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患者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为1∶224,用豚鼠肾吸收后为1∶56,用牛红细胞吸收后为0,可以辅助诊断()
A.血清病
B.霍奇金病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病毒性肺炎
E.冷凝激素综合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该患者可以判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的嗜异性抗体不被或不完全被Foresman抗原组织,如豚鼠肾、马肾所吸收,但可被牛红细胞吸收。考点:异嗜性抗原
2、单项选择题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原理设计的免疫学技术是()
A.酶免疫技术
B.放射免疫技术
C.金免疫技术
D.荧光免疫技术
E.亲合层析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的化学组成
B.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D.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型
E.抗原表位的数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借此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4、单项选择题 体内抗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病毒、中和毒素、抗真菌最重要的抗体为()
A.IgA
B.IgM
C.IgG
D.IgE
E.Ig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抗体对B细胞的反馈抑制作用()
A.与抗体浓度无关
B.与抗体类别无关
C.与抗体特异性无关
D.与抗体激活补体的能力有关
E.与抗体完整性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
A.IgA
B.IgD
C.IgM
D.IgE
E.Ig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反应中为促进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下列何种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
A.0.85%NaCl
B.0.95%NaCl
C.0.75%NaCl
D.0.70%NaCl
E.0.80%NaC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抗原抗体反应时需要一定的离子强度。如果溶液中没有电解质,抗原抗体结合后不会出现可见反应,为了促进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0.85%NaCl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
8、单项选择题 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完全抗原
B.佐剂
C.半抗原
D.载体
E.变应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凝集反应的抗原是()
A.半抗原
B.超抗原
C.可溶性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颗粒性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外分泌液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对人体来说细菌的菌体抗原属于()
A.自身抗原
B.异种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半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异种抗原是与宿主不是同一种属的抗原物质,与医学有关的异种抗原主要有: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抗毒素、异嗜性抗原。
12、单项选择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用嗜异性凝集来鉴别吸收试验结果正确的是()
A.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可被牛红细胞吸收
B.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可被马红细胞吸收
C.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可被Forssman抗原吸收,也可被牛红细胞吸收
D.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可被Forssman抗原吸收,不被牛红细胞吸收
E.血清中绵羊红细凝集素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引,亦可被马红细胞吸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是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该抗体不被或不完全被含有Foresman抗原组织,如豚鼠肾、马肾所吸收,但可被牛红细胞吸收。考点:异嗜性抗原
13、单项选择题 人类ABO血型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同种异性抗原
D.自身抗原
E.半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同种异性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来源的抗原物质,人类ABO血型即属于此类抗原。
14、单项选择题 完全抗原的特征是()
A.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B.有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
C.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
D.无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E.必须与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A.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4周,持续时间1~3个月
B.出现于发病后1~2周,高峰为3~4周,持续时间3~6个月
C.出现于发病后2~3周,高峰为3~4周,持续时间6~9个月
D.出现于发病后3~4周,高峰为4~5周,持续时间9~12个月
E.出现于发病后1~2周,高峰为4~5周,持续时间3~6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是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于发病后1~2周,于病后3~4周达高峰,持续3~6个月。考点:异嗜性抗原
16、单项选择题 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一般的分子量应是()
A.≥10000
B.<1000
C.<5000
D.1000000
E.1000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免疫原性良好的物质分子量一般都在10000以上。分子量小于5000其免疫原性较弱。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物质为半抗原。考点: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17、单项选择题 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A.半抗原
B.免疫佐剂
C.变应原
D.耐受原
E.超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的原理主要是蛋白质()
A.氨基酸数量发生改变
B.氨基酸结构发生改变
C.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
D.由亲水胶体转变为疏水胶体
E.由疏水胶体转变为亲水胶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抗原抗体结合中,结合力最强的是疏水作用力。蛋白质在疏水作用力的作用下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从而发生凝集或沉淀等。
19、单项选择题 凝集反应判断结果是在()
A.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开始时
B.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完成时
C.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开始时
D.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完成时
E.加入抗体后立即判断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TD-Ag
D.TI-Ag
E.共同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结合的特异性。抗原与抗体的结合高度的特异性,是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础,但多数天然抗原具有不止一种抗原决定簇,与另一物质可能有共同抗原,对检验结果产生交叉反应,但这交叉反应仍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2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结合力,不正确的是()
A.电荷引力
B.氢键
C.范德华力
D.疏水键
E.需8种分子间引力参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1.电荷引力;2.范登华引力;3.氢键结合力;4.疏水作用
22、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的主要原理是蛋白质()
A.氨基酸结构发生改变
B.氨基酸数量发生改变
C.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
D.由亲水胶体转变为疏水胶体
E.由疏水胶体转变为亲水胶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兼有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物质称为()
A.简单半抗原
B.复合抗原
C.阻断抗原
D.完全抗原
E.封闭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考点: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24、单项选择题 91eXaM.org 抗球蛋白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补体参与反应
D.标记免疫的抗原抗体反应
E.中和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抗球蛋白实验属于凝集反应;琼脂凝胶扩散实验等属于沉淀反应。
25、单项选择题 有关交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B.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存在公共抗原表位所致
C.对免疫学诊断结果判断无影响
D.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肥达试验
E.抗原分子大小相似可导致交叉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由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子可以和不同生物间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结合,此为交叉反应。
26、单项选择题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应属于()
A.间接血凝试验
B.补体结合试验
C.沉淀反应
D.免疫荧光试验
E.ELISA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液相沉淀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凝胶电泳技术均属于沉淀反应类型。考点:抗原抗体反应基本类型
27、单项选择题 决定免疫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载体
B.佐剂
C.抗原决定簇
D.TI-Ag
E.TD-A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和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28、单项选择题 关于抗原的理化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均为有机物
B.多数单糖不具有免疫原性,聚合成多糖时可以成为抗原
C.核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D.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E.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单体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反应分为几个阶段()
A.2个
B.3个
C.4个
D.6个
E.7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关于半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B.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
C.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可与相应抗体发生反应
D.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某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这些物质称为半抗原。如一些分子量小于4000的有机物质,包括多肽、大多数的多糖、甾族激素、脂肪胺、类脂质、核苷、某些小分子量的药物等。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或高分子聚合物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
31、单项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半抗原
E.类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多数抗原是蛋白质,其中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含酪氨酸的蛋白质抗原性更强。多糖中只有复杂多糖才具有抗原性。核酸的免疫原性很低,但若与蛋白质载体连接则能刺激抗体产生。类脂一般无抗原性。考点: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32、单项选择题 抗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是()
A.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B.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
C.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
D.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E.异物性、复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抗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是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考点: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33、单项选择题 抗原分子诱导宿主产生应答的能力称为()
A.宿主反应性
B.免疫原性
C.免疫反应性
D.抗原刺激性
E.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免疫原。考点: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34、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指的是()
A.两者分子功能的相近性
B.两者分子的电子云吸引力
C.两者之间空间结构的相似性
D.两者分子大小的相近性
E.两者之间相互吻合的互补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单项选择题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完全抗原
B.TD抗原
C.TI抗原
D.半抗原
E.自身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的合适浓度是()
A.固定的
B.规定的
C.与抗原相对而言
D.随便设定的
E.人为规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单项选择题 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原因是()
A.红细胞抗原性发生了改变
B.大量出血时出现前带现象
C.病人的血红蛋白与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
D.抗原表位的改变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单项选择题 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哪种特性,是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础()
A.特异性
B.可逆性
C.比例性
D.阶段性
E.交叉反应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抗原与抗体结合高度的特异性,是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础。但多数天然抗原具有不止一种抗原决定簇,与另一物质可能有共同抗原,对检验结果产生交叉反应,但这交叉反应仍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对临床诊断可能产生干扰,不过有时也将这种交叉反应用于临床诊断,如外斐试验
39、单项选择题 &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nbsp;对人类而言属于异嗜性抗原的物质是()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BSA
C.破伤风抗毒素
D.ABO血型抗原
E.大肠杆菌O1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抗原和蛋白质抗原与人体的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可有异嗜性抗原存在;大肠杆菌O14型的脂多糖与人体结肠黏膜间也有异嗜性抗原存在。考点:异嗜性抗原
40、单项选择题 有关抗原抗体的亲和性和亲和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亲和性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表位之间相互适应而存在的引力
B.抗体的亲和力是指抗体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直接相关
C.亲和性K值越大,其亲和力也就越大
D.抗原抗体反应的灵敏度与亲和性和亲和力无关
E.抗原抗体空间构象互补程度越高,亲和力越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亲和力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之间相适应而结合的强度,它是抗原抗体间固有的结合力,它是一个抗体分子与整个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体结合价直接相关。即所谓多价优势,如IgG为2价,亲和力为单价的103倍,IgM为5~10价,亲和力为单价的10倍。由于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为非共价的可逆结合,它们空间构象的互补程度不同,结合力强弱也不同,互补程度越高,亲和力越高,与抗原结合更牢固,不易解离;反之就容易解离。亲和力用K表示,该数值越大,亲和力越高。抗原抗体反应的灵敏度与亲和性和亲和力直接相关。
41、单项选择题 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
A.抗原对机体的反应性的特性
B.抗原与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C.抗原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D.抗原与载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E.抗原引起自身反应淋巴细胞活化的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42、单项选择题 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
A.静脉>皮下>肌内>腹腔
B.静脉>腹腔>皮下>肌内
C.腹腔>静脉>皮下>肌内
D.皮下>肌内>腹腔>静脉
E.腹腔>皮下>肌内>静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抗原的注入途径也能影响耐受性。一般是口服或静脉注入最易诱发耐受性,腹腔注射次之,皮下注射及肌内注射最难。考点:抗原注射途径
43、单项选择题 抗原的基本性质是()
A.异物性和特异性
B.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C.抗原性与异物性
D.理化复杂性与特异性
E.异物性和免疫反应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单项选择题 有关抗原抗体反应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
B.抗原抗体只有在分子比例合适时才会出现最强的反应
C.反应曲线中,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
D.抗原抗体反应具有不可逆性
E.抗原抗体反应具有可逆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有:特异性,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结合是特异的;比例性;可逆性,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解离,恢复抗原抗体的游离状态。
45、单项选择题 免疫学技术中的亲和层析法,纯化抗原或抗体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亲和力
E.疏水作用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单项选择题 不同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
A.抗原与抗体比例不合适
B.抗体的分子量较大
C.抗原和抗体的大小相近
D.抗体为多聚体
E.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抗原的理化性状、分子量、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及数目均可影响反应结果。颗粒性抗原出现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出现沉淀反应,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现象。不同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考点: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47、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两者结合,其范围一般为()
A.4~10℃
B.11~15℃
C.16~20℃
D.15~40℃
E.41~5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单项选择题 免疫学技术中的亲和层析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哪个特点来纯化抗原或抗体()
A.比例性
B.特异性
C.可逆性
D.亲和力
E.疏水作用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免疫学技术中的亲和层析法就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来纯化抗原或抗体。
49、单项选择题 全量免疫法的计量单位是()
A.微克
B.毫克
C.克
D.微升
E.毫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单项选择题 决定抗原与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载体
B.佐剂
C.抗原决定簇
D.TD-Ag
E.TI-A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单项选择题 异嗜性抗原的本质是()
A.同种异型抗原
B.共同抗原
C.改变的自身抗原
D.抗原
E.半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异嗜性抗原有些微生物与人体某些组织有交叉反应性抗原,可引起宿主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本质是共同抗原。例如溶血性链球菌与肾小球基底膜和心肌组织、大肠杆菌某些O抗原与结肠黏膜等。考点:异嗜性抗原
52、单项选择题 半抗原的特性是()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B.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
C.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
D.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能与抗体结合
E.只有与蛋白质结合才具有免疫反应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单项选择题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不包括()
A.电解质
B.温度
C.pH
D.适当振摇
E.溶液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单项选择题 关于抗原抗体第一阶段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特异性结合
B.几秒至几分钟内完成
C.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
D.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E.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至几分钟,但不出现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这一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适当温度、pH、电解质和补体影响下,出现沉淀、凝集、细胞溶解、补体结合介导的肉眼可见的反应,此阶段反应慢,往往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在血清学反应中,以上两阶段往往不能严格分开,往往受反应条件(如温度、pH、电解质、抗原抗体比例等)的影响。
55、单项选择题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
A.0.65%NaCl、pH2~6、35℃
B.0.85%NaCl、pH6~9、37℃
C.0.85%NaCl、pH2~6、35℃
D.0.85%NaCl、pH2~6、37℃
E.0.65%NaCl、pH6~8、37℃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体外抗原抗体反应的条件:①为了促成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0.85%NaCl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②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为6~9进行,有补体参与的反应pH为7.2~7.4,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反应。③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考点: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56、单项选择题 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该抗体属于IgM
B.该抗体可被含有Forssman抗原组织吸收
C.该抗体与正常人血清中Forssman抗体不同
D.该抗体在起病后第1~2周出现,高峰为3~4周
E.该抗体持续时间为3~6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是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该抗体与正常人血清中Forssman抗体不同。该抗体不被或不完全被含有Foresman抗原组织所吸收。但可被牛红细胞吸收。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于病后3~4周达高峰,持续3~6个月。考点:异嗜性抗原
57、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合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
A.等价带
B.带现象
C.前带
D.后带
E.中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若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58、单项选择题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
A.电解质、pH和反应体积
B.抗原抗体的浓度、反应体积和温度
C.电解质、pH和温度
D.温度、电解质和反应体积
E.温度、pH和反应体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①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②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环境中进行。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6~9进行,有补体参与的反应pH为7.2~7.4,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反应。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分子运动,抗原与抗体碰撞机会增多,使反应加速。一般为15~40℃,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每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最适反应温度要求。此外,适当振荡也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
59、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反应中,前带现象是指()
A.抗原过剩
B.抗体过剩
C.pH的变化而引起
D.温度的变化而引起
E.离子强度的变化而引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是()
A.凝集反应
B.溶血反应
C.溶菌反应
D.补体结合反应
E.变态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复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
A.静电引力
B.共价键
C.分子间吸引力
D.疏水结合力
E.范德华引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单项选择题 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网络调节的最终效应是()
A.抑制抗体产生
B.维持抗体产生
C.促进抗体产生
D.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
E.产生免疫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单项选择题 抗原具有的免疫性能不包括()
A.免疫原性
B.免疫反应原性
C.变应原性
D.耐受原性
E.抗原提呈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类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的亲和力最强()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抗原抗体反应存在多价优势,如IgG为2价,亲和力为单价的10倍,IgM为5~10价,亲和力为单价的107倍。
65、单项选择题 免疫学技术中的亲和层析是利用的抗原抗体反应的哪种特点()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结合性
E.不可逆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抗原抗体反应是可逆的,免疫学中的亲和层析正是利用该特性将抗原或抗体分离纯化。
66、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隐蔽抗原的物质是()
A.AFP
B.ABO血型物质
C.甲状腺球蛋白
D.受药物影响的细胞
E.免疫球蛋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单项选择题 天然抗原多属于哪种抗原()
A.TI抗原
B.TD抗原
C.既是TI抗原又是TD抗原
D.既不是TI抗原又不是TD抗原
E.超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TD-Ag可诱导细胞介导免疫和(或)抗免疫应答,但无一例外地需要T细胞的参与。天然抗原的绝大多数都是TD-Ag。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68、单项选择题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多而出现对反应的抑制现象称为()
A.亲和性
B.抑制性
C.前带现象
D.后带现象
E.解离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只有当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时抗原抗体充分结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若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69、单项选择题 下列功能是抗体所不具备的有()
A.特异性结合抗原
B.中和毒素
C.直接细胞毒作用
D.调理吞噬作用
E.ADC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单项选择题 纯化抗原常用的葡聚糖法(sepharose)适用于()
A.凝胶过滤
B.离子交换层析
C.亲和层析
D.密度梯度离心
E.沉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免疫学技术中的亲和层析法就是利用抗原抗体的可逆性这个原理来纯化抗原或抗体。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71、单项选择题 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若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称为()
A.后带
B.前带
C.带现象
D.等价带
E.拖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选择题 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无关的物质特性是()
A.异物性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化学结构
D.分子的立体结构
E.物质的纯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某一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是由物质本身所具备的条件决定的,包括异物性、分子大小、物理性状、化学结构。
73、单项选择题 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Ig是()
A.IgA类抗体
B.IgM类抗体
C.IgG类抗体
D.IgD类抗体
E.IgE类抗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单项选择题 来源于其他物种的抗原物质称为()
A.完全抗原
B.异种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自身抗原
E.半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异种抗原是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如:植物花粉,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考点: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抗原抗体反应》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