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朱元璋用收集官民“犯罪”的事例来解释律条,称为()。
A.《明律》
B.《大诰》
C.《大诰续编》
D.《三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填空题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常举;制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常举;制举
3、多项选择题 唐代宰相除了三省长官外,也常以他官兼任,或称(),其名不一,但皆为宰相。
A.参议得失
B.参知政事
C.左右丞相
D.左右匡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多项选择题 隋唐科举制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隋唐创建科举制仍有重大意义,包括()。
A.职官选任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之下
B.有利于儒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下层子弟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
D.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构成,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多项选择题 从形式上看,明朝的二十四衙门是为皇帝及嫔妃的生活服务的,但实际上宦官已成为明朝极其重要的势力集团。其中司礼监是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衙门,其中()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A.提督太监
B.掌印太监
C.秉笔太监
D.镇守太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多项选择题 元朝总揽全国政务的中书省真正的宰辅有()。
A.丞相
B.左丞相
C.右丞相
D.枢密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天寿山帝王陵园在()。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杭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殿试是明朝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因为考场设在奉天殿而得名。凡中式的贡士均可参加。殿试由皇帝主持,因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
A.乡试
B.会试
C.廷试
D.北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宫廷系统。前者的首脑称“师”、“保”、或“卿士”。后者的首脑称()。
A.太宰
B.宰相
C.执政
D.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名词解释 世袭领兵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三国孙吴政权中,还有一种将领,即不但士兵世代相传,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三国孙吴政权中,还有一种将领,即不但士兵世代相传,领兵的将领位置也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一种保护江南世家大族利益的特殊制度。
11、填空题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视察权、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列席其他会议权、召集临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视察权、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列席其他会议权、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
12、多项选择题 唐太宗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不定期地派使臣巡视。这些使臣先后称()。
A.简点使
B.观风俗使
C.巡察使
D.黜陟使
E.监察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填空题 宪法创制是宪法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宪法()、宪法修改、宪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制定;解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制定;解释
14、多项选择题 按照现代人类学的分期理论,三皇五帝大概都已经是进入部落阶段的传说人物。从总体来说,出现频率更高的三皇,主要是指()。
A.燧人
B.伏羲
C.神农
D.黄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问答题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经济发展是战国社会变革的动因,而它的动力则是大规模的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经济发展是战国社会变革的动因,而它的动力则是大规模的战争需要专门的的指挥人才和训练有素的军队,还必须有充实的物质基础。战争迫使各国寻求新的出路,变法迫在眉睫。战国列强的变法,趋向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求就秒年里毫中央集权制度,由君主独揽大权且君权至高无尚,以中央政权有利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君权强力统帅的官僚制度。
特点:(1)“官分文武,王之二术”,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
(2)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和官僚。
(3)完善考核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官僚和军队。
(4)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君临之术”理论。
(5)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16、多项选择题 我们认为,商代是一个典型的以神权支撑政权的社会,主要依据是()。
A.都城的选择
B.商王对青铜器的独占
C.商王对巫术的独占
D.宗法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性质。
A.科学
B.假说
C.阶级
D.客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明清时期,负责一省司法刑名事物的最高长官是()。
A.都指挥使
B.按察使
C.布政使
D.度支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填空题 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君主立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君主立宪
20、单项选择题 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
B.中书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标志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的设立。
A.五口通商大臣
B.总理衙门
C.总税务司
D.内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明朝在省级地方负责司法的行政机构是()。
A.按察使司
B.承宣布政使司
C.都指挥使司
D.三法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问答题 试析宗法制中大、小宗的区别与嫡长子继承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王位和贵族的爵位由嫡长子继承,掌管本宗族的祭祀权、财产权和管理权等一应权力,称为"宗子"或"宗主";天子和各级贵族依据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形成血缘上的亲疏关系和政治上的权力隶属关系,如周天子姬姓,为本姬姓宗族的大宗;周天子将其叔伯、兄弟分封到各地为诸侯,这些同姓诸侯对天子而言为小宗;这些同姓诸侯再将其其叔伯、兄弟分封为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对其封主自称小宗,而封主为大宗;最后,这些同姓诸侯再将其其叔伯、兄弟分封为士这最后一级贵族,这些士对其封主自称小宗,而封主为大宗,士以下不再分封。
24、单项选择题 一般认为()设置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高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判断题 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与儒学同处于官方正统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
A.郡国并行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秦以后,官员退休制度大致形成于汉代。据班固《白虎通义》记载,汉代退休制度规定,官吏年()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必须致仕。
A.50
B.60
C.65
D.7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多项选择题 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
A.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
B.于丞相府设置丞相司直,秩位与御史大夫相同
C.设置司隶校尉,其权势逐渐显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多项选择题 清代的中央监察机构有:()。
A.十五道监察御史
B.五城察院
C.宗室御使处
D.稽查内务府御使处
E.都察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按照现行选举法第七条的规定,直接选举的主持者是()。
A.本级政府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本级选举委员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填空题 ()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察举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察举制
32、多项选择题 历史上皇后、嫔妃争宠,经常相互倾轧,通过种种阴谋,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打击政敌,从而形成外戚干政的局面。外戚是指()。
A.太后娘家亲戚
B.皇后娘家亲戚
C.嫔妃娘家亲戚
D.外来的亲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单项选择题 清朝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
A.刺史
B.巡抚
C.总督
D.知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91Exam.org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单项选择题 东汉,进一步加强中央监察系统。在公卿朝见皇帝时,时称“三独坐”,不包括()。
A.御史中丞
B.尚书令
C.司隶校尉
D.御史大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多项选择题 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等朝代。
A.西汉
B.东汉
C.唐
D.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单项选择题 政府中包括丞相在内的主要官员,都由国王直接任命。官员的选择,突破了血缘集团的限制。这种动向始于()。
A.春秋初期
B.春秋中期
C.春秋晚期
D.战国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单项选择题 两汉国家结构与秦代最大不同是()。
A.郡县制
B.属国制
C.郡国并存制
D. 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多项选择题 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机关包括()。
A.临时大总统府
B.参谋部
C.国务会议
D.九个行政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单项选择题 ()设有庞大的宦官机关系统,即所谓12监4司8局等24衙门。
A.唐朝
B.北朝
C.秦汉
D.明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单项选择题 宦官监军制度大约起于()时。
A.唐太宗
B.宋太宗
C.明成祖
D.唐玄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多项选择题 汉代有()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
A.女御长
B.宫长
C.宫中学事史
D.尚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单项选择题 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
A.黄帝与炎帝战争
B.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C.黄帝与荤粥的战争
D.颛顼与共工的战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填空题 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而后者则以()为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尚书;宰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尚书;宰相
44、问答题 皇(王)权、族权和神权关系的比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皇(王)权、族权和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族权和神权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皇(王)权、族权和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族权和神权依附于皇权,为皇权服务;皇权高于族权和教权,居绝对支配地位。
45、单项选择题 三省制发展至宋朝,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
A.同三品
B.同平章事
C.参议得失
D.参知政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单项选择题 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康乾盛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7、单项选择题 为了推动变法,1898年1月29日,()在《上清帝第六书》(即著名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了具体的变法措施。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黄遵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问答题 论述元代“行省”的建立及其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行省(全称行中书省),为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除由中央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行省(全称行中书省),为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除由中央中书省直接管辖的"腹里"(包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部及内蒙中部东部)和宣政院统辖的吐蕃外,全国共分为十一个行省。以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为长官,与中书省设置大致相同、权力极大,一省军政、民政无所不统。行省制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明清影响很大。
49、问答题 晚清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政治制度的半殖民化与半封建化。中国政治制度的封建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政治制度的半殖民化与半封建化。中国政治制度的封建性依然存在,中央到地方封建官僚机构和官制体系依然存在,但随着整个社会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性的加深,中国行政主权的完整独立性遭到侵蚀,出现了诸如总理衙门、南北通商大臣和总税务司这样一些具有买办化或不完全独立的半殖民地性质的政府机构。
2、政治体制“近代化”进程的开始。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东渐”的加深,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从“洋务行政”中一系列洋务机构的出现以后开始推进;在西方先进的“宪政”思想影响下,戊戌变法中的康、粱等变法派直接提出了维新图强的宪政改革方案;20纪初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其部院改革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机构的设置;教育制度改革与废除科举为新型人才产生和官员选拔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前提条件;资政院、谘议局和责任内阁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原则,使政治体制向近代化方向推进了一步。
3、组织架构的新旧揉杂。由于社会与政治制度的半殖民化与半封建化特征,反映到官僚机构的设置方向上必然就是新旧揉杂,所谓新中有旧、旧中有新。如洋务新政中的军机处与总理衙门,清末新政中部院的调整,在传统的六部之外增设商部、学部等等。
50、名词解释 地主封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我国秦至清的国家组织形成,战国时,井田制瓦解,地主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我国秦至清的国家组织形成,战国时,井田制瓦解,地主经济、小农经济琢步形成,诸侯争霸促使贵族君主制的瓦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开始形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以咸阳为都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王朝,标志着地主封建制的确立,地主封建制在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为主体,政治上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为主体。地主封建制经历了秦汉的发展,隋唐宋元的繁荣和明清的衰落三个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地主封建制走向衰落。
51、单项选择题 1924年11月24日至1926年4月20日,北洋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名称为临时执政。担任这个职位的是()。
A.曹锟
B.段祺瑞
C.黎元洪
D.徐世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多项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要件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资格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年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问答题 概述梁启超和王国维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主要成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中国专制政体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一文,这是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研究中国历代政治演化进程的第一篇专题论文;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和《殷周制度论》则是用西方实证史学研究中国先秦政治制度史的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王国维首创了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甲骨文)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史记·殷本纪等》)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这种方法对现代史学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54、单项选择题 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出现于()时期。
A.秦
B.汉
C.战国
D.春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名词解释 羁糜府州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唐朝在 设置的特殊行政单位,它与内地一般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唐朝在 设置的特殊行政单位,它与内地一般府州不同,中央政府并不对其实行直接的统治,而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
56、单项选择题 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
A.治(持)书侍御史
B.殿中侍御史
C.侍御史
D.御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多项 选择题 宋朝的宰相和参知政事,在编制上都不固定,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宗以后,以()居多。
A.三相二参
B.二相二参
C.三相一参
D.三相而无一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8、多项选择题 宋代符信不纳入符制范围的是()。
A.木契
B.铜虎符
C.檄牌
D.旌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9、名词解释 “土断”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原所在地民户同样依所在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原所在地民户同样依所在地理户籍并负担赋役。
60、单项选择题 袁世凯于1916年3月23日下了取消帝制令,废止“洪宪”年号,恢复民国年号。袁世凯死后,由()继任大总统。
A.孙中山
B.冯国璋
C.黎元洪
D.段祺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单项选择题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封建政治上的含义是()。
A.所有的人都是君主的大臣
B.所有的人都是君主的奴仆
C.所有的土地都由臣民管理
D.所有的土地都是王和臣民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2、单项选择题 西周的学校教育,按()来考核学生。即:礼、乐、射、御(驭)、书、数。
A."六技"
B."六德"
C."六能"
D."六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问答题 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带有被动的性质二、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有效统筹,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三、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而且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
64、名词解释 二十四衙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代宦官组织。即司礼、印绶等十二监及四司、八局,总称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代宦官组织。即司礼、印绶等十二监及四司、八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为宦官二十四衙门之首,地位最为重要。
65、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地主封建制的衰落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明清
C.隋唐宋元
D.明清秦汉魏晋南北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多项选择题 三国时的“三公”是()。
A.太尉
B.司徒
C.司空
D.司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多项选择题 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
A.封诸侯
B.建藩地
C.设郡县
D.设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多项选择题 北宋的政治制度,经过太祖、太宗两朝的调整,至真宗朝,呈现出的明显特点是()。
A.权力过分集中
B.机构重叠
C.名不符实
D.军权分置
E.以差遣分治内外之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单项选择题 蒙古制度最早设置的政务官是“札鲁忽赤”,其主要职责是()。
A.征收钱粮
B.征兵和训练军队
C.选拔人才
D.掌管司法刑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多项选择题 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
A.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B.外朝官有家族和师友背景,势大权重的朝臣有可能夺取皇位,因而很难赢得皇帝的信任
C.宦官作为服侍皇帝私人生活的奴才,一般没有家族背景,对皇权不构成威胁,故深得皇帝的信任和纵容
D.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比外朝官更有机会摸透皇帝的秉性,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系
E.在制度的设置上,外朝官的权力逐渐趋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失去了与宦官抗衡的体制力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单项选择题 言谏发展为专门的机构是在什么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 选择题 武则天当政时,宰相议决军国大事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政事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单项选择题 隋唐时期的政体是()。
A.贵族君主制
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
C.君主丞相制
D.君主宰辅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单项选择题 我国第一次文官考试在()时期。
A.北洋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政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单项选择题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及大批亲胡官员,进而废除(),并宣布“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
A.宰相制度
B.翰林院制度
C.内阁制度
D.军机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名词解释 资政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朝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在中央设立的一个具有咨议性质的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朝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在中央设立的一个具有咨议性质的所谓“民意”机构。形式上规定其有权就国家宪政、财政预决算、公债税率和皇帝交议事项商讨,经议员议决后,会同国务大臣奏报皇帝决定,但实际上规定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裁夺”方能确定可否,同时,清朝政府还规定:朝廷对资政院有停会或解散的权利,对议员有停议和除名权,这就使资政院咨议往往流于形式。
77、填空题 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政务性;宗教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政务性;宗教性
78、单项选择题 元代掌管驿站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将作院
C.通政院
D.宣徽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问答题 试论临时参议院的活动及其历史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其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议院是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其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议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意机构,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并创立了中华民国初期的法统;参议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立法机构,在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参议院作为第一个资产阶级立法机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而历史、国情和政治态势则促使参议院性质发生变化。
80、单项选择题 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真正拉开了中国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表明()战争的惨败,刺激了改良主义思潮迅速转变成社会运动。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单项选择题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特征是()。①既有战争,也有议和②由多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④新的少数民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单项选择题 1933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公务员任用的第一资格是()。
A.革命功勋
B.任官经历
C.学历及学术著作
D.考试及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单项选择题 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
A.中书令
B.尚书令
C.三司
D.少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问答题 论北宋时期军事制度的改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解除了原禁军统领和节度使的兵权,使节度使成为有名无实的"官"一类虚职。(2)改革禁军高级指挥系统,废去原禁军最高统帅"殿产都点检"这一职衔。(3)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这种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割保证了军权集中于皇帝。(4)在禁军兵力配备上,实行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方法,即把禁军中京师的驻军与各地的驻军大约各占一半。(5)为防止将领掌握军权而实行兵将分离政策。通过"更戍法",对禁军采取定期轮换的办法。也直接造成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不强。(6)"守内虚外"的战略部署。宋统治者认为:兵变和民变是心腹之患,辽、西夏、金的侵扰不过是肘腋之患。由此造成宋将主要兵力集中于京师和内地,对辽、西夏、金则采取协退让的守势。(7)养兵政策。凡遇大灾荒之年,即派人到灾区大量募饥民为兵。(8)宋为防止武将权重,还普遍推行重文抑武决策,武将的社会地位较低。
85、多项选择题 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受到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行政名实不符
B.目标定位不明
C.机构分工不清
D.部门职责混乱
E.权力运行分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单项选择题 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上。
A.使用
B.培养
C.考核
D.以刑罚恫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名词解释 外戚政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其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外戚专权”。
88、判断题 最早的法律是由原始习惯法转变而来,产生于国家之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在国家与法的起源上,是法律先于国家,由“习惯”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反倒是为了维护法律而产生的。
89、判断题 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90、单项选择题 一般把政体分为()和共和制两类。
A.君主专制制
B.君主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单项选择题 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A.国
B.寺
C.司
D.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单项选择题 将九个皇子分封在长城沿边,经常奉命领兵出外作战或巡阅边睡,被称为“塞王”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明太祖
C.明成祖
D.宋哲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名词解释 清代官缺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94、问答题 简述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发展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阶段,自国民党政府成立到抗 91eXaM.org日战争爆发,国民党中央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阶段,自国民党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发挥国民党的具体职能。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指挥党政军,并代行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从而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集权制度。
第三阶段,抗战胜利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溃败。
总之,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下,国民党不仅以党治国,而且是以党员治国,全面控制政权,完全违背了孙中山的以党的主义治国,最后达到宪政国家的目的,更违反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政治民主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潮流。
95、多项选择题 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
A.军机处后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
B.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C.在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宰相这一中间机构被撤消,决策机构与职能部门之间直接联系
D.皇帝之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名词解释 保甲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县以下设都保、大保、保三级。以十家为一保,置保长;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县以下设都保、大保、保三级。以十家为一保,置保长;五保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正。户有二丁者,抽一人为保丁,农闲时习武,夜时轮换值班巡查,以保地方秩序的稳定。甲则为征收赋税方便而设,以税户三十家为一甲,南宋时甲成为保下的最 。
97、问答题 概述唐代的司法审判程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司法审判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大司法机关协作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司法审判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大司法机关协作推进。(2)重大案件审理的"三司推事"制。特别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个部门的长官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作"三司推事"。(3)如遇地方重大案件不便送交中央审理的,则由中央派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和大理寺评事组成"三司使"直接到地方负责审判。(4)设立特别法庭"小三司",负责申冤的诉讼案件的审理。(5)死刑的执行采取"五复奏"或"三复奏"制度。为培养专门的司法人才,唐代有专门的律学,置有律博士一人和学生五十人,科举中有明法科。
98、单项选择题 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
B.提拔
C.迁
D.拔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单项选择题 宋代,台谏呈现出合一的趋势。每以谏官兼领御史之职,导致()的产生。
A.御史中丞
B.侍御史
C.言谏御史
D.给事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单项选择题 参加投票的选民不足半数,选举应()。
A.一直进行
B.改期举行
C.取消
D.有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政治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