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明代董其昌等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北宗宗主是()
A.王维
B.李思训
C.关仝
D.荆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 以下是描绘宋代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的有()。
A、《七夕夜市图》
B、《货郎图》
C、《耕织图》
D、《清明上河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名词解释 笔墨当随时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语出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傅抱石说:“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语出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傅抱石说:“思想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笔墨不仅仅是对画家生活,感情的反映,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映,时代变化了,思想也变了,笔墨就应反映新的时代,歌颂新的时代精神和生活。
4、填空题 李衎结合自己实践,系统叙述画竹规则,编写的一本书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竹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竹谱
5、单项选择题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运用()的水墨写意创作方法。
A、不求形似求神似
B、以神写形
C、以形写神
D、不求神似求形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与现实生活情景有关的人物画自()以后盛行起来。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名词解释 美术“调和论”和“结合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色彩的中和以及色彩间的结合表层理解深层调和与结论是对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色彩的中和以及色彩间的结合表层理解深层调和与结论 是对艺术的探讨。
8、单项选择题 两宋代花鸟画的风格主要以()为主。
A.大写意
B.小写意
C.水墨画
D.院体工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A.沈括
B.欧阳修
C.吴道子
D.苏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填空题 南北宗论中根据董其昌的论述,南宗的宗主是(),董源为实际领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维
11、单项选择题 描绘城乡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宗炳的()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A.《画山水序》
B.《叙画》
C.《林泉高致》
D.《画品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君形”及”谨毛失貌”出自()。
A.《韩非子》
B.《庄子》
C.《左传》
D.《淮南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填空题 “胸无成竹”是清代画家()提出的绘画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郑板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郑板桥
15、名词解释 迁想妙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活动,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活动,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迁想”指的是由此一物象联想到另一物象,又指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情感“迁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合:“妙得”是说通过画家深刻的认识,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作品里表现出独创性和典型性。
16、单项选择题 “谚云:‘黄家(),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黄筌。
A.高古
B.秀丽
C.富贵
D.亮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填空题 赵孟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须知书画本来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须知书画本来同
18、名词解释 ”摄情”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
19、填空题 传为王维的《山水论》中说:“远水(),高与云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无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无波
20、填空题 “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四僧中()的艺术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涛
21、多项选择题 中国人物画的两个基本规律是()。
A、以神写形为主
B、以形写神为主
C、不求形似求神似
D、不求神似求形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庶免马首之络”出自明代画家()。
A.董其昌
B.王履
C.王维
D.徐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填空题 郭熙提出的“三远”论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高远;平远;深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高远;平远;深远
24、单项选择题 继谢赫后,南陈的()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
A.宗炳
B.张文通
C.黄休复
D.姚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宋代风俗画中最突出的代表性作品是()。
A、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B、刘松年的《耕织图》
C、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
D、苏汉臣的《货郎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绘画特点的认识。
A.陆机
B.顾恺之
C.谢赫
D.姚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画家()主张作画要中西结合,我们把他的理论称“中西绘画调和论”。
A.高剑父
B.林风眠
C.徐悲鸿
D.潘天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填空题 宋人提出画家的修养包括文学造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品德修养;笔墨造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品德修养;笔墨造诣
29、填空题 “画人物必须分清贵贱气貌”的提倡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郭若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郭若虚
30、填空题 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家()提出:“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潘天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潘天寿
31、填空题 画家黄宾虹生于()地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安徽歙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安徽歙县
32、填空题 张彦远在谈“画体”时提出了()、神、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精;谨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精;谨细
33、名词解释 四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黄休复的四格:逸、神、妙、能。逸格:大抵是出于自然,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黄休复的四格:逸、神、妙、能。逸格:大抵是出于自然,不拘形似、笔简意繁,有意外之趣不可模仿的作品。神格:形神兼备,秒合自然,能达到化境独成一格的作品。妙格:笔精墨妙,技巧纯熟,合于规矩法度的作品。能格:表现对象形似的作品。
34、填空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始于唐代()。理论上宣扬并扩大影响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维;苏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维;苏轼
35、单项选择题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
A.《小山画谱》
B.《山水画诀》
C.《苦瓜和尚画语录》
D.《西庐画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名词解释 荆浩山水画论”六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是气;二是韵;三是思;四是景;五是笔;六是墨。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一是气;二是韵;三是思;四是景;五是笔;六是墨。
37、单项选择题 明万历年间,莫是龙、()、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A.王安道
B.董其昌
C.徐渭
D.文征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单项选择题 “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评画标准的提出者是()。
A.张彦远
B.董其昌
C.莫是龙
D.陈继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单项选择题 中国画中最早成熟的一个画种是()。
A、山水
B、人物
C、花鸟
D、静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单项选择题 中国画中,与人的精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的人物画主要有()方面内容的中国画。
A、文化
B、宗教
C、艺术
D、神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填空题 “胸无成竹”是清代画家()的绘画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郑板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郑板桥
42、填空题 谢赫《古画品录》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他提出的“六法”是美术理论的一项新贡献。其内容是()、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
43、名词解释 谢赫绘画”六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的绘画创作的六种原则一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的绘画创作的六种原则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顾恺之画论(第一法讲传神,第二法讲用笔,第三法讲造型,第四法讲敷色,第五法讲构图,第六法讲制作技巧)。
44、填空题 郭熙说:“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形步步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形步步移
45、填空题 南北宗论是()提出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董其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董其昌
46、名词解释 谨毛失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画术语。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画术语。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47、单项选择题 ()代王履提出“庶免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
A.宋
B.元
C.明
D.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单项选择题 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
A.金石之乐
B.仁智之乐
C.天伦之乐
D.心悦之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单项选择题 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的古意指绘画要取法()。
A.唐人
B.宋人
C.汉代
D.魏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单项选择题 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A.书画相合
B.以书入画
C.诗文入画
D.诗情画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单项选择题 邪、甜、俗、赖出自()
A.王履
B.黄公望
C.徐渭
D.郑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单项选择题 南宗画系宗主是()。
A.苏轼
B.米芾
C.王维
D.董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单项选择题 “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是清代画家()所提出。
A.恽南田
B.朱耷
C.石涛
D.金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单项选择题 《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A.存形莫善于画
B.则解衣般礴
C.美而不可悦
D.使民知神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单项选择题 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是()。
A."使民知神奸”
B.以形写神
C.存形莫善于画
D.迁想妙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填空题 元代画家赵孟頫绘画上的主张主要有()、(),这两点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书法入画;古意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书法入画;古意论
57、填空题 将诗和文直接写到画面上,名之曰题画的是宋代的文人画家()、()等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苏轼;米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苏轼;米芾
58、填空题 郑板桥说:“石涛和尚客吾扬州数十年,见其兰幅极妙,亦极好。学一半、(),未尝全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撇一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撇一半
59、填空题 宋初()在《益州名画录》中将“四格”重新排列为()、()、妙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黄休复;逸品;神品;能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黄休复;逸品;神品;能品
60、填空题 以()为代表的绘画仿古思想,成为清代初期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王
61、名词解释 解衣般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未必真有其事,借助虚构故事说明哲理为其目的。说明了绘画创作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未必真有其事,借助虚构故事说明哲理为其目的。说明了绘画创作的特殊性,本意是借绘画的特殊性,本意是借绘画的故事表现道家无为,“任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艺术家的口头禅,强调艺术创作需要更好的表现自我,而不受任何拘束。不仅成为庄子哲学的形象化说明,也成为中国画论中的重要范畴。屡屡被后人引用。如清初的辉南田在其画礡中就说过:“作画须有解衣般礴若无人之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
62、填空题 谢赫说:“六法者何?一、气音员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是 也。”
来源:91考试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移模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移模写
63、填空题 南北宗论中“北宗”的宗主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思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思训
64、填空题 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思想的含义,是提倡画家与()之间主与客的互相联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形写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形写神
65、填空题 宋初黄休复在《()》中将“四格”重新排列为逸品、()、妙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益州名画录;神品;能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益州名画录;神品;能品
66、填空题 顾恺之在《()》中提到了“迁想妙得”、“()”的美学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论画;以形写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论画;以形写神
67、单项选择题 我国甘肃敦煌103窟的盛唐壁画《维摩诘经变》是()题材的人物画。
A、文化
B、佛教
C、艺术
D、神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单项选择题 《魏晋圣流画赞》出自(),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A.王微
B.顾恺之
C.蔡邕
D.谢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填空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微的山水画论著作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叙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叙画
70、单项选择题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提出者是()
A.吴昌硕
B.高奇峰
C.齐白石
D.林风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多项选择题 以下属于中国人物画表现的内容主要的两种类型特点的是()。
A、与人的精神信仰生活有密切关系
B、与人的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C、与人的现实生活情景有直接关系
D、与人的宗教信仰生活密切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选择题 “师意不师迹”提出者是()
A.郑板桥
B.石涛
C.王时敏
D.张大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填空题 “()”的山水画功能论是宗炳在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后提出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畅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畅神
74、单项选择题 ()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A.《左传》
B.《史记》
C.《庄子》
D.《淮南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填空题 郭若虚提出用笔三病为“版、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结
76、名词解释 庶兔马首之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代王履在绘画美学中说道:绘画“庶免马首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代王履在绘画美学中说道:绘画“庶免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意思就是说不要把一个马套驾在任何一个马嘴上,其意思在今天当代艺术中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意义,纵观当代艺术,抄袭、模仿无处不在,而这归咎一点就是在绘画语言上没有新的东西。
77、填空题 《图画见闻志》是北宋理论家()的代表著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郭若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郭若虚
78、填空题 绘画“三远”论提出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郭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郭熙
7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大修试验应进行的励磁系统试验项目()。
A.自动及手动电压调节范围测量
B.自动电压调节通道切换及自动/手动控制方式切换
C.自动电压调节器零起升压试验
D.发电机电压/频率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填空题 张彦远在谈“画体”时又立下了()、神、妙、精、()五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谨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谨细
81、单项选择题 绘画要墨法分明,提出墨法有浓墨、淡墨、泼墨、积墨、焦墨等七种墨法的是()
A.黄宾虹
B.潘天寿
C.徐悲鸿
D.张大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单项选择题 作画贵有古意论出自()
A.钱选
B.倪瓒
C.郭若虚
D.赵孟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单项选择题 宗炳在其绘画理论中提出()的山水画功能论。
A.“使民知神奸”
B.士气
C.存形莫善于画
D.畅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名词解释 澄怀味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澄怀”是对审美主体澄清胸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澄怀”是对审美主体澄清胸怀,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心胸,“味象”之“味”,即体味、品味、玩味,也即体验;“象”指客体物象、审美对象。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
85、名词解释 徐黄异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徐即徐熙,黄即黄筌,为北宋两大花鸟画流派代表人物,并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徐即徐熙,黄即黄筌,为北宋两大花鸟画流派代表人物,并最终影响着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徐熙擅画汀画水鸟,虫鱼水果,粗笔浓墨,略施杂彩,风格野逸,有“落墨花”之称。黄筌的画法“双钩传色,用笔精细,几部见墨迹,但以五彩布成,谓之写生”,风格富贵。
86、单项选择题 “成竹于胸”出自()。
A.《画楷序》
B.《竹懒论画》
C.《林泉高致》
D.《竹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名词解释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地说“造化”是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88、名词解释 ”摄情”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
89、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把绘画称作()。
A、丹青
B、丹砂
C、石青
D、砂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名词解释 《广川画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北宋绘画评鉴著作。董逌(yōu)著。政和(111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北宋绘画评鉴著作。董逌(yōu)著。政和(1111~1118)年间官徽猷阁待制,以精于鉴赏考据擅名。《广川画跋》全书6卷,共收题跋134篇,包括宫廷及私人收藏,其中以历史故事及风俗人物占多数。画跋偏重于考证评议,对作品之题材内容及物象制度多方论证,引经据典,与其他侧重艺术风格技巧之评鉴著作不同,对作品辨识也时出独特见地。
91、单项选择题 最能代表黄公望水平的艺术作品:()
A.《富春山居图》
B.《千字文》
C.《六君子图》
D.《江岸望山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填空题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作山水画透视的规律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近大远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近大远小
93、单项选择题 倪瓒绘画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以及()
A.士气
B.笔墨当随时代
C.写胸中之逸气
D.摄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单项选择题 软腭的形成约在()。
A.胚胎第5周
B.胚胎第6周
C.胚胎第8周
D.胚胎第12周
E.胚胎第4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胚胎发育至第8周以后,两侧的侧腭突由垂直向改变为水平向生长,先在中线与前颌骨相融合,形成完整的牙槽嵴。以后又在中线上方与鼻中隔相融合,形成完整的硬腭,口腔与鼻腔完全分开。胚胎第12周时,两侧的侧腭突在中线融合,形成完整的软腭,口咽腔与鼻咽腔完全分开。
95、单项选择题 元代山水画家()提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
A.王蒙
B.黄公望
C.倪瓒
D.吴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填空题 南北宗论中“南宗”的宗主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维
97、名词解释 我用我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绘画创作的方法是在时间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归纳成为法上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绘画创作的方法是在时间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归纳成为法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实践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又有新的心得体会发展成新的方法这就是有法而无法法不是固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成法也要独创新法才能有所创造。
98、单项选择题 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A.知理
B.常理
C.尚意
D.尚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单项选择题 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关于画派的理论是在()
A.明代
B.宋代
C.唐代
D.元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单项选择题 《维摩诘经变》是()的杰作。
A、不求形似求神似
B、以神写形
C、以形写神
D、不求神似求形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历史学:中国画论》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