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硝化细菌是严格厌氧的化能无机营养微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河流生物群落的典型代表是()
A.缓流生物群落
B.急流生物群落
C.鱼类
D.水生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名词解释 生物浓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4、问答题 生物监测与化学测试相比有哪些优点?存在哪些不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点:能直接反应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点:能直接反应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不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及进行仪器保养和维修。
可大面积或长距离内密集布点。
缺点:反应不够迅速,无法精确检测某些污染物的含量,精度不高。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和地理环境等。
5、名词解释 种群生物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种群的生态学和种群的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种群的生态学和种群的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6、填空题 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包括:()、()和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界释放;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无意释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界释放;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无意释放
7、问答题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种多样性:指在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多样化
遗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种多样性:指在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多样化
遗传多样性:指在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综合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8、单项选择题 生物转化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相Ⅰ和相Ⅱ反映,而相Ⅱ反应指的是()。
A、还原反应
B、水解反应
C、结合反应
D、氧化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填空题 共代谢指微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可用作碳源和能源的基质上生 长时,会伴随着一种非生长基质的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可用作碳源和能源的基质上生长时,会伴随着一种非生长基质的不完全转化
10、名词解释 生物膜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的附着生长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的附着生长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技术方法
11、填空题 大气圈按温度的垂直变化的特点可分为()、平流层、()、()和散逸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流层;中间层;暖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流层;中间层;暖层
12、判断题 由于溶解于水中的污染物比在大气中的扩散速度快,加上很多物质都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因此当湿度大时,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往往也增加,积累的量也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光能的固定者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硫的生物转化不包括()
A.含硫有机物的分解
B.无机硫化物和元素硫的氧化
C.硫酸盐的还原
D.硫酸盐的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填空题 固氮作用包括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大气固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大气固氮
16、问答题 动物在环境污染净化中的主要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动物在土壤保护欲维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动物在土壤保护欲维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水体污染进化作用(摇蚊幼虫具有清除环境污染的作用,食有机物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其他微生物
17、判断题 污染物对动物个体水平的影响主要有死亡、行为改变、繁殖下降、生长和发育抑制、疾病敏感性增加和代谢率变化。而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减慢、发育受阻、失绿黄化、早衰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名词解释 生物入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非土著种进入一个过去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非土著种进入一个过去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衍,形成一个野生种群,其种群进一步扩散已经造成明显环境经济后果
19、单项选择题 环境是生态学和()中的重要概念。任何从事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的人员都必须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A.自然科学
B.环境科学
C.基础科学
D.理论科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对金属汞、砷的生物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汞Hg:在有氧条件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汞Hg:在有氧条件下,某些细菌使元素汞氧化或使二价汞还原为元素汞;在甲基钴氨素参与下使汞甲基化;汞的甲基化与其脱甲基化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砷As:某些细菌氧化亚砷酸盐为砷酸盐,毒性减弱;在土壤中三价砷氧化为五价;霉菌使砷化物甲基化形成剧毒的三甲基砷。
21、名词解释 生物浓缩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以表示生物浓度的程度。
22、问答题 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生化水平的变化主要是哪两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用来保护生物体抵抗污染物的伤害,称为防护性生化反应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用来保护生物体抵抗污染物的伤害,称为防护性生化反应
不起保护作用称为非保护性生化反应
23、名词解释 合成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将吸收的环境化学物质转变为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将吸收的环境化学物质转变为生物体本身的有机物质的过程。
24、判断题 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名词解释 LC5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半数致死浓度,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半数致死浓度,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
26、问答题 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污染:温 91Exam.org室效应与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物质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27、问答题 微生物的哪些特点使其在环境污染处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快
2.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
3.微生物具有多种降解酶
4.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
5.微生物具有巨大的降解能力
6.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
28、名词解释 敏感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敏感的物种。这类生物对环境因素的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敏感的物种。这类生物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范围比较狭窄,环境条件稍有变化即不能忍受而死亡。
29、单项选择题 生物多样性指数越高,表明环境污染程度()。
A、大
B、小
C、中
D、不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以下属于寄生型食物链的是()
A.青草-昆虫-青蛙-猫头鹰
B.狗-跳蚤-细菌-病毒
C.青草-野兔-狐狸-狼
D.植物残体-蚯蚓-节肢动物-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名词解释 危险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某化学物质在正常生产使用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发生中毒的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某化学物质在正常生产使用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发生中毒的可能性。
32、问答题 厌氧生物处理废水的原理是什么?简述厌氧发酵的生化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理:利用厌氧微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并且在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分解有机污染物,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生活过程:
1.水解阶段
2.酸化阶段
3.甲烷化阶段
33、填空题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础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因工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因工程
34、名词解释 行为毒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一种污染物或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使得动物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一种污染物或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使得动物一种行为改变超过正常变化的范围。
35、判断题 土壤中存在于生物区系中的有机磷往往低于土壤有机质的有机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单项选择题 溶解氧指溶解于水中的()态氧。
A.分子
B.液体
C.固体混合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名词解释 生物多样性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群落中种类与个体数的比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群落中种类与个体数的比值。
38、名词解释 共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39、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40、问答题 何为污染物的转化?转化的形式和结果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污染物通过理化和生物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污染物通过理化和生物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2)转化的形式:物理转化(蒸发渗透,凝聚,吸附,放射性元素蜕变)
化学转化(氧化-还原,水解,络合,光化学等化学反应)
生物转化(生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
转化的结果:
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降低,甚至转化为无毒物质或形成易降解结构;
可增加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使其生物毒性增强,形成难降解的结构
41、问答题 请列举四项当今全球主要环境问题,简要说明其成因及危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温室效应,成因: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所致,危害:气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温室效应,成因: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所致,危害:气候变暖带来一系列问题;
②臭氧层破坏,成因:CFCs、哈龙等排放引起,危害: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升高,光化学烟雾事件频发;
③酸雨,成因: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大量排放,溶于雨水中,危害:湖泊、土壤酸化,生态系统破坏,材料使用寿命缩短;
④水资源危机,成因:水污染和水需求量剧增,危害: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缺乏
42、名词解释 种群增长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数
43、填空题 接触生物机体的环境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生物转运过程,主要分为()、()和()三种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被动转运;特殊转运;胞饮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被动转运;特殊转运;胞饮作用
44、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A.绿色植物
B.异养生物
C.藻类
D.化能合成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填空题 毒性试验常用参数EC50和IC50分别表示()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引起50%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变化的浓度;能引起受试生物的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引起50%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变化的浓度;能引起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50%抑制的浓度
46、问答题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试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不良后果,并结合你所学知识谈谈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因:由于人类的活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因: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
不良后果: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藻类遮蔽阳光,使水底生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阻碍而死去,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一些腐败后放出氮、磷等植物的营养物质,从而又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这样年深月久,造成恶性循环,使水体严重变质。
防治措施:
1.首先应控制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2.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如:采取疏浚底泥,去除水草和藻类,引入低营养水稀释和实行人工曝气等措施 。
3.生物防治,如引入大型挺水植物与藻类竞争、养殖捕食藻类的鱼等抑制藻类繁殖生长。
47、问答题 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表现在哪些层次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化水平;生物大分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化水平;生物大分子
48、问答题 在生物测试中,受试生物一般应符合哪些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受试生物对试验毒物或因子具有敏感性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受试生物对试验毒物或因子具有敏感性
2.受试生物应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足够的数量,并在全年中在某一实际区域范围内可获得
3.受试生物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重大的生态学价值
4.在实验室内易于培养和繁殖
5受试生物应具有丰富的生物学背景资料,人们已经清楚了解受试生物的生活史、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
6.受试生物对试验毒物或因子的反应能够被测定,并具有一套标准的测定方法或技术
7.受试生物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应考虑人类食物链的联系
49、名词解释 生物测试的定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系统的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系统的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50、单项选择题 植物吸收利用的是()
A.硫酸盐
B.硫化氢
C.元素硫
D.硫氧化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名词解释 生物浓缩系数(BCF)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又称浓缩系数。浓缩系数:机体内某物质的浓度和环境中该物质浓度之比。
52、填空题 自然界的氮素以()、()和有机态存在,分布在地球的各个部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子态;无机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子态;无机态
53、填空题 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生物化学变化包括:()反应和()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防护性;非防护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防护性;非防护性
54、名词解释 人工湿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
55、单项选择题 共生固氮的代表菌属为()
A.固氮菌属
B.梭菌属
C.根瘤菌属
D.固氮弧菌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填空题 以沉积型循环进行物质循环的物质有()元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磷、钾、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磷、钾、硫
57、填空题 影响生物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和不同的实验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受试生物;试验条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受试生物;试验条件
58、单项选择题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包括()、B、C、和D。
A、细菌学监测
B、浮游生物检验法
C、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法
D、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E、地衣、苔藓监测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9、单项选择题 生物体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作为()。
A、生物积累
B、生物放大
C、生物浓缩
D、生物蓄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单项选择题 磷素循环是一种典型的_____,主要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
A.沉积循环
B.气态循环
C.A+B
D.液态循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问答题 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堆肥法:(好氧堆肥: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和腐熟保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堆肥法:(好氧堆肥: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和腐熟保肥阶段,厌氧堆肥)
卫生填埋法:好氧分解阶段-厌氧分解不产生甲烷-厌氧分解产生甲烷阶段-稳定产气阶段
厌氧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发酵法:固体废弃物的厌氧发酵原理同厌氧堆肥,只是类似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在水相中,一般在发酵池中进行
62、名词解释 生物转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质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质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63、填空题 废水的生物脱氮主要是通过()和()来完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64、名词解释 共代谢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某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培养的唯一碳源,必须有另外的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某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培养的唯一碳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该有机物才能降解,这类降解称共代谢作用。
65、问答题 什么是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简述生物转化过程和主要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是指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是指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生物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一般分为Ⅰ、Ⅱ两个连续的作用过程。在过程Ⅰ中(又称相Ⅰ反应),外源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某些活性基团(如-OH、-SH、-COOH、-NH2等)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在过程Ⅱ中(又称相Ⅱ反应)相Ⅰ反应产生的一级代谢物在另外的一些酶系统催化下通过上述活性基团与细胞内的某些化合物结合,生成结合产物(二级代谢物)。结合产物的极性(亲水性)一般有所增强,利于排出。
相Ⅰ反应主要包括:
(1)氧化反应:包括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参与反应以及非微粒体氧化;
(2)还原反应:包括微粒体还原以及非微粒体还原反应;
(3)水解反应:与水解有关的酶类:酯酶、酰胺酶和糖苷酶。
相Ⅱ反应亦称结合反应,主要包括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甘氨酸结合和谷胱甘肽结合。
66、填空题 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最早作用是从生物大分子开始的,然后逐步在()、()、个体、()、群落、()各个水平上反映出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细胞;器官;种群;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细胞;器官;种群;生态系统
67、名词解释 灭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一个个体或一个物种,种群从一个给定的生境或生物区系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一个个体或一个物种,种群从一个给定的生境或生物区系消散的过程
68、名词解释 靶器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这些器官为靶器官。
69、单项选择题 对角线型存活曲线,表示此类物种()
A.在幼年期死亡率很低
B.在中年期死亡率很低
C.在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基本相等
D.在幼年期死亡率很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问答题 形成污染物的实质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人类目前的科技和工艺水平尚不能完全消耗和利用从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人类目前的科技和工艺水平尚不能完全消耗和利用从环境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耗散,才形成了污染物,因此污染物往往是有用的物质,只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回收和利用而人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71、填空题 环境污染的“三致作用”是指环境污染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和()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致畸;致突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致畸;致突变
72、判断题 重金属作为一类特殊的污染物,具有显著的不同于其他污染物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问答题 &nb来源:91考试网sp;物理诱变剂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微波辐射和&g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微波辐射和γ,χ射线等电磁辐射)
诱变效应
74、问答题 简述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海洋从海岸到大洋深处,按离海岸线远近和海水深度一般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海洋从海岸到大洋深处,按离海岸线远近和海水深度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地带,潮间带、浅海带、深海带。各个海区的海底沉积物,气候和营养状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特征的生态系统。
②海水中含有很丰富的盐分,总含量高达3%-3.5%,但在大河入海口附近海水含盐量因大量淡水的稀释作用要低一些。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和风力作用,地球上各大海洋相互沟通,连接成片,产生连续和周期性的海流循环。
④海水中光强度是生物分布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光强度一般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逆减。
75、填空题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可吸收来自太阳辐射的(),人们称它为臭氧屏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短波紫外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短波紫外线
76、填空题 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分布的基本参数主要有()、迁出和迁移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出生率、死亡率、迁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出生率、死亡率、迁入
77、填空题 污染物在水体中转化的主要途径有()、()、生物降解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
78、单项选择题 绝大多数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陆地至上和号衣表面之下各约______米的范围内。()
A.50
B.150
C.100
D.2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名词解释 每日容许摄入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终生每日摄入该外来化学物对人体不致引起任何损害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终生每日摄入该外来化学物对人体不致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80、多项选择题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B.生物体都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C.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D.生物体都能生殖
E.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但不能影响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82、名词解释 相加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种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等于它们单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种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等于它们单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83、填空题 衡量群落多样性最著名的指标有两个,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辛普森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辛普森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
84、名词解释 危害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毒物质在与有机体接触或使用过程中,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毒物质在与有机体接触或使用过程中,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85、单项选择题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B、C、D以及生态工程等。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学工程
D、发酵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名词解释 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示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所引起机体个体发生生物学变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示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所引起机体个体发生生物学变化。(个体指标)
87、名词解释 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环境中存在一些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环境中存在一些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又称为环境激素,外源性激素。主要包括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
88、单项选择题 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出现于()
A.18世纪后半叶
B.19世纪30年代
C.20世纪初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填空题 酶抑制作用可分为()和()抑制作用两大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逆;不可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逆;不可逆
90、名词解释 Ames试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法。利用一种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法。利用一种突变型微生物菌株与被检化学物质接触,如该化学物质具有致突变性,则可使突变性微生物发生回复突变,重新生成野外型微生物。
91、判断题 氮循环是一个典型的液态循环,而且是最复杂的物质循环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名词解释 生物失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来化合物经生物转化后,生物活性减弱或消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来化合物经生物转化后,生物活性减弱或消失。
93、名词解释 半数效应浓度EC5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一定时间内,试验物一半出现某种伤害的毒物浓度,以表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一定时间内,试验物一半出现某种伤害的毒物浓度,以表示经毒物短期接触的亚致死毒性
94、名词解释 污染物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95、填空题 污染物对群落的影响表现在:污染物可导致群落()和()的改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组成;结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组成;结构
96、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光合细菌
B.藻类
C.浮游植物
D.硝化细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判断题 河流的自净能力要比湖泊和水库大得多,受干扰后恢复能力也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名词解释 生物积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99、填空题 判定一个特定生物群落的种群哪些是优势种,哪些是非优势种,通常可以通过()和重要值来反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势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势度
100、填空题 对大多数动物而言,污染物主要通过()、()和皮肤三条途径吸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呼吸系统;消化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呼吸系统;消化管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生物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生物学:环境生物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