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使用四环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了葡萄球菌性结肠炎,属于()
A.肾的毒性反应
B.对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
C.肝的毒性反应
D.二重感染
E.过敏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第1题为使用抗生素治疗造成的菌群失调性的结肠炎。
2、单项选择题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脐炎属于()
A.身体多个部位感染
B.神经系统感染
C.其他类感染
D.运动系统感染
E.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根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呼吸、消化、泌尿、运动、神经、循环、生殖系统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手术部位、全身多个部位和其他感染等,压疮、疖、坏死性筋膜炎、乳腺炎、脐炎都属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3、单项选择题 使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对物品包装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装材料使用前应在温度18~22℃条件下放置2小时
B.布包层数不少于两层
C.灭菌包每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剂
D.敷料包不超过5kg
E.物品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使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物品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
4、单项选择题 结核病的常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性行为传播
D.飞沫传播
E.虫媒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均主要经血液传播。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结核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以呼吸道传播最为常见。
5、单项选择题 常用于口腔和咽部含漱的消毒液是()
A.有效碘100mg/L的碘伏液
B.2%~4%过氧化氢液
C.氧化电位水
D.0.2%氯己定溶液
E.0.3%硼酸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常用于口腔和咽部含漱的消毒液是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液、1%过氧化氢液和氧化电位水。
6、单项选择题 不符合医院洗手设备的是()
A.设有流动水设施
B.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开关
C.尽量选用液体皂
D.准备擦手毛巾擦干双手
E.不便于洗手时应备无菌蒸馏水冲洗双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因为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双手不能有效地清除手上的各种暂住菌,没有达到洗手的目的,所以是错误的,而其他选项均符合医院洗手设备的要求。
7、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接触隔离的疾病是()
A.破伤风
B.感染性腹泻
C.皮肤白喉
D.新生儿带状疱疹
E.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需接触隔离的疾病或情况是皮肤白喉、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面积烧伤、破伤风、新生儿带状疱疹等,而感染性腹泻需要消化道隔离。
8、单项选择题 对高分子聚合物(如一次性注射器)的灭菌可采用()
A.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B.甲醛熏蒸法
C.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D.微波消毒灭菌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电离辐射灭菌法应用δ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灭菌,而高分子聚合物(如一次性注射器)为不耐热的物品,适合使用电离辐射灭菌法。
9、单项选择题 为防止"小装量效应",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小于()
A.5%
B.10%
C.15%
D.20%
E.2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小于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 果。
10、单项选择题 有关医院感染正确的描述是()
A.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症状
B.患者出院后出现的感染症状
C.感染和发病同时发生在医院内
D.陪护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E.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11、单项选择题 油、粉、膏等灭菌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12、单项选择题 紫外线灯消毒的机制不包括()
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B.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
C.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D.产生臭氧
E.产生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选项A,B,C,D均为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机制,而选项E是电离辐射灭菌法的灭菌机制。
13、单项选择题 使用增效戊二醛进行消毒处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度为1%
B.采用去盖浸泡法
C.使用前加入亚磷酸钠防锈
D.浸泡时间为10小时
E.取出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使用增效戊二醛进行消毒处理时使用1%的浓度,采用浸泡法,加盖,浸泡10~20分钟,取出后使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14、单项选择题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A.用无菌蒸馏水冲洗伤口
B.适当延长患者在监护室的滞留时间
C.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D.对可疑伤口尽早使用抗感染药物
E.避免选用吸附性很强的伤口敷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是无菌操作,不用无抗菌能力的水冲洗切口,缩短患者在监护室的滞留时间,敷料被体液渗透立即更换,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处理不同患者之间和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伤口均要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等。
15、单项选择题 下列疾病不具备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的是()
A.败血症
B.细菌性心内膜炎
C.吸入性肺炎
D.急性尿道炎
E.肺结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其余4个选项均有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16、单项选择题 静脉输液部位皮肤消毒时,碘酊和酒精的浓度分别为()
A.20%;95%
B.5%;75%
C.2%;75%
D.0.2%;75%
E.0.02%;9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穿刺前,应用无菌棉签蘸取2%碘酊,涂擦穿刺部位皮肤1遍,作用1分钟后,再用75%乙醇脱碘两遍,待干后,即可穿刺。
17、单项选择题 过氧乙酸原液浓度低于何值时禁止使用()
A.11%
B.12%
C.13%
D.14%
E.1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过氧乙酸稳定性差,因此需要定期检测其浓度,如原液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
18、单项选择题 调查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手段是()
A.对感染分布描述后再采取措施
B.病原学检查后再采取措施
C.流行病学调查后再采取措施
D.对暴发因素分析后再采取措施
E.边调查边采取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调查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手段是边调查边采取措施,以争分夺秒的精神阻止感染进一步发展。
19、单项选择题 属于低度危险物品的是()
A.胃镜
B.听诊器
C.穿刺针
D.导尿管
E.腹腔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直接或间接与健康皮肤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及各种环境用物等(如毛巾、便器)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压舌板、体温计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20、单项选择题 对感染危险指数高的患者,应采取()
A.传染性隔离
B.保护性隔离
C.全部去污染
D.使用广谱抗生素
E.降低正常菌群抗定植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对感染危险指数高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染等措施,控制内源性感染的发生条件。
2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臭氧消毒的方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Ⅲ类环境的消毒
B.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
C.消毒完毕后人即可进入房间
D.消毒时间为20分钟
E.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消毒有拮抗作用,不可同时使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臭氧消毒适用于Ⅱ类环境的消毒;消毒完毕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大约在关机后30分钟左右);消毒时间为30分钟;紫外线和臭氧有协同作用,可选用产生臭氧的紫外线灯,以加强消毒效果。而臭氧消毒对人体有损害,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
22、单项选择题 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个部位可被视为清洁()
A.腰部以上
B.腰部以下
C.胸部以上
D.衣领
E.袖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隔离衣的衣领和隔离衣内面视为清洁面。
24、单项选择题 使用化学灭菌或消毒时,错误的是()
A.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B.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性能和作用
C.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
D.按规定定期监测
E.更换灭菌剂时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消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使用化学灭菌或消毒时必须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25、单项选择题 刘某,女,65岁,高位截瘫患者。护士做口腔护理时发现其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最可能的感染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白色念珠菌
D.绿脓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是()
A.入院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B.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有关
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
D.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E.新生儿经母体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7、单项选择题 使用过氧化氢进行消毒处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擦拭法时,浓度为1%
B.使用浸泡法时,浓度为5%
C.用于漱口时,浓度为2.5%
D.用于冲洗伤口时,浓度为3%
E.可与碘化物混合加强消毒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使用擦拭法时,浓度与浸泡相同,均为3%;用于漱口时,浓度为1.5%;用于冲洗伤口时,浓度为3%。配制溶液时,禁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
28、单项选择题 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指征的手术是()
A.胃切除术
B.小肠切除术
C.胆囊切除术
D.膝软骨摘除术
E.子宫切除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是:污染手术,术后有发生感染高度可能者,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者,各种人造物修补、置换或留置手术。膝软骨摘除术属于清洁无菌手术,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29、单项选择题 空气消毒应首选()
A.自然通风净化法
B.消毒液喷雾法
C.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D.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E.过滤除菌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因为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选用合理的气流方式,可除掉空气中0.5~5μm的尘埃,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而采用上述其余的空气消毒法仅能起到某种程度的减菌作用,不能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
30、单项选择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若疗效不显著,应在多少时间后考虑换药()
A.1~2天
B.2~3天
C.7~10天
D.2~3周
E.4~8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单项选择题 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A.0.5%
B.1%
C.7%
D.8%
E.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7%;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0.5%。
91ExAM.org 32、单项选择题 消毒灭菌使用的紫外线多为()
A.A波
B.B波
C.C波
D.D波
E.真空紫外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紫外线根据波长可分为A波、B波、C波和真空紫外线。消毒使用的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200~275nm。
33、单项选择题 下列 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的水痘
B.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症表现
C.创伤产生的炎症表现
D.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E.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以上其余项均不属于医院感染。
34、单项选择题 原位菌群三度失调是指()
A.菌群的结构比例失调呈相持状态
B.菌群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
C.出现菌群交替症
D.菌群失调具有不可逆性
E.临床多表现为慢性肠炎和阴道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三度失调亦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是指原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决定性优势,而代之以过路菌或外袭菌,并大量繁殖成为该部位的优势菌。
35、单项选择题 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
A.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2~3天
B.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
C.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
D.连续使用4~8周
E.连续使用5~7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2.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2~3天。3.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4.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抗生素的疗程可达4~8周。
36、单项选择题 某三甲医院2009年6月共收治住院患者2500人,其中有200人新发医院感染,新感染例次数为250次。同期共有375人存在医院感染。这所医院在2009年6月的医院感染患病率约为()
A.5%
B.8%
C.10%
D.15%
E.2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患病率又称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间或一段时期内,在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分子为实际感染例数,包括新、老感染例数,即同期总例数,分母为危险人群,是指同期住院病例数。因此题干中的2009年6月的医院感染患病率=375/2500=15%。
37、单项选择题 用紫外线灯为某病室进行空气消毒时,该病室湿度为70%,为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更换紫外线灯管
B.延长消毒时间
C.缩短消毒时间
D.降低室内温度
E.增高室内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该病室内湿度过高,为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应延长消毒时间。
38、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30岁,病毒性感冒,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下列不正确的是()
A.注意多休息
B.多喝水
C.外出戴口罩
D.按疗程正确服用抗生素
E.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病毒性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39、单项选择题 护士接连进行治疗和操作时,每接触一位患者后,错误的做法是()
A.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B.用快速手消毒剂搓擦2分钟
C.用氧化电位水洗手消毒
D.使用避污纸
E.必要时戴一次性无菌手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做简单隔离操作时,使用避污纸可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染,以省略消毒程序。避污纸不适合于护士接连进行的治疗和操作。
40、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55岁。8个月前行人工髋关节植入,目前局部有疼痛和压痛,有中等以上热度,从深部切口穿刺抽到脓液,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脓肿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诊断为()
A.组织的排异反应
B.器官或腔隙感染
C.关节腔感染
D.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E.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的感染,该病例符合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指征。
41、单项选择题 某三甲医院2009年6月共收治住院患者2500人,其中有200人新发医院感染,同期共有375人存在医院感染。经过感染监测实查,发现6月份漏报新发感染人数50人,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A.8%
B.10%
C.15%
D.20%
E.2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在本题中,分子为新发医院感染,分母为同期住院患者总数。因此,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50+200)/2500=10%。
42、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59岁。因甲状腺腺瘤入院手术治疗,术后3天仍有中等热度并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该患者属于()
A.医院感染
B.院外感染
C.合并症
D.难治疗性感染
E.特殊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43、单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门诊和急诊患者
B.住院和手术患者
C.患者和探访人员
D.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
E.患者和患者家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因为门、急诊患者、探访人员、患者家属通常在医院内外流动活动,病原体获得的场所界定很困难,所以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
44、单项选择题 B-D试验测试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A.126℃,5.5~6分钟
B.131℃,4.5~5分钟
C.134℃,3.5~4分钟
D.137℃,2.5~3分钟
E.141℃,1.5~2分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B-D试验是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每天灭菌前所必须进行的试验,测试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34℃,3.5~4分钟。
45、单项选择题 对有内源性感染危险的患者所采取的预防原则是()
A.阻止细菌定植
B.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
C.明确和适当治疗患者的潜在病灶
D.采用全部去污染
E.实施传染性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仔细检查和明确患者的潜在病灶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带菌状态,并及时给予适当治疗,是对具有内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通常采取的预防原则之一。
46、单项选择题 预防介入性感染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A.消毒
B.隔离
C.严格洗手
D.无菌操作
E.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预防介入性感染最基本的重要措施是搞好消毒、隔离、严格的洗手和无菌操作。
47、单项选择题 对内源性感染正确的描述是()
A.病原体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导致的感染
B.病原体通过病室空气导致的感染
C.由蚊虫叮咬导致的感染
D.由医院供水系统导致的感染
E.由患者自身携带的感染源导致的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内源性感染亦称自身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患者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也包括已在患者身上定植的病原微生物。
48、单项选择题 一足月新生儿经阴道分娩,无宫内窒息史,出生时羊水清,Apgar评分10分,生后3分钟出现一过性发绀缺氧,经清理呼吸道、给氧后好转,之后请新生儿科会诊拟"吸入性肺炎"转入新生儿科治疗。该情况属于()
A.环境感染
B.母婴感染
C.器械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不属于医院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吸入性肺炎多因吸入羊水、胎粪等引起,也可因吞咽反射不成熟、吞咽动作不协调、食管反流或腭裂等因素引起乳汁或分泌物吸入后的化学刺激而引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水痘、误吸羊水等不属于医院感染。"因此,此病例出现吸入性肺炎不属于医院感染。
49、单项选择题 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吸痰时应()
A.洗手
B.戴手套
C.戴口罩、护目镜
D.穿隔离衣
E.戴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患者输液后应洗手;为患者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患者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患者。
50、单项选择题 根据医院环境的分类,普通病室属()
A.Ⅰ类环境
B.Ⅱ类环境
C.Ⅲ类环境
D.Ⅳ类环境
E.Ⅴ类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医院环境分为四类,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Ⅳ类环境指传染科和病房。
51、单项选择题 护士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可选用()
A.直接戴一次性手套
B.手快速消毒剂进行 洗手消毒
C.用流动水洗净双手
D.用无菌水洗净双手
E.用清洁纱布包裹双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护士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如放置血管导管、导尿管,可选用手快速消毒剂进行洗手消毒。
52、单项选择题 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被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称为()
A.清洁
B.去污
C.消毒
D.灭菌
E.抗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去污的定义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被洗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
53、单项选择题 医院Ⅳ类环境是()
A.重症监护病房
B.妇产科检查室
C.层流洁净病房
D.医院职工餐厅
E.传染病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1.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2.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等。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等。4.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房、传染科检查室等。
54、单项选择题 隔离室适用于()
A.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B.个人卫生状态差的患者
C.高度水肿的患者
D.Ⅲ度营养不良的患者
E.婴幼儿和老年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隔离室适用的情况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的人、卫生状态差的患者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
55、单项选择题 结肠手术患者应在术前多长时间给予口服抗生素()
A.0.5~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子宫切除术一般在术前0.5~1小时通过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择期结直肠手术前,应通过导泻或灌肠剂进行肠道准备,在术前24小时开始给予不吸收的口服抗生素,共3次。
56、单项选择题 各种诊疗性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面积不小于()
A.1cm×1cm
B.3cm×3cm
C.5cm×5cm
D.10cm×10cm
E.20cm×20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各种诊疗性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面积,以穿刺或注射部位为中心,一般不小于5cm×5cm。
57、单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是()
A.抗生素使用监测
B.消毒灭菌制度监测
C.隔离制度监测
D.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监测
E.全面综合性监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全面综合性监测是从多方面对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为制订计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
58、单项选择题 使用避污纸的正确方法是()
A.应从页面抓取
B.随意撕取
C.从第二页开始取
D.污染的手可直接掀开撕取
E.清洁的手不可接触避污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取用避污纸时,应从页面抓取,而不可掀开撕取。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应洗手后抓取,以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染。
59、单项选择题 使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处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浸泡浓度为0.05%(500mg/L)
B.对亲脂病毒污染物品,浸泡浓度为0.1%(1000mg/L)
C.使用浸泡法消毒时,浸泡时间为5分钟
D.一般污染表面可使用0.4%(4000mg/L)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E.使用喷洒法消毒时,作用时间为15分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使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处理时可使用浸泡法、擦拭法和喷洒法。使用浸泡法时,浸泡时间为5分钟。对一般污染物品(如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等),浸泡浓度应为0.05%(500mg/L);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浸泡浓度应为1%(10000mg/L)。使用喷洒法时,浓度应为0.2%~0.4%(2000~4000mg/L),作用30~60分钟。
60、单项选择题 热力消毒灭菌中效果最为可靠、临床使用最广的消毒灭菌方法是()
A.日光暴晒法
B.煮沸消毒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干烤法
E.烧灼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高压蒸气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物品的灭菌。
6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己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中效消毒剂
B.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
C.对织物无腐蚀性
D.对金属有腐蚀性
E.受有机物影响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氯己定属于低效消毒剂,具有低效、速效、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对金属和织物无刺激性、受有机物影响轻微、稳定性好等特点。
62、单项选择题 耐热、耐湿物品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63、单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监测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和()
A.危险因素监测
B.发病率监测
C.感染病种监测
D.致病微生物监测
E.目标监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监测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两大类。
64、单项选择题 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65、单项选择题 属于中度危险物品的是()
A.胃镜
B.听诊器
C.穿刺针
D.导尿管
E.腹腔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直接或间接与健康皮肤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及各种环境用物等(如毛巾、便器)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压舌板、体温计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66、单项选择题 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
A.血液
B.汗液
C.胸腔积液
D.羊水
E.阴道分泌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体内物质隔离范围主要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心包液、腹膜液、胸膜液、滑膜液、羊水等。而不包括汗液、泪液、唾液、鼻腔分泌物、痰液、呕吐物、尿液、粪便等,除非明显带血。
67、单项选择题 外科手消毒,做法错误的是()
A.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上臂下1/2段
B.按规定顺序刷洗3遍,共6分钟
C.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间、腕部
D.每遍刷完用流动水冲净
E.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流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正确的是刷洗3遍,每遍3分钟,共约10分钟,故B错误,而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
68、单项选择题 拇指综合征是指()
A.连续进行操作时,通过拇指的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
B.进行护理操作时,沾在拇指上的细菌数最多
C.拇指有微小的裂口、湿疹或炎症时,细菌大量聚集和繁殖
D.洗手时,因拇指漏洗而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E.洗手后,用拇指关闭水龙头,使刚洗净的手从开关处重新遭受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洗手时,拇指是较容易漏洗的部位,因拇指漏洗而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称为拇指综合征。
69、单项选择题 紫外线消毒空气时,若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1支,则有效距离和消毒时间分别为()
A.<1m,30~60分钟
B.<2m,30~60分钟
C.<1m,60~90分钟
D.<2m,60~90分钟
E.<1m,90分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紫外线多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用于空气消毒时,若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1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
70、单项选择题 当手部被大量HIV阳性血液污染时,应()
A.反复洗手
B.用肥皂水浸泡双手
C.先洗手,再用0.5%碘伏溶液搓洗5分钟
D.先用0.5%碘伏溶液搓洗5分钟,再洗手
E.采用外科洗手消毒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当手部被大量微生物或强致病微生物污染时,应用消毒液揉搓消毒后,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71、单项选择题 王某,男,78岁,患大叶性肺炎,高热昏迷10天,10天内给予大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近日护士做口腔护理时发现其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该患者最可能发生()
A.原位菌群 一度失调
B.原位菌群二度失调
C.移位菌群失调
D.菌群交替症
E.无菌群失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该患者经大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造成大部分正常菌群消失,而少数菌种占决定性优势。依据该患者的表现可以证实为白色念珠菌感染。该菌种在正常人的皮肤、口腔、黏膜中均可检到,但并不致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适宜于真菌繁殖的时候可致病。所以称为原位菌群三度失调,又称菌群交替症。
72、单项选择题 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段是()
A.200~220nm
B.220~240nm
C.240~260nm
D.250~270nm
E.270~290n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杀菌作用最强的C波紫外线波段为250~270nm,故选D。消毒使用的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段是250~270nm。
73、单项选择题 某医院发生大规模甲型肝炎暴发,已出现1人死亡,以下措施错误的是()
A.查找感染源
B.对感染患者及同期住院患者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C.采取消化道隔离措施
D.医院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E.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省卫生行政部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当出现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这三种情况时,医疗机构应于1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74、单项选择题 护士小张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下列洗手过程,错误的是()
A.取下手表
B.用流动水弄湿双手,涂擦皂液
C.充分揉搓
D.手指在上,手腕在下,用流动水充分冲洗
E.取擦手巾擦干双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充分揉搓后,应双手下垂,手指在下,用流动水充分冲洗。
75、单项选择题 吴先生,今日做肠镜检查。检查结束后对肠镜进行常规消毒,关于消毒后菌落数下列最正确的是()
A.每件≤5cfu
B.每件≤10cfu
C.每件≤15cfu
D.每件≤20cfu
E.每件≤30cfu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消毒后的肠镜,细菌菌落数每件应≤20cfu,不得检出任何致病菌。
76、单项选择题 对医院污水的处理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77、单项选择题 进入隔离室时应()
A.洗手
B.戴手套
C.戴口罩、护目镜
D.穿隔离衣
E.戴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患者输液后应洗手;为患者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患者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患者。
78、单项选择题 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
A.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2~3天
B.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
C.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
D.连续使用4~8周
E.连续使用5~7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2.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2~3天。3.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4.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抗生素的疗程可达4~8周。
79、单项选择题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经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采集的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单项选择题 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的化学消毒剂是()
A.乙醇
B.福尔马林(4%甲醛溶液)
C.戊二醛
D.过氧化氢
E.碘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戊二醛为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且具有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的特点。
81、单项选择题 外科手消毒时刷洗手臂的范围是()
A.从指尖到腕上10cm
B.从指尖到腕上20cm
C.从指尖到肘部
D.从指尖到肘上10cm
E.从指尖到肘上20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外科手消毒是在肥皂流动水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取除菌皂液涂擦手、臂,从指尖到肘上10cm,双手交替刷。
82、单项选择题 有关洗手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
B.按序揉搓双手,持续15秒
C.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
D.洗手时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E.洗手后手上只能检出极少量致病性微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洗手时需注意洗手方法正确,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洗手后手上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83、单项选择题 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是()
A.斑疹伤寒
B.戊型肝炎
C.艾滋病
D.流行性出血热
E.结核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1.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粪-口传播为主。2.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斑疹伤寒等都是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3.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84、单项选择题 艾滋病传播途径不包括()
A.日常生活接触
B.使用血制品
C.静脉吸毒
D.母婴传播
E.性接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输血、使用血制品、静脉吸毒与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85、单项选择题 欲配制1%过氧乙酸1000ml,需要20%的过氧乙酸原液和灭菌蒸馏水的ml数分别为()
A.50ml,950ml
B.100ml,900ml
C.150ml,850ml
D.200ml,800ml
E.250ml,750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①计算需20%过氧乙酸原液量X,则20%×X-1000×1%,计算得X=50(ml);②计算需灭菌蒸馏水量,根据题意20%过氧乙酸原液量+灭菌蒸馏水量=1000(ml),由①得知需20%过氧乙酸原液量为50ml,则灭菌蒸馏水量为950ml。
86、单项选择题 属于原位菌群三度失调表现的是()
A.假膜性肠炎
B.肠功能紊乱
C.慢性腹泻
D.慢性咽喉炎
E.慢性口腔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原位菌群三度失调常表现为急性重病症状,如难辨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其他选项均为二度失调的表现。
87、单项选择题 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A.0.5%
B.1%
C.7%
D.8%
E.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7%;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0.5%。
88、单项选择题 原位菌群失调不包括()
A.一度失调
B.二度失调
C.二重感染
D.菌群交替症
E.定位转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生活在原来部位,但发生了菌群数量或种类结构变化,可分为三类:一度失调、二度失调和三度失调(亦称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89、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A.腹腔镜
B.穿刺针
C.脏器移植物
D.麻醉机管道
E.活体组织检查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A、B、C、E均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而麻醉机管道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90、单项选择题 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医护人员手消毒的方法是()
A.只需更换无菌手套
B.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手干后戴无菌手套
C.用消毒剂3~5ml涂擦手和前臂,手干后戴无菌手套
D.用氧化电位水洗手消毒,手干后戴无菌手套
E.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洗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若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洗手,A、B、C、D均错误,故选E。
91、单项选择题 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到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和离开病房前都应认真洗手
B.无菌导尿术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
C.一副手套只用于一位患者一个部位的护理操作
D.紧急情况下,无法按规定要求洗手,可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取代洗手
E.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更换无菌手术衣和无菌手套,不需重新行外科手消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A,B,C都是洗手的指征,可阻断细菌传播,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重要作用;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 应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手消毒。
93、单项选择题 朱某,女,52岁,颈椎病,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手术结束后,无菌包灭菌后的处理正确的是()
A.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应在12小时内立即使用
B.若灭菌包包布沾有液体,晾干后可正常使用
C.只需检查包外指示胶带变^色 情况
D.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E.若未经使用,夏天可保存10天,冬季20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若包布沾有液体或明显水渍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检查包内、包外指示卡变^色 情况,只要其一未达到或有可疑,都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若未经使用,夏天可保存7天,冬天10~14天。
94、单项选择题 用下列方法消毒灭菌时,可以有人在室内的是()
A.臭氧消毒
B.甲醛熏蒸消毒
C.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D.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E.电离辐射灭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灯制备,消毒环境中臭氧浓度低于0.2mg/m3,对人安全,故可在有人的房间内进行消毒。而其他选项进行消毒灭菌时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得有人在室内。
95、单项选择题 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称为()
A.医院感染现患率
B.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
C.医院感染发生率
D.医院感染罹患率
E.部位感染发生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现患率又称医院感染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在一定的危险人群(住院病例)中实际感染(新、老医院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
96、单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监测的最终目的是()
A.研究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
B.研究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C.探讨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
D.制定预防及控制感染的对策
E.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监测是用流行病学的方法从宏观或群体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探讨病源和流行原因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最终达到控制感染和减少医院感染的目的。
97、单项选择题 无机污物的清洗宜选择()
A.清水
B.1%浓盐水
C.95%乙醇
D.pH值<7的洗涤剂
E.pH值>7的洗涤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pH值<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无机污物的清洗;pH值>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有机污物如血、脂肪和粪的清洗;金属器械主要选择弱碱性洗涤剂。
98、单项选择题 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
A.0.5%
B.1%
C.7%
D.8%
E.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7%;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0.5%。
99、单项选择题 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不包括()
A.消毒灭菌
B.预防接种
C.无菌技术
D.隔离措施
E.合理使用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
100、单项选择题 护士小张发现紫外线灯管积聚大量灰尘,应用下列哪种棉球擦拭灯管()
A.无水酒精棉球
B.75%酒精棉球
C.生理盐水棉球
D.次氯酸钠棉球
E.碘伏棉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紫外线灯管应每周2次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拭灰尘及污垢。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医院感染护理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