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人的身心发展有时快,有时慢,不平衡,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2、多项选择题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把学习过程概括为()的统一过程。
A.“惑”
B.“学”
C.“忆”
D.“思”
E.“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E
本题解析:孔子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3、判断题 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榜样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题于符合榜样法的基本内涵。
4、单项选择题 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A.创造性
B.交往性
C.多样性
D.主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从而达到启发的目的。
5、单项选择题 课程计划的中心是()。
A.科目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周编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课程计划由许多因素组成,其中科目设置是中心。
6、多项选择题 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有()。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
E.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7、单项选择题 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是()。
A.启发谈话
B.总结谈话
C.复习谈话
D.评价谈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教学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逐渐获取新知识是一个启发的过程,所以题干指的是启发谈话。
8、单项选择题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观点是()。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9、单项选择题 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10、单项选择题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
11、多项选择题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A.思想品德课
B.其他学科教学
C.班会
D.课外活动
E.学校例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德育的实施途径多种多样,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
12、单项选择题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一——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案例中,美国老师等学生吃掉苹果以后,才让学生画苹果。那么在画苹果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最多的是()。
A.再造想象
B.思维
C.感觉
D.知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美国学生只能借助头脑中的记忆表象重组加工之后形成新形象来匮苹果。
13、单项选择题 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14、多项选择题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属于综合课程。
15、单项选择题 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是()。
A.课外活动
B.课余活动
C.群众活动
D.文娱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16、多项选择题 班会的类型有()。
A.报告会
B.讨论会
C.常规班会
D.生活会
E.主题班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E
本题解析:见大纲班会活动的组织。
17、多项选择题 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跟踪法
B.追因法
C.临床法
D.产品分析法
E.教育会诊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跟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和教育会诊法。
18、多项选择题 班级管理中的评价具有()的作用。
A.鉴定
B.导向
C.教育
D.培养
E.激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班级管理中的评价具有鉴定、导向、激励的作用。
19、单项选择题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20、单项选择题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21、多项选择题 少先队的活动形式主要有()。
A.队会
B.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
C.游戏
D.少先队的阵地活动
E.团委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少先队的活动形式主要有队会、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游戏、少先队的阵地活动。
22、单项选择题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的官学体系。
A.官学合一
B.官师合一
C.政教合一
D.科举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西周以后,出现了“政教合一”的教育形式。
23、单项选择题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B.废科举,兴学校
C.北洋大学的创建
D.洋务运动的推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清末“废科举,兴学校”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24、判断题 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25、判断题 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单一课,它适用于比较容易的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综合课。
26、多项选择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从水平上看由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组成,即()。
A.生理活动
B.精神活动
C.心理活动
D.学习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E
本题解析:见大纲中对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介绍。
27、单项选择题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自修课上组织了一次无人监考的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他汇报,说测验情况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认为以这个班的学生行为规范水平还不能达到在无人监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这次测验看书的人不少,连班干部也看了。为了纠正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制订了启发学生自觉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案。
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永远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他要求学生把这句名言背下来,并给学生讲了一个在学生时代作过弊的人三十年后十分悔恨的故事,同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答卷》。
在答卷中,有的学生写道:“作弊发生后,老师没有批评我们,但在背名言时,我的心情比挨了打还要难受。我将永远记住这次错误,永远记住班主任老师对我们的教诲。”有的写道:“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儿,说说容易,做到却有点难。测验时我有一道10分的.题目做不出,分数的诱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令我终身懊悔的错误——偷看了书本。
我的英语考卷虽然得了好分数,但在道德答卷中却得了零分。”还有的学生写道:“本来我不打算看书的,但是在看到有的同学看书时,我也跟着看了,我感到内心有愧。”全班共有22个同学在答卷中承认了测验时翻书的错误。接着班主任又把这些答卷制成了录音带,取名《心声》,让同学们在听录音时再一次接受教育。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案例教师的做法符合疏导原则的基本内涵。
28、判断题 循序渐进要求教学要面面俱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循序渐进要求教学要区分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
29、多项选择题 教育是由()因素构成的。
A.教师
B.学生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E.学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学校是教育的场所,而非教育的构成要素。
30、多项选择题 一堂好课的标准有()。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一堂好课的标准有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有效、体验积极。
31、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之所以有善行是外在环境影响的结果,故而是外铄论者。
32、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小学德育特点的有()。
A.基础性
B.生活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E.相对独立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小学德育的特点有基础性、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
33、多项选择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个知识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的规律。
34、多项选择题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成绩的唯—标准。
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
A.跳出只为“分数”学习的怪圈
B.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C.发展自身的特长
D.探究意识的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多项选择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该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包括()。
A.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B.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C.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D.与老师建立抵触情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该老师的做法势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的对立情绪。
36、单项选择题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作用。
A.主体
B.辅导
C.从属
D.主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因而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37、多项选择题 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的辩证统一。
A.教育
B.生产劳动
C.社会实践
D.社会发展要求
E.个体发展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E
本题解析: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38、多项选择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结合案例,你认为教师应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
A.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B.表扬学生的问题意识
C.赞赏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
D.对指出问题的学生打击报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单项选择题 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谈话法是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所以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40、单项选择题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判断题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属于隐性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题干符合隐性课程的内涵。
42、单项选择题 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深化已学知识的方法是()。
A.启发谈话
B.总结谈话
C.复习谈话
D.评价谈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复习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系统化的过程,所以题干所指是复习谈话。
43、多项选择题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44、多项选择题 小学德育的特点有()。
A.基础性
B.生活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E.游戏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小学德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基础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45、单项选择题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6、单项选择题 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47、单项选择题 小学教育所处的年龄段一般称为()期。
A.幼儿
B.童年
C.少年
D.青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这一年龄段正处于童年期。
48、判断题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的特点所决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主要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49、多项选择题 属于教师的一般角色的有()。
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榜样
D.管理者
E.父母与朋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教师的一般角色是教师在任何时代都担任的角色,主要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父母与朋友。
50、多项选择题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
51、单项选择题
某市路南区某小学教师崔某在学校放学后,义务为其班级学生张某补习数学。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
事后,该生之父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路南区教育局迫于媒体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学校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A.备课
B.课外活动
C.课外辅导
D.作业检查与批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52、单项选择题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
53、多项选择题 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是()。
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等是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54、多项选择题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E.准确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这四个指标是衡量测验的质量指标。
55、多项选择题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丰富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更新。
56、判断题 有了人类就产生了教育,也就形成了教育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教育学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与研究达到一定程度,形成系统观点后形成的。它产生的很晚,直到17世纪才形成。
57、判断题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它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58、单项选择题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A.人格尊严权
B.名誉权和荣誉权
C.隐私权
D.公正评价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59、单项选择题 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是()。
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文娱活动
D.群众性课外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群众性课外活动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带有一定的普及性质。
60、判断题 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题干符合教师劳动示范性的内涵。
61、单项选择题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
C.教师为主
D.学牛为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62、单项选择题 认为教育的最高理想就是使人的自然天性获得自由发展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
B.卢梭
C.拉伯雷
D.裴斯泰洛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卢梭心目中理想的人是一个自然天性获得自由发展的人,教育应培养这样的人。
63、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王道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64、单项选择题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自修课上组织了一次无人监考的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他汇报,说测验情况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认为以这个班的学生行为规范水平还不能达到在无人监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这次测验看书的人不少,连班干部也看了。为了纠正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制订了启发学生自觉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案。
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永远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他要求学生把这句名言背下来,并给学生讲了一个在学生时代作过弊的人三十年后十分悔恨的故事,同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答卷》。
在答卷中,有的学生写道:“作弊发生后,老师没有批评我们,但在背名言时,我的心情比挨了打还要难受。我将永远记住这次错误,永远记住班主任老师对我们的教诲。”有的写道:“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儿,说说容易,做到却有点难。测验时我有一道10分的.题目做不出,分数的诱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令我终身懊悔的错误——偷看了书本。
我的英语考卷虽然得了好分数,但在道德答卷中却得了零分。”还有的学生写道:“本来我不打算看书的,但是在看到有的同学看书时,我也跟着看了,我感到内心有愧。”全班共有22个同学在答卷中承认了测验时翻书的错误。接着班主任又把这些答卷制成了录音带,取名《心声》,让同学们在听录音时再一次接受教育。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A.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65、多项选择题 根据课外活动的活动机能分,可分为()。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接受性活动
D.创造性活动
E.训练性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E
本题解析:根据课外活动的活动机能分,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训练性活动。
66、单项选择题 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进行班级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
67、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B.关爱学生
C.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D.尊重学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68、单项选择题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
69、单项选择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教师威信的核心是()。
A.权力威信
B.信服威信
C.职业威信
D.能力威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教师威信的核心是信服威信。
70、单项选择题 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科技活动
D.社会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科技活动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71、多项选择题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E.安全领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72、单项选择题 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A.校长
B.教育主任
C.班主任
D.科任教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班主任主要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所以题干所指是班主任。
73、单项选择题 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为依据。
A.知识的分类
B.技能的分类
C.目标的分类
D.科学的分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科学的分类是小学教学科目设置的依据。
74、单项选择题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比师范学校出现的时间早。
75、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教学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
B.媒体成为教学媒体要具有两个基本要素:用于存储或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以
及用于“教与学”的活动
C.依据媒体对受众感官的刺激及交互性,可以将其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
听媒体、交互媒体以及多媒体
D.教师也是教学媒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教师不符合教学媒体的内涵。
76、判断题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赫尔巴特的《大教学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详细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77、单项选择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德育的()原则。
A.疏导
B.导向性
C.因材施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78、单项选择题 衡量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D.区分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一次测验难度是否得当,要看是否能较准确地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
79、多项选择题
某市路南区某小学教师崔某在学校放学后,义务为其班级学生张某补习数学。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
事后,该生之父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路南区教育局迫于媒体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学校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我国教师法对于学校解聘教师的情形规定有哪些?()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参照《教师法》的相关规定。
80、单项选择题 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始于()。
A.1878年
B.1897年
C.1898年
D.1904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l898年5月清政府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并将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这是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
81、单项选择题 课外活动不包括()。
A.群众活动
B.文娱活动
C.自习课
D.科技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
82、判断题 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83、单项选择题 机体某一种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盲人的听觉、触觉比常人灵敏就是证明。
84、多项选择题 家庭教育具有的特点有()。
A.权威性
B.个别性
C.针对性
D.终身性
E.潜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家庭教育具有的特点有权威性、个别性和针对性。
85、多项选择题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A.生产力
B.社会
C.知识
D.儿童
E.政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并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86、单项选择题
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这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案例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什么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案例体现了直观性原则的内涵。
87、判断题 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中心。
88、单项选择题 小学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规律。
A.政治经济文化
B.遗传
C.儿童身心发展
D.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小学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制定小学教育目的必须考虑其身心发展规律。
89、单项选择题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成绩的唯—标准。
新课程中,倡导教师的评价以()为主。
A.学生评价
B.家长评价
C.自主评价
D.校长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新课程中,对于教师的评价,倡导以自评为主。
90、判断题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个别教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分组教学。
91、多项选择题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 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E
本题解析: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92、单项选择题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A.导入、详述和汇总
B.导人、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
93、判断题 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单项选择题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95、多项选择题 赫尔巴特的理论思想包括()。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强调知识的传授
D.强调经验的获得
E.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E
本题解析:赫尔巴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教师的中心地位,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96、多项选择题 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A.知识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E.综合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97、单项选择题 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
A.课程的制定者
B.课程的任务
C.课程的组织方式
D.课程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的一类课程是依据制定者划分的。
98、单项选择题 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目前主要由地方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99、单项选择题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的修业年限为()。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l904年清政府《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
100、单项选择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A.机能期
B.发展期
C.差异期
D.关键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关键期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101、多项选择题 教育测验与评价具有以下功能()。
A.激励
B.诊断
C.评定
D.选拔
E.维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教育测验与评价具有激励、诊断、评定、选拔的功能。
102、单项选择题 开展课外活动时,学生参加与否,不具有()。
A.自愿性
B.灵活性
C.强制性
D.多样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课外活动必须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不能强迫。
103、判断题 生产力对教育起决定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
104、单项选择题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学习的()。
A.主体
B.客体
C.个体
D.群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105、多项选择题 课外活动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课外活动必须具有()。
A.可行性
B.协调性
C.明确性
D.安全性
E.组织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制定计划是课外活动的起始环节,制定计划必须遵循可行性、协调性、明确性等基本要求。
106、单项选择题 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缺点,私拆学生信件等,这是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学生有权要求拥有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
107、多项选择题 德育过程是由()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A.德育理念
B.教育者
C.受教育者
D.德育内容
E.德育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德育过程包括四个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108、多项选择题 ()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
A.教师
B.校长
C.教材
D.教具
E.学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E
本题解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间展开的。
109、单项选择题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
A.可爱性
B.可敬性
C.权威性
D.厌恶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知识的化身,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正确的,都对学生有极大影响。
110、单项选择题 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
B.1912年
C.1957年
D.1958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111、单项选择题 当代教师的素养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方面。
A.政治素养
B.教育素养
C.专业素养
D.道德素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的、高质量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112、单项选择题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
A.系统化
B.专门化
C.社会化
D.复杂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教师是专门以教育年轻一代成为合格社会成员为己任的职业。
113、单项选择题 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
A.文法教育
B.骑士教育
C.宗教教育
D.六艺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114、单项选择题 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l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115、多项选择题 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又可细分为()。
A.新授课
B.复习课
C.练习课
D.实验课
E.测验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单一课可细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
116、多项选择题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科学性与思想性
B.基础性
C.对大多数学校的适应性
D.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E.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思想性与基础性,对大多数学校的适应性,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117、判断题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
118、多项选择题 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讲授的内容主要是()。
A.神学七艺
B.宗教教育
C.读写知识
D.军事征战
E.商业技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西欧封建社会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设立众多的教区学校,讲授宗教课程,也讲授读写知识。
119、单项选择题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的培养。
A.创新能力
B.读写能力
C.听说能力
D.交往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120、判断题 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比较模糊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见大纲中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21、判断题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夸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小学生还没有更高尚的学习动机,他们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获得成人的夸奖。
122、多项选择题 新课程标准从()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具体目标。
A.知识与技能
B.目标与过程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达标与测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23、单项选择题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A.华生
B.洛克
C.格塞尔
D.卢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华生曾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儿童,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将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所以他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124、单项选择题 少年儿童是社会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
A.社会义务
B.社会责任
C.社会权利
D.社会使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学生是法律上的责权主体,他们应该享有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利。
125、多项选择题 文艺复兴时期,很重视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有()。
A.意大利的维多里诺
B.尼德兰的伊拉斯谟
C.捷克的夸美纽斯
D.法国的拉伯雷
E.法国 的蒙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这些人都是文艺复兴时期很有影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
126、单项选择题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课程改革
C.方法改革
D.途径改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127、单项选择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系统性
B.客观性
C.能动性
D.主观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
128、单项选择题 “五四学制”实验始于1981年由()主持进行。
A.北师大
B.东北师大
C.华东师大
D.西南师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l981年由北师大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五四制实验。
129、单项选择题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活动。
130、多项选择题 教育目的有()的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规范
D.评价
E.鉴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教育目的是教学的依据,它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31、单项选择题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生存权利。
132、判断题 教学计划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133、多项选择题 参观法的种类有()。
A.准备性参观
B.并行性参观
C.总结性参观
D.常识性参观
E.教育性参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这是考查参观法的划分,参观法一般包括准备性参观、总结性参观、并行性参观。
134、判断题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个别教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分组教学。
135、多项选择题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其典型特征是()。
A.学为文士
B.以(书)吏为师
C.学在官府
D.政教合一
E.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西周建立了典型的宫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其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136、单项选择题
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这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标本”属于()教具。
A.实物
B.模象
C.语言
D.言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标本”属于实物直观教具。
137、判断题 后进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动机缺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后进生由于经常得到否定性评价,得不到成功的喜悦,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没有兴趣,导致学习动机的枯萎。
138、判断题 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9、判断题 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因为它培养的是作为公民必须掌握的“三基”(读、写、算)。
140、单项选择题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理论知识
D.实践知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学生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而是别人的认识成果,所以学生学习的是间接经验。
141、多项选择题 课外活动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有()。
A.可行性
B.协调性
C.明确性
D.基础性
E.先导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课外活动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有可行性、协调性和明确性。
142、判断题 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教学过程正是在教师不断提出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143、单项选择题 墨家以()为教。
A.“弃圣绝智”
B.“兼爱”和“非攻”
C.“弃仁绝义”
D.“克己复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墨家以“兼爱”和“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的学习,也注重技术的练习。
144、判断题 课外活动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145、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案例中第一个老师没有尊重学生
B.案例中第二个老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C.案例中两个老师的素质都有待提高
D.案例中两个老师“恨铁不成钢”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6、单项选择题 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的创办者是()。
A.张焕纶
B.张之洞
C.陶行知
D.盛宣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l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
147、单项选择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国家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研究型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48、判断题 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149、多项选择题 《儿童权利公约》包括的基本原则包括()。
A.无差别原则
B.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C.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E.无歧视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儿童权利公约》包括的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和无歧视原则。
150、单项选择题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151、判断题 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课程设置问题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
152、单项选择题 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
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激励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自我分析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153、判断题 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应进行思想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揭示其思想性,才能促进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世界观的发展。
154、单项选择题 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教师检查教学质量,学校评价各科教学质量都以教学大纲为标准。
155、单项选择题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A.朱熹
B.孔颖达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对课程做了论证,这是课程用于教育教学的专门术语的开始。
156、判断题 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题干犯了绝对化错误。
157、多项选择题 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的学习过程理论。
A.“博学之”
B.“审问之&rdquo ;
C.“慎思之”
D.“明辨之”
E.“笃行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158、多项选择题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高尔登
B.华生
C.霍尔
D.吴伟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决定论这个知识点,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159、单项选择题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遗传素质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160、单项选择题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一——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美术课属于()课程。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校课程
D.地方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分科课程是运用单一学科的知识所组成的课程。
161、多项选择题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
A.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B.学习权
C.隐私权
D.公正评价权
E.荣誉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见大纲中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部分。
162、单项选择题 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预见
C.选择
D.生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人在具有生殖能力后,才表明身体机能成熟了。
163、判断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离和对立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题干是古代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离的体现。
164、单项选择题 德育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65、多项选择题 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它分为()等几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大主教学校
C.教区学校
D.普通学校
E.社会学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欧洲的学校教育这一知识点,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因此,学校教育也主要是以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等教会学校为主。
166、单项选择题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家庭环境
C.教育的自身状况
D.社会发展状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社会发展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167、单项选择题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168、多项选择题 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即()。
A.实物直观
B.语言直观
C.板书直观
D.模象直观
E.光电直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板书和光电是模象的一些形式,而语言不属于教具。
169、单项选择题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170、单项选择题 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瓦·根舍因主张“范例教学”。
171、判断题 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172、多项选择题 班会的特点有()。
A.民主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E.导向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班会的特点有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
173、单项选择题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174、多项选择题
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这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在教育教学中,贯彻该原则要()。
A.正确选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重视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发扬教学民主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贯彻直观性原则首先要正确选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次要重视与讲解相结合。
175、单项选择题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自修课上组织了一次无人监考的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他汇报,说测验情况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认为以这个班的学生行为规范水平还不能达到在无人监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这次测验看书的人不少,连班干部也看了。为了纠正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制订了启发学生自觉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案。
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永远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他要求学生把这句名言背下来,并给学生讲了一个在学生时代作过弊的人三十年后十分悔恨的故事,同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答卷》。
在答卷中,有的学生写道:“作弊发生后,老师没有批评我们,但在背名言时,我的心情比挨了打还要难受。我将永远记住这次错误,永远记住班主任老师对我们的教诲。”有的写道:“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儿,说说容易,做到却有点难。测验时我有一道10分的.题目做不出,分数的诱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令我终身懊悔的错误——偷看了书本。
我的英语考卷虽然得了好分数,但在道德答卷中却得了零分。”还有的学生写道:“本来我不打算看书的,但是在看到有的同学看书时,我也跟着看了,我感到内心有愧。”全班共有22个同学在答卷中承认了测验时翻书的错误。接着班主任又把这些答卷制成了录音带,取名《心声》,让同学们在听录音时再一次接受教育。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过程的()。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
176、多项选择题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等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
A.困难
B.问题
C.假设
D.验证
E.结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等五个阶段。
177、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热爱学生
D.严谨治学
E.团结协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
178、多项选择题 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等几种形式。
A.直线式
B.螺旋式
C.探究式
D.发现式
E.图文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
179、单项选择题 教育教学中只是追求“齐步走”,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人与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要针对差异进行,即因材施教。
180、判断题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多进行课外活动就行。
181、单项选择题 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军事体操教育。
182、单项选择题 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活动
D.思想品德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等,班主任工作是重要且特殊的途径。
183、单项选择题
某市路南区某小学教师崔某在学校放学后,义务为其班级学生张某补习数学。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
事后,该生之父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 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路南区教育局迫于媒体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学校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局长解聘崔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
A.妥当
B.不妥当
C.不知道
D. 无所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局长解聘崔老师的做法不妥当,不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184、判断题 积极分子的队伍是稳定不变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积极分子的队伍不是稳定不变的。
185、单项选择题 除行为之外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激励
C.自我教育能力
D.自我认识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186、多项选择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行为转变有哪些?()
A.师生关系,强调尊重与赞赏
B.教学关系,突出帮助与引导
C.自我认识,致力研究与反思
D.同事关系,倡导合作与互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行为转变有:(1)师生关系中,强调尊重与赞赏;(2)教学关系中,突出帮助与引导;(3)自我认识上,致力研究与反思;(4)同事关 系中,倡导合作与互惠。
187、判断题 杜威与赫尔巴持相反观点,强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
188、多项选择题 小学课程设计要以实现()为最终目的。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E.教育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见大纲小学课程设计部分。
189、多项选择题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A.“明了”
B.“预备”
C.“联想”
D.“系统”
E.“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E
本题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190、单项选择题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一——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结合案例,比较中国、日本、美国的教学方式,哪种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不知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美国的教学方式更多的强调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91、单项选择题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
192、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3、多项选择题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以业余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短期为主。
194、判断题 《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以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以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5、多项选择题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A.普及性
B.民主性
C.基础性
D.全民性
E.强制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E
本题解析: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小学教育是各类教育的基础,也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因此具有这些特点。
196、多项选择题 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两个方面,即()。
A.了解学生学习
B.了解学生思想
C.了解学生个体
D.了解学生群体
E.了解学生家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其他三项均是C项的不同方面。
197、单项选择题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学习需要不断复习,只有经常复习才能获得新的知识,这正是巩固性原则的实质。
198、单项选择题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自修课上组织了一次无人监考的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他汇报,说测验情况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认为以这个班的学生行为规范水平还不能达到在无人监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这次测验看书的人不少,连班干部也看了。为了纠正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制订了启发学生自觉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案。
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永远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他要求学生把这句名言背下来,并给学生讲了一个在学生时代作过弊的人三十年后十分悔恨的故事,同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答卷》。
在答卷中,有的学生写道:“作弊发生后,老师没有批评我们,但在背名言时,我的心情比挨了打还要难受。我将永远记住这次错误,永远记住班主任老师对我们的教诲。”有的写道:“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儿,说说容易,做到却有点难。测验时我有一道10分的.题目做不出,分数的诱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令我终身懊悔的错误——偷看了书本。
我的英语考卷虽然得了好分数,但在道德答卷中却得了零分。”还有的学生写道:“本来我不打算看书的,但是在看到有的同学看书时,我也跟着看了,我感到内心有愧。”全班共有22个同学在答卷中承认了测验时翻书的错误。接着班主任又把这些答卷制成了录音带,取名《心声》,让同学们在听录音时再一次接受教育。
教师把答卷制成录音带,让同学在听录音时再一次受教育,运用了()。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符合陶冶法的基本内涵。
199、判断题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义务教育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
200、多项选择题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成绩的唯—标准。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A.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B.以人为本
C.旨在发展
D.评价内容多元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发展性评价旨在促进发展、以人为本,倡导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小学教师资格》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