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林带胁地现象是指林带树木会使靠近林缘两侧附近的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而造成减产的现象,其影响范围为树高的()。
A.1-2倍
B.2-3倍
C.3-4倍
D.4-5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性
B.使用植物易于吸收的化肥作肥料,在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周围环境的净化
C.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问答题 简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规划经营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规划经营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4)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5)水土保持法律措施。
4、单项选择题 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入多,产出少,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力弱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力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防护效应是()。
A.防洪
B.防沙
C.防风
D.水土保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我国许多农村家庭利用庭院发展的“庭院经济”是典型的()模式。
A.林农复合经营
B.林牧复合经营
C.林果复合经营
D.林农牧复合经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我国为治理和缓解气候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环境问题,决定建设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
C.沿海防护林工程
D.平原绿化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防止环境污染
B.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它对于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称为()。
A.区域的生产能力
B.环境的承载能力
C.环境的缓冲能力
D.管理的调节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简述湿地保护的生态工程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湿地生态补水:考虑到目前许多重要湿地面临的最大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湿地生态补水:考虑到目前许多重要湿地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缺水,没有水也就不能成其为湿地.因此,对这部分湿地实施生态补水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2)湿地污染控制:湿地面临的另一个最大威胁是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污水污染,如何控制污水排放与减缓富营养化过程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3)湿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对列入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已被开垦占用或其他方式改变用途的,规划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
12、单项选择题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是()环境。
A.自然
B.工程
C.社会
D.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问答题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演替可自动使矿地逐步恢复,这是由于植被的发展能提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演替可自动使矿地逐步恢复,这是由于植被的发展能提供有机质及较低的土壤密度,能将矿质元素吸收到地表并以一定的形式富集。最重要的是一些固氮植物能迅速提高原先土壤中缺乏的氮的储量,所以引入一些适宜的物种是非常必要的。矿地极端的土壤条件会阻碍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在物理条件、营养的缺乏及毒性三方面。因此必须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才能保 证整个恢复过程的有效进行。那些能耐强酸、重金属、耐盐的植物能改善土壤结构,减轻极端酸性条件,通过产生的有机质和重金属结合来减轻毒害,从而使土壤得到改善。
14、单项选择题 根据气候、自然地理概况、能源、国民生产总值等将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区划为()个生态类型区。
A.7
B.8
C.9
D.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问答题 简述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因地因类制宜原则,是紧紧围绕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因地因类制宜原则,是紧紧围绕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进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②生态学原则,包括适当输入辅助能的原则、再生循环及商品生产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环境的时间节律与生物的机能节律原则、生物种群选择原则、种群匹配原则、人工压缩演替周期原则、种群置换原则、经济效益原则。
16、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问答题 水源涵养林的树种选择?从涵养水源和缓洪来看,对树种选择有什么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乡土树种为主,寿命长、不早衰,深根性、根量多,枝繁叶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乡土树种为主,寿命长、不早衰,深根性、根量多,枝繁叶茂,最好能有根瘤固氮。
18、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大多数是以()。
A.造林为主
B.种苗为主
C.多种经营为主
D.水利工程设施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何为共生?为什么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互利共生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本来“共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本来“共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共存、互惠互利关系。应用互利共生原理,生态工程就要利用各种多样性,多样性、异质性越强,这种“共生”组合的可能性越多。生态工程的设计,首先要研究异质事物,甚至于矛盾事物之间的“共生”问题,用“共生”思想转化矛盾,常常是既节约而又有效。
20、问答题 简述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两种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可逆的)不超负荷受害通过消除压力,在自然恢复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可逆的)不超负荷受害通过消除压力,在自然恢复过程中达到恢复。
(2)(不可逆的)超负荷受害通过消除压力,在人为的帮助下和通过自然恢复达到恢复。
21、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种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B.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各类生物的生存机会多
C.生物种类越繁多,引起病虫害的几率越大
D.生物种类繁多,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在农田、湿地、森林和草原四大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
A.农田
B.湿地
C.森林
D.草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生态经济主要是实行“()”的原则。
A.市场经济
B.循环经济
C.计划经济
D.可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过程中,()所引起的干扰作用应首先考虑。
A.人类活动
B.环境因素
C.自然灾害
D.政策导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耐碱树种选择的原则?盐碱地造林方法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则:
(1)耐碱能力强,与造林地土壤含量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则:
(1)耐碱能力强,与造林地土壤含量一致,考虑对不同盐分的适应性。
(2)抗旱耐涝能力强,盐碱地分布区多为干旱低湿盆地,径流与洪涝旱碱并存。
(3)易繁殖,生长快。
(4)经济价值高。如白榆、胡杨、白蜡、枣、枸杞。
造林方法特点:播种困难,插条易烧死芽苞,所以一般采用植苗造林。
(1)围埝、挖坑、压盐、秋冬栽树法深挖浅埋,浇足底水,覆盖干土。
(2)客土法,整地造林井状或穴状换土,使局部地块图壤盐分得到调整。
(3)垄沟整地造林沟深度大于地下水临界深度。
(4)沟底造林春季人工或机引开沟,夏季利用伏水灌溉排盐,秋季适时造林。
(5)沟畦(台、条田)整地造林
26、单项选择题 在农田、湿地、森林和草原四大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
A.农田
B.湿地
C.森林
D.草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生态工程建设要达到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D.物种多样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问答题 简述生态工程在中国的应用拓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农业生产方面: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农业生产方面: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使土地总的生产力得以提高,使农林(牧)复合经营;
(2)生物多样性方面:通过增加生物组成种类,建造稳定性较强的复合生态系统;
(3)工厂无(或少)废工艺系统方面:如废热源的再利用,工业废物净化循环等;
(4)分层多级利用废物生态工程方面:使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级产生的废物变为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
(5)城乡结合生态工程方面:如城市粪便,垃圾,饲养场家禽粪便等制作沼气,再做农田肥料;
(6)生态旅游方面:将对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体现在旅游过程中,在不改变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资金。此外,生态工程在绿色化学生态工程也有所应用拓展。
29、名词解释 海滩生态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海滩及海岸带的第一性生产力为主要成分组建的海滩生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海滩及海岸带的第一性生产力为主要成分组建的海滩生态工程,具有保滩护堤、减轻污染、保护海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低投入高产出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30、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以木本款物为主体的优质、稳定的()生态系统。
A.森林
B.山地
C.复合
D.单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名词解释 邻接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
32、单项选择题 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单项选择题 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A.植被减少
B.地力减退
C.水土流失
D.光、热等资源缺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单项选择题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
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单项选择题 西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是()
A.植被减少
B.地力减退
C.水土流失
D.光、热等资源缺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名词解释 水平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
37、问答题 何为自然原型?为什么说自然原型是天然合理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人类长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已不多见。但可以根据生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人类长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已不多见。但可以根据生境条件,推断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称其为自然原型。仿效自然原型进行设计,保证了生物与自然环境的适应,结合经济要求,才能最终设计一个理想的既符合自然界自组织原则、又能为社会生产更多物质财富的生态工程建设方案。
38、问答题 试论述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建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是在紧邻农业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是在紧邻农业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建立绿洲外围的灌草固沙带、沙漠边缘阻沙林带和绿洲内部的护田林网等3大部分构成。
(1)绿洲外围的成片固沙林,是使绿洲和绿洲周围的防护林带免遭沙压沙埋的保障,是保卫绿洲的第一道屏障。固沙林可以通过营造沙拐枣、梭梭等灌木来形成,也可以采用引水灌沙、封沙育草等办法来形成。固沙林应当是越宽越好,其最小宽度应不低于200m。
(2)防风阻沙林带,在绿洲周围,农田与沙漠、戈壁的交界处营造,这是保卫绿洲的第二道屏障。林带的宽度可因地制宜,视农田与沙漠之间的空地宽度和水源条件而定。如果某一段有宽的空地,而且水源充足,就可宽些,可以营造中间有间距的多带式防沙林带,间距50~l00m,总带宽500~1000m;若空地较少,就可窄些,但最窄不应小于10行树。另外由于沙丘前移,靠沙丘背风坡造林时为避免幼树被埋死应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阻沙林带的树种,要选择枝叶稠密、生长高大、抗风力强的树种。如沙枣、新疆杨、银白杨、箭杆杨、白榆等。
(3)护田林网,沿灌溉渠道和田间道路营造。这是绿洲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在减免风沙及干热风危害、改善田间小气候中,起着直接的作用。
39、单项选择题 在流域内实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规划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单项选择题 环境的功能特性是指环境的整体功能()各子系统和各组分功能之和。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单项选择题 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方营造的森林是()。
A.防风固沙林
B.水土保持林
C.农田防护林
D.水源涵养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单项选择题 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单项选择题 由过度放牧、樵采等导致原有植被严重破坏,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坡面,需()防止坡面进一步侵蚀。
A.营造用材林
B.营造经济林
C.营造水土保持林
D.封山育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单项选择题 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防护效应是()。
A.防洪
B.防沙
C.防风
D.水土保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问答题 举例说明退化湿地治理的生态工程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治理洞庭湖退化为例
1.退田还湖工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治理洞庭湖退化为例
1.退田还湖工程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涉及到沿湖10个县市区的12个堤垸、拟退面积1309.84km2,涉及81.77×104人。分别占洞庭湖区面积和人口的4.5%和6.4%,退田还湖区农民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67元。退田还湖可使洞庭湖的面积接近1949年的4350km2,恢复洞庭湖区已破坏的湿地生态环境。
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后,湿地面积增加了1390.84km2,其中水面334.84km2,按平均水深1.75m计,可增加蓄水5.86×108m3,恢复了湖泊原有的水体,增强其蓄水防洪的能力,创建了物种生态位,湿地生物亦获得了栖息繁衍的空间和生存条件,退化的湿地得以恢复,有利于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生物措施
(1)恢复湖滨湿地,构建植被缓冲带
有计划地退田还湖(洲滩民垸206kmm2傍湖垸1582.96km2,共计1788.96km2),逐步将其恢复为以湿生~水生植被为主的湖滨湿地。洞庭湖周边湖滩湿地面积若达4000km2以上,将其建成沿湖植被缓冲带,将大大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2)以树代草,发展湿地林业
湿地植物如芦苇、荻等是洞庭湖湖区的优势种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对泥沙和其它污染物滞纳作用大等优点。但芦苇和荻也具有促淤的明显缺点,任其孳生蔓延将会加速洞庭湖的淤积和衰。加之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冬季枯萎死亡,大面积的收割费时费力且几乎不可能,大量植株腐烂也会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采用木本植物替代草本植物,是湿地植被恢复的重要举措。木本植物处理污水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净化功能。与草本植物相比,其优点是: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提供木材,经济效益高。欧美黑杨、水杉、鸡婆柳和旱柳在湖区长势良好,选用这些乔木和灌木代替芦苇等草本植物可减缓沿岸泥沙淤积,更可有效地吸收利用N、P等营养物质,提高其净污去污的能力。
结论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单一的过度开发或其它不合理的利用方式都将造成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下降。本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长期目标与近期计划相统一的原则,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生物与工程治理模式,是保证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方案。
47、问答题 什么是林冠截留的水文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降雨滞后,历时延长,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减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降雨滞后,历时延长,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减小。
48、问答题 何为种植业生态工程?种植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种植业有何本质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种植业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在同自然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种植业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在同自然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各种自然资源,栽培各种农作物、药用和观赏植物,生产食物、饲料、工业原料以及其他产品的技术与工艺流程。种植业生态工程就是要按照生态规律发展种植业,根据生态系统的共生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高产出,经济上可持续的种植生态系统,使其在长时间内对环境不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
49、单项选择题 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入多,产出少,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力弱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力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B.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
C.为迁飞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大量种植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物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单项选择题 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
B.土壤侵蚀
C.气候变劣
D.人类的排水和围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
52、单项选择题 林业生态工程各种措施是改造自然的过程,其次效益的发挥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种特征是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的()。
A.多样性特征
B.迟效性特征
C.时空性特征
D.负效性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单项选择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选项中与城市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B.过度开发利用土地造成植被减少
C.土木工程建设带来噪音污染
D.产生大量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问答题 什么是撵沙腾地造林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撵沙腾地造林可以概括为“撵沙腾地、腾地造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撵沙腾地造林可以概括为“撵沙腾地、腾地造林、引沙入林、以林固沙”。具体办法是:在一排排的流动沙丘中,把前后两排沙丘固定,中间的沙丘采取人为的措施如清除天然植物或大风时人工扬沙,使其迅速移动堆积在前一个固定沙丘上,中间的沙丘便变成宽阔平坦沙地,然后造林。
55、单项选择题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问答题 根据地形地貌,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
57、名词解释 农林复合经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其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其它栽培植物或动物,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安排在一起而进行管理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
58、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的是()
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
C.防沙治沙工程
D.焚烧城市生活垃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9、单项选择题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问答题 简述生态工程的生态学理论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61、问答题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存在问题: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严重不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存在问题: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严重不足,缺乏统一规划,生态系统脆弱,人为破坏严重,技术力量薄弱。
(2)对策:树立生态经济的思想意识,搞好总体规划,调整建设机制,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建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外援。
62、单项选择题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单项选择题 “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
A.高投入
B.高污染
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D.高产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单项选择题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中,人们已总结出()条基本原则,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必须遵从的理论,亦称“假性公理”。
A.4
B.5
C.6
D.7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问答题 种植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经来源:91 考试网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原则
2.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相结合的原则
3.物质和生物多层次利用的原则
4.扬长避短分步建设的原则
5.注重种群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6.充分发挥边缘效应
6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最有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符?()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产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 者的能量
C.农田通过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问答题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具有哪些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系统内外特征;
(2)多样性特征;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系统内外特征;
(2)多样性特征;
(3)时空分布特征;
(4)迟效性特征;
(5)负效应特征。
68、单项选择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整体性原理
④工程学原理
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单项选择题 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开发利用已变为经济形态的那部分效益指森林的()。
A.生态效益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综合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问答题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71、单项选择题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
A.山甸
B.草原
C.荒漠
D.湖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大区域生态恢复工程主要是为了治理土地的荒漠化。
72、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A.少消耗
B.多效益
C.可持续
D.多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单项选择题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林种是农民脱贫致富、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林种之一。
A.用材林
B.经济林
C.防护林
D.薪炭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名词解释 湿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个介于典型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湿地生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个介于典型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水的存在为特征、其土壤与邻近的高地明显不同、供养的植物适应湿生条件)
75、单项选择题 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单项选择题 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问答题 简述湿地生态系统有何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湿地能净化污水,预防洪涝,保护海岸线,以及补充地下水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湿地能净化污水,预防洪涝,保护海岸线,以及补充地下水的不足。最重要的作用是,湿地是景观中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居住地。湿地还有共同的功能是依靠水流和缺氧的生化过程,搜集并贮存无机营养,输出有机物质;供养了许多物种,提高了生物多样性,行程了高产的生态系统。
7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工程学原理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单项选择题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①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没有考虑生态成本
③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④注意了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单项选择题 城市环境问题不包括()
A.过量的垃圾
B.噪声污染
C.城市绿化
D.大气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单项选择题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单项选择题 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的,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地以热的形式消散,并由太阳不断的补给热量。
A.单向
B.双向
C.多向
D.平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问答题 简述林业生态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破坏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破坏则使物种和遗传资源失去了保障,导致多样性锐减。
(2)对生态群落、种群多样性的影响;是植物、动物种群多样性赖以生存和基础和保障。
(3)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提供物种多样化的生境为物种进化和产生新物种提供基础。
(4)对其它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环境恶化影响农田、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
84、单项选择题 “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其建造目的()
A.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
B.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系统,仅依靠太阳,能否生存
C.验证人类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存活能力
D.验证密闭立体钢架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物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5、问答题 影响枯枝落叶层持水量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内因林分类型,林龄,枯落物干燥度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内因林分类型,林龄,枯落物干燥度
(2)外因降水特性,坡度,温度
86、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建造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问答题 为什么要在农区发展牧业?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有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理想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生物群落、具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理想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生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并能取得高产高效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农牧业的有机结合、互相依存和促进。
当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有:
1.粮油种植——饲料生产——养畜——畜粪肥田模式
2.非粮食饲料牧业生态工程设计
(1)林网牧草化模式;(2)过腹还田模式;(3)粮草间作喂养奶牛模式
88、问答题 红树林的功能,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恢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物质生产功能:即红树林具有多种经济价 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物质生产功能:即红树林具有多种经济价值。
(二)景观美学功能:侧重于红树林湿地的旅游功能。
(三)环境生态功能:
①红树林湿地因其特殊的形态特性,是天然的海防林,有很好的保滩护堤作用;
②红树林湿地在维护海岸带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③红树林湿地又被誉为“地球之肾”,其在净化水源、保护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频频发生,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不断加剧。正如越来越多的人迹罕至的湿地被开发者所征服,湿地在干涸,在被侵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所有的生态系统提供无止境的商品和服务时不切实际的。因此促进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功能,事关人类的生存,意义重大。
89、单项选择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
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
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
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单项选择题 在流域内采用修梯田、筑坝挖排水沟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规划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单项选择题 在高山远山的水源地区,由于不合理利用,植被状况恶化而引起坡面水土流失,可通过()逐步恢复植被。
A.营造用材林
B.营造经济林
C.营造水土保持林
D.封山育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问答题 生态工程设计时要做背景调查,内容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地制宜的基础是生态工程实施区的背景条件,只有正确了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地制宜的基础是生态工程实施区的背景条件,只有正确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当地的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自然资源条件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状况、劳动力及其知识水平、经济实力等。
③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污染状况等。
调查资料和数据要具有:外界的输入状况、系统的组成及其状态、组分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系统的输出以及与外界的货币、物质等因子的交换等等。然后,从庞杂的数据中,进行抽象和简化,去伪存真,筛选出少量信息量大而又易于操作的关键因子。
93、名词解释 自我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系统不藉外力自己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系统不藉外力自己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
94、问答题 什么是森林防止水蚀的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击溅侵蚀的影响林冠对降雨动能影响,枯枝落叶防击溅的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击溅侵蚀的影响林冠对降雨动能影响,枯枝落叶防击溅的作用。对径流侵蚀的影响流量、流速大大减少。
95、问答题 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抗蚀性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与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抗蚀性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与理化性质有很大关系;土壤抗冲性指土壤抵抗径流的机械破坏和搬运作用的能力,与根系密度有很大关系。
96、问答题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林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林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增长,为改善我国及全球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陆续开展的生态工程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基本形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
97、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
A.治理环境污染
B.使破坏的生态恢复
C.注重经济效益
D.注重生态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是 十分注重经济效益的,但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不是主要目的。
98、单项选择题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问答题 养殖业生态工程与传统养殖业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养殖业生态工程与传统养殖业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养殖业生态工程与传统养殖业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
1.基础理论上,养殖业生态工程不仅以畜、禽、鱼等的饲养、繁育等专业基础理论为依据,还要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等的基础原理为指导。
2.内容上,养殖业生态工程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除畜牧业之外,还要研究种植业、林果业、草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能源、农村环保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技术,而传统养殖业则突出畜牧业这一学科的技术应用。
3.效益、目标上,传统养殖业偏重于单一经济目标的实现;而养殖业生态工程则考虑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及目标的并重实现,谋求技术的综合配套应用和生态、经济的相互统一。
4.资源利用上,养殖业生态工程强调自然资源的多重利用和合理配臵、能量的多层利用和有效转换;力求产出的成品与“废品”间通过合理利用与转化达到系统内无废物产出;把低值资源转为高值无残毒的成品,从而把增值提高到最高水平,把无效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5.布局上,养殖业生态工程把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合理地设计在一个系统的不同空间内,不仅增加了生物种群和个体的数目,充分利用土地、水分、热量等资源,而且更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的清洁。
100、单项选择题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与选择种养生物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多样性
B.生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适应性
C.生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多样性
D.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统一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生物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生物学:生态工程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