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在中原文化圈(陕、晋、豫)的考古史中没有出现过缺环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是在:()。
A.1896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
A、文化市场
B、文物管理机构
C、稽查大队
D、收藏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以淡青色作卷、轴之天地头,以牙色米色作隔水;花纹图案多为飞鹤、云凤等。亦是()的装裱特点。
A、元代;
B、明代;
C、清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数字打样的核心技术是()
A、用数字打样
B、色彩管理
C、灰平衡
D、排版文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填空题 考古测量中,方向的计算有()和方位角两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象限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象限角
7、单项选择题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六七千年),考古界对该阶段使用了哪个文化名称作为概括().
A、半坡文化
B、环太湖文化
C、龙山文化
D、仰韶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通过对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研究遗存相互关系的学说是:()。
A.层位学
B.类型学
C.地层学
D.地质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判断题 中国城市的出现后,贵族和百姓是一起生活在城市里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压轮式双张控制器,会产生停止作用的是必须下方同时通过至少()
A、二张纸
B、三张纸
C、一张纸
D、二张半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陶瓷类文物修补的基本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必须能保存陶瓷文物的一切特点。
②修复必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必须能保存陶瓷文物的一切特点。
②修复必须一尊重历史、尊重原作。
③修补残缺部分,必须经过周密的调查、分析、研究,修补时不得超过残缺部分。
④修补者不得把自己的臆测和增添部分加进文物。
12、填空题 苏裱的发源地是()。京裱的发源地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苏州;北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苏州;北京
13、名词解释 夯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夯窝为夯杵土时留下的痕迹,将土夯结实,由于夯杵下端呈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夯窝为夯杵土时留下的痕迹,将土夯结实,由于夯杵下端呈圆形,打在地上会留下痕迹,记过无数次的夯打,形成密密麻麻的圆窝,即夯窝,然后再铺土再夯打,一层一层的,最终形成不同的排布夯实土层。
14、填空题 商王的墓葬曾被周朝的哪个帝王有目的有组织的捣毁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周武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周武王
15、单项选择题 调配湖绿色油墨时,采用下列哪组方法。()
A、撤淡剂为主,少量孔雀兰、浅黄。
B、白墨为主,少量孔雀兰、浅黄
C、撤淡剂为主,少量天兰、浅黄。
D、白墨为主,少量中兰、中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下列陈述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出来()
A.文物保护的传统技术不如现代科技先进,应该逐渐淘汰掉
B.一般来说,使用传统保护技术的效果其实比现代科技更好一些
C.传统保护技术应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用不宜偏废
D.现代保护技术用在文物上都是开始看起来不错,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问答题 从考古材料论周代的丧葬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考古发现的西周大墓,有亚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等,与商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考古发现的西周大墓,有亚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等,与商代墓葬形制有相似之处。周陕西周公庙遗址发现的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怀疑为西周王陵。诸侯、贵族的大墓,有的是设有两个墓道的中字形墓,有的是设有一个墓道的“甲字形墓”。
河南省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多系中字形墓,其形制与商代的陵墓相似。除上述两种类型的大墓以外,绝大多数的墓仅有长方形的墓室,不设墓道,它们的规模因墓主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文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诸侯、贵族墓的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礼器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减少,食器增多。在各种食器之中,鼎和簋是最重要的。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簋与鼎配合使用,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亦有明确的规定。这在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证明。例如,在河南省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墓地中,有一些大型和中型的贵族墓分别随葬七鼎、五鼎、三鼎或一鼎;墓的规模也依次减小。其中“七鼎墓”已被证实为虢太子墓。诸侯、贵族墓附近设有“车马坑”,其规模视墓主人的身份而定。以虢国墓地为例,虢太子墓的车马坑埋车10辆、马20匹,两座“五鼎墓”的车马坑各埋车5辆,马10匹。浚县卫侯墓的车马坑,规模最大的埋车12辆、马72匹。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西周已经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坑中,即所谓“异穴合葬”。
陕西省宝鸡茹家庄西周中期的伯墓及其夫人井姬墓的发现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为普遍。例如,在山西省长治分水岭的晋、韩墓地中,凡属大、中型的贵族墓,都是两两成对,并列在一起,一葬男性,一葬女性,当为夫妻无疑。另外请参考2002年“商周墓葬制度及等级意义”一题答案,可对本题进行适当补充。
18、单项选择题 圆形网点在哪个阶调印刷中网点扩大较小。()
A、高调
B、高光
C、中间调及中间调以下
D、暗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判断题 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出现过倒退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名词解释 吉州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始烧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始烧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吉安在宋代属于吉州,故名吉州窑。属民窑。吉州窑北宋时主要烧制较为精致的青白瓷,南宋则以白釉和黑釉为最,同时还烧制红绿彩和绿釉瓷。其中白釉又分为仿定窑瓷器和白地黑花釉下彩器。吉州窑瓷器中最为突出的是黑釉瓷器。考古发现有长条斜坡形龙窑和大量瓷器遗存。
21、填空题 ()、固有色、环境色共同组成了物体的基本色彩。在进行色彩写生时,应以物象的固有色为基础,在其受光部分加光源色,背光部分加环境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源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源色
22、单项选择题 相对反差值是控制图像层次的重要参数,它能控制什么。()
A、实地密度
B、网点扩大
C、实地密度、网点扩大
D、套印、分辨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改变印刷纸张咬口大小可以通过以下何种方式来实现()
A、改变前档规位置
B、改变版筒位置
C、改变橡皮筒位置
D、以上皆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名词解释 石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常建于城池、宫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常建于城池、宫殿、第宅、祠庙和陵墓之前。石阙最初是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后逐渐演变成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石阙有单檐或重檐的正阙和单檐或重檐的子母阙两种形式。其多为仿木的石砌实体,外表刻出斗栱柱枋形象,阙身上部有人物、走兽、车马、四灵等浮雕。
25、名词解释 解谪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字,内容多为求福辟邪,属道教思想,应与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有关。
26、判断题 科技考古主要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古文化遗存和相关自然遗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名词解释 模型明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模型明器,是指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整套特点鲜明的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模型明器,是指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整套特点鲜明的随葬器物,主要包括仓、灶、井、风车、碓房、圈厕,院落、楼阁、田地、池塘以及家禽、家畜俑。模型明器作为汉代新兴的成套随葬品组合。其重要意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探讨汉文化形成以及汉文化特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28、单项选择题 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共性方面是下列哪一个。()
A、减色法复制
B、油性油墨
C、操作简单
D、微墨滴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填空题 地层和遗址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叠压;打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叠压;打破
30、单项选择题 对图像型封皮印刷时要注意什么。()
A、套印准确
B、色相准确、纯度达标
C、反差大
D、网点扩大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填空题 我们上大学的过程,其实是把我们变成().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复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复杂
32、问答题 石质文物风化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质文物石材化学组成、石质文物石质结构、石质文物石质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质文物石材化学组成、石质文物石质结构、石质文物石质胶结物、所处地质地理条件。
33、填空题 北宋的山水画有两种形式,一种表现雄伟场面的()式山水,另一种表现清丽诗意的()式山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全景;小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全景;小景
34、名词解释 虞弘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该墓于1999年7月发掘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南,墓葬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该墓于1999年7月发掘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南,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残存汉白玉石椁、八角形汉白玉石柱、石雕供养人头像等。石椁呈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特别珍贵的是,在椁座和椁壁四周,雕刻有内容丰富的浮雕图案,且施以彩绘或描金。图中人物、服饰、器皿及花鸟等纹饰带有强烈的中亚民族文化色彩。该墓是迄今为止中原发现的唯一经过科学发掘,又有准确纪年的反映中亚文化的考古资料,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对研究北朝、隋代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和晋阳城的历史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35、名词解释 开成石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太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由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太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由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约用了七年时间刻成的一部石经。开成石经,唐代的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833),开成二年(837)完成。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中国清代以前所刻石经很多,唯开成石经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
36、单项选择题 在印刷品光泽的测量中,对于高光泽表面的测量,宜采用的测量角度是()度。
A、30
B、45
C、60
D、7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单项选择题 乾陵是哪个帝王的陵墓:()
A、汉武帝
B、唐高宗和武则天
C、顺治
D、光武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8、问答题 渤海五京与现代的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城
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
东京龙原府→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
西京鸭绿府→吉林省临江镇内古城
南京南海府→朝鲜咸境南道北青郡青海古城
上京城
上京龙泉府谷城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内,古城规模宏大雄伟,整个城址略呈长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三城环套坐北朝南。
(1)外城北墙长5.5公里,南墙长5公里,东西两墙个长3.5公里,周长18.5公里。城墙残高2米左右。
外城四面共设10门,南北各三,东西各二,有正南通向内城正南有一条宽达90多米的大街,为朱雀大街,把外城内分为东西两区。此外,还有东西南北平行走向的笔直大街四条,各宽近50米。在这5条主要大街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构成市区街坊里巷。
(2)内城址在外城内北部中间,周长4.5公里多,也成长方形,当时是三省六部等官署所在地。
(3)宫城又称紫禁城,在内成里北部中间,成长方形,是渤海王室居住和主政的地方。今存有5座宫殿址和门址。
西古城
位于和龙市西城镇北古城村,城址长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呈长方形,东西630米,南北730米。周长2720米。
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北处,呈长方形,南北长310米,东西宽190米。内城北墙距外城北墙约70米。内城内分布有5座宫殿址。
八连城
八连城位于珲春市国营良种场南部耕地里。
八连城分内外两城,外城呈方形,南北长710米,东西长740米,周长2890米。四周各有1门。
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北部,呈长方形,南北各长218米,东西各长318米,周长1072米。南墙中部有门址,城内中部偏北处有一东西长45米南北宽30米的高台,有两座宫殿遗址。
临江镇内古城
据文献记载,西京鸭绿府位于现在的临江镇内,经考古调查在临江镇内发现有渤海时期的建筑用瓦,说明原来这里有渤海时期的古城。
青海古城
青海土城位于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荷湖里。土城周长2,132米,东墙和西墙各长342米,南墙和北墙各长724米。平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城墙残高2~3米、底宽8米。城墙上有角楼和马面址,马面,长6米左右,高2米。
此外渤海时期的重要城址还有敖东城、城山子山城、大城子等。
39、单项选择题 里耶古井遗址位于哪个省市:()。
A.湖北省
B.江西省
C.江苏省
D.湖南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名词解释 三星堆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41、问答题 简述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中国古代陶瓷的原料
原料的化学组成和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中国古代陶瓷的原料
原料的化学组成和器物的烧制工艺直接决定了器物的化学组成成分,也决定了器物的结构和性能。一
般陶器胎中的Al2O3含量低,不耐高温烧造;瓷器原料中Al2O3含量高,高温烧造不变形,在高温下SiO2熔融流动生产玻璃体,将瓷器胎体内的空隙填塞致密。
(2)陶器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陶器一般由普通泥土制成,烧成温度较低(一般不超过1000℃),烧制成品的器体胎质疏松,吸水率高,器体外一般不施釉或施低温釉。从化学组成上看,SiO2为54%-75%;Al2O3为5.9%-26.1%
(3)瓷器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烧成温度:陶器的烧成温度较低﹐一般在1000℃以下﹐瓷器是以瓷土等为制胎原料,胎表施釉,经高温(一般1200℃以上)焙烧,烧成品胎质致密、吸水率低或不吸水的器物。瓷和陶的主要区别:外观上,坚实致密,断面有玻璃态光泽,薄层微透光;性能上,具有较高的强度,气孔率和吸水率都非常小;显微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的莫来石晶体。从化学组成上看,胎体SiO2为65%-85%;Al2O3为25%-35%;
(4)釉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陶器一般不使釉或施低温釉;瓷器一般是高温釉。
42、判断题 能人是一种猿类,还不属于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名词解释 资阳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四川资阳,距今39300+2500年,发现人类头骨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四川资阳,距今39300+2500年,发现人类头骨化石,是晚期智人的典型代表。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的人类化石另有广西麒麟山人、吐波人、柳江人、山西峙峪人、吉林安图人、云南丽江人、左镇人、西畴人、山东新泰人、浙江建德人、辽宁前阳人、贵州穿洞人、陕西黄龙人等。
44、单项选择题 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单项选择题 碳十四的测定条件是().
A、无机物范围五年
B、有机物范围五万年
C、碳水化合物范围五万年
D、蛋白质范围八万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名词解释 璧瑗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类玉礼器,《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类玉礼器,《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环;肉好若一,谓之瑗。”
47、问答题 考古学的分支学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按地区:“欧洲考古学”、&l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按地区:“欧洲考古学”、“埃及考古学”、“中国考古学”和“日本考古学”等;时间: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清考古;内容:环境考古、气候考古、农业考古、科技考古、水文地震考古、民族考古、边疆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钱币学、古文字学、铭刻学。
48、问答题 简述醇醚树脂连浸法的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用来脱水的物质醇一醚树脂连浸脱水定形首先是脱水,脱水过程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用来脱水的物质醇一醚树脂连浸脱水定形首先是脱水,脱水过程中脱水剂的应用和脱水用的次序是根据相似互溶原理和表面张力最小原理。
①因水分子间有氢键,挥发时要克服氢键之间的结合力,因而沸点高(100℃)不易挥发,挥发时表面张力大。
②醇分子中也有氢键,但因醇中有一个氢被一个乙基所取代,因而醇中氢键比水少了一半,加之乙基有斥电子性,体积较大,因而醇的表面张力小,比水的表面张力小得多,由醇置换水从木质中挥发出来比水直接挥发出来时引起收缩也要小得多。
③醚中无氛键乙醚无氢键.所以沸点低,易挥发,挥发时表面张力很小,不会引起器物干缩、裂纹、开裂、弯曲。
49、单项选择题 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大家遵守的礼制叫做什么?()
A.夏礼
B.商礼
C.周礼
D.唐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问答题 考古学研究得范围、对象、目的、功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年代范围,二是内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年代范围,二是内容范围。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古代,下限一般定在明王朝(1644年)。历史年代越古老,考古学的作用越明显。尤其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就更需要考古学的研究来揭示和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考古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质文化,但也不限于物质文化。因为,它作为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就不限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也包括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有它自己的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埋藏在古老底层中的人类化石,以及这些原始人类所遗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及共生的动物化石。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的起源,
发展和人类早期社会的真实面貌。功用:(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我国的文献资料浩繁而丰富,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根据。但与实物史料相比,文献史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在这些文献史料中关于原始社会以至相当一部分奴隶社会的历史记载是很贫乏的。其次,文献史料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按照历代统治者的意志,经过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之手写成的,不能不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具有种种阶级偏见。再次,我国各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没有用文字记载本民族的历史,而现存用汉字记载的文献史料,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述不仅残缺不全,而且有大汉族主义之类的歪曲。第四,我国的大部分文献史料多以中原王朝的历史记述为主,对边疆地区记载很有限。因此,单单靠文献史料进行历史研究,不能不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然而在历史研究中实物史料却可以弥补文献史料存在的缺点。我国各族人民遗留下来的地下、地上的古代文化遗存,保存比较良好,内容丰富多样,其中许多遗物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基本上完整可寻。这样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比,具有很强的实感性和客观性,更为真实可靠。进行考古学研究,第一,利用大量的实物史料可以具体探讨并弄清文献史料所没有记载或很少记载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许多历史真象。第二,把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结合起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证,既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缺遗,又可以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既补史证史作用。因此,研究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古代历史,考古学起
着重要的作用。
51、问答题 文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价值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
质)分类法、来源分类法等,综合分类法,综合概括分类法。
52、填空题 考古学中,最关注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炊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炊器
53、名词解释 夏家店上层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北方重要文化遗址之一,得名于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北方重要文化遗址之一,得名于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之所来源:91考试网以命名为“上层文化”,乃是为了与同样在夏家店垂直出现年代稍早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相区别。夏家店上层文化属晚期青铜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分布范围北至查干沐沦河、乌尔吉沐沦河流域,东南到凌河上游,东北至敖来河、孟克河,西南达承德地区,以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最为密集,系中华民族史上影响较大的北方少数民族东胡族所创造,被史学界称为“东胡文化”。先后出土了多为本土铸造的大量青铜器,融中原和漠北青铜文化于一体与中原同期青铜文明互相影响、互见短长,工艺精湛,特色鲜明。
54、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遗物的是:()。
A.远古家畜
B.简牍
C.始祖鸟
D.河姆渡水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问答题 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汶口文化得名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发掘,年代约在公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汶口文化得名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发掘,年代约在公元前4200-2500年之间,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全境及苏皖两省北部。大汶口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在中期之前,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公共墓地,通常能够将墓地分为若干片,每片墓地一般都由若干排墓葬构成。墓葬形制流行长方形竖穴土坑,未成年的小孩墓葬有的还使用瓮棺葬。葬制和葬式始终以单人仰身直肢一次葬为主,屈肢葬和俯身葬少见,中期以前也有两个人以上的合葬,晚期合葬墓极少。
合葬墓里的人骨既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随葬品以陶器石器和骨器为主,并流行手持牙獐或獐牙勾形器的丧葬习俗。从早期开始,大汶口文化墓葬就出现了分化现象,大中型墓葬了随葬品丰富;晚期,大型富墓和小型贫墓在有的中心聚落已被分别葬于不同的墓地里,此种丧葬制度反映了一定的等级制度。
56、问答题 环氧树脂浆液配方的选择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黏结性能要好,黏结力应高于岩石的抗拉强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黏结性能要好,黏结力应高于岩石的抗拉强度。
②要求有适当的黏度,使其可以灌到各种宽窄度的裂隙中去。
③要有较长的施工适用期,即浆液有一个较长的施工适用期,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而在施工完满结束后,又能快速同结硬化。
④固化后性能要好,即既坚硬而又不失柔韧性。
⑤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⑥固化时体积收缩要小。
⑦原料要来源方便、价格便宜。
57、名词解释 炳灵寺石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甘肃省永靖县小积石山。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甘肃省永靖县小积石山。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宋明之间亦有修建,明以后逐渐湮没。主要遗存包括彩塑和石雕造像、壁画、摩崖石刻等。是中国佛教史和建筑史的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
58、问答题 发掘墓葬的详细记录内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要详细记录墓葬的外观形态、内部结构、随葬品和骨架的出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要详细记录墓葬的外观形态、内部结构、随葬品和骨架的出土形态、发掘过程。
5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田野考古学().
A、水上考古
B、水下考古
C、航空考古
D、地下考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判断题 明器中有一类是仿礼器而作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问答题 简述去除无水乙醚中的少量水和微量乙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先用无水氯化钙去除乙醚中少量的水及微量的乙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先用无水氯化钙去除乙醚中少量的水及微量的乙醇。
②去水去醇后的乙醚经蒸馏后,压入钠丝,浸泡4一5天,以去除残留的微量水和乙醇。因用金属钠除微量的水、醇时,反应会放出氢气,可在用金属钠除微量水、醇的容器瓶口安置一个毛细管,使瓶中的氢气可以逸出,而空气中的潮气不能进入。
62、单项选择题 在南方,那种虫类对古代木建筑的破坏最为严重()
A、蚯蚓
B、蟑螂
C、白蚁
D、臭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名词解释 玉猪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玉猪龙又叫猪龙形佩饰,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公元前4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玉猪龙又叫猪龙形佩饰,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3000年)的典型器物。最早发现在辽宁建平县,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有发现,对于中国史前宗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64、填空题 敦煌学是在研究敦煌莫高窟文物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
65、名词解释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二者都在江西省万年县,年代约在公元前12000-90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二者都在江西省万年县,年代约在公元前12000-9000年。发现有石、骨、角、蚌器,其中以早期陶器和稻属植硅石遗存的发现最为重要。早期陶片的陶土中都加有诸如石英碎末等羼和料,制法有泥片巾塑和泥条叠筑两种,烧成温度不高,无完整器,纹饰有条纹、绳纹和编织纹,也有素面陶。栽培稻遗存从早到晚的不断增多,表明稻作农业已经有了发展。
66、单项选择题 为了增加黑色油墨的浓度,通常在黑墨中增加一定量的—油墨。()
A、青
B、天蓝
C、深蓝
D、射光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单项选择题 当某一颜色与其他颜色叠印时,能够得到较大范围的色相与比较纯的色光,则此颜色特性属哪种。()
A、强度好
B、色差大
C、灰度小
D、效率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单项选择题 阶调是指图像整体明暗对比的密度变化,它是由各个层次排列起来而组成的()。
A、调频网点
B、调幅网点
C、网线
D、集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名词解释 李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县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生于清光绪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县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生于清光绪年间,1979年卒于台湾省。李济曾在哈佛大学学习人类学专业。归国后开始从事田野考古。1926年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自行主持的考古发掘。领导的安阳殷墟等重要考古工作。李济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其中花费精力最大的是对殷墟陶器和青铜器的系统研究。著有《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在与他人合著的《古器物研究专刊》第1?5本中,对殷墟发掘所获170件青铜容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其他论著中文的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英文的有《中国民族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安阳》等6《世说新语》:南朝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集。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
70、单项选择题 著名的素纱禅衣和T型帛画是在()墓中出土的。
A、马王堆汉墓
B、刘胜墓
C、南越王墓
D、妇好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单项选择题 一般大16开本的尺寸是()
A、187×262
B、203×140
C、130×99
D、140×9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是()。
A、半坡类型
B、史家类型
C、马家窑
D、庙底沟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单项选择题 倒装堆积也被称为:()。
A.次生堆积
B.原生堆积
C.主堆积
D.晚期堆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4、单项选择题 考古学家不包括()
A、学者
B、技工
C、后勤人员
D、领导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判断题 文物考古类型学最终要揭示同类遗存的某些方面属性的连续演进规律,从而判定遗存的时空框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单项选择题 宋体(),横画的右边及横竖转角处有装饰角,均齐、秀丽、典雅,多用于宣传印刷物的文字设计。
A、横细竖粗
B、横粗竖细
C、横竖一样粗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单项选择题 关于相对反差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量度
B、实地与网目的积分密度之差同实地密度的比值
C、用以确定打样和印刷的标准给墨量
D、印品的一个技术参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单项选择题 印刷分色版的明暗变化是用来衡量()。
A、网目
B、密度梯尺
C、色标
D、星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问答题 战国秦楚墓葬的主要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楚墓:战国楚墓在湖南湖北以及河南境内发现很多,江陵雨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楚墓:战国楚墓在湖南湖北以及河南境内发现很多,江陵雨台山楚墓的分期为东周楚墓的断代提供了标准的序列,江陵雨台山楚墓分为6期,相当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陶器组合有5种:鬲、钵、罐见于一、二二期,鬲、钵、长颈壶见于二至五期,鼎、簠、壶和鼎、敦、壶并存,见于三至五期,第六期为鼎、敦、壶和鼎、盒、钫并存,这一分期大体上代表了南方楚墓的发展序列。长沙楚墓陶器组合与江陵 楚墓相似,但普遍无簠。以江陵雨台山楚墓为代表,500多座墓的墓葬形制和器物组合并无太大差别,随葬品中绝无车马器和编钟、编磬,表明墓主身份相近而又地位不高,当为埋葬平民的“邦墓”。而墓葬分布上的疏密不匀,则可能与分属不同家族的“私地域”有关。大型楚墓多填塞木炭和白膏泥,故其密封性能甚好,棺椁保存完整。楚墓的椁室结构复杂,目前确知规格最高的天星观1号墓和长台关两墓,都用隔板分成7间,中央置棺,周围6个边箱存放随葬器物。规格较低的墓则在头端和一侧设边箱,或仅有头箱。从保存尚好的少数骨架和葬具形状看来,楚墓多数为仰身直肢,少数可能侧身;秦墓:通过以凤翔秦墓为中心的秦墓分期的初步探讨,获知其春秋时期的随葬陶器多为鼎、簋、壶、盘、等仿铜明器,战国时期则礼器成分骤然减少,别具特点的鬲、、喇叭口罐等逐渐增多,晚期又出现茧形壶。凤翔秦墓中的秦公陵园是在大的陵区之内,又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陵园;关中中小型秦墓从战国中期开始,由壁龛发展成洞室墓,有的洞室之中再掏壁龛。关中的秦墓不仅葬式多为屈肢,而且蜷屈特甚,呈箕踞状。
80、单项选择题 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而增加,当墨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再继续增加墨层厚度,实地密度会出现怎样结果。()
A、继续增大
B、不再增大
C、减少
D、略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判断题 中国古代各文化圈的文明发展都是持续不断进步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问答题 中国新石器的主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磨制石器的分类,主要是依据石器的功用和形状进行的。中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磨制石器的分类,主要是依据石器的功用和形状进行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农业生产工具类石铲石锄石镰石刀磨盘和磨棒
(2)木材加工工具类石斧石锛石凿石楔石矛石镞石钺
83、名词解释 三棱大尖状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大型石片石器,为旧石器时代“河-丁村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大型石片石器,为旧石器时代“河-丁村系”文化的典型器物。山西芮城西侯度、河、襄汾丁村、陕西蓝田公王岭等遗址都有发现。
84、问答题 石质文物表面保护材料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黏合性要好,能将石刻表层疏松颗粒粘成一个整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黏合性要好,能将石刻表层疏松颗粒粘成一个整体。
②渗透性好,填充性能好。
③抗水性好,即疏水性好,可作石刻防水剂。
④透水性好,能使石刻内部的水出来,而外部水不能进人表层。
⑤透气性好,当石刻毛细孔内水在温度高蒸发时,不会使膜破裂。
⑥耐老化性能好,老化期长,膜性好,成膜需无色透明、无眩光、致密,能起到防潮、防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作用,答出四点。
85、填空题 马镫的发明是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亚
86、名词解释 朱封大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墓地。位于山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墓地。位于山东临朐的西朱封村。1989年后已发掘3座大墓。均有棺椁葬具。三墓随葬品丰富,陶器有鼎、豆罍和蛋壳陶杯,玉器有钺、刀、簪、头(冠)饰,还有绿松石串饰、石镞、骨镞、骨匕等。其中一座墓的墓主,身旁有木边箱,脚下有木脚箱,主要随葬品放置在箱内。三墓的墓主,是当时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显贵人物。
87、名词解释 号墓为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号墓为陵,是盛唐时期皇室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始于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号墓为陵,是盛唐时期皇室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始于唐中宗初期。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陪葬墓称为陵,而不称墓;二是墓葬和随葬品实际上按帝王等级对待。“号墓为陵”强烈地表现出李氏集团在政治上的复辟。他们借用迁墓之事,为他们的家人平反昭雪,同时进一步打压武氏集团。
由此观之,“号墓为陵”制度的出现有强烈的政治背景,因此,它的实施极短,仅有熬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这两座墓是按此制修建的。这3座壁画墓规格高于普通的陪葬墓,艺术造诣很高,反映了初唐人物画的水平。
88、判断题 恐龙很大程度上是跟考古学没有直接的学科关系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单项选择题 《考古图》是宋代()所著。
A、赵佶
B、欧阳修
C、吕大临
D、王厚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单项选择题 蒙古人种脸部比较突出的是哪个部位?()
A.下巴
B.鼻子
C.颧骨
D.眼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问答题 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地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考古发现证明,栽培稻最早发生在公元前一万二三千年,那时的最佳边缘就在长江流域偏南的地方。从稻作农业的发生发展到以稻谷为主要粮食作物,从稻作农业起源中心扩大到与现在分布相近的地区,其间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1)萌芽期:相当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3000-前7000年间。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有玉蟾岩、仙人洞、吊桶环三处,可见长江中下游确为稻作起源地。
(2)确立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约为公元前7000-前5000年。这个时期的稻作农业已得到初步发展,分布区有所扩大,并且明显的向北推进,河南裴李岗文化及陕西老官台文化的南部边缘开始种稻,中心区则在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和城背溪文化范围内。
(3)发展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这是稻作农业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区在长江中下游。至今发现有稻谷遗存的地点约有60处,其中长江中下游约有50处,诸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湖南澧县城头山、和湖北江陵阴湘城,其中在江苏吴县草鞋山和湖南澧县城头山还发现了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稻田,其余在黄淮流域。如此则说明,一个以稻米生产为主的农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4)兴盛期: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此时稻作农业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但仍以长江中下游为主,共发现遗存70余处,其中长江中下游约60处,其余在黄淮流域、四川成都平原和广东北部。
(5)远播期:相当于青铜时代早中期,约为公元前2000-前1000年。中国稻作农业在核心地区继续发展,同时向东南、西南和东北传播,东南到达福建、台湾,西南到达云南,东北则通过辽宁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已经接近于现代稻作农业分布的格局。
92、单项选择题 网点密度与实地密度之比越小,网点增大值怎样。()
A、小
B、无增大
C、略大
D、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名词解释 人殉人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用人殉葬及杀人祭祀。人殉的发生同私有制的出现﹑父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用人殉葬及杀人祭祀。人殉的发生同私有制的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密切相关。人祭的起源还要早些。它是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愚昧无知和人格化的神灵崇拜的产物。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中国的人殉人祭﹐大约出现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殉人祭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广泛流行﹐是在殷商奴隶制国家出现之后盘庚迁殷以后进入鼎盛时期﹐用人数量达到最高峰。武丁之后又逐渐有所减少。两周仍有少数杀殉入葬的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春秋末期以后这种野蛮的习俗已经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
西汉中期以后﹐人殉人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可能已被废除。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都推行人殉人祭制度﹐可见人殉人祭在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带有普遍性的。
94、问答题 对因烟熏尘积、发霉发黑的书画清洗的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洗的方法有两种:
①烫水冲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洗的方法有两种:
①烫水冲洗。
②皂角或漂白粉或枇杷水漂洗。
95、填空题 依据生物进化论生物都是由()向高级,由简单向()进化的,即生物进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低级;复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低级;复杂
96、名词解释 妇好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76年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墓主妇好为商王武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76年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墓主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墓圹为长方形竖穴,南北向,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有棺椁、殉人、殉狗。墓内出土大量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所出带铭铜器为武丁时期断代的标准器物。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97、名词解释 钟离城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钟离城遗址。在凤阳县临淮镇东2.8公里。城址东西宽36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钟离城遗址。在凤阳县临淮镇东2.8公里。城址东西宽360米,南北长380米。城垣残高3~4米,四角残高5米;基宽18米,顶宽6米,为春秋时代钟离子国故城址。东护城河尚存。城墙由黄土夯筑,厚30厘米。史书载,周代在此设方国钟离子国,春秋时位于吴楚之间,被两国反复争夺,最后归楚,直至战国末期。秦汉时在此设郡县,至唐代武德年间移治城西今临淮关。钟离城自建至弃,沿用时间长达1200多年。
98、单项选择题 印刷出现重影现象最可能的原因()
A、纸張起皺
B、纸张伸缩
C、壓筒咬牙不平
D、以上皆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判断题 南方古猿就是森林古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单项选择题 三星堆文化中出土的铜质神树有多高?()
A.0.5米多
B.1米多
C.一人高
D.3米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1、判断题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有帛画、帛书。方术类的五种医书,成书年代都要早于《皇帝内经》,在内容上没有五行学说的痕迹,填补了中国早期医学史上的空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2、名词解释 兆域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83年在河北平山县中国古墓出土的一块铜版地图,记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83年在河北平山县中国古墓出土的一块铜版地图,记述了中山颁布的修建陵园的诏令,背面有一对铺手,正面为陵园的平面设计图。
103、问答题 汉唐都城遗址平面布局的变化及其意义 ?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3公里。西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3公里。西汉长安城兴建始于汉初,汉武帝时建桂宫、明光宫、北宫、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昆明池,汉长安城初具规模。城平面不甚规整,大体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城北西两面环河,四面城墙各有城门三个;宫殿为城内建筑主体,长乐宫、未央宫位于城的南部,明光宫在城的东北部,中部偏西为北宫和桂宫,居民区和东市西市位于城的北部,礼制建筑如明堂辟雍以及皇家苑林上林苑、昆明池均在城南郊。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西汉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基本上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相符。处于西汉与隋唐都城之间的过渡形态,可以东汉洛阳城和北魏洛阳城为例。东汉洛阳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城墙用土夯筑,仅存东西北三面城墙,各墙均发现城门遗迹,城内街道与城门相通,或为文献所载“洛阳二十四街”。城中主体为南宫北宫,二宫一南一北,相距不远,中间有复道相连;太仓和武库位于城的东北部,文献记载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位于城南郊和东郊,又有金市在城内南宫的西北。北魏洛阳城,亦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利用了汉魏晋以来的旧城址。北魏洛阳城最重要的改变是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据勘探,宫城的位臵在全城的北部略为偏西,是在汉魏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为全城的重心所在。平面呈长方形,四面筑墙,铜驼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宗调、社稷及高级官署分布在铜驼街的两侧,工商业区设在宫城以南,明堂辟雍及灵台、太学等礼制建筑则设在城外南郊。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曾为隋大兴城。唐建国后,以大兴城为都城,改名为长安城,并作了局部修整和扩充。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际城市之一。唐长安城是由外郭城,宫城、皇城、里坊和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城东北有大明宫与城相连。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
104、判断题 中国早期的车有一个特点它都是单辕的,使用两匹马或四匹或六匹来驾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5、单项选择题 润湿液主要成分是水,水有软硬之分,通常—是软水()
A、8°以下
B、8°以上
C、6°~8°
D、10°~1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6、判断题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大红猩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7、判断题 城市中轴线最早的考古发现是秦汉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8、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下列哪个时间是属于传统考古学时期的:()。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9、名词解释 埋藏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恢复古环境的基础。埋藏学专门研究化石的形成过程,要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恢复古环境的基础。埋藏学专门研究化石的形成过程,要分析和恢复原来的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环境,必需首先判断化石群是生活在原地的群落,还是经过外力(水力、风力、冰川等)搬运的异地埋藏群。原地生活的群落(如礁体、叠层石或其他未经搬运的生物化石),可以提供解释古生态学直接的证据,而异地埋藏可供判断古地理环境和沉积条件。
110、单项选择题 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1、单项选择题 立轴的尺寸,是在确定裱件()的前提下,按照3.6:1的公式计算得出。
A、总宽度
B、总高度
D、总面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2、单项选择题 提倡使用无毒无害的洗车水,主要是为了()
A、节约成本
B、安全
C、减少辅助时间
D、环保低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3、判断题 时间刻度越小,还原古代人类生活就可能越清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4、单项选择题 纸张偏略碱性,对油墨有一定的()作用。
A、催干
B、止干
C、减粘
D、防乳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5、单项选择题 通常在印黑版满版时,图纹制作在黑版满版下可衬()以增加黑版饱和度。
A、红网
B、黄网
C、红网加黄网
D、兰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6、名词解释 叠压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117、单项选择题 印刷版面的给水量与下列何者无关()
A、温度
B、版面印纹
C、印刷压力
D、印刷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问答题 什么是拓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把一张坚韧的纸事先浸湿,在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把一张坚韧的纸事先浸湿,在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带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的拍刷,使墨均匀的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墨地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
119、单项选择题 现代名人故居、墓葬及遗物等文物的价值以()为主。
A、科学性
B、历史性
C、纪念性
D、艺术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0、填空题 两个墓葬,打破者与被打破者相比,前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较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较晚
121、问答题 考古学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122、名词解释 新考古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考古学理论。代表人物为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考古学理论。代表人物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L.R.宾福德和英国D.克拉克。基于对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和目的的不满,新考古学主张考古学应解释过去的事情何以会发生,并设法研究清楚事物变化的来龙去脉,而不仅仅满足于再现过去和简单地说明以往发生的事情。还认为考古学家必须把文化看成是人们在一个文化体系里活动的行为,这种行为留下了人工制品,考古学家的任务是根据这些静止的人工制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推断人类的动向,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了解和掌握人类文化发展动力的一般法则。在方法上,新考古学改变传统的归纳推理法,先建立理论或假说,再利用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使用考古发掘,来进行验证。它注重环境考古学的研究,运用民族学的成果。认为陶器、石器等文化遗物不是考古学主要研究对象,不重视类型学的研究和描述方法。
123、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遗址博物馆的特征的是()
A、不可移动性
B、直观性
C、实物性
D、多样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4、名词解释 里耶秦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发现于湖南里耶战国末年至西汉城内,出土三万六千多枚秦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发现于湖南里耶战国末年至西汉城内,出土三万六千多枚秦代简牍。其中,绝大多数为木质,极少数为竹质,均为毛笔墨书。内容涉及邮传、历术、法律、军事等各个方面,是当时的官署档案,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文献资料,将极大地丰富对秦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认识。
125、名词解释 朱书解除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字,文字内容多为求福辟邪,属道教思想,应与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有关。(与前年考题“解谪瓶”有关)
126、单项选择题 紫外线UV油墨印刷时,下列何者与干燥无关():
A、喷粉多少
B、印刷速度
C、油墨颜色
D、UV光源强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7、单项选择题 色温低的光源所产生的光(),色温增加则变白,色温继续增加则会偏蓝。
A、偏白
B、偏蓝
C、偏紫
D、偏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8、判断题 最早提出青铜时代的是丹麦考古学家提出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9、名词解释 汉代铁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代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汉代冶铁 手工业空前发展,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代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汉代冶铁手工业空前发展,管理冶铁的机构扩大,职官组织也系系统化,但铁官的设、罢和隶属常有变化。西汉初年治粟内史下设铁官。地方郡、县、侯国设铁官,产铁的县设大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不产铁的县设小铁官,管理铁器铸造和贸易。铁官的任命由大司农或郡守负责。官营作坊中设官吏,具体管理生产,并特设司隶官掌作坊内徒隶和巡察事务。产铁多的郡,设铁官多人和作坊数处。对多处作坊统一编号,系统管理。汉代铁官管理系统的建立,反映当时冶铁业的规模、产量已经很大。
130、单项选择题 印刷企业中无论是制版用还是车间照明光源,应当选择具 有—的光源。()
A、连续光谱
B、混合光谱
C、连续光谱或混合光谱
D、线状光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1、单项选择题 文物依存在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A、公藏文物和庋藏文物
B、宗教文物和科技文物
C、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
D、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2、填空题 陕西秦始皇陵是有墓门的,发掘之后可以为陕西以及中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
133、填空题 色彩的三属性是指:互补色、明度(亮度)、纯度(彩度)。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是互补色,而紫与橙则()互补色。黄与紫()互补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是;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是;是
134、名词解释 鹅毛口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山西省怀仁县,发现大量石器,然而磨制石器仅一件。发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山西省怀仁县,发现大量石器,然而磨制石器仅一件。发掘者推定其年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135、单项选择题 中国的考古学肇始于:()
A.1901年
B.1912年
C.1921年
D.1937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6、填空题 考古文化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时间.空间.群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时间.空间.群特征
137、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文物管理的内容为:()
A、法规管理
B、资源管理
C、计划管理
D、技术管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8、单项选择题 青铜器具做出来的时候原来是什么颜色的?()
A.青
B.金黄
C.蓝
D.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9、单项选择题 胶印机滚筒轴套的配合间隙的大小综合反映了机器的()。
A、制造水平
B、零件加工
C、装配质量
D、离让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0、单项选择题 二重证据法是()首先提出的。
A.罗振玉
B.郭沫若
C.胡适
D.王国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1、名词解释 文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切有形的物质遗存。
142、填空题 考古学与文物学最大的区别的学科标准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143、单项选择题 油墨的表面张力()润湿液表面张力时,印版空白部分就易起脏、网点扩大严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4、判断题 商王的墓道都是等长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5、判断题 西方国家有野外挖掘的传统,我国则以家族遗传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6、判断题 能人的脑容量比路西要高,更接近人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7、单项选择题 在同一承印物表面,光泽度高的油墨在印刷品上呈现怎样的结果。()
A、纯度高
B、色相差
C、阶调差
D、亮度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8、单项选择题 “鼎”作为一个容器,它是由几部分结构构成的?()
A.1
B.2
C.3
D.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9、填空题 ()模式中C、M、Y、K分别指青、洋红、黄、蓝四种颜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MYK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CMYK
150、填空题 ()的产生是客观外界的冷暖概念在视觉上的心理反映,色彩之间只有经过相互比较才能有冷暖色的区别。追求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就是追求色彩的理想化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色彩冷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色彩冷暖
151、问答题 什么叫染磺、染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染瑛即染黄,指用药将纸染成黄色的过程。大约公元前30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染瑛即染黄,指用药将纸染成黄色的过程。大约公元前300年,刘熙编写古代诗书《释文》中将染磺定义为“染纸”。公元前300年一公元前200年时纸张己广泛用于抄写书籍,这时染磺已很普遍。用铅、硫、硝石制成红丹(铅丹)处理纸张.-2-鲜明的橘红色的处理过程叫染红。经染红形成的橘红色被称为“万年红”。
152、问答题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汶口文化陶器时期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黑陶和少量硬质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汶口文化陶器时期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黑陶和少量硬质白陶。手制为主,晚期出现轮制。泥质陶器上常饰刻划纹和镂孔,有彩陶、夹砂陶上少数饰附加堆纹和蓝纹。三足器、圈足器发达,主要器形有鼎、豆、杯、揹壶、壶等。
153、判断题 近现代文物之间的界限是以1949年来划分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4、问答题 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 ?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开始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开始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属于春秋时代,其中多数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地区。战国中期以后,出土的铁器遍及当时的七国地区,应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农业、手工业部门中并已占居主要地位,楚、燕等地区的军队,装备基本上也以铁制武器为主。战国时期的铁器还经由朝鲜传入日本。西汉时期,应用铁器的地域更为辽阔,器类、数量显著增加,质量又有提高。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根据早期铁器的金相检验,中国的块炼铁和生铁可能是同时产生的。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是战国冶铁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此时早期的块炼铁已提高到块炼渗碳钢,白口生铁已发展为展性铸铁。
至迟到西汉中叶,灰口铁、铸铁脱碳钢兴起,随后又出现生铁炒钢(包括熟铁)的新工艺。东汉时期,炒钢、百炼钢继续发展,到南北朝时灌钢工艺问世。至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冶炼技术体系已基本建立。在人工炼铁以前,世界上许多文化发达较早的民族,都有过偶尔利用陨铁制器的历史,中国商代台西遗址和刘家河商代墓葬中,发现过刃部用陨铁锻制的铜钺。但陨铁是天体陨落的流星铁,与人工炼铁的性质根本不同。陨铁制器与人工炼铁的发明没有必然的联系。铁器的出现改进了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的发展了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春秋战国时代也成为制度变革的重要时期。
155、单项选择题 关于考古学的下限,过去传统人中国考古学到什么时候结束?()
A.元代
B.明、清代
C.民国
D.文化大革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6、问答题 纸质文物修复前应做哪些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先记录文物装裱形式、尺寸、用料、作品内容、作者、题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先记录文物装裱形式、尺寸、用料、作品内容、作者、题款、用印等外观形式,并仔细检查文物正反两面有否缺损、劣化、虫蚀、霉污、水渍痕、颜色劣化等情况,作拍照、描绘损坏区域的特写记录。经综合评估后,作修复分级并拟定修复方式,准备维修材料与应用工具,再进行修复工序。
157、单项选择题 考古绘图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合理而全面地表现被画物的形状,否则,画的再漂亮也是没有用的。
A、大小得体
B、外观漂亮
C、形状好看
D、尺寸准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8、单项选择题 中国没有保留环钱的方孔,但是却被哪个国家保留了?()
A.朝鲜
B.韩国
C.日本
D.越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9、判断题 人类经历了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直立人等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0、单项选择题 电化铝烫印是通过什么原理将不同颜色 的铝层转移至印刷品表面。()
A、热压转移
B、冷压转移
C、化学转移
D、气压转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1、填空题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有一定()和()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时间;空间涵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时间;空间涵义
162、判断题 古代内城一般称为槨,而外城一般叫做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3、名词解释 碳十四断代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十四断代法是考古学上一种用于断定有机体年代的方法。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十四断代法是考古学上一种用于断定有机体年代的方法。凡以碳水化合物为养料的生物机体中都含有碳-14同位素,因为生物体中的碳-14一方面按5730±40年衰变,同时吸收补充,所以其浓度与当时大气中碳-14的浓度平衡。但生物体一旦死亡,就只衰变不补充了。这样只要测出生物体中碳-14的浓度的减少程度,就知道它的死亡年代了。这可用来测定5万年以内的死亡生物的年代。
164、单项选择题 平版装潢印刷品标准中规定,四开以下单面裁切成品误差为多少。()
A、+-0.1mm
B、+-0.50mm
C、+-1mm
D、+-2m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5、单项选择题 布鲁纳尔测试条计算50%网点区的增大值是以粗、细网点相对比的原理,在粗、细网点总面积相等基础上,其线数比是多少。()
A、1:6
B、1:5
C、1:4
D、1: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6、名词解释 李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县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生于清光绪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县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生于清光绪年间,1979年卒于台湾省。李济曾在哈佛大学学习人类学专业。归国后开始从事田野考古。1926年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自行主持的考古发掘。领导的安阳殷墟等重要考古工作。
李济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其中花费精力最大的是对殷墟陶器和青铜器的系统研究。著有《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在与他人合著的《古器物研究专刊》第1?5本中,对殷墟发掘所获170件青铜容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其他论著中文的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英文的有《中国民族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安阳》等6《世说新语》:南朝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集。
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
167、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遗迹的是()
A、房子
B、道路
C、运河
D、手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8、填空题 在那种有多层叠压关系的遗址中,()的形成时间一定早于上文化层和遗址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下文化层和遗址单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下文化层和遗址单位
169、判断题 如今中国教育界考古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0、名词解释 直立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
171、单项选择题 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最早的古城遗址是:()
A.龙山文化
B.良渚文化
C.仰韶文化
D.二里头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2、名词解释 鎏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度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
173、名词解释 仰韶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仰韶文化是距今约7000年前融合了黄河中游地区的其他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仰韶文化是距今约7000年前融合了黄河中游地区的其他文化,而形成的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考古学文化,延续2000年。其鼎盛时期(第二、三期,6000~5000年间)的文化遗存的特点是:
1、生产工具制作较精,也比较多样。石器制作中掌握了切割法和管钻法。有石质和陶质的刀以收割;有鱼钩、镞、鱼叉等渔猎工具等;出现了最早的酒(2004年的新材料认为中国最早的酒出现在距今约9000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存中)。
2、用石铲翻土刀耕火种,除了种植粟、黍、稻之外还种植蔬菜(白菜或芥菜)。可肯定的家畜有猪和狗,不太肯定的家畜是羊和马,家禽可能有鸡。采集和渔猎是经济的补充。
3、陶器主要有钵(碗)、盆、瓶、罐、瓮(缸)五类,分别代表食器、盛器、水器、炊器和储藏器这样5种家居基本用途的器皿。还有竹、草编制器可供使用。纺织和制革业也发展起来。易言之,这是稳定、殷实的家居生活的反映。结合甘肃兰州白道沟坪的陶器作坊遗址和部分陶器已采用先进的轮制技术,说明陶器逐渐成为交换的产品。
4、前期各个聚落的规模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彼此间相对封闭。后期各个聚落的规模差别显著,甚至出现了中心聚落。聚落内的房子,前期无论是大房子还是中、小房子,都是单间的。后期则出现套间和特殊功能的房子。聚落布局得井然有序,大体说前期是凝聚、内向式的。后期是凝聚、相向式的。
5、意识和观念。仰韶文化前期是原始公产制社会的高峰时期,至后期就逐渐发生分化。前期人们的氏族观念特别强。后期家族的观念强于氏族。此外,仰韶文化前期彩陶主题花纹,可能寓意“人神结合”。后期的多采用二方连续的图案化装饰,反映了人们寓宗教和艺术于上生活中的意识。
174、判断题 考古先前的一系列工作,如发掘、整理等,都是为复原历史服务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5、问答题 简述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保存或恢复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保存或恢复文物原状的原则
3.清楚病害保护文物安全的原则
4.保护文物的原则
5.文物保护修复中应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遵守的原则
6.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
176、单项选择题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到什么时候结束?().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西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7、单项选择题 纸张丝缕方向不会影响()
A、印刷压力
B、印刷套准
C、纸盒耐压强度
D、书本翻阅适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8、填空题 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经国务院()部门批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物行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物行政
179、判断题 良渚文化尚未出现文明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0、填空题 在器物的诸多形态要素中变化最快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结构和造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结构和造型
181、名词解释 工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中可以看到,当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县有工官、司空。汉承秦制,在中央及有些郡县设置工官,诸侯王国也有工官。工官产品主要供皇室御用、赏赐及官府军队的需要。考古 发现的汉代铁器、漆器外多有工官字样。
182、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进入文明时期(距今4000年左右),中国的文化中心是哪个文化圈().
A、北方文化圈
B、中原文化圈
C、东方文化圈
D、环太湖文化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3、名词解释 二层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土坑竖穴墓接近墓底的四壁台台阶叫二层台,用于存放随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土坑竖穴墓接近墓底的四壁台台阶叫二层台,用于存放随葬物品甚至埋葬殉人,在墓穴底部边壁填充熟土形成高于墓底的较规整的台子,“熟土二层台”二层台”
184、判断题 考古学跟经济、民生、法律都存在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5、单项选择题 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6、单项选择题 张页印刷机低速印刷时,发生纸张粘上橡皮,可能为()
A、纸张太厚
B、版面水量太少
C、给墨量太少
D、以上皆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7、单项选择题 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
B、天子
C、大夫
D、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8、单项选择题 故宫维护一圈下来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A.5年
B.10年
C.20年
D.50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9、单项选择题 秦景公墓挖掘的时间是:()。
A.十年
B.八年
C.六年
D.四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0、单项选择题 酒精润湿液酒精含量控制在多少为合适。()
A、4%~7%
B、8%~12%
C、13%~16%
D、16%~2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1、填空题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留有意识的埋葬死者是在什么时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0万年以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0万年以前
192、问答题 在发掘中处理各类遗物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任何遗物出土时必须记录下它们的地层、遗迹单位,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任何遗物出土时必须记录下它们的地层、遗迹单位,并把地层和单位分别存放,不得开混。重要的遗物还应当用坐标法记录其具体位置,每件器物都填好两张标签,不得与文物分离。
(2)遗物处理要尽可能地保持其完整性和原来面貌,注意弄清它们之间原有的联系,才能保证利用遗物进行研究的科学性。
193、单项选择题 阳图型PS版的曝光,其实质是发生了()
A、光聚合反应
B、光分解反应
C、光交联反应
D、物化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4、名词解释 文物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运用化学和物理的修复方法,对已损文物进行技术处理,使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运用化学和物理的修复方法,对已损文物进行技术处理,使文物的病害消除,毁损得以恢复,劣化现象受到控制的工艺过程。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保存其原状,在文物保护修复中使用原材料为主的原则.
195、单项选择题 纸张的吸墨性越大,干、湿墨之间的密度值变化如何。()
A、小
B、大
C、一样
D、略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6、单项选择题 中国长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大规模的聚落是:()
A.江苏骆驼墩
B.河北磁山
C.湖北屈家岭
D.重庆玉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7、单项选择题 考古学家是用什么方法打开有自来石的墓门的?()
A.拐钉钥匙
B.切割机
C.炸药
D.撞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8、问答题 汉长安与唐长安城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3公里。西汉长安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3公里。西汉长安城兴建始于汉初,汉武帝时建桂宫、明光宫、北宫、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昆明池,汉长安城初具规模。城平面不甚规整,大体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城北西两面环河,四面城墙各有城门三个;宫殿为城内建筑主体,长乐宫、未央宫位于城的南部,明光宫在城的东北部,中部偏西为北宫和桂宫,居民区和东市西市位于城的北部,礼制建筑如明堂辟雍以及皇家苑林上林苑、昆明池均在城南郊。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西汉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基本上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相符。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曾为隋大兴城。唐建国后,以大兴城为都城,改名为长安城,并作了局部修整和扩充。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际城市之一。
唐长安城是由外郭城,宫城、皇城、里坊和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城东北有大明宫与城相连。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西汉长安城与唐长安城分别反映了不同的都城规划制度,唐长安城的布局规划,是西汉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既有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也有不断吸纳的新的因素。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对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比如日本等国的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
199、判断题 中国是世界上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0、判断题 人殉能保留全尸,人牲是被砍头的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考古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
考古学:考古与文物》题库,
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