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多项选择题 斑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
A.素有瘀血
B.阳明热炽
C.风热犯肺
D.胃阴不足
E.热迫营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问答题 温病舌质绛和紫所主病证有何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相同是:舌质绛和紫,在温病中主温热毒邪深入营血。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相同是:舌质绛和紫,在温病中主温热毒邪深入营血。其中绛舌为营分热盛,或太阴、阳明阴亏;紫舌则为血分脏腑郁热,或肝肾阴竭,或营血热瘀。
2)区别是:色绛鲜泽,为心营热盛。色绛而光亮如镜为脾胃阴亏,尤其为胃阴衰亡的征象。色深绛干燥为脏腑郁热,营阴受劫,即所谓舌绛干燥者,火邪劫营也。舌紫干晦如猪肝色,为肝肾阴竭。
3、单项选择题 白疒咅治宜:().
A.清胃化湿,宣畅气机
B.清肺泄热,宣畅气机
C.透热化湿,宣畅气机
D.养阴益气,宣畅气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多项选择题 温病齿燥表示:().
A.肺胃阴伤
B.胃热津伤
C.胃火冲激
D.肾液枯竭
E.心火上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问答题 灰苔的种类有哪些?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反映的病机有寒、热、虚、实及痰湿之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反映的病机有寒、热、虚、实及痰湿之分。
2)灰燥、灰腻、灰滑三种苔象。
3)三种灰苔的临床意义。
6、单项选择题 热入血分,其口渴的表现是:().
A.口渴欲饮
B.口渴不欲饮
C.嗽水不欲咽
D.口微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病肝风内动之象?()
A.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B.舌体短缩、强硬
C.牙关紧闭,两目上视
D.昏狂谵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骤然大汗,淋漓不止,口干、舌红,脉数大,神志恍惚者,证属:().
A.邪热流连气分
B.亡阳
C.亡阴
D.胃热亢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是哪一位医家所说?:().
A.吴又可
B.章虚谷
C.陆子贤
D.余师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 选择题 大便溏而不爽,色黄如酱,肛门灼热,其病机为:().
A.湿热郁阻中焦
B.肠热下利
C.湿热挟滞交阻肠道
D.食滞内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邪伏膜原的典型舌苔是:().
A.白腻
B.黄腻
C.黄白相兼
D.白腻如积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多项选择题 斑疹出现正不胜邪,毒火内闭时,可见:().
A.甫出即隐
B.脉洪大
C.斑疹大量透发
D.神志昏愦
E.四肢灼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察斑疹色泽可测知病势轻重,提出:“红轻、紫重、黑危”的医家是:().
A.余霖
B.雷丰
C.叶桂
D.吴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温病见呕逆不止,舌光红少苔的机理为:().
A.肝风内动,冲逆犯胃
B.胃肠有热,其气上逆
C.湿热内蕴,胆火犯胃
D.胃阴大伤,胃气上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心火上炎的舌象是:().
A.舌尖红赤起刺
B.舌中生有红点
C.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
D.舌绛而干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多项选择题 温病出现神昏谵语的机理有:().
A.邪热侵犯心包
B.痰浊蒙蔽清窍
C.胃肠结热上扰
D.下焦蓄血
E.正气外脱,心神失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填空题 清•陆子贤认为:“斑为(),疹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阳明热毒;太阴风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阳明热毒;太阴风热
18、填空题 舌苔黄白相兼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邪热已入气分,表邪尚未尽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邪热已入气分,表邪尚未尽解
19、多项选择题 阳斑的证候可见:().
A.斑色淡红,隐而不显
B.斑色鲜红
C.斑稀疏,面赤足冷
D.身热,神昏,抽搐
E.烦渴脉数,手足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斑疹色黑而隐隐,四旁色赤表示:().
A.热毒轻浅,气血充盈
B.血热炽盛,气血受劫
C.热毒深重,气血尚充
D.火郁内伏,气血尚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名词解释 甫出即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斑疹发出后,因正虚不能胜邪,邪毒复又内陷而斑疹随之隐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斑疹发出后,因正虚不能胜邪,邪毒复又内陷而斑疹随之隐没。
22、填空题 苔黄厚而腻主:();舌绛而干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湿热内蕴;火邪劫营,营阴受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湿热内蕴;火邪劫营,营阴受损
23、填空题 温病通过舌诊可以辨别:()、()、()、(),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感邪性质;病位浅深;津液存亡;脏腑虚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感邪性质;病位浅深;津液存亡;脏腑虚实
24、多项选择题 苔黑焦燥起刺,质地干涩苍老,其病机是:().
A.热毒炽盛
B.肺热阴伤
C.腑实阴伤
D.肺胃阴伤
E.肝肾阴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填空题 温病昏愦不语多因()所致;温病神志如狂多因()所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热闭心包;下焦蓄血,瘀热扰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热闭心包;下焦蓄血,瘀热扰心
26、填空题 苔黑焦燥起刺为()之象;苔薄黑而干为()之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阳明腑实而阴伤;热邪深入下焦,耗竭肾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阳明腑实而阴伤;热邪深入下焦,耗竭肾阴
27、问答题 温病邪入营血时为何口干反不渴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温病邪入营血时,因营阴耗损,故见口干,但虽口干而反不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温病邪入营血时,因营阴耗损,故见口干,但虽口干而反不渴饮,其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温病邪入营血时,由于邪热扰乱心神,病人神志异常,故对渴饮多未能反映出来。
2)邪热在营血而不在胃,故其口渴、渴饮程度不若邪热在胃之口渴欲饮明显。
3)邪热侵入营血,蒸腾营气上升,上潮于口。
28、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热盛动风的证候表现?()
A.心中憺憺大动
B.手足抽搐
C.角弓反张
D.灼热肢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绛舌之干燥荣枯说明什么问题?其有苔无苔所反映的病变性质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绛舌主要反映营血分的病变,其干燥荣枯的性质不同,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绛舌主要反映营血分的病变,其干燥荣枯的性质不同,说明津液存亡、脏腑的虚实情况不同。
2)绛而无苔多为邪入营血,营阴受损。如纯绛鲜泽,为包络受邪;绛而干燥,系火邪劫营;光亮如镜为胃阴衰亡,干枯不荣为肾阴耗竭。
3)降而有苔,有黄苔者,为气分之邪未尽;上罩腻浊或霉酱苔垢者,为兼夹痰湿秽浊之气。
30、问答题 温病发热与内伤发热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之发热乃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之发热乃温邪侵袭,正气抗邪,邪正相争的全身性反应。温病之发热,起病急骤,初起多发热恶寒并见,或见寒战高热,在病变过程中,其热象偏重,多见高热,口渴,斑疹,神昏,痉厥等症,一般具有卫气营血各阶段证候的变化。又因温邪为阳热性质的病邪,在变化过程中易化燥伤阴,故其发热又每伴伤阴见症。
2)内伤发热则多因饮食,劳倦或七情所伤,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阴阳失调,而致发热。内伤之发热其起病较缓慢,病程较温病之发热为长,每呈持续性低热或时作时止,或伴手足心热、盗汗、自汗、头晕、神倦等症,在发热过程中一般无卫气营血诸阶段的证候变化。
31、名词解释 痉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痉厥是两个不同的症候。凡筋脉拘挛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甚则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痉厥是两个不同的症候。凡筋脉拘挛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甚则角弓反张称为痉;四肢逆冷,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称为厥。
32、单项选择题 温病苔黄浊为:().
A.热入气分,津液未伤
B.气分湿邪阻遏
C.湿热、暑湿流连气分
D.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问答题 简述黄苔在温病诊断上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黄苔主热入气分,主热,属实。
2)分述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黄苔主热入气分,主热,属实。
2)分述黄苔厚、薄、润、燥的意义。
34、问答题 何谓痉厥?引起温病痉厥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痉厥,包括痉和厥两种证候。痉,也称为动风,是指因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痉厥,包括痉和厥两种证候。痉,也称为动风,是指因筋脉拘急痉挛而出现四肢抽搐,两眼上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或手足徐徐蠕动,口角震颤等症。厥,主要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和四肢逆冷之症。痉厥的发生,常先痉后厥,或厥而后痉,或痉厥并见,习惯上统称为痉厥。
2)痉厥是温病病变过程中的危重证候,其产生与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有密切的关系。温病痉 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邪热炽盛,水火相扇或阴精耗损,肝木失养所引起。
35、单项选择题 心营热毒极盛,其舌象表现为:().
A.舌尖红赤起刺
B.舌中生有红点
C.舌绛而干燥
D.舌焦紫起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填空题 斑疹发而不透为()之象,斑疹甫出即隐伴见神昏为()之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邪热内闭;正不胜邪,邪毒内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邪热内闭;正不胜邪,邪毒内闭
37、单项选择题 女性,54岁。1天前突发神志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头颅CT示脑出血;1小时前出现呕血,量约50ml;查体:肝脾无肿大。引起呕血最可能的病因是()。
A.胃癌
B.急性胃黏膜病变
C.消化性溃疡
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E.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急性胃黏膜病变一般在应激状态下会出现。
38、单项选择题 温病其人昏谵躁扰,妄为如狂,少腹硬满疼痛,大便色黑,舌质紫暗,其昏谵机理为:().
A.瘀热扰心
B.热陷包络,扰乱神明
C.湿热酿痰,蒙蔽包络,扰及心神
D.热结肠腑,胃热扰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单项选择题 胃阴大伤、胃虚气逆可见:().
A.呕吐频作而伴有高热
B.呕吐不止舌光红少苔
C.呕吐而渴
D.呕吐清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多项选择题 根据斑疹的表现判断病情轻重的方法有:().
A.观察色泽的深浅荣晦
B.辨别形态的松浮紧束
C.注意分布的疏匀稠密
D.参合斑疹的出现先后
E.观察斑疹透发时的脉症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多项选择题 温病后期,常见的发热类型是:().
A.发热夜甚
B.夜热早凉
C.身热不扬
D.低热
E.日晡潮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痰蒙”的临床表现?()
A.身热不退,朝轻暮重
B.神识昏蒙,时明时昧
C.间有谵语
D.舌纯绛鲜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问答题 白砂苔和白霉苔的主病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白砂苔是苔白干硬如砂皮,此系热邪迅速化燥入胃,苔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白砂苔是苔白干硬如砂皮,此系热邪迅速化燥入胃,苔未及转黄而津液被灼;
2)白霉苔为满舌生白衣,主秽浊之气内郁而胃气衰败。
44、单项选择题 ()控制系统是以执行操作指令的条件是否满足为依据,当条件满足时,相应的操作被执行,不满足时,将执行另外的操作
A、逻辑顺序
B、条件顺序
C、程序顺序
D、时间顺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问答题 黄腻苔与黄厚焦燥苔的主病有何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同处:黄腻苔与黄燥苔都是主里、主热、属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同处:黄腻苔与黄燥苔都是主里、主热、属实。
2)异处:黄腻苔为湿热蕴阻中焦气分,而黄燥苔多是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阳明腑实之证。
46、问答题
温病之热迫津泄与脱证皆可见到大汗,二者如何鉴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邪热迫津之大汗属实证,见于温病气分阶段,由邪热炽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邪热迫津之大汗属实证,见于温病气分阶段,由邪热炽盛,迫津外泄所致大汗出时伴见壮热渴饮,心烦,舌质红,苔黄,脉洪数等。
2)脱证属虚,分阴脱和阳脱,常因感邪太甚,正不胜邪或失治、误治所致。阴脱者临床常见骤然大汗,淋漓不止,唇干齿槁,舌红无津,神志恍惚,脉散大者;阳脱者临床常见冷汗淋漓,肤冷肢厥,面色灰惨,神气衰微,夺气无语,脉伏难触,舌淡无华等。因阴阳互根,故临床上常阴脱和阳脱并见。
47、问答题 绛而光亮与绛而鲜泽的舌质所主病候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舌绛而光亮为胃阴衰亡的表现;
2)舌质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舌绛而光亮为胃阴衰亡的表现;
2)舌质绛而鲜泽为热陷心包之象。
48、单项选择题 温病胃阴衰亡,其舌象为:().
A.舌紫晦而干
B.舌绛光亮如镜
C.舌苔干燥
D.舌淡红而干,其色不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多项选择题 湿热内留,肝胆之火上逆,临床可见:().
A.呕吐清水
B.干呕气逆
C.口苦
D.呕吐酸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单项选择题 温病脉洪大而芤,表示:().
A.阳明气分邪热亢盛
B.热伤肺气
C.热盛动血,失血过多
D.阳明热盛,津气受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问答题 温病兼夹痰湿证之黑苔与湿温病便血,气随血脱证之黑苔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温病兼夹痰湿证,其黑苔为遍舌黑润,临床上多并见发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温病兼夹痰湿证,其黑苔为遍舌黑润,临床上多并见发热、胸闷、渴喜热饮等症。
2)湿温病便血,气随血脱证,其舌象为苔黑而干、舌质淡白无华,临床上每伴有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微细或脉微欲绝等气血虚脱之危象。见于湿温病后期,为湿热病邪化燥化火,深入营血,灼伤阴络而致便血,由于下血过多,而出现气随血脱证,因病变急速变化,其舌苔未及转化,故苔色仍黑。
52、多项选择题 舌绛而干燥,其病机是:().
A.热入心包
B.热入营分
C.心火亢盛
D.营阴受损
E.胃阴耗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单项选择题 温病热在营血,中挟痰湿秽浊之气,舌苔为:().
A.舌紫晦而干
B.舌红绛苔黄腻
C.舌紫绛白苔满布
D.绛舌上罩粘腻苔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在虚风内动时不出现:().
A.神惫
B.手足蠕动
C.口角颤动
D.角弓反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单项选择题 舌诊在温病学中的诊断意义哪项是错误的?()
A.测知疾病的病邪性质
B.判断疾病的发病类型
C.区分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证候类型
D.判断疾病的转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单项选择题 温病脉滑而弦,多表示:().
A.痰热结聚
B.湿热交蒸
C.热邪亢盛,风动痰生
D.痰湿内郁,胆热炽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多项选择题 温病脉数而细,表示:().
A.热入营血,营阴受损
B.温病后期,邪少虚多
C.热犯下焦,真阴受劫
D.气分热盛,热郁于里
E.阴液耗伤,内有虚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8、填空题 舌苔主候()病变;舌质主候()病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卫、气分;营、血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卫、气分;营、血分
59、问答题 试说明辨舌在温病诊断上有何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以从色泽、形态、润燥等方面的变化,辨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以从色泽、形态、润燥等方面的变化,辨别:
1)感邪的性质;
2)病变之浅深;
3)邪热之轻重;
4)津液之盈亏;
5)脏腑之虚实。
60、名词解释 心中憺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形容心慌心跳,并伴有空虚之感。多见于温热病后期,是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形容心慌心跳,并伴有空虚之感。多见于温热病后期,是肾阴亏虚,阴不恋阳,心阳浮动,虚风旋扰的表现。
61、问答题 在温病过程中,苔白腻而舌质红绛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出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见于气分阶段的湿遏热伏。
2)见于热毒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见于气分阶段的湿遏热伏。
2)见于热毒入营而湿邪未化。
62、多项选择题 温病动风多发生在:().
A.血分证阶段
B.营分证阶段
C.气分证阶段
D.卫分证阶段
E.肝肾阴伤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问答题 简述白苔的厚薄润燥在温病诊断上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薄者主表。
2)白厚苔主里,主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薄者主表。
2)白厚苔主里,主湿。
3)润泽者是津液未伤。
4)干燥者是津液已伤。
5)厚浊粘腻者多挟湿。
64、单项选择题 温病肠热下利与热结旁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无:().
A.肛门灼热
B.下利热臭
C.苔黄燥
D.腹拒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单项选择题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神志异常的特征是:().
A.神昏谵语
B.昏愦不语
C.谵妄如狂
D.时明时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多项选择题 疹的治疗宜:().
A.宣肺达邪
B.清热解毒
C.清营透疹
D.凉血散血
E.辛散解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多项选择题 温病头痛形成的因素是:().
A.邪热化火,上炎清窍
B.毒火充斥表里,循经上攻
C.湿邪蒙蔽清阳
D.湿热阻滞肌腠,气血循行受阻
E.胆经热毒上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热结旁流”的临床表现?()
A.日晡潮热
B.时有谵语
C.舌苔黄燥起刺
D.便溏不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名词解释 气不化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不化液是指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或胃燥气伤,胃津不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不化液是指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或胃燥气伤,胃津不足,无以上承,气虚不能生化津液而言。
70、问答题 怎样从白疒咅辨识病候的顺逆?白疒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白疒咅发出晶莹饱满,颗粒分明,并在透发之后,身热递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白疒咅发出晶莹饱满,颗粒分明,并在透发之后,身热递减,神情清爽者,为津气俱足,正能胜邪,邪能外透之顺证,治疗宜透热化湿,宣畅气机。出空壳无浆,如枯骨之色,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者,为津气俱竭,应治以养阴益气。
71、名词解释 战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系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蓄积力量奋起鼓邪外出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系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蓄积力量奋起鼓邪外出面是突然发生战栗,然后全身大汗出的现象,谓之战汗。
72、单项选择题 温病脉浮而促,表示:().
A.温邪在卫,兼寒邪外束
B.热郁于里,有外达之机
C.温邪从肺卫转入气分
D.热盛津气已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名词解释 夜热早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但热退时无汗,为温病后期,余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但热退时无汗,为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之象。
74、问答题 白疒咅分为哪几种类型?其治法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白疒咅分为晶疒咅和枯疒咅两种。
①晶疒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白疒咅分为晶疒咅和枯疒咅两种。
①晶疒咅:白疒咅晶莹饱满,颗粒清楚,出后热势渐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能外达之佳象。
②枯疒咅:白疒咅空壳无浆,色如枯骨,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等,则为津气俱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之危象。
2)白疒咅因湿热病邪留恋气分,淹滞不解,郁蒸肌肤而致,其晶疒咅的治疗宜透热化湿,宣畅气机。枯疒咅系津气俱竭,宜养阴益气,扶正托邪。
75、单项选择题 火邪劫营,营阴受损的舌象表现是:().
A.舌纯绛鲜泽
B.舌绛而干燥
C.舌绛苔黄
D.舌绛光亮如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问答题 斑疹的治疗原则和禁忌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斑宜清化,疹宜透发。即治斑要清胃泄热,凉血化斑;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斑宜清化,疹宜透发。即治斑要清胃泄热,凉血化斑;治疹要宣肺达邪,清营透疹。如果挟斑带疹,则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斑疹由于燥屎内结而透发不畅者,应通下腑实,内壅通则表气畅,斑疹自然外透。
2)斑疹的治疗禁忌:一为初发之际不可过用苦寒,因苦寒可冰伏邪气,苦味又能化燥伤阴。二为不可妄用升提之品,因为升提之品容易助长热势,出现吐衄、痉厥、神昏等症。三为不可妄用滋补,因滋补之品多甘缓壅滞,易阻塞气机,使邪热内闭而神乱。
77、问答题 舌质光红柔嫩与舌质绛而光亮如镜的主病有什么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舌质光红柔嫩为热邪初退而津液未复之象,望之似有津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舌质光红柔嫩为热邪初退而津液未复之象,望之似有津液,但扪之却干燥无津;
2)舌绛光亮如镜者,舌面是干燥无津,其主病为胃阴衰亡。
78、多项选择题 疹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
A.邪热郁肺
B.阳明热盛
C.热窜营分
D.热迫血分
E.肺阴不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问答题 斑与疹在形态上有何区别?其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斑与疹均系红色的皮疹。斑,点大成片,一般不高出皮肤,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斑与疹均系红色的皮疹。斑,点大成片,一般不高出皮肤,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疹,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多退色。疹退可见脱屑。斑疹皆系热邪深入营血的征象。其中斑系阳明热毒,内迫血分,迫血浸渍肌肉所致;疹因外感风热,太阴受病,内迫营分,血络瘀阻,外发皮肤所致。故有“斑出阳明,疹出太阴”之说。总之,斑疹的形成在病位上有肺胃之异,在病变上有浅深之别。
80、多项选择题 温病出现胸腹胀痛的因素有:().
A.湿阻
B.积滞
C.血瘀
D.气机失展
E.腑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名词解释 身热不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自觉发热不甚的一种热型。为湿重于热,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自觉发热不甚的一种热型。为湿重于热,热为湿郁,湿热蕴蒸的表现。
82、多项选择题 温病的舌质变化主要反映:().
A.卫分病变
B.营分病变
C.气分病变
D.血分病变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单项选择题 牙齿光燥如石者,可见于:().
A.胃火冲激
B.肾阴枯竭
C.肾火上炎
D.胃热津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填空题 温病无汗或因(),或因()而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邪郁肌表,闭塞腠理;邪热入营,劫灼营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邪郁肌表,闭塞腠理;邪热入营,劫灼营阴
85、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为邪热蒸腾、营气上升所致?()
A.口渴而不欲饮
B.口渴而喜热饮
C.口渴而喜凉饮
D.口干而不甚渴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多项选择题 实风内动可见:().
A.四肢抽搐
B.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C.牙关紧闭,两目上视
D.肢冷神昏,脉弦数有力
E.舌绛枯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问答题 温病邪入营分与湿邪困脾之口渴有何不同?应如何辨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温病邪入营分为口干反不甚渴饮,湿邪困脾为口渴不欲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温病邪入营分为口干反不甚渴饮,湿邪困脾为口渴不欲饮。
2)邪入营分口干不欲饮或不甚渴饮,伴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
3)湿邪困脾口渴不欲饮,伴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苔白腻,脉濡缓。
88、填空题 齿光燥如石为()或为()之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胃热伤津,肾阴未竭;表气不通,津液不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胃热伤津,肾阴未竭;表气不通,津液不布
89、多项选择题 斑出之前的常见症状为:().
A.壮热无汗
B.烦躁
C.闷瞀异常
D.胸闷
E.咳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单项选择题 湿热相蒸所致之汗出是:().
A.时有汗出
B.大汗淋漓
C.微汗
D.战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单项选择题 斑疹外透时,以下除哪项以外均为逆证?()
A.斑疹紧束有根
B.斑疹一出即稠密而融成一片
C.斑疹出前,出现闷瞀异常,耳聋
D.斑疹出而不齐,并见神志昏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单项选择题 “斑出热不解”,对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必验之于舌的舌象是:().
A.舌绛枯萎
B.舌紫晦而干
C.苔黑焦枯
D.舌焦紫起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问答题 温病汗出有几种异常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常见的异常表现为:
1)无汗:温病初期,邪在卫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常见的异常表现为:
1)无汗:温病初期,邪在卫分之无汗,为邪郁肌表,腠理闭塞而致,并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邪入营分之无汗,为热灼营阴,津伤不能作汗,并见烦躁灼热舌绛脉细数等营分症。
2)时有汗出:汗随热势起伏而时出,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此为湿热病中,湿热相争,湿邪粘滞又不能因汗而退之故。
3)大汗:全身大汗,并见壮热、口渴、心烦,为气分热炽迫津外泄:温病极期或末期,若骤然大汗,淋漓不止,伴见口干、舌红、精神恍惚、脉散大,为亡阴脱变之象;若冷汗淋漓,肤冷肢厥,脉伏舌淡,为气脱亡阳之象。
4)战汗:突然战栗,继之全身发热汗出。此多系邪热流连气分不解,正邪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94、问答题 在温病中绛舌的不同表现其主病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绛而鲜泽。
2)绛而干燥。
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绛而鲜泽。
2)绛而干燥。
3)绛而光亮。
4)绛干枯萎。
5)绛而兼苔。
95、多项选择题 肝风内动的舌体形态为:().
A.舌斜
B.舌颤
C.舌体强硬
D.舌体胖大
E.舌体短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单项选择题 温病胃气衰败的舌象为:().
A.舌绛光亮如镜
B.舌绛不鲜,干枯而萎
C.白砂苔
D.白霉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单项选择题 温病脉濡细无力,表示:().
A.湿邪偏重,阳气受阻
B.久病正虚,胃气未复
C.湿热郁蒸,中阳不足
D.热犯下焦,真阴受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单项选择题 斑疹色红艳如胭脂者表示:().
A.邪热外透
B.血热炽盛
C.热毒深重
D.毒火内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多项选择题 白疒咅津气俱竭,正不胜邪,邪毒内陷的见证是:().
A.色白如枯骨
B.空壳无浆
C.神志昏迷
D.身热不退
E.颗粒清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单项选择题 温病内风扰动,痰浊内阻,舌体形态是:().
A.舌体强硬
B.舌斜舌颤
C.舌体短缩
D.舌体萎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温病学(医学高级)》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温病学(医学高级):四.温病常用诊法》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