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西周的宫殿是一种对称的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名词解释 饕餮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商周青铜器常见兽面纹饰,多以两对称夔龙纹为主要构图内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商周青铜器常见兽面纹饰,多以两对称夔龙纹为主要构图内容。首先采用这个名称的是宋代《宣和博古图》。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怪兽。装饰于青铜器的饕餮纹或许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3、单项选择题 下列现象标志这人类进入定居生活的是().
A、农业的诞生
B、陶器的使用和制作
C、磨制石器的出现
D、畜牧业的出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考古学家是用什么方法打开有自来石的墓门的?()
A.拐钉钥匙
B.切割机
C.炸药
D.撞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名词解释 水库地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库地震:指一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地震或只发生过少数微弱地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库地震:指一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地震或只发生过少数微弱地震但在兴建大型水库后地震频频发生甚至发生强烈的破坏性地震。这是由于少数水库建在活动断裂带上或在活动断裂带的边缘水库下面地质变动是内因而水库蓄水后增加了负荷只是引起水库区发生地震的条件一种触发因素。
6、名词解释 陶寺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襄汾县陶寺遗址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陶寺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襄汾县陶寺遗址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陶寺文化”,分布于晋南地区的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在该地区现已发现陶寺文化遗址90多处,其中有些遗址的规模很大,遗址面积达100-300万平方米,其中襄汾县陶寺遗址的面积有300多万平方米。陶寺遗址发现了陶寺文化早期和中期的城址,发掘墓葬1300余墓,发现了大量反映时代信息的遗物和遗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陶寺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其早期年代为距今4300-3900年,晚期年代为距今3900-3600年。陶寺文化早期年代早于夏代,晚期年代已进入夏代纪年范围。
7、填空题  ; 考古测量中,方向的计算有()和方位角两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象限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象限角
8、问答题 不适宜温度对文物的影响表现在哪里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是由于不同材料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不同,很容易引起文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是由于不同材料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不同,很容易引起文物开裂。对纤维质文物来说,高温将加速纤维的水解反应,同时加速水分蒸发,使纤维变脆而容易折断。二是温度变化引起其他因素的改变对文物的间接破坏作用。
9、名词解释 偃师商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商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商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5座城门,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道路若干条。在大城的西南部,还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小城。大城、小城的建筑方法一样,都是先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成。小城的年代早于大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内有密集的宫殿建筑群,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可早到二里岗下层早期,邹衡先生认为是太甲桐宫。
10、判断题 城市中轴线最早的考古发现是秦汉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巩固字迹和加强纸张强度的化学药品,应该具备的性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对字迹或纤维无损害。
②应具有一定的胶粘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对字迹或纤维无损害。
②应具有一定的胶粘性,能形成薄层,耐水性或其他耐久性能好。
③无色,透明度越高越好,不易老化、变色。
④处理后的纸质文物、文件要柔软。
⑤有可逆性,必要时加固材料可以从纸质文物或字迹上除去。
12、单项选择题 貯墨系数过大,会出现下面哪种情况。()
A、貯墨量快速稳定
B、下墨速度快
C、下墨速度太慢
D、有利墨量调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考古图》是宋代()所著。
A、赵佶
B、欧阳修
C、吕大临
D、王厚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问答题 简述环氧乙烷杀菌杀虫的特点、机理和安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点:A、沸点低易挥发B、穿透力强C、效果可靠、强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点:A、沸点低易挥发B、穿透力强C、效果可靠、强烈、应用范围广,对各种微生物、生物杀灭作用均很强,即是对抵抗能力很强的芽抱菌也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且使细菌再无复活能力。
机理:因为环氧乙烷中含有环氧基,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可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羟基、氨基,羧基起反应,取代各基团中的活泼氢,生成含羟乙基的化合物,阻碍了酶的许多正常化学反应,使微生物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环氧乙烷混合于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而进人内部组织,引起中毒,经一定时间致其死亡,因此环氧乙烷也是一个毒杀效力很高的杀虫剂。
安全性:不燃、不爆、安全。气压增加,穿透力增强。增加了灭菌效果,又降低了成本、使气体残留量、毒性大大降低,混合气体的毒性只有纯环氧乙烷的1/10。
15、名词解释 东下冯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台地上,是夏商时期晋南地区的典型遗址,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东下冯类型遗存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东下冯类型时期发现有里外两层沟槽,平面呈回字形,沟壁上发现有窑洞式房子和储藏室等。二里岗时期发现有城址。该城址内西南角发现有一组排列有序的圆形建筑。发现的遗物有陶器、骨器、铜器、石器等。东下冯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探讨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与发展、夏商文化变迁的研究。
16、单项选择题 对脆弱铁器可用()等高分子材料进行粘合、修理和补配。
A、环氧树脂
B、石膏
C、环氧乙烷
D、有机硅树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填空题 元鼎是谁的年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武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武帝
18、单项选择题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古城是什么文化?()
A.秦岭文化
B.麦积山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良渚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名词解释 甑皮岩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广西桂林市,年代在公元前8000-7000年之间。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广西桂林市,年代在公元前8000-7000年之间。出土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蚌器及陶器。陶器全系手制,较粗糙,烧成温度低,器型有罐、釜、钵等。岭南的贝丘遗址出土的文化遗存有些也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如广西南宁市的豹子头遗址,石器以磨制为主,亦发现有夹砂陶,器型多为圜底。
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遗址面积都比较小,文化堆积延续的时间都较长,说明当时的居民已经实行定居;磨制石器在各遗址中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经济结构多以渔猎和采集经济为主,早期的栽培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为辅,以上即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一般特征。
20、单项选择题 铜器在市场上开始可以买卖的时代是:()。
A.汉代
B.秦代
C.南北朝
D.隋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名词解释 考古类型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认识考古发掘所获的一群文化遗存,首先必须对其个体进行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认识考古发掘所获的一群文化遗存,首先必须对其个体进行比较,进而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才是整体;但不同类的东西不能进行比较。考古类型学就是把用途、制法相同的文化遗存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比出各类文化遗存的演变系列。这个演变系列一般就是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从而体现出文化遗存个体的相对早晚时序以及源流关系。进而认识整体的文化遗存。
22、单项选择题 提倡使用无毒无害的洗车水,主要是为了()
A、节约成本
B、安全
C、减少辅助时间
D、环保低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鼎”作为一个容器,它是由几部分结构构成的?()
A.1
B.2
C.3
D.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A.是否会制造工具
B.制造工具的快慢
C.工具是打制还是磨制
D.制造工具的种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铜石并用时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 代的时间是不同的。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2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个时代的墓葬不可能出现文字:()。
A.商代
B.西周
C.东周
D.新石器时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问答题 什么年代出现政府成立拓印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到了唐代,拓印术更发达了,不仅有民间进行拓印的作坊,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到了唐代,拓印术更发达了,不仅有民间进行拓印的作坊,而且政府的也专门成立了拓印的机构。
28、名词解释 解谪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字,内容多为求福辟邪,属道教思想,应与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有关。
29、名词解释 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一说。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汉代玉琮已少见。
30、判断题 现代名人故居、墓葬及遗物等文物的价值以纪念性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判断题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文物管理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2、单项选择题 印刷企业中无论是制版用还是车间照明光源,应当选择具有—的光源。()
A、连续光谱
B、混合光谱
C、连续光谱或混合光谱
D、线状光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名词解释 咸头岭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咸头岭文化是距今约6500~5000年间,分布在珠江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咸头岭文化是距今约6500~5000年间,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平原南部的考古学文化。
1)石器有砍伐功能的斧、修整木头的锛、拍打“树皮布”的锤和拍、磨制石器或骨器的砺石等,部分为半磨石器。还有为数不多的骨器,或为捕鱼工具。
2)陶器的泥质陶中,有彩绘的红陶、表面饰镂孔和刻划水波纹等纹饰的白陶。这些盛器的部分可能与宗教活动有关。拍印绳纹的垂腹夹砂罐。
3)利用石斧和石锛制造独木舟。
4)总之是利用海岛、沙丘和沙堤-泻湖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狩猎渔捞经济。
5)与五岭南麓甚至湖南西部的人们有一定的交往:与之类似的白陶,在石峡遗址以及湖南北部的汤家岗等遗址至湖南南部沅江中下游一带均有出土。在肇庆,除了出土与之类似的彩绘陶之外,还有曲肢葬墓葬。
34、填空题 墓葬的绘图资料包括()、(),以及必要的结构图、局部图、分解图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平面图;剖面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平面图;剖面图
35、填空题 对于考古类型学,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语言亲属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语言亲属关系
36、单项选择题 58000年前,“满天星斗”是指中国各地的文化是().
A、频繁交流
B、尚未成型
C、开始萌芽
D、独立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填空题 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省(),因为历史上多在()集散,故名宣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泾县;选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泾县;选城
38、单项选择题 胶印机滚筒齿轮的齿侧隙大小直接影响着()变化。
A、压力角
B、印刷速度
C、印刷压力
D、交接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填空题 传统考古学流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发现和整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发现和整理
40、单项选择题 雨后天空中悬挂着的彩虹,就是阳光照射在无数小水珠的曲面上产生()现象
A、光谱功率分布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名词解释 钟离城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钟离城遗址。在凤阳县临淮镇东2.8公里。城址东西宽36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钟离城遗址。在凤阳县临淮镇东2.8公里。城址东西宽360米,南北长380米。城垣残高3~4米,四角残高5米;基宽18米,顶宽6米,为春秋时代钟离子国故城址。东护城河尚存。城墙由黄土夯筑,厚30厘米。史书载,周代在此设方国钟离子国,春秋时位于吴楚之间,被两国反复争夺,最后归楚,直至战国末期。秦汉时在此设郡县,至唐代武德年间移治城西今临淮关。钟离城自建至弃,沿用时间长达1200多年。
42、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新旧石器时代在物质上的区别是().
A、农业生产工具
B、陶器
C、建筑
D、家畜、农作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填空题 尼安特人属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早期智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早期智人
44、填空题 设计中美的形式原理包括()、()、()、平衡、()、律动、()、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和谐;对比;对称;反复;比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和谐;对比;对称;反复;比例
45、填空题 ()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深入刻画细部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反复比较、整体观察的方法,不断地将描绘的局部同其他部分联系起来,调整、刻画各个局部,既要把物体的每一个局部表现得充分,又不能破坏大的整体感觉,使画面成为一个整体的色彩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色彩写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色彩写生
46、单项选择题 印刷滚筒离合压必须在规定的对应位置,即离合压时间要求必须符合什么情况下才能进行。()
A、印刷滚筒叼口过了合压点
B、印刷滚筒叼口在合压点之前
C、印刷滚筒叼口
D、印刷滚筒拖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7、单项选择题 诸多形态要素中,一般变化较快的是什么()
A、结构
B、制法
C、纹饰
D、颜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单项选择题 青铜器具做出来的时候原来是什么颜色的?()
A.青
B.金黄
C.蓝
D.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单项选择题 中国早期天子乘坐的马车是几匹马?()
A.6
B.4
C.3
D.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单项选择题 能精确地反映润湿液浓度变化的是()
A、表面张力
B、电导率
C、水的硬度
D、pH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单项选择题 目前可见的秦朝以前最大的墓葬是:()
A.秦惠王墓
B.秦景公墓
C.周幽王墓
D.周武王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单项选择题 秦始皇陵中马车的大小是真实马车的多少?()
A.一模一样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一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单项选择题 中国真正开始出现烧砖和瓦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西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判断题 标志着人类结束史前时代的遗存为文字、铁器与群居生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单项选择题 网屏的线数在印刷工艺中有不同的要求和用法,选择网屏线数粗细时不需要考虑 因素是()。
A、画面大小
B、视距远近
C、用纸质量
D、操作者技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问答题 什么叫着色、涂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着色不同于染色(即染磺、染红):染色最主要是书籍保存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着色不同于染色(即染磺、染红):染色最主要是书籍保存得更长久、更完整。而着色工艺则是生产具有装饰作用的色纸。最早的色纸出现在汉代,公元3世纪,孟康形容其为“‘染纸素令其赤而书之,若令黄纸也”。
涂布是把一种黄蜡涂在纸_上,这种蜡纸称为“硬黄纸”或称“硬黄”(也有文献记载将染过黄的纸称硬黄)。
57、单项选择题 倒装堆积也被称为:()。
A.次生堆积
B.原生堆积
C.主堆积
D.晚期堆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8、单项选择题 油墨的表面张力()润湿液表面张力时,印版空白部分就易起脏、网点扩大严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9、单项选择题 运动副就是构件之间—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活动联接(),
A、间接接触
B、上下接触
C、直接接触
D、左右接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名词解释 湖州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南宋湖州(今浙江吴兴)铸造的铜镜出现于北宋后期,一直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南宋湖州(今浙江吴兴)铸造的铜镜出现于北宋后期,一直至清代仍有生产。多作葵花形,亦有圆形和方形的。一般都素背,背上铸有商标性质铭记,如“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宋镜)、“湖州薛晋侯造”(清镜)等。当时远销各地,广东、四川、内蒙古等地都有发现。朝鲜、日本也有流传。《世说新语》中国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南朝梁刘峻(字孝标)注。该书原名《世说》,又名《世说新书》,以与汉代刘向《世说》(已亡佚)相别。
全书原8卷,刘孝标注本分为10卷,今传本皆作3卷,分为德行、言语等36门,记述自汉末到南朝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文字质朴而意味隽永,记事记言均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有较大影响。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61、判断题 能人是一种猿类,还不属于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单项选择题 ()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统一而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使人从视觉到心理产生愉悦感的颜色搭配关系,包含着对颜色调整、调配、安排、整合的意思。
A、颜色调和
B、颜色感觉
C、颜色感情
D、颜色适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判断题 人类经历了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直立人等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名词解释 华清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代皇家行宫,位于今陕西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唐贞观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代皇家行宫,位于今陕西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唐贞观十八年(644)在此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再行扩建,改名华清宫。1982年,在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发掘清理,发现了五个汤池遗址。
65、名词解释 金涂工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这种技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关于金汞齐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这个记载比鎏金器物的出现晚了约八个世纪。
66、单项选择题 橡皮布长期使用后,橡皮布开始老化,其性能由()所以形成网点不清晰、实地不平伏。
A、高弹性转为粘弹性
B、粘弹性转为高弹性
C、厚变薄
D、吸墨性弱转为吸墨性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问答题 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烧制出了真正的瓷器。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到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进入发展兴盛时期,商代出现的原始瓷器,最早是郑州二里冈时期的。
郑州商代中期的居住遗址和墓葬中也有发现。湖北黄陂盘龙城的商代中期墓葬中也出土原始瓷器,胎呈白 或灰白色,用氧化铝含量高和氧化铁含量低的瓷土制成,釉是石灰釉,呈青或青绿色,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商代晚期的原始瓷器在河南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河北藁城,山东济南大辛庄、益都及江西清江吴城等地均有发现。原始瓷器选料不精,工艺简陋,釉层厚薄不匀,且易剥落,釉色青黄或黄褐,与真正的瓷器尚有距离。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器发现较普遍,如北京琉璃河,河南洛阳,陕西长安、宝鸡,甘肃灵台,安徽屯溪,江苏句容等地均有发现,比商代的原始瓷器有了较大发展。
东汉时期,由于对制瓷原料的精选,对胎釉配方、成型工具和窑炉结构进行了改进,烧造技术大大提高,出现了符合瓷器标准的青釉瓷器。浙江上虞县上浦小仙坛东汉晚期龙窑窑址内出土斜方格纹青瓷罍,胎釉结合紧密,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因而青釉色泽纯正,少见开片,釉层较原始瓷增厚,透明而有光泽,没有流釉现象。东汉时期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时期也能烧造黑釉瓷,与青瓷同窑烧造,只是黑釉瓷的胎釉质量及工艺都不如青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制瓷工艺有了很大进步,主要生产青釉瓷器。以浙江越窑的青瓷质量最高,胎呈灰白色,质地致密,釉色均匀。江苏宜兴的均山窑、浙江温州的瓯窑和浙江金华的婺州窑所产青瓷,也各有特色。
西晋时婺州窑为了弥补胎质粗糙的缺陷,还应用化妆土。在青釉瓷器上还出现了饰褐色点彩或彩绘的新工艺。东晋时浙江德清窑的黑釉器,色泽光亮,犹如漆器。北朝后期,在北方出现了白釉瓷器,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中出土的白瓷器,釉呈乳浊淡青色,说明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8、单项选择题 中国文物管理的原则与方式是()
A、采取分级管理
B、采取多级管理
C、采取阶梯性管理
D、采取两端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名词解释 印纹硬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青铜时代至汉代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一种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青铜时代至汉代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一种质地坚硬、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日用陶器。原料含铁量较高,烧成温度也比一般陶器高,成型方法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也有轮制成型。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有发现,但数量很少,出现时间比白陶为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曾与白陶并存。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遗址里,只发现有少量造型简单的器物,至商代器形增多,有罍、罐、尊、釜、碗、杯、豆等。西周是印纹硬陶生产的发展时期,器形增加了瓮、罐、瓿等。战国秦汉时印纹硬陶变化不大,器物主要有瓮、罐、坛、瓿、钵、盂、缸、匏壶等。
70、单项选择题 色是光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
A、生理感觉
B、心理感觉
C、心理知觉
D、心理直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名词解释 汉代铁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代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汉代冶铁手工业空前发展,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代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汉代冶铁手工业空前发展,管理冶铁的机构扩大,职官组织也系系统化,但铁官的设、罢和隶属常有变化。西汉初年治粟内史下设铁官。地方郡、县、侯国设铁官,产铁的县设大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不产铁的县设小铁官,管理铁器铸造和贸易。铁官的任命由大司农或郡守负责。官营作坊中设官吏,具体管理生产,并特设司隶官掌作坊内徒隶和巡察事务。产铁多的郡,设铁官多人和作坊数处。对多处作坊统一编号,系统管理。汉代铁官管理系统的建立,反映当时冶铁业的规模、产量已经很大。
72、名词解释 纪南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位于湖北省江陵市,东周时期楚国都城郢城遗址。城址平面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位于湖北省江陵市,东周时期楚国都城郢城遗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夯土城墙,外有城壕,主体建筑为宫殿区位于城内中部偏东南,呈中轴线排列,另发现有铸锡、制陶手工业作坊和大量水井等遗迹现象以及陶、铁、铜器等;城外周围发现多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墓地。
73、问答题 家蚕丝和野蚕丝的视觉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家蚕丝表面细腻,吸色能力较强强。野蚕丝较粗糙,吸色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家蚕丝表面细腻,吸色能力较强强。野蚕丝较粗糙,吸色能力较差。当然野蚕丝在吸湿、耐光性等方面优于家蚕丝。
74、名词解释 璧瑗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类玉礼器,《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类玉礼器,《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环;肉好若一,谓之瑗。”
75、单项选择题 我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是怎么形成的?()
A.侧蚀作用
B.断层运动
C.褶皱构造
D.成陆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单项选择题 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左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填空题 评定装裱质量的四个标准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裱工精细;舒展大方;色彩协调;平整干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裱工精细;舒展大方;色彩协调;平整干净
78、单项选择题 商代后期殷墟的面积已经达到了多少平米?()
A.4000万
B.3000万
C.1000万
D.300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填空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得到发展,图案以()居多,其中忍冬是较著名的佛教图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佛教题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佛教题材
80、填空题 三星堆文化发现于哪个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川
81、问答题 中国著名的佛教造像石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佛教石窟寺渊源于印度,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佛教石窟寺渊源于印度,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依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将中国石窟寺的分布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三大地区。其著名者下面分述之:新疆地区: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集中的地点有三区:古龟兹地区,以克孜尔石窟最著名,大约开凿于3世纪,盛于4—5世纪,最晚的大约属于8世纪。;古焉耆区,开凿时间在5世纪以后;古高昌区,著名者有柏孜克里克石窟,是9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迹。中原北方地区:可细分为四区。河西区,著名者有敦煌莫高窟,开凿于5世纪,陆续兴建到14世纪, 另有安西榆林窟、酒泉文殊山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等,多为5-6世纪遗物;甘宁黄河以东区,著名者有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固原须弥山石窟、庆阳南北石窟寺等,炳灵寺石窟有420年题记,为中国现存窟龛有明确记年的最早的一处;陕西区,是中原北方地区晚期石窟较集中的一处;晋豫及其以东地区,以5-6世纪北魏皇室开凿的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为主流,沿续此主流的有6世纪开凿的邯郸响堂山石窟和6-7世纪的太原天龙山石窟。南方地区,石窟数量不多,布局分散,著名者有开凿于5-6世纪的南京栖霞山石窟。新昌剡溪大佛、四川广元佛殿窟、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及杭州西湖沿岸的窟龛等。具体可参见“大百科全书”中国石窟寺考古词条下所领各窟。
82、判断题 凡是文物都具有艺术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单项选择题 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单项选择题 中国最早出现熟食是在什么时候?()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商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5、问答题 简述文物保护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研究各类文物的组成、材质的结构、性质、损害的原因及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研究各类文物的组成、材质的结构、性质、损害的原因及机理。
②研究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
③研究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的技术与工艺。
④研究文物保护的新材料。
86、单项选择题 类型学的目的是:()
A.挖掘文物
B.鉴定文物真假
C.揭示地层变化规律
D.揭示器物随时间演变的趋势或者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问答题 有害微生物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有害微生物的预防
A、减少污染菌接触文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有害微生物的预防
A、减少污染菌接触文物
B、严格控制库内温湿度
C、采用安全的防霉剂
文物保护领域常用的防霉剂有:香叶醇长效抗霉灵、五氯苯酚钠、麝香草酚等。
(2)对有害微生物的杀灭
A、物理法:
冷冻真空干燥灭菌、微波灭菌、γ射线灭菌法。
B、化学法:
甲醛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
88、单项选择题 同一印刷品采用调频网点印刷比采用调幅网点印刷,其油墨消耗如何。()
A、较少
B、一样
C、略多
D、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判断题 商王的墓道都是等长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名词解释 前蜀王建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代前蜀主王建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据出土哀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代前蜀主王建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据出土哀册,王建死于光天元年(918)六月。冯汉骥主持发掘工作并主持编写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王建墓陵台呈圆形,夯筑,基部周围垒以条石。陵台之外,有砖基,似为陵垣。正南面第一、三道砖基之间。建包砖夯土墩1对。曾在陵南出土唐-五代风格的文官石像。墓室建于陵台之下,南向,无墓道,以红砂岩砌筑的拱券为骨架,券间铺以石板。券及石板表面施彩。有前、中、后3室,每室装木门,室间有甬道相通。中室中央偏后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四周有或舞或奏的伎乐浮雕。据考证,伎乐乐器组合属燕乐,特别是汉化了的龟兹乐系统,但其中杂有清乐系统乐器。棺床两旁列有托棺床的十二神半身石像。后室建石床,上置墓主圆雕石像及谥宝、玉哀册、谥册等法物。该墓早年被盗,仅残存银、铜、漆、玉、石、陶质随葬品30余件,是研究唐、五代有关文物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
91、名词解释 利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周早期青铜器,为周武时器。铭文载武王伐商之事,为西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周早期青铜器,为周武时器。铭文载武王伐商之事,为西周铜器断代提供了重要标准,而且证实了古文献对武王伐史事的记载。
92、单项选择题 阶调是指图像整体明暗对比的密度变化,它是由各个层次排列起来而组成的()。
A、调频网点
B、调幅网点
C、网线
D、集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单项选择题 于1913年在北平创办,成为我国早期地质工作者摇篮的机构是().
A、中国社科院
B、中央地质调查所
C、中央考古小组
D、中国科学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单项选择题 层位关系是指堆积单位与堆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A、上下
B、早晚
C、前后
D、叠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5、判断题 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堆积,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理论方法,也叫层位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填空题 中国考古目前发现最多,研究最充分的地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陕晋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陕晋豫
97、问答题 简述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对石质文物的破坏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对石窟的破坏很大,当温度升高时,岩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对石窟的破坏很大,当温度升高时,岩石空隙中水分要不断蒸发,使毛细孔隙中的盐分增多,浓度增大,当达到饱和浓度时,盐分就会结晶,而结晶时体积增大,对周围岩体产生压力,形成新的裂隙。当气温降低时,盐分从大气中吸收水分而又使盐溶解变成盐溶液,渗人岩体内部,并将入渗沿途的盐溶解,渗到新生的裂隙中。如此反复进行,使石质文物中的裂隙不断扩大,强度不断降低。
98、判断题 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可以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名词解释 裴文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50余年来,裴文中曾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进行地质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的调查。他多年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他在研究总结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又对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作了综合研究,对中国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直到去世前,还在对历年发现的北京人的大批石器进行全面的研究。裴文中的主要著作如下:《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周口店山顶洞之动物群》、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柳城巨猿洞的发掘和广西其它山洞的探查》等,并与他人合著《中国原人史要》、《资阳阳人》、《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等。
100、单项选择题 故宫通常所需要的警戒力量是多少?()
A.一个连
B.一个营
C.一个旅
D.一个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考古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考古学:考古与文物》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