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1)王夫之主张&ldq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
(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4)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
2、问答题 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2)、只要诚心求教,潜心问学,都热心教诲,不管他们过去的经历和表现,一视同仁。
3、填空题 道、理、体必须与事、功、用相联系,功利教育目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适用人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适用人才
4、名词解释 勤工俭学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15年,蔡元培等人创立了“勤工俭学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15年,蔡元培等人创立了“勤工俭学会”,用勤工俭学的方法吸引有志青年到法国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和科学技术,以此来富国强兵。“五四”以后,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参加了这项运动。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一批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并通过工读实践,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5、问答题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
(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
(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6、填空题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弟子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弟子职》
7、填空题 汉朝的官学分为()和地方官学两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央官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央官学
8、名词解释 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即“注得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宗旨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9、名词解释 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胡瑗在苏湖两地进行教学时,改变当地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胡瑗在苏湖两地进行教学时,改变当地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10、填空题 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京师大学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京师大学堂
11、名词解释 察举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文帝二年,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文帝二年,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这是察举制度的正式开端,汉武帝时,察举开始制度化,一设立常科,即孝廉科;而是确立察举责任制。
12、填空题 我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的法定学制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壬寅学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壬寅学制
13、填空题 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墨翟;荀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墨翟;荀况
14、名词解释 三舍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15、问答题 颜之推学前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颜之推的教育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重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颜之推的教育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重视教育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颜之推认为士大夫子弟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出他人的先天禀赋,绝大多数属于中庸之人,只有通过积极地接受教育,才不至于落为懵懂之人。
(二)培养多样化的治国人才,在教育目标上,颜之推从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出发,强调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三)德、艺兼重的教育内容二、论儿童的家庭教育,颜之推儿童家庭教育应当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则:
来源:91 考试网1、尽量早教。最好从胎教开始,纵使没有条件进行胎教育,也从婴幼儿时期就要开始进行教育。
2、慈与严结合。颜之推认为家长对子女不能溺爱,对子女的爱应是内在的,外在的表现应威严、严加督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关键时不异采用怒责鞭笞。
3、均爱的原则。在多子女的家庭,不能因子女长相、性格、智愚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偏爱,并进而采用宽严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子女。
4、重视语言和品德教育。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他强调应从小利用一切机会加强语言教育。语言教育要重视规范性和通用性,不可偏爱方言。
16、填空题 西周时,学校教育形成了典型的()的官学体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17、问答题 简述壬戌学制的指导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2)发挥平民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
(3)谋个性之发展;
(4)注意国民经济力;
(5)注意生活教育;
(6)使教育易于普及;
(7)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18、名词解释 庚款兴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
19、填空题 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急就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急就篇
20、问答题 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
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21、问答题 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学而优则仕”出自子夏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学而优则仕”出自子夏之口,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2)、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入 仕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3)它作为世袭制的对立面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这一思想也有明显的副作用,即把求学当作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求学的唯一目标就是做官,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
22、填空题 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诗;书;礼;乐;易;春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诗;书;礼;乐;易;春秋
23、问答题 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第一、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第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第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24、填空题 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5、问答题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26、名词解释 山海工学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1932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抗战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停止。
27、填空题 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策问和诗赋五种考试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口试;贴经;墨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口试;贴经;墨义
28、填空题 宋朝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斋教学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斋教学法
29、名词解释 八股取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八股取士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八股取士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30、名词解释 “三舍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宁四年十月,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r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宁四年十月,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在一定年限和条件下,外舍生可以升入内舍,内舍生可以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分上中下三等,名列上等者,可直接授以官职。
31、填空题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形式基本上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设科射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设科射策
32、填空题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33、名词解释 三纲五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l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34、填空题 朱熹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与()两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学;小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学;小学
35、填空题 古代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是东汉(或汉代)时期建立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鸿都门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鸿都门学
36、填空题 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贤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贤士
37、问答题 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书同文”、&r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书同文”、”行同伦”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所谓“书同文”,就是进行文字的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所谓“行同伦”,就是融合各民族各地风俗,规范道德行为的标准。
(二)“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
这项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藏书的规定。除博士官所藏及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民间所藏诗书、百家经典皆烧毁;有敢谈论者皆获罪。
第二,关于办学的规定。按照“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方针,由政府统一实施法治教育,其它私学一律取消。
(三)“设三老以掌教化”
为了推行“书同文,行同伦”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秦朝在各乡设置“三老”,专门掌管教化,对百姓进行法治教育、耕战教育和法令政策、伦理道德的教育。“三老掌教化“这个政策对于巩固秦王朝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38、填空题 唐文宗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开成石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开成石经
39、填空题 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马礼逊学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马礼逊学堂
40、名词解释 六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诗》、《书》、《礼》、《易》、《乐》、《春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诗》、《书》、《礼》、《易》、《乐》、《春秋》。
41、填空题 韩愈所谓的“道统”,核心就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仁义道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仁义道德
42、问答题 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r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43、名词解释 豫时孙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44、填空题 理学教育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德教育的核心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理
45、名词解释 民办公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革命根据地办学的一种形式,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革命根据地办学的一种形式,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则给予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
46、填空题 汉灵帝时设立的()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鸿都门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鸿都门学
47、名词解释 监生历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48、名词解释 书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起源于唐代,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起源于唐代,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作用。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
49、填空题 梁启超提出的“()”,即普遍提高民众素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开民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开民智
50、填空题 书院讲学形式约可分为学派讲会、宣传教化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术讲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术讲授
51、问答题 简述王夫之的教师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必恒其教事”认为教师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必恒其教事”认为教师对待教育工作,应该像园丁精心培育花卉,农夫辛勤耕耘土地一样,要孜孜不倦,坚持不懈。他说:“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就是要求教师应该热爱教育工作,乐意精心培育人才。
(二)“明人者先自明”教师的责任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讲明道理。“欲明人者先自明”。只有教师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深刻领会了道理,才能胜任教育工作。“夫欲使人能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
(三)“正言”、“正行”、“正教”王夫之非常重视教师自身的道德行为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将教师的影响称之为“起化之原”。他说:“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谨教有术,正道为渐摩之益。”
52、名词解释 学在官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53、问答题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主持制定了民国初年教育方针,有力促进了民初教育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主持制定了民国初年教育方针,有力促进了民初教育的发展。
(2)主持改革北京大学,使北大完成了从封建大学堂向资产阶级大学的转化,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主张文理沟通和渗透,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具有重要价值。
(4)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独立,由教育家来办理。
54、填空题 隋朝在中央设立(),这是我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机构和专门教育长官之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子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子寺
55、问答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6、填空题 中国选士制度产生于西周,并呈现出选士与举官为一途,()与()相衔接的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育士;选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育士;选士
57、填空题 明清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私塾,蒙学教师一般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蒙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蒙师
58、填空题 古代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是()时期建立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汉(或汉代);鸿都门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汉(或汉代);鸿都门学
59、单项选择题 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陈鹤 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填空题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鸿都门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鸿都门学
61、单项选择题 “诂经精舍”是谁创办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填空题 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学;大学;小学;乡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学;大学;小学;乡学
63、问答题 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试验;
(2)黄炎培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试验;
(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
(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试验;
(4)晏阳初等主持的平民教育试验;
64、名词解释 苏湖教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65、填空题 ()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万木草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万木草堂
66、问答题 “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
(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
(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
(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67、填空题 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壬子癸丑学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壬子癸丑学制
68、填空题 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和()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69、名词解释 国子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晋武帝咸宁二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设置国子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晋武帝咸宁二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惠帝元康元年,明确规定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学,而太学则成为六品以下的子弟求学之所,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应。
70、填空题 明清科举常科只有()一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进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进士
71、填空题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京师同文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京师同文馆
72、填空题 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地方试行大学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华民国大学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华民国大学院
73、填空题 ()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颜氏家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颜氏家训》
74、填空题 1919年10月,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的国民教育宗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75、填空题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杜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杜威
76、填空题 封建礼教的“三纲”是()、()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77、单项选择题 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周敦颐
B、程颢
C、程颐
D、朱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填空题 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颜氏家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颜氏家训
79、名词解释 京师大学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80、问答题 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辛亥革命时期教育家的杰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辛亥革命时期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关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为改革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
(3)、认为教育应当独立,提出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会之外的主张。
(4)、倡导“尚自然”、“展个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
81、填空题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在官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在官府
82、填空题 明国子监内设立有“()”,俨然校内公堂和监狱,对学生进行审讯和惩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绳愆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绳愆厅
83、名词解释 教学相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84、填空题 朱元璋曾下令对《孟子》一书大加删节,以符合其专制主义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教政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教政策
85、问答题 & nbsp;试比较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私学与官学是我国古代的两种重要教育制度。官学早在夏商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私学与官学是我国古代的两种重要教育制度。官学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即存在。汉代官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私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两汉,孔子起到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重含义:一指私家学术派别,探讨学术,多数侧重于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二为教育团体,讲学授徒,而这二者的活动是紧密结合的。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与官学截然不同:
第一,私学与官府分离,是独立的专门的学术和教育团体;
第二,私学不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而以本学派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教授弟子,寄望他们推行本学派的政治主张,因此各学派弟子的参政意识都较浓。
第三,私学大师与王官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
第四,受教育对象扩大,本着“有 91EXAm.org教无类”的原则,吸收平民入学,突破了王族、贵族的限制,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
第五,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封闭式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师以私人身份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了较广泛的联系,一变官学僵化死板远离实际的学风,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六,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私学大师,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著作,如《学记》、《大学》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基础。这是自由讲学带来的成果。
86、填空题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著作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颜氏家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颜氏家训
87、填空题 ()规定:清末的各种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
88、填空题 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语学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语学校
89、问答题 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梁启超认为开民智是自强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由专制走向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梁启超认为开民智是自强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必备条件。而开民智的基本途径则是兴办教育,基于这一思路,梁启超指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在于养成一种“特色国民”,这种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即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梁启超的这一思想显然具有反封建色彩。
90、名词解释 学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清末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05年正式设立。它是在清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清末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05年正式设立。它是在清末新式教育获得一定的发展,第一部近代学制颁布实施的背景下设立的。学部与政府其他各部并列,长官称尚书,下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
91、名词解释 监生历事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于洪武五年(1372年)创立,即国子监学生学习到一定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于洪武五年(1372年)创立,即国子监学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就分拔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
92、问答题 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学思结合。孔子认 为,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的。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学思结合。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的。
(二)诱导启发。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
(三)因材施教。孔子认为学生在个性、性格、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学生要各因其材。
(四)学以致用。由知到行,学以致用,是孔子教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孔子认为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乃是为作事而读书
93、问答题 书院的发展轨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书院的萌芽:始于唐代,宋以后书院教育兴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书院的萌芽:始于唐代,宋以后书院教育兴起
(2)书院的发展:
①宋代,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确立,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发展,以显示出官学化的趋势;南宋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象山、丽泽书院);
②元代,政府对书院教育的控制增强,已经逐渐接近官学,理学思想的影响加强;
③明代:书院讲会制度的确立
④清代,书院教育的严重官学化;
94、填空题 原始人创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血缘家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血缘家族
95、填空题 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这五育是:()、()、()、()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公民道德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公民道德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
96、填空题 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开成石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开成石经
97、填空题 爱国女校和()都是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在清末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爱国学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爱国学社
98、填空题 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考定五经文字,并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解释,由皇帝钦定,题名为《()》,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经正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经正义
99、问答题 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创造力的要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培养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放儿童的头脑。让儿童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思索,得到自己的认识,其实就是主张儿童的思想解放,反对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注入式的,甚至压制、对抗的教育。
3.解放儿童的双手。努力做到手脑并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成为有创造力的学生。
4.解放儿童的嘴。儿童应该有言论的自由,要允许儿童问问题,并鼓励他们问。
5.解放儿童的空间。把儿童从鸟笼式的学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以万物为友,向三 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
6.解放儿童的时间。学校将儿童的时间全部占据,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
100、名词解释 学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中国教育史》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