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确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单项选择题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
A.必须是有形的
B.必须是无形的
C.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D.无法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问答题 试比较实际GDP、名义GDP、人均GDP、潜在GDP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G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GDP概念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名义GDP反映的是当期货币价值,实际GDP反映的是与基年相比较的实际价值,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距,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程度;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富裕程度和水平,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去除该年的GDP,则可以得出当年的人均GDP;潜在GDP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它不是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因而也称为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它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缺口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失业状况。而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也可称为自然失业率。
4、名词解释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才创造价值,所以国民收入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总和。
5、判断题 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在按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并没有把它计算进去,那么在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就不应该在个人收入中加入政府的转移支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只有()不反映国民净福利。
A.休闲的价值
B.污染的成本
C.二手交易的价值
D.非市场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判断题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作为两种核算体系,都是核算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绩效的,因此从本质上说,它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多项选择题 ()等属于转移支付。
A.购买办公用品
B.社会保险
C.退伍军人津贴
D.政府债券利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应记入GDP()。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D.购买40股股票
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判断题 一个国家如果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说明这个国家的人民越富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试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大核算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有三种方法:一是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有三种方法:一是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二是收入法或成本法,三是生产法或增加值法。
(1)支出法是从产品的最终使用角度出发,将一定时期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来计算GDP,即从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国外购买最终产品支出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就是:GDP=∑PiQi,其中PiQi(i=1,2…n)依次表示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若以支出法计算,则:GDP=C+I+G+(X-M),其中,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X-M)为净出口。
(2)收入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提供者所得到的收入加总来计算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得到的地租、资本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等项加总求得。一般表示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资本折旧。
(3)生产法是根据各经济部门(或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产品或劳务的价值增值(增加值)来计算GDP。在用这种方法计算GDP时,各物质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扣除,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加值。商业、服务等也按增加值计算,卫生、教育、文体、行政等无法计算增值的部门则按该部门职工提供的劳务收入计算。
12、判断题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在总量劳动市场上,需求等于供给时将不存在失业,也就是说()。
A.每个适龄人员都有工作
B.工资足够高从而保证了所有工人都有合理的工资收入
C.只有那些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
D.每个愿意在市场工资水平上工作的工人都能找到—份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如果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耗费为300亿美元,那么,这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到年末达到()亿美元。
A.5800亿美元
B.5200亿美元
C.4700亿美元
D.800亿美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判断题 按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把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进口和出口加总起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中间产品剔除在外?如果计算了这些商品,结果会如何?试解释一种能解决中间产品问题的计算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剔除中间产品,是为了避免GDP的重复计算。若中间产品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剔除中间产品,是为了避免GDP的重复计算。若中间产品被计算在内,则会严重的重复计算。为了避免重复,可用价值增加值法
17、单项选择题 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如果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耗费补偿为300亿美元,那么,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800和800
B.5500和5200
C.500和200
D.500和3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支出法有: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支出法有: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20、判断题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在市场上销售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多项选择题 ()等属于政府购买。
A.购买军需品
B.购买机关办公用品
C.社会保险
D.政府债券利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家庭在产品市场上(),在劳动市场上(),在资本市场上()。
A.出售商品,出售劳动力,借入货币
B.购买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出货币
C.购买商品,出售劳动力,贷出货币
D.出售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出货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填空题 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2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向当事人出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执法证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执法证件
24、单项选择题 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多项选择题 公司利润包括()。
A.租金
B.股息
C.公司所得税
D.公司未分配利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多项选择题 GDP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则它等于()之和。
A.消费支出
B.投资支出
C.政府购买支出
D.净出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如果名义利息率是12%且通货膨胀率是8%,那么实际利息率()。
A.4%
B.20%
C.8%
D.-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单项选择题 如果名义利息率是10%且通货膨胀率是20%,那么实际利息率率()。
A.10%
B.-10%
C.30%
D.-3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名词解释 政府支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财政开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财政开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总支出。在GDP核算中,只计入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是政府单方面的支付,并不发生产品和劳务的交换,并不反映总产出。因此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30、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A.销售税
B.公司利润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eXAm.org
31、问答题 怎样根据总供求的恒等式推导出“稳固性财政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S-I=(GP—NT)+(EX&mdas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S-I=(GP—NT)+(EX—IM)
上式表明政府的财政赤字必须用该国多于的储蓄来弥补,如果没有多于的储蓄,就必然耍牺牲法国的投资或者净出口,显然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极不利的。
32、判断题 出于国民收入核算的需要,在按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把折旧加入进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问答题 为什么说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和后果作为研究对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和后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一个经济社会的活动就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产的结果是产品和劳务,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实体也是产品和劳务,而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就是国民收入。所以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关键。
(2)国民收入核算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因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进而能够比较综合地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水平。可以说,没有国民收入的核算,宏观经济分析就无法用于经济现实。
34、单项选择题 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A.出口
B.折旧
C.转移支付
D.国家债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问答题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6、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问答题 进行国民收入核算中,试比较储蓄与投资的区别与联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余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余额,投资则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本财货今年比去年的增加量。这一增加显然只能是来自当年新创造出来的国民产品中没有被人们消费掉的那部分产品、故有:消费品+资本财物=个人消费+投资=个人消费+储蓄。换句话说,投资来自于储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投资即等于储蓄
38、单项选择题 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A.政府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
D.消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名词解释 政府购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维持政府日常运转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维持政府日常运转所发生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的购买以及用于公共工程和雇员工资等的开支
40、名词解释 政府税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政府向居民征收的税赋,包括所得税、销售税、货物税、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政府向居民征收的税赋,包括所得税、销售税、货物税、流转税等,所得税称为直接税,其他税种称为间接税。实际上税收是政府向居民提供各种劳务的报酬。
41、问答题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为什么要计入折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折旧是用来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它实际上是固定资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折旧是用来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它实际上是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到最终产品和劳务之中,不能算作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由NDP来反映。
(2)在GDP的核算中,由于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来计算,而任何一种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都包含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在按支出法核算GDP时,其价值总额中就必然包含折旧价值。而按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是计算各种要素的报酬额(实际上是厂商使用各种要素的成本),似乎与折旧没有关系,但为了与支出法核算的结果相一致,必须把折旧加进去,否则计算出来的结果将与支出法核算的结果不一致。从理论上说,它是补偿固定资产的成本。
42、单项选择题 医护之间的关系模式应该是()。
A.主从型
B.指导-被指导型
C.并列-互补型
D.相互竞争型
E.指导-合作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单项选择题 以下定义正确的是()。
A.名义利息率等于实际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B.实际利息率等于名义利息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C.名义利息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减去实际利息率
D.实际利息率等于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问答题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哪些缺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来说,在人口一定的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产出越大,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来说,在人口一定的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产出越大,整个社会的生活也将越好。但是,国民收入核算存在一些缺陷,使得它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一国的实际经济情况,这些缺陷主要是:
(1)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些经济活动是无法计入的。例如,非法经济活动(毒品的生产与贩卖,投机活动等);非市场经济活动(自给性生产与服务,物物交易等等);偷税、漏税不向政府上报的经济活动(地下工厂的生产,私人之间的交易等等),这些都无法计算入国民收入。在具体进行统计时,有些项目也很难准确地计算(例如家庭主妇的劳动与仆人的劳动如何计算),有时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很难准确地区分(例如工人穿的工作服算什么产品),有些项目(尤其是劳务这一项)也容易被重复计算等等。
(2)政府的公共物品不进入市场,也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正确地估算价值。在西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是以变通的方法用政府雇员的薪金收入按成本价格来计算的。这种估算方法显然存在问题。比如,如果国防安全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将部分官兵转业从事民用品生产,假定支付给他们的工资不变,按工资成本计量其该国的GDP也就不变。但一国有用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实际上却增加了,GDP就应增加。可见这种估量方法是有问题的。
(3)国民收入并不能反映出人们由生产中所得的福利变动的情况。例如,它反映不出人们在精神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反映不出闲暇所带来的福利;反映不出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反映不出产品质量的进步与产品类别的变动对人们福利的影响;反映不出产量增加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恶化对人们福利的影响;也反映不出社会上产品分配的情况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并不等于社会福利的增加。
(4)在运用国民收入的各项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时,还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不仅仅是各国运用的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不同而带来的比较困难,就是在用同一种国民收入统计方法的各国之间,由于各国商品化程度的不同,由于各国产品结构与各类产品价格水平的不同,由于各国统计资料的完备性不同等原因也很难以进行准确的比较。
45、单项选择题 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产出为10000,如果第8年价格缩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产出等于()。
A.2000
B.30000
C.40000
D.150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问答题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就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存在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47、问答题 试比较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国民收入指标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国民收入指标的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都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而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社会总产值是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总和。社会总产值中扣除了全部生产资料价值消耗即国民收入。
(2)在西方经济学中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有着比较广泛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I)五个总量概念都会包括到国民收入统计中来,尤其是GDP、NNP和NI都常被称为国民收入。可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有着严格的含义,仅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即产品价值构成中的V+M部分。
(3)与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概念相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概念比较接近于NNP和NI的概念。但与NNP和NI也有区别,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才能创造国民收入,而西 方学者认为,除了物质生产劳动,一切劳动,包括音乐、政府官员的服务等在内都会创造国民收入
48、判断题 既然名义GDP受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共同影响,那么一个国家的名义GDP增加了,就意味着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都提高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问答题 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只计算对最终产品的支出而不计算对中间产品的支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既计算最终产品又计算中间产品就会产生重复计算的结果。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既计算最终产品又计算中间产品就会产生重复计算的结果。例如,农民生产小麦,再把小麦卖给面粉厂,面粉厂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再卖给面包师做成面包,每一道生产工序都相应增加了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增加值。对于面包这个最终产品而言,小麦、面粉都是中间产品。如果计算了小麦、面粉的价值,当面包出售时又计算了面包的价值,这样,在国内(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小麦、面粉就被计算了两次,从而扩大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所以,在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讨算中间产品的价值,或者计算在生产各阶段的增值计算增值与计算最终产品价值的结果是相同的。
50、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部分收入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并没有拿到()。
A.社会保险税
B.工资和薪金
C.红利
D.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问答题 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的关系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的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的结果计算。它可以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计量。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忽略统计误差,用支出法与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必然相等。事后,支出与收入恒等所对应的国民收入越大,经济运行越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恰好反映国民的支出与收入相互作用的均衡。
(2)根据上述分析,对应于任意给定的一个价格总水平,一个国民经济的总需求则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来自于国外的需求构成;作为总供给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供给则表现为持有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所有者的消费、储蓄和税收。也就是说,构成经济均衡条件的两种力量以计划的形式加以考察,就演变为分析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52、判断题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国民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问答题 什么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零。它相当于摩擦性失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零。它相当于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这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的概念。
用公式表示为: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
54、名词解释 总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用于资本资产增加和更新的支出,即用于机器、设备、存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用于资本资产增加和更新的支出,即用于机器、设备、存货和住房(包括厂房)购买的支出。投资可分为总投资、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它们的关系是: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
55、问答题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6、问答题 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所以政府公债利息不被看作社会创造的新价值,从而不计入GDP。
57、单项选择题 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哪种出素的变化而变化()。
A.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商品的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8、问答题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59、单项选择题 假设总供给是540亿美元,消费是460亿美元,投资是70亿美元,在该经济中()。
A.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B.存货中包含有非计划投资
C.计划投资等于非计划投资
D.计划投资等于存货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单项选择题 业主收入是指()。
A.公司收入
B.非公司企业收入
C.居民收入
D.厂商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A.物品与劳务
B.生产要素
C.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
D.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问答题 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
63、单项选择题 投资1000美元一年以后所得的利息是100美元,在这期间价格上涨了6%,实际利息率是()。
A.10%
B.6%
C.94%
D.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问答题 为什么间接税应计入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一方面它是各种要素在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一方面它是各种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另一方面它是在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东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一方面从成本的角度看,它构成厂商的生产成本,从收入法的角度看,必须计入GDP;另一方面为了使收入法计得到的GDP和支出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销售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折旧一起加到92美元中去作为收入GDP。
65、多项选择题 GDP如果用收入法来衡量,则它等于()之和。
A.工资
B.利息和租金
C.利润
D.间接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判断题 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核算的国民收入,非常全面,没有任何遗漏,既可以全面地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绩效,也可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福利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判断题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说明,国民收入均衡时,总投资一定等于总储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问答题 在计算GDP时,必须注意哪几个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计算GDP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GDP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计算GDP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GDP是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最终产品价值以货币来衡量,它等于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产量。
第二,GDP以最终产品价值计量,不计入中间产品价值。
第三,GDP只计算计算期(一般为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一般指市场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地下经济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69、单项选择题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单项选择题 对于—家正在考虑进行投资的厂商而言,资金的相关成本是指()。
A.名义利息率减去实际利息率
B.实际利息率
C.名义利息率
D.通货膨胀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问答题 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72、问答题 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DP的一部分,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DP的一部分,出口收入流入本国,本国的GDP增加;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是外国的产出,进口支出流入国外,是本国GDP的减少。这实际上是用本国的产品交换外国的产品,出口增加GDP,进口减少GDP。因此,我们计算GDP时,必须从出口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才能准确计算GDP。
73、名词解释 人均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按人口平均的GDP。人均GDP=GDP&divi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按人口平均的GDP。人均GDP=GDP÷本期人口数
74、判断题 按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把各种要素的报酬加总起来,它等于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判断题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单项选择题 ()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单项选择题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从个人收入中扣除()。
A.折旧
B.转移支付
C.个人所得税
D.间接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名词解释 GDP缩减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GDP缩减指数就是一种价格指数,又称GDP折算指数,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GDP缩减指数就是一种价格指数,又称GDP折算指数,指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用GDP来衡量的物价水平变动的程度,是一种全面反映价格变动程度的指标
GDP缩减指数=按基期价格计算的GDP/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GDP=名义GDP÷实际GDP×100%。价格指数中还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等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79、单项选择题 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A.租金收入
B.福利支付
C.工资
D.利息净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判断题 国民收入等于各种产品产量和价格的乘积,所以无论是产量增加还是价格提高,都会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问答题 宏观经济学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的源头:一是罗斯福新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的源头:一是罗斯福新政,它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的例证;二是凯思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它从理论上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82、问答题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83、问答题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异同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相同点:它们都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新价值,即最终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相同点:它们都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新价值,即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不同点:GDP是按照“国土原则”计算国民经济的生产成果,即不论经济活动参与者是否为本国国民,只要在本国领土的经济活动都包括在内。GNP是按照“国民原则”计算国民经济最终成果。即不论本国国民居住在哪里,其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果都包括在内。
(3)GNP与GDP的关系为: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84、单项选择题 实际GDP是通过()得到的。
A.当期GDP乘以GDP缩减指数;
B.当期GDP除以GDP缩减指数;
C.当期GDP乘以基期价格;
D.当期GDP除以基期价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5、单项选择题 下面不属于总支出的是()。
A.政府支出
B.税收
C.净出口
D.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单项选择题 假设工资处于市场出清水平,那么()。
A.任何失业都是非自愿的
B.任何失业都是自愿的
C.低工资时,失业是自愿的;高工资时,失业是非自愿的
D.劳动供给是相对有弹性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问答题 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政府 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
(3)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GDP,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
(4)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因而也不计入GDP。
88、单项选择题 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A. 政府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
D.消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单项选择题 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于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若出租可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知应不应算入国内生产总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单项选择题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交付
D.转移支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单项选择题 &nb sp;家庭和厂商在()市场上相互作用。
A.劳动、产品和商品
B.劳动、产品和资本
C.产品、资本和货币
D.劳动、资本和货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单项选择题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来源:91exam .org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判断题 既然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是投资恒等于储蓄,那么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也一定等于储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单项选择题 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在劳动市场上(),在资本市场上()。
A.出售商品,出售劳动力,借入货币
B.购买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出货币
C.购买商品,出售劳动力,贷出货币
D.出售商品,购买劳动力,借入货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5、判断题 政府转移支付可以导致私人支出的增加,国民收入会增加,因此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计入政府转移支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单项选择题 通过()我们避免了GDP的重复记算。
A.剔除资金转移
B.使用增值法
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名词解释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以西方经济学为依据,认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以西方经济学为依据,认为所有经济活动均创造价值,所以国民收入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和劳务生产部门共同创造的价值总和。
99、单项选择题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判断题 折旧是总投资的一部分,既然按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时计入的是总投资(私人投资+政府投资),所以为了使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与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相一致,在按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时,必须计入折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经济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