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某省的总人口为50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250万人,则该省的城镇化率为()。
                    
	A.30%
	B.45%
	C.50%
	D.5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度量。L=城镇人口/某区域总人口×100%=U/P×100%=2250/5000×100%=45%。
	
	
	        2、多项选择题  按照客体的多样性,区位可分成自然区位和社会区位。下列区位中,属于社会区位的有()。
                    
	A.天文区位
	B.经济地理区位
	C.文化地理区位
	D.政治地理区位
	E.自然地理区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位的分类。按照客体的多样性,可以将区位分成自然区位和社会区位两大类。在自然区位中,有天文区位和自然地理区位;在社会区位中有经济地理区位、文化地理区位和政治地理区位。
	
	
	        3、单项选择题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追求的是最大剩余效用,消费者的剩余效用为()。
                    
	A.(购物效用-体验效用)-(购物成本+交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
	B.(购物效用+体验效用)-(购物成本+交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
	C.(购物效用-体验效用)+(购物成本+交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
	D.(购物效用+体验效用)-(购物成本+交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者的剩余效用。消费者的剩余效用=(购物效用+体验效用)-(购物成本+交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
	
	
	        4、多项选择题  纯集聚对工业效益的影响方式有()。
                    
	A.工厂企业规模的扩大
	B.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序列化
	C.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使工业集 中
	D.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
	E.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集聚因素可分为生产或技术集聚(纯集聚)和社会集聚(偶然集聚)两大类。纯集聚对工业效益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 由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其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而偶然集聚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了额外利益。因此AB符合题意。
	
	
	        5、单项选择题  某种房地产在某一时间的潜 在供给量应该为()。
                    
	A.存量-灭失量
	B.存量灭失量+新开发量
	C.存量-灭失量-转换为其他种类房地产量+其他种类房地产转换为该种房地产量
	D.存量-灭失量-转换为其他种类房地产量+其他种类房地产转换为该种房地产量+新开发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在房地产供需中潜在供给量的计算公式。潜在供给量=存量-灭失量-转换为其他种类房地产量+其他种类房地产转换为该种房地产量+新开发量。
	
	
	        6、单项选择题  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称为()。
                    
	A.中心地职能
	B.中心性
	C.需求门槛
	D.销售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5
	
	
	        7、单项选择题  杜能圈离城市最近的一圈距离市场最近,主要生产()产品。
                    
	A.木材
	B.易腐难运农产品
	C.谷物
	D.畜产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3。本题考查杜能圈的内容。杜能圈由内向外分别是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自由农作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请记清每一圈的内容以及次序。
	
	
	        8、多项选择题  地租的本质是()。
                    
	A.超额利息
	B.超额收益
	C.超额工资
	D.超额报酬
	E.超额分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房地产经济地租的内容。地租的本质是超额报酬和超额收益。
	
	
	        9、单项选择题  
	若北京某商务区用地建筑面积总和为200万m2,总建筑面积为500万m2,则其中心商务强度指标(CBII)为(),()CBD界定指标。
                    
	A.50%,不满足
	B.40%,不满足
	C.250%,满足
	D.200%,满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的指标计算。中心商务强度指标(CBI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100%=200/500×100%=40%,CBII>50%的区域可以界定为CBD,40%不满足界定标准。
	
	
	        10、单项选择题  集聚因素是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
                    
	A.社会集聚
	B.生产或技术集聚
	C.特殊集聚
	D.偶然集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聚因素的相关内容。集聚因素可以分为生产或技术集聚(纯集聚)和社会集聚(偶然集聚)两大类,生产或技术集聚是一般集聚因素,社会集聚是特殊集聚因素。前者是固定的内在的因素,后者是偶然的外在的因素,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一般集聚因素。
	
	
	        11、单项选择题  ()是指劳工成本指数与所需运输的总重量的比值。
                    
	A.劳动效率
	B.劳工效益指数
	C.劳动生产率
	D.劳工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4
	
	
	        12、单项选择题  伯吉斯对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式进行的动态分析,是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的。
                    
	A.“演替与发展”
	B.“入侵和演替”
	C.“承继和发展”
	D.“入侵和承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7
	
	
	        13、单项选择题  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如果要为矿山加工厂选址,则最佳的位置在()。
                    
	A.矿山附近
	B.市场附近
	C.矿山与市场的中点位置
	D.矿山与市场的连线上的任一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韦伯工业区位论中工业企业选址的原则。工业企业的选址应根据原料指数进行判断。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原料指数越大,生产厂应选在离原料产地越近的地方。矿石是典型的失重性材料,矿山加工业的原料指数很大,所以应该选择在离矿山近的地方。
	
	
	        14、多项选择题  以下有关城市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B.城市一般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C.城市的职能是唯一的
	D.城市化率越大,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E.郊区化是郊区城镇化的简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理论的相关内容。C城市的职能可以有多个;E郊区化和郊区城镇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15、多项选择题  中国的郊区化主要表现在()。
                    
	A.19世纪后期富人沿铁路外迁
	B.人口郊区化
	C.工业郊区化
	D.汽车郊区化
	E.外来人口郊区聚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E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33
	
	
	        16、多项选择题  根据房地产供求关系的特殊性,一般把房地产的供求状况分为()类型。
                    
	A.全国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B.本地区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C.全国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D.本地区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E.全国各地区各类型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5。本题主要考查房地产供求状况的类型,一共分为四种,分别是全国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本地区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全国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本地区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17、单项选择题  多核心理论虽复杂,但仍然是基于()。
                    
	A.同心圆理论
	B.地租地价理论
	C.中心地理论
	D.扇形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核心理论。多核心理论模式虽然复杂,但仍然基于地租地价理论。
	
	
	        18、单项选择题  居民收入水平与房地产需求量之间存在()关系。
                    
	A.正比例
	B.反比例
	C.正相关
	D.负相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1。本题考查房地产需求的决定因素。其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19、单项选择题  ()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A.垄断地租
	B.绝对地租
	C.级差地租
	D.超额地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绝对地租的内容。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20、单项选择题  郊区化一般发生在城市化水平达到()的时候。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郊区化的概念。城市化水平一般达到70%~80%的时候,发展速度会变得缓和,人们开始追求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渐向郊区迁移。
	
	
	        21、单项选择题  对于某类商品房,甲既有需要也有支付能力,乙有需要但无支付能力,丙有支付能力但不需要,丁既不需要也无支付能力,则对该类商品能形成有效需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有效需求的概念。有效需求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二是消费者有能力购买。所以只有甲可以形成有效需求。
	
	
	        22、单项选择题  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区乃至乡村地区流动的分散化过程,称为()现象。
                    
	A.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后城市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30
	
	
	        23、单项选择题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在市区人口继续膨胀的过程中,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市区人口增长速度,出现郊区化的前兆。
                    
	A.绝对集中阶段
	B.相对集中阶段
	C.相对分散阶段
	D.绝对分散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绝对集中阶段,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第二阶段相对集中阶段,市区人口增长速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速度;第三阶段相对分散阶段,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市区人口增长速度;第四阶段绝对分散阶段,郊区人口上升,市区人口绝对量下降,出现负增长。
	
	
	        24、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地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价是地租资本化的表现
	B.地价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需求者让渡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C.地租是地价的基础
	D.对于永久性地租,地价是每年的地租折现值的加和
	E.地价是地租的基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5—27
	
	
	        25、多项选择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量变与质变可以引起的变化有()。
                    
	A.城市性态的变化
	B.城市生态的变化
	C.城市体系的静态特征的变化
	D.城市形态的变化
	E.城市体系的属性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中的量变与质变。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量变与质变可以引起的变化有:城市体系的属性变化和动态特征的变化、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生态的转变、城市性态的改变。
	
	
	        26、单项选择题  城市土地利用从中心到郊区依次是()。
                    
	A.居住、商业、工业、农业
	B.商业、居住、农业、工业
	C.商业、居住、工业、农业
	D.商业、农业、居住、工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对区位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从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居住、工业和农业用途,呈层圈状分布。
	
	
	        27、多项选择题  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中代表性的理论有()。
                    
	A.中心地理论
	B.同心圆理论
	C.扇形理论
	D.多核心理论
	E.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7。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地理论与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与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是平级的理论,不属于他的下一级内容。
	
	
	        28、多项选择题  “第三产业活动理论”认为影响商业区区位选择的因素有()。
                    
	A.效用
	B.地价
	C.通达性
	D.生产者行为
	E.消费者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E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区区位选择的指向特征。1958年美国学者贝里提出"第三产业活动理论",指出消费者行为、通达性、地价是商业区位的三大影响因素。
	
	
	        29、多项选择题  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有()。
                    
	A.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其中心
	B.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C.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D.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
	E.“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大平原,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等都相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论的前提。C中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30、单项选择题  若房地产的需求量一定,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
                    
	A.不变
	B.下降
	C.上升
	D.以上均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房地产供需以及均衡价格的形成。需求不变,意味着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供给增加,意味着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形成的新的均衡价格一定低于原有的均衡价格。
	
	
	        31、多项选择题  墨菲等人把中心商务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以大型百货商场和高档购物商店为主的零售业集中区
	B.以底层为金融、上层为办公的零售服务业多层建筑集中区
	C.以办公为主的区域
	D.近郊的社区中心
	E.需要占据较大面积低价土地的商服活动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9
	
	
	        32、单项选择题  ()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A.垄断地租
	B.绝对地租
	C.级差地租
	D.超额地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6。本题考查绝对地租的概念。
	
	
	        33、单项选择题  在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中,生产或技术聚集属于集聚的()。
                    
	A.偶然外在因素
	B.固定内在因素
	C.偶然内在因素
	D.固定外在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聚因素的相关内容。集聚因素可以分为生产或技术集聚(纯集聚)和社会集聚(偶然集聚)两大类,前者是固定的内在的因素,后者是偶然的外在的因素。
	
	
	        34、单项选择题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学者()提出。
                    
	A.杜能
	B.韦伯
	C.马克思
	D.克里斯塔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5。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南德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
	
	
	        35、单项选择题  中心商务高度指标是界定商务区(CBD)的重要指标,它等于()。
                    
	A.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
	B.总建筑基底面积/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
	C.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
	D.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用地面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9
	
	
	        36、多项选择题  与乡村相比,现代城市的特性体现在()。
                    
	A.以工业人口为主
 
	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人口密度大
	D.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E.犯罪率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与农村的本质区别。城市的四方面特性是以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用地类型多样,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完备,人口密度与建筑规模大,职能和产业结构多样。注意A选项中以工业人口为主表述不确切,因为非农业人口除了工业人口外还有其他类型的人口。
	
	
	        37、单项选择题  多核心 理论中,城市最主要的核心是()。
                    
	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收入住宅区
	D.中高收入住宅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9
	
	
	        38、单项选择题  某城市位于东经116°79′,北纬39°57′,该经纬度反映的是该城市的()。
                    
	A.自然地理区位
	B.经济地理区位
	C.社会地理区位
	D.天文区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位的综合性。按照客体的多样性,可以将区位分成自然区位和社会区位两大类。在自然区位中,有天文区位和自然地理区位;在社会区位中,有经济地理区位、文化地理区位和政治地理区位。而天文区位是指某一事物的经纬度位置。
	
	
	        39、单项选择题  与工业化成熟期相对应的城市发展阶段是()。
                    
	A.相对集中阶段
	B.绝对集中阶段
	C.相对分散阶段
	D.绝对分散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四大阶段。绝对集中阶段对应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阶段对应工业化成熟期,相对分散阶段对应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阶段对应后工业化成熟期。请牢记城市发展阶段与工业化时期的对应关系。
	
	
	        40、单项选择题  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称为()。
                    
	A.郊区城镇化
	B.郊区化
	C.再城市化
	D.逆城市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郊区城镇化的概念。郊区城镇化是指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要注意区分郊区化和郊区城镇化。
	
	
	        41、单项选择题  与乡村相比,下列()不能体现现代城市的特性。
                    
	A.以工业人口为主
	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人口密度大
	D.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7-28
	
	
	        42、多项选择题  一般把房地产的供求状况分为()类型。
                    
	A.全国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B.本地区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
	C.全国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D.本地区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E.全国各地区各类型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房地产供求状况的类型。一共分为四种,分别是全国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本地区房地产总的供求状况、全国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本地区同类房地产的供求状况。
	
	
	        43、多项选择题  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主要有()。
                    
	A.房地产价格水平
	B.购房者的收入水平
	C.购房者的偏好
	D.房地产开发成本
	E.消费者地未来的预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3。本题主要考查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主要有房地产价格水平、房地产开发建设成本、房地产开发技术水平和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的预期四种。
	
	
	         44、单项选择题  城市进化理论把城市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大阶段,依次为()。
                    
	A.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B.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C.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D.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演变的四大阶段。城市发展演变的四大阶段分别是绝对集中阶段、相对集中阶段、相对分散阶段和绝对分散阶段。
	
	
	        45、单项选择题  集聚因素是影响某些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主要是指()。
                    
	A.社会集聚
	B.生产或技术集聚
	C.特殊集聚
	D.偶然集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5。本题主要考查集聚因素的相关内容。集聚因素可以为分生产或技术集聚(纯集聚)和社会集聚(偶然集聚)两大类,其中第一类是固定的内在的因素,后者是偶然的外在的因素,所以首要的是第一类因素。
	
	
	        46、多项选择题  房地产经济中,地租与地价的关系为()。
                    
	A.地价是地租的资本化表现
	B.地租是地价的资本化表现
	C.地价是预买一定年数的地租
	D.地租是预买一定年数的地价
	E.地价等于地租除以折现率或利息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租与地价的关系。注意地价只是地租的资本化表现。地价是预买一定年数的地租。选项E只有在永久租期的条件下才成立。
	
	
	        47、多项选择题  根据尺度的大小,可以将区位的层次分为()。
                    
	A.微位置
	B.大位置
	C.小位置
	D.方位
	E.地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位的层次性。根据尺度的大小,区位的层次可分为:微位置、大位置、小位置、地址。
	
	
	        48、单项选择题  地租本质上是一种()。
                    
	A.劳动报酬
	B.投资收益
	C.超额报酬
	D.经营利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5
	
	
	        49、多项选择题  区位的特征包括()。
                    
	A.区位的综合性
	B.区位的历史性
	C.区位的层次性
	D.区位的自然性
	E.区位的确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0—11
	
	
	        50、多项选择题  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以下有关原料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遍布性原料总重量
	B.遍布性原料的原料指数为0
	C.纯原料的指数为1
	D.原料指数越大,说明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越大
	E.失重性原料的指数小于1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4。本题主要考查原料指数这一概念。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遍布性原料的原料指数为0,纯原料的原料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的原料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越大,原料指数越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越大,原料指数越小。
	
	
	        51、多项选择题  房地产有效需求是()等因素的函数。
                    
	A.商品房品质
	B.消费者收入
	C.消费对象
	D.抵押贷款能力
	E.房地产价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E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1
	
	
	        52、多项选择题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前提包括()。
                    
	A.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且只考虑经济因素
	B.劳动力供给已知,并且可以自由流动
	C.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D.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固定且已知
	E.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E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前提。选项B劳动力供给已知,但是不可以自由流动。
	
	
	        53、多项选择题  纯集聚主要通过()方式对工业效益产生影响。
                    
	A.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
	B.工厂企业规模扩大
	C.与其他企业相邻,有助于获取额外效益
	D.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协作促使各企业生产在地域上集中
	E.分工序列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E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5
	
	
	        5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区位所具有的特征()。
                    
	A.综合性
	B.确定性
	C.特殊性
	D.层次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10-11
	
	
	        55、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城市职能或城市性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城市职能是指某个城市在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B.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C.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和体现
	D.城市性质是城市现状职能的概括和体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参见教材P28。本题考查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概念与区别。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中级房地产经济》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中级房地产经济: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