金食治》,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饮食疗疾专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孙思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孙思邈
48、问答题 陆羽对茶水有哪些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陆羽对茶水的要求极严格,鉴赏极高致,他认为:山水上、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陆羽对茶水的要求极严格,鉴赏极高致,他认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中,山水乳泉、石池慢流者上,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49、问答题 “满汉全席”演化的历史阶段性、基本特征与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满汉全席是清代光绪年间流行的官场筵式模式。但其在清代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满汉全席是清代光绪年间流行的官场筵式模式。但其在清代的发展演变却经历了满席—汉席分立、满汉席、满汉全席三个不同形态的阶段。康熙皇帝为了永固爱新觉罗皇朝政权统治的政治目的,不断强化满族的文化优势地位,于康熙二十三年对宫廷宴事礼制实行“满席—汉席”分立的改革。
“满席”名目正式出现,获得了“国宴”的尊贵名分,并且一直严格维系到清帝国的最后岁月。但满席—汉席分立的习尚在朝廷以外的官场维系到道光初年便逐渐被合一的“满汉席”筵式所代替。光绪初期,满汉席又被规模更大的满汉全席筵式所逐渐取代。这既反映了满族饮食文化再造与维系的发生演变历史,也同时表明满、汉民族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并最终融汇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整体的必然结局。
50、名词解释 饮食养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51、问答题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哪些?饮食主要禁忌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共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共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等10个少数民族。饮食禁忌不善不洁者,主要是:猪肉、自死畜、血、未经呼安拉之名而宰杀的动物、奇蹄目动物、一切异形动物,以及酒等。
52、填空题 回教徒按照()中的规定烹调饮食,中国人称这种饮食为“清真菜”或“回民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兰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兰经
53、名词解释 茶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历史上有茶学文化修养的嗜茶者,士是其主群体。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中国历史上有茶学文化修养的嗜茶者,士是其主群体。
54、名词解释 饮食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55、单项选择题 在明清两代的文人宴上,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的是()
A.曲水流觞令
B.投壶令
C.射覆令
D.四书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名词解释 克依姆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朝鲜语“泡菜”,是朝鲜族最具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朝鲜语“泡菜”,是朝鲜族最具民族特征、最富影响力的食品。
57、单项选择题 “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春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8、名词解释 饮食文化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59、填空题 “克伊姆奇”是()族最具代表性的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朝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朝鲜
60、问答题 食疗与饮食养生的区别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疗是针对目标进食者的已发疾病,以特选食料的计划进食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疗是针对目标进食者的已发疾病,以特选食料的计划进食为手段的医治行为;饮食养生则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与实践。二者形似而实异,原则和目的均不同。但两者都源于“食医合一”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都是科学合理的进食。
61、单项选择题 最终与动物划清界限、使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饮食生活的重要标志是()
A.用鼎熟食
B.用火熟食
C.以水煮食
D.以汽蒸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单项选择题 茶的发现和利用,相传起源于()
A.女娲时代
B.伏羲时代
C.神农时代
D.黄帝时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 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问答题 如何理解中国饮食史上“文化创造线”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即居于果腹层与小康层的分界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即居于果腹层与小康层的分界线与果腹线之间。所谓“饮食文化创造线”,应当理解为是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只有长期相对稳定地超出果腹性纯生理活动线之上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水准,才能使文化创造具有充分保证。
64、名词解释 寒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代时期点心的称谓,因形成于三代的禁火制度而产生和得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代时期点心的称谓,因形成于三代的禁火制度而产生和得名。
65、问答题 怎样理解“民以食为天”一语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以食为天”思想贯穿于先秦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以食为天”思想贯穿于先秦元典中,《史记》有准确文录。它表明: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饮食的重要意义,表明历代国家政权与政府都高度重视民食是社会安定的基本物质保证,同时也意味着“民艰于食”始终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基本国情。
66、名词解释 饮食文化创造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67、单项选择题 “割不正不食”观念的提出者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单项选择题 据《周礼•天官宰》中记载,周代已出现了许多种关于酿酒方面的专职官吏,如掌握全国“酒之政令”的官称做()
A.大酋
B.酒人
C.醯人
D.酒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名词解释 《大观茶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作者北宋赵佶,中国茶文化历史鼎盛期的代表性茶学家与茶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作者北宋赵佶,中国茶文化历史鼎盛期的代表性茶学家与茶人。该书是继陆羽《茶经》之后的著名茶学著作。对后来中国茶学、茶道与茶艺的精致化发展影响颇大。
70、名词解释 陆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陆羽(733~804)唐中叶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中国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陆羽(733~804)唐中叶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中国古代茶学奠基人、茶道创始人,民间称其为“茶圣”、“茶神”、“茶仙”。所著《茶经》为中国、亦为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茶学巨著。
71、填空题 “普劳”我国新疆地区()等少数民族习食的粒食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维吾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维吾尔
72、名词解释 饮食文化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73、单项选择题 伊尹与商汤关于烹调方面的对话,就是饮食文化史上最早的文献()
A.《吕氏春秋•本味》
B.《礼记•内则》
C.《论语•乡党》
D.《尚书•酒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单项选择题 蒙古族喜食的、招待尊贵客人的最为丰盛和最为讲究的一种传统宴席是()
A.全羊席
B.全狗席
C.全牛席
D.全马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问答题 谈谈史前谷物酿酒产生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研究方法和认识角度的不同,中国学术界关于谷物酿酒起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研究方法和认识角度的不同,中国学术界关于谷物酿酒起源尚未有比较一致的说法。人类对酒精饮料认识的最初萌芽,当始于野生浆果的自然发酵现象的启发。而以谷物为原料酿酒则主要出于史前人类娱鬼神的祭祀需要。最新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证明,中国谷物酿酒的时间约在距今8000年前。
76、单项选择题 2001年4月18日由我国饮食文化学者倡导的《珍爱自然:拒烹濒危动植物宣言》在泰山极顶宣布,一面以“三拒”为原则的绿色文明饮食旗帜高高竖起,一场代表21世纪民族饮食发展方向的思想与实践运动持续开来,轰动了世界媒体,振奋了千百万职业厨师和整个社会。“三拒”是指:()。
A、用餐者拒绝食用、加工者拒绝烹饪、企业拒绝经营国家禁止食用的动植物
B、拒绝自带酒水、拒绝白条、拒绝外带食品消费
C、拒绝用餐者拍照、拒绝客人进入灶房、拒绝酗酒
D、拒绝浪费、拒绝携带宠物进店、拒绝吸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单项选择题 《大清会典则例》明文规定的清国的国宴是()。
A、满席
B、满席-汉席
C、满汉席
D、满汉全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名词解释 中华饮食文化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79、问答题 怎样理解赵宋南迁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女真军队对开封城的屠掠洗劫,是汉以下十几个世纪黄河流域累积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女真军队对开封城的屠掠洗劫,是汉以下十几个世纪黄河流域累积文明的毁灭性灾难。但人类文明史的演进充满了“不合理”与“不可思议”。正是北宋政权的覆灭造成中国茶文化重心的南迁,从而结束了中国茶文化中心与茶生产中心北南分离的历史,南宋的定都杭州完成了茶文化中心与产茶中心的地域重合。开封陷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历史人民的灾难,但杭州因而获得了文化崛起的契机。
80、单项选择题 人类制作熟肉食品最早采用的方法是()
A.蒸
B.煮
C.烤
D.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问答题 “十美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十美原则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重要的思想结晶。其具体内容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十美原则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重要的思想结晶。其具体内容是:
质:原料和成品品质与营养的严格要求,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
香:鼓诱情绪、刺激食欲的气味。
色:悦目爽神的色泽。
形: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膳品形态。
器: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
味: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
适:舒适的口感。
序: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温度、色泽、味型、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宴饮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谐与节奏化程序等。
境:优雅和谐又陶清怡性的宴饮环境。
趣: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
82、单项选择题 粤菜主要覆盖在()
A.长江中游地区
B.长江下游地区
C.珠江流域
D.黄河流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填空题 蒙古族的日常饮食中,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也就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乳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乳食
84、单项选择题 冬季,人们日常选择食用温热助阳之品,以达扶阳散寒之功效,谓之()
A.“食补”
B.“药补”
C.“药膳”
D.“食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5、单项选择题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食,是定形于3000年以上的文化积淀最厚重、最具艺术性的特型食品。
A、粽子
B、馄饨
C、饺子
D、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问答题 结合中央电视台“味蕾的故乡”节目试论对“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理论的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是以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为基本地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是以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为基本地域空间,以域内民众——中华民族大众为创造与承载主体的人类饮食文化区位性历史存在。迄止19世纪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如下: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是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和素食文化圈等12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子文化区位并存的民族饮食文化区域形态。结合中央电视台“味蕾的故乡”节目谈谈自己的看法。
87、单项选择题 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人衡量食品质量的第一标准是()
A.食量
B.食形
C.食境
D.食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8、单项选择题 “满汉全席”是中国清代官场迎来送往的筵式模式,它出现在()时期。
A、康熙
B、乾隆
C、道光
D、光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问答题 简述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
(2)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
(2)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
(3)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
90、问答题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文献中“羊大为美”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膳之言,善也。羊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羊大则肥美”。羊在古代是黄河流域先民最主要的肉源;羊的行走、产乳、繁殖、增肥加重诸特点为一切人所需要依赖,是最重要的财富与食料;是最普泛的一般等价物;祭祀和会盟时最重要的牺牲;人际交往中的最重要礼物。
91、单项选择题 有中国历史上“食经”之称的《随园食单》一书的作者是()。
A、易牙
B、贾思勰
C、高濂
D、袁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填空题 由济宁风味、济南风味、胶东风味3个分支构成,受儒家学派饮食传统的影响较深的菜系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鲁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鲁菜
93、填空题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语见于中国先秦典籍“三礼”中的()一书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礼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礼记》
94、名词解释 《随园食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79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上成熟典范的食学著作,被誉为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79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上成熟典范的食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食经”,著者袁枚。该书约二万字,由十四单和一序组成,记载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个别食品上溯至元明时代)的326种肴馔茶酒等名食,系统的食学理论和详确可行的烹调方法。该书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并有相当的国际影响。
95、名词解释 乌兰伊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蒙语“红食”,泛指羊、牛、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蒙语“红食”,泛指羊、牛、马、骆驼以及禽兽的肉或肉类食品。
96、单项选择题 “咕噜肉”所属的菜系是()
A.川菜系
B.淮扬菜系
C.粤菜系
D.鲁菜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名词解释 酒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历史上传统酒文化人中的上上品,他们凭借酒力实现了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历史上传统酒文化人中的上上品,他们凭借酒力实现了情感、思想的超越发展和超常的文化创造,李白等人是典型代表。
98、填空题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饮食上逐渐形成了寺院素菜风味,与南朝()的大力推崇有很大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梁武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梁武帝
99、问答题 简述北京茶馆的类型与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能。
(1)市民文化味道浓郁的“书茶馆”
老北京有许多书茶馆,饮茶只是媒介,饮茶与文化娱乐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
(2)其乐融融的“清茶馆”与“棋茶馆”
北京的清茶馆,饮茶的主题较为突出,皆用盖碗茶。早晨茶客们在此论茶经、鸟道,谈家常,论时事。中午以后,商人、牙行、小贩则在这里谈生意。“棋茶馆”是专供茶客下棋的娱乐的场所。
(3)颇具田园情趣的“野茶馆”
“野茶馆”多设置在风景秀丽之地,一派田园风光,使饮茶活动增添了不少自然情趣。
(4)功能齐全的“大茶馆”
大茶馆集饮食、饮茶、社会交往、娱乐为一体,所以较其他种类茶馆不仅规模大,而且影响也深远。
100、名词解释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释义:此诗为唐代一首著名的《新嫁娘词》,中国历史传统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释义:此诗为唐代一首著名的《新嫁娘词》,中国历史传统是家中饮食事务由妇女负责,礼俗新妇结婚三日即要承担起厨事工作。新妇为讨得婆母的欢心认可,先要从小姑处了解婆母的口味爱好。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文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文学:中国饮食文化》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