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对生产、销售假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有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可构成该罪
B.本条所言的假药,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而定的
C.本罪的主观方面仅包括故意
D.本罪的罚金刑采取倍比罚金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刑法修正案(八)》。
2、多项选择题 关于保险诈骗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益人故意对发生的保险事故夸大损害程度,骗取保险金的,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
B.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
C.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残疾,骗取保险金的,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
D.受益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保险诈骗罪的《刑法》规定。参见《刑法》第198条的规定。
3、单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A.持有大量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
B.持有大量伪造的金融票证的行为
C.持有大量伪造的国家有价证券的行为
D.持有大量伪造的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下列犯罪仍保留死刑的有:()
A.集资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
C.信用卡诈骗罪
D.保险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刑法修正案(八)》。
5、多项选择题 下列情形中,不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是:()
A.甲医药公司擅自从事假药生产、销售,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B.乙国有图书公司明知是盗版图书仍然进行销售,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C.丙公司倒卖窃取的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D.丁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倒卖烟草,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非法经营罪与生产销售假药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在行为方式上的区别。甲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乙的行为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丙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6、多项选择题 张某是一名房地产公园的员工,但张某对自己以前的大学同学谎称自己是某银行职员,银行交给自己 91exam.org的办卡工作指标无法完成,于是大学同学帮助张某轻易地得到了5张他人的信用卡及身份资料,然后张某开始疯狂透支取现。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B.构成诈骗罪
C.构成侵占罪
D.属于《刑法》规定的恶意透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认定。参见《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4项,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7、多项选择题 陈某声称要开办一家外贸服装厂,需要运营资金两千万,于是以商机无限、高回报率为诱饵,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各界亲朋好友募集资金一千多万。但陈某并没有将此资金用于生产经营,而是将募集而来的资金挥霍一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陈某根本没有开展正常的外贸服装经营,而是将募集而来的资金挥霍一空,应当认定陈某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B.本案中陈某构成集资诈骗罪
C.本案无法认定曾某具有非法占有目
D.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集资诈骗罪的具体认定。在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时,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仅凭行为人自己的供述,而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态,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本案中陈某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8、单项选择题 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为方式仅包括"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和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B."销售金额"是指生产、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的违法收入
C.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未经处理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应当累计计算
D.如果同时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9、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业绩一直很好,因此向国务院有关部门申请股票公开募集发行,经过核准后,该公司在制作招股说明书时,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主要股东间意见不合,最大的股东乙(该公司创始人,一直以来的公司发展方向都是乙制定的)召集股东大会要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份,股东大会通过了乙的申请。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对此说明,股票全部发行完毕后一年,公司由于发展方向有问题而濒临破产,债权人要求法院成立清算小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构成欺诈发行股票罪
B.甲公司构成诈骗罪
C.乙构成抽逃出资罪
D.乙构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不包括:()
A.挪用公款罪
B.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C.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D.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参见《刑法》第191条。
11、单项选择题 刘某和孙某系好友,孙某在非洲经营多个业务,其中包括黄金开采。刘某告知孙某国内黄金行情很好,两人遂决定将非洲的黄金进口国内贩卖,但是贵重金属关税较高,两人遂决定从非洲直接将黄金绕关运进中国。孙某从非洲前后三次走私黄金,市值共计500万元。对孙某的行为如何评价?()
A.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
B.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C.构成非法经营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多项选择题 关于洗钱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的所有犯罪都是本罪的上游犯罪
B.本罪主观方面是严格责任,即不管是否知道违法所得是法条规定的上游犯罪均构成犯罪
C.本罪条文对洗钱行为采取列举加兜底的规定方式
D.本罪的主体包括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191条的规定。
13、单项选择题 刘某开办一家生产豆芽作坊,使用对人体有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防腐剂等添加剂生产豆芽,并将这些豆芽销售至各个蔬菜批发市场。针对刘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B.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C.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D.行政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具体运用。参见《刑法》第144条的规定
14、单项选择题 高某以牟利为目的,非法从事外汇现金交易,交易金额上亿,其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C.不构成犯罪
D.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5条增加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规定。
15、单项选择题 刘某从事食品销售工作,为了谋取利益,销售一种名为"泡椒牛板筋"的食品,但该食品配料标签上没有载明存在牛筋,不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刘某的行为:()
A.构成销售假药罪
B.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C.因不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不构成犯罪
D.构成销售劣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具体危险犯。参见《刑法》第143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6、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应当以单位犯罪处罚的有:()
A.某国有公司明知他人进行走私,为其提供贷款的
B.某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层为了单位利益,集体决定走私假币的
C.自然人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以实施走私为主要活动的
D.自然人以走私石油为目的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后,该公司大量走私石油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根据《刑法》第156条的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走私罪可以由单位构成,故A正确。为了单位利益,集体决定走私假币的,也构成单位犯罪。CD两选项中,根据司法解释,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是自然人犯罪。
17、多项选择题 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罪,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侵犯知识产权罪是单位犯罪
B.《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C.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目的犯,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营利的目的
D.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明知犯,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明知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法条熟悉程度。D项参见《刑法》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C项参见《刑法》第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B项参见《刑法》第229条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A项参见《刑法》第220条的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所以,ACD项当选。
18、问答题 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50万元后即不见踪影。一年后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发现甲已将50万元定金挥霍一空。第三项,审讯中甲还主动交代以下犯罪事实: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丙、丁同意。某日,在只有丙、丁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仿真手枪指向丙、丁。 丙、丁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之后甲、丙、丁三人平分赃款。分析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甲被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何法定量刑情节?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甲被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自首情节。《刑法》第67条第2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甲被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自首情节。《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没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甲在被审讯时,如实供述了与丙、丁二人共同进行的利用丙、丁的职务,采取欺骗的方法获得银行巨款并平分的犯罪事实。属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情况,并且他不仅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作为主犯,还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因而应认定为自首。
19、单项选择题 王某在担任某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当某服饰辅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某向其催要货款时,向刘某索要回扣11万元。王某索取贿赂的行为构成:()
A.受贿罪
B.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C.应当就其利用何种职务之便而分别定性
D.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索贿。参见《刑法》第163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单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妨害公务罪的4种主要行为类型。根据《刑法》第277条规定,妨害公务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根据罪刑法定原则,B项不属于妨碍公务罪的行为。
21、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行贿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贿行为才是刑法规制的行为
B.只要是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的,均可构成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
C.单位同样可以构成行贿罪主体
D.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164条的规定。
22、单项选择题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仅仅面向少数的亲朋好友募集资金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承诺高回报率的吸收存款行为系传统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C.保证高收益率的受托理财行为系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D.只有个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某甲经营餐馆,某日食用油供货商某乙告知,某甲自己有一批地沟油,采购价是普通食用油的几十分之一。某甲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大批量采购该地沟油,并用于平时经营中,案发时没有顾客有不良反应投诉。对某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A.某甲的行为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经既遂
B.某甲的行为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属于未遂
C.某甲的行为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属于未遂
D.某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魏某是上市公司某科技研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采用隐瞒事实的方式,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提供担保,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魏某的行为构成:()
A.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B.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C.受贿罪
D.滥用职权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具体认定。参见《刑法》第169条之一第1款第(4)项。
25、多项选择题 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
A.盗窃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数罪并罚。参见《刑法》第144条规定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6、多项选择题 关于逃税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罪是特殊主体,只有纳税人才能构成本罪
B.未经处理的逃税数额,不计入累计数额
C.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一次刑事处罚,再次逃税的,只要受过行政处罚而且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的,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D.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一次刑事处罚,再次逃税的,只要受过行政处罚而且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的,就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201条规定。
27、多项选择题 关于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数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B.对于行为人为实施诈骗活动而支付的中介费、手续费、回扣等,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不予扣除。
C.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
D.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数额。参见2010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
28、多项选择题 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未经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销售金额累计计算
B.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储存空间等服务,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共犯论处
C.行为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依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D.2年内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未经行政处理,累计数额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题考查侵犯知识产权罪犯的具体认定。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9、单项选择题 朱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非法使用"剑南春"、"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的商标及包装物,生产了大量的假酒,后被公安查获。经查朱某获得违法数额达至1万元左右。对朱某的行为应如何评价?()
A.某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B.某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C.某甲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D.某甲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具体运用。我国《刑法》第213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69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0、单项选择题 曾某是某公司的法定代理人,曾某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在该公司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的情况下,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假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巨额资金的,归个人使用,曾某这种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构成:()
A.集资诈骗罪
B.非法经营罪
C.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集资诈骗罪的具体认定。参见《刑法》第192条。
31、多项选择题 刘某系某国有能源公司的经理,刘某在外面还自己开了家能源公司,利用自己在国有公司的资源便利,发展自己的能源公司。刘某的亲戚经营一家器材公司,该器材系生产新能源必须设备。刘某利用职权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该器材公司采购商品。关于刘某的行为,可能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C.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D.滥用职权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165条、第166条。
32、单项选择题 湖南重工有限公司,通过向湖南衡阳农村商业银行出具虚假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谎报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数据,虚构贷款用途,骗取银行贷款1000万。该单位的行为构成:()
A.骗取贷款罪
B.诈骗罪
C.伪造公文罪
D.合同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骗取贷款罪的具体认定。参见《刑法》第175条之一。
33、多项选择题 关于逃税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纳税人甲应纳税24万元,但采取欺骗手段只纳税22万元,甲行为成立逃税罪
B.纳税人甲采取隐瞒手段多次逃避税款未被处理,后被查出,甲逃税数额应当累计计算
C.扣缴义务人由于计算失误,少缴税款1.5万元,税务机关也未发现,甲不成立逃税罪
D.纳税人甲应纳税10万元,但采取欺骗手段只纳税2万元,后税务机关给予其行政处罚并依法下达追缴通知,甲立即补缴应纳税款及纳税滞纳金,对甲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201条,另甲逃税数额未达到十分之一,其行为不成立逃税罪。
34、单项选择题 某甲经营一间书店,盗印其他出版社印刷出版的中小学课本和辅导教材。然后将盗印的教材向各地销售,违法所得达到50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仅成立侵犯著作权罪一罪
B.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属于吸收犯,按重罪处罚
C.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属于牵连犯,应当择一重罪处罚
D.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应当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单项选择题 孙某经营一家印刷厂,除了合法经营一般的书籍印刷外,还大量伪造我国的货币,各地都有孙某布设的假币销售网点,假币从出厂到出售都由孙某掌控。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伪造货币罪
B.运输假币罪
C.出售假币罪
D.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多项选择题 吴某经营服装生意,在经济来往中欠供货商50万元,工人工资又迟迟不能发放,迫于无奈的吴某向银行贷款,但遭到拒绝。吴某遂找到资产评估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其中一名人员行贿2万元要求作虚假的产权证明,吴某以该证明作担保骗得银行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吴某的行为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B.吴某的行为构成骗取贷款罪
C.吴某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
D.吴某的行为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164条和第175条。
37、多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有:()
A.甲未经许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从事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
B.乙买卖进出口原产地
C.丙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外买卖外汇,扰乱市场秩序
D.丙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非法经营罪的具体行为方式参见《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
38、多项选择题 甲从别处购得伪造的空白发票联1000张,每张都开出金额为1000元的发票,意图将它们出售给他人,甲将它们放在自己公文包里,2012年12月3日夜晚乙入室盗窃,盗得一部电脑、两部手机以及装满伪造发票的公文包。乙回到住所发现公文包里装的都是伪造的发票,但是仍然放在自己家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非法购买发票罪
B.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售发票罪,属于预备形态
C.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乙的行为构成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209条第4款和刑法第210条之一的规定。
39、多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有:()。
A.持卡人甲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限额透支,经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
B.乙某借用好友的信用卡进行购物消费
C.丙某盗窃他人信用卡后使用,消费人民币2000元
D.丁某隐瞒将作废的信用卡作为抵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信用诈骗罪的行为方式。参见《刑法》第196条。其中被告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照盗窃罪的定罪处罚。
40、多项选择题 投保人甲勾结鉴定人乙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捏造虚假的保险事故发生原因,从而获得了巨额保险金。对于甲与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与乙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B.甲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应按合同诈骗罪定性处罚
C.乙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和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应数罪并罚
D.乙的行为不构成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保险诈骗罪的行为方式和共犯。参见《刑法》第198条的规定。
41、多项选择题 陈某经营一家批发兼零售的百货商店,主营烟酒。陈某感觉正常经营烟酒利润太低,于是想经营"水货"。便偷偷地通过各种渠道辗转大量购进走私进口的国外品牌香烟和洋酒。1年时间,陈某共牟利50万元,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陈某的行为构成:()
A.走私普通货物罪
B.非法经营罪
C.不构成犯罪
D.如果走私的烟酒产品质量有问题,陈某还可能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参见我国《刑法》第225条的规定。
42、问答题 甲成立一犯罪组织,常年从事走私活动。乙是甲的好友,乙知道甲的走私行为,每当甲资金紧张时,乙都会放贷款给甲,资金来往共计500万元。丙是甲的收购方,经常直接到内海与甲接头,直接收购走私货物,收购金额高达600万元。某日,公安机关收到线报,甲将走私一批珍贵名表经某海域到我国境内。甲的走私团伙到案后,发现埋伏的警察,为了逃避抓捕,以暴力等方式与公安人员搏斗,造成多名民警受轻微伤。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丙的行为如何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丙的行为构成走私罪。根据《刑法》第155条规定,丙直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丙的行为构成走私罪。根据《刑法》第155条规定,丙直接到内海收购的行为属于间接走私行为,应当以相应走私犯罪论处。
43、单项选择题 刘某 将自己两间破旧的房屋向保险公司投保10万元。为了取得保险赔偿金,趁月黑风高无人之时,点燃自己旧屋后离开,大火蔓延烧死房屋附近居民3人。警方当晚根据现场发现刘某留下的证据,因此在刘某向保险公司索赔前便将其逮捕。对刘某的行为构成:()
A.保险诈骗罪
B.放火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刘某不构成保险诈骗罪是因为还没有实施"索赔行为",所以不构成保险诈骗罪。
44、单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不符合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是:()
A.公司总经理甲无偿向其朋友开的公司提供巨额资金
B.公司总经理乙向濒临破产的公司提供巨额资金
C.公司总经理丙在股市大量买进近期一直跌停的公司股票
D.公司总经理丁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购得商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多项选择题 甲给丈夫乙购买了以自己为受益人的巨额人身意外伤害险,听说骑摩托车容易出事,又在丈夫生日时送给乙一辆马力强大的摩托车,希望乙在开摩托车时出意外。后来,乙果真在开摩托车时出事故。甲根据保险条款中包括驾驶摩托车意外的情形,获得了巨额赔付。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B.甲没有故意杀人的行为
C.甲没有保险诈骗的行为
D.假如甲在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时隐瞒了乙驾驶摩托车的情况,并在向保险公司索赔时隐瞒乙死于驾驶摩托车事故的真相,甲构成保险诈骗罪,并且应当以开始向保险公司索赔着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因果关系。甲的主观愿望不科学,在该主观愿望支配下的后续行为也不具有刑法规范意义的因果关系,甲的行为无罪。
46、多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是:()
A.甲利用自己在证监会工作的优势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的
B.乙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价格的方式进行证券交易,影响交易量的
C.丙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的
D.丁以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交易量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182条所规定的各情形。
47、多项选择题 在日照灯行业中,光明有限公司一直享誉盛名,新成立的A公司同样生产经营日照灯业务,为了达到推销自己产品目的,在广告中通过捏造光明牌日照灯诸多问题的手段达到宣传自己产品的目的。B公司同样是日照灯行业里相当有竞争力的公司,在广告中看到关于光明公司的质量问题时,不加求证便到处散布这些消息,企图打压光明公司的声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公司的行为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和虚假广告罪,根据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B.A公司的行为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和虚假广告罪,应当数罪并罚
C.B公司的行为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
D.B公司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根据《刑法》第221条、第222条规定及牵连犯理论可得A选项;只有散布虚假信息行为不构成犯罪,故选D。
48、多项选择题 2006年5月,甲通过互联网得知某单位有钢材销售后,与乙商量,要乙扮作自己的助理,携带款项前去洽谈生意。在甲与该单位谈判中,乙一直在场。经谈判,双方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预付货款总金额30%后,可提走合同项下全部钢材,余款待甲提走货物后一星期内支付。甲按合同支付了15万元预付款,提走了价值50万元的钢材。钢材到手后,甲、乙与丙谈判销售钢材,丙对钢材来路表示怀疑,甲不得不说出实情。最终,丙支付30万元现金买下了该批钢材。甲分给乙3万元后潜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构成合同诈骗罪
B.丙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只有甲构成合同诈骗罪
D.甲和乙都构成合同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本案中,甲收受某单位给付的货物后逃匿,属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乙参与合同诈骗,并分得赃款,构成该合同诈骗罪的共犯。丙明知钢材是犯罪所得而收购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49、多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构成假冒专利罪的是:()
A.甲未经权利人许可,在产品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的
B.乙未经许可,在自己产品的广告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的
C.丙未经许可,签订的合同时,使用他人的专利号的
D.丁伪造他人专利书,并使用这些专利书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
50、多项选择题 关于货币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伪造货币罪和变造货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客.观方面,伪造是模仿真实的货币,即存在与所造的假币相对应的真货币;变造则是对真正货币本身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改变其面值、含量的行为
B.伪造的货币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C.将报纸或者书籍等剪下来的假币卖给他人的,成立诈骗罪,而非出售假币罪
D.为了自己使用而在外地购买假币后,携带假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居住地的,构成运输假币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170~173条。
51、单项选择题 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研开发处代理处长李某因在本单位网络系统改造工程招标中隐瞒亲属关系,利用职务便利,使其亲属经营的公司中标,并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采购商品,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评价?()
A.不构成犯罪
B.滥用职权罪
C.贪污罪
D.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具体运用。根据我国《刑法》第166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三)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52、问答题 甲成立一犯罪组织,常年从事走私活动。乙是甲的好友,乙知道甲的走私行为,每当甲资金紧张时,乙都会放贷款给甲,资金来往共计500万元。丙是甲的收购方,经常直接到内海与甲接头,直接收购走私货物,收购金额高达600万元。某日,公安机关收到线报,甲将走私一批珍贵名表经某海域到我国境内。甲的走私团伙到案后,发现埋伏的警察,为了逃避抓捕,以暴力等方式与公安人员搏斗,造成多名民警受轻微伤。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乙的行为如何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乙的行为构成走私罪,属于帮助犯。根据《刑法》第156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乙的行为构成走私罪,属于帮助犯。根据《刑法》第156条,乙的行为构成走私罪的帮助犯,根据《刑法》第27条从犯规定量刑。
53、单项选择题 关于金融诈骗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集资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B.金融凭证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C.信用证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D.有价证券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金融诈骗罪中的具体个罪的主体。参见《刑法》第200条。
54、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票据诈骗罪:()
A.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B.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C.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没有骗取财物的主观心态和客观结果
D.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障的汇票、本票,具有骗取财物的主观心态和客观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票据诈骗罪的刑法规定。ABD参见《刑法》第194条。
55、单项选择题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保险诈骗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竞合问题。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故意以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制造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结果,骗取保险金的,依照《刑法》第198条第2款规定,按数罪并罚处罚,如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等等。故本题选D。
56、多项选择题 孙某和刘某系大学舍友,孙某巧合知道刘某的信用卡密码,某日趁刘某不备盗得其信用卡消费5万元后将卡偷偷地放回刘某处,后孙某良心发现,主动向刘某请罪并退还5万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孙某的行为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B.孙某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C.孙某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
D.对孙某可以从轻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57、问答题 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50万元后即不见踪影。一年后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发现甲已将50万元定金挥霍一空。第三项,审讯中甲还主动交代以下犯罪事实: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丙、丁同意。某日,在只有丙、丁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仿真手枪指向丙、丁。丙、丁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之后甲、丙、丁三人平分赃款。分析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对甲被指控的第一项和第二项罪行是否需要数罪并罚?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甲进行的第一项和第二项罪行不需要进行数罪并罚。因为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甲进行的第一项和第二项罪行不需要进行数罪并罚。因为这是一种牵连犯的情形。所谓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其方法行为或手段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牵连犯,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处罚方法,那么应当从一重罪处罚。对于案例中所说的情况,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是甲进行合同诈骗的行为手段,因而只需要按照合同诈骗罪这一重罪处罚即可。
58、多项选择题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共同拥有某商业秘密,约定必须两人一起签字时才能使用,甲擅自使用该商业秘密的,造成乙遭受重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B.甲乙共同拥有某商业秘密,约定必须两人一起签字时才能使用,甲擅自披露给第三者使用,造成乙遭受重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C.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因为职务或者业务知悉商业秘密内容后擅自将商业秘密出卖给他人,并将非法所得据为己有或者为第三者所有的,应根据情节和主体的身份,认定为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
D.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同时触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219条及相关条文的规定。
59、问答题 甲成立一犯罪组织,常年从事走私活动。乙是甲的好友,乙知道甲的走私行为,每当甲资金紧张时,乙都会放贷款给甲,资金来往共计500万元。丙是甲的收购方,经常直接到内海与甲接头,直接收购走私货物,收购金额高达600万元。某日,公安机关收到线报,甲将走私一批珍贵名表经某海域到我国境内。甲的走私团伙到案后,发现埋伏的警察,为了逃避抓捕,以暴力等方式与公安人员搏斗,造成多名民警受轻微伤。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甲的行为构成走私罪和妨碍公务罪,应当数罪并罚。根据《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甲的行为构成走私罪和妨碍公务罪,应当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154条和第157条可知,甲的走私行为已经构成犯罪,抗拒抓捕的行为构成妨碍公务罪。虽然两罪有牵连关系,但是《刑法》第157条规定应当数罪并罚,所以应当按照《刑法》第69条规定进行并罚
60、多项选择题 本章犯罪主体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串通招投标罪的主体只能是投标人
B.逃汇罪的主体只能是单位
C.一般员工不能成为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D.广告主、广告经验者和广告发布者之外的其他人也可以构成虚假广告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第223条、第190条、第169条之一和第222条的规定。
61、多项选择题 以下罪名之犯罪主体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有:()
A.骗取出口退税罪
B.虚开发票罪
C.侵犯著作权罪
D.盗窃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各个罪的犯罪主体是个人还是单位。D项盗窃罪只能由自然人主体才能构成。
62、单项选择题 南通得亨手套有限公司弄虚作假,采用将高关税税率货物伪报为低关税税率货物的方法进口货物,偷逃关税20万元,其行为构成:()
A.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B.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C.偷税罪
D.行政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具体运用。参见《刑法》第153条第1款的规定:"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63、多项选择题 关于扰乱市场秩序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利用互联网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可以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
B.医药销售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其所销售的药品作虚假宣传,肆意夸大其疗效,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虚假广告罪
C.投标人与招标人采取威胁、欺骗或者贿赂等非法手段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投标人和招标人都可以构成串通投标罪
D.被告人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人既不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心态,也不具有骗取合同相对人财物的结果,被告人仍然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损害商业名誉罪、虚假广告罪、串通投票罪和合同诈骗罪。参见《刑法》第221~224条的规定。
64、单项选择题 陈某留学日本,日本的淫秽产业让陈某染上恶习,不能自拔。回国时,带上自己最喜爱的性爱录像(十几张)过关回国,在中途被海关截留。对陈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A.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B.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C.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没有牟利或者传播的目的,数额也未到普通走私标准。
65、多项选择题 被告人吕某在担任扬州市新世纪黑豚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间,利用广告对本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作虚假宣传,并造成养殖户重大经济损失。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吕某可以构成虚假广告罪
B.吕某可以构成诈骗罪
C.吕某的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正常的业务经营范围
D.如果吕某构成虚假广告罪,那么需要本案情节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虚假广告罪的具体运用。我国《刑法》第222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5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
(五)造成人身伤残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66、单项选择题 某甲系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员,某乙是该行董事长的儿子,找到某甲要求贷款,某甲碍于压力就没有要求抵押,向某乙发放贷款1000万元。某乙在得到贷款后送给某甲50万元作为酬谢。某乙贷款到期后不能收回,某甲的行为构成:()
A.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
B.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和商业贿赂罪
C.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
D.违法发放贷款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和商业受贿罪这两个罪名本身就不存在,甲不能构成受贿罪是因为其不符合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67、多项选择题 甲的私营企业在2004年生产 的产品全部内销,并缴纳了各种税收50万元。甲在年底向税务机关谎称其中部分产品出口,并出具了虚假的出口外销合同及相关证明,获得国家20万元的出口退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骗取出口退税罪
B.诈骗罪
C.逃税罪
D.合同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诈骗罪的行为类型。《刑法》第204条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逃税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68、多项选择题 强迫交易罪的行为方式包括:()
A.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
B.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情节严重的
C.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情节严重的
D.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刑法修正案(八)》将我国《刑法》第226条修改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强买强卖商品的;(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69、问答题 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50万元后即不见踪影。一年后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发现甲已将50万元定金挥霍一空。第三项,审讯中甲还主动交代以下犯罪事实: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丙、丁同意。某日,在只有丙、丁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仿真手枪指向丙、丁。丙、丁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之后甲、丙、丁三人平分赃款。分析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甲构成何罪?并请简要说明定罪的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本题考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合同诈骗罪和贪污罪的具体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本题考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合同诈骗罪和贪污罪的具体运用、数罪并罚和法定量刑情节等问题.
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合同诈骗罪和贪污罪。甲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属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的管理活动和信誉,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甲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请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进行诈骗,并将所骗钱款挥霍一空,属于以虚构的单位名义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因而构成合同诈骗罪。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甲与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丙、丁勾结,伙同贪污,应以贪污罪的共同犯论处
70、单项选择题 关于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罪是单位犯罪
B.触犯本罪,一定要判处罚金
C.本罪最高可能判处死刑
D.触犯本罪不可能判处死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刑法规定。参见《刑法》第206条。
71、多项选择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仙桃市某有限公司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上海市某信托投资公司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非法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吸收公众存款罪
C.习某等人采取投资入股的名义,向公众吸收存款,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并给付报酬,习某的这种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北京某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以植树造林为名,向社会不特定人员非法吸收数量巨大的资金,该单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具体认定。理解《刑法》第176条"非法"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含义。
72、多项选择题 刘某在未实际出资的情况下,通过他人虚假出资注册成立某电子贸易有限公司。刘某伙同周某以该电子贸易公司的名义,通过电视广告等方式招揽他人承揽定制电子笔芯,后分别与十几名被害人签订承揽定制合同,期间收取这十几名被害人保证金共计12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刘某和周某共同犯罪,二者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
B.周某构成虚假出资罪
C.周某同时构成集资诈骗罪和虚假出资罪
D.对周某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集资诈骗罪和虚假出资罪的具体运用。参见《刑法》第159条和第192条。
73、多项选择题 经营餐饮业的赵某,为了节约成本,购买了一百万的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准备使用之前,有关部门查获了赵某的这种行为,如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构成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
B.构成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构成非法持有伪造发票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我国刑法第208条规定:"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64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5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ACD当选。
74、单项选择题 孙某经营某服装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孙某用不合格的布料生产一批劣质衣物,市值20万元,经工人举报在未出厂时便被公安机关收缴。关于孙某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未遂形态
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既遂形态
C.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预备形态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
75、多项选择题 2006年以来,谢某加入以网络经营销售"克莱氏"化妆品为名的非法传销组织。该组织骗取下线每人缴纳3500元获得加入资格后,不向购买者实际交付产品,而是按照发展下线人数在传销组织中设立A、B、C、D、E五个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至案发前,谢某成为该组织最高A级领导人并共同领导该组织,直接或间接发展传销人员500人以上。关于谢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诈骗罪
B.非法经营罪
C.销售伪劣产品罪
D.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参见《刑法修正案(七)》新规定的罪名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76、多项选择题 关于贷款诈骗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法取得贷款后,被告人按照规定将贷款投入生产经营中,但是由于被告人经营管理不善,其公司濒临破产,虽然被告人想方设法地偿还贷款,最终导致还是不能偿还贷款。但因为被告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不构成贷款诈骗罪
B.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诈骗银行的贷款,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为8000元,可以构成贷款诈骗。
C.只有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才可以构成贷款诈骗罪
D.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参见《刑法》第193条。贷款欺诈行为的认定,要看行为人取得贷款后是否按照贷款用途使用以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司法卷二》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司法卷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