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信风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风向稳定,因其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也称贸易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风向稳定,因其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也称贸易风。
信风向纬度更低,气温更高的地带吹送,因此其属性比较干燥,有些沙漠、半沙漠就分布在信风带内。
2、名词解释 热带气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 /p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
3、名词解释 暖气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时
4、名词解释 大气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大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大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
5、名词解释 水平温度梯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等温线图上垂直等温线方向的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等温线图上垂直等温线方向的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等温线愈密,温度梯度愈大;反之愈小。封闭等温线表示存在温 暖或寒冷中心。
6、名词解释 天文气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球表面因辐射平衡温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分布形成的假象的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球表面因辐射平衡温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分布形成的假象的简单气候模式。
7、名词解释 梯度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由大气中的空气作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由大气中的空气作曲线运动时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当空气作直线运动时,所受惯性离心力为零,梯度风既变成地转风。
8、问答题 简述降水类型及其形成机制、降水变率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流雨(热雷雨)暖季空气 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流雨(热雷雨)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常见于夏季,以暴雨的形式出现。
地形雨:暖湿空气遇高山阻碍而被迫抬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迎风坡多余,背风坡少雨。
锋面(气旋)雨: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暖湿空气循环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便产生云雨。雨区广,持续时间长,主要在温带地区。
台风雨:台风中有大量暖湿空气上升,可产生强度极大的降水。剧烈且范围很大,限于夏秋两季。
降水变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当年降水量与平均数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反映降水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9、填空题 气候的形成受()、()和地表性质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10、问答题 从雨滴到形成降水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是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
二是雨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是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
二是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致完全被蒸发。
11、名词解释 容积热容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所需要的热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所需要的热量
12、名词解释 暖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间层顶至800km高度的气层称为暖层或电离层。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中间层顶至800km高度的气层称为暖层或电离层。
13、名词解释 惯性离心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旋转的参照系中静止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远离旋转轴的力的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旋转的参照系中静止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远离旋转轴的力的作用。
14、名词解释 辐射逆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近地面层常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近地面层常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
15、名词解释 赤道低压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赤道附近,终年受热,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到高空向外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赤道附近,终年受热,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到高空向外流散,导致气柱质量减少,低空形成低压区,称赤道低压带
16、填空题 从现代大气科学角度出发,气候系统包括:()、()、()、陆面(岩石圈)和生物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圈、海洋、冰冻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圈、海洋、冰冻圈
17、名词解释 辐射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某一时段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平衡或辐射差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某一时段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平衡或辐射差额。
18、名词解释 冰冻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全球的冰层和积雪,既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又对气候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括全球的冰层和积雪,既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又对气候长期变化产生反馈,在地球热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19、问答题 解释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地面有效辐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逆辐射: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时向下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逆辐射: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时向下投向地面的那一部分辐射。(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
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差值。
20、名词解释 气溶胶粒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如海盐粉粒、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如海盐粉粒、灰尘(特别是硅酸盐)、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称为气溶胶粒子。
21、填空题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平均高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km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km
22、名词解释 生物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地球生命物质构成的圈层,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空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地球生命物质构成的圈层,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空气、海洋和陆地生活的动物,以及人类本身,它们不仅对气候变化敏感,也影响气候。
23、名词解释 局地环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为局地环流。
24、名词解释 天气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25、名词解释 极地高压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积聚在低空,而高空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积聚在低空,而高空伴有空气辐合,导致气柱质量增加,在低空形成低压区,称为极地高压带。
26、名词解释 平流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对流层到55km左右的大气层,气流稳定。温度随高度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对流层到55km左右的大气层,气流稳定。温度随高度不变或微升,由等温分布变为逆温分布。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明度良好。
27、名词解释 地转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等速和直线水平运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等速和直线水平运动。
28、名词解释 波状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表面呈波状或鱼鳞壮的云层,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表面呈波状或鱼鳞壮的云层,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和层云。通常是因空气密度不同运动速度不等的两个气层界面上产生波动而形成的。
29、填空题 局地环流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陆风、焚风、山谷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陆风、焚风、山谷风
30、名词解释 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空气中烟、尘等微粒较多时,也能导致能见度变坏的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空气中烟、尘等微粒较多时,也能导致能见度变坏的现象。
31、名词解释 气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质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气团内部物理属性相近,其天气现象也大体一致,因此气团具有明显的天气意义。
32、填空题 太阳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表示()的物理量。其大小与离开太阳距离的平方成()比减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太阳辐射能强弱、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太阳辐射能强弱、反
33、名词解释 冷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4、问答题 简述锋的类型及天气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类型:
(1)根据锋的移动情况,锋分为暖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类型:
(1)根据锋的移动情况,锋分为暖锋、准静止锋、冷锋三种基本类型。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准静止锋:指很少移动或速度非常缓慢移动的锋;冷锋: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2)根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类型,又可将锋分为冰洋锋、极锋、赤道锋三类。冰洋锋是冰洋气团与中纬气团的分界面;极锋是极地气团与副热带或热带气团的分界面;赤道锋是热带或副热带气团与赤道气团的分界面。
天气状况:
暖锋:
(1)近地面锋线处,云层最厚,云的高度也最低;离锋线愈远,云层愈薄,高度也愈高。
(2)暖锋雨区在锋前,多连续性降水,强度较小,历时较长,雨区范围较广。
(3)若暖气团温度高,水汽含量很少,则暖锋上可能出现高云,甚至无云的好天气。
(4)在锋线前约150—200km区域内,由于空中降水,雨滴蒸发,使近地面层湿度增大,可以形成锋面雾。
冷锋:
(1)缓型冷锋:云雨天气主要在锋后,离锋越远,冷空气越厚,云层由雨层云抬高为高层云、高积云、卷云,最后不再受锋面影响,转为晴朗少云天气。
(2)急行冷风:夏季地面锋附近常发生旺盛的积雨云、雷雨天气,范围窄;冬季地面锋前出现层状云,锋面移近时有较厚云层,锋面过后天气很快好转。
准静止锋:
(1)准静止锋的云区,降水区比暖锋更广,降水强度比暖锋更小,降水历时比暖锋更长。
(2)如果暖空气的湿度较大,又不稳定,锋上可能形成积状云和雷阵雨。
锢囚锋:锋面两侧有降雨,且强度较大。
35、名词解释 温室气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使地球表面温度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使地球表面温度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36、名词解释 南方涛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震荡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震荡现象。
37、名词解释 极地东风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极地高压向外辐散的气流,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变成偏东风,故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极地高压向外辐散的气流,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变成偏东风,故称极地东风带。
38、填空题 形成于()的暖性反气旋是常年存在的稳定少变高压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副热带地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副热带地区
39、填空题 大气运动:包括()和水平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垂直运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垂直运动
40、问答题 全球可划分为那几个气候带?简述其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低纬度气候带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全年气温高,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低纬度气候带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均温15~18°C以上。
中纬度气候带: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作用,最冷月均温低于15~18°C,有4~12个月的平均气温大于10°C,四季较分明。
高纬度气候带:盛行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低温、降水少蒸散弱,自然景观为无干旱型,有大片沼泽。
高地气候:出现在55°S~70°N的大陆高山高原地区,自山麓至山顶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41、名词解释 活动面(作用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42、名词解释 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
43、名词解释 积状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出现时常呈孤立分散状态,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出现时常呈孤立分散状态,是由于空气对流上升,体积膨胀绝热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
44、填空题 焚风在我国()特别显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南山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南山地
45、问答题 地理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理因子通过对辐射因子与环流因子的影响而作用于气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理因子通过对辐射因子与环流因子的影响而作用于气候。
①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与反射,热能内部交换,热容量大小以及地—气和海—气热量交换的形式等都有明显差异,致使同纬度、同季节海洋和大陆的增温与冷却显著不同,海上和陆上的气温也有明显差异。不仅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而且影响到气压分布、大气运动方向及水分分布,使同一纬度内出现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②洋流(大洋中任一持续不断并主要呈水平流动的海水)对气候的影响,A洋流的热量输送对大陆东西岸的气温差异起着很大的作用;B冷暖洋流对所经之地的降水也有较大影响;
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拔高度、地表形态、方位(坡向和坡角)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地形对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地形对降水也有显著影响。
46、填空题 ()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的湿度状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的湿度状况
47、问答题 气候形成及变化的因子有哪些?解释厄尔尼诺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因子、大气环流、下垫面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因子、大气环流、下垫面因子、人类活动的影响
(2)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大气环流变异,南半球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逆流增强并向南扩张,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降雨量大增,出现洪涝灾害。
48、填空题 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可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49、填空题 地球及大气的热状况是()的基本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变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变化
50、问答题 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概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的分层据气温和气流运动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的分层据气温和气流运动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外层)
①对流层
特征:
(1)厚度时空分布:夏季>冬季;低纬度到高纬度厚度减小。
(2)在一般情况下,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3)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4)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平流层,对流层顶以上到50—55公里范围。平流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水汽含量极少。气流运动相当平稳,并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透明度良好。
③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0—85公里。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到顶部降至160—190K;空气垂直运动相当强烈,水汽很少。
④暖层,自中间层顶到800公里高空。大气密度很小。空气因受太阳紫外辐射和宇宙线作用而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常出现极光,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
⑤散逸层(外层),暖层顶之上,800km以上的大气层,空气极其稀薄,温度随高度升高。
51、名词解释 大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称为大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称为大气。
52、名词解释 信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南北纬30°~35°附近副热带高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南北纬30°~35°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存在气压梯度,自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带吹送的气流,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其位置、范围和强度随副热带高气压作比较规律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
53、问答题 什么是气压梯度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存在水平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阻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存在水平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阻力。
54、名词解释 温带气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锋面气旋,一般活动于中纬度地区,如东亚、北美洲、地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锋面气旋,一般活动于中纬度地区,如东亚、北美洲、地中海等地区。
55、问答题 全球可大致划分为哪几个云量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赤道多云带: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气温高,对流旺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赤道多云带: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气温高,对流旺盛,水汽来源充沛,平均云量约为6;
(2)纬度20°—30°少云带:全年以下沉气流为主,空气干燥,是两个相对明净带。平均云量4左右,荒漠地带不足2;
(3)中高纬多云带:气团、锋面活动频繁,高纬地带还由于气温低,是全球高云量带。平均6.5—7。
56、名词解释 农耕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57、名词解释 冷气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时
58、问答题 对流层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②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③气温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0.65℃。
59、问答题 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
②同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
②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③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④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温度冬、夏均高于24oC,称为热赤道,平均位于5o~10oN;
⑤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温度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大陆。
60、名词解释 台风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空气旋涡,台风中有大量暖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空气旋涡,台风中有大量暖湿空气上升可产生强度极大的降水。
61、问答题 暖层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该层空气密度很小,700余km厚的气层只占大气总质量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该层空气密度很小,700余km厚的气层只占大气总质量的0.5%。
120km高空空气密度已小到声波难以传播的程度。
暖层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因而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很快增加,顶部气温可达1000℃,该层空气因受太阳紫外辐射和宇宙线作用而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电离程度相对较强的是高度100—120km的E层和200—400km的F层,从80km到暖层顶以上的1000~1200km范围内,常出现极光。
62、名词解释 饱和空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63、问答题 散逸层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该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频率很小,温度也随高度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该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频率很小,温度也随高度升高。
由于温度高,空气稀薄且远离地面,地球引力很小,高速运动的分子可挣脱地球引力束缚逃逸到宇宙空间。
64、填空题 按热力性质分()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冷气团、暖气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冷气团、暖气团
65、名词解释 焚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1℃/100m),当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0.5-0.6℃/100m),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
66、填空题 ()是决定热状况的能量交换方式之一,也是地球气候系统与宇宙空间交换能量的唯一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辐射交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辐射交换
67、名词解释 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依据成因不同可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依据成因不同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和锋面雾。雾对植物的生长有益,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减少植物蒸腾。
68、填空题 近地面气压大约每上升()减少1hPa,随着高度升高,由于空气质点密度减小,递减率也随之减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0m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0m
69、填空题 根据气流上升特点可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70、填空题 总辐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71、名词解释 中纬度气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作用的地带最冷月均温低于15~18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作用的地带最冷月均温低于15~18oC,四季较分明。
72、名词解释 地转偏向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的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的力。
73、名词解释 低纬度气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控制,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在15~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控制,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在15~18oC以上。
74、填空题 全球地面行星风系主要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75、名词解释 厄尔尼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用以专指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在有的年份,由于大气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高,上涌还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和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H2S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76、名词解释 半永久性气压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于陆地上的冷高压和热低压,主要限于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于陆地上的冷高压和热低压,主要限于低空,且具有季节性,称为半永久气压系统
77、名词解释 海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占总热量的95.6%。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占总热量的95.6%。
78、问答题 北半球的大气活动中心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北半球的大气活动中心有:
①永久性活动中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北半球的大气活动中心有:
①永久性活动中心:太平洋高压,或称夏威夷高压;大西洋高压,或称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
②季节性活动中心(半永久性气压系统):亚洲高压,或称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北美高压;亚洲低压,或称印度低压;北美低压。
79、名词解释 行星风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型式称为行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型式称为行星风系。
80、名词解释 对流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暖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暖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现象,故又称热雷雨,赤道带全年对流雨为主。
81、名词解释 气团变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团一旦移动到新环境,就会改变原有属性,获得新属性,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团一旦移动到新环境,就会改变原有属性,获得新属性,这一过程称为气团变性。
82、问答题 什么是气温垂直减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高度(100m)的气温变化值,即℃/100米(整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高度(100m)的气温变化值,即℃/100米(整个对流层平均状况)
83、填空题 锋是()的天气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占据三维空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占据三维空间
84、名词解释 层状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均匀幕状云层,通常具有较大范围,覆盖数千甚至上万千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均匀幕状云层,通常具有较大范围,覆盖数千甚至上万千米的地区。是由空气斜升运动形成的(锋面上暖湿空气沿冷空气的斜坡滑升或暖湿空气沿地形界面缓慢滑升)。
85、问答题 简述气团类型及其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气团的热力分类:
i.暖气团:气团气温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气团的热力分类:
i.暖气团:气团气温高于其所经下垫面,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
ii.冷气团:气团气温低于其所经下垫面,一般由高纬流向低纬
2)气团的地理分类:依据气团源地特点划分:
①冰洋气团A:形成于北极区域和南极的高压系统,特点:气温低,水汽含量极少,气层稳定。
②中纬气团或称极地气团P:
根据源地性质不同,分中纬大陆气团cP与中纬海洋气团mP。
中纬大陆气团,主要形成于北半球45°—70°,亚洲的西伯利亚和北美的加拿大,阿拉斯加等地。
中纬海洋气团,多数由中纬大陆气团移至海洋变性而成。
③热带气团T:
按源地性质分热带大陆气团cT和热带海洋气团mT
热带大陆气团:副热带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北非、北美西南部,冬季见于北非
特点:气温高,湿度低,气温直减率较大,气层不稳定。在该气团控制下的天气多晴朗。
热带海洋气团:副热带海洋上。
特点:低层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气层不大稳定。但在它的中层常常有一下沉逆温层存在,气层稳定,阻碍了对流的发展。
④赤道气团E:赤道地带
特点:温度高,湿度大,水汽含量丰富,气层不稳定。它控制下的天气闷热、多雷阵雨。
86、名词解释 山谷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谷风);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山风),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山谷风环流。
87、名词解释 锢囚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88、名词解释 热成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水平温度梯度引起上下层风的向量差,用VT表示。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由水平温度梯度引起上下层风的向量差,用VT表示。
89、名词解释 相对湿度(f)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对湿度(f)用百分数表示。
90、名词解释 气温日较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天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天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91、名词解释 高地气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出现在约55oS~70oN之间的大陆高山高原地区,在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出现在约55oS~70oN之间的大陆高山高原地区,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分布较广,南半球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脉。
92、名词解释 准静止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
93、问答题 分析全球等温线图可获得那些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全球等温线图不仅可以反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情况,也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全球等温线图不仅可以反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情况,也可表示海陆、地形、洋流等对热力分布的影响,从而显现地球气温水平分布的真实情况。
全球范围内的气温水平分布的特点:
①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度平行。
②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路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③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④冬季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差异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比夏季大。
⑤7月份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20°—30°N一带。
94、名词解释 降水变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表征降水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表征降水量的变化程度,Cv=距平数/平均数×100%,其中,平均数为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平均数之差,该值大小反映降水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95、名词解释 气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国际单位制用帕斯卡(Pa),气象学采用百帕(hPa)为单位。1hPa=0.01N∕cm2。
96、名词解释 露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d,简称露点。
97、名词解释 湿润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地的年降水量反映该地的水分收入状况,蒸发量反映水分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地的年降水量反映该地的水分收入状况,蒸发量反映水分支出状况,某地是湿润还是干旱,取决于该地降水量P与蒸发量E的对比关系,通常用湿润系数K表示,即K=P/E,P≥E,表明水分收入≥支出,属于湿润状况;P
98、名词解释 中间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平流层到85km高度的气层,也叫高空对流层。温度随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平流层到85km高度的气层,也叫高空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迅速下降。80km高度上,有一个白天出现的电离层,也叫D层。
99、名词解释 绝对湿度(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容积所含的水汽质量以g/cm3表示,为绝对湿度或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容积所含的水汽质量以g/cm3表示,为绝对湿度或水汽密度。
100、问答题 什么是焚风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地球科学:大气和气候》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