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填空题 排导沟的防淤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修建沉沙池;选择合适的纵坡;合理选择沟底宽度;排导沟的出口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修建沉沙池;选择合适的纵坡;合理选择沟底宽度;排导沟的出口衔接
2、问答题 简述冲淤平衡的类型及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纵向平衡:衡就是来水含沙量与河(沟)段挟沙能力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纵向平衡:衡就是来水含沙量与河( 沟)段挟沙能力的平衡问题,一般包括不冲不淤平衡和冲淤平衡两种情况。
(2)断面平衡:断面平衡就是床面上水流的作用流速,与床面土质的抗冲能力,以及断面内的横向输沙,都能互相平衡,不致引起断面形状的改变。
(3)平面平衡:平面平衡主要指的是游荡型河流的稳定问题。
3、问答题 简述森林削减洪峰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森林土壤的对雨水截留、吸持渗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森林土壤的对雨水截留、吸持渗入、蒸发,减小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速度,增加了土壤拦蓄量,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从而起到了滞洪和减少洪峰流量的作用。
4、多项选择题 植物对流沙环境 91eXaM.org具有改造作用,表现在()
A、植物具有固沙作用
B、植物具有阻沙作用
C、植物能够改善小气候
D、植物能够改良土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填空题 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任务是()、()及(),涵蓄水分,固定土壤免受各种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减少;阻拦;吸收地表径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减少;阻拦;吸收地表径流
6、名词解释 土壤侵蚀速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
7、名词解释 淤地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沟道里为了拦泥於地所建的横向建筑物,坝内所淤成的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沟道里为了拦泥於地所建的横向建筑物,坝内所淤成的土地称为坝地。
8、填空题 全国一级区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以发生学原则,即主要侵蚀外营力原则为依据,分为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三大侵蚀类型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风力侵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风力侵蚀
9、问答题 简述三种林带结构及其适用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带结构可分为疏透型、紧密型、通风型三种结构。疏透型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带结构可分为疏透型、紧密型、通风型三种结构。疏透型适用于重度风蚀区农防护林网;紧密型适用于风口造林和防风固沙基干林带,以及铁路、公路干线两侧林带;通风型适用于中、轻度风蚀区农田防护林网和沿海岸线防风林带。
10、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丘区及风沙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丘区及风沙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11、填空题 影响森林立地的三大因子:()、()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人为活动因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人为活动因子
12、名词解释 允许土壤流失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
13、多项选择题 决定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地质
E、植被
F、滑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名词解释 沟垄种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沟垄种植的种类有垄作区田、山地水平沟种植法、平播起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沟垄种植的种类有垄作区田、山地水平沟种植法、平播起垄、玔田、水平防冲沟种植、抽槽聚肥耕作。
15、名词解释 划分林分经营措施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幼林抚育型、间伐抚育型、林分改造型、封山育林型、采伐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幼林抚育型、间伐抚育型、林分改造型、封山育林型、采伐利用型等。
16、问答题 治滩造田的类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束河造田
2.改河造田
3.截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束河造田
2.改河造田
3.截弯造田
4.堵叉造田
5.箍洞造田
17、问答题 简述 拦砂坝坝下消能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副坝消能应用条件适用于大中型山洪或泥石流荒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副坝消能应用条件适用于大中型山洪或泥石流荒溪。
2.护坦消能应用条件适用于小型沟道。
18、问答题 简述密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通过密度对树冠生长的影响而发生的。
冠幅与直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通过密度对树冠生长的影响而发生的。
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CW=0.6348+0.2481D
②在树木间开始有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
③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还表现在直径分布上密度加大使小径阶林木增大,而大、中径阶林木的数量减少。
19、填空题 土坝的坝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均匀土坝;心墙土坝;斜墙坝;多种土质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均匀土坝;心墙土坝;斜墙坝;多种土质坝
20、名词解释 简述造林整地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改善立地条件
(2)保持水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改善立地条件
(2)保持水土
(3)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4)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
21、问答题 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的配置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考虑通过体系内各个林种的合理的水平配置和布局,达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考虑通过体系内各个林种的合理的水平配置和布局,达到与土地利用等的和理解和,分布均匀有一定的林草覆盖率,各林种见间生态效益互补,形成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功能。
二,通过体系内各个林种的立体配置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具有生物学上的稳定性,达到加强水土保持林体系生态效益和充分发挥其生物群体的生产力,以创造持续、稳定、搞笑的林业生态经济功能。
22、问答题 论述生态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取向。
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使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展与保护、治理与损害相统一,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在危机与困境中,正确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道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也为社会协调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维护地球生命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
2、生态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干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及基础的内容。生态建设,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措施。而林业部门是生态建设的生力军和桥头堡。因此,紧紧抓住生态建设这个中心,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指导思想,主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重点要求。
23、问答题 蓄水式和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有何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异:两种沟头防护工程建设所需条件不同,当沟头上部集水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异:两种沟头防护工程建设所需条件不同,当沟头上部集水区较少时可采用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而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考虑修建:一当沟头集水面积大且来水量多是,沟梗已不能有效的拦蓄径流二受侵蚀的沟头临近村镇威胁交通二无条件或不允许采用蓄水式沟头防护时,必须把径流导至集中地点通过泄水建筑物排泄入沟底,还要有消能设施以免冲刷沟底。
同:蓄水容量和泄水量都需根据沟头水文,地形条件及采水量而定。
24、问答题 简述窖址的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有足够的水源。
2.有深厚而坚硬的土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有足够的水源。
2.有深厚而坚硬的土层,水窖一般应设在质地均匀的土层上以黏性土壤最好,黄土次之。
3.在石质山区,多利用现有地形条件,在无泥石流危害的沟道两侧的不透水基岩上,加以修补,做成水窖。
4.窖址应便于人畜用水和灌溉农田。
25、名词解释 主导因子确定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方面是逐个分析各环境因子与植物必需的生活因子之间的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方面是逐个分析各环境因子与植物必需的生活因子之间的联系,从分析中找出对生活因子影响最广、影响程度最大的那些环因子;另一方面则是找出处于极端状态,有可能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那些环境因子(如干旱、严寒、过大的土壤含盐量等)。
26、名词解释 社会经济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口、耕地、劳动、交通、经济收入,农林牧生产现状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口、耕地、劳动、交通、经济收入,农林牧生产现状等。
27、问答题 简述绘制规划设计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
(2)规划设计图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
(2)规划设计图的绘制
(3)ArcGIS制图
28、填空题 农田防护林分为紧密结构、()和通风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疏透结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疏透结构
29、问答题 简述实行等高耕作的要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坡耕地的坡度越小越好,一般坡度在15°以下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坡耕地的坡度越小越好,一般坡度在15°以下为宜;
②种植行偏离等高线的坡降不超过3%;
③缓坡自下而上、较陡坡应自上而下犁耕;
④雨水较多的湿润地区,等高犁沟应有一定坡降,0.5-1.0%为宜,并结合草沟排水;
⑤在土层薄或降水多的地区,在上下间隔2-3米开挖水平防冲沟;
⑥等高耕作可加宽作物的行距,缩小株距,实行密植;
⑦若在坡地栽种果茶等稀植作物,必须实施套种。
30、名词解释 反压填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滑坡体前面的阻滑部分堆土加载,以增加抗滑力,填土可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滑坡体前面的阻滑部分堆土加载,以增加抗滑力,填土可筑成抗滑土堤。主要分层务实,外露坡面应干砌片石或种植草皮。堤内侧要修渗沟,土堤和老土之间修隔渗层。填土时不能堵住原来的地下水出口,要先做好地下水引排工程。
31、问答题 简述护岸工程的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由于山洪泥石流冲击使山脚遭受冲刷而有山坡崩塌危险的地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由于山洪泥石流冲击使山脚遭受冲刷而有山坡崩塌危险的地方。
2.在有滑坡的山脚下,设置护岸工程兼起挡土墙的作用,以防止滑坡及横向侵蚀。
3.用于保护谷坊,拦砂坝等建筑物D沟道纵坡陡急两岸土质不佳的地段,除修谷坊防止下切外还应修护岸工。
32、填空题 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的不同侵蚀形态,水蚀可进一步分为()、()、()、()和切沟侵蚀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
33、名词解释 侵蚀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为侵蚀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为侵蚀沟。
34、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防护林的树种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根系发达;
(2)枝叶量大,枯落物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根系发达;
(2)枝叶量大,枯落物多;
(3)生长较快;
(4)生物量高;
(5)改良土壤能力强;
(6)适应性强。
35、名词解释 土壤侵蚀的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雨滴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山洪侵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雨滴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滑坡侵蚀。
36、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是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生物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庞大的根系固持、网络、改良土壤;
(2)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庞大的根系固持、网络、改良土壤;
(2)枯枝落叶层消灭降雨动能,拦截、过滤、分散径流;
(3)树干对土体的支撑;
(4)林冠及地被物对降雨的拦截;
(5)土壤较高的渗蓄能力;
(6)生物小循环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
37、名词解释 降水历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一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一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38、填空题 护坡工程分为:(),(),()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层干砌石;双层干砌石;浆砌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层干砌石;双层干砌石;浆砌石
39、问答题 简述拦沙坝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拦蓄泥沙(包括块石)以免除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拦蓄泥沙(包括块石)以免除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对河道的整治。
2.提高坝址处的侵蚀基准,减缓了坝上游淤积段河床比降,加宽了河床,并使流速和径流深减小,从而大大减少了水流的侵蚀能力。
3.淤积物淤埋上游两岸坡脚,由于坡面比高降低,坡长减小,使坡面冲刷作用和岸坡崩塌减弱,最终趋于稳定。
4.拦沙坝在减少泥沙来源和拦蓄泥沙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40、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耕地技术措施的种类及其技术要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改变微地形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二.增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改变微地形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二.增加地表植物被覆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三.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41、问答题 轮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把每一种作物都配置在最适的田块上,使每一种作物都有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把每一种作物都配置在最适的田块上,使每一种作物都有良好的前作;
②中耕和非中耕作物应间隔排列;
③注意作物对连作的反应:耐连作:玉米、甘薯、麦类等(连作4-5年);不耐连作:大豆、花生、马铃薯等(种1年,停1-2年);不宜连作:油菜、烟草、瓜类(种1年,停3-5年)。
④轮作中不安排休闲;
⑤注意豆科和非豆科的轮作。
8、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目的:分析措施当前已有的实际效益;
检验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预测规划措施的效益。
42、问答题 简述发生横向侵蚀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是河(沟)床纵向侵蚀的影响,由于河(沟)床下切而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是河(沟)床纵向侵蚀的影响,由于河(沟)床下切而使河(沟)床失去稳定。
2.是山洪、泥石流流动时水流弯曲引起横向冲刷所造成的。
43、问答题 论述南方石漠化的成因及其对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状:目前,我国近70%以上的石漠化灾害主要分布在以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状:目前,我国近70%以上的石漠化灾害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等南方8省(区、市),石漠化面积达12.96万平方公里,每年大约吞噬185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总体呈加剧趋势。近几年,石漠化更以年均2%左右的速率扩张,尤其以贵州省最为严重,所以对石漠化进行治理刻不容缓。
原因:石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于人为因素叠加所致,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
主要表现在:
(1)强烈的岩溶化过程
(2)地质条件
(3)地形、地貌因素
(4)植被生长环境等。
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
主要表现为:
(1)过度樵采
(2)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3)过度开垦
(4)乱砍滥伐
(5)乱放牧。
三、石漠化的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由于石漠化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强度差异,在恢复治理时存在难易差异,所以只有科学划分石漠化等级,才能准确查清石漠化现状,因地制宜实施恢复治理工程。对于强度石漠化地区,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人类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对石漠化的治理主要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移民,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恢复植被,并合理开发喀斯特生态旅游。对于中度石漠化地区,主要采取以治理为主的生态战略,通过退耕还林、发展混农林业等措施积极治理。对于轻度石漠化地区,主要采取治理为主、加强预防的生态战略,进行生态农业、庭院经济的生态综合防治,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保护好现有的土地和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44、问答题 简述混交林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2)可较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2)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3)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数量,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由于混交林大多立体利用光能,因此,综合光合产量较高。
(4)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大在滞蓄径流、拦截泥沙、抗蚀抗冲方面的作用大于纯林。
(5)可有效地提高林木的抗逆性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系统,食物链较长,营养结构多样,有利于各种鸟兽栖息和寄生性菌类繁殖,使众多的生物种类相互制约,因而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如松栎混交林。
(6)混交林能提高生物多样性。
45、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流域内各种资源与环境的信息按空间分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流域内各种资源与环境的信息按空间分布进行存储管理,把大量单一分散的数据资料变成活的综合的信息资源,向用户提供灵活方便的查询检索,统计计算和列表制图的基本信息服务。
46、名词解释 人工林种植点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种植点或播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排列方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种植点或播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排列方式。
47、名词解释 山洪及泥石流防治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山区沟道内及荒溪冲积扇上,为防止山洪及泥石流冲刷与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山区沟道内及荒溪冲积扇上,为防止山洪及泥石流冲刷与淤积灾害而修筑的沟道治理工程及排导工程等建筑物。
48、问答题 说明各种人工种草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直播是种草的主要方法,又分为条播、穴播、撒播、飞播、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直播是种草的主要方法,又分为条播、穴播、撒播、飞播、混播。条播适应地面比较完整、坡度在25度以下的种草地,穴播适应于地面比较破碎、坡度较陡的山坡荒地,以及坝坡、堤坡、田坎等部位,或播种植株较大的草类时采用,撒播在退化草场进行人工改良时采用,飞播适用于地广人稀、种草面积较大的地区,混播适用于建立长期草地或放牧地时采用。
(2)移栽主要用于草地补植,一般在定苗时分株移栽,有条件的可先覆膜育苗,然后移栽。
(3)埋植用于有些草类需采取地上茎或地下茎埋压繁殖,如芦苇、芭茅、象草、小冠花等。
(4)插条用于某些草类的繁殖,如葛藤、小冠花等。
49、名词解释 临界坡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坡度增加到一定值,土壤侵蚀量不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反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坡度增加到一定值,土壤侵蚀量不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反而出现下降趋势,这一坡度就叫临界坡度。
50、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的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查清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查清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2)综合分析资料,提出规划设计的方案。
(3)对有关附属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道路、通讯、灌溉与排水工程等规划设计。
(4)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文件。
51、填空题 蓄水保土效益计算包括:单项措施的蓄水()效益和小流域或某区域的蓄水保土()效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保土;总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保土;总体
52、问答题 我国目前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常见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常见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53、名词解释 河流横向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是指河(沟)道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的侵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是指河(沟)道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的侵蚀。
54、填空题 影响土壤抗蚀性的因子()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性质;植被状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性质;植被状况
55、问答题 简述护坡薪炭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目的:
营造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目的:
营造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并控制坡面水土流失。也可减轻或防止对森林植被的破坏,达到以林保林的目的。
(2)优点:
薪炭林是一种优质能源,与煤、石油相比,薪炭林几乎不含硫(含量﹤0.1%),薪炭材灰分少,且可做为肥料归还土壤;使用方便,低价安全,热值高于秸杆作物。
(3)造林技术与作业经营技术
①造林地的选择:靠近村庄且交通便利。
②树种选择:耐干旱瘠薄、萌蘖能力强、耐平茬,生物产量高、易燃烧、热值高的乔灌木树种。
③薪炭林造林密度:营造薪炭林一般要求密度较高。一是为了提高干技的生物产量,二是薪炭林生长周期短,个体所需营养空间相对较小,只有密植才能充分利用空间。一般造林密度应在400-667株/亩,最大为1000株/亩(如灌木)。要根据树种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因树因地制宜的确定密度。
④造林技术:
A整地:鱼鳞坑、反坡梯田和水平沟等。整地季节,提前半年,最好在雨季以前进行整地。
B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
⑤薪炭林作业技术:根据薪炭林的经营目的和树种特性确定薪炭林的作业方式。以培养薪炭林兼水土保持的林分可实行矮林作业,以培育用材为主兼顾修枝取薪材的林分可采用乔林作业,以培育薪炭林及农用小径材为主的林分可采用中林作业。
56、名词解释 土壤分散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示土壤在水中分散程度的指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示土壤在水中分散程度的指标。
57、名词解释 进度安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资金,劳力等情况,安排每年造林面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资金,劳力等情况,安排每年造林面积。
58、名词解释 下渗能力(f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充分供水(或地面有积水)条件下的下渗率,又称下渗容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充分供水(或地面有积水)条件下的下渗率,又称下 渗容量。
59、问答题 坝址选择考虑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坝址在地形上要求河谷狭窄,坝轴线短,库区宽阔容量大,沟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坝址在地形上要求河谷狭窄,坝轴线短,库区宽阔容量大,沟底比较平缓(口小肚大的葫芦型地形)。
2.坝址附近应有宜于开挖溢洪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
3.坝址附近应有良好的筑坝材料,取用容易,施工方便,坝址应尽量向阳,以利延长施工期和蒸发脱水。
4.坝址地质构造稳定,两岸无疏松的坍塌土,滑坡题体,断面完整,岸坡不大于60度,坝基应有较好的均匀性,其压缩性不宜过大,岩层要避免活断层和较大裂隙。
5.坝址应避开沟岔弯道泉眼遇有跌水应选在跌水上方。
6.库区淹没损要小,应尽量避免村庄,大片耕地,交通要道和矿井等被淹没。
7.坝址还应必须结合坝系规划统一考虑。
60、名词解释 削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除或避开滑坡体,主要防止中小规模的土质滑坡和岩质斜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除或避开滑坡体,主要防止中小规模的土质滑坡和岩质斜坡崩塌,可减缓坡度,减小滑坡体体积,从而减小下滑力。
61、填空题 造林树种组成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造林时的树种组成;成林的树种组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造林时的树种组成;成林的树种组成
62、问答题 简述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的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通过土壤管理创造较为优越的环境,满足苗木、幼树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通过土壤管理创造较为优越的环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境,满足苗木、幼树对水分、养分、光照、温度和空气的需求;
(2)进行林木控制,使之生长迅速、旺盛,并形成良好的干形;
(3)保护幼林,使其免遭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危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4)检查验收新造林幼林,加强造林质量管理。
63、问答题 简述淤地坝枢纽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大件:土坝,溢洪道,放水洞。
方案特点: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大件:土坝,溢洪道,放水洞。
方案特点:防洪安全处理洪水以排为主,适用较安全。上游淹没损失较少,唯溢洪道工程量大,工程投资维修费高。
适用于:筑坝土料含黏粒量大,施工困难,土方造价高,流域面积大,洪流模数大,以排为主的情况。
两大件:土坝,放水洞。
方案特点:防洪安全处理洪水是以滞蓄为主,坝高库容大,土坝工程量大,上游淹没损失比较多,但无溢洪道石方工程量小,工程总投资可能小。
适用于:筑坝土料透水性大,土坝施工用水坠法造价低,流域面积小,洪量模数小,以滞蓄为主的情况。
一大件:土坝。
方案特点:处理洪水全拦全蓄,安全性差,仅适用于小型荒沟或微型集水面积且无常流水的狗头防护上。
具体的组成方案选择从:
1.拦泥
2.工程投资
3.施工
4.综合分析
64、名词解释 截留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降雨时段内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之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降雨时段内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之比。
65、名词解释 整治线(治导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河道经过整治以后,在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河道经过整治以后,在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
66、问答题 简述泥石流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大。
67、问答题 简述密度对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①密度↗,根系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①密度↗,根系数量↘。
地上部分:随密度↗,树冠↘,枝叶↘,抑制根系的生长;
地下空间:随密度↗,个体间根系争夺地下营养空间激烈。
②密度过大,影响根系发育,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小,垂直分布也浅,甚至全林地的总根量也少。
③一般来说,随密度↗,总根量、各级根量都↘。
(2)密度对林分稳定性的影响
①林分过密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
②林分过稀要视地区条件而论。条件较好的湿润地区,只要树木能在和其它植物竞争中站得住脚,即使孤立木也能健康成长。在水分不稳定地区,林分需要有一定的郁闭度才能保证林木在群落中占优势,并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因子影响。在极端干旱地区,旱生树种有首先发育庞大根系的适应性,只有稀林才能正常生存。
68、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对径流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径流深(h)的影响:
a、林冠、枯枝落叶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径流深(h)的影响:
a、林冠、枯枝落叶截留(林冠截留量15%-30%,枯落物的吸水率多为其干重的2~3倍)。
b、入渗量增加。
C、整地洼蓄(整地增加了产流的洼蓄量)。
d、对雨强、历时的影响。
(2)对地表糙度(n)的影响:
枯枝落叶、整地、林木及林下植被。
69、问答题 简述林木抚育管理的概念及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概念:
是指在幼林时期对苗木、幼树个体及其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概念:
是指在幼林时期对苗木、幼树个体及其营养器官进行调节和抑制的各种措施。
目的:
保证幼树更好地生长,迅速达到成林要求,增加林分的稳定性。
措施:
修枝、平茬、除萌蘖、间苗、间伐。
70、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准备工作
(二)外业调查
(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准备工作
(二)外业调查
(三)资料检查与整理
(四)规划设计
(五)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
71、名词解释 图面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形图、卫星遥感像片、航空摄影像片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形图、卫星遥感像片、航空摄影像片等。
72、问答题 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营力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促使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力量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内营力和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促使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力量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形成地表轮廓和直接决定土壤的侵蚀形成的发生和其发展过程。
(1)内营力作用的表现按不同的成因可分为:
1.水平运动
2.垂直运动
3.褶皱运动
4.断裂运动
5.岩浆运动
6.地震
(2)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太阳能,外营力作用的形式有很多,如流水、地下水、波浪、冰川、风沙等。
73、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承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保持生态与环境质量不致退化的前提下,单位面积土地所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保持生态与环境质量不致退化的前提下,单位面积土地所容许的最大限度的生物生存量。
74、问答题 简述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顺序(水土保持设施的实施顺序的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顺序安排,应遵照以下原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顺序安排,应遵照以下原则:为了有利于保证安全,降低造价,一般先治坡,后治沟;先支毛沟,后主干沟;先上游后下游。先易后难,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措施先上。有的措施虽然投入较多、见效较慢,但对小流域设计中对实施顺序上相互影响的措施,应妥善安排。基本农田、退耕陡坡、造林种草三者的实施顺序需紧密配合,逐年交错进行。
2.大、中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顺序安排,应遵照以下原则:根据各个类型区水土流失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效益,确定其实施顺序。一般对危害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区域,优先安排;另外投入少、见效快的措施优先安排。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优先安排。经过研究确定为重点治理区的,应优先安排。
75、问答题 简述森林下垫面作用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改变了热量平衡;
(2)改变了垂直乱流交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改变了热量平衡;
(2)改变了垂直乱流交换与水平热交换;
(3)改变了近地层垂直的温度、湿度;
(4)改变了水分垂直交换的数量和过程;
(5)改变了降雨的分配量、水汽凝结、蒸发过程。
76、问答题 简述枯枝落叶的水土保持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截留、吸收部分降雨;
②彻底消灭降雨动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截留、吸收部分降雨;
②彻底消灭降雨动能;
③形成地表保护层,维持土壤结构稳定;
④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⑤增加地表粗糙度,分散、滞缓、吸收过虑地表径流;
⑥拦截过滤固体径流,沉积沙粒;
⑦防止土壤蒸发,稳定土壤湿度和温度,利于树木生长;
⑧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增加土壤入渗量,减少地表径流;
⑨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77、名词解释 下渗强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下渗率f)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中的水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下渗率f)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中的水量。
78、问答题 简述带状整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地带一般沿等高线走向,平原地区一般为南北走向。带的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地带一般沿等高线走向,平原地区一般为南北走向。带的长度依据地形条件、整地的断面形式而定。带状整地主要用于地势平坦或较平整的坡地。
①山地带状整地
根据断面形式可分为:
a.水平带状整地:带宽0.4~3m,带长自定,深度25~35cm。
应用条件:植被茂密,土层厚肥沃,土壤湿润的中缓坡。
b.水平阶(条):
特点:拦截地表径流能力强,抗土壤侵蚀能力强。
应用条件:石质山地土层较薄的中缓坡,土层较厚的灌木陡坡,或黄土山地的缓中陡坡。
c.反坡梯田:田面内倾3~5°反坡,面宽1~3m,深40cm以上。
特点:改变了坡向。
应用条件: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形破碎的丘陵区的中缓坡,坡面完整的地方可用于陡坡。
d.水平沟:上口0.5~1m,沟底0.3~0.6m,沟长4~10m;沟长时每隔2m应在沟底留埂,外缘有埂。
特点:沟深、容积大,拦截地表径流能力强,沟壁有一定的庇荫作用。
应用条件:适用于陡坡、土层较厚的山地。
e.撩壕整地:大撩壕宽0.5m,深0.5m;小撩壕宽0.5m,深0.3~0.35m,壕间距2m。
适用于:土质较差,植被茂盛地区
②平原带状整地
a.带状:带面与地面平。宽0.5~1.0m或3~5m,深25~40cm,带间距大于等于带面宽。
应用条件:适用于无风蚀危险的地方,荒地、撂荒地、退化草牧场等。
b.高垄:连续长条,垄宽30~70cm,垄面高于地面20~30cm,垄向有利于排水。
应用条件:盐碱地和水湿地。
79、问答题 简述谷坊选址的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库容大,工程量小;(2)沟底和岸坡地形、地质(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库容大,工程量小;(2)沟底和岸坡地形、地质(土质)状况良好;(3)取用建筑材料比较方便。
80、判断题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问答题 发展薪炭林对防止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一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一般以萌芽力强,生长快,燃烧值高的树种为主。
一、薪炭林开发的地位: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耗量的急剧增长,常规能源日渐短缺,这在干旱地区尤为严重。森林植被是人类最古老的能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薪材是主要的能源,但是其消耗量远大于生产量,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人民群众生活越加困难。因此,大量营造薪炭林收到各国政府重视,它具有重要意义。
二、薪炭林发展前景:根据我国国情,薪炭林在将来很长时间内仍是农村主要能源,营造薪炭林既补充能源不足,又防治沙漠化,改善生态一举两得。
三、薪炭林经营类型:
(1)短轮伐期平茬采薪经营型。
(2)材、薪经营型。
(3)林草经营型。
(4)薪炭林经营型。
(5)头木育薪经营型。
(6)扶育采薪型。
四、薪炭林营造技术:
(1)制定发展规划和经济方针。
(2)树种选择。
(3)合理密度。
(4)搞好配置。
(5)适时平茬更新。
五、发展薪炭林途径:
(1)人工营造。
(2)封山育林。
(3)改造残次林。
意义:
(1)固定沙丘,防止其蔓延和流动。
(2)防止沙漠化趋势的发展。
(3)阻止绿洲,牧场,城镇等设施免遭沙害侵袭。
(4)保护农田绿洲和牧场稳定,防止土地退化。
(5)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82、问答题 简述荒溪治理的生物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荒溪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林业、农业和牧业等几个方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荒溪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林业、农业和牧业等几个方面。
1.林业措施:在治理泥石流的生物措施中,以林业措施效果最好,尤其森林具有最高的第一性生产力,它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的和最有效的生态平衡调节作用。其中林业措施按其目的和作用可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床防冲林、护堤固滩林。
2.农业措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可使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农业生态系统。防止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可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农田基本建设措施。
3.牧业措施:适度放牧,改良牧草,改放牧为圈养,分区轮牧,选择水土保持性强的牧草。
83、问答题 简述种间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种间关系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2)种间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种间关系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2)种间关系随立地条件不同而变化
(3)种间关系随混交方法等不同而变化
84、问答题 简述斜坡固定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斜坡:
通常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地段。由坡顶、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斜坡:
通常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地段。由坡顶、坡肩、坡面、坡脚、坡体组成。
斜坡固定工程:
指为防止斜坡岩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设的工程措施。
包括:
挡墙、抗滑桩、削坡、反压填土、排水工程、护坡工程、滑动带加固、植物固坡、落石防护工程等。
作用:
防治滑坡,崩塌和滑塌等块体运动方面。
85、问答题 简述森林下垫面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林分的活动层比裸地厚得多;
(2)下垫面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林分的活动层比裸地厚得多;
(2)下垫面粗糙度增加;
(3)森林有三个作用面,使辐射和热量交换更为复杂;
(4)林冠上层、林冠层、林下土壤层;
(5)随林分季相、林分结构、生长发育阶段变化。
86、问答题 简述森林对土壤水文性质改良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地土层是产生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三个活动层,降雨在这里进行第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地土层是产生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三个活动层,降雨在这里进行第三次再分配。
先后产生入渗、填洼、贮存、径流以及蒸发、蒸腾等水文过程。这些过程在流域的水文循环中对贮存量和输出量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通过林冠层和枯枝落叶层的再分配之后,一部分水分将进入土壤中被贮存,被林木及植物吸收蒸腾或通过地面直接蒸发掉;或者作为土内径流流走或渗入到地下浅水层中;而另外一部分将作为直接径流从地表流走,参与流域的汇流过程形成流域出口的洪峰流量。
降雨第三次再分配的效果不仅是影响坡面径流和流域出口流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蚀强度的重要因素。
87、问答题 简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总原则:
以密度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造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总原则:
以密度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为主要考虑因子,使林木个体之间对生活因子的竞争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个体得到最充分的发育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林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
88、名词解释 经济评价的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
89、填空题 护岸工程按形式分为:(),(),(),(),桩式,生物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坡式;坝式;墙式;混合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坡式;坝式;墙式;混合形式
90、判断题 遥感技术使用的运载工具只有卫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填空题 为固定沟床,拦蓄泥沙,防止或减轻山洪及泥石流危害而在山区沟道中修筑的各种工程措施,谷坊、拦沙坝、淤地坝、小型水库、护岸工程等,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沟道治理工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沟道治理工程
92、填空题 干砌石护坡主要由:(),(),()三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脚槽;坡面;封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脚槽;坡面;封顶
93、问答题 简述化学固沙的作用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稀释了的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学物质喷洒于松散的流沙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稀释了的具有一定胶结性的化学物质喷洒于松散的流沙沙地表面,水分迅速渗入到沙层以下,而那些化学胶结物质则滞留于一定厚度的沙层间隙中,将单粒的沙子胶结成一层保护壳,以此来隔开气流与松散沙面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防治风蚀的作用。这种作用属于固沙型的,只能将沙地固定就地不动,而对过境风沙流中所携带的沙粒却没有防治效能。
94、名词解释 鱼鳞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多挖在石山区陡峭的梁峁坡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多挖在石山区陡峭的梁峁坡面上或是支离破碎的沟坡上。由于这些地区不便于修筑水平沟,因而采取挖坑的办法分散拦截坡面径流。
95、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各业土地利用面积的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农业用地规划。根据土地资源评价,将一级和二级土地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农业用地规划。根据土地资源评价,将一级和二级土地作为农地;如不能满足需要,则考虑三级或四级土地加工改造后作为农地。
对农地需要用的数量,按以下步骤进行:
a研究确定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b研究确定农村人口的增减数量。
c研究确定规划期末需要的农地面积。
2.林业用地规划。
a水土保持林用地主要布设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陡坡、沟坡或沟底等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等级较低的土地。在有风蚀和风沙危害地区应有农田防护林网与防风固沙林带。为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结合解决群众烧柴问题的需要,水土保持林面积应占较大比重,一般可达30%左右。
b经济林与果园用地主要布设在土层较厚、背风向阳的荒坡或退耕地。根据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商品生产基地、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经济林与果园用地面积,有条件的要求规划期末达到人均0.07hm2左右。
c在规划范围内原有大片天然林的地区,应将天然林面积包括在林业用地面积内,并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加大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同时提出封禁治理措施。
3.牧业用地规划。
a人工种草用地主要布设在土壤比较瘠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退耕地或荒坡,在土地资源评价中也属较低等级,但可略高于水土保持林用地。为了满足发展牲畜的需要,人工种草应有足够的面积。特别在天然牧场不能满足发展牲畜需要的地区,更需加大人工种草面积的比重,一般要求每一个羊单位有0.07hm2人工草地。
b在规划范围内有大片天然草地和天然牧场的地区,应将天然草地和天然牧场面积包括在牧业用地面积内,并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加大牧业用地比重;同时提出封禁治理与天然牧场改良措施。
4.副业用地规划。农村副业包括种植、养殖、编织、加工、采集、挖掘、运输和第三产业等,其需用土地有的结合在农、林、牧业用地中安排,有的在其他用地中安排,规划中可不单独安排用地。
5.渔业用地规划。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渔业用地有的应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中的小水库、塘坝和蓄水池,有的利用天然水面,有的专修鱼塘养鱼。规划中应分别明确其面积和位置。
6.其他用地规划。包括村庄、道路、房屋等。随着市场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划实施期内村庄、道路、房屋等用地面积将不断增加。规划中应根据“珍惜每一寸土地”的原则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在满足发展经济需要的同时,尽量节约用地,尽量避免占用高产农地。
96、名词解释 山洪导排工程
点 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为了防止山洪、泥石流的危害,保护村庄、道路、工矿企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为了防止山洪、泥石流的危害,保护村庄、道路、工矿企业及生产安全的各种工程。
97、问答题 比较梯田和山边沟的优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边沟
优点:省工经营,降低成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边沟
优点:省工经营,降低成本;
提高土地利用率,比梯田高26%;
交通方便,便于机械化作业。
梯田
缺点:
费工,成本高:在15-20度坡修梯田每公顷420-900工日,约8250-15000元;
土地利用率低:约64.8%。
98、问答题 简述农田防护林对树种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抗风力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在次生盐渍化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抗风力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在次生盐渍化地区还要有较强的生物排水能力;
2.生长迅速、树形高大、枝叶繁茂(如杨树、桉树等);
3.寿命相对较长,生长稳定,能长期具有防护效能;
4.树冠以窄冠型的为好(箭杆杨),根系不伸展过远或具有深根性,胁地影响较小的树种,如泡桐。
5.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充分利用造林地的好条件,生产大量木材和其它林产品。
常用树种:
欧美杨、柳、水杉、池杉、桉树、刺槐、泡桐。
99、填空题 根据沟蚀发生的形态和演变过程,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浅沟侵蚀;切沟侵蚀;悬沟侵蚀;冲沟侵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浅沟侵蚀;切沟侵蚀;悬沟侵蚀;冲沟侵蚀
100、问答题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有哪六大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
第二,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
第二,全球覆盖(高达98%);
第三,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
第四,快速、省时、高效率;
第五,应用广泛、多功能;
第六,可移动定位。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林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林学:水土保持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