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禁忌的特质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神圣观念一起起源;世俗禁忌和宗教都是威慑于某种权威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神圣观念一起起源;世俗禁忌和宗教都是威慑于某种权威限制自己的行为;禁忌作为宗教处理人-神关系的方法和手段,是介于巫术和祈祷之间的类型;巫术是积极进取的,禁忌则是消极防范的。
2、单项选择题 中国最早的东正教堂在()。
A.北京
B.上海
C.大连
D.雅克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多项选择题 新中国后,中国天主教掀起的“三自”运动包括()。
A.自传
B.自办
C.自治
D.自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名词解释 托马斯﹒闵采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最激进的改革活动家,德国农民战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最激进的改革活动家,德国农民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人,宗教改革初期曾与洗礼派合作,支持马丁﹒路德,抨击天主教的教阶制度和圣徒崇拜制度,后来迈步走上了社会革命活动的道路,为要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他亲自组织和发动了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建立起革命政权“永久议会”并宣布施政纲领,最后德国农民战争遭到欧洲封建主与罗马教廷的联合镇压,闵采尔被俘牺牲。
5、判断题 灵隐寺历史悠久,所以保存不完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问答题 信仰自由是指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信不信的自由。
b)信哪种宗教的自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信不信的自由。
b)信哪种宗教的自由。
c)信哪个教派的自由。
d)什么时候信的自由。
7、问答题 解释缘起性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诸法实相。缘起性空的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诸法实相。缘起性空的内容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无色外空,无色后空,当体即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受、想、行、识皆当如是观。
8、名词解释 自性说:(禅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性有二个含意:是不动不灭的本性。和众生特有个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性有二个含意:是不动不灭的本性。和众生特有个性,
2、六祖惠能将两种意义合为一体,即个性即本性,本性即个性,强调自性是佛,故不用别求本性,即佛不外我,佛就是我。其学说的根本是成凡成圣关键在于心性的迷误。成佛,首先在于心本有的佛性为正因。
3、强调自性是佛,这个是其学说的根本。
9、名词解释 敬虔主义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7~18世纪德国新教路德宗内敬虔团契派的神学观点,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7~18世纪德国新教路德宗内敬虔团契派的神学观点,提倡攻读圣经,反对死板的奉行信条,追求内心虔诚和过圣洁的生活,注重行善。
10、问答题 《圣经》对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英美国家是基督教国家,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无不与基督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英美国家是基督教国家,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无不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英美国家,孩子生下来以后,往往要接受洗礼,父母或把孩子抱进教堂,或请牧师到家里,牧师在读完《圣经》中的词句后,把清水轻轻的洒在孩子头上,同时,还给孩子取个名,既用《圣经》中的人名给孩子取名。洗礼和命名结束后,有时父母会给小孩戴上一个小小的十字架,心中祝福孩子在主的保佑下一生平安。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配给的,而且婚姻应该建立在敬畏上帝的基础上,人们要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使上帝得到荣耀。因而婚姻在英美国家中是一个重要的礼仪。婚礼在教堂由牧师主持。男女双方在上帝面前盟誓,终生相爱。之后,他们随牧师到小礼拜堂,在结婚证书和登记册上签字。作为基督教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天主教,把婚礼列为七种圣礼之一,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英美国家的丧礼,也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丧礼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在教堂里举行,后半部分在墓地举行。教堂的丧礼由牧师主持,包括祷告、唱赞美诗和牧师致颂词。整个仪式包含一个愿望,愿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入天堂。在墓地举行简短的入葬仪式,由牧师做下葬祈祷。在英国,下葬时死者面朝东方表示迎接日出或复活之意。
11、名词解释 儒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儒教是一种以天地君亲师为崇拜对象,而以其中的天神崇拜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儒教是一种以天地君亲师为崇拜对象,而以其中的天神崇拜与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以对超验人生境界的追求(希圣希贤,天人合一)为终极目标的宗教信仰体系。
12、问答题 对印度教的界定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 91EXAM.org答案:印度教也称婆罗门教或兴都教,是印度传统宗教,发源于公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印度教也称婆罗门教或兴都教,是印度传统宗教,发源于公元前2000至1500年间,其教徒数量仅次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13、问答题 什么叫做梵和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印度教徒的愿望是获得解脱,在不变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印度教徒的愿望是获得解脱,在不变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称为梵和涅。
14、名词解释 原始二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真谛、空谛: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因为其没有自性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真谛、空谛: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因为其没有自性而空是非真实的存在,这是顺从佛的真理来说。
2、假谛、俗谛: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顺从世俗眼光看。
3、中道谛:贯通真假空有二谛。
15、问答题 早期宗教的功能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宗教体现了生命的本质需求,提升信心、缓解焦虑: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宗教体现了生命的本质需求,提升信心、缓解焦虑:
对付神秘,消除危险和恐惧,提高自信和安全感
确定自身的空间归属和身份
提供感恩的机会,保证了将来的继续受惠
保证生存条件(丰收、雨水、繁衍和健康等)
b)宗教内化了人们向外的冲动与欲望,使人满足于自体世界,阻碍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
强化自身
c)宗教孕育着积极因素,必将突破自身,促进人的自我解放。
实现内在能力(体能、生殖、才干、技艺等)
增长个人智慧(探索自然、理解神秘)
保持社区内聚力
16、名词解释 性起说:(华严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整个世界是统一于佛性,佛性为万法之本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体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整个世界是统一于佛性,佛性为万法之本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体现,都依佛性而起强调纯粹。
17、名词解释 多神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同时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从逻辑上讲,多神教是由自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同时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从逻辑上讲,多神教是由自然宗教一步步发展,人们创造的神明越来越多所导致的。历史上讲,原始人类“地域局限”逐渐突破,生存、生存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产生不同地域神灵并存的局面。
18、问答题 穆斯林的三大圣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麦加,卖地那,耶路撒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麦加,卖地那,耶路撒冷。
19、问答题 宗教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通过对生殖崇拜,图腾崇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通过对生殖崇拜,图腾崇拜,长生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的共性分析得出结论
1.生命的前提何在
从心理的角度探求宗教的成因——秩序和安全强化成为信仰
对神话模式的分析——创世,英雄,拯救,应许
以上是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2.生命的延续方式
生殖,血液,环境的保障即图腾,灵魂,超越者的意义
3.生命的掌控
仪式和巫术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争取对生命的掌控
宗教的心理作用:提升信心,缓解焦虑。
20、问答题 佛教时在什么时间传入我国的,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佛教在大约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
原因:汉武帝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佛教在大约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
原因:汉武帝开辟了西域的通道,从西域直通国外,通过这条通道,使西域各国与中国内镜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这种往来为佛教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初传入我国的是小乘佛教,但它并没有站稳脚根。在公元四世纪被大乘佛教所取代,且在公元四世纪,佛教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还传到朝鲜、日本等地。
21、问答题 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时什么?它具体是怎么产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目前,宗教理论教科书普遍认为原始宗教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目前,宗教理论教科书普遍认为原始宗教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
22、名词解释 自然宗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的原始形式,是以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的原始形式,是以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人们所崇拜的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或自然力本身,是人们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直接感知到或感受到的自然物或自然力。主要表现为“大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23、名词解释 宗教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对宗教现象的研究来对宗教的性质产生发展以及与宗教有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对宗教现象的研究来对宗教的性质产生发展以及与宗教有关的问题进行理论阐明的学科,它的目的就是在于揭示宗教的本质以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24、问答题 宗教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学方法,宗教史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现象学方法以及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学方法,宗教史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现象学方法以及心理学方法。
25、问答题 耶和华信仰的三个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埃及的太阳神——阿蒙崇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埃及的太阳神——阿蒙崇拜;
②米甸人的荆火信仰;
③希伯来传统的一神信仰。
26、问答题 八正道指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正见——于一切法上见到无常无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正见——于一切法上见到无常无我缘起四谛之理而明确认识它,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见。
正思维。
正语。
正业——使自己的生活行动受正见指导,使身口意合于法。
正命——正当的生活方法,反对不正当的邪命生活。
正精进—使身口意毫不松懈地努力向正见所致的目的前进。
正念——经常忆念着正见,使正见不忘失而经常现前。
正定——在正见指导下修习进入无漏清静的禅定。
27、问答题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信阿拉。相信阿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信阿拉。相信阿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无形象、无所在又无所不在、不生育也不被生、无始无终、永生自存、独一无二的。
第二,信天使,相信天使是阿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人眼无法看见。天使只受阿拉的驱使,只接受阿拉的命令。它们各司其职,但并无神性,只可承信它们的存在,不能膜拜。天使很多,最著名的为四大天使,其中尤以吉卜利勒地位最高。
第三,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阿拉的语言,是通过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
第四,信先知。相信自人祖阿丹以来,阿拉曾派遣过许多传布阿拉之道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个先知,也是最伟大的先知。
第五,信后世。相信人都要经历今生和后世,终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会停止,进行总清算,即世界末日的来临。届时所有的人都将复活,接受阿拉的裁判,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火狱。
28、问答题 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具有哪些明显的优越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不是从宗教的本身去寻找宗教的秘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不是从宗教的本身去寻找宗教的秘密,更反对以宗教解释历史,而是从产生宗教的世俗基础去寻找宗教的秘密,用社会的历史条件去说服宗教
2、历史唯物主义更能揭示宗教发展的规律。
3、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对宗教的社会功能、历史作用作出较正确的评估。
4、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还可以为我们制定正确的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29、名词解释 宗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是对神的敬畏与信仰。宗教有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是对神的敬畏与信仰。宗教有负功能,也是正功能。宗教正向功能有:①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②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③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30、名词解释 一神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认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并对其崇拜的宗教。这个唯一神创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认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并对其崇拜的宗教。这个唯一神创造了世界和宇宙万物,他既不生育,也不被生,创造万物而又超绝万物之上。一神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31、单项选择题 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历史有()多年。
A.2000
B.1300
C.1700
D.30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2、问答题 洛克的宗教宽容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约翰•洛克(1632-1704)是英国近代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约翰•洛克(1632-1704)是英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1688年出版<论宗教宽容>
(1)为什么会产生不宽容呢?原因在于下一级法要服从上一级法,而且人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当时也出现许多新教教派.洛克说通往天国的路只有一条,"在人们所走的如此纷繁杂芜的道路中,究竟哪一条是正路,却仍然是疑问",洛克在论述中充分地否定了不宽容的暴力行为。他认为信仰是人内在良心的事业,"真正的宗教的全部生命和动力,只在于内在的心灵里的信仰,没有这种确信,信仰就不成其为信仰"。用暴力来干预,是不会有效的。强力不能将真理带人心,反而会逼人伪善,以谎言来欺骗世人和上帝。只有在宽容的环境中,用劝勉,启发,印证的方法,真理反而以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他说:"只有当强有力的论辩和充足的传播时,真理才能占据优势。"
(2)洛克认为宽容是合乎基督教仁爱精神的。洛克认为真正的宗教是为了依据德性和虔诚的准则,规范人们的生活,而一个真正的信徒不得把同他持有不同见解的人视若仇敌,而应该对于那些在宗教问题上持有异见的人实行宽容,这与耶稣基督的福音和人类的理智本来完全一致。
(3)论宗教宽容的理由:灵魂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每个人有权力和责任管理自己的灵魂,官长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掌管灵魂的事,人们必须依循良心的指引,才能得救.
宽容的主张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要求政教分离,国家是人们为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自已的利益而组成的,政府的职能只在于平等地行使法律、保护所有权、惩制违法、逾越这个界限去干预公民信仰的份内事是不允许的和徒劳的,只有公民信仰损害了社会利益时,它才有权干涉。
总之,每个人的灵魂拯救,是神法的范畴,与人法无关,因此,官长不能干涉拯救问题,为了拯救灵魂而组成的教会,并不是神法的范畴,而是教会法的范畴,因此无权干涉政治宗教宽容,就是基于神法-人法-教会法的体系的观念,而这样一套法体系,恰恰是基督教传统的产物。因此,洛克的宽容论,是基于新教基本观念的宽容,不是中立的相对主义
33、填空题 新兴宗教运动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代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代现象
34、名词解释 醍醐灌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35、名词解释 圣徒相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督教神学词语,指通过洗礼与基督合为一体,全体信徒之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督教神学词语,指通过洗礼与基督合为一体,全体信徒之间达成一种团契。希腊原文有两种含义,一是信徒共享教会成员的好处,二是众圣徒相通,两者都符合《新约》关于受洗信徒与耶稣合为一体,基督与信徒共有人性,信徒与基督同享荣耀的教义。“都从一位圣灵手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一主,一信,一洗,一神”。
36、问答题 宗教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生命的前提何在(安全和秩序)
b)生命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生命的前提何在(安全和秩序)
b)生命的延续方式(崇拜对象的作用)
c)生命的掌握方式(仪式和巫术)
37、问答题 宗教礼仪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礼仪无论对宗教本身还是对于宗教信徒赖以生存的社会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礼仪无论对宗教本身还是对于宗教信徒赖以生存的社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强化宗教信仰:通过礼仪,加强信仰者与其他所信仰的神之间的联系,巩固和强化宗教信仰。
②满足精神需要:宗教礼仪能够满足信徒的心理、精神需要,使他们获得信心、希望和安全感。
③团结社会群体,整合行为模式:宗教礼仪能够团结社会群体,整合社会行为模式。
38、问答题 宗教目前主要有哪几种分类法,我们讲课时,主要取哪一种分类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类法:地域分类法、人种——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类法:地域分类法、人种——语言分类法、哲学分类法、形态分类法
主要采取形态分类法。
39、问答题 印度佛教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佛教、现代佛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佛教、现代佛教。
40、问答题 爱德华•泰勒如何定义宗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是对于精灵实体的信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是对于精灵实体的信仰。
41、名词解释 吴耀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基督教(信教)反帝爱国运动领导人,在北京受洗入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基督教(信教)反帝爱国运动领导人,在北京受洗入教,曾连续当选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他主张中国基督教自立,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侵华,损害中国基督教主权。1950年,以他为首发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号召全中国基督教会和团体隔断与帝国主义的联系,实行自治、自养、自传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著有《黑暗与光明》《没人看见过上帝》
42、名词解释 麦克斯•缪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将比较语言的方法运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将比较语言的方法运用到宗教研究中,创立了比较宗教学。他的众多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宗教学导论》。该书第一次提出了“宗教学”这一概念,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是西方宗教学的奠基性著作。
43、单项选择题 五大士比四大士多了()菩萨。
A.地藏
B.文殊
C.观音
D.大势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问答题 密尔顿•英格关于宗教的定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是人们籍以和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进行斗争的信仰和行动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是人们籍以和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进行斗争的信仰和行动体系。
45、名词解释 涅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佛教用语信仰佛教的人经过长期的修炼,即能够寂灭一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佛教用语信仰佛教的人经过长期的修炼,即能够寂灭一切烦恼,和圆满一切清静功德。
2、达到人空、法空一切皆空的境界。
3、属于“无为法”它作为佛教的最高理想,只有佛教的般若智慧才能证悟此境界,诸法因因缘而起,则不生不灭,本性空寂无累自在。
46、问答题 基督教的核心观念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罪观,以及这一观念的另一个侧面—&mda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罪观,以及这一观念的另一个侧面——救赎观
原罪观将人类所遭遇的一切不幸归因于所有原罪,此说使民众的注意力脱离与社会邪恶的斗争,其结果导致以期待原罪的解脱取代为切身利益而进行斗争。
47、名词解释 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库恩提出的理论: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库恩提出的理论: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
2、借自语言学引申出的含义:模式模型、范例等诸多意思。范式的变革不可能是知识的直线积累,而是一种创新和飞跃,一种科学体系的革命。
3、在某种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不断的积累知识由此而形成了常规科学。并不断的扩展开拓范式的内涵为新的突破奠定基础,是研究科学中的常态有连续和阶段性的特征。虽然可能出现“反常”现象但此时的范式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理论体系和规范范型,它可以有力的保障大家调整反常。但一旦“反常”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且所有调整“反常”的方法归于无效。
4、唯一的需求就是寻找一个新的范式来替代旧的范式,科学革命就开始了,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以通约的,他们之间没有公约数,只有质的差别。
48、单项选择题 《新约全书》为()文。
A.拉丁
B.希伯来
C.希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多项选择题 外来宗教必须实现(),才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
A.地方化
B.独立化
C.民族化
D.国际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名词解释 多名我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215年,由西班牙人多米尼克创立于法国,又称“布道兄弟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215年,由西班牙人多米尼克创立于法国,又称“布道兄弟会”随后得到教会的批准不断发展,他不主张离世隐居,而是尽可能供应别人的需求;极为重视学实,会员很快在各个大学任教授,托马斯﹒阿奎那出自该会,该会也被教皇利用到主持“异端裁判所”,铸成不可饶恕的罪迹,十三世纪传到亚北非,十六世纪传到欧洲1631年传入中国。
51、单项选择题 最高级主教俗称()。
A.枢机主教
B.红衣主教
C.神父
D.修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名词解释 献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用物质性的贡品来换取神性的帮助和恩赐的行为,其行为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用物质性的贡品来换取神性的帮助和恩赐的行为,其行为的三个主要构成因素:献祭的对象、主体和献祭贡品。
53、问答题 宗教与道德有何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道德是人的自我扬弃(自律与他律)
b)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道德是人的自我扬弃(自律与他律)
b)宗教是内在要求与外部限制的结果(宗教的社会性)
c)宗教与道德同步,但最终一定要求超越道德(宗教的超越性)
54、名词解释 南传佛教(小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向南传向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及中国云南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向南传向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
55、单项选择题 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的许可是()。
A、调度命令
B、路票
C、出站调车通知书
D、红色许可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问答题 耶稣旷野受试探中三个诱惑的意义何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放弃物质追求;
②不可冒险挑战罗马,使上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放弃物质追求;
②不可冒险挑战罗马,使上帝的权威受到风险;
③不能向罗马屈服。
57、名词解释 世俗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他意指一个漫长的社会变化过程。这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他意指一个漫长的社会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变化,即指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之羁绊,社会各种制度日益理性化;二是宗教自身的变化,既是宗教不断调节自身的以适应社会向“世俗”的变化。
58、问答题 印度教徒解脱的途径有哪三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要严格遵照印度教教义行事,二要研习印度教经典和哲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要严格遵照印度教教义行事,二要研习印度教经典和哲学,三要敬爱神明。
59、问答题 耆那教的五项誓言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杀生、说真话、不贪婪、禁欲、不依恋任何事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杀生、说真话、不贪婪、禁欲、不依恋任何事物。
60、名词解释 斯莱马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他认为宗教的实质就是对神的绝对依赖感,而最纯洁最完善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他认为宗教的实质就是对神的绝对依赖感,而最纯洁最完善的发展就是基督教,基督教的基础即在于内心的感觉,还认为哲学和自然科学和基督教的神学相一致,他的思想被认为是现代神学的先驱,著有《基督教信仰阐明》。
61、问答题 耆那教的派别有哪些?差别何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北方的白衣教派和南方的天衣教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北方的白衣教派和南方的天衣教派
62、多项选择题 释迦摩尼成道像的两个手印是()。
A.定印
B.与愿印
C.触地印
D.无畏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填空题 宗教社会学这一术语最早于1898年法国社会学家()提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涂尔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涂尔干
64、多项选择题 “雍和宫三绝”是()。
A.袛园
B.檀木大佛
C.百岁宫
D.五百罗汉山
E.金丝楠木佛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问答题 非神学宗教学在研究上,主要有哪些缺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认为世界观上是唯心史观
B、在方法论上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认为世界观上是唯心史观
B、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
C、受到宗教界势力的干扰,使他们的研究难以实事求是的进行,以至于其研究难以做到彻底性。
66、单项选择题 “白莲社”的创始人是()。
A.慧能
B.慧远
C.弘一
D.玄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问答题 解释什么是“船货崇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新的事物出现干扰了土著原先建立的世界秩序,因此有必要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新的事物出现干扰了土著原先建立的世界秩序,因此有必要对此作出新的理解,确立新的秩序,依次缓解族群在未知事物的压力下而产生的心理危机。于是神秘的因素被强化,以一种权威的形式制止了人们对此的讯问。因此神话一方面以积极的姿态对世界进行解释和理解,另一方面却又以消极的姿态阻碍着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这就是神话也是宗教对人类认识起到的两方面作用。飞机作为新事物扰乱了土著建立的秩序,为接受这一新事物,土著把飞机看为一种权威,对这一神秘事物顶礼膜拜,于是当飞机离开土著的世界,土著便把飞机降落的场地看作一种图腾类似物,这一现象叫做“船货崇拜”。
68、问答题 何谓“三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
69、问答题 禁忌的功能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强化神圣物的力量
b)避免灾害的发生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强化神圣物的力量
b)避免灾害的发生
c)培养社会认同感,维持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
70、单项选择题 伊斯兰教成为中国人的宗教是在()。
A.唐
B.五代
C.十国
D.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填空题 我国宗教社会学尚处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起步时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起步时期
72、问答题 神话的主题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宇宙的起源。
⑵人类及动物起源的神话。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宇宙的起源。
⑵人类及动物起源的神话。
⑶秩序的产生。
⑷反常自然现象。
⑸自然物。
⑹神的起源。
⑻死后存在及冥界的神话。
⑼妖怪的神话。
⑽英雄、家庭与民族的神话。
⑾社会制度及物质发明的神话。
⑿历史事件的神话。
73、问答题 中国少数民族四大史诗中新疆就流传了三种,分别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藏族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藏族史诗《格萨尔》。
74、问答题 什么是五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功是穆斯林的五项宗教功课,是每个教徒都应遵守的最基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功是穆斯林的五项宗教功课,是每个教徒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宗教义务,亦称五大天命。
一为念功,就是要念诵清真言,这是穆斯林对自己信仰的表白。其内容是用阿拉伯语念诵:「我作证:除阿拉外,再沒有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只要接受这一证言,并当众背诵,就可以成为正式的穆斯林。
二为礼功,即作礼拜。一般认为这是接近真主的门路和阶梯。穆斯林教徒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时礼,每周一次的聚礼,宗教节日的会礼。每日五次的时礼,第一次称晨礼,在拂晓举行;第二次称晌礼,在中午1时至3时举行;第三次称晡礼,在下午4时至日落前举行;第四次称昏礼,在日落后或太阳的白光消逝前举行;第五次称宵礼,在入夜至拂晓前进行。聚礼又称主麻日礼拜,是集体的公共祈祷,一般在星期五举行。会礼则在每年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举行。礼拜的前提条件是身体清洁,礼拜前必须按规定作大净或小净。
三为斋功,即斋戒。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为斋月,在斋月期間,教徒要斋戒一月,每天从日出前到日落要止饮禁食,以清心寡欲,专事真主。
四为课功,又称天谭制度。穆斯林个人财产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应交纳一种名为天课的宗教税。教义认为,穷人是真主的眷属,把资财施舍给穷人,就等于纳入真主之库,故名为天课。
五为朝功,就是到麦加朝觐天房—克尔白圣殿。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只要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许可、旅途平安,一生中至少要到麦加朝觐一次。凡去朝觐过的,即被尊称为哈吉。
75、名词解释 新正统派神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欧洲又称“危机神学”或&l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欧洲又称“危机神学”或“辩证神学”是基督教思潮之一,这派神学认为世界处于危险之中,一方面指出人的尊严,一方面指出人的局限性,重新重视关于人的罪、基督里的启示以及蒙恩得救等正统教义,奠基人为瑞士神学家巴特。
76、判断题 肺炎球菌败血症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问答题 佛教中的四法印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是为四法印,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是为四法印,有时也把前三者称为三法印。
78、问答题 巫术的种类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按巫术的原理和法则: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分别遵循类似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按巫术的原理和法则: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分别遵循类似法则和接触法则。
按功能分:生产巫术、保护性巫术和进攻性巫术
按道德评判分:黑巫术和白巫术
79、填空题 宗教社会学中最基本的观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现象
80、名词解释 特士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出生在北非的迦太基城,曾以律师为业,信主后追求极其严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出生在北非的迦太基城,曾以律师为业,信主后追求极其严格的道德生活,在神学思想上尽力维护教会传统,特别强调神的愚拙是最高智慧。名言:因为是荒谬的,所以我才信仰。是第一位用拉丁文阐述教义的神学家,首创“三位一体”“圣礼”等神学术语。著有《护敎文》《论灵魂的见证》。
81、名词解释 解放神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中心设在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中心设在秘鲁,倡导者和全面解释此神学的秘鲁的神学家,天主教神父古铁雷斯,他的《解放神学:历史、政治和拯救》是解放神学的主要依据。解放神学的主要内容,根据圣经照顾弱小者和追求正义天国的教导,认为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试用天主的救赎人类是一致的,提出教会和信徒英语受苦的穷人同命运、共呼吸,主张推翻一切压迫,让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做历史的主人废除罪恶的社会,建立人人平等的公正社会。
82、名词解释 五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伊斯兰教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伊斯兰教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后世。
83、问答题 简述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犹太教从古代的氏族——部落宗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犹太教从古代的氏族——部落宗教发展为信仰一个上帝的一神教,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
(1)亚伯拉罕时代:古代希伯来氏族——部落宗教。这一时期的希伯来人的各部落均有部落神,希伯来人处于多神信仰时代。但是亚伯拉罕时代越来越强调对耶和华的信仰,以及认为不爱割礼即为违约。
(2)摩西时代:犹太教的创立。摩西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前往迦南,在途中于西奈山获“上帝赐下的十诫”。从此犹太教在摩西时代开始其端并在“巴比伦之囚”后定型为一神教。
(3)犹太教的发展和完成:摩西死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建立以色列,南部犹太国、北部以色列两国,后两国先后被灭,巴比伦统治者将其迁入巴比伦为囚,后又为居鲁士大帝所放。以色列——犹太人这一段惨痛的历史加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形成了几条基本信条:上帝耶和华是宇宙的独一真神;以色列——犹太人的灾难,是上帝对他们所犯的罪的惩罚;救世主观念(以色列人坚信上帝虽然在惩罚自己,但仍是以色列为他特选的子孙,是不会置斯民于水火而不顾的)。
84、问答题 神义论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绝对同一—自我超越型。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绝对同一—自我超越型。
(2)业报轮回。
(3)末世论、弥赛亚主义、千禧年主义。
(4)来世补偿论。
(5)二元论。
(6)命定论。
(7)天命论。
85、名词解释 末世论,终极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学命题之一,论到人死后的结局和末世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学命题之一,论到人死后的结局和末世的情况。基督教认为世纪末日耶稣基督将重回人间,对一切人实行最后的审判,使被判进天堂者享永福,入地狱者受永罚。随着基督教文化传到各地,末世论的内容现已被许多文化所吸收。
86、问答题 宗教行为的种种法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遵守禁忌规定。遵守禁忌规定是盛行于原始宗教时代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遵守禁忌规定。遵守禁忌规定是盛行于原始宗教时代的一种宗教行为,其目的是在超自然力量面前限制自己的行为,对超自然力量表示敬畏、博其好感,求其不为己害。
(二)独身。独身不婚,是各种宗教的修行体制和修道生活中一项常见而且重要的内容。
(三)禁欲与苦行。在宗教史上,禁欲和苦行一直是宗教修行实践和修道生活中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要的方式。
(四)瑜伽、禅定。瑜伽、禅定是印度宗教特有的修定方式。古代印度各派宗教几乎都认为瑜伽、禅定是实现人的最终解脱、体证“梵我合一”的基本途径。
(五)外丹与内丹。外丹术与内丹术是中国道教的基本修行法门。道教修行所追求的终极境界是长生成仙,秦汉时代的神仙方术即已提出了一系列修炼成仙的方术。
87、名词解释 麦基洗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仁义王,公义王”是撒冷王(平安王的意思)又是至高神的祭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仁义王,公义王”是撒冷王(平安王的意思)又是至高神的祭司,当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与他同盟的王回来,他带着酒和饼迎接亚伯兰,又为亚伯兰祝福,希伯来书说他无父无母,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作为耶稣基督永为大祭司的预表。
88、名词解释 宗教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宗教神话和宗教理论。宗教观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宗教神话和宗教理论。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解释体系,是宗教信仰的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89、问答题 人与图腾的关系怎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图腾是保护神。
图腾是自己的血缘亲属,他们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图腾是保护神。
图腾是自己的血缘亲属,他们用父亲祖父母等亲属称呼来称呼图腾,并以图腾名称作为群体名称;
图腾是群体的祖先,认为群体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
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图腾崇拜的意义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
90、名词解释 圣像破坏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公元8世纪发生在拜占庭的社会政治和宗教运动。此时,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公元8世纪发生在拜占庭的社会政治和宗教运动。此时,东罗马帝国的人民群众掀起了大规模的圣像破坏运动,反对崇拜圣像和圣徒遗物等,因为这种崇拜是当时教会扩大思想影响的严重形式,又是聚敛财富的重要手段。广大市民和农民要求废除教阶制度,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圣像,从而打击教会势力。
91、问答题 试述宗教社会功能的主要表现及其复杂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的社会功能内蕴着两个层面的内容:①对整个社会的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的社会功能内蕴着两个层面的内容:①对整个社会的作用——维系(分为整合、控制、调适)和创建②对其他亚社会体系(政治法律、经济、道德伦理、民风民俗)的作用——解释、规范、建构功能。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二律背反的性质。)
92、单项选择题 公元392年,()帝国皇帝把基督教奉为国教。
A.迪拜
B.希腊
C.罗马
D.埃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单项选择题 又名“清凉山”的是()。
A.普陀山
B.峨眉山
C.五台山
D.青城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问答题 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宗教的定义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是对超世而有人格之力的知觉和崇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是对超世而有人格之力的知觉和崇拜。
95、单项选择题 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是()。
A.圣餐
B.终博
C.洗礼
D.告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多项选择题 属于“八仙”的是()。
A.何仙姑
B.吕洞宾
C.蓝采和
D.韩湘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名词解释 五体投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98、名词解释 盂兰盆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形式。在中国、日本等在每年农历七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形式。在中国、日本等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届时要向僧众敬斋戒饭,寺院还要举办水陆法会等活动。
99、问答题 宗教的类型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一神教、主神教、多神教、二元神教。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一神教、主神教、多神教、二元神教。
(2)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
(3)制度性宗教与弥散性宗教。
(4)世界性宗教与非世界性宗教。
(5)大教会—小派—神秘主义。
100、名词解释 邪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邪教指的是新兴宗教中那些导致信徒或者无辜百姓蒙受巨
本题解析:试题答 案所谓邪教指的是新兴宗教中那些导致信徒或者无辜百姓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造成了严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违反法律和灭绝人性的事件的极为个别的教团。上述对邪教的界定显示了邪教与新兴宗教的关系,即邪教是当代成千上万的新兴宗教团体中的极为个别的反社会、反人性的特殊现象,是由一般新兴宗教团体恶变形成的。
101、问答题 何为有漏皆苦?佛教中所说的“人生八苦”是哪八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漏皆苦中的有漏即有情,有漏皆苦是说有情的生灵都处于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漏皆苦中的有漏即有情,有漏皆苦是说有情的生灵都处于苦恼之中。人生八苦包括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所求不得、五取蕴。
102、问答题 耶稣上十字架的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揭示人的拯救之路,体现宗教的本质;为奇迹提供了契机;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揭示人的拯救之路,体现宗教的本质;为奇迹提供了契机;为基督教提供了完美的崇拜对象;神格与人格在理论上统一,在组织上分离。
103、问答题 宗教主要有哪几个基本命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神与人的关系;
2.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神与人的关系;
2.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3.地狱和天国的关系;
4.善于恶的关系
104、名词解释 先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宗教改革中加尔文把宇宙中的一切都归置与上帝的永远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宗教改革中加尔文把宇宙中的一切都归置与上帝的永远不更改的先定上。(是否能不拯救,或者是否可以进入天国都是被上帝预先安排好的。
2、主要是否定了教会的救赎理论。
105、问答题 请你表述一下中国宗教的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宗教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包容性。儒教尽管被历代中国统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宗教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包容性。儒教尽管被历代中国统治者和知识精英奉为正统,但是这种正统仅仅是在政治伦理的维度上得到界定的,换言之,儒教是政治伦理功能意义上的正统,只要他所代表的和维系的宗法性社会结构与秩序得到其他宗教的认可与助益,它就可能会在知识系统与意义系统等维度上向其他宗教开放。需要说明的是,儒教正统及其代言人对其他宗教的那种重其功能而轻其宗教真理的功利主义式的包容性,也深深影响了平民百姓的宗教信仰与生活的样态和素质,使百姓也只是重宗教之灵验,而轻宗教之真理。所谓“唯灵是信”也许就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中国宗教的第二大特征是此世性和人文性。中国宗教的此世性,指的是中国宗教固然不是没有对超验目标的追求,但更注重的是不离世间达成其宗教目标;所谓人文性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统治阶层(包括知识精英)以宗教为文教治化的手段,以此来维持宗法性的社会结构与秩序于不坠;二是指中国宗教自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
中国宗教的第三大特征——中国制度型宗教的结构性地位与功能上的重要性极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中国制度性宗教主要功能为家庭,国家提供整合功能,提供合法化基础,提供教育和社会化的内容,甚至为某些经济贫困提供安全保障,等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意义。但是制度性宗教的这种结构性的地位却非常低弱。主要便现在,神职人员数量少且制度性宗教无法提供足够的财源,以供其维系生存;缺乏有组织的平信徒支持;没有组织化的、集权化的神职人员来支配这些信徒的宗教生活,或者知道世俗社会制度的运作,等等。
106、问答题 宗教经验的种种表现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在神圣物面前的敬畏感
由于宗教信仰者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在神圣物面前的敬畏感
由于宗教信仰者把其所信仰和崇奉的神灵奉为超人间、超自然的神圣、自然而然会在内心产生某种尊敬、景仰、爱慕、畏惧和恐惧的感受和相应的感情流露。
(二)对神圣物的依赖感
依赖感和敬畏感一样,是在宗教信仰者的宗教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宗教感情和宗教体验。依赖感产生神灵和宗教,神灵和宗教又会反过来加强对它的依赖感。当人类生存所系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被表象为神物的时候,人对其宗教崇拜对象的依赖感便必然变形为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体验。
(三)对神圣力量之神奇和无限的惊异感
对自然事物和天体现象的惊奇感是否就是宗教神话的最初原因。自然力量之、自然景象之壮观、自然结构之精巧等,可以激起人们的惊奇感。一旦这种种自然力量、自然规律被神话神灵活动的结果或神圣天意的表现,作为人类自然感情的惊异感就会笼罩上一层神秘主义的云雾。宗教神学这和宗教体验到惊奇感之余,会把自然的规律性说成是神灵和上的理性统治和对人的恩惠,而把反乎常规之自然秩序的事件,全为神灵和上帝据其自由意志和万能权力创造的奇迹。
(四)相信神对自己行为的审判而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信仰神的仁爱与宽恕而产生的安宁感
当宗教信仰的对象被赋予道德属性,成为道德规范的立法者和人们行为的审判者的时候,信仰者就会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上帝的惩罚联系起来,产生相应的宗教感受和感情反应。基督教的“原罪”教义是其整个信仰体系的基础之一。基督虔诚信仰者的罪恶意识可以非常强烈。祈祷仟悔等宗教仪式构成了基督教宗教生活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即在于使教徒获得上帝仁慈和宽恕,使心灵得到安宁、平静之类宗教体验。
(五)自觉与神际遇或与神合一的神秘感
宗教经验之最神秘的部分,就是宗教信仰者自觉与神遭遇或与神合一的体验,故一些宗教学者特别把这一部分宗教经验叫做“神秘主义”。
107、名词解释 祈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语言形式和身体动作来表现信仰者内心对神的依赖感和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语言形式和身体动作来表现信仰者内心对神的依赖感和敬畏感,不一定要贡献祭品,可通过语言或身体来表现。
108、名词解释 善男信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佛教术语。泛指信仰宗教、皈依道门、遵守斋戒律条,倾心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佛教术语。泛指信仰宗教、皈依道门、遵守斋戒律条,倾心道法教理,不负法师教诲的善男子、善女人。善指善信,信指崇信。原指皈依佛教的男女,后泛指信佛的良家男女。
109、问答题 专司宗教活动的祭司和巫师的出现,对神学宗教的形成有哪三个方面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神学宗教理论的建立起来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神学宗教理论的建立起来极其重要的作用
原始时期的祭司和巫师是属于兼职性的,所以他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从事宗教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当他们成为专职人员后,他们就专门从事宗教理论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宗教理论。
2、他们对于宗教活动的组织化和规范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职业的宗教人员的出现已直接成为统治阶级执行政治统治的有力工具
他们得到了政治上的扶持,很容易是某一个宗教成为统治的工具,他们的出现使宗教出现了许多人为因素
110、问答题 宗教的四要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体验和宗教体制。也有人将其划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体验和宗教体制。也有人将其划分为五要素,分别为:崇拜对象、教义、仪礼、教团组织和宗教体验。
111、名词解释 犹太人复活主义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公元十八十九世纪犹太复活主义在欧洲发源,犹太复活主义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公元十八十九世纪犹太复活主义在欧洲发源,犹太复活主义思想奠基人摩西赫思向全世界犹太人阐明了一条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规模社会过度的理想道路,就是动员流散世界各国的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居,1897年在赫思的组织下,第一届世界犹太人代表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正式成立“世界犹太复国组织”,一战以后的三十年,大批犹太人纷纷向巴勒斯坦地区迁移,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武装冲突,直到第二届联大通过巴勒斯坦分治会议,允许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国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在特拉维夫宣告成立。
112、问答题 简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为: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社会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为: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社会关系的神圣化。
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关系”的根本规定性在于它之为主体而存在的性质。而世界各地的原始宗教最初都主要地是从人对自然界的这种“关系”中产生的,人对自然的依赖感和恐惧感是宗教观念产生的重大动因。
社会关系的神圣化:人为了从事生产活动必须成为社会存在,必须同他人发生关系,产生社会联系。这样,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或欲望的过程中,便不仅感到有“神化”自然的需要,而感到有“神化”社会关系的需要。(原始人为了生存,要与他人合作,因此认可“神圣化”的氏族制度)
113、判断题 无神论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是一致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4、名词解释 大彻大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rdq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的境界。
115、问答题 佛教中“定”指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精神上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使印度一般宗教徒所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精神上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使印度一般宗教徒所必习的,尤其是佛教徒休息的必要条件。由于定,身心远离爱欲乐触等的粗分别,逐步发得身心轻安,终于能够把心——精神思想集中于任何一境之上,宁静安稳不受扰乱,进而引发一种无漏的智慧。
116、名词解释 神学预定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奥古斯丁解释教义的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有原罪和现世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奥古斯丁解释教义的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有原罪和现世罪,使人的世界成为被上帝定了罪的世界,只有天国完美无缺能够使人永远幸福。
2、但得到拯救不取决于人的自身的自由意志而是取决与上帝的恩赐,人是否可以成为善良的人,可否进入天国都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
117、名词解释 八分舍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涅槃后的释迦牟尼的如来舍利分为八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涅槃后的释迦牟尼的如来舍利分为八分。
118、名词解释 聂斯托利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关于基督神性和人性的争论,有安提阿的长老,著名的布道家聂斯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关于基督神性和人性的争论,有安提阿的长老,著名的布道家聂斯托利所创,将基督的神人二性分开,主张“两性两位”说,否认神人二性结合为一体,他的学说遭到亚历山大里西尔的反对。413年,面对这个异端召开了第三次大公会议,借助政府的力量把聂斯托利派订为异端。
119、名词解释 自在自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与人化自然相对,它相对与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与人化自然相对,它相对与人类的活动纯粹是自在的外在的,和人工自然相对。
120、问答题 宗教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873年F.马克斯•缪勒在其《宗教学导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873年F.马克斯•缪勒在其《宗教学导论》中首先提出了“宗教学”这个名称,后来被视作宗教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21、多项选择题 天妃宫又称()。
A.天后宫
B.朝天宫
C.妈祖庙
D.天上圣母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2、单项选择题 天台宗的经典是()。
A.《往生论》
B.《无量寿论》
C.《阿弥陀经》
D.《法华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3、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与无神论宗教学有什么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旧无神论学派在自然观上虽然是唯物主义的,但社会观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旧无神论学派在自然观上虽然是唯物主义的,但社会观却是唯心的,没有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来研究,因此无神论无法揭示宗教的根源,也就不能发现宗教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规律。
B、无神论宗教学没有同发达的科学轩昂联系,因此对有神论和宗教神学的批判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
C、无神论宗教学在批判宗教的时候,具有不彻底性,主张对宗教进行一定的保留,因为宗教的形式对社会有利,给人提供精神支持,对社会有维护秩序的作用。
124、名词解释 乌玛公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着手进行宗教社会改革,与各个氏族集团订立一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着手进行宗教社会改革,与各个氏族集团订立一系列协议,制定各部落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创建乌玛公社。
125、名词解释 伊格那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代基督教的教父,任安提阿主教,写有书信十五封,论述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代基督教的教父,任安提阿主教,写有书信十五封,论述了早期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会制度,被判死刑后在罗马大剧场死于猛兽之口,在被压赴罗马的途中他写下了给各地教会的七封遗书,成为可贵的文献,他在信中表达了为主殉道的坚实意愿,更强调教会的团结一致,劝勉信徒听从主教的训导,他首次使用了“大公教会”一次,后来为教会所通用。
126、问答题 宗教禁忌的性质和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性质:本质上是人们的信仰和崇拜神秘异己力量和神圣的宗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性质:本质上是人们的信仰和崇拜神秘异己力量和神圣的宗教对象的一种宗教行为
特征:⑴神秘性:这是禁忌的基本特征。宗教禁忌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禁忌伴随神圣观念、神圣事物而产生。
⑵多样性:世界上宗教的多样性也直接导致了宗教禁忌的多样性
⑶约束性:宗教禁忌的形成本就是为了约束信徒的行为,使其符合宗教教义。
127、问答题 恩格斯关于宗教的解释为什么可以作为宗教的定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世界上没有本质上不是“幻想的反映&r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世界上没有本质上不是“幻想的反映”的宗教含义
B、它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C、它说明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
128、问答题 有关图腾起源的理论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赫伯特•斯宾塞的“命名&r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赫伯特•斯宾塞的“命名”说:马克斯•缪勒认为:“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部族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泰勒的学生朗格认为,名字对原始部族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人的本质。他们确信人若以某种动物命名,就必然会与这种动物产生神秘而有意义的关系。
b)社会学理论:涂尔干认为图腾社会性宗教的明显表现,图腾所体现的社会性,是部族成员崇拜的真正现象。弗雷泽认为图腾是自然结合原始人各种需要的一种纯实践性的组织。
c)心理学的理论:弗雷泽的“妊娠说”及冯特和威尔金的灵魂说:例如冯特认为,原始人把动物当成了人灵魂的贮存器。
129、名词解释 天命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命,宗教赋予神的基本特性之一。本质上是人类本质特性的宗教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命,宗教赋予神的基本特性之一。本质上是人类本质特性的宗教异化,它是把人的行为所具有的意志、智慧和权能转移给神灵的结果。当人类把支配自己日常生活的力量视为异己的神秘力量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生存所系的客观环境视为神灵的有意安排,把幸福与苦难以及自己没有把握的未来都说成是天道的表现和神圣天命的显示。
130、名词解释 一赐乐业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代入居中国的犹太人对其犹太教的专称。“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代入居中国的犹太人对其犹太教的专称。“一赐乐业”是希伯来文,即“以色列”的古音译。其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一说在五代后汉(947-950年);一说在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并在开封府建犹太寺。一赐乐业教一即是指天帝、上帝,一赐乐业之地便是神赐予的安居乐业之地、神赐给的乐土,即以色列,同时也是传说中犹太人祖先雅各的别名以色列的另译。一说取意于明代对“凡归其化者,皆赐地以安居乐业之乡,诚一视同仁之心也”。
131、问答题 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
132、问答题 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简称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
133、名词解释 民族宗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定民族成员共同信仰的宗教,是随着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定民族成员共同信仰的宗教,是随着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中由氏族宗教发展而来,具有民族性、国家化、此世性的特点,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教义体系和初步的神学思想。
134、单项选择题 仿造巴黎圣母院设计的是()
A.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B.上海佘山圣母教堂
C.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
D.广州圣心大教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5、名词解释 弥散性宗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的是那些拥有与世俗建制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其他方面密切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的是那些拥有与世俗建制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其他方面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神学、礼仪和组织的宗教。
136、问答题 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 什么教育为核心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爱国主义教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爱国主义教育。
137、问答题 当代冲突论的三种类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当代冲突论划分出宗教群体与外部大社会系统之间的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当代冲突论划分出宗教群体与外部大社会系统之间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往往导致更大的社会的报复。比如在1953年,加拿大的斗可侯波们焚烧学校,举行裸体游行,以抗议教育当局在就读公立学校方面对孩子们越来越强硬的立场。其次是宗教群体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发生在宗教边界与政治边界共存的情形里。典型例子是15世纪末“基督教君主”对西班牙的再征服,在此冲突中,宗教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种类型的与宗教有关的社会冲突是宗教群体内部的冲突,早期新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冲突就代表了这种类型。那时,抗罗宗的群体被界定为罗马天主教内部的分裂性群体。
138、填空题 世俗化是绝大多数宗教社会学共同关注的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大论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大论题
139、判断题 释迦摩尼涅槃后的100年间属于部派佛教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0、名词解释 因信称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德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圣经中说“义人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德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圣经中说“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2、路德据此认为获得拯救只要凭借内心的信仰就可以((通过阅读信仰圣经),与教会和善功没有直接关系。但强调只有对上帝的信才有可能获得拯救。
141、名词解释 卡诺莎事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格列七世任教皇后颁布赦令,宣布教皇权力高于一切,亨利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格列七世任教皇后颁布赦令,宣布教皇权力高于一切,亨利四世与之开展了一次教权与皇权的争夺战,最终亨利四世被革除教籍,不得不屈服。1077年初,他亲自来到意大利卡莎诺教皇的所住地,赤足披毡,在雪地里哀求了三天,请求教皇赦罪,得到赦罪后,亨利四世回国,召集军马攻打意大利,迫使格列七世出逃,在流亡中死去。亨利四世另立教皇为自己加冕,史称“卡诺莎事件”。
142、名词解释 第二圣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公元516年,在省长所罗巴伯和祭司耶书亚的带领下,回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公元516年,在省长所罗巴伯和祭司耶书亚的带领下,回归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修建的圣殿完成,为有别于所罗门时代修建的圣殿(第一圣殿),这座圣殿就称为“第二圣殿”,后世也称它为“所罗巴伯圣殿”。
143、填空题 解决意义问题是宗教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核心功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核心功能
144、问答题 凝结水混床体外再生有何优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体外再生的优点:(2)体外再生能使设备适合各自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体外再生的优点:(2)体外再生能使设备适合各自的用途。例如运行混床内无中排装置,可使运行混床内的水流速度达到120~~130m/h。而专用再生塔可以做得较细长,有利于阳、阴离子的分离。(3)失效的树脂移出运行混床后,已再生好的树脂可移入混床,并立即混合冲洗投运,这样可提高制水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4)在专用再生塔内再生,有利于提高再生效率,一旦再生液泄露,也不易漏到系统中去,可减少水质污染的机会。(5)体外再生的缺点:由于体外再生需将树脂移进、移出,因此树脂的磨损率较大。再生操作较复杂一些。在树脂转移过程中,增加了水耗,而且如运输树脂的管路较长,有死角或操作不当,会造成树脂层不平稳。
145、问答题 宗教的概念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是关于超越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是关于超越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146、问答题 什么是“种姓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印度教将教徒分为四等人,依据四种姓氏划分高低贵贱&m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印度教将教徒分为四等人,依据四种姓氏划分高低贵贱——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规定种姓世袭,互不通婚。通婚所生的子女成为贱民,叫旃陀罗(Sandra),即不可接触者,不在四种姓之内,最受鄙视。这就是“种姓制度”。
147、名词解释 新耶路撒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圣城,据《启示录》所记载,生成中充满上帝的荣耀,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圣城,据《启示录》所记载,生成中充满上帝的荣耀,有黄金街道,碧玉城墙,生命树和生命河神的光普照万物,一切都焕然一新,圣经中并未指出此城的确切地点,却展示出新天新地的最后时的光明图景,有些学者认为,新耶路撒冷指乐园的恢复或神权统治实现的终极理想,特别强调此城乃由上帝从天而降。
148、名词解释 真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整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佛教的最高真理。和法性、法界、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整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佛教的最高真理。和法性、法界、涅磐是平等的。
149、名词解释 西行求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中国本土出发。向西前往西域各国,直至印度,求取佛教真经—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中国本土出发。向西前往西域各国,直至印度,求取佛教真经—梵文的经书。
150、问答题 谈谈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信仰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灵魂观念与冥世崇拜体制:灵魂观念既是全部宗教观念的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灵魂观念与冥世崇拜体制:灵魂观念既是全部宗教观念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人类最早的崇拜体制的前提。
①母系氏族制时代的灵魂观念和冥世崇拜的形成。从母系氏族的墓葬特点:氏族皆有公共墓地;同一墓地的墓坑方向和尸骨头向大体一致;儿童实行瓮棺葬;葬式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有同性多人合葬,没有男女配偶合葬;对女性和老人实行厚葬等。这些墓葬都具有一定的仪式行为,因此母系氏族制社会时代的原始人类,已发展出丰富多彩的灵魂观念。
②父系氏族制时代亡灵崇拜的演变。父权时期的社会特征是逐渐形成男子居于支配地位的一夫一妻制和按父系传承血统和财产。在亡灵崇拜和丧葬体制方面主要有两个变化:父系氏族墓葬中的随葬物,无论在数量和质地上都明显超过母系时代,而且出现了食用动物等生活资料和大量的珍稀生产工具,说明当时的人们更重视亡灵的冥世生活,关于冥世生活的想象也更为丰富;氏族公共墓地中出现了以男子为中心,女子居从属的夫妻合葬,男子墓坑一般比女性的大,随葬品较女性的多。
③灵魂观念与原始人的宗教生活。原始时代围绕灵魂观念而形成的宗教崇拜活动,并不只限于冥世崇拜。原始人的生存本能自发地促使他们追求更好的生,避免令人不快的病、老和死,因此原始时代的灵魂崇拜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以生老病死为内容的生命过程进行的。
⑵图腾观念与图腾崇拜体制:图腾崇拜从观念到制度都表明,它是随氏族制的形成而产生的宗教形式,也是在氏族和氏族宗教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时的主要宗教形式。
①图腾观念的主要内容:奉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为族群(氏族、部落、宗族或个人)的“图腾”;以图腾物作为族群的象征性标志,常常以其作为族群的名称;对所奉图腾表示尊敬,由此而形成有关的禁戒规定;有与图腾相关的神话;一些氏族拥有被认为是人和图腾祖先共同的物质灵体——图腾圣物;放置“图腾圣物”和举行图腾仪式的地方被当做圣地,对之有严厉的禁忌。
②图腾崇拜体制的主要内容:图腾禁忌制度,包括了食物禁忌、性禁忌和不许杀害图腾物种等;图腾繁殖仪式,定期举行对图腾对象的崇拜仪式;图腾巫术仪式,依据交感原理举行仪式,企图通过作用于图腾物而影响奉此图腾的群体和个人。另据学者们研究,盛行于原始社会的生育仪式、成年礼和祭祀祖先的仪式大约也发端于图腾崇拜。
⑶祖灵观念和祖先崇拜体制:在原始时代的宗教崇拜中,对氏族祖先的崇拜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普遍出现于各民族的原始信仰之中。
①女性祖先崇拜。主要表现为女始祖崇拜和女性祖先崇拜。
②男性祖先崇拜。
③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和首领崇拜。
⑷自然神观念和自然崇拜体制
151、名词解释 波普尔的证伪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任何科学理论都有错误,或者说都包涵着潜在的错误,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任何科学理论都有错误,或者说都包涵着潜在的错误,并且总有一天会被证伪,从而因为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
2、因此科学不再是“真理”和“正确”的同义词。相反贯穿全部科学发展始终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真理与错误的矛盾,科学之所以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根源就在这个永远不能最终解决的矛盾。
3、不是观察导致理论,而是理论导致“创造”事实,就是观察和理论之间的矛盾正是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这才产生了正确或者错误的认识。
4、通过这二对矛盾的(观察和理论之间的矛盾)展开和交叉,波普尔构建起他的科学发展模式。
问题――猜想――反驳――产生(新)问题。
5、由此可见科学进化的逻辑首先是一种问题逻辑,它象有机体进化一样的采用“试错法”即通过试探和排除错误的方法而加入竞争的行列,以便去适应选择。所以科学总是不断的向更真的内容前进,但永远也不会能达到完全的真,它接近真理的程度就是“逼真度”。
6、标志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必须从经验出发,通过归纳概况出理论,拒斥形而上学)也标志着传统的科学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52、问答题 什么是神性观念?请举例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神性观念,一般是指被崇拜的或人和物的某种神秘行为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神性观念,一般是指被崇拜的或人和物的某种神秘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超人间、超自然的属性,这种属性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但都发挥着实体的作用。
153、问答题 自然宗教之所以形成多神,主要是由哪两个原因造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造成多神的原因:
1.在原始时期还没有形成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造成多神的原因:
1.在原始时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
2.人们的思维能力不发达
154、多项选择题 属于“东方三圣”的是()。
A.阿弥陀佛
B.日光菩萨
C.大势至菩萨
D.月光菩萨
E.药师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5、单项选择题 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
A、民族分裂主义和经济的落后;
B、非法宗教活动和教育事业的落后;
C、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6、问答题 自然宗教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然崇拜占有突出的地位
2、人与自然的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然崇拜占有突出的地位
2、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是人们崇拜自然的基础
3、自然宗教的多神性和宗教崇拜的多样性
4、灵魂世界的初步形成
5、原始宗教信仰的目的直接为着现实生活
157、问答题 神学宗教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具有社会的阶级性
表现在不同的阶级都在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具有社会的阶级性
表现在不同的阶级都在利用宗教为自己服务。当剥削阶级建立政权后,使人们在信仰神的同时,也承认他们的权利,而宗教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转而依附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奴隶和农民)利用宗教来反对、反抗统治阶级的统治
B、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
自然宗教着重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神学宗教着重表现了对社会力量的崇拜,(生存力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向神的祈求来惩恶扶善;另一方面,通过上帝拯救受苦难的人们。
C、神学的理论化和仪式的规范化
以理论的方式来表达神学的观念,把自然(发)的观念发展成为自觉的宗教观念的重要一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有独立的宗教僧侣集团
E、神的一体化
158、问答题 巫术与宗教的差异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巫术是强迫的,而宗教是祈求性的(弗雷泽)。巫术是选择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巫术是强迫的,而宗教是祈求性的(弗雷泽)。巫术是选择性的,而宗教是义务性的(涂尔干)。巫术是功利性的,而宗教是自为目的的(马林诺夫斯基)宗教与巫术不可避免的混杂在一起,二者不存在时间上的替立关系。
159、名词解释 祭天之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祭天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君主自认为受天之命,祭天所以报天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祭天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君主自认为受天之命,祭天所以报天之恩。天、上帝作为国家宗教的至上神,万民皆须敬拜,但祭祀天帝的圣事,则是君主垄断的特权,只有天子才有祭天之权。
160、填空题 前近代中国的根本特点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法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法性
161、名词解释 顶礼膜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
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非常崇拜。
162、名词解释 吗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圣经词语,源出于《出埃及记》,是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时的粮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圣经词语,源出于《出埃及记》,是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时的粮食。这种食物的形状如细小的种子,颜色是白色的,滋味如同掺了蜜的薄饼。“吗哪”在后世指精神粮食,或意外得到的某种急需之物。
163、问答题 宗教禁忌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宗教禁忌是产生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人类意识上的一种约束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宗教禁忌是产生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人类意识上的一种约束与自律方式。宗教禁忌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仍起着某些不可替代的功效。具体表现在:
(一)禁忌的社会意义在于维护社会制度。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宗教成为推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强大动力,而禁忌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原始社会的宗教禁忌兼有社会伦理和风俗的性质。早期的人类靠宗教禁忌限制和制约着人类的言谈举止,维护着氏族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禁忌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强化一民族之所以为一民族的特色,可以说禁忌是群体内聚与认同的象征。
(三)禁忌有助于规范各民族社会成员的良好行为模式。每个民族的人们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都要通过禁忌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引导,灌输符合社会群体审美观念的行为准则。禁忌把社会成员的行为举止约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维系其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164、判断题 钟楼位于天王殿东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5、问答题 佛教中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区别在哪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小乘佛教力主恪守戒律,严格遵守原始的教义;大乘佛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小乘佛教力主恪守戒律,严格遵守原始的教义;大乘佛教反其道而行,且大乘佛教所持很多见解都背离了乔达摩•悉达多的教说
B、小乘佛教不信仰多神或一神,没有神的信仰,这是广大人民所不能接受的,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神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神的信仰就不叫宗教,而大乘佛教迎合了这种需要,它将教主乔达摩•悉达多变成神,同时还创造了很多神。
C、小乘佛教认为真正的涅槃者只限于教僧众,其他人是进不了的;大乘佛教则认为涅槃不限于僧众,还有俗家人,他们只要真心信仰,同样可以证得涅槃
D、大乘佛教给涅槃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而小乘佛教却没有着重解释
E、大乘佛教在创造天堂说的同时,又创造了地狱,通过对天堂地狱的设置达到了震慑人们劝告人们行善的作用
166、问答题 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人是宗教神学“斯芬克斯谜语”的“谜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从宗教发生学与宗教信仰的生存论维度看:马克思和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 (一)从宗教发生学与宗教信仰的生存论维度看:马克思和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自我异化”。这种异化源自最本质的生存论渴望和生存论恐惧。而把自己异化出去的原因是寻求生存意义上的可靠保证和根本意义。
(二)从宗教信仰与人生救赎的角度看:这种救赎无非是“人类生存”从“个人(信仰主体)中心”向“实体(信仰中心)中心”的“转变”和神人之间的“同一”。
(三)信仰阳的内在性和人的“自我意识”看:当我们说“神是人”之后,我们还必须进而说“人是神”,如此才可以说了解了宗教的奥秘。确立神-人差异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进一步看到神人之间的差异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自我分裂:自然存在的人与灵性存在的人的分裂,作为实然的人与作为应然的人的分裂,日常状态的的人与理想状态的人的分裂,作为现存的人与作为未来的人的分裂。这样的分裂是为了达到人性的重新整合与提升。费尔巴哈认为人是宗教的始端,中心点和尽头。而神圣化的终点即是人化。
(四)从宗教意识的演进看:把对宗教奥秘的解读理解为“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理解为“向人自身的复归”,是宗教意识或宗教观念长期变革的结果。
恩格斯所言的即是说“人只需认识自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评价这些关系,根据人的本性要求,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这样,“他就会解开”宗教的“谜语”了。
167、问答题 什么是仪式?其作用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仪式是由一种心理状态向另一种心理状态转变的中间环节。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仪式是由一种心理状态向另一种心理状态转变的中间环节。作用是抚平焦虑,提供信仰。
168、名词解释 祖灵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祖灵祭在原住民各地区都有,原住民对祖灵的信仰,只是泛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祖灵祭在原住民各地区都有,原住民对祖灵的信仰,只是泛灵崇拜的一种表现,而未达到人格化的个别祖先的灵魂观念。祖灵是泰雅族一切祭仪的主要对象,有时甚至把猎首携归的敌人的灵魂也包含在内。
169、问答题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主要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三位一体的理解不同
对玛丽亚的态度不同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三位一体的理解不同
对玛丽亚的态度不同
对教皇的权威认识不同
教士的生活方式不同
宗教仪式和装饰风格不同
170、单项选择题 济公所葬的寺是()
A.灵隐寺
B.净慈寺
C.虎跑寺
D.金阁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1、单项选择题 道教创立于()
A.西汉
B.东晋
C.东汉
D.西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2、单项选择题 道教几乎成为国教是()王朝。
A.宋
B.元
C.唐
D.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3、名词解释 世界宗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世界宗教是迄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世界宗教是迄今为止宗教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史时从民族宗教发展而成的。它突破了之前宗教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世界性影响。其信仰对象具有超验性和普世性,宗教具有个体性和相对独立性。
174、填空题 在宗教现代化的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世俗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世俗化
175、问答题 构成佛教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四圣谛(真理)苦、集、灭、道
B、八正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四圣谛(真理)苦、集、灭、道
B、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C、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176、判断题 “伊斯兰”是指一种顺服唯一的主宰——安拉的旨意和戒律的宗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7、名词解释 亚他那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代基督教希腊教父,亚历山大主教,在尼西亚大公会议上,反对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代基督教希腊教父,亚历山大主教,在尼西亚大公会议上,反对阿西乌主张圣子是永恒的,和圣父同体,同性,因而也是同圣父同等的。两人展开激烈争论,皇帝根据政治的需要,时而支持阿西乌,时而支持亚他那修。他曾先后遭到五次流放,直到晚年才恢复名誉,著有《反阿西乌教派》
178、名词解释 宗教基本命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使宗教得以存在和立足的一种理论观念。这些理论观念基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使宗教得以存在和立足的一种理论观念。这些理论观念基本上对各种不同的宗教所共同具有。
179、名词解释 翰卫斯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督教派偱道宗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后接受圣职为牧师,在牛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督教派偱道宗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后接受圣职为牧师,在牛津大学期间,组成“圣社”与一些生活严肃的青年一同探讨圣经和过镜前的生活。他注重向劳苦大众布道,布道简明易懂,感人至深,还组织了一批新信徒传道人帮助工作,这就成了福音振兴运动的开端。由于教区牧师的反对,他开始将自己的力量聚集起来,有了严密的组织,组成“百人议会”而走出自治,1795年正是脱离英国国会,成为国教外一个最大的宗派“卫斯理宗”或“偱道宗”在神学思想上,他反对加尔文的预定论。
180、填空题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形成的问题意识因此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动力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动力学
181、问答题 简述围绕灵魂观念的宗教行为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于灵魂的崇拜活动的全部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围绕生、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于灵魂的崇拜活动的全部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围绕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进行的。
⑴婴儿的降生,在不少少数民族中被认为是灵魂附于胎儿的结果。
⑵人生过程中的疾病与衰老被认为是“灵魂”的活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把疾病说成是病人的“灵魂”离开了他的肉体,为病人招魂成了许多民族的巫师和祭司们的专门技能。
⑶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利害冲突和敌对关系,也会相应地投射到幽灵世界。
⑷生命的终结或是死亡,被认为是灵魂永久的脱离肉体,而不是灵魂的死亡,因之产生的丧葬礼仪和丧葬制度是古代人灵魂不灭观念最生动、最集中的体现。
182、问答题 为什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目标在于维护公民宗教信仰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目标在于维护公民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利。一方面,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一种基本人权,所以国家注重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就是一件相当自然的事了。另一方面,宗教将在社会主义长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具有群众性,社会主义社会的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一样,也具有历史创造性,也是社会的主人,因而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就该承认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去承认信教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历史主人地位,从而承认其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权利,因而要将宗教新药自由政策作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再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也都是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最后,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宗教的长期性、民族性、国际性决定了我国更应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将其作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由此来维护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83、问答题 密教的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主张修“三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184、问答题 宗教的基础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信仰,也有人认为是蒙昧主义。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信仰,也有人认为是蒙昧主义。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但是宗教已具有一定的理性因素,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主动探寻,另一方面又以消极的姿态阻碍着进一步的询问。
185、问答题 基督教的教义主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三位一体指“圣文、圣子、圣灵”
B、信仰耶稣是救世主基督
C、信仰“三位一体”的第三位圣灵,即上帝的圣灵
D、相信教会是由基督所建立,凡是加入教会的都具有圣洁性、普世性
E、相信人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
186、名词解释 补偿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当代宗教社会学家中,有些影响甚大的学者将其对宗教的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当代宗教社会学家中,有些影响甚大的学者将其对宗教的界定、尤其是对当代宗教现象的系统分析建立在补偿论的基础之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史大可和班布里奇,他们的补偿论以这样的一条这样公理为起点:即人类总是趋利避害,总是追求他们认为报偿的东西,规避他们认为是代价的东西。
187、名词解释 托钵修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13世纪在罗马教皇支持下成立的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组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13世纪在罗马教皇支持下成立的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组织,它的创始人是多明我会的创始人多明我和方济各派的创建者圣方济各。修会成员标榜不许占有任何财产,专以乞食为生,因而得名。该会注重学术研究和讲道,随着各修会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占有了大量财富,托钵修会在中世纪遍布社会各阶层,各地都有会长和总会长,总会长要受教皇控制和指挥。
188、多项选择题 属于佛祖四大圣迹的是()。
A.出生地蓝毗尼花园
B.成道地菩提迦叶
C.初转法轮地鹿野苑
D.涅槃地拘尸那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9、问答题 早期宗教的元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灵魂观念、自然崇拜、图腾、神话、仪式、巫术、禁忌、献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灵魂观念、自然崇拜、图腾、神话、仪式、巫术、禁忌、献祭和祈祷。
190、填空题 冲突论是社会进行结构分析、也就是反叛对社会进行单纯的功能分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理论成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理论成果
191、问答题 禁忌的种类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神圣物禁忌:包括神灵,巫师,酋长,君主、图腾、偶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神圣物禁忌:包括神灵,巫师,酋长,君主、图腾、偶像甚至与之相关的事物。
b)神圣场所禁忌:如寺庙,圣地,神圣物的存在场所等。
c)神圣时间禁忌:包括个人成长过程的转变时刻,神圣人物的诞辰和忌日等
d)还可以按表现形式将禁忌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饮食禁忌、性禁忌等。
192、名词解释 冲突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冲突论是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也就是也就是反叛对社会进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冲突论是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也就是也就是反叛对社会进行单纯的功能分析的理论成果。
193、问答题 简述宗教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其相互区别的针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政教合一型
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权威与世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政教合一型
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利的高度统一。在这种模式中,宗教领袖同时又是国家首脑。政教同体。宗教教义与宗教法典同时就是国家的法律,宗教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国家的行政、司法、教育完全受宗教指导。宗教领袖对制定国家的内外政策拥有绝对权威,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宗教原则,维护宗教利益。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下的宗教是指特定的某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宗教,其余的宗教是没有同样的特权和社会地位的(梵蒂冈、伊朗、沙特等)。
(二)政教分离型
国家不支持、不禁止和歧视任何宗教。政府不干预宗教组织的事务,政府内不设管理宗教事务的行政机构。国家不征收宗教税,也不向任何宗教组织提供任何形式的财政补贴,涉及宗教的开支不得列入国家预算。宗教组织不干预国家的司法、行政、教育,也不接受政府的政治指导。政教关系完全由法律调节。这种模式下,政府与宗教的法律关系是相互平等、平行、独立的,各宗教之间也是平等的(美国)。
(三)国教型
国家以某一宗教或教派为正统信仰,其政治、社会地位高于其它宗教或教派。国家领袖不是宗教领袖,但宗教领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特权地位。国家从各方面鼓励和支持享有特权地位的宗教,包括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宗教组织对政府的行政、司法、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享有监督指导权。政府设有专门负责宗教事务的机构和官员。在这种模式下,不属于国教的其它宗教或教派常常处于社会的边缘,或在政治上受到歧视。国家各项政策对国教的支持和对其它宗教的压制同样明显。这类国家与政教合一的国家的区别在于宗教与政府在组织机构上不是一套人马(英国、德国、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希腊及绝大多数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都是此类国家)。
(四)国家控制宗教型
国家权威高于宗教,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机构控制宗教,宗教组织必须接受国家的政治指导,但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和教育。对于不接受政府政治指导或不与政府合作的宗教、教派,国家不承认其合法性。宗教组织的活动完全置于政府的监控之下。政府与宗教组织的关系是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财务与人事上,宗教组织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受政府监管(前苏联、东欧国家,越南、朝鲜、古巴等国家)。
从宗教同政治或政权组织的关系看,把宗教区分为政教合一型和政教分离型宗教;从宗教同社会的关系看,区分为入世宗教和出世宗教;就宗教组织的存在形态而言,分为隐形宗教和显性宗教,制度性宗教和弥散型宗教,教堂寺庙型宗教和协会型宗教。
194、单项选择题 格鲁派的创立人是()。
A.朗达玛
B.宗喀巴
C.八思巴
D.达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5、问答题 从对待宗教的态度看,宗教研究领域主要有哪几个学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神学宗教学,以唯心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社会的宗教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神学宗教学,以唯心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社会的宗教现象,目的在于为上帝和神明宗教和教义,信仰和虔诚的神圣性,永恒性和必要性提供种种说明和解释
B、非神学宗教学,在研究上相对摆脱了神学宗教学家的立场,他们立足客观的态度来研究宗教和说明宗教现象。
C、无神论宗教学,主张无神论,批判宗教,人神论。
D、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在一切旧无神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是无神论的最高形式。
196、名词解释 巴尔堡会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德国瑞士宗教改革期间,当时的形势需要两国的宗教改革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德国瑞士宗教改革期间,当时的形势需要两国的宗教改革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旧教势力的压制,于是,马丁路德和茨温利,在1529年的马尔堡举行会议,即马尔堡会谈。双方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共拟了关于信仰教义的十五条款,对前十四条都一致赞同,但关于圣餐的一条有关基督位格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这一分歧一直都未能解决,德国和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终于长久分离,各行其道。
197、问答题 试述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自发性和朴素性
氏族—部落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自发性和朴素性
氏族—部落宗教是在氏族全体成员间自然形成的,并不是某个人和某个集团为了某种目的而有计划创造的。氏族公社是一个共同劳动集体生活平均分配的血缘集团,不存在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关系,而是全体成员为了共同生存而向大自然和其他氏族集团做斗争的集体。在共同斗争中形成的宗教信仰是集团意识的产物,基本上没有个人编造、有意欺骗的成分。所以,氏族—部落宗教有产生的自然性和信仰的朴素性。
二、整体性和排他性
氏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表现在强调内部的认同和本氏族与其他氏族的区别,氏族的凝聚力和排他性是通过一系列的宗教象征来实现的。在氏族宗教中,氏族整体与神圣界打交道,神圣界亦作用于整个氏族。氏族—部落的宗教仪式也带有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集体性,重大的宗教仪式都是为了共同利益并以氏族的名义向全氏族成员集体进行,这是由氏族生产生活的集体性所决定的。在氏族社会,个人的灾祸将视为集体的不幸,个人受欺侮将视为族群的耻辱。血族复仇是每个氏族成员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个人死亡造成集体力量的削弱,为个人进行巫术治病也是集体的任务。
三、制度化的约束性
氏族—部落宗教不仅是氏族社会最活跃的意识形态,宗教仪式、宗教禁忌等也够也构成了规范氏族生活的各种社会制度,具有神圣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氏族—部落宗教中的禁忌(图腾禁忌、内婚禁忌、圣神场所禁忌、首领或巫师禁忌等)、仪式(成年仪式、年节仪式等)和神话(涉及宇宙起源、人的起源、猎物和农作物的起源)等,对氏族成员(无论对个人还是某一代人)也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权威性。氏族—部落宗既然制度化,也就不是随便选择的信仰,而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具有极大的强制性。
四、鲜明的功利性
氏族—部落宗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像人为宗教那样为了死后灵魂升天堂,或成佛成仙,永享超人间的快乐,这就是两者的重要区别之一,原始人对自然森神鬼的信仰是无所谓功利性或道德上的虔诚的。如可“力取”。则决不献牲祈祷。“力取”就是控制手段,而献牲祈祷则是祭祀仪式的基本手段。为了法事顺利,往往二者并用,软硬兼施。氏族—部落宗教的活动目的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198、单项选择题 释迦摩尼意为()。
A.释迦族的王子
B.释迦族的神
C.释迦族的伟人
D.释迦族的圣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9、名词解释 宗教禁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人们对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在观念上有所意识,在体验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人们对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在观念上有所意识,在体验上有所感受,一般就会在情绪上产生惊奇、恐惧、畏怖以及尊敬。爱戴等宗教感情。这种敬畏感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在人与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的关系上,体现为对自己行为上的限制和禁戒规定,这就是宗教禁忌。
200、名词解释 (明)识心见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慧能提出,坚守自性清净的原则,将佛性与人性,真如与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慧能提出,坚守自性清净的原则,将佛性与人性,真如与我心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成佛不再需要外在的修行功夫,以及作为智慧的工具的语言文字的帮助,认为人本来就是佛。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宗教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宗教学:宗教学》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