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填空题 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汤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汤刑》
2、填空题 文字的产生标志着()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文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文明
3、填空题 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农耕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体
4、填空题 元明清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带有()气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者
5、单项选择题 孟子是哪一学派的()。
A、儒
B、墨
C、道
D、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是一个怎样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7、填空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运河网连接的主要河流有:海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长江、淮河、黄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长江、淮河、黄河
8、填空题 人类服饰是人区别去动物的独特创造,其功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装潢装饰性、实际使用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装潢装饰性、实际使用性
9、问答题 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形成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有四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形成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有四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举个考古发现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的例子说,黄河流域的原始建筑,多是半地穴式的,而在江南地区则流行干栏式结构的居巢。很明显,气候的干湿起决定性作用。
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关于地理条件的特殊,可以举古代神仙崇拜浓郁的燕齐地区为例。何以在那里兴起那样一种信仰?这是因为它们的海洋环境。有人认为所谓的神仙之说,可能与东海偶然出现的海市蜃楼有关。关于得天独厚,可以明清晋商鼎盛一时的原因为例。晋商在明代兴起的原因很多,但山西北靠蒙古,南接中州,西连陕西,东邻河北的交通,以及境内丰富的食盐资源,不能不说是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过,任何一个区域的得天独厚,都是需要外在条件的,所以这样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会因外在条件的丧失而衰落。
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的异彩纷呈。西周分封了许多国家,一开始或许不能完全照顾每个国家在地域上的相对独立,但是随着春秋战国的互相兼并,七国各自的范围,则都是m一定山川条件为依托的。如燕国北据燕山,西靠太行,自立一方;韩居黄河、伊水、洛水,即所谓三河之地;秦占据雍州,楚以古荆州为£达的基地,齐则始终居青州。列国并立,激发出的是竞争意识,几乎每一个国家都依据着各自的地利、人和条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以竞强为目标的建设运动。如魏国针对自己的耕地条件“尽地力之教”;秦国大晕开垦土地,发展小农,来实现“驱农归战’’的目标;齐国则以自己的富裕,广招天下的士人,成为文化中心;赵国则进行军事改制,实行所谓的“胡服骑射”。这个时代,不仅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问题,而是一方的生存经验成就着一方的强大的问题。没有哪一次成功的变革,不是有效利用了本土条件和本地人的生活经验的。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发是深广的,极具区域特色的。典型的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鲁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而它极富地方色彩的楚辞文学,则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所表现的深深的乡土意识。没有竞争,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本地意识,也就不会有那样深入的对本土地利、文化资源的开发,当然也就不会有那么灿烂的文化高潮。
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以明清以来安徽桐城为例,那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即使在今天,那个地方中学生作文水平,也普遍不错。原因就在那里出过这方面的著名人物方苞、姚鼐。所以,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许。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以此类推,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浙东一带重史学,那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尚经术,那是由于戴震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10、填空题 《中秋帖》是()的摹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献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献之
11、填空题 ()代没有修长城,对塞外民族采用团结笼络政策,转而修建了外八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
12、问答题 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关于“文”的解释:①&l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13、填空题 在京会试落地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监就读的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举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举监
14、单项选择题 下列传统节日中,源于佛教传说的是()。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腊八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名词解释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的主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知”是指认识“天道”、“人道”;“行”是指在生活中实践“天道”、“人道”;实躜伦理道德。因此,中国古代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16、多项选择题 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有()。
A.申不害
B.慎到
C.韩非
D.苏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问答题 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可以传达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可以传达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只有通过语言的传播,文化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得到交流、发展和长期存在。
18、填空题 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又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黑陶文化;龙山文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黑陶文化;龙山文化
19、单项选择题 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章太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填空题 “兼爱”是墨家学说的最重要的观点,而“仁爱”是()家学说最重要的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儒
21、问答题 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代法律制度重视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强调等级特权,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代法律制度重视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强调等级特权,士张同罪异罚。这都表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封建伦理特性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法律逐渐儒家化,礼法结合,古代法律既有明显的残酷性和严苛性,又保留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原则。皇帝为中心的统治者享有法律的特权,强调家族内部的身份区别,家国相通,君父相联,伦理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保证了传统中国社会伦理秩序的稳固。
22、填空题 ()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汉
23、单项选择题 道教代表人物葛洪的道教理论著作是()。
A.《抱朴子内篇》
B.《道藏》
C.《周易参同契》
D.《云笈七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清代山西员外陈某家万贯,捐银七千两获准进入国子监入读,则陈某之子属于()。
A.举监
B.贡监
C.例监
D.荫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古代绘画分为哪些门类?各有哪些特色?它们显示出哪些共同的美学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古代绘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宫廷绘画,是指出现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古代绘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宫廷绘画,是指出现在宫廷墙壁上的壁画和挂在宫廷中的图画。宫廷绘画主要追求精巧,其最佳载体是彩墨画;文人绘画,文人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最高,其要旨是抒情达意,其最高顶峰是水墨画。文人绘画的共同特征是追求写意传神,以形写神,但又不失掉生活的真实性;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技法上有工笔、写意、钩勒、水墨等;画面上往往与诗文、书法、篆刻相得益彰;所使用的材料为中国特制的毛笔、墨、砚台、宣纸、绢。宗教绘画,宗教绘画出现于寺庙和石窟之壁,多为彩色壁画,宗教绘画的目的是解释宗教内容。宗教绘画的精华是壁画,最著名的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市民绘画,主要指小说戏曲读本中的插图。在明清小说和戏曲读本中,有一些表现市情趣的与小说、戏剧故事内容相连的插图,在版画上达到妙境。民间绘画,民间绘画表现平民百姓趋福避害的愿望,在题材上主要反映民间习俗,在表现形式上以年画为主。
(2)中国绘画中共同的美学原则:散点透视。就是不受一个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任何东西。通过这种手法,重在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可以把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出现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完整地表现在一幅画内。而西洋画多采用“焦点透视”法,画面上只能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描写视力以内的景物;以大观小。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以大观小,“神仪在心”,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的精神仪态上表现出来;遗貌取神。就是说绘画不仅重视形似,而且更重视神似,神似比形似更重要。为了取得传神的效果,必要时可将所画对象的形貌进行变异;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中国绘画主要是用平面色彩和笔法的浓淡干湿墨线条表示事物的各个方面,不重视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光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化,这与西方绘画注重色调的明暗不同。骨法用笔,是讲究线条轮廓的勾勒要刚健有力。
26、名词解释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
27、填空题 在汉代,由帝王颁令劝农,并采用()()()()方法,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岁时、祷雨水、祀社稷、议庆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岁时、祷雨水、祀社稷、议庆典
28、填空题 ()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黄河流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黄河流域
29、多项选择题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层次。
A.以民为本
B.重人伦远鬼神
C.“人文”精神
D.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填空题 词的(),正是宋型文化的特征所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柔美细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柔美细腻
31、单项选择题 周武王、周幽王的称号是()。
A.谥号
B.年号
C.庙号
D.尊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2、填空题 十二生肖,先秦时代已经产生,东汉王充的《()》记载了十二生肖的名字,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使用十二生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论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论衡
33、单项选择题 周代分封的殷商后裔的第一个国家是()。
A、赵
B、齐
C、秦
D、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单项选择题 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的玉猪龙,是()时期的玉器。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红山文化
D.良渚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单项选择题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之交叫()。
A.“莫逆之交”
B.“忘年交”
C.“忘形交”
D.“神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单项选择题 孟子是哪国人()。
A、陈
B、鲁
C、宋
D、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填空题 明清时期,安徽桐城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许。“桐城派”的典范人物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方苞、姚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方苞、姚鼐
38、单项选择题 考古发现,能够书写的纸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晋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填空题 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朝代(国)有“()”和“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金
40、单项选择题 古代的战车左边是谁?()
A、大力士
B、君子
C、剑手
D、旗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多项选择题 王行使王权的形式有()。
A.誓
B.诰
C.命
D.令
E.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多项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士步入历史舞台时所担当的角色有()。
A.政治智囊
B.军事参谋
C.外交使节
D.思想精英
E.军队头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单项选择题 周公辅政几年()。
A、4.0
B、5.0
C、6.0
D、7.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问答题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佛教传人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佛教传人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如隋唐著名佛画圣手吴道子以及阎立本、李思训等人,从佛教绘画和宗教题材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大大提高了传统民族绘画技法与表现力。中国著名的云岗、敦煌、大足、麦积山等石窟艺术,都以佛教为题材,并深受印度艺术的影响。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印度佛教《百喻经》对中国寓言创作的影响,佛教“唱导”、“转读”、“梵呗’’等宣唱开导的讲经方式对中国的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等通俗说唱文学的影响,以及佛教对中国音韵学、律体诗变革的影响等,都是十分明显的文化现象。魏晋的玄学诗、南北朝的山水诗、唐诗、宋词以及宋元明清的平话、小说、戏曲也都受到佛教的影响。唐代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宋明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等新儒学派又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型。
45、填空题 中国著名的云岗、敦煌、大足、麦积山等石窟艺术的题材来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佛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佛教
46、填空题 刘邦起家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沛
47、填空题 从()即公元前()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周共和元年;841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周共和元年;841年
48、问答题 阐释我国农事信仰的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农耕生产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农耕生产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人类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山川草木、风雷雨电,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一个统一体。对于自然界出现的超人力的现象,做不出科学的解释,随之产生了神灵崇拜。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祗的神话相继产生,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穑、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王布雨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经久而不衰。
49、单项选择题 分封制对以下原始关系存在着影响的是?()
A、血缘关系
B、居住关系
C、生活关系
D、以上都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填空题 佛教宗派有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以及禅宗。其中,()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禅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禅宗
51、填空题 抗战时期,现代新儒学在西南大后方所办的书院有:马一浮的复兴书院;梁漱溟的()书院;张君励的民族文化书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勉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勉仁
52、填空题 汉语汉字的 特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主要表现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名与字的联系,姓与名的联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名与字的联系,姓与名的联系
53、填空题 中国烹饪的地方差异被人们概括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54、填空题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是()的道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今中外、综合创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今中外、综合创新
55、填空题 在山西高原的崇山峻岭中间,有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谷地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与()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渭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渭河
56、填空题 五指东镇()、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沂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沂山
57、填空题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鬼
58、填空题 “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提出来的绘画创作和批评的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谢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谢赫
59、问答题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有哪些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和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②交汇兴趣起广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
③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已绵延四个世纪,至今仍在进行当中;
④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60、填空题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性与丰富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元
61、问答题 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原因何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做“理国之道&r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做“理国之道”,由帝王颁令劝农,祀社稷、祷雨水、定岁时、议庆典,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
②此一时期,兴修水渠。发明改造农具、改善耕作技术、撰写农书、移民屯田和开垦边荒等,来源:91 考试网被当做社会大事。
③农耕区的范围随之扩大,岁时娱乐渐成风俗,农业文化日益兴隆。
62、填空题 朴学以清代为盛,成就超过古人,尤以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乾嘉学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乾嘉学派
63、填空题 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印度文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印度文学
64、多项选择题 在宇宙观上,中国古代流行的关于天体结构的理论有()。
A.盖天说
B.浑天说
C.宣夜说
D.无限说
E.地心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单项选择题 著名的候风地动仪的研制者是()。
A.僧一行
B.张衡
C.郭守敬
D.杨思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单项选择题 创立“开元通宝”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高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填空题 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主要有四次,被称为“三武一宗”,是中外文化冲突的一种反映,也是三教对立、斗争的一种表现。“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周世宗柴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炎
68、问答题 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主要有:
①农忙季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主要有:
①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
②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是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
③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乱砍滥伐的危害。
④皇家大量修建大规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
⑤由政府提倡和领导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
⑥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69、单项选择题 “九故”指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崇拜鸟的9个民族,是谁的观点?()
A、顾颉刚
B、王国维
C、郭沫若
D、罗振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单项选择题 九卿中管理宗教祭祀的是谁?()
A、太常
B、光禄勋
C、卫尉
D、上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的饮茶史上,()是著名的泉水评定专家,被誉为“茶帝”。
A.宋徽宗
B.宋高宗
C.万历帝
D.乾隆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问答题 怎样认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井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73、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中国传统五行说的对应有()。
A.水——黑色——智
B.木——青帝——角音
C.火——南方——夏季
D.今——白虎——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单项选择题 ()提出了“文以载道”散文创作主张。
A.韩愈
B.苏轼
C.王安石
D.李东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填空题 中华民族的融合性是从()代开始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周
76、填空题 在人类历史上,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革命与战争的世纪;()觉醒和奋起的世纪;发展与破坏、辉煌与失落并存的世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三世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三世界
77、多项选择题 宋代瓷器工艺高度发展。龙泉窑、景德镇窑、()等都是当时著名瓷窑。
A.年窑
B.官窑
C.汝窑
D.邢窑
E.定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单项选择题 夜不闭户在历史上哪一年代出现过?()
A、20世纪50-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1世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填空题 所谓“三希帖”,指的是()、《中秋帖》和《伯远帖》,三贴的作者皆为晋代书法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快雪(时晴)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快雪(时晴)贴》
80、填空题 儒家的()之学也是天热合一思想在哲学层面的体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心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心性
81、填空题 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国以周室同姓为多,异姓较少。主要的封国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齐、鲁、卫、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齐、鲁、卫、晋
82、填空题 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这就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语言禁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语言禁忌
83、填空题
北宋理学四大家周敦颐、()、程颐、程颢,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张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张载
84、填空题 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词形变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词形变化
85、多项选择题 表示同情的谥号有()。
A.哀
B.怀
C.幽
D.殇
E.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单项选择题 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C.封建法制不健全
D.封建法制十分健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单项选择题 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之所以天下大乱,主要是因为()。
A.周代的经济不发达
B.受外族侵略
C.周代的礼教被破坏了
D.周代王室的军事力量太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8、单项选择题 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什么结果?()
A、忠
B、仁
C、孝
D、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填空题 “岁寒三友”指的是()三种植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松、竹、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松、竹、梅
90、填空题 在宋代,杂剧和南戏南北相应,很受市民欢迎。但还有一些戏种也在市民中找到了自己的观众,它们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滑稽戏、傀儡戏、影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滑稽戏、傀儡戏、影戏
91、单项选择题 徐光启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农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填空题 六经也称“六艺”,是经过孔子删定向弟子讲授的教材,它实际上指的是后世所说的“五经”和后来失传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乐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乐经》
93、填空题 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伦理道德问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伦理道德问题
94、填空题 吃月饼是()的节俗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秋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秋节
95、单项选择题 “烽火戏诸侯”是哪个君主?()
A、周昭王
B、周幽王
C、周夷王
D、周穆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填空题 唐代刘禹锡在他所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的著名观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人交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人交胜
97、问答题 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98、填空题 宋元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是向西方传播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纸和造纸法;火药;雕版印刷术;罗盘(指南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纸和造纸法;火药;雕版印刷术;罗盘(指南针
99、填空题 作为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除梁启超师徒二人外,还有()、梁漱溟和冯友兰等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熊十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熊十力
100、单项选择题 最早按经史子集四分法名称分类的著作是()。
A.魏征《隋书》
B.欧阳修《唐书》
C.刘向《新唐书》
D.房玄龄《晋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1、填空题 汉代采用寓意手法雕塑作品代表作时霍去病墓前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马踏匈奴石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马踏匈奴石雕
102、名词解释 牌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都以木料制成的为书写商店名称或营销物品的横长方形或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都以木料制成的为书写商店名称或营销物品的横长方形或竖条形,挂在门头之上或门两侧柱上的商幌。
103、填空题 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总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总和
104、填空题 外国留学生在监就读,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夷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夷生
105、单项选择题 由王发布命令,召集诸侯到指定的地点来接受指示和安排的形式是()。
A.会盟
B.巡狩
C.朝聘
D.国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6、填空题 安徽之名是其境内()与徽州两地的合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安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安庆
107、填空题 中国的戏剧发祥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市井社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市井社会
108、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先秦思想的是?()
A、大同观念
B、天人合一观念
C、天下观念
D、全球化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9、问答题 祖师崇拜的行业规约有无实际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祖师崇拜不仅仅是对先人的崇敬与信仰,在传统社会,建立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祖师崇拜不仅仅是对先人的崇敬与信仰,在传统社会,建立祖师崇拜的行规,等于建立了技能知识的分类体系,使各行各业都有精神支柱,也都有饭吃,这是他们能世代生存的一个文化原因。
110、填空题 “上约君,下约民”,“以杀去杀,以刑去刑”是先秦诸子中()的理论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法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法家
111、填空题 龟龙比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中英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中英杰
112、填空题 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太行山、吕梁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太行山、吕梁山
113、多项选择题 下列文物中,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有()。
A.青铜纵目人神像
B.玉兽面纹琮
C.青铜大立人神像
D.莲鹤方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4、填空题 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浑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浑厚
115、问答题 简述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
1、秦朝实施郡县制,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秦末的暴政激起万民的反抗,不少六国贵族的后人试图利用民心恢复旧制。
2、汉高祖刘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分封主义者,他的封异姓及“非同姓不王”,都是证明。
3、汉文帝、景帝时期,西汉同姓分封制相对稳定,但是不久矛盾就爆发了。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
4、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116、单项选择题 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
A.马可•波罗
B.汤若望
C.利马窦
D.南怀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7、单项选择题 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
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
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
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
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填空题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核心精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核心精神
119、填空题 《荷石水禽图》是()的作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八大山人/朱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八大山人/朱耷
120、填空题 秦朝的国家行政机构分为()、郡和县三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央
121、单项选择题 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人是谁()。
A、子由
B、子冉
C、子路
D、子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2、填空题 历史上共有十个黄帝亲往曲阜祭祀孔子,最早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高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高祖
123、填空题 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传统文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传统文化
124、填空题 汉民族根据汉字二维构形的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汉字艺术,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书法,玺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书法,玺印
125、问答题 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奉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奉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指南针)、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
126、单项选择题 鲍叔牙是哪国人()。
A、卫
B、韩
C、鲁
D、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7、单项选择题 南子嫁到了哪个国家()。
A、卫
B、韩
C、鲁
D、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8、问答题 法国的伏尔泰是怎样评价中国文化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被誉为“欧洲孔子”的法国伏尔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被誉为“欧洲孔子”的法国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大精深,呼吁欧洲人在中国文化面前一要赞美,二应自渐,三须模仿。他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伦理、人性观念、社会法则等加以综合研究,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新的社会学说。他对中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也倍加称赞。
129、名词解释 《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糅合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图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130、多项选择题 下列历史典故或成语渊源中与古琴有关的是()。
A.高山流水
B.滥竽充数
C.卓文君私奔
D.嵇康就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1、问答题 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名与字的联系和姓与名 的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名与字的联系和姓与名的联系两方面。
132、填空题 现代藏传佛教多属“黄教”,其创始人就是著名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喀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喀巴
133、填空题 《马关条约》割让()、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地给日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台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台湾
134、填空题 刘邦建国时,不存在()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族
135、问答题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丈化史的区别是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丁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136、填空题 在中国农耕文化史上,人们把安居乐业视为太平盛世,其标准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化昌盛、丰衣足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化昌盛、丰衣足食
137、填空题 在“三公”中,御史大夫行使的是()职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监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监察
138、填空题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术经历过的重要阶段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贴塑、泥条盘筑、慢轮加工、快轮加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贴塑、泥条盘筑、慢轮加工、快轮加工
139、问答题 举例说明人们是怎样利用汉语汉字音形义方面的特点制作对联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音、形、义方面的特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音、形、义方面的特点。汉语用汉字记录,一个汉字往往能够记录多个义项,这样就可以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双关。对联就经常利用语义双关的手法,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相如”和“无忌”既可作人名,又可作为普通词语,根据字面义进行理解。作普通名词时,“相如”的意思是“相像”,“无忌”的意思是“没有忌讳”。
对联中也常常用谐音手法,如清代著名文人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被判死刑,临刑前,其子置酒菜进行生祭,与父诀别,金圣叹心中酸苦,吟诵了一副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里酸。“莲”谐音“怜”,“梨”谐音“离”。一副对联写尽心中怨愤,正是大家手笔。
有些对联利用拆字构成联语。对联本来就是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而构成的一种汉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利用字形的离合构成联语,就更能增添联语的机智与趣味。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上联合“此木”为“柴”、合“山山”为“出”;下联合“因火”为“烟”,合“夕夕”为“多”。又如“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上联拆“冻”为“东二点”,拆“洒”为“西三点”;下联拆“切”为“七刀”,因为“切”是左右结构的字,故曰“横”,拆“分”为“八刀”,因为“分”是上下结构的字,故曰“竖”。这两副对联,前者用的是合字法,后者用的是拆字法,对得巧妙而有趣,显出了作者的机智风趣。
140、填空题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的代表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诸遂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诸遂良
141、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已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遗产的有()。
A.昆曲
B.古琴
C.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D.蒙古长调民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2、填空题 两汉实行三科取士,这三科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
143、填空题 中国戏曲虽然剧种纷繁,但在总体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演方式的程式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演方式的程式化
144、单项选择题 既不能以公历日期也不能以夏历日期准确确定日期的传统节日是()。
A.端午节
B.乞巧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5、填空题 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新创文字的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壮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壮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
146、填空题 秦汉时期,乡、亭的主要官吏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老、啬夫、游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老、啬夫、游徼
147、填空题 在汉代,第一个实行内发外儒的皇帝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武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武帝
148、填空题 尧舜时期后期巫师有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敛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敛财
149、填空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甲骨文;金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甲骨文;金文
150、填空题 被公认为水准最高的人物画作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韩熙夜宴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韩熙夜宴图
151、填空题 《左传》中说“名有五”指有信、()、有象、有假、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义
152、填空题 秦朝统一后,皇帝随即就建立起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所谓“三公”是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53、填空题 明写意山水画的代表()被称为大写意画家,采用()的技法画牡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徐渭;泼墨勾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徐渭;泼墨勾勒
154、单项选择题 初税亩是哪个国家的?()
A、鲁国
B、齐国
C、陈国
D、秦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5、单项选择题 唐传奇《莺莺传》的作者是()。
A.白行简
B.蒋防
C.元稹
D.李朝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6、单项选择题 四大发明出现之后,在中国并未获得改进,但在欧洲及日本朝鲜却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这一现象说明了()。
A.伦理化的认识方式对科学精神的扼杀和制约
B.中国地大物博,不依赖于过多的技术
C.中国未能将四大发明的技术保密
D.科学技术发展的偶然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7、多项选择题 清代军机处的大臣成员有()。
A.亲王
B.大学士
C.尚书
D.侍郎
E.举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8、填空题 以佛教经典为主,囊括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藏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藏经
159、填空题 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的()清真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艾提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艾提尕
160、填空题 唐宋两代随着区域经济的发育而发达起来的南方城市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州、扬州、成都、泉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州、扬州、成都、泉州
161、填空题 明清院试合格的称为“()”,俗称“秀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员
162、填空题 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十二章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十二章经》
163、问答题 为什么说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们知道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们知道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因为,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164、填空题 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阴阳或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阴阳或农
165、填空题 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其二,自强不息的精神,其三,人本主义精神,其四,“人文精神”在意识形态领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刚健有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刚健有位
166、填空题 《论语》中没有()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庸
167、填空题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专制主义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家国同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家国同构
168、单项选择题 太学产生于()。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9、单项选择题 “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个时代?()
A、秦代
B、汉代
C、宋代
D、唐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0、单项选择题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1、填空题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172、名词解释 南宋四大书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白鹿洞书院、岳麓(一个林,底下一个鹿)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白鹿洞书院、岳麓(一个林,底下一个鹿)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173、填空题 “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周
174、填空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以表现()为题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佛教内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佛教内容
175、填空题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演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代巴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代巴地
176、名词解释 什么叫类比思维?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有什么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这种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
177、问答题 试述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瑰宝。中医药学的形成,一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瑰宝。中医药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等,均对中国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
①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它包括“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部分。后来“经方”和“医经”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定型,直至今日。后来相继出现一些经典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两汉时还形成了中医的“四诊”诊断技术,即望、闻、问、切。其中的切创立了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从汉到宋,医学理论又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至于法医等专著。明清时代在探索免疫治疗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16世纪时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
②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学,主要是记述药物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治疗的范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中药学百科全书。
178、单项选择题 端木赐是谁()。
A、子由
B、子冉
C、子路
D、子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9、问答题 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今留存者仍是浩瀚如烟海。经过考古工作者,文物工作者以及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的精粹已吸引了数不胜数的世界人民,被称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殷墟三千年前的妇好墓、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湖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古代文化曾经达到的高度,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的沉重包袱,如宗族观念既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又使得各家族间的矛盾冲冲,有些得势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缺乏竟争和冒险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首先,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立发生发展的文化,中华民族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其它文明中心,周边又多有难于逾越的地理屏障,因而很少可能与其他文化相接触或获得有关的文化信息。中国文化的发生期大体上是在与其他文化区少有联系的情况下度过的。中国文化在未受到或很少受到其它文化影响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文化发生与创建的过程,确立了自己的文学,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的基本风格和定势,在此以后才渐次与其他文化相接触,交汇和碰撞。虽然这种接触和交流对双方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中国文化的系统和态势已经确立了。
其次,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延续最长的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由于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独立性,使其具有无以伦比的延续力,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其他原生型文化,如埃及文化,美洲的玛雅文化,早已后继无人,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经过多次异族入侵,深深迭压在后起文明世代的底层。基本上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唯有中国文化没有出现这样的中绝现象,经历数千年而持续不断,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中国历史上,一部“二十四史”将几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活动以及各代历史人物的事迹,连续不断地记载下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三,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文明中心的作用。从文化初期时期,中国文化就在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级。在近代以前,在世界史的中世纪时代,中国文化不仅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而上高于其他文化圈,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居于领先水平。特别在唐代的世界性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居于中心地位。在整个欧亚大陆上,唐朝是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大帝国,是当时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重心所在。直到近代以来,西方的工业文明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才 显得落后了,由以前的主要是西方向东方学习,变为主要是东方向西方学习。
第四,中国是第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大国,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共同创造的。
180、单项选择题 “贞”在最初是从《易》中“元亨利贞”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
A.是古代一种变态的性意识
B.本质上是一种讲究卫生的思想
C.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
D.以女子童贞为吉祥的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1、单项选择题 九品中正制是()时期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
A.魏晋南北朝
B.东汉
C.五代十国
D.北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2、名词解释 服饰的职业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装有别。文臣武将、学生士兵服饰之不同早就有所区分。近来服饰的职业标志在某些行业渐趋淡化,如运动服成了休闲服,猎装也成了时装等。
183、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历史中,那一地区的可利用资源相对较少?()
A、中原地产
B、闽南地区
C、关外地区
D、江南地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4、填空题 先秦两汉时期,为了将泾、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在西北地区曾兴修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郑国渠、六辅渠、白渠、龙首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郑国渠、六辅渠、白渠、龙首渠
185、单项选择题 康德是哪国人()。
A、德
B、英
C、美
D、法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6、单项选择题 “绝地天通”是哪个人物的传说?()
A、皇帝
B、炎帝
C、帝喾
D、颛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7、填空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汉字在信息处理上又一次面临考验,再一次引起人们对汉字的思考和论争。这次论争的成绩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新评价汉字,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新评价汉字,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188、单项选择题 临终前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人物是()。
A.文天祥
B.岳飞
C.朱熹
D.周敦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9、多项选择题 宋代瓷器工艺高度发展。龙泉窑、景德镇窑、()等都是当时著名瓷窑。
A.年窑
B.官窑
C.汝窑
D.邢窑
E.定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0、填空题 ()是日本律宗的始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鉴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鉴真
191、填空题 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董仲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董仲舒
192、多项选择题 中国传统建筑的三大瑰宝指的是()。
A.宫殿
B.长城
C.大运河
D.园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3、填空题 中国书画史上,将书、画、金、石结合在一起的杰作代表是清代艺术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吴昌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吴昌硕
194、填空题 自五帝时期始,宗教崇拜大体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超自然神、天地神祇、祖先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超自然神、天地神祇、祖先神
195、单项选择题 察举制主要看什么()。
A、诗赋
B、绘画
C、音乐
D、孝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6、填空题 魏晋南北朝时代,南北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既是汉化,又是胡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既是汉化,又是胡化
197、填空题 古代贵族对其下民众的态度是一种()观念的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家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家族
198、填空题 在东汉顺帝时,倡导道教于四川鹤鸣山的人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张道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张道陵
199、问答题 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直接关系。因为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直接关系。因为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据统计,从西汉开始到1936年共2142年的时间里,灾害总数高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由气候变化带来的灾荒疾病主要是旱、涝、蝗、风、雹、瘟疫等。
200、填空题 作为世界文化交流,基督教在中国的流传,开始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元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元代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民族学与文化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民族学与文化学:中国文化概论》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